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颱風季節期間建築地盤須注意之預防措施
根據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消息,本澳已懸掛了一號風球。考慮到颱風季節期間,對正在施工的建築地盤將會構成一定的影響,尤其在外牆正在搭建中或已設有棚架及使用吊重機械或塔式起重機等進行工序的地盤,必須加倍注意其結構及使用的安全狀況。 勞工事務局特別在此提醒各建築地盤的承辦商、分判商或負責人,根據《建築安全與衛生章程》規定,當處於颱風季節、暴雨及天氣不穩定時,須特別留意棚架的使用狀態,有否符合下列要求:任何棚架應有良好、堅固耐用的結構,且需定期作出良好保養;棚架的搭建、拆卸改裝和保養,必須由具資格人員監督進行;每天注意棚架使用情況,每30天需作定期檢查一次,記錄在工程文件中,並由具資格人員簡簽和填報表格十三;在暴風過後,須在使用前重新檢查,並把檢查結果記錄和填報在表格十三。 另外,在颱風來臨時,應禁止任何吊重工作。颱風期間,塔式起重機須保持在"鬆秤" 狀態,使擺臂自由擺動,並盡量將吊臂控制室轉動到背向颱風方向,以減低所承受的風力。在停止工作前,如有重物尚在懸空位置時,操作員應盡快把重物緩慢地降至地面上的安全位置,將吊鈎升至最高及將吊臂縮至最短,並確保關閉電源後,工作人員方可離開。 在颱風過後及恢復正常工作前,各地盤負責人應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確保棚架及所有使用中的機械設備,都能保持穩固的安全狀態,並須由具資格人士檢驗並作詳細紀錄,經測試確定操作正常及安全後,方可使用。
…
「廣東省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用地政策宣講會」

為應對國際經濟形勢變化給在粵澳門企業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協助在粵澳門企業轉型升級,由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和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合辦之「廣東省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用地政策宣講會」於2012年8月24日於貿促局屬下澳門商務促進中心舉行。 此次活動為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與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的粵澳經貿合作年度計劃的其中一個活動,貿促局邀請廣東省國土資源廳一行人來澳門介紹"三舊"改造政策,通過對舊城鎮、舊村莊、舊廠房進行改造,為廣東發展的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騰出土地資源、開闢新的發展空間。 宣講會首先由廣東省國土資源廳涂高坤副廳長講解相關政策及鼓勵措施,涂高坤副廳長表示,"三舊"改造是廣東"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一項重要舉措,該政策措施蘊藏著巨大的投資商機,廣東歡迎澳門企業共同參與"三舊"改造,共同分享廣東經濟建設的成果。在互動問答環節,參會企業代表反應熱烈,廣東省國土資源廳總規劃師兼規劃處張英奇處長、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利用處吳建林處長、廣東省國土資源廳地籍處謝自力處長、廣東省國土資源廳法規廳范俊明副處長以及珠海市城市更新管理辦公室朱存文主任解答了參會企業所關心之問題,包括"三舊"用地定義、投資及合作形式、申請時間及手續、用地及抵押問題等。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陳敬紅代主席出席了宣講會,並於會上發言。 活動共有超過120人出席,包括本澳商會代表,以及來自建築工程、地產、貿易、銀行的企業代表。
…
本澳兩海灘膠粒已大致清理,相關部門繼續派員巡查跟進
自本澳黑沙海灘和竹灣海灘發現少量聚丙烯膠粒後,港務局、環境保護局及澳門清潔專營有限公司派員連日進行清理,現時兩個海灘上的膠粒已大致清理,相信只有極少量的零星膠粒。為確保海域水質環境及市民、遊客健康,港務局及環境保護局亦會繼續派員巡查及清理,密切留意膠粒的散落情況。 經連日清理,至目前為止膠粒收集量仍維持約五公斤。考慮到或有膠粒在海面漂浮,港務局亦派出人員和船隻在兩個海灘巡視,暫時未發現海面有膠粒漂浮,惟不排除未來會有膠粒隨潮汐或水流漂至。 港務局會繼續透過恆常機制,密切監察本澳的海灘、碼頭和港池等設施,並會監督海上垃圾清潔公司的工作和巡視本澳海面的漂浮垃圾的情況。一旦發現海灘有膠粒出現,港務局將會即時協調進行清理工作。如泳客發現海灘出現膠粒,可通知港務局的海灘管理人員或救生員,以便及時跟進處理。環境保護局亦會繼續派員巡查,密切留意本澳鄰近海域水質及生態變化情況,如有發現異常情況,各相關部門會立即跟進處理。 市民如發現疑似膠粒物體,亦請致電"環保熱線"(28762626)反映情況。
…
衛生局就美國出現西尼羅河病毒感染疫情作出回應
就美國今年出現西尼羅河病毒感染事件,衛生局表示,衛生局正在密切留意,巿民到當地外遊時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蚊子叮咬,但毋須過分擔憂。 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資料顯示,自今年初以來,美國有47個州出現西尼羅河病毒疫情,其中中西部的得克薩斯、密西西比、路易斯安安那、南達科他和俄克拉何馬州為疫情中心,截至本月21日共有1118人感染和41人死亡。這是自1999年美國首次發現西尼羅河病毒以來,歷年同期最多的一次。 西尼羅河病毒是黄病毒科的其中一種,此病毒可以傳染給人類、禽鳥、蚊子、馬及其他哺乳類動物。其傳播範圍遍及非洲、歐洲、中東、西亞,及北美等地區。在夏季開始爆發並延續到秋季。病毒通常透過受感染的蚊子叮咬而傳播給人類。潛伏期一般3至14天。80%感染西尼羅河病毒的人可能完全沒有病徵,其餘20%病者會出現輕微症狀,如發燒、頭痛、身體疼痛、噁心、嘔吐,以及淋巴腺腫脹或皮膚出現紅疹。少於1%病者會出現嚴重疾病,如腦炎及腦膜炎等。50歲以上人群較易進展為嚴重病例。目前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沒有針對性治療方法,亦沒有有效的預防疫苗。 衛生局表示,本澳目前沒有錄得西尼羅河病毒感染病例。衛生局呼籲巿民前往有西尼羅河病毒流行的地區旅行時,應在有空調或有防蚊裝置的地方住宿,外出時宜穿淺色長袖衫褲並在暴露地方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回澳後如有發熱、頭痛等疑似西尼羅河病毒症的症狀,應及時就醫。
…
仁伯爵綜合醫院2012年9月份專科衛教講座
仁伯爵綜合醫院每月推出不同範疇的衛教專題講座,舉辦地點在仁伯爵綜合醫院或各衛生中心,由專科護士或資深護士負責主講。2012年9月份講座內容包括兒科、產科、內科等專題。除產科講座孕婦須在所屬產前門診中報名外,其餘講座均可直接在各衛生中心及仁伯爵綜合醫院專科門診掛號處預約,或在辦公日下午2:00至晚上8:00內致電:8390 6000預約,費用全免。相關內容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歡迎有興趣之巿民參加,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9月份專題講座內容如下:
仁伯爵綜合醫院血液樣本收集處舉行以下產科專題講座:
「分娩時之呼吸技巧」專題講座於1日上午10:30-11:30及下午14:30-15:30舉行;
「如何成功餵哺母乳」專題講座於8日上午10:30-12:30及下午14:30-16:30舉行;
「分娩的認識」專題講座於15日上午10:30-11:30及下午14:30-15:30舉行,
「硬膜外麻醉---無痛分娩」專題講座於22日下午14:30-15:3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門診大樓三樓腎科門診候診室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血壓及體重管理的重要性」專題講座於4日下午14:00-14:30舉行;
「腎臟替代治療簡介」專題講座於11日下午14:00-14:30舉行;
「血壓及體重管理的重要性」專題講座於18日下午14:00-14:30舉行;
「腎臟替代治療簡介」專題講座於25日下午14:00-14:3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兒科門診舉行以下兒科專題講座:
「認識代謝性異常新生兒的篩檢」專題講座於4日下午14:00-14:30舉行;
「嬰兒溢奶與嘔奶」專題講座於11日下午14:00-14:30舉行;
「認識地中海貧血」專題講座於18日下午14:00-14:30舉行;
「家居急救小錦囊」專題講座於25日下午14:00-14:3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肺科門診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慢性阻塞性肺病之家居護理」專題講座於11日下午14:30-15:3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門診大樓地下精神科門診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何謂藥物濫用」專題講座於19日下午15:00-16:0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門診大樓公共停車場旁癌病資源中心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抗癌不孤單—口咽癌支援小組」專題講座於7日下午15:00-17:00舉行;
「樂活療後人生-頭頸部癌症復健」專題講座於14日下午15:00-17:00舉行。 黑沙環衛生中心三樓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分娩時之呼吸技巧」專題講座於7日下午16:00-17:00舉行。
…
接獲一宗腸病毒群集性感染報告
衛生局今日(24日)接獲一間托兒所通報出現腸病毒群集性感染的報告。有關托兒所是位於麻子街的沙梨頭坊眾托兒中心中大班,累計6名幼兒出現手足口病徵。所有患病幼兒病情較輕,無住院病例、無出現神經系統異常症狀或其它嚴重併發症的個案。衛生局現正採集樣本進行檢測。托兒所已進行全面清潔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 本澳的腸病毒感染流行情況已趨緩和。隨著新學年即將開始,衛生局會繼續密切留意腸病毒疫情的發展。衛生局強調,大部分腸病毒感染個案可自行痊癒,但少數病人可能出現致命的併發症。衛生局呼籲家長、學生和學校、院舍工作人員採取下列措施,預防腸病毒感染: 個人:
洗手:接觸眼、鼻、口前,以及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兒的尿片或其它污穢物後要洗手;
呼吸道禮儀: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住口鼻,並小心處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減少接觸: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
增強抵抗力:均衡飲食、足夠的水分、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和避免吸煙,以增強抵抗力;
及時就醫:若有發燒及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的症狀,應盡快找醫生診治,特別是症狀嚴重時。 學校和院舍:
環境衛生: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鮮空氣,經常用1:100漂白水稀釋液清潔桌椅、玩具和1米以下的牆身等兒童容易接觸的地方;
病人暫停上學入托:留意員工和兒童患病情況,有發熱或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症狀的學童或員工應暫停上學或上班;
及時通報:如兒童或員工有不尋常的集體患病情況,應立即通報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 28533525,傳真: 28533524)及社會工作局或教育暨青年局。
…
二零一二年第二季會議及展覽統計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2季共舉行234項會議及展覽活動,按年減少26項;其中有201項是在收費場地舉行。與會及入場總數共130,016人次,按年增加8%。 第2季的展覽活動有8項,入場觀眾共112,702人次;同季舉行的會議有226項,與會者有17,314人次。 根據6間受訪主辦機構的資料顯示,有5項曾在去年於澳門舉行,今年續辦的展覽活動;選擇澳門為展覽地點的主要原因包括拓展澳門市場(佔66.7%)及營運地點在澳門(33.3%)。此外,6項展覽共吸引483個參展商及10,276名專業觀眾。 第2季展覽收入為2,161萬元(澳門元,下同),按年減少6%,主要為參展攤位租金收入(佔94%)。支出為714萬元,按年大幅減少79%,場地租金與宣傳及公關費用分別佔37%及35%。 按45位受訪參展商資料顯示,參展收入為443萬元,按年上升41%,絕大部分來自商品銷售;支出為324萬元,攤位租金支出佔68%。 2012年上半年共舉行505項會議及展覽,按年減少32項;與會及入場總數達291,797人次,增幅為17%。其中20項展覽吸引219,176入場觀眾。 今年上半年展覽主辦機構的收入及支出分別為2,855萬元及3,179萬元。受訪參展商的收益及支出則分別有1,999萬元及550萬元。
…
劉仕堯巡視離島公屋項目 強調社區配套必須及時到位

正值離島多個公屋項目有序建設之際,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日前率領屬下多個部門領導巡視,了解公屋興建進度及配套設施規劃。劉仕堯強調,公屋建設不僅是興建工作,更要重視社區配套安排,並指示相關部門必須緊密配合,保證電力、用水、電信、能源、交通及社區設施能及時到位,盡快形成一個完善的小社區,以配合居民在衣食住行的需求。 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率領房屋局局長譚光民、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港務局局長黃穗文、電信管理局局長陶永強、能源業發展辦公室主任山禮度、建設發展辦公室代主任周惠民、土地工務運輸局副局長劉振滄及多位部門主管,日前巡視氹仔湖畔大廈及石排灣公屋項目,實地了解公屋建設進度,進一步聽取相關部門的工作細節,強調公屋建設要保質按期,加強監管建設質量。 高度重視社區配套設施
劉仕堯等在巡視期間指出,公屋項目不僅是單一的建築工作,其配套極為重要,直接影響居民的衣食住行,各部門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對待,避免出現任何一方面的缺位。他指示各相關部門必須互相緊密配合,在原有規劃上持續商討、持續協調、持續落實,在落實時要從居民角度出發,把相關工作人性化、細緻化、關懷化,形成一個完善的小社區。 湖畔大廈及石排灣是離島兩個大型公屋群,預計各有過萬人入住,生活配套不能忽視。劉仕堯指示相關部門必須發揮高度的協調能力,加強監察管線鋪設,持續監管進度,遇上問題時要即時設法解決;尤其是石排灣公屋群是本澳的新發展小社區,因此社區設施要及時到位,公交設施要符合居民的出行需求。劉仕堯特別提到,公屋內的各項設施不僅服務公屋住戶,更會惠及區內居民,對優化區內環境、提升居民生活質素具有一定作用。 指示部門發揮協調能力
氹仔湖畔大廈的揀樓工作已接近完成階段,預計已獲預配單位的家團將於年底陸續入伙。大廈內設有公交轉乘站、乾貨市場、衛生中心、社區中心、托兒所、教育設施、食肆等,房屋局已與相關管理部門舉行多次會議,就上述設施的啟用進行協調跟進。工務部門正進行附近路網及行人設施的建設,交通部門亦就巴士路線設置進行最後跟進,有信心在年底前先後啟用。 石排灣公屋項目正分階段建設,其中居雅大廈及業興大廈正進行揀樓工作,公屋群內亦設有交通、衛生、教育、乾貨市場等不同社區設施。為配合居民的入住,多個部門早已就電力、用水、電信、天然氣、公交、路網、行人設施、社區設施等的啟用進行協調跟進,其中交通局將設立前往澳門的快速巴士專線、工務部門亦為區內路網持續建設中、天然氣管及再生水管繼續進行鋪設,保證一系列配套設施能及時使用。
…
氹仔東北馬路地段的公共房屋項目公開開標

因應現階段社會對公屋的需求,政府已啟動"萬九後"公屋計劃。位於氹仔東北馬路地段的公共房屋項目今日(24日)進行公開開標,工程不設底價,最長施工期為950天,共有17間公司遞交標書文件。經開標程序後, 17公司的標書全部獲接納。工程造價由澳門幣431,389,480.00至550,196,615.00,工期由930天至950天。 氹仔東北馬路地段的公共房屋項目佔地段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將建兩幢塔樓,樓高分別為24、26層,提供住宅單位694個。其中T1一房一廳有495個,T2兩房一廳有155個,T3三房一廳則有44 個。 除提供住宅單位外,項目亦附設社會設施、康體設施及公共停車場。社會設施設於大樓一樓,規劃會用作設立長者護養院舍;大樓二樓全層為半開放式架空休憩平台,設有康體設施及園林綠化;至於公共停車場則設於地庫一至三層,提供約290個私家車車位及約310個電單車位。 為響應共建優質生活環保概念,本項目在部分設計上引入了環保元素,例如平台的設計利用了天窗引入自然光;塔樓之共用走廊採用環保開放式設計,使走廊兩側敝開的天井形成空氣高低對流,增加自然空氣流通;同時天井頂部的透明玻璃設計,為公共走廊引入天然光線,有助節省能源。本工程爭取於年底動工。預計可創造約400就業機會。
…
赴京、赴葡、赴澳洲及赴新加坡“暑期語言文化之旅”分享會

為增強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提高其語言能力,讓學生感受不同的民俗風情與文化,開闊視野,教育暨青年局轄下語言推廣中心於今年七月及八月期間組織了九十五名高中學生參加赴京、赴葡、赴澳洲及赴新加坡的"暑期語言文化之旅"修讀計劃,並於八月二十四日下午為參與此項計劃的學生舉行了分享會。教青局梁慧琪廳長等出席分享會並與同學們拍照留念。 分享會上,赴京、赴葡、赴澳洲及赴新加坡的學生代表分別介紹了是次學習之旅的收穫。前往北京的同學分享了學習普通話及參觀北京名勝古蹟的經歷。就課堂教學、掌握普通話與粵語在語音、詞彙等方面的差異,以及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經歷等談了自己的感受和收穫,並就自己對北京的人文環境、風土人情的觀察,談了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在葡國學習的同學分享了學習葡語及了解語言文化的體會和收穫,特別就自己對葡國教師的教學技巧、監護人的細緻關懷、葡萄牙名勝、飲食文化等的觀察,談了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在澳洲學習的同學以流暢的英語報告學習收穫,對透過入住寄宿家庭和學校學習的方式大加讚賞,不但增加了運用英語溝通的機會,還體驗到當地的文化和生活習慣;本年度在新加坡學習的同學是第一次被派出學習的初三年級學生。他們在新加坡博偉國際教育學院集中培訓一周,學習英語及語言文化,並參觀及遊覽新加坡名勝,領略了當地多語言文化的特色。 前往四地的同學一致認為,"暑期語言文化之旅"不單促進了語言溝通能力,更加強了自信心及獨立處事的能力,認識了不同國家的朋友,有助於個人的成長,是人生可貴的經驗,並感謝教育暨青年局提供此項計劃。該計劃自二OO四年推出至二O一二年共舉辦了九期,共送出四百三十一名學生學習普通話、葡語和英語,對培養本地雙語人才具有積極的作用。 會上,梁慧琪廳長讚揚了同學們成功完成了學習任務,度過了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暑假,不但豐富了語言知識,還實地了解了語言文化及風土人情,可謂是滿載而歸,相信這次難得的經歷在每一位同學的人生經驗中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希望同學們繼續發揮語言文化大使的角色,向同學和朋友分享是次難得的學習經驗,進一步提升同學們學習語言的興趣。 分享會還邀請了本澳傳媒出席,他們饒有興趣有興致地詢問學生在外的學習情況。另外,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分享"暑期語言文化之旅"的成效,主辦單位讓每位參加計劃的同學分別用中、葡、英文撰寫並提交個人總結報告,並以小組形式製作赴四地的"暑期語言文化之旅"展板在學校舉行巡迴展,並邀請參加計劃的部分同學在 "澳門青年"、 "趣談普通話"、"葡文齊齊講"電台節目及雜誌《語言聯天室》中分享體會,讓市民亦知道他們的學習成效。另外,為使"暑期語言文化之旅"活動越辦越有成效,主辦單位還在分享會之後,分成四個小組收集同學們對此計劃的改善建議。同學們認真討論,並提出了寶貴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