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行政長官八月十日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
政府發言人辦公室訊:行政長官崔世安將8月10日(星期五)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就大衆近期關注的政府事務及社會民生等問題回答議員提問。 會議將於當日下午三時舉行,澳門電視台及澳門電台現場直播。市民亦可透過互聯網觀看,立法會(www.al.gov.mo)、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www.gov.mo)、行政長官辦公室(www.gce.gov.mo)及新聞局(www.gcs.gov.mo)將直播會議過程。 為加強特區政府與立法會之間的互動,促進社會大衆對政府工作進展的了解,提升施政透明度,行政長官每年三次列席立法會答問大會,包括施政報告答問大會。
…
二零一二年四月至六月就業調查結果
統計暨普查局就業調查結果顯示,隨著暑假臨近,尋找工作人士增加,今年4月至6月失業率輕微回升至2.1%,就業不足率為1.0%,較上一期(3月至5月)分別上升0.1及0.2個百分點。 今期勞動人口共34.6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71.9%;其中就業人口為33.9萬人,較上一期增加1,300人。按行業分析,博彩業的就業人數增加,運輸、倉儲及通訊業則有所減少。 失業人口為7,200人,較上一期增加300人;尋找第一份工的新增勞動力佔總失業人口10.2%,較上一期上升2.3個百分點。 今年第2季失業率(2.1%)較第1季微升0.1個百分點;本地居民失業率為2.7%,上升0.2個百分點。 第2季的勞動人口按季減少1,000人,其中就業人口減少1,400人,失業人口增加400人。按行業統計,有26.3%就業人士從事文娛博彩及其他服務業,15.4%從事酒店及飲食業。 此外,第2季就業人口的每月工作收入中位數為11,000元(澳門元,下同),與第1季相同;本地就業居民的為12,500元,按季減少500元。
…
國際青年舞蹈節2012圓滿結束
由教育暨青年局主辦、民政總署及亞洲教育北京論壇協辦的"國際青年舞蹈節2012"圓滿結束。閉幕表演於七月二十六日假綜藝一館隆重舉行,來自世界各地及本地的六百多名青年舞蹈員聚首一堂,為本屆國際青年舞蹈節劃上了完美的句號。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張素梅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馮鐵副特派員、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徐婷副部長、教育暨青年局梁勵局長、及亞洲教育北京論壇姚望秘書長應邀欣賞了當晚的演出。 "國際青年舞蹈節2012"閉幕表演當晚共九支隊伍參與壓軸演出,其中包括來自新加坡、捷克、中國香港、泰國、澳洲及韓國的舞蹈團體,以及來自本地的澳門坊眾學校、教業中學及英姿舞團三支舞蹈隊。不同地區的青年透過舞蹈交流,承傳並發揚自身地區的文化特色的同時,讓各地舞蹈在綜藝一館內大放異彩,達至和諧共融,全場充滿著美好、純真和希望的氣氛。各隊精彩的表演,受到了全場觀眾的熱烈歡迎,將國際青年舞蹈節推向高潮。一眾嘉賓與舞蹈員合影留念。 主辦單位在演出後舉辦了輕鬆活潑的歡送晚會,全體近六百名青年歡聚一起,分享連日來的演出心得,並且即席交流,以 "舞"會友,場面熱烈。 "國際青年舞蹈節"自一九八七年起舉辦,這項每兩年一度的舞蹈盛會至今已有廿五年歷史,每屆均邀請世界各地多支不同的舞蹈隊伍來澳,並與多支本地優秀舞蹈隊伍同台演出,令觀眾欣賞到精彩舞蹈演出的同時,亦為本地舞蹈愛好者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機會。一連七天的"國際青年舞蹈節2012"共進行了一場大型巡遊演出、兩場室內演出及多項交流活動,共吸引超過一萬二千人次欣賞。
…
行政長官會見廣州市政協主席蘇志佳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26)日在政府總部與廣州市政協主席蘇志佳會面,就加強兩地合作、共同發展交換意見。 行政長官歡迎蘇志佳一行來澳,並表示在中央政府、各兄弟省區的支持下,澳門特區致力融入區域合作,與廣東省廣州的關係更趨密切,根據《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粵澳共同努力發展橫琴和南沙,當中穗澳共同推進南沙實施CEPA先行先試綜合示範區,現階段兩地就建設郵輪母港、旅遊培訓基地和遊艇自由行等重點創新合作計劃進行深入商討。 蘇志佳表示,此行來澳出席澳門穗協聯誼會活動,為澳門特區發展迅速感到高興。他感謝行政長官、澳門社會各界和穗政協澳門委員長期對廣州給予關心,大力支持廣州發展,期望兩地可以繼續加強各方面合作。 廣州市政協副主席簡文豪、原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陶子基;行政會秘書長柯嵐參加會面。澳門穗協聯誼會會長馮志強、理事長廖僖芸陪同會面。
…
行政長官會見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26)日在禮賓府會見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就文物古蹟保護與城市發展的關係交換意見。 行政長官歡迎勵小捷一行來澳,並指出過去近十三年與文化部及國家文物局合作良好,且從合作過程中吸收了豐富經驗。他回顧了在中央政府、國家文物局的關心支持下,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成功申報世界遺產。他表示,由於歷史的原因,澳門過往訂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對建築文物保護已打下良好基礎,致使澳門形成了中西式建築共存、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特色。澳門地方小,土地資源有限,面臨城市發展與文物遺產保護的問題,特區政府將繼續秉持重視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則,逐步完善「澳門歷史城區」的保護,包括與教科文組織的專家不斷研究世遺周邊緩衝區的設置,力求世遺保護與城市發展取得平衡。 勵小捷表示,參觀了澳門世遺建築和博物館等,感受到澳門特區對歷史街區文化遺產進行的保護、利用和活化工作均不俗。他認為,「澳門歷史城區」成功申遺擴大了澳門特區的影響力,過程中疏理了澳門歷史文化,促進文化發展,同時開發了重要資源。歷史文物是促進旅遊的重要產業,將有助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有利於澳門特區經濟發展。他同時指出,澳門特區在保護文物古蹟方面的經驗對內地城市具重要學習和借鏡價值,特別在如何處理好老城區和人口稠密地區內保護古蹟建築與社會發展、民眾生活改善的關係,澳門特區的一些做法具有參考價值。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段勇、國家文物局辦公室港澳台處處長朱曄;行政會委員黃如楷、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行政會秘書長柯嵐、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主任張素梅、文化局代局長梁曉鳴參加會見。
…
多雨天氣容易孳生蚊蟲,衛生局呼籲巿民預防登革熱
衛生局表示,進入暑期天氣炎熱又逢颱風多雨,外遊巿民增多,登革熱流行的風險明顯增加,呼籲巿民注意防範。 積水是登革熱傳播媒介白紋伊蚊的孳生源,而炎熱天氣是白紋伊蚊快速繁殖的重要因素;近日炎熱多雨的天氣已為登革熱傳播媒介白紋伊蚊迅速繁殖是供了有利條件。同時,目前東南亞各國登革熱流行十分嚴重,在外遊巿民增多的情況下,容易將登革熱病毒帶回澳門,造成疫情流行。 為此,衛生局正密切留意本澳和鄰近地區的登革熱疫情,而為降低登革熱傳播的風險,呼籲全體市民根據下列消除伊蚊孳生源的十項建議,注意清除居住或工作地點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在蚊多的地方停留時應在裸露部位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若巿民前往有登革熱流行的地區如東南亞等地時,應在有空調或有防蚊裝置的地方住宿,外出時宜穿淺色長袖衫、褲並在暴露地方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回澳後如出現發熱、出疹等疑似登革熱的症狀,應及時就醫。 伊蚊喜歡在小型、清潔、靜止和避光的積水中孳生,為防止伊蚊的孳生,巿民應注意下列十個事項: 1) 不要將垃圾,比如瓶、罐、飯盒、膠杯、膠袋等可能導致積水的物件丟到空置地盤、廢屋或大廈的天井、平台、後巷等地方;
2) 清除家居周圍可能導致積水孳生蚊蟲的容器,不能清除的應將其倒置或穿孔,或將其移入室內,避免積水;
3) 花瓶應每周至少刷洗並換水一次;避免使用花盆底盤,若要使用,應避免積水;舊式雪櫃底盤亦應每周倒水和刷洗一次;避免冷氣機底盤積水;
4) 應避免在露天地方擺放廢輪胎或把廢輪胎用作防撞裝置等用途,如必須使用,應將其刺出大洞,以免積水;
5) 大廈天台的貯水池應蓋好,並定期洗刷;水井應加蓋密封;應避免在水桶、水缸內貯水,如必須貯水,應將其用蓋蓋好,並每周刷洗、換水一次;
6) 應用水泥、泥沙、碎石、海綿或其它物料填平積水的坑、洼、潭以及竹筒、樹洞、石穴、墳場內固定的花瓶等;
7) 所有排水管應連接往公共排水網絡;注意定期清理和保持排水管、溝、渠的通暢;
8) 修復消防喉及其他排水管道的漏水;
9) 不能清理而可以養殖魚類的池、塘、井等應養殖魚類(大肚魚,孔雀魚或蓋斑鬥魚效果較佳)或其它可吞食蚊幼蟲的生物;
10) 種植蓮花等水生植物的池、盆等不能用上述方法處理而可能孳生伊蚊的積水,應定期施放殺幼蟲劑(詳情可向各衛生中心社區衛生工作組查詢)。 鑒於,本澳現有眾多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外地僱員,衛生局亦建議僱主提醒這些僱員回鄉探親時注意上述事項。 最後,衛生局呼籲所有醫生留意疑似登革熱病人,如有懷疑,應及時作出申報和檢測。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已可為所有醫療機構提供登革熱免費檢測,任何醫院和診斷如發現疑似登革熱病人,應將病人或病人的血液樣本轉介予衛生局作進一步檢查,以便當局能及早發現疫情。
…
旅遊局推出免費語音導賞服務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本月27日起推出免費語音導賞服務,目的為照顧不同需要的旅客以及促進旅客對澳門世遺及景點的認識。旅遊局局長安棟樑陪同傳媒使用新服務。 現今,旅客多嚮往自助形式旅遊,旅遊局推出便攜式語音導賞服務,正配合個人遊的自助模式;旅客自由穿梭澳門世遺及景點的時候,可同步了解景點的歷史背景,而語音導賞服務也滿足不同需要的旅客。相信旅客享用語音導賞服務可引發更多互動以及增加旅程的趣味性和對旅遊景點的認識。 旅遊局下午安排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廣州媒體組成的考察團率先使用新服務,團員攜帶語音導賞播放器,細聽錄音介紹,漫步澳門歷史城區及周邊景點。 目前,語音導賞服務備有六種語言,包括普通話、廣東話、葡萄牙語、英語、日語及韓語,相信亦有助加強外語導賞服務。 語音導賞服務由早上九時至下午五時,費用全免,但需繳交按金澳門幣兩百元,三天內交回語音導賞播放器時退回按金,借還地點位於議事亭前地的旅遊局旅遊諮詢處。 此外,大賽車博物館和葡萄酒博物館亦設有專為介紹賽車和葡萄酒的語音導賞服務,旅客須在館內使用播放器並即日交還,旅客交還播放器時獲退回按金。
…
社會工作局致力發揮民防協作功能
颱風"韋森特"襲澳期間,地球物理氣暨氣象局於7月23日下午7時懸掛8號風球,社會工作局按照民防行動計劃,隨即開放屬下兩個避風中心:青洲災民中心及氹仔社會工作中心;兩中心有社工及輔助人員駐守及備有必要的物資供有需要的居民使用。 社工局青洲災民中心共為16名人士提供服務,在氹仔社會工作中心方面,連同屬於體育發展局設施的氹仔運動培訓中心,共為39名居民提供服務,包括受氹仔濠珀住宅地盤天秤傾側事件影響而被相關部門疏散的38名住客。 就上述疏散居民事件,本局於7月24日凌晨近3時接獲通知後,隨即與警方和體育發展局等部門緊密協作,除氹仔社會工作中心外,亦啟用位於氹仔運動培訓中心的後備避風中心,安置了38名受影響的居民。其中兩戶家庭共11人獲安置在氹仔社會工作中心,八戶家庭共27人被安置在氹仔運動培訓中心。期間本局人員除向有關居民表示慰問,了解他們的需要外,並派發飲水、食物和毛氈等物資,同時安排地方供居民休息。直至上午7時許,入住氹仔社會工作中心的兩戶家庭先後要求並自行離開中心返家;同一時間,逗留在氹仔運動培訓中心的居民陸續亦要求離開返家或到親友處暫住,警方應居民的要求安排車輛分批接載離開,同時向居民解釋當時天氣和濠珀地盤仍存危險,並提示居民要注意人身安全。除上述居民之外,入住青洲災民中心的16名人士和入住氹仔社會工作中心的1名人士,均在改掛3號風球後,即當日上午9時30分後陸續離開。而兩所避風中心一直運作至上午10時,民防行動中心宣佈關閉為止‧ 社工局作為民防架構的其中一個單位,負責安置遇上緊急事故的居民,為此,一直致力檢視及改善相關服務,務求配合好民防行動,進一步加強危機處理及應變能力,提升民防工作的效能。
…
在囚人懷疑自殺 經治療後已返回監獄
一名在囚人於7月26日上午,被發現左手手腕受傷,隨即被送往仁伯爵綜合醫院進行急救。該名在囚人被送往醫院時,仍保持清醒並能正常對答。經醫院醫生診治後,已於下午2時左右返回監獄。 懷疑自殺的在囚人姓李,47歲,內地人,1995年因殺人罪被判入獄18年,2000年於獄中因殺害另一名在囚人,再被判刑15年,合共被判囚33年。根據獄方的資料顯示,該名在囚人為一名長期病患者,需要定期到醫院接受洗腎治療;並自2003年起因情緒不穩而需要長期接受精神科醫生診治及心理輔導。 在7月26日早上約8時25分,李姓在囚人被獄方發現其左手手腕受傷,監獄醫護人員馬上到場處理,並將其送往仁伯爵綜合醫院進行診治。該名在囚人在送往醫院途中,仍保持清醒並能與醫護人員進行對答。經醫院醫生診治後,已於下午2時左右被送返監獄。監獄社工人員已介入事件,跟進該在囚人的輔導工作;此外,獄方亦會通知精神科醫生跟進有關在囚人的情況。 獄警人員於該名在囚人的囚倉內發現一把被破壞了的剃鬚刀,不排除該在囚人利用剃鬚刀的刀片作自殺工具。獄方已就事件展開調查,以查明事件的真相。
…
民署及交局拜訪沙梨頭坊會 介紹重鋪路面工程及相關交通安排

民政總署及交通事務局日前拜訪沙梨頭坊會,介紹重鋪沙梨頭海邊街、巴素打爾古街工程及相關臨時交通措施安排計劃。坊會代表歡迎有關工程,認為可保障道路使用者安全,但期望當局能將有關工程及交通安排,對公眾產生的影響減至最低。 民署道路渠務部部長羅志堅、道路處工程師何成沃及交通事務局協調處處長莫垂道等,與街坊總會中區辦事處主任莫偉成、沙梨頭坊會副會長陳德英、理事長陸南德、副理事長黃玉蘭、溫慧清、幸惠君等會晤,介紹民署將開展的"重鋪沙梨頭海邊街及巴素打爾古街部份混凝土路面工程"。因應本澳高速發展,大量重型車輛行駛導致路面負荷不斷增加,加上近月持續大雨,引致路面出現不同程度破損或凹陷的情況。考慮沙梨頭海邊街(林茂巷至魚鰓巷)及巴素打爾古街(魚鰓巷至水雞巷)部份路面的負荷及損毀程度,為保障道路使用者安全,民政總署與交通事務局配合協調,將由七月廿七日(本周五)起分階段對有關路段進行重鋪工程。 為盡量減低工程對駕駛者的影響,民署及交局經協調及分析後,該工程安排於暑假期間進行,並分為兩階段開展工程,第一階段工程將於七月廿七日展開,期間相關路段將實施有限度通車,並臨時封閉相關的泊車位及上落客貨區。而在緊接的第二階段工程,則禁止車輛由巴素打爾古街左轉入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整項工程爭取於九月一日前完成。 坊會代表對有關工程及交通安排表示歡迎及認同,指出有關路段負荷不斷增加,加上近月大雨連場,致路面出現破損或凹陷的情況,認為上述重鋪工程完成後,能保障道路使用者安全;亦有坊會代表表示,由於工程於繁忙路段進行,期望施工時能盡量減少對居民及駕駛者的影響。民署及交局回應表示,工程除分階段進行外,在施工路段將設置臨時交通指示符號、指示牌及採取安全措施,並會在工程期間督促承建商做好施工安排,將工程對交通和公眾的影響減至最低;同時,亦建議駕駛者可改用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通往提督馬路或筷子基一帶。民署及交局祈望市民諒解工程期間所帶來之不便,盡量配合有關安排。另外,坊會亦就民政民生及交通問題與民署及交局交換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