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二零一一年第一季會議及展覽統計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1季共舉行267項會展活動,按年減少64項;與會及入場總數有127,194人次,增幅為42%。另一方面,平均會期為2.1日,較2010年同季減少0.4日。 今年第1季的展覽活動有10項,平均展期為2.5日,入場觀眾共99,154人次。同季共舉行257項會議,與會者有28,040人次,平均會期為2.1日。 按會展主題劃分,主要為商貿及管理,共119項;其次是資訊及其他科技(42項)及旅遊(24項)。按類型劃分,主要為公司會議(174項)、由政府主辦的會議(29項),以及協會或組織會議(28項)。 在酒店舉行的會展活動有214項,會議及展覽分別為206項及8項。平均會期由去年同期的3.1日下跌至2.4日;與會及入場總數共121,900人次,當中展覽活動的入場觀眾佔80%。此外,在會議展覽中心及其他場地舉行的會展活動有53項,平均會期為1.1日,與會及入場共5,294人次。 由2011年開始,會議及展覽統計範圍擴大至活動的主辦機構及參展商,以完善統計的內容。今年第1季分別向8項展覽活動(佔總數 80%)的主辦機構收集資料;同時,採用系統抽樣方法向51名參展商進行訪問。 根據資料顯示,展覽活動的主辦機構大部分為澳門企業,佔63%;香港企業佔25%。另外,有88%曾在澳門舉辦展覽活動。今年第1季展覽活動的主辦機構的總收入為2,100,142元(澳門元,下同),總支出為3,200,077元。 在參展商方面,受訪的參展商主要來自香港(佔49%),本地的佔31%。另外,有55%是首次參加在澳門舉行的展覽活動。受訪參展商的總收益為3,136,320元,主要是商品銷售收益(佔87%);總支出為1,141,261元,攤位租金佔74%。
…
仁伯爵綜合醫院2011年6月份專科衛教講座
仁伯爵綜合醫院每月推出不同範疇的衛教專題講座,舉辦地點在仁伯爵綜合醫院或黑沙環衛生中心,由專科護士或資深護士負責主講。2011年6月份講座內容包括內科、產科、兒科等專題。除產科講座孕婦須在產前門診中報名外,其餘講座均可直接在各衛生中心及仁伯爵綜合醫院專科門診掛號處預約,或在下午2:00至晚上8:00內致電:8390 6000預約,費用全免。相關內容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歡迎有興趣之巿民參加,名額有限,額滿即止。6月份專題講座內容如下: 以下專題講座將在仁伯爵綜合醫院地下血液樣本收集處舉行:
內科專題講座:9日「中風病人之家居護理」;13日「糖尿病足部護理」,時間均為當天下午14:00-15:00舉行。
產科專題講座:4日「分娩時之呼吸技巧」,於當天上午10:30-11:30、中午12:00-13:00及下午14:30-15:30舉行;11日「如何成功餵哺母乳」,於當天上午10:30-12:30及下午14:30-16:30舉行;18日「分娩的認識」,於當天上午10:30-11:30及下午14:30-15:30舉行;25日「硬膜外麻醉---無痛分娩」,於當天下午14:30-15:30舉行。 以下兒科專題講座將在仁伯爵綜合醫院地下兒科門診舉行:
8日「認識手足口病」 、14日「家居急救小錦囊 」 、21日「嬰兒健康按摩」,28日「How to Understand Autism」,時間均為當天下午14:30-15:30舉行。 以下專題講座將在仁伯爵綜合醫院地下肺科門診舉行:
27日「慢性阻塞性肺部病患之居家護理」,時間為當天下午14:00-15:00舉行。 以下產科專題講座將在黑沙環衛生中心3樓舉行:
3日「分娩的認識」,於當天下午16:00-17:00舉行。
…
消委會參加19屆國際消聯全球會議 促成與各地消費者組織的合作機會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參加了在香港舉行的第十九屆國際消費者聯會全球會議,期間,該會與多個國家、地區,包括內地及葡語系國家的消費者組織就未來多邊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第十九屆國際消費者聯會全球會議五月三日至六日一連四天在香港舉行,由澳門消委會全體委員會主席黃國勝及執委會主席黃翰寧率領代表團前往參加,出席這次會議的還有來自六十多個國家、地區,包括中消協及內地各省市超過百人代表團、多個葡語系國家等的消費者組織代表,合共七百多人。 這屆會議的主題為「放眼未來,增進消費者權益」,來自國際消聯及全球消費者組織領袖、各地的專家、學者就當下金融市場形勢與消費者的權益;如何為消費市場建立可持續的發展空間,消費者在數碼年代的權利,以及確保消費者得到安全的食物等重要議題進行專題演講及討論。 來自海峽兩岸四地的消費者組織趁這次會議舉行期間,就未來多邊合作,尤其維權資訊通報、彼此居民異地消費權益的維護進行了交流,四地消費者組織代表指出,鑒於經濟及消費習慣的共通性,認同四地消費者組織應加強合作,澳門消委會取得與其他消費者組織共識,落實多項合作項目,另外,澳門消委會與葡萄牙保護消費者協會(DECO),巴西、莫桑比克及安哥拉等多個葡語系國家的消費者組織磋商,建立葡語系國家消費權益情報網絡,澳門消委會認為,透過以上多邊合作,無論對促進本地消費維權工作、澳門的國際形象都有正面的作用,該會會爭取在下半年落實相關的合作項目,消委會表示,透過參與這次國際會議,促成了該會與其他消費者組織的合作機會。 國際消聯全球會議每四至五年舉行一次,是次會議的主辦機構為香港消費者委員會,而在每次的全球會議上除訂定全球保護消費的政策外,亦會選出新一屆主席、理事會及執委會成員,經投票後由美國消費者聯盟行政總裁James Guest擔任新一屆的國際消聯主席。 國際消聯成立於一九六零年,是一獨立與非牟利的組織,是全球消費者組織的總部,其兩百多個會員組織來自一百多個國家、地區,其成立的目的協助全球消費者組織的發展;代表全球消費者工作,讓消費者取得基本權利,數十年來,透過國際消聯積極的推動與各種運動,喚起國際間從不同領域去關注消費者的權益,提升了全球消費者的地位。而澳門消委會於一九九七年成為國際消聯正式會員,在其兩百多個會員中只有約三分之一擁有正式會員資格,享有國際消聯主席、理事會,以及對其重要的政策的投票權。
…
新修改《企業融資貸款利息補貼》行政法規擴大受惠覆蓋面
為加強扶助中小企業,減輕其營運資金負擔﹑提升企業競爭能力,以及協助其技術革新和轉型,特區政府昨日透過第10/2011號行政法規公佈修改第16/2009號行政法規規範的《企業融資貸款利息補貼》。新行政法規取消可獲給予利息補貼的投資項目中有關購置設備及機器必須為全新的限制。新行政法規進一步擴大企業受惠計劃的資助機會,有助貫徹落實扶助中小企業發展政策。 利息補貼制度是協助澳門中小企業適應市場及競爭的一種財務輔助鼓勵措施,政府一直十分重視,並不斷作出調整以配合本地區經濟發展的需求。特區政府曾於2009年6月8日透過第16/2009號行政法規全面修訂新的企業融資貸款利息補貼制度,藉加大資源的投放,擴大受惠行業的覆蓋面﹑增加可獲貸款利息補貼的投資項目﹑簡化申請條件及減輕受惠企業的負擔,藉此扶助本地弱勢企業運用財政輔助計劃改善其經營條件,以適應產業結構的調整。 2003年至今年首季,共批給200項補貼貸款,貸款總額及預計補貼利息總額分別為7.69億澳門元及6,824萬澳門元。其中,以購置新設備、新機器或新貨車為由的批給佔92項,貸款額為3.87億澳門元,佔總批給補貼貸款總額超過一半。 經檢討推出至今逾一年的第16/2009號行政法規,分析企業對輔助措施的實際受惠情況,考慮到中小型企業購買全新設備及新機器時須投放大量資金,或會引致企業營運資金緊絀,因而減低企業的投資意欲。而規模較小的企業僅需優化其營運設備便可達致改善營商條件和提升競爭力的效果,不一定要購置全新的設備或機器才可。基於此,有需要對企業融資貸款利息補貼制度作出切實的修改,故於本次修改中取消第16/2009號法規第五條"可獲給予利息補貼的投資"中第(五)項關於購置用於生產程序或業務的設備及機器必須為全新的限制。 根據經第10/2011號行政法規修改的第16/2009號行政法規第五條第(五)項的規定,購置用於生產程序或業務並符合有關經濟活動准照規定的設備及機器,不論新或舊,只要在提交申請之日有關購置完成不足六個月,均屬可獲給予利息補貼的投資項目。有關行政法規自2011年5月31日起生效。 是次法規修改旨在進一步擴大可獲給予利息補貼的投資項目覆蓋範圍,使本地更多中小企業受惠這項財政資助計劃,從而配合和落實本年度施政報告內倡議的"加大力度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落實和完善有關措施,切實紓緩中小企業融資不足和經營成本上升等方面的困難,以實現均衡協調發展和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等施政重點。深信是次法規修改將進一步鼓勵企業善用財政資助計劃,切實紓解企業的營資緊絀,有助企業長足穩健的發展,以及逐漸改善本地企業整體的綜合競爭力。
…
本澳環境伽傌輻射最新監測情況 (2011年5月30日17時)
從氣象局大潭山站過去24小時(5月29日16:01時至5月30日16:00時)的伽傌輻射監測資料顯示,伽傌射線之每分鐘吸收劑量率介乎0.1169μGy/h(微格雷/小時)至0.1300μGy/h之間,遠低於0.35μGy/h的預警水平。 氣象局將繼續密切關注本澳輻射水平,如發現有任何異常變化,將即時向外界發放有關信息,通報相關政府部門採取相對應變措施。
…
《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08-2009》發行儀式
環境保護局為響應「世界環境日」,將於5月30日至6月5日舉辦"2011澳門環保周"系列活動,活動主題是「源頭減廢,綠色生活」,冀市民能透過參與不同類型的活動,加強對保護環境的意識,並付諸行動。《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08-2009》發行儀式是環保周系列活動之一,局方希望藉編制及發行澳門環境狀況報告,讓市民更了解本澳近年的環境狀況,正視環境問題,與政府合力改善本澳的環境質素。 《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08-2009》於本年5月30日下午3時假澳門世界貿易中心五樓蓮花廳舉行發行儀式,由環境保護局張紹基局長主禮。為使公眾更了解《報告》的主要內容,局方亦同時製作了宣傳短片,深入淺出地解讀《報告》內容。 環境保護局自成立後,藉著收集及整理環境信息和數據,現統合出版2008年及2009年的《澳門環境狀況報告》,讓市民能更了解本澳環境的狀況,在供社會各界人士參考的同時,亦將作為特區政府施政考量的依據。 為更適時及客觀地衡量澳門環境的現況,分析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環境問題及趨勢,《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08-2009》將六個主要環境範疇中19項的環境指標,再具體劃分作80項環境子指標,並以圖像化的展示方式,讓市民能更容易地掌握環境好壞變化的趨勢。此外,還利用了地理資訊系統,在報告中的各個章節內加添相關的專題地圖,讓公眾更容易理解及獲得資訊。 繼是次《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08-2009》中、葡文版本發行後,環境保護局將於稍後出版英文版本。有興趣參閱的市民可於辦公時間到澳門宋玉生廣場393-437號皇朝廣場十樓環境保護局索取《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08-2009》,亦可於環境保護局的網站瀏覽《報告》內容 (http://www.dspa.gov.mo)。
…
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參加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

2011年5月26-27日,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秘書長常和喜率團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由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主辦的第二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有關活動,參加了開幕式、"投資合作與商業模式創新—國際承包商的發展之路"主題論壇、"公私協作模式(PPP)在基礎設施建設專案中的運用"專題論壇,瞭解了中國和國際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方式、投資戰略和發展趨勢。出席論壇活動期間,常設秘書處代表團還與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刁春和會長、王玉成副會長和于曉虹秘書長等承包商會領導就加強雙方機構間合作和推動中國企業到葡語國家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合作交換了意見。 26日,常和喜秘書長與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刁春和會長分別代表各自各方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定。根據合作協定,雙方同意建立定期交流與互訪機制;在澳門或葡語國家合作舉辦展覽、論壇等活動,並在各自刊物、網路等方面搭建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充分利用承包商會的行業、會員資源,以及中葡論壇聯繫與會國的優勢,推薦中國企業參與葡語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專案,爲企業開展專案合作提供必要的便利和支援,共同推動中葡論壇與會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合作。 27日,常設秘書處代表團還走訪了北京市通州鑫淼水産總公司。副秘書長姍桃絲表示, 是次北京參訪活動有利宣傳中葡論壇, 以及讓更多中外企業瞭解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平臺的作用。而有關的企業可透過澳門的服務平臺更好走向葡語國。 參加上述活動的還包括副秘書長姍桃絲、行政辦公室主任張傑、聯絡辦公室主任暨幾內亞比紹派駐代表弗羅齊尼亞、安哥拉派駐代表迦瑪、佛得角派駐代表馬里奧、莫桑比克派駐代表伊斯梅爾達、葡萄牙派駐代表瑪麗亞娜鄔和東帝汶派駐代表科爾奈裏奧等。
…
氹仔成都街地下停車場年底試用 爭取中央公園明首季竣工
氹仔成都街停車場及公園建造工程(亦稱"中央公園")的兩層地下停車場,率先將於今年底完工並提前開放予居民試用。屆時將提供2,700個公共泊車位。至於面積達28,000平方米的地面層公園設施,亦陸續爭取在明年首季完工。中央公園及停車場建成後,將為氹仔居民提供多元化康體及綠化設施,增加區內的公眾休憩設施,有助提升居民的生活素質及紓緩區內泊車需求。
氹仔未來將有萬四公共泊位 為配合氹仔的發展,政府近年除於氹仔積極開闢新路網及開展道路整治工程外,亦致力改善氹仔的泊車條件,在空間容許的情況下設法增加泊車位的供應。現時,氹仔已有超過 9,000個公共泊車位,其中約3,800多個為輕型車輛泊位,約5,200多個電單車泊位。至於住宅及工商樓宇亦提供超過 23,000個私人車輛泊位,其中21,000多個為輕型車輛泊位,1,400多個電單車泊位,車位數量已較數年前有顯著增加。 隨著中央公園地下停車場落成啟用,預計面積達48,700平方米的兩層地下停車場將可為區內再增加約 2,680 個公共泊車位,包括輕型車輛泊位1,350個和電單車泊位1,330個,其中17多個為殘障人士專用車位。停車場亦設有無障礙設施,以及泊車引導系統等設施。中央公園地下停車場的出入口位於成都街和哥英布拉街,設有兩個出口和兩個入口。同時,交通事務局將會協調停車場周邊的交通及過路設施,以配合停車場的開放。 至於亦加快興建中的TN27公屋項目亦設有三層公共停車場,將提供約630個輕型車輛泊車位,及1120個電單車泊位。政府相信,隨着公共停車場陸續落成及投入使用,將可進一步紓緩氹仔的泊車需要。 公園爭取明年二季安排使用
按照目前施工進度,佔地約28,000平方米的中央公園項目爭取明年首季完工,並將於明年第二季驗收並移交予使用單位安排開放予公眾使用。整個設計融入了居民的意見的中央公園,將以大自然為主題,將種植大量植物加強綠化,公園內的人工湖增泳池功能,在非泳季時人工湖作為景觀池,夏季則可作為泳池,公園其他設施還包括林蔭步道、乘涼休憩區及涼亭、環園跑步徑、健身設施區、寵物活動區、兒童遊戲區、強身運動區、露天綜合球場等。此外,公園內將設空氣監測站,以監測空氣質素。 圖書館設於地庫一層,建築面積約2,200平方米,將設有200個閱讀座位和60台上網電腦,圖書館可由停車場或公園直接進入,靠中庭的牆壁採用大型玻璃窗,可以吸納更多自然光線,有環保節能作用。圖書館內設有成年人及兒童閱覽區、期刋室、多媒體區及多功能室等設施。 加強與居民溝通增訊息披露
施工期間,工程人員向鄰近住宅大廈管理處提供工程資料,向居民介紹主要的工程內容和施工安排;早前,土地工務運輸局與承建商的工程師向坊會介紹工程內容及進度,讓居民了解地盤的工作狀況。而政府十分重視居民就工程提出的意見,並及時予以回覆和提供相關資料。
…
文化局辦中國文化遺日專題講座
為提升社會大眾的文物保護意識,文化局藉慶祝本年"中國文化遺產日",將於六月十二日(周日)下午三時邀請來自台灣的丘如華主講"從文化遺產保存案例來看家鄉認同與地區特色詮釋",講座於澳門博物館演講廳舉行,歡迎有興趣人士參與。 在二十一世紀初的今日,全球化是必然的趨勢,而知識經濟也儼然成為新的口號。然而,在大家高喊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口號中,其實「地方知識」所隱含的向下紮根之力量,才是知識經濟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涵,更是「全球化思考、在地化行動」的最重要精神,而能從日常生活體驗中從小培養出愛護鄉土的鄉土意識與文化認同就顯得相當重要。 丘如華在文化遺產保護及主持社區營造方面經驗豐富,在台灣曾負責文化諮詢、文化資產審議、社區總體營造推動等工作,獲 "台北文化獎章"、"教育部社教傑出獎章"等榮譽的嘉許。是次講座將深入淺出地對台灣及日本的文化遺產保存案例進行分析,揭示其中和家鄉認同與地區特色詮釋的密切關係,讓市民更深入了解文物保護和建立本土文化及塑造文化認同感的重要性,並希望藉此增加社會對傳承澳門歷史文化的關注。講座費用全免,以普通話進行,留座及查詢,可於辦公時間致電八三九九六四二四關先生。
…
二零一一年第一季本地生產總值
統計暨普查局的資料顯示,2011年第1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增長21.5%,主要由服務出口及投資帶動。其中,博彩服務出口上升36.1%、旅客總消費(不包括博彩消費)增加2.6%、投資上升28.4%、私人消費支出增加12.6%;而貨物出口則下跌6.7%。今年第1季反映整體價格變動的本地生產總值內含平減物價指數按年上升6.1%。此外,2010年本地生產總值實質增長率由26.2%向上修訂為26.4%。 隨著旅遊博彩持續興旺,就業人數及收入上升,失業率維持在較低水平,推動今年第1季私人消費支出上升12.6%。其中,在本地的最終消費支出增加9.6%;在外地的消費支出亦大幅上升24.5%,而在中國大陸的消費為17.3億澳門元。 政府最終消費支出減少1.8%,主要是購入的貨物及服務淨值下跌16.9%;而僱員報酬則上升5.6%。 反映整體投資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上升28.4%。私人投資增加28.4%,主要是建築及設備投資分別上升26.1%及32.3%所致;政府投資亦錄得32.2%的升幅,其中建築投資及設備投資分別上升4.4%及149.8%。 貨物出口持續收縮,今年第l季下跌6.7%;另一方面,由於私人消費及投資增加,貨物進口上升22.7%。 服務貿易方面,由於入境旅客增加及旅客消費上升,推動今年第1季整體服務出口大幅攀升30.0%;其中,博彩服務出口上升36.1%,旅客總消費增加2.6%。另外,服務進口亦上升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