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消委會在大堂區繼續進行3月份超市物價工作
消費者委員會履行6月12日第4/95/ M號法律第10條第2款b)之規定,於3月24日在大堂區調查了11間超級市場,繼續進行3月份第七次的"超市物價普查"工作。 以上調查工作的"超級市場物價普查報告表"已上載於消委會(www.consumer.gov.mo)網頁、iPhone及Android智能手機應用程式內的"澳門超市物價情報站"供消費者瀏覽及使用,該報告表亦同時擺放在消委會總辦事處、民政總署轄下的祐漢及營地街市、文化局屬下各圖書館及多個書局供消費者免費索取,而本澳所有流動電話用戶都可以透過其使用的網絡"Wap"隨時隨地查閱消委會最新公佈的"超級市場物價普查報告表"。 消委會根據全澳六個堂區,再考慮超市數量的多寡,將超市調查工作劃分為八個區域進行,每月在全澳八個區域的近一百間超市先後及循環進行超市物價普查工作,此舉,除可更全面檢視本澳超市物價的差距,提供更多的物價數據供消費者參考外,消費者就可以因應居所、上班以至活動地點直接對不同地區的超市數百種貨品進行格價。 消費者如有任何查詢,可致電該會熱線8988-9315。
…
2014年政府跨部門預防登革熱工作小組會議舉行
自二零零一年本澳出現登革熱大規模爆發後,政府各相關部門每年均進行一系列工作減低登革熱傳播的機會。 預防登革熱工作小組今日(3月25日)上午10時於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舉行工作會議,會議由主辦單位:民政總署及衛生局代表主持,小組成員包括新聞局、治安警察局、土地工務運輸局、教育暨青年局、環境保護局、海事及水務局、旅遊局、社工局及房屋局等部門主管或代表出席。並邀請多個社團、機構參與,商討本年各項預防和宣傳計劃,共同開展宣傳和預防登革熱的工作。 衛生局代表於會議上介紹了登革熱曆年疫情及防控策略,同時亦報告了去年的宣傳工作及成效,強調預防登革熱的根本方法是清除積水、令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無法孳生,單靠噴灑化學殺蚊藥的手段並不能有效預防登革熱,化學滅蚊只能作為短時間內緊急減低蚊密度的措施。衛生局希望推動市民正確認識防控登革熱的關鍵在於廣泛的、可持續性的社區參與,市民應該自覺每週清除家居積水方能杜絕蚊子孳生。 民政總署代表於會上介紹2014年宣傳計劃詳情 , 並由小組成員給予意見及落實分工。2014年的預防登革熱宣傳活動主要包括戶外大型宣傳活動、清除積水日「有獎匯應通」及網上有獎問答遊戲等活動、主題講座、媒體及城市廣告等。其中戶外大型活動共兩場,首場將於5月10日(星期六)下午於氹仔花城公園側舉行,全面啟動今年的宣傳工作。第二場於8月23日(星期六)下午於祐漢街市公園舉行。另外 , 於2014年4月5日至10月25日期間 , 亦同時舉行以下兩個供全澳市民參加的活動 : 活動一︰「清除積水日有獎匯應通」
本澳市民於活動期間,凡響應於每個星期六清除積水日內清除家居積水者,可致電2882 3232進行登記,而登記次數達16次或以上者均有機會參加抽奬 。
活動二:「預防登革熱網上有獎問答遊戲」
本澳市民可以登入民政總署環境資訊網、衛生局網頁、或者澳門電訊公司網頁,參加遊戲,答中全部5條問題,即可自動參加抽獎。
以上兩項活動獲獎名額各五十名,每位可獲得現金獎澳門幣MOP 500元。 與會代表在會議上分享了現時防控登革熱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政府和民間團體代表都認同居民應積極主動承擔及改善私人大廈內共用部份的清潔衛生問題,民間團體代表希望政府可以採取更積極的措施督促巿民改善自身周圍的環境衛生。與會代表期望透過政府部門、民間社團及市民的積極參與,使各項防控工作得以落實。 預防登革熱工作小組期望透過本年宣傳工作,藉此引起市民關注和重視,共同參與預防登革熱,有關宣傳和預防的具體工作將會陸續透過各種媒體公佈和推行。
…
兩男子涉騙鉅款被採取強制措施
檢察院日前完成一宗詐騙案的初步偵訊,涉案的兩名嫌疑人已被採取了繳納擔保金、定期報到等強制措施。 案情顯示,涉案的本澳兩名黃姓男子,均為娛樂場貴賓廳公關,年齡分別爲22歲、25歲。今年2月12日及13日,上述一名嫌疑人利用工作之便獲知一名貴賓廳客戶的兌碼戶口密碼後,便假冒被害客戶先致電到貴賓會更改被害人的兌碼戶口聯絡電話登記資料,以方便進行轉賬確認手續之用,再擅自從被害人賬戶中轉出400萬港幣進入另一名嫌疑人已預先準備好的兌碼戶口,隨即兩名嫌疑人提取400萬港幣贓款用作賭博,現已輸光大部分。案發後,娛樂場報警,警方經調查後拘捕兩名涉嫌人。 承辦檢察官分析案情及證據後,認爲有強烈跡象顯示上述兩名嫌疑人相互配合,破壞了娛樂場的管理秩序,並以非法手段謀取金錢以滿足私欲,其行爲涉嫌觸犯詐騙罪,經法官同意對上述兩名嫌疑人分別採取了提交擔保金、每15日定期報到等強制措施,案件交還警方作進一步調查。
…
地籍局推出《澳門街道門牌查詢系統》
地籍局自推出《澳門網上地圖》服務以來,一直深受市民歡迎,成為本澳地理資訊的主要入口網站;同時,地籍局近年亦持續整理實地門牌及各相關部門的資料,現為方便市民參考有關資訊,地籍局在《澳門網上地圖》的基礎上,開發了《澳門街道門牌查詢系統》,以簡潔的操作界面提供街道門牌查詢服務。 地址資料與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澳門街道門牌查詢系統》旨在讓大眾快速查找街道及建築物的名稱及位置等資訊。應用範圍包括可查詢街道和建築物的繁體中文及葡文對照名稱、特定建築物所在的街道及首末門牌、由街道及門牌查找對應建築物,以及顯示街道和建築物的位置地圖等。 系統有繁體中文及葡文兩個界面版本,並同時支援桌面版及流動版的互聯網瀏覽器,流動版特別有利外業工作者日常作業的需求,能隨時隨地獲取地址相關參考資訊。外業工作者如派遞員、維修員、稽查員、送貨或調查人員等往往需要在戶外憑地址資料快速查找目的地的位置,系統將便利他們的工作。此外,對於在辦公室內日常需處理街道及建築物相關文件的用戶,也可透過系統進行中葡文即時的查找。 系統主要分為四個操作步驟,包括輸入關鍵字,選取具體搜尋內容,顯示搜尋結果及地圖定位。用戶需首先輸入街道名稱、建築物名稱和門牌的全部或部份關鍵字進行查詢;單以街道作搜尋會返回街道的中葡文的名稱,以建築物或建築物加門牌搜尋將顯示所有符合關鍵字段的建築物資訊,包括中葡文名及地址門牌,當街道結合建築物或/及門牌作查詢時,系統會返回位於該街道並符合關鍵字段的建築物;但若街道之關鍵字符合多筆資料時,系統會先提供符合條件的具體街道讓用戶選取,再進行精確搜尋。最後,用戶亦可直接點選搜尋結果,連結至《澳門網上地圖》顯示地物位置。 《澳門街道門牌查詢系統》為地籍局免費提供的服務,可經
http://webmap.gis.gov.mo/AddressSearch/chn/ 使用。如有疑問可於辦公時間致電28340040查詢。
…
途經善豐7條巴士路線已恢復原來靠站安排
隨著提督馬路善豐花園對出的集會結束,現場道路解封,1、3、4、6A、26A、33及N1A巴士路線已恢復原來的行駛路線,及停靠"沙梨頭海邊街"巴士站之安排,交通事務局呼籲乘客留意。
…
行政長官委派譚俊榮與善豐小業主溝通
繼今(24)日下午善豐花園事件跨部門跟進小組舉行記者會之後,行政長官崔世安又委託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於晚上7時30分到善豐花園外探望聚集的部分小業主,並進行真誠溝通。小業主代表對此表示歡迎,並表示將與聚集者商議盡快撤離佔用的馬路。 譚俊榮在現場向善豐小業主們表示,行政長官一直非常關心善豐花園事件的處理,也十分關注在現場聚集的部分小業主的安全和健康情況,特別委託他到現場看望及表示慰問。譚俊榮說,特區政府對業主們的遭遇感同身受,一直全力協助小業主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希望小業主再耐心等待政府委託澳門大學所作的調查報告下月初公布,行政長官承諾一定重視依法追究責任的問題。 譚俊榮又表示,澳門是一個法治、文明的社會,部分小業主在馬路上聚集及紮營,違反了本澳的法律,破壞了社會秩序和影響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他呼籲,小業主要顧及自己的身體健康,也不應該繼續做出違法行爲,應盡快撤離,讓該區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 譚俊榮逐一與在現場的小業主握手慰問,並在小業主代表的帶領下進入善豐花園察看"爆柱"的加固情況。
…
教青局嚴格依法監管補習社
為確保學童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教青局向來關注補習社的運作,一直嚴格按照第38/98/M號法令(私立補充教學輔助中心之發牌及監察制度)的規定,對補習社的設立、發牌、運作、續期以及違法行為的處理進行監管。對於日前報章報導的無牌補習社個案,教青局在3月4日接到家長的投訴之後,第一時間派員跟進,發現有兒童在做功課,已即時要求其停止補習服務,並依處罰程序跟進處理。 隨著社會的發展,提供學童托管及接送服務的場所近年有所增加,其中部分場所兼有補習服務。為此,本局近年努力加強相關場所的巡查工作,近三年共巡查了近七十間懷疑存有無牌補習服務的場所,並對確認進行無牌補習服務的三十間場所作出處罰,其餘則因未能取得其提供補習服務的確實證據而歸檔。鑑於現行法規僅監管補習社,教青局自去年起正積極修訂"私立補充教學輔助中心執照發出和監察制度"的法規,新修訂的法規建議把托管中心及接送中心納入監管的範圍,以更充分地保障學童的權益。 本局重申,對於已取得執照或作登記的補習社,除繼續在每年執照續期時作巡查外,本局亦會作不定期的檢查,對有不良紀錄的補習社更會增加複檢。若在巡查過程中發現有違規情況,會即時要求修正和跟進,甚至展開獨立的調查程序,以確保有關情況得以糾正。 考慮到現行法規對無牌補習社從事補習活動的罰款相對較輕(澳門幣3,000元至15,000元),教青局在新修訂的相關法規中,已建議對有關行為採用定額罰款處理,對屢犯者則會進一步加重罰款,以便加強處罰及監管的力度。 另外,教青局多年前已將本澳依法設立的補習社以及正在申請登記中的補習社名單及詳細資料上載至所屬網頁(http://portal.dsej.gov.mo),教育暨青年局在此呼籲家長在為子女報名參與補習前查閱該補習社是否合法,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未來,教青局亦會因應社會的發展需要,以及補習行業的運作情況,加強及進一步完善巡查機制,強化對補習社的監管與巡查工作,使本澳補習社能更適合社會的需要及更健康地發展。
…
劉仕堯:特區政府重視小業主訴求
善豐花園事件政府跨部門跟進小組組長、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今(24)日強調,特區政府理解小業主的心情,一直與小業主保持溝通,重視並跟進他們的訴求。特區政府向小業主建議進行雙線方案,即一方面推動重建,另一方面追究責任,期望小業主有統一的決定,政府將繼續依法協助小業主解決問題。 善豐花園事件政府跨部門跟進小組舉行記者會,劉仕堯表示,特區政府重視小業主訴求,跨部門小組於昨(23)晚再次與小業主舉行近三小時會議。其後,小組替小業主反映與行政長官會見的訴求,並得到行政長官安排於今天中午進行會面,惟小業主堅持長官親臨善豐花園現場面見,基於安全和不影響周邊的考慮,會面無法進行。 特區政府助理發言人、新聞局局長陳致平回應記者提問時稱,行政長官一直關心善豐事件,並尋求適當的途徑與小業主保持溝通,並於今天安排與小業主會面,但雙方會面需有合適的場地和條件,且要顧及周邊安全。他強調,特區政府與小業主溝通的大門是開放的,行政長官樂意與小業主會面,希望小業主盡快回應於何時會面。 此外,劉仕堯提到,自2012年10月善豐花園停車場石屎柱出現裂縫後,特區政府立即啟動應急機制,在這段時間,政府跨部門小組與小業主舉行多次會議,政府代表詳細地提出工程和法律問題的建議和答案,惟考慮到全體小業主未必清楚了解特區政府與業主代表溝通後的訊息,因此,政府決定公開過去十次的會議記錄,讓全體小業主及社會知悉會面內容,藉此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讓社會更了解政府幫助小業主的決心。 他表示,政府與小業主的目標是一致的,都希望解決問題,令他們能重返家園,但有關工作必須依法進行,審慎善用公帑。政府今後將繼續與小業主進行溝通,繼續為小業主提供協助。 他又稱,在近幾個月,跨部門工作小組與小業主代表就善豐花園重建或修復的初步方案作出探討,在整個溝通過程中,一直積極推動小業主達成共識,以便開展實質性工作。特區政府已盡最大努力作出協助,但前提必須是小業主有統一的決定,才能展開訴訟或進行重建。目前,特區政府已在技術調查、行政程序、法律問題、住屋津貼、停泊車輛等不同層面作出協助。至於未來牽涉到的維修費用、稅項問題亦已進行內部研究,可以依法修改有關規定,盡量協助小業主。 因應不同的訴求,特區政府亦委託了澳門大學進行第二份技術報告,分析團隊還包括台灣方面的專家,現正接近完成階段,四月初將會公佈。在行政調查方面,工務局已開立卷宗,調查包括善豐本身樓宇、鄰近地盤地基工程及拆卸工程三方面的建築商及指導工程師,結果將於澳大技術報告公佈後一周內完成。 最後,法務局局長張永春補充,為滿足確定責任人和追討賠償的小業主的訴求,最可行是由業主透過司法訴訟方式去定案,惟現時小業主就提起民事或刑事訴訟持不同意見,亟待小業主盡快作出共識。他強調政府無法替代小業提起訴訟,但將繼續依法提供必要幫助。
…
環保局就開展新清運合同拜訪社團
新的"澳門城市清潔及垃圾收集清運服務"合同將於本年4月1日開展,環境保護局就新合同所引入之環保元素、人員保障,以及新合同將如何配合特區政府在廢棄物處理方面的政策等與社團作交流。環境保護局代表於會上表示,隨著新合同的開展,特區政府將有序地擴大資源回收網絡和種類,並會要求營運公司逐步優化垃圾收集設備,更好地回應社會發展和需求。 環境保護局副局長韋海揚、黃蔓葒,環保基建管理中心主任陳國浩及環境宣傳教育合作廳廳長楊健思等,上周先後拜訪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感謝社團一直對環保工作的支持,並就完善清運服務提供許多寶貴意見。隨著新的"澳門城市清潔及垃圾收集清運服務"合同將於本年4月1日開展,特區政府與營運公司正積極協調新、舊合同的交接工作,並會嚴格監督新合同內各項要求的落實情況,當中包括必須選用具環保效益的產品、逐步優化現有的設備等。同時,特區政府亦會持續跟進營運公司兌現其投標書的承諾,落實對現職服務人員的過渡安排,包括在不低於現時薪酬及福利水平的前提下,全數聘用現職的本地員工,以及為現職人員提供人員優化保障計劃(包括忠誠獎金及持續服務獎金,為服務人員設立公積金及退休等保障制度),確保交接過程平穩順利。 即將開展的新合同將會配合本澳未來十年城市整體發展定位和人口變化趨勢,逐步推動全澳實現"源頭減廢、資源回收"的環保目標,為居民構建美好優質的生活環境,配合澳門特區的可持續發展。 環境保護局表示,城市的整潔除有賴政府的監督和營運公司的工作外,亦需要大眾的共同維護,呼籲大眾齊來推動和參與"源頭減廢、資源回收"的工作,善用垃圾收集及資源回收設備,保持城市清潔,勿亂拋垃圾,並妥善處理及棄置建築廢料。透過多管齊下、共同努力,才能達致"源頭減廢、資源回收"的目標。 未來,環境保護局和民政總署作為清運服務的監督實體,將持續與社會各界保持緊密聯繫,透過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本澳的城市清潔及垃圾收集服務質素得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