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特區與歐盟合辦「情報系統種類及跨國合作」培訓課程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歐盟在AENEAS技術及財政援助計劃範疇下合辦的MIGRAMACAU項目,由2006年初至2007年上半年,已先後開辦了六個專業培訓課程及兩個國際專題研討會。有關活動涉及出入境事務的不同領域,包括打擊非法移民、難民和人口販運、偽證檢測、調查技巧及情報系統等。 踏入2007年下旬,MIGRAMACAU項目將繼續舉辦數個主題活動,包括專業培訓課程、訪問交流及大型專題國際研討會,希望藉此達成預定的目標: 探討歐盟及國際組織在應對庇護及人口販運工作方面的運作系統、提升出入境人員在調查及情報方面的專業質素,以及加強澳門特區與歐盟及各地區之間的溝通和合作。 本年九月十七日至廿一日將假旅遊學院望廈賓館舉辦一名為 「情報系統種類及跨國合作」之培訓課程,導師團由荷蘭皇家警察、荷蘭駐港總領事館、法國及芬蘭駐廣州總領事館及香港入境事務處的官員組成。是次課程旨在介紹歐盟各種資訊系統的建構,以及在情報機制方面加強跨國和跨地區合作,特別針對日常需要收集處理及分析應用情報的中高級警官而設。培訓對象來自本澳治安警察局情報廳及出入境事務廳、警察總局、司法警察局和海關的中高級警務人員,同時亦會邀請內地與香港兩地出入境部門警官參與培訓。 於本年十月中,本項目將派員到荷蘭、比利時和奧地利三個歐盟成員國進行參觀活動,對象為有關國家的出入境部門,以實地加深了解歐盟成員國在出入境事務方面的的先進技術。參觀學習的內容主要包括各國出入境部門的組織架構、邊境監控管理、資訊交換系統、科技設施、人員管理及培訓、打擊偽証系統、以及各國間的情報機制等等,有關行程為期七天,由MIGRAMACAU項目協調,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務廳派出警官組成參觀團,祈藉此機會提昇本澳出入境事務方面的綜合管理能力,也為長遠交流合作建立良好基礎。


氹仔原教車場改泊車區明日運作

為充分利用本澳土地資源的原則下增加氹仔區的公共泊車位,以迎合離島區發展的需要,土地工務運輸運局已完成了將氹仔原教車場地段改為泊車區的工作,將於明天(九月十四日)投入運作的泊車區,將提供近一百個輕型車泊位和五十六個旅遊巴泊位。 自教車場搬離柯維納馬路後,為了發揮該地段的土地資源效益,土地工務運輸局對該地段重新規劃,將原教車場改為泊車區,增加區內的公共泊車位供應。於本周五開放予公眾使用的泊車區分兩部份,靠近賽馬會一段供輕型車輛停泊,提供九十八個咪錶泊位,另一則改為旅遊巴停泊區,共設五十六個車位,旅遊巴可於柯維納馬路(近賽馬會一邊)進入泊車區,而泊車區出口設於靠近住宅區一邊的柯維納馬路。連同賽馬會對開已使用的四百零二個泊位,該地段已提供五百個輕型車輛泊位。 土地工務運輸局已啟動了柯維納馬路(賽馬會前)的整治和地下停車場興建方案,有關停車場將設兩層,提供近七百二十個輕型車輛泊位、約一千一百個電單車泊位和八個傷殘人士泊位。 土地工務運輸局將繼續尋找更多適合的地點,增設泊車位或興建公共停車場,配合氹仔城區對泊車位的需求,而目前除正積極籌備成都街公園和地下停車場的籌建工作外,亦同時啟動了松樹尾地下停車場計劃,務求逐步優化氹仔城區的交通環境。


『澳門特別行政區 – 政府總部開放日』紀念郵戳

為配合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開放日之舉行,郵政局將於二零零七年九月十五及十六日,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在何鴻燊博士大馬路 – 政府總部對面設置臨時櫃台,為市民提供加蓋「澳門特別行政區 – 政府總部開放日」紀念郵戳服務。 屆時將發售紀念此活動之紀念封及明信片,每枚售價為澳門幣貳圓正,同時亦發售各類澳門集郵品。 歡迎市民參觀選購。


自行駕駛車輛租賃業務修改草案月底結束諮詢

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就自行駕駛車輛租賃業務法令修改草案進行的公眾諮詢,至本年9月30日結束,旅遊局呼龥相關行業和組織以及全澳市民發表意見及建議。 為配合旅遊業的發展和車輛租賃業務的市場需要,旅遊局對第52/84/M號法令(自行駕駛車輛租賃業務)作出相應修改。今次修改主要是簡化行業的制度,力求令制度更具彈性和更清晰,有助車輛租賃行業的發展,鞏固旅遊業的各類業務。草案又包括設立一個簡單的發牌制度。 旅遊局已致函四十六個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二十六個專業團體、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發展輔助委員會全體會員及租車公司,要求對草案提出意見及建議。 旅遊局把草案上載於澳門旅遊業界網站http://industry.macautourism.gov.mo/cn/index.php
進行公眾諮詢,市民可以瀏覽上述網站細閱草案內容或下載文稿,並可在網上發表意見;同時,市民可前往本局設於宋玉生廣場335至341號獲多利中心12樓的發出執照暨稽查廳接待櫃枱或議事亭前地利斯大廈的澳門商務旅遊中心索取草案文本。 市民可將意見及建議交到宋玉生廣場335至341號獲多利中心12樓的發出執照暨稽查廳接待櫃枱或致函、電郵或傳真至本局。傳真號碼:2833 0518 ,電郵地址:consulta@macautourism.gov.mo。


長者廿元買月票 夜巴服務下月推

為減輕長者乘搭巴士的經濟負擔,以及鼓勵長者多利用巴士服務,土地工務運輸局於十月正式推出長者巴士月票優惠計劃,年滿六十五歲的長者,可自本月廿七日開始,以澳門幣二十元的優惠價購買巴士月票。另外,土地工務運輸局亦計劃於十月份推出夜間巴士服務試驗計劃,以補充本澳對凌晨之後的夜間巴士服務需求,首條路線主要來往北區和中區。 土地工務運輸局今日(十二日)下午召開記者會,由運輸廳代廳長張潤民介紹《長者巴士月票優惠計劃》和《夜間巴士服務試驗計劃》的具體內容。張潤民表示,為推動公交優先政策,關懷長者的出行方便,以及減輕長者乘搭巴士的經濟負擔,土地工務運輸局十月一日起推出長者巴士月票優惠計劃,政府以補貼形式為年滿六十五歲的長者提供購買月票津貼,合資格的長者可自本月廿七日開始,持有效居民身份證到兩家巴士公司售票處,以二十元優惠價購買月票。根據官方的統計資料,局方估計可受惠的長者約有將有三萬六千名。而有關計劃首階段試驗期半年,及後再行檢討。 另一方面,為補充本澳對凌晨之後的夜間巴士服務需求,土地工務運輸局計劃於十月份推出有關的夜間巴士服務試驗計劃,試驗期為三個月。首推出的N1路線,主要行經北區至中區,途經十九個站點,運作時間由午夜十二時至凌晨四時,每隔十八分鐘一班車,由兩間巴士公司會輪流發車,收費與現時澳門半島的票價相同為兩元五角。N1路線總站設於白朗古將軍馬路(狗場對面),經巴坡沙大馬路、勞動節大馬路、仙德麗街,往亞馬喇前地,而回程就由亞馬喇前地,經友誼大馬路、黑沙環新街、蓮峰廟駛回白朗古將軍馬路總站,整條路線全程十一點五公里,土地工務運輸局預計,由於夜間行車較為暢順,N1的發車時間較為準點。 為優化本澳的巴士服務,土地工務運輸局曾委托理工學院進行《本澳夜間巴士服務需求調查和研究》,根據有關報告提出的建議,以及與兩間巴士公司進行商討,並分析了人流、居民夜間上下班時段等數據,而訂定首階段實施的路線。為確保巴士司機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土地工務運輸局已要求兩間巴士公司透過招聘和調配人手的方法以補充開辦夜間巴士的人手需求,但局方絶不允許巴士公司要求司機同時兼顧日、夜更的工作。 土地工務運輸局表示,會因應N1的運作情況進行檢討,使有關路線能迎合本澳發展的需求。局方同時強調,政府已著手展開增辦其他夜間巴士路線的研究工作,不排除日後會陸續推出更多路線的可行性,並歡迎居民繼續提出意見,務求進一步優化本澳的巴士服務。 N1具體路線如下:
去程
白朗古將軍馬路→台山街市→巴坡沙大馬路→看台街→看台街/中銀→祐漢街市→勞動節大馬路→勞動節大馬路/廣華→友誼馬路/行車天橋→仙德麗街→亞馬喇前地 回程
亞馬喇前地→葡京酒店→總統酒店→東方酒店→友誼大馬路/移民局(新增巴士站)→黑沙環新街/南華→黑沙環新街/海濱→黑沙環新街/建華→拱形馬路/蓮峰廟→第二警司處→白朗古將軍馬路


政府陸續增設夜間泊車區紓泊位需求

土地工務運輸局運輸廳代廳長張潤民在今日(十二日)下午舉行的記者會上提到,為了紓緩泊車位的需求,政府在善用資源的原則下穩妥有序地增加公共泊車位,其中一項措施是在不影響道路行車的情況下,於路面較寬闊的道路增設只准於晚間停泊的泊車區,而政府下一階段將計劃於新口岸新填海區(俗稱‘皇朝區’)增設夜間泊車區。 土地工務運輸局近年透過街道擴寬整治工程,藉改善道路行車條件以紓緩交通壓力外,亦考慮到區內居民對泊車位的需求,同時於有關路段實施有時間限制的泊車安排。 張潤民指出,以高士德大馬路、雅廉訪大馬路、俾利喇街及美副將大馬路為例,這四條馬路所在地區對公共泊車位存一定需要,考慮到上述道路於晚間的車流量相對日間少,且具備了路面較闊的有利條件,因此,政府盡量善用區內的道路資源並在不影響道路於晚間的正常行車下,陸續增設夜間泊車區,近年,政府在該四條道路已增置的夜間泊車區合共總長度為一千四百米,而這些泊車區絶大部份是准許車輛由晚上八時至翌日早上八時停泊,只有極少部份的准許停泊時間由晚上十時至翌日早上八時。 政府相信,夜間泊車區被充份利用下,一定程度上會有助紓緩區內泊車位緊張訴求。而政府將繼續按需求的緩急,積極尋找合適且有條件的街區增設夜間泊車區,當中,新口岸新填海區將成為下一個增設的區域。


澳珠中攜手在日本推廣三地旅遊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聯同廣東省珠海市與中山市的旅遊部門及業界代表,於9月9日前往日本的大阪和名古屋,舉辦宣傳澳門、珠海及中山旅遊的推廣活動,進一步落實澳珠中的旅遊合作,共同拓展日本的客源。 代表團成員包括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的代表、珠海市和中山市的旅遊局代表、三地業界及傳媒代表近六十人。 澳門聯同珠海及中山的旅遊局於9月10日及11日,分別在大阪和名古屋舉行澳珠中旅遊推介會,攜手向關西及鄰近地區的旅遊業界和傳媒宣傳三地的旅遊產品,吸引超過二百位當地旅遊業及傳媒代表出席。推介會上,澳珠中的旅遊局代表分別以簡報形式向與會者介紹三地旅遊業的最新情況及其獨特的旅遊資源。 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指出,澳門、珠海及中山的旅遊資源各具特色,加上三地同處珠三角區域,是一個充滿魅力的聯線旅遊目的地。旅遊局期望透過這次聯合推廣活動,加強日本的業界對澳珠中豐富且多元化的旅遊資源的認識,並藉著澳門與大阪的航線,吸引更多日本旅客到澳珠中三地作聯線旅遊。 JATA(日本旅行業協会)関西支部事務局長田端俊文期望澳門與大阪的直航能增至每日一班。JATA中部支部部長岡田信久則表示,隨著澳門新的旅遊設施不斷落成,希望澳門航空能開通飛往名古屋的航線,方便日本中部的旅客。 會後,三地的旅遊局安排了業界洽談會,為澳珠中的旅遊業界提供了與當地旅遊業者進行交流和洽談的機會。此外,針對海外市場,特別是日本的旅客,澳珠中共同編制了介紹三地高爾夫球場的旅遊小冊子,吸引酷愛這項運動的旅客。 澳門、珠海、中山三地去年簽署了旅遊合作備忘錄,聯手推出一系列特色旅遊路線和印製了旅遊指南及畫冊等系列宣傳資料。 今年,澳珠中三地將展開全方位的旅遊合作,這次組織三地的代表團到日本進行聯合宣傳推廣活動,為落實向海外推介珠三角區域旅遊,促進澳珠中旅遊的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結束大阪和名古屋的宣傳推廣活動後,代表團將轉往東京,出席JATA國際觀光會議及世界旅行博覽2007。


澳門測量暨地籍學校舉行開學典禮

由澳門測量暨地籍學校開辦的地形測量學一般課程,於2007年9月10日下午6時30分,在澳門馬交石炮台馬路電力公司大樓六樓地圖繪製暨地籍局內舉行開學禮,由測量暨地籍學校校長張紹基工程師主禮及有關的培訓導師、學員出席。 課程為期一年,分上、下兩學期進行,由本年9月10日開始上課。上課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下午6時30分至9時30分及星期六,下午2時30分至6時30分。每週上課16小時。 澳門測量暨地籍學校自1975年成立,主要為了配合澳門發展的需要,致力培訓合資格的測量員,迄今已舉辦過十班地形測量學一般課程,畢業人數共206人,以及三班地形測量學進修課程,畢業人數共45人。 澳門地區近年來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各類公、私營的建設項目和基建工程的相繼開展,都需要大量的測繪人員。另外,由於地理資訊系統(GI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的技術發展及在測繪上的應用,大大地提高測量人員在測繪技術上的要求,而現時社會上相關行業的人才亦十分缺乏。 有見及此,及為了因應今後社會發展需要,澳門測量暨地籍學校於今年6至7月期間進行招生,期間反應熱烈,報名踴躍,人數達二百餘人。經過入學試的考核,最後選錄40名學員就讀是項課程。 是次課程仍採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但在內容上將會加入新的技術元素,務求使學員能掌握到最新的測繪知識,從而培訓出具足夠水準的測量人員,為這項專業增添人力資源上的生力軍,以配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校長張紹基工程師在開學禮上勉勵學員,因為測繪是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亦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希望他們努力學習,並祈望他們能學有所成,為澳門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


當局呼籲居民鹹潮期間節約用水

鹹潮應變措施小組組長黃穗文表示,由於今年水情仍然偏枯,預測鹹潮情況大致與去年相若,故有必要進行調水壓鹹措施的同時,亦須加強宣傳提高市民節約用水的意識。 鹹潮應變措施小組今(12)日早上召開會議,討論今冬明春可能出現鹹潮的部署和應變工作。黃穗文表示,早前向珠江水利委員會了解最新水情,得悉內地兩個水電站將在枯水期間落閘蓄水,使供水量減少,因此特區政府有必要作出適當部署以應付鹹潮的來臨。 她表示,小組將繼續完善去年的應變計劃,亦會因應國家水利部要求,加強宣傳推廣節約用水政策,為此,下一階段將與推廣節約用水工作小組合作,宣傳教育居民尤其在鹹潮期間珍惜及節約用水。 黃穗文指出,針對長遠解決鹹潮問題,水利部委託珠江水利委員會為澳門及珠海擬訂「保障澳門、珠海供水安全專項規劃報告」,特區政府透過粵澳供水專責小組密切跟進有關情況。此外,當局現正與內地磋商興建第三條輸水管,亦會研究參與在珠海與建大型水庫的可行性。


“愛惜資源使用環保購物袋”推廣活動完滿結束

環境委員會為了繼續鼓勵市民多珍惜資源,今年6月5日 至8月31日期間,在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澳門童軍總會、澳門少年飛鷹會協辦及得到57間特約商號支持下再次舉辦一項“愛惜資源使用環保購物袋”推廣活動。該活動已於8月31日完滿結束,今次活動共得到2110名市民參加,估計減少使用12660個膠袋,活動獎金總值澳門幣6000元,分別為冠軍1名(總值澳門幣500元)、亞軍1名(總值澳門幣300元)、季軍1名(總值澳門幣200元)及100名安慰獎各得(總值澳門幣50元),得獎者請於10月3日至12月3日期間攜帶有效之身份證明文件及獎券存根到澳門宋玉生廣場393至437號“皇朝廣場”十樓 環境委員會領獎,詳細得獎名單可瀏覽環境委員會網站(www.ambiente.gov.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