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政府委託澳門大學研究電視服務未來發展

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今(7)日表示,政府已委託澳門大學對電視服務市場進行全面檢討及分析,為政府制訂本澳未來電視發展策略方面提供參考。 劉仕堯下午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回覆議員口頭質詢。他在會後回應傳媒就電視服務未來發展的問題時表示,政府已邀請澳門大學對本澳的電視服務進行檢視和分析,將從技術方案、政府監管、法律規範、電視市場制度,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進行科學研究,以此作為基礎尋找更符合澳門電視發展需要的方案。
…
廣東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衛生局今天(1月7日)接獲內地衛生部門的通報,深圳市新增確診1例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根據通報,患者為31歲的男性,居於深圳市羅湖區。患者於2013年12月30日發病,1月3日入院治療,目前病情穩定,發病前無接觸活禽。內地衛生部門已對其35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均未發現異常。此外,東莞1名早前確診的患者於1月6日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目前内地確診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為150例,連同台灣和香港確診的病例,全國共確診153例病例,共死亡49例。而衛生局預計今年冬、春季期間內地會陸續出現更多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亦不排除本澳居民在內地感染或受感染的內地居民來澳,已要求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密切留意,若有懷疑個案,應及時作出檢測或轉介。 根據目前的資料,甲型H7N9禽流感主要通過接觸帶病毒的禽鳥或其產品、分泌物、排泄物而感染。該病毒可能存在人和人之間有限度的傳播,但尚無證據表明可以在人和人之間持續傳播。為防範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衛生局除要求禽鳥管理部門、各醫療機構保持警惕和作出各項準備外,亦呼籲巿民注意下列事項: • 避免前往有出現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地區的街巿、農場等有售賣或展示禽鳥的地方;
• 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觸,應立即洗手;
• 切勿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禽鳥肉、內臟、血製品及蛋等;
• 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
• 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戴上口罩,儘快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及動物接觸史。 有關甲型H7N9禽流感的詳細資料,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或致電衛生局傳染病查詢熱線(28 700 800)。
…
鴻利來美食(彪哥私房食品)集體食物中毒事件跟進
就衛生局早前公佈2013年12月30日晚上的食物中毒事件,衛生局至今未再接獲同類事件發生,呼籲巿民和食物供應商注意食物衛生。是次公司聚餐活動共有30人參加,截至1月7日,衛生局已與其中的29人聯絡,其中21人曾出現胃腸炎病徴,年齡介於22至52歲,6男15女,患者病情普通,目前已康復,未有住院或嚴重個案。事件中衛生局一共收集到11個大便樣本送公共衛生化驗所進行檢測,全部樣本均對諾如病毒呈陽性反應。 衛生局表示,為預防食物中毒,消費者應向有信譽的供應商購買食物或食物原料,而食物供應商應確保食材和食物儲存、制作過程的安全。蠔、蝦或蟹等水產常帶有致病菌,應徹底煮熟才能進食。
…
石排灣樂居大馬路新路段周四(9日)通車 新路延伸至石排灣馬路增出入口

隨着石排灣公屋居民陸續入伙,為紓緩公屋社區的交通需要,土地工務運輸局早前啟動延長樂居大馬路工程,新闢道路全長約80米,已於近日竣工及驗收,並將於周四(9日)早上十時通車。新路段開通後,樂居大馬路可延伸至石排灣馬路,為石排灣社區增加多一個行車和行人的出入口。 現時石排灣公屋項目主要有兩個出入口連接石排灣馬路,分別是石排灣圓形地和安順大廈。考慮到公屋住戶陸續遷入,為照顧居民出行和交通的需要,政府於去年八月啟動了延長樂居大馬路的工程,為公屋社區增添第三個出入口,新路段同樣連接石排灣馬路,為進出石排灣的居民提供多一個路徑選擇。 新路段全長約80米,由樂居大馬路通往石排灣方向主要增設兩線行車路,由石排灣馬路通往樂居大馬路方向增設一線行車路。有關建造工程已於近日竣工及驗收,工程除鋪設行車道及行人路面外,還包括鋪設雨水和污水下水道管網、增設交通標號和街道綠化等。
…
消委會公佈最新超市物價調查報告表 調查範圍包括花地瑪堂區內的十多間超市
消費者委員會履行6月12日第4/95/ M號法律第10條第2款b)之規定,於1月6日在花地瑪堂區的祐漢街市及關閘附近收集以上兩個地區的十多間超市進行的1月份"超市物價普查"工作。 以上調查工作的"超級市場物價普查報告表"已上載於消委會(www.consumer.gov.mo)網頁、iPhone及Android智能手機應用程式內的"澳門超市物價情報站"供消費者瀏覽及使用,該報告表亦同時擺放在消委會總辦事處、民政總署轄下的祐漢及營地街市、文化局屬下各圖書館及多個書局供消費者免費索取,而本澳所有流動電話用戶都可以透過其使用的網絡"Wap"隨時隨地查閱消委會最新公佈的"超級市場物價普查報告表"。 消委會根據全澳六個堂區,再考慮超市數量的多寡,將超市調查工作劃分為八個區域進行,每月在全澳八個區域的近一百間超市先後及循環進行超市物價普查工作,此舉,除可更全面檢視本澳超市物價的差距,提供更多的物價數據供消費者參考外,消費者就可以因應居所、上班以至活動地點直接對不同地區的超市數百種貨品進行格價。 消費者如有任何查詢,可致電該會熱線8988-9315。
…
海關與治安警一天內聯手偵破三宗街頭售假案

澳門海關與治安警察局持續聯合執法,於歲晚前夕在本澳旅遊景區及街頭售假黑點加強巡查力度。於一月六日,海關與治安警察局在一天內偵破三宗街頭售假案,治安警在中區街頭及大三巴旅遊區進行巡查行動時,先後發現三宗有人以旅客身份來澳向途人兜售假冒國際知名品牌手錶及假冒「IPHONE」手提電話,涉案包括三名外地男子,及後隨即轉交海關知識產權廳跟進調查,該批手錶及手提電話經初步核實均為「山寨」貨品,三案分別移送檢察院偵辦。 於一月六日上午,治安警察局第三警司處執勤警員,在中區街道巡邏時,發現一名形跡可疑的男子正在不斷向途人兜售手錶,遂上前截查,調查瞭解期間,在該男子身上發現四隻涉嫌侵權偽冒手錶,警員隨即將該男子帶返警區協助調查;於同日下午,治安警察局第一警司處偵查隊警員巡經大三巴旅遊區時,發現一名男子手持電話正在該處向途人兜售,警員隨即上前截查並在其身上發現四部涉嫌侵權假冒的「IPHONE」手提電話;其後海關及治安警察局根據通報機制聯合偵查,對涉案男子的所作之行為研究,翻查近期涉案記錄比對分析,推估仍可能有部分黨羽在該區作案,遂調派便衣警員和關員在該區巡查及監視。終於在同日傍晚,澳門警務廳警員在中區某街道上,再發現一名男子在街頭向途人兜售涉嫌假冒手提電話,並在其身上發現三部涉嫌侵權假冒的「IPHONE」手提電話。海關知識產權廳偵查人員在接報後,迅速依次展開調查,經初步調查發現,該三批假冒產品均為「山寨」貨品,而幾名涉案人均來自外地的旅客人士,並以旅客身份來澳門在街頭售賣假冒商標的手錶及手提電話,經調查發現,其中兩名來自同一地區的嫌犯,是與一月五日被控售假手機的男子是認識,而且作案手法類似,海關將相關痕跡記錄在案,以作日後繼續跟進同類案件分析之用。是次在嫌犯隨身物品中分別搜獲四隻涉嫌假冒國際知名品牌手錶,假冒手錶商標品牌包括有:「VACHERON CONSTANTIN」兩隻、「PATEK PHILIPPE」及「CARTIER」各一隻;七部假冒的「IPHONE」商標品牌手提電話及多部用作作案工具的手提電話。上述物品經核實,其品牌商標已在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局作出合法註冊登記,經有關品牌權利人代表初步鑑定為假冒貨品。 三宗案件分別涉及三名男子,年齡介乎二十二至三十二歲,均為非本地居民,其所攜帶到澳門的假冒手錶及電話,皆購自外地,手錶購入價格為每隻人民幣五百元,並準備以每隻港幣一千元出售圖利;而假冒「IPHONE」手提電話購入價格約為每部人民幣一百八十至三百元不等,且準備以每部澳門幣五百至一千元出售圖利。海關將以第九七/九九/M號法令《工業產權法律制度》第二百九十二條,及第六/九六/M號法律《妨害公共衛生及經濟之違法行為之法律制度》第二十八條第一款a)項(貨物欺詐)所指之犯罪,控告該有關人士,並送交檢察院處理,一經定罪,將處以最高五年徒刑或科最高六百日罰金。 近年來,澳門海關與治安警察局聯手在社區內進行防罪滅罪,破獲數十宗街頭售假案,絶大多數嫌犯為外地人士,以旅客身份在澳門街頭及酒店娛樂場附近向途人兜售假冒偽劣產品,由於本澳市民在當局多次公佈案情後,已對相關行騙手法有了一定的認識和防禦,但更多初次來澳旅遊的客人可能對此等技倆疏於防範,引致大意受騙,街頭售假案所賣出的產品雖然只佔澳門零售商品總量的一小部分,但是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將會對澳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造成極大的危害,嚴重損害澳門旅遊休閒城市的形象。故此,澳門海關在打假方面絶不手軟,除加大力度與治安警察局聯手打擊外,亦會與外地相關執法對口部門加強聯繫及情報交流,務求在全澳各區裡裡外外均能把有關騙案預防和遏止,將罪犯繩之以法。 市民如發現有侵犯知識產權活動的資料,請即與澳門海關聯絡,電子郵件 info@customs.gov.mo,廿四小時舉報熱線,電話: (八五三) 二八九六 五○○一。
…
行政長官對尤西比奧逝世表示哀悼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6)日致函葡萄牙足球明星尤西比奧的家人,對尤西比奧的逝世表示哀悼。 函中表示,尤西比奧的辭世令本澳市民與居住在澳門的葡人社群同感惋惜。 澳門駐里斯本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羅立文將會親自遞交行政長官的唁函給尤西比奧的家人。
…
政府呼籲市民共同預防禽流感
因應接獲廣東省衛生部門通報,廣州、珠海兩市在當地活禽市場外環境檢測出H7N9禽流感核酸陽性,民政總署、衛生局及海關於一月六日下午舉行緊急內部會議,並於其後聯合召開記者會介紹禽流感的應對工作,包括加強防控措施及保持與鄰近地區部門聯繫,同時呼籲市民提高警覺,共同做好預防禽流感的工作。
根據衛生局接獲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通報,廣州市、珠海疾控中心分別在廣州市增城市荔城街興發活禽市場及珠海市來自斗門區井岸鎮南潮活禽市場的常規監測中,在市場外環境檢出3份和1份標本H7N9禽流感核酸陽性,經對標本進行覆核結果一致;同時,廣東亦再新增確診2例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分別居於廣州佛山市南海區及陽江陽東縣,兩名患者目前病情危重。
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代主席黃有力於記者會上表示,接獲珠海檢疫部門通報,斗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已經因應事件即時加強轄區內所有供澳家禽養殖場緊急H7監測工作,一月五日當日共採取1440份樣本並於當晚完成樣本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有關當局亦要求所有供澳活禽運輸車輛不得經過斗門井岸,必須繞道前往澳門;禁止供澳活禽養殖場從業人員和運輸工具前往珠海市所有活禽批發市場;同時加強了進出供澳活禽養殖場人員和運輸工具的防疫消毒。
民署管委會委員吳秀虹表示,已即時向內地相關部門了解情況,得悉檢出問題樣本的活禽市場13公里範圍內並沒有註冊養殖場供應家禽與本澳。現時內地供澳禽鳥必須通過H7禽流感檢測,合格後方可供應本澳銷售,目前檢測樣本並沒出現異常。現時民署仍持續對本澳街市三鳥檔進行多項監督措施,包括:所有零售活家禽場所只許出售已屠宰之家禽,街市三鳥檔內之活禽會於每晚7時半前進行屠宰,禁止活禽留置過夜及將活禽帶離街市;街市三鳥檔每隔十五日須進行徹底清潔消毒,街市稽查人員將進行監督;街市稽查人員會密切留意禽鳥從業員之健康情況,如有身體不適會勸喻其盡早就醫;民署會按街市禽鳥從業員之意願,由衛生當局為其免費注射流感疫苗等。
為了防範禽流感,民署每月亦會定期派員到零售活家禽場所收集禽鳥糞便、和環境樣本作禽流感病毒化驗。2013年民署在全澳零售活家禽場所抽取糞便樣本1022個及環境樣本546個,所有樣本化驗結果皆為陰性;亦收集了合共764隻野鳥屍體,經過禽流感病毒化驗後未有發現任何陽性反應。另外,海關關檢處處長黃偉文亦表示,海關會一如概往在本澳各口岸及邊境堵截非法進口的禽類產品,並已與民署商訂合作機制,一旦截獲會即時送交民署作跟進檢測。
衛生局局長李展潤表示,由去年春天至今,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在各地,包括廣東省零星出現,該病毒在禽鳥中持續存在,而感染病毒的禽鳥無症狀,因此防控工作較困難。根據目前的情況,不排除澳門鄰近地區或澳門出現零星個案。
為防範人感染H7N9禽流感,衛生局會加強與民政總署等相關部門聯繫和合作,以便民政總署採取適當的禽鳥管理措施;與世界衛生組織及鄰近地區衛生部門保持密切聯繫;加強監測,及早發現病人:向醫護人員發出指引,對疑似病例進行檢測。直至目前,共檢測38個樣本,其中12月後共檢測14個樣本,均為陰性;向不同性質機構、政府部門、業界發出預防指引及進行講解會;重新檢視現有隔離設施及設備;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已準備了1200份診斷試劑,若出現懷疑病人,可在6小時內作出診斷;儲備超過18萬人治療所需的抗流感病毒藥物,以及可供衛生局、其他政府部門及非牟利機構大量使用逾3個月的消耗性防護物資等;持續在口岸進行測溫工作;持續透過各種媒體對市民進行宣傳教育工作。
衛生局亦呼籲巿民,避免前往有出現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地區的街巿、農場等有售賣或展示禽鳥的地方;切勿購買及偷帶未經檢疫的家禽及其產品回澳門;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觸,應立即洗手;切勿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禽鳥肉、內臟、血製品及蛋等;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戴上口罩,儘快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及動物接觸史。
此外,澳門已進入季節性流感的高峰期,仁伯爵綜合醫院成人流感樣疾病的就診人數已超平時的50%,衛生局呼籲合資格免費接種而尚未接種的人士盡快接種。
…
衛生局接獲一宗集體胃腸炎事件報告
衛生局今日(1月6日)下午接獲澳門培華中學附屬小學暨幼稚園通知,K2B及K1A班多名學童出現胃腸炎病徵,初步調查,事件涉及該兩班的9名學童, 2男7女,年齡為3至5歲,於1月3日開始陸續出現發熱、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症狀,各患童情況穩定,無住院及嚴重個案。衛生局現正對有關事件進行詳細調查跟進並安排採集病人的大便樣本進行檢測,並已指導學校正確處理嘔吐及排泄物的方法,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感染控制措施。 秋冬季節常見諾如病毒和輪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腸炎。諾如病毒感染極容易在集體院舍,如安老院及學校引致爆發,各年齡人士均易感。其傳播途徑包括食用或飲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觸患者的嘔吐物或糞便;接觸受病毒污染的物品;或經飛沫傳染,潛伏期通常為24至48小時。而輪狀病毒感染多見於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傳播途徑主要是接觸患者的糞便。兩傳染病的病徴相似,包括噁心、嘔吐、腹瀉水樣便、腹痛、輕微發燒。一般病情較輕,為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1至5天,併發症不常見。兩疾病均須由實驗室檢測才能證實。 衛生局呼籲全體市民應注意個人、環境和食物衛生;食物從業員或護理人員如有嘔吐或腹瀉現象,切勿上班,並應儘早求診,採取嚴格的個人衛生措施,防止疾病進一步擴散。若出現懷疑病人時,照顧者應非常小心處理病人的糞便及嘔吐物,在照顧完每一個病人後應立即更換手套及洗手。所有托兒所、學校、院舍及同類機構,如有集體發病情況,應即時聯絡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 28700800),以便即時作出跟進。
…
衛生局關注傳媒有關個別牌子奶粉缺貨的報導
特區政府針對2013年初本澳市面出現嬰兒奶粉供應緊張的情況,已於去年1 月起實施"母嬰臨時支援計劃",以協助本澳居民購買奶粉,保障1歲以下嬰兒的成長不受影響,儘量確保本澳居民可優先購得奶粉。該計劃屬自願性質,實施至今,整體過程運作暢順,根據衛生局的資料及經嬰兒奶粉入口商核實,參加計劃的嬰兒奶粉銷售點沒有出現缺貨的情況,而參加計劃的市民亦能在指定的購買期間內買到所登記的嬰兒奶粉,衛生局並沒有收到"母嬰臨時支援計劃"出現嬰兒奶粉缺貨的投訴,計劃得到居民的普遍認同。 若已參與"母嬰臨時支援計劃"的市民未能在指定的銷售點購買到所登記的奶粉,可於辦公時間致電85983514或於非辦公時間致電熱線66833329向衛生局藥物事務廳查詢。另一方面,衛生局已設立多方面的監察措施,包括持續監察嬰兒奶粉的進口量、定期對本澳藥房及主要奶粉代理商進行調查,並透過日常稽查派遣稽查人員巡查藥房及藥行等的奶粉零售點,以密切監察本澳市場上嬰兒奶粉存貨及銷售的情況。 故此,對於仍有意見指"母嬰臨時支援計劃"銷售點的嬰兒奶粉貨量不足而使購買者需要等候,衛生局強調並非事實,必須作出澄清,以正視聽。 而針對傳媒報導1歲以上的幼兒奶粉缺貨情況,目前本澳主要品牌奶粉的代理商已設有客戶服務熱線,市民可透過有關熱線向代理商查詢及訂購幼兒奶粉。由於奶粉並非幼兒的主食,1歲以上的幼兒已可飲用普通牛奶,以多樣化及均衡的固體食物代替奶粉,以攝取各種營養,有助生長發育,因此現階段並沒計劃將"母嬰臨時支援計劃"的保障範圍,擴展至1歲至3歲的幼兒奶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