跳過導航

「望廈平民新邨」重建 提供不少於750個社屋單位


為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完善望廈社區的交通配套,加大社會房屋供應,特區政府將啟動「望廈平民新邨」重建計劃,興建集公共巴士轉乘站、公眾停車場、綠化休憩設施及不少於750個單位的社屋大樓,藉此優化社區的居住環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質素。 落實增加公共房屋之供應量是特區政府在跟進公共房屋工作上的努力方向。為實現有關承諾,特區政府正從多方面作出努力,包括尋求各種可行方案,加快興建公共房屋,以期有序地推進於2012年底分階段興建、落成19,000個公屋單位。 位於慕拉士大馬路、俾利喇街及黑沙環斜路之望廈平民新邨,始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提供650個社屋單位。目前,建築物已出現老化現象,部份單位內出現滲漏水、石屎剝落等問題,需要定期進行維修保養,為此,政府決定將望廈平民新邨納入重建規劃,以期善用土地資源,增建更多社屋單位及社區設施,以協助弱勢社群解決居住困難。 增設巴士轉乘站、公共停車場 重建後的望廈社屋,樓高37層,由裙樓及兩座塔樓組成,共提供不少於750個社屋單位。新建的社屋大樓的佔地總面積約7,400平方米,設有公共巴士轉乘站,社會設施,綠化休憩設施及公共停車場。為回應未來社區人口的增加,新建的望廈社屋地面層將設有公共巴士轉乘站,提升區內交通疏導能力,滿足居民未來的出行需要;地下三層將設為公共停車場,提供不少於500個車位,紓緩區內的泊車需求,此外,1至3樓將為社會設施,提供不同類型的支援服務,4樓則為綠化休憩設施。 揀樓排序 公開抽籤 現時,望廈平民新邨共有551個社屋家團,合共1,648人居住,其中約有154戶為65歲或以上長者,部份為獨居長者。為了讓租戶更清楚調遷過程及相關安排,房屋局於6月中舉辦調遷說明會,並向所有租戶發出家團資料及調遷意願申報表。為公平起見,將由房屋局邀請的代表公開抽籤,制定望廈平民新邨租戶揀樓排序名單,65歲或以上的長者家團、殘障人士及精神病患者家團可獲優先,其後按排序名單序號約見租戶揀選單位。 以原區安置為主 望廈平民新邨租戶主要調遷地點為提供588個單位的「望廈社屋第一期」,預計9月起分階段搬遷。現居住於望廈平民新邨的1至2人家團共230個,而新建的望廈社屋第一期將提供308個一房一廳單位,故有足夠的單位讓望廈平民新邨內的獨居長者或長者夫婦原區安置;惟因原區三房一廳的單位稍為不足,故部份家團需要選擇其他區域的新建社屋,如筷子基社屋或青洲社屋。 考慮到部份租戶在搬遷上的困難,房屋局將與社團協調組織義工予以協助;倘為老弱無依者及有特別困難的租戶,可向房屋局提出,一般租戶須自行搬遷。 房屋局、土地工務運輸局、建設發展辦公室及體育發展局今天(2日)舉行聯合記者會,由房屋局局長譚光民、土地工務運輸局城市規劃廳廳長劉榕、體育發展局設施管理廳廳長劉楚遠、房屋局房屋監管處處長伍祿梅及建設發展辦公室馬文俊建築師介紹重建項目設計。

查看圖庫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