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州立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

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州立大學人文科學學院院長Stephan Wilson教授、酒店餐飲及旅遊業管理學校校長Richard Ghiselli教授、人文及家庭科學系主任Sue Williams教授及酒店餐飲及旅遊業管理學校威廉.戴維斯傑出講座教授屈海林博士見證下,旅遊學院院長黃竹君博士與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州立大學於今日下午四時在學院協力樓禮堂簽訂合作備忘錄。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州立大學於1890年成立,是一所四年制公立大學。它是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州立大學系統成員之一;入選《耶魯大學日報大學指南》的「全美二百大」,而職業教育自1996年起一直排行全國前十名。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州立大學的酒店餐飲及旅遊業管理學校的課程設計與旅遊學院的相同之處,在於理論與實踐並重,除理論課外,亦需要完成800小時的實習。 澳門的旅遊及酒店業近年發展迅速,多間大型國際綜合娛樂設施在澳門相繼落成,令業界對高質素的人力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優質的旅遊教育成了當中關鍵。一直以來,旅遊學院致力尋求多元化發展,積極開拓國際性區域的合作項目,從而提升課程素質。在學士學位課程設計方面,學院與世界旅遊組織及國內外多間高等學府有著緊密聯繫與共識,讓課程內容及編制都維持國際水平。 學院與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州立大學有見於雙方在師生交流及其他領域方面之合作空間很大,故落實簽訂合作備忘錄,希望加強雙方將來在促進高等教育、研究、知識交流、互相充分利用資源及增進雙方友誼等各方面的合作。相信透過此合作備忘錄能讓美國方面可進一步認識澳門與及亞洲文化,而旅遊學院的師生亦能獲到美國優秀的酒店管理學校交流學習的機會。 旅遊學院深信與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州立大學間的聯繫,對學院師生以至澳門的旅遊教育同樣具有重大意義。透過加強雙方的學術及文化交流,提升旅遊教育素質及國際認受性,從而促進兩地旅遊業的發展。


旅遊局赴滬推廣澳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聯同業界代表於19日往上海參加「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加強與當地及國際旅遊業界的聯繫,並推廣澳門為休閒及商務旅遊目的地。期間,旅遊局應邀出席國家旅遊局與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 “旅遊扶貧合作備忘錄” 簽字儀式。 一連四天的「2008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於11月20至23日假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19日為開幕禮及開幕晚宴、22及23日向公眾開放。 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副局長文綺華、市場處處長霍慧蘭、旅遊局工作人員以及約30名業界代表前往上海,參加此次旅遊交易會。 「2008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是亞洲地區最大的專業旅遊展,參與的旅遊商和參展商是全國之冠,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參展商及買家。大會為參展單位安排新聞發佈會及產品說明會,讓參展單位及買家互相交流,並介紹旅遊產品。 旅遊局展位以“感受澳門”為主題,設置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及最新旅遊項目展板,讓業者及內地市民了解澳門旅遊業現況和資源。另外,有專人提供澳門旅遊資訊,本澳業界代表亦積極與當地及國際業者洽談。旅遊局務求透過大型的國際旅遊展,增加澳門知名度,進一步拓展內地市場及促進業界聯繫。 交易會期間,前來澳門展台查詢或洽談業務的內地及海外旅遊業者絡繹不斷,更有大批當地市民到澳門展台索取旅遊資料及宣傳單張,使澳門廣收宣傳之效。 此外,中國國家旅遊局與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於11月19日,共同簽署“旅遊扶貧合作備忘錄”。這是世界旅遊組織積極參與中國旅遊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標誌著雙方在旅遊扶貧領域開展合作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與世界旅遊組織副秘書長Taleb Rifai (塔勒布·瑞法)代表雙方在備忘錄上簽字。 國家旅遊局財務與規劃司司長吳文學、世界旅遊組織亞太部主任徐京、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副局長文綺華以及有關省市旅遊局負責人出席了簽字儀式。


二零零八年十月旅客入境數目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10月入境旅客總數為2,623,548人次,較去年同月上升8.0%。中國大陸(1,534,609人次)、東南亞(143,234人次)及香港旅客(701,429人次)分別增加12.2%、23.9%及1.2%。不過夜旅客為1,440,047人次,佔入境旅客總數54.9%。 在本澳各主要客源中,中國大陸旅客佔總數58.5%;其中以個人遊方式來澳的有470,049人次,較去年同月減少25.9%。香港及東南亞旅客則分別佔總數26.7%及5.5%。 今年首十個月入境旅客總數為25,109,041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14.5%。中國大陸(14,650,492人次)及東南亞旅客分別增加21.9%及43.1%,而香港旅客則微升0.1%。不過夜旅客為13,342,487人次,佔旅客總數53.1%。 按入境方式統計,今年首十個月經海路入境旅客為7,955,716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9.4%;經氹仔臨時客運碼頭入境有1,104,802人次,而經外港客運碼頭入境旅客則較去年同期減少5.3%至6,511,482人次。 與此同時,經陸路入境旅客有15,729,987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16.9%。從關閘邊檢站入境旅客共14,895,611人次,增幅為13.3%,中國大陸及香港旅客分別佔80.4%及14.1%。 另外,經空路入境旅客為1,423,338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19.7%。其中從澳門國際機場入境旅客為1,393,781人次,增加18.0%;旅客主要來自中國台灣、東南亞及中國大陸,分別佔35.1%、30.3%及22.1%。


民間社團及學校支持政府推動自然人選民登記

新《選民登記法》生效以來,行政暨公職局透過不同途徑宣傳和推動選民登記,讓全澳市民清楚知道:如想在明年(2009年)的選舉中投票,必須在今年(2008年)12月31日前登記做選民。 行政暨公職局在新法律生效後,除了擴充公共行政大樓的選民登記服務設施並延長服務時間外,亦透過每日在不同區域輪流設立流動選民登記站為居民提供服務,居民除日間外,夜間、週六、週日和節假日都能方便地辦理選民登記手續。 回顧新法律生效個多月以來選民登記的工作情況時,行政暨公職局朱偉幹局長特別感謝民間社團和學校對該局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並指行政暨公職局將為所有有意辦理選民登記的市民創造條件,務求有意在明年的選舉中投票的合資格居民,都能在今年12月31日前辦妥登記的手續。 本週行政暨公職局除了透過設立流動選民登記站服務各區市民之外,還先後到訪中葡職業技術學校、旅遊學院、濠江中學氹仔分校和聖保祿學校,為在校師生辦理選民登記。此外,本週末,除了流動選民登記站繼續按計劃落區為民服務外,行政暨公職局還將應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志願者總會和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的邀請,在有關社團舉辦的社會公開活動期間設立流動選民登記站為合資格的居民即場辦理登記手續。


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大會

由世界衛生組織、中國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主辦的“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大會”,於2008年11月7日至9日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就傳統醫藥發展召開的全球性會議,大會活動包括國際政府論壇、傳統藥物衛星學術會議以及中國中醫藥展覽會,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衛生部門代表、非政府組織和相關研究機構人員約1100人參加會議,澳門特區政府衛生局鄭成業副局長等亦有出席。 是次會議的目的是評估傳統醫學和替代醫學的作用,回顧和總結世界各國在傳統醫藥方面取得的成就與進展,促進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將傳統醫學和替代醫學納入國家衛生保健體系中。在開幕禮中,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表示傳統醫學系統和西醫系統並非相互衝突,在初級衛生保健的框架內,兩者可以有益地和諧相處,發揮各自的最大優勢,彌補各自的缺點,並促使成員國將傳統醫學以及替代醫學納入國家衛生保健體系中。中國衛生部陳竺部長表示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和支援中醫藥的發展,始終堅持中西醫並重的方針,堅持中醫藥與西醫藥在法律上、學術上、服務上的平等地位。陳部長亦表示中國政府把中醫藥納入衛生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中,統籌考慮,綜合利用,並在制度及物質上創造條件,著力推動和促進中醫藥的發展。 在 “國際政府論壇”上,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衛生部門代表在傳統醫藥方面作了專題報告,分享在傳統醫藥有關政策、管理、法規、研究、教育和實踐方面的經驗。澳門特區政府衛生局藥物事務廳蔡炳祥廳長在大會上介紹了澳門特區中藥監管的法律制度、中藥的安全性及質量監測、市場監督、企業准照制度以及未來中藥管理發展方向等。大會最終通過並發佈《北京宣言》,總結傳統醫藥在衛生服務中的作用,突出其發展,挑戰和未來的方向,為感興趣的政府提供一份指導性文件;並呼籲會員國和其他利益相關方進一步發展傳統醫藥,促使將傳統醫藥納入衛生服務系統。 “中國中醫藥展”集中展示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中醫藥和民族醫藥所取得的成就,包括中醫藥醫療、科研、教育、民族醫藥、法制建設、中醫藥宣傳、中醫藥產業化和國際交流等方面的展覽。參展單位包括全國各省、巿、自治區及特區中醫藥管理部門和機構、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和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等。澳門特區應邀參加了有關展覽,向國內外的中醫藥管理部門、機構和企業展示澳門特區在中醫藥方面的發展,以及中醫藥的監管、科研、醫療、教育和社團發展等情況。


勞工局回應區錦新議員的言論

就本澳多家報章於2008年11月11日刊登有關立法議員區錦新表示勞工事務局在處理外地僱員替代本地工人職位的投訴時,不理會明顯違反《就業政策及勞工權利綱要法》的行為,又指勞工事務局一方面稱已有足夠的指引指示員工接解僱投訴時會對是否違反就業政策及勞工權利綱要法問題高度重視,可是實際操作上,勞工局人員對違反就業政策及勞工權利綱要法的個案的敏感度卻極低,甚至毫無所覺的事宜,據勞工事務局存檔文件資料顯示,區錦新議員的上述指摘內容亳無事實根據,為此,勞工事務局懇請區錦新議員列舉具體事實,否則,請不要作出不實指摘。 勞工事務局勞動監察廳在收到有關涉及違反《就業政策及勞工權利綱要法》的投訴,一方面立即開立個案展開調查工作,另一方面會立即向僱主發出警告信以著其需於指定期限內解決有關之投訴事件,並在期限內提交資料證據;倘若未能於指定期限內解決或者不能提供資料證據,並且有證據顯示僱主違反了上述法律規定時,該局會發函通知人力資源辦公室,以讓該辦就有關公司之外勞申請審批作出適當處理。 事實上,勞工事務局十分關注保障本地工人就業權益,對於涉及違反就業政策及勞工權利綱要法的投訴事宜定必作出積極跟進,並要求僱主嚴格遵守法律。另一方面,勞工事務局是一執法部門,處理任何類型的個案均依法作出調查取證,不能只聽片面之詞,當經查證後,證實僱主違反法律,該局定必對違法者依法懲處。 勞工事務局表示在投訴個案的跟進工作上不存在漠視或延誤,對有關投訴會即時採取適當的處理,對經調查後證實僱主確實《違反就業政策及勞工權利綱要法》的個案,已發函通知人力資源辦公室作出處理。對區錦新議員毫無事實根據的不當指摘,勞工事務局表示不能接受。


中樂團顧冠仁專場音樂會 崗頂劇院明樂韻飄揚

澳門中樂團將於明日(11月22日)晚上八時在世界遺產崗頂劇院舉行《顧冠仁與澳門中樂團》音樂會,特邀著名作曲家顧冠仁親任指揮,優秀古箏演奏家丁雪兒、高胡演奏家余其偉參演。演出曲目皆為顧冠仁所創佳作,包括西北民歌主題組曲《在那遥遠的地方》、《漁歌與村舞》、《金色的晩秋》以及《春天組曲》等。 著名作曲家顧冠仁在民族器樂曲創作方面卓有成就,他歷任上海民族樂團團長、藝術總監,音樂成就備受尊崇。顧冠仁的作品同時帶有濃郁的民族風格以及強烈的時代氣息,受到廣泛的喜愛。他除了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近年又活躍於民族樂隊的指揮舞台上,先後指揮了許多知名的民樂團,並成功舉辦了各種類型的專場音樂會,重新引起人們對中樂的關注和喜愛。 音樂會將演出顧冠仁的佳作名曲西北民歌組曲《在那遙遠的地方》,江南絲竹樂曲《絲長竹青》以及《金色的晩秋》等等,其中包括曲體變化多端的《雙聲恨》,澳門中樂團特邀著名高胡演奏家余其偉演示此曲。余其偉是我國國家一級演奏員,曾奪得全國民族器樂獨奏觀摩優秀表演獎、首屆全國廣東音樂演奏邀請賽等比賽的冠軍頭銜,被表彰為“我國表演藝術突出貢獻專家”。他將以廣東音樂中極富特色的“乙反線”來表現《雙聲恨》中“一聲一把淚”的淒泣之情,動人心扉,摧人淚下。 傑出年青古筝演奏家丁雪兒五歲習箏,曾獲中國青少年演藝新人大賽古箏獨奏少年組、中國東方青少年藝術明星大賽首獎;經層層選拔進入小女子十二樂坊,又隨樂坊出訪日本,引起強烈反響。丁雪兒技藝純熟精湛,演繹體切,她將以古筝獨奏《鄉韻》、古箏與樂隊《山水》。《鄉韻》旋律生動,簡練明暢,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是古箏演奏作品中難得的佳作。《山水》採用非常規的定弦手法,以不同調式的音階表現絢麗多姿的山水景色,既保持了傳統的古箏演奏技法,又在調式上加以擴充演繹,令人在欣賞的時候感受到別樣的藝術韻味。 澳門中樂團《顧冠仁與澳門中樂團》音樂會門票澳門幣30元,現尚餘極少量門票,欲購從速。購票可到廣星城市售票網,購票熱線2855 5555。查詢電話8399 6699。


演藝學院周末辦小提琴大師班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親臨指導

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將於本月22日及29日舉辦小提琴大師班,分別邀請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梁大南和王泓來澳,與本澳音樂老師、學生及愛好者,示範小提琴演奏技巧,分享寶貴經驗與心得。大師班不收費用,歡迎參加。 有“樂器皇后”之稱的小提琴音色純美、藝術感染力強,演奏技巧多變,在現代管弦樂器中甚受人喜愛。今次兩位中央音樂學院大師將親身向本澳小提琴愛好者傳授技巧,機會難得。梁大南現為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教授,他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隨後考入中央樂團(現為中國交響樂團)並任首席,成為該團史上最年輕的首席樂手。他先後擔任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上海廣播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等首席。他亦發起和組建了新世紀室內樂團,在音樂界引起極大迴響,錄製了大量音樂作品。 王泓現為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學校長助理,醉心教學,其學生在各項小提琴國際比賽中屢獲大獎。他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隨後考入中國廣播交響樂團任第二小提琴首席,曾隨團到德國、奧地利、瑞士、西班牙、法國及港台等國家地區演出。 《梁大南小提琴大師班》及《王泓小提琴大師班》將分別於11月22日及29日下午3時,在澳門演藝學院禮堂(高士德馬路14至16號)舉行,歡迎本澳居民及各界音樂愛好者踴躍參加,查詢可致電28352766。


新口岸棄置行人天橋拆卸

由於位於外港填海區13A和13E地段公共街道上空,連接新口岸廣州街怡安閣及怡景閣兩幢樓宇之間的行人天橋已被棄置多年,現已失去其使用價值及處於失修狀態;並且根據土地工務運輸局工程人員的檢驗報告,證實該行人天橋部分裝飾構件已有鬆脫情況,並對行人及公眾造成危險。為保障公眾安全,土地工務運輸局現正展開天橋的拆卸工程。 由於上述行人天橋已有二十多年歷史及已棄置多年,缺乏維修保養及處於失修狀態,為保障居民和行人安全,土地工務運輸局現正展開天橋的拆卸工程,在不影響有關樓宇結構的情況下進行拆卸,初步預計施工期約為十四天,工程期間將不影響路面交通,土地工務運輸局呼籲居民注意該處行人路上的有關安排和指示。 在拆卸工程進行期間,為保障行人安全和防止施工意外,首先會安排搭建工作棚架,接續進行拆卸天橋部件及結構部分,最後將會恢復接連該行人天橋兩端有關樓宇的外牆飾面。初步預計施工期約兩周,但需視乎現場情況而定。有關工程的政府告示已於上周五(本年十一月十四日)刊登。


一托兒所報告腸病毒群集性感染

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近日接獲位於鏡湖馬路的濠江托兒所多名幼兒出現手足口病的報告。 截至今日 (11月20日)該托兒所共累積有15名幼兒出現手足口病,患病幼兒病情較輕,已到醫療機構診治,無需住院,無出現神經系統或其它嚴重併發症的個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採集部分病兒樣本,證實為非 EV71型腸病毒感染個案。 衛生監督已進行現場調查及指導托兒所進行清潔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並下令托兒所暫時停開一周,以便阻斷幼兒之間的互相傳播,托兒所需進行全面的環境清潔消毒。 腸病毒感染可由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EV 71型腸病毒等引起,世界各地全年均有,一般夏季高發,可引致多種疾病,比較輕微和常見的,包括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但亦可引起嚴重的疾病,如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幼童身上。潛伏期為3-7日。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病者的排泄物傳染,亦可經飛沫、接觸受污染的物件等途徑傳染。孩子在托兒所、幼稚園等地方經常聚集一起,遊戲時會密切接觸,傳染性頗高的手足口病便容易爆發。發病初期有發燒、咽痛,然後手掌面、腳及臀部出現小疱或不痛不癢的紅疹。口腔內會有小疱疹,繼而潰爛。7-10日內水疱與紅疹會漸漸消退,自然痊癒。腸病毒的傳染力始於發病之前幾天,在咽部與糞便中都存在病毒,而糞便可能延至數星期後仍帶有病毒。 衛生局強調,對腸病毒感染目前尚未有有效疫苗,市民,尤其是托兒所、學校和院舍人員、家長及學生應採取下列措施,預防腸病毒感染: 個人措施:
— 注意個人衛生、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孩子的尿片或其它穢物後要洗手;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口鼻,並小心處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 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
— 均衡飲食、足夠的水分、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和避免吸煙,以增強抵抗力;
— 若有發燒及出現手足口病症狀,應盡快找醫生診治;
學校措施:
— 注意環境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經常用1:100漂白水稀釋液清潔桌椅、玩具和1米以下的牆身;
— 對學童進行晨檢,並經常留意員工和學童有無出現發熱及其他手足口病症狀等;
— 有發熱或手足口病感染症狀的學童或員工應暫停上學或上班;
— 如學童或員工有不尋常的集體患病情況,校方應立即通報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 2856 1122)及社會工作局或教育暨青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