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節水小組訪香港水務署 

特區政府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下稱小組)日前拜訪香港水務署,了解水務署在節水宣傳推廣工作方面的情況。雙方亦就鋪設雙管網、大廈供水系統多方面交流了意見。 小組組長黃穗文、副組長黃錦輝,聯同小組成員、以及建設發展辦公室的代表,於10月7日上午前往香港灣仔政府大樓拜訪香港水務署,受到了水務署助理署長錢柱森、鄒志偉等的熱情接待。 雙方會面時就節約用水的宣傳推廣工作,例如舉辦節水活動、測漏活動、校園節水和公民教育等方面交流了意見。雙方均表示未來將會針對不同的對象,舉辦更多不同類型的節水活動,以進一步提高市民的節水意識,營造社會的節水氛圍。同時,水務署亦向澳方介紹了香港各水塘水庫的保護和保育工作現狀。
小組亦於下午到位於九龍觀塘的油麗邨四期公共屋邨,參觀雙水缸以及雙管網供水系統。房屋委員會及水務署介紹,應用雙水缸及雙管網供水系統可以在不斷水的情況下完成水缸的清洗工作,在維持供水服務的同時,保障飲用水的水質安全。小組認為該系統相當具有參考價值,未來將會積極研究在澳門合適的新區試行雙管網供水系統。


都市建築法律制度及行政性質規範二輪諮詢期結束

為期一個月的《都市建築法律制度》及《都市建築法律制度的行政性質規範》諮詢期已結束,土地工務運輸局期間舉行四場分別針對一般團體、專業團體、註冊工程師、則師及政府部門的諮詢會,並出席電台時事節目及社區諮詢委員會,廣聽民意、廣納建言。局方期望,透過今次修法,進一步完善有關法律法規,提高行政程序效率及持續減低非法工程對市民的影響。
鑑於沿用至今超過二十五年的《都巿建築總章程》已未能配合社會發展需求,特區政府去年十二月展開修訂《都巿建築總章程》的首輪諮詢工作,在汲納可行性意見和建議後,完成制訂《都市建築法律制度》及《都市建築法律制度的行政性質規範》諮詢文本,並於九月十日起展開第二輪公開諮詢。
有關文本諮詢期已於十月九日結束,但市民如有任何意見,仍可向局方反映。局方現正對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加緊整理和分析,務求集思廣益,進一步完善諮詢文本條文,爭取年底前送交法務部門,盡快進入立法程序。
土地工務運輸局在為期一個月的諮詢期間舉辦了四場分別針對一般團體、專業團體、註冊工程師、則師及政府部門的諮詢會,共有超過五十個團體、機構和部門派出代表參與,另有四十多位註冊工程師、則師出席專場。局方代表亦出席了電台時事節目,與市民透過大氣電波直接對話,並到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聽取委員對諮詢文本的意見。
初步歸納所收集到的意見,普遍認同有必要盡快修訂已沿用多時的《都巿建築總章程》,並配合制訂相關專業認證法律。其中,市民、社會團體和建築業界主要關注延長新建樓宇質量保修期及透過公告可 “推定同意”維修樓宇的條文,又認為政府應按優先處理原則逐步有序減低非法工程對市民的影響,工程業界則重點就工程審批效率、專業分工等方面提出疑問和表達意見。


二零零九年酒店業調查結果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09年有營運的酒店及同類場所共91間,包括60間酒店及31間公寓;酒店數目較2008年增加5間,其中3間為5星級酒店。由於2009年有5間酒店開業,客房總數由2008年的17,586間上升至19,697間,增幅為12.0%。 受環球金融風暴影響,儘管有新酒店開業,2009年底酒店業共有26,337名在職員工,較2008年微減0.6%。酒店的在職員工有26,183名,按年減少0.6%;而31間公寓則有154名在職員工,增加2.0%。 2009年酒店業的總收益為110.2億元(澳門元,下同),較2008年上升6.1%。按收入項目劃分,客房租金收益為47.6億元 (佔總數43.1%),而餐飲收益(23.9億元)及場地租金收益(20.3億元)合佔40.1%。 行業總支出為138.6億元,較2008年減少1.4%;其中固定資產折舊(27.4億元)及利息支出(15.8億元)兩項非營運支出分別上升1.2%及5.9%。經營費用(44.5億元)及員工支出(37.3億元)較2008年分別減少5.3%及2.7%;另一方面,購貨及佣金支出(13.7億元)上升2.9%。此外,反映行業對經濟貢獻的增加值總額達51.9億元,較2008年增加18.6%;而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較2008年減少65.2%至25.6億元。


健康大廈總結第二階段計劃

健康城市委員會轄下的健康大廈計劃工作組,已完成第二階段計劃的評估及巡察工作。 9月30日晚上與超過200名業主會成員及管理公司代表舉行總結暨經驗交流晚會,邀請大廈管理實體代表分享經驗,並分組討論大廈管理所面對的情況及外訪交流所得經驗,氣氛熱烈。 健康城市委員會秘書長陳丹梅醫生致辭時表示,由社區環境專責工作組所開展的「健康大廈計劃」,正代表健康城市理念得以落實,透過大家共同參與促進大廈居民關心、愛護及參與大廈的事務,齊心協力,共同改善大廈環境,讓大廈環境能符合大多數居住者的要求和理想。她表示,期望參與的大廈能成為社區內的模範,不斷有更多大廈加入「健康大廈計劃」的行列,讓團結、互助、自助、共建優質生活環境的理念扎根於本澳的各個社區。 陳丹梅指出,「健康大廈計劃」的成功有賴市民積極參與,健康城市成功的關鍵在乎全面合作,期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建構一個龐大的社區網絡,利用社區資源去解決社區的健康問題,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改善社區的環境,把澳門建設成一個真正的健康社區。 健康大廈計劃工作組召集人、民政總署環境衛生及執照部馮惠星部長致辭時指出,「健康大廈計劃」由2006年開始舉辦,至今已舉辦了兩個階段的計劃,有超過260幢住宅大廈參與。第一階段參與的130幢大廈中,共有113幢大廈被接納成為「健康大廈計劃」成員,第二階段則有157幢大廈參與,現正在最後階段評估,預計年底有評審結果。 馮惠星表示,過去健康大廈計劃工作組舉行多次座談會、分享交流會,讓住宅大廈出現不同問題,透過交流互動方式提出,同時尋求適當改善方法。另外,工作組亦舉辦了兩次外訪交流活動,2008年到香港,今年則前往珠海、中山等地的屋苑參觀交流,藉以了解鄰近地區的物業管理情況、大廈設施保養、環境衛生維護等不同的管理模式,讓參與大廈作為借鏡。 馮惠星透露,今年年初至今,工作組成員已到參與大廈做了兩次以上的實地評估,對大廈存在問題提出改善建議。大部分參與大廈都按工作組出的建設作適當改善工作,如垃圾處理、公共地方清潔、清除大廈積水、維修水電系統及消防設備等等,亦能得到相關管理實體的配合。 出席當晚活動的健康大廈計劃工作組成員代表還包括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湯家耀主任、民政總署園林綠化部潘永華部長、環境衛生處陳美寶代處長、房屋局樓宇事務廳楊錦華廳長、樓宇組織支援處李淑貞處長、社會工作局研究暨計劃廳王翠華職務主管、土地工務運輸局城市建設廳譚榮添工程師、勞工事務局預防危害處洗詠恆職務主管、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大廈管理資源中心溫榮基主任、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楊孝貞女士、澳門物業管理業商會劉藝良會長、何通銘常務副會長、周爵副會長、崔銘文副會長、劉錦成理事長、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客戶服務部黃昭婷高級工程師以及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鍾玉棠客戶服務經理。


延續住屋補助計劃  已受惠家團豁免續期申請

《社會房屋輪候家團住屋臨時補助發放計劃》延長一年,補助金額獲調升,1至2人家團為每月1,050元(澳門幣,下同),3人或以上家團1,600元。 已受惠該計劃的家團繼續有權獲發住屋補助,且豁免續期申請手續;2009年社會房屋申請確定名單內的獲接納輪候家團,亦獲豁免提交證明文件,但需提交申請表。估計該計劃的財政負擔約1億9千萬元。 住屋補助續一年金額調升 為繼續在財政上補助社會房屋輪候總名單內的獲接納輪候家團,減輕有關家團的住屋負擔,特區政府將《社會房屋輪候家團住屋臨時補助發放計劃》延長一年,至2011年8月31日止;並調升補助金額,1至2人家團由每月750元升至1,050元,3人或以上家團由1,100元升至1,600元。住屋補助共發放12期,每月一期。 凡符合8月8日第69/88/M號法令第三條或第25/2009號行政法規《社會房屋的分配、租賃及管理》第三條所定的一般要件的社會房屋輪候總名單內的獲接納輪候家團,且非為社會房屋承租人或社會房屋承租家團的成員,均得申請住屋補助,但申請家團的每月總收入不得超過下表所載金額:
(請參閱附件!) 已受惠家團無須重新申請 申請家團於2010年7月11日後曾向房屋局提交家團成員的居民身份證明文件影印本及每月收入證明文件,或是2009年社會房屋申請確定名單內的獲接納輪候家團,則可豁免提交該等文件。2009年社會房屋申請確定輪候名單有4,800份申請被接納,有關輪候家團只需填妥該計劃的申請表及於申請期內交予房屋局。目前,連同2009年的申請,社會房屋輪候總名單內的獲接納輪候家團共10,007個。 同時,房屋局分階段按序發函通知各有關家團,當中已受惠該計劃的家團將獲函通知毋須重新提交申請表,繼續有權獲發住屋補助;倘有地址及家團成員等狀況變更,需通知房屋局,以確保繼續享有補助。未曾提出申請的家團則隨函附上申請表及填表指引乙份,以供填報申請及了解有關注意事項。由於申請期約兩個月,房屋局呼籲符合申請資格的家團無須急於計劃推出初期提出申請。住屋補助的申請表亦可於房屋局網頁下載。 重新接受申請的期限由2010年10月12日起至11月30日,效力追溯至2010年9月1日。估計該計劃的財政負擔約1億9千萬元。 近半輪候家團沒申請住屋補助 根據房屋局資料顯示,2008年及2009年住屋補助之申請及處理情況中,在當時約5,675個社屋輪候家團中,有2,940個社屋輪候家團申請住屋補助,即接近一半的輪候家團沒有申請住屋補助,獲批的有2,507個家團。由2008至2010年總共向住屋補助的受惠家團發放了約4千5百多萬澳門元。 詳情可致電房屋局熱線2859 4875查詢,或瀏覽房屋局網頁http://www.ihm.gov.mo。


電信管理局主辦「3G應用軟件技術培訓計劃(2010-2011)」正式開課

由電信管理局主辦,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澳門電訊有限公司、和記電話(澳門)有限公司、中國電信(澳門)有限公司和數碼通流動通訊(澳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3G應用軟件技術培訓計劃(2010-2011)」,於10月9日正式展開,是次培訓計劃於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期間之每個星期六在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上課。 開課當日邀請到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關敏如理事長、澳門電訊有限公司產品管理總經理余少雄先生、和記電話(澳門)有限公司資訊科技經理李明遜先生、中國電信(澳門)有限公司工程運維部總監徐京先生及數碼通流動通訊(澳門)股份有限公司網絡運作及服務拓展高級經理林俊雄先生作為嘉賓。電信管理局許志樑代局長為開課日向學員致辭,並由電信營運商的代表為學員介紹了本澳的3G業務發展狀況和所提供的服務。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近年逐步開放公共電信服務巿場,確保電信業的公平競爭,令市場朝健康的方向發展。現時本澳合共發出四張第三代流動電信服務的牌照,流動電信網絡已逐步由第二代全面提升至第三代,以回應本澳巿民及旅客對高速傳輸、優質的內容及應用服務的素求。隨著3G數據服務收費下降、傳輸速度的提升、軟硬件的不斷改進及應用程式推陳出新,資訊科技已進入流動應用時代,用戶對手機應用程式的需求亦急速增長。 今屆的培訓計劃以教授多個常用手機作業平台的應用程式開發為要點,同時新增了實習的課時,希望藉此強化學員實務操作之能力,並能確切地把課程內容學以致用。另外,亦會安排學員到鄰近地區的3G應用軟件開發公司作參觀交流,希望本地資訊及通訊科技人員不但能在技術層面上獲得提升,同時亦能擴闊他們的視野,了解鄰近地區相關行業的發展趨勢。 是次培訓計劃反應踴躍,本局共收到超過百名澳門巿民報名參加,最後錄取30名學員參與該培訓課程,錄取名單已於電信管理局網站(http://www.dsrt.gov.mo)內公佈。


客船擦碰 無人受傷

氹仔臨時客運碼頭今(10)日早上發生客船擦碰意外,無人受傷。
早上10時50分,高速客船“神龍”在駛離碼頭時,疑受海面風浪影響,擦向停泊於鄰近泊位的客船“金星”。事發時“神龍”共載有54名乘客,“金星”上則沒有乘客,事件中無人受傷。
肇事客船屬於巨龍船務有限公司。意外發生後,港務局要求“神龍”返回碼頭泊位接受調查,並要求船公司立即安排“神龍”的乘客轉乘其它航班繼續旅程。
經港務局人員登船檢驗後,確定客船“神龍”除左舷前方近跳板位置有輕微擦損痕跡外,其他各樣運作正常,獲准“神龍”按正常航班表於下午4時載客前往香港。港務局已責成巨龍船務有限公司於日內就有關事件提交報告,以便作進一步分析跟進。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澳門活動周」月中舉行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承辦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澳門活動周」及系列活動,將於十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在上海舉行。活動將以「感受澳門」為主題,將澳門數百年來中葡文化和諧交融的獨有魅力,以及回歸祖國十年以來的建設發展及成就,透過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這個國際平台向全世界展示。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將於十二日,率領包括政府官員、旅遊發展輔助委員會委員、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等旅遊業界代表、媒體等約90人前往上海,參與「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澳門活動周」系列活動。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澳門活動周」系列活動的內容包括在上海世博園及外灘金融廣場舉行的開幕儀式暨文藝表演、花車巡遊、文藝表演活動、圖片展覽、「澳門特區十周年成就展」、澳門世遺圖片展覽及舞台表演等,接近450名來自澳門的表演者參與。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澳門活動周」的開幕儀式暨文藝表演將於十三日上午,在上海世博園區寶鋼大舞台舉行,澳門特區政府行政長官崔世安將出席主持開幕儀式。出席的嘉賓包括上海市政府領導、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白志健、中國貿促會領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等。行政長官及代表團在開幕儀式後,將觀賞現場文藝表演,並參觀展覽及花車巡遊。
上海世博是國際曯目的盛會,「澳門活動周」將藉這個國際平台,在園內的舉行文化演藝活動,由澳門的表演團體擔綱演出,並設置展覽區,展出「澳門特區十周年成就展」、「澳門製造」及澳門節日盛事及世界文化遺產圖片展等,並安排花車巡遊,展現澳門獨特的文化、歷史及其發展成現代社會的歷程。
為配合宣傳並呼應「澳門活動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聯同上海市旅遊局及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於十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在外灘金融廣場舉行「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澳門活動周」系列活動。屆時外灘的金融廣場將豎立世遺景點大三巴牌坊及媽閣廟的大型模型,並設立旅遊諮詢亭、「澳門特區十周年成就展」、澳門圖片展的展區以及文藝表演等,相信將吸引大批上海居民及遊客參觀。


世博澳門館電影分獲第46屆芝加哥國際傳播影視展銀獎及優異獎

上海世博會澳門館自展出以來,除口碑好以外,更屢獲國際獎項,繼內部設計早前獲紅點設計大獎〈Red Dot Design Award〉以後,館內電影再獲兩個獎項,分別是第46屆芝加哥國際傳播影視展〈the 46th Chicago INTERCOM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media) Competition〉銀獎及優異獎。 近日,上海世界博覽會澳門籌備辦公室收到芝加哥國際電影節〈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有關國際傳播影視展活動〈INTERCOM〉組織者方面的通知,指2010年上海世博會澳門館館內播放影片榮獲第46屆芝加哥國際傳播影視展電影藝術銀獎及公眾展示類別的優異獎。 據了解,取得有關獎項原因是館內播放影片的整體展示效果獨特,讓參觀者留下深刻印象。而有關奬項頒獎儀式將於本月16日美國芝加哥的芝加哥國際電影節〈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頒獎晚會上舉行,而獲獎之澳門館部分影片則於20日當天下午在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指定的國際傳播影視展活動播放區內播放。 芝加哥國際傳播影視展〈Chicago INTERCOM Competition,http://www.cinemachicago.org/intercom/ 〉成立於1964年,至今已經舉辦至第46屆,是國際上其中一個歷史最悠久的傳播影視比賽活動,旨在表揚一些非戲劇領域的電影製作,包括企業製作類影片、教育類影片、品牌影片、以及網絡媒體影片等等,涵蓋範圍廣泛,並由一眾國際上專業的媒體人員擔任評審,每年從多個來自全球各地的參賽作品中挑選得獎作品。 獲獎名單將獲分發至與活動主辦單位有聯繫的分銷商、教育工作者、新聞媒體、以及其他潛在客戶等等,以確保他們得到最大的認受性。 獲獎的澳門館影片,內容主要講述在中秋節夜晚,爸爸帶領兒子小濠和鄰居家的女孩一起尋找“玉兔宮燈”,這個約十七分鐘的影片引領觀眾由“大人國進入小人國”穿越時光,探訪澳門大街小巷,親歷澳門四百多年的歷史變遷,品味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領略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的輝煌成就。整個影片故事共分為:新舊和諧、文化和諧、天地和諧、及活力和諧四個部分,在影片中出現超過100名演員,99%是本地居民,均為義務演出。影片由一國際公司製作、而故事內容挑選佈局、決策則由本辦公室人員負責,並透過運用全息投影技術、雕塑投影技術及三維影像特別效果等高科技、近20米高的中庭360度漏斗環型虛擬大屏幕、以及超過120部投影機,去營造出特別效果,讓所有參觀者耳目一新。整個影片內容舖排,一個情節緊扣另一個情節,使所有入場參觀者均能跟隨著影片三位主人翁步伐一起走,既控制人流,亦便於館方有效管理每批觀眾的參觀時間。


國際汽聯派出專員主持大賽車救援隊專業培訓課程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一向以安全為首要考慮,同時為確保賽事的救援工作達到國際水平,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於10月9及10日一連兩天為本地救援隊提供專業培訓課程,包括理論及實踐兩部份。 救援隊早於8月及9月已安排了在澳門路環小型賽車場進行了實況練習。33位消防員及醫生參加了救援實習,包括三級方程式及房車車手救援,以及練習運用重型剪車器材。 今次的專業培訓課程,委員會邀請了國際汽聯醫務官Jean -Jacques Issermann醫生及Jacques Tropenat 醫生,專程來澳為本地救援隊主持培訓課程,提供專業的講解、分享經驗及作出示範。 課程內容包括講解可能遇到的各種不同救援困難及問題,介紹快速拯救裝備及其使用方法,同時也進行示範及詳述國際汽聯之要求,並進行模擬賽車意外訓練,希望救援隊隊員能掌握處理意外的醫療程序、處理意外的技巧以及救援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等,確保在賽事期間的救援工作能順利完成及達國際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