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民航局呼籲居民切勿燃放孔明燈,以保障航空安全

孔明燈(又名天燈)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象徵之一, 內地及台灣居民於過節舉行儀式時會燃放孔明燈祈福,有些商業機構更以此作為廣告宣傳渠道。本澳過往亦曾有居民於節假日期間為增添娛樂氣氛以民俗天燈作為慶祝活動。有鑑於孔明燈隨風飄升時飛行高度達數百米甚至升米以上,而且帶有明火,對航空安全構成威脅。為確保本澳的淨空環境受到保護,民航局呼籲本澳居民切勿燃放孔明燈。 內地曾發生多宗孔明燈引發火災的事故,故此,多個城市均修訂關於煙花爆竹的規定,把孔明燈納入禁放管理,民警於節日時亦會加強執勤巡查。以珠海為例,由於近年孔明燈燃放活動頻繁,為保障市民的財產和人身安全,珠海市政府於去年修訂有關法規,禁止生產、經營及燃放孔明燈。民航局表示,澳門與珠海為鄰,孔明燈飄升時在風力的影響下有可能對澳門的航機升降及飛行構成威脅,現時珠海修訂有關規定,可進一步確保該地區及本澳的航空安全。 根據本澳現行的航空法例,八月十四日第233/95/M號訓令的第六條指出,在澳門國際機場周邊的特定範圍內,如無民航局的預先許可, 任何人士“禁止拋射包括煙花或其他可損害航空安全之投射物或物體於空氣中。” 除煙花外,氣球、風箏、孔明燈等物體的放飛活動亦受該條款規範。民航局現正研究修訂法例,以加強有關的規範,進一步提升本澳的航空安全。


引入流動交通視頻系統 協助進行實時交通監察

交通事務局與治安警察局交通廳完成「流動交通視頻系統」的研製工作,並把有關系統分別安裝於兩部汽車和兩部電單車上,當發生緊急情況或需於未安裝監察系統的地方進行實時交通監察時,可靈活地調派有關車輛前往指定地點和巡邏的區域,以便適當實施交通管制和引導車流,減少道路擁塞。 為能在緊急情況或一些大型活動下對路面的交通狀況進行實時和移動監察,增加政府掌握及發放交通資訊的能力,達致更快速有效的交通管理。去年,交通事務局聯同治安警察局交通廳開展「流動交通視頻系統」技術需求的研製工作,並於去年底建成相關系統,且在回歸和除夕等節日期間試行運作,系統初步運作正常,視頻效果流暢。 目前該系統已分別安裝於兩部汽車和兩部電單車上,今後當發生緊急情況或需於未安裝監察系統的地方進行實時交通監察時,便可靈活地調派有關車輛前往指定地點和巡邏的區域,並使用無線網絡將實時的路面交通狀況回傳至交通事務局及治安警察局交通廳,從而適當的實施交通管制和引導車流,減少道路擁塞。 「流動交通視頻系統」採用了高圖元戶外全天候攝像機,視頻清晰;其中,配備在電單車上的攝像頭輕便小巧,可靈活地配戴在電單車駕駛者的頭盔上,亦可隨時根據實際情況從電單車頭盔上拆卸下來,將整套系統即時移交給另一電單車駕駛者使用,實現視頻管理的交接。另外,在網絡傳輸方面,系統採用了3G無線通訊模式將所有視頻實時傳輸至交通事務局交通控制室和治安警察局交通廳;同時,為減少網絡傳輸負荷,視頻的編碼採用了基於預測性的H.264編碼模式,以提高視頻流暢度。 44路視頻系統第一季可分批投入使用
另外,交通事務局去年陸續在本澳各口岸及街道增設的44路視頻系統工程已接近尾聲,預計今年第一季可分批投入使用,屆時部分系統的影像會上載至交通事務局網頁(www.dsat.gov.mo)供市民參閱,以便了解實時交通狀況。


港務局與香港相關部門召開會議 加強海事安全和海上搜救合作

為了加強港澳之間的海事管理和搜索救援的溝通合作,港務局今(10)日與香港運輸及房屋局、海事處及飛行服務隊代表召開工作會議。港澳代表強調往後在航線管理、通報機制和海上搜救方面會繼續加強溝通、協調和合作,進一步保障港澳兩地的海上交通安全。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賴俊儀、香港海事處助理處長冼德祥以及香港飛行服務隊副經理霍偉豐一行八人今早蒞臨港務局出席會議,得到港務局局長黃穗文及副局長黃錦輝等人的熱情接待。 港澳雙方代表在會面期間就港澳跨境渡輪航線的最新發展交換了意見,深入探討進一步完善海上意外、客船違規和大霧天氣交通管制的訊息通報機制,同時介紹了2010年粵港澳海上搜救演習的前期籌備工作。由於今次將加入直昇機參與演習,港務局會聯繫民航局及粵港相關單位,協調演習期間的空域安排。 港澳各部門代表同意往後雙方繼續定期舉行會議,進一步加強溝通聯繋,建立多層面的資訊通報渠道,使港澳的海上交通更趨安全和便捷。


本地有2名確診患者留院接受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大流行警示維持在6級,嚴重程度為中等;本澳警示級別為第6級藍色,本地疫情為一般。 2月9日,因流感樣症狀而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症室求診的兒童占兒科求診人數的49%,成人則占成人求診人數的18%。 2月10日,本地沒有班級因流感樣徵狀群集事件而須停課。新增1人確診感染甲型H1N1流感。由去年6月18日至今,累計已有3590人確診感染新型H1N1流感,17名感染者患肺炎,4名感染者需要使用呼吸機治療,2名感染者死亡。衛生局仍在繼續密切監測學校、院舍和其他機構流感流行情況。 截至2月10日下午,本地共有2名甲型H1N1確診患者正在鏡湖醫院接受治療。 2月10日,有473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 由去年11月23日至今,累計已有110647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 (流感應變協調中心 24 小時熱線電話: 28700800 傳真: 28700863)


自助過關系統完成技術調整

為應付春節期間在關閘邊檢大樓出現的大量人流,澳門保安部隊事務局於本月九日為自助過關系統的後台伺服器進行技術調整,以便一旦出現大量旅客時,全部八十條自助過關通道可隨時全面開啟。 根據有關當局表示,自助過關系統的技術調整,在去年外港客運碼頭自助過關系統啟用時亦曾進行,當時的過程十分順利。但本月九日下午約四時半為關閘進行技術調整時,卻出現未能預期的技術問題,引致出境大堂的澳門居民自助過關通道出現故障,經即時搶修約十多分鐘後,上述通道已恢復運作。 就有關技術調整而出現之問題,澳門保安部隊事務局十分重視,已立即向該系統供應商反映及跟進,以便改善系統的運作。而對於有關情況引起之不便,該局期望市民能夠諒解。


澳門高教資料庫大一新生問卷調查二月進行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下稱高教辦)委託澳門大學高等教育資料庫工作小組,於本年二月下旬進行“2009/2010學年大一新生網上問卷調查”。是次問卷調查的對象為本澳高等院校大一新生(包括高等專科學位課程一年級學生),學生可於二月二十二日至三月二十二日(截至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登入高教辦網頁http://www.gaes.gov.mo/MHEDB填寫有關問卷。 主辦單位表示,問卷調查旨在了解本澳高等院校學生的學習及生活情況,以作為特區政府制定高教政策的參考。所收集的資料絕對保密,並只供統計及分析之用,院校行政人員及其他系統使用者均無法知悉學生的個人身分,請學生認真如實填答問卷。 主辦單位本年還會有其他的學生問卷調查,詳情稍後公佈。為鼓勵學生參與,凡依時完成是次問卷調查的學生,均可自動參加本年四月中旬的抽獎活動,獎品豐富。有關澳門高等教育資料庫及問卷調查的最新消息,可登入高教辦網頁http://www.gaes.gov.mo/MHEDB或澳門大學教育學院網頁http://www.umac.mo/fed/erc/查閱。


盧家大屋南京剪紙及彩燈文化“年味”濃

今個新春,南京最具代表性的剪紙與燈彩將移師盧家大屋,散發出喜氣洋洋的濃厚佳節氣氛。兩位繼承祖傳技藝的民間工藝家張方林及顧葉廣現正於盧家大屋“妙手生花”,展演南京剪紙及秦淮燈彩的絶活,展演期至3月7日。 作為中國剪紙的其中一個重要流派,南京剪紙去年隨“中國剪紙”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之中。南京剪紙的最大特色是“花中有花、題中有題,粗中有細、拙中見靈”,作品喻意更為深遠,寄託着人們嚮往美好生活的祝願;此外,藝人創作時不打底稿,隨手拈來,全憑心中構思,一剪到底,因此現場表演性極強。 張方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剪紙流派代表性傳承人、金陵神剪張吉根之子,從事剪紙工作近五十年,曾多次出國參加各種國際博覽會、展覽會和舉辦剪紙學習班,是南京剪紙的代表人物之一。張方林在傳統剪紙的基礎上,更大膽利用僅0.00001毫米厚度的金箔進行剪紙創作, 張表示,這種亮麗的金箔剪紙難度極大,因金箔很薄,需夾於特製的紙中,而且因金箔易錯位,故成功率大減。雖然難度大,但相比一般的紙張,金箔剪紙最大的優點是久藏不變,且散發出金屬質感,極富觀賞及收藏價值。除現場表演剪紙,張方林更可僅花5分鐘時間為遊人即場創作人像剪影,機會難得。 除了以剪紙藝術表達新春的喜慶外,南京的春節文化,當必數秦淮燈彩。秦淮燈彩享有“秦淮燈火(彩)甲天下”之美譽,是我國傳統燈彩藝術的一個重要流派,每年春節至元宵節期間南京秦淮河夫子廟一帶紛紛掛上彩燈,形成了燈會、燈市、燈景於一體的燈彩文化空間,一片熱閙景象,是南京春節文化的最佳體現。秦淮燈彩最初由紙紮工藝開始,經數代巧手工匠的努力,綜合各種現代工藝手法,終使這一久負盛名的古老民間藝術煥發魅力。 顧葉廣為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生於南京燈彩世家,自幼對燈彩製作技藝有着濃厚興趣,先後代表南京市出訪德國、新加坡和香港等地並進行現場表演,2009年參加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自2001年至今更連續十年承擔起為南京夫子廟燈會策劃製作的重任,深得行內外人士的廣泛好評。是次㩗澳展示的花燈品種仍以秦淮傳統手紮燈為主﹐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獅子拜年”,擺動時獅子像抱起彩球拜年敬賀,生動活潑,其他還包括蓮花燈、兔子燈、搖搖虎燈、蛤蟆燈等,艷麗奪目。 盧家大屋長期推廣我國傳統民間工藝,每隔四周更新內容,活動期間於周末安排多場工作坊供市民體驗工藝創作。是次南京剪紙的工作坊日期為2月13(年三十)、20及27日下午三時;秦淮燈彩安排於2月14(年初一)、21及28日下午三時舉行,每節澳門幣20元正,有興趣人士可親臨盧家大屋報名學習。盧家大屋民間工藝展演時間為周二至周五上午12時至晚上7時;周六、日及澳門公眾假期(包括年初一至年初四)上午10時至晚上7時。更多資訊可瀏覽文化局網頁www.icm.gov.mo或致電8399 6699查詢。


澳門與日本簽署雙邊航班協定

自澳門特別行政區民航局與日本外務省於2009年草簽了雙邊航班協定後,兩地的航空服務正式奠下了法律框架。兩地政府於近日完成了文本簽署的內部法律程序,並於2月10日在本澳舉行了簽署儀式,成為第三屆特區政府成立後第一份獲簽署的雙邊航班協定。 簽署儀式於早上十一時在政府總部多功能會議廳舉行。行政長官崔世安以主禮嘉賓出席了儀式。兩地政府的簽署代表分別是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及日本總領使Shigekazu Sato大使。 為規範定期航班的經營,民航局與日本外務省於去年5月舉行了雙邊航班協定談判,並就各項條款達成了共識及草簽了航班協定。根據兩地的航班協定及現行的航空運輸會談紀要,雙方可指定多家航空企業;各方可飛往對方任一通航地點;運力方面,除澳門方航空企業營運東京航點設有運力限制外,其餘航點不設限制。於2010年3月28日開始,澳門航空將開通每週3班澳門至東京成田國際機場的航班。 澳門與日本定期航班服務的營運始於2006年。當年,藉著澳門特區政府代表、澳門航空及旅遊業界人士組成的代表團前往日本考察的機會,民航局與日本國土交通省進行了非正式會談,並簽署了會談紀要,雙方同意各方指定航空企業每週提供3班來往兩地航空服務,澳門方前往的目的地限於大阪。於2008年,雙方於本澳展開了更新會談紀要的會議,加大了開放力度,允許兩地的航空企業經營澳門來往日本的所有地點,但澳門方的航空企業不獲提供至東京的定期航空服務,只能以非定期包機模式經營。雙方隨後於2009年就促進兩地航空運輸發展再次進行磋商,澳門方指出,由於東京是本澳乃至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居民的熱門旅遊勝地,故此該地區對東京的航空運輸需求龐大,有必要以定期航班服務的經營模式進一步開拓澳門至東京的航空市場。雙方於會議上簽署了上述的現行航空運輸會談紀要。 現時,澳門航空有限公司經營每天一班來往澳門至大阪航線;非凡航空有限公司每週經營4班來往澳門至東京航班。除上述兩點外,兩家企業於過去亦經營了多班來往澳門至札幌、北九州、福井、鹿兒島、宮崎、福島、富山、沖繩島等其他市的包機服務,以滿足節假日兩地的航空運輸需求。 本澳統計局資料顯示,訪澳日本旅客由2004年的122,184人次上升至2009年的379,241人次,每年平均升幅超過百份之30,位列現時本澳亞洲市場的第4位。縱然去年全球經濟受金融海嘯影響,日本前來澳門的旅客人數與前一年比較仍獲得正增長。而來澳的日遊人士當中,每年只有少於百份之10選擇以航空運輸模式直接來澳,故此,開拓澳門至日本的航空客運市場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出席簽署儀式的嘉賓包括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盧樹民、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日本駐香港領使館人員、本澳航空業營運機構代表等。


中聯辦高燕副主任訪問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

2010年2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高燕女士訪問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並與常設秘書處舉行座談。出席座談會還有中聯辦經濟部部長周志奎、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秘書長常和喜、輔助辦公室主任姍桃絲、聯絡辦公室主任、莫桑比克派駐代表伊斯梅爾達、安哥拉派駐代表迦瑪、佛得角派駐代表弗朗西斯科、幾內亞比紹派駐代表弗洛齊尼亞、葡萄牙派駐代表郭善彬和東帝汶派駐代表科爾奈裏奧等。 常和喜秘書長代表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對高燕副主任一行來訪和視察指導工作表示熱烈歡迎,對中聯辦長期以來對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給予的關心、支援、幫助和指導表示感謝,並表示將按照務實推動、講求實效的原則,積極推動中國內地、澳門和葡語國家的經貿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高燕副主任向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全體人員致以新春祝願,並表示中聯辦對充分發揮澳門平臺作用,加強中國內地、澳門和葡語國家的經貿合作始終予以高度關注,希望論壇進一步發揮實效,爲促進企業間合作牽線搭橋;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向內地各省市政府和企業界深入推介宣傳中葡論壇作用。在中國商務部、澳門特區政府和各與會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葡論壇經貿平臺的作用將日益突顯,相信隨著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在澳門的召開,必將進一步擴大澳門聯繫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經貿平臺作用。


崔世安:立足當下 謀劃長遠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10)日表示,特區政府正在深入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及建議,草擬新一年度的施政報告。在新的歷史階段,特區政府將始終堅持以民為本,全力加強廉政建設,鼓勵公眾參與,共建陽光政府。 行政長官下午出席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舉辦的新春酒會,他致辭時表示,過去的一年,是祖國及澳門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的國際金融危機,在中央正確、有力的領導下,全國致力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促進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並為國際社會的穩定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幾個月前,共同歡慶祖國成立60周年華誕,見證國家喜人發展。 他指出,去年是特區成立十周年,政府和廣大市民共同努力,順利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舉行第四屆立法會選舉和第三任行政長官選舉,確保“一國兩制”、“澳人治澳” 和高度自治的繼續推進。同時,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特區政府和廣大市民並肩,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目前整體經濟出現復蘇勢頭,就業情況逐步改善,民生福祉得到保障,社會發展穩定有序。他說:「正是由於“一國兩制”的科學正確和強大生命力,由於中央政府始終如一的全力支持,由於特區政府、廣大公務員和全體市民一直以來的團結開拓,創造了特區十年的豐碩成果,奠定了特區持續發展的基礎,確保了特區第三屆政府的順利交接。」 崔世安表示,對於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勉勵和囑託,特區政府將和廣大市民一道,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依照澳門基本法辦事;集中精力推動發展;堅持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著力培養各類人才。特區政府官員更必定帶頭,以胡主席的四點期望為行動指南,傳承創新,為澳門特區的持續發展、為市民生活的不斷改善而加倍努力。 他重申:「立足當下,謀劃長遠的未來,特區政府將始終堅持以民為本,不斷提高施政水平;必定全力加強廉政建設,鼓勵公眾參與,加強訊息溝通,優化諮詢成效,共建陽光政府。」同時,倡導理性探討、客觀分析,實行科學決策;亦將大力加強法制建設,優化行政程序,提升施政的執行力,致力加快經濟適度多元化,積極促進發展成果的合理分享,全力確保特區持續繁榮進步。 最後,崔世安代表特區政府感謝中聯辦全力貫徹中央政府對特區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