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港務局聯多部門訪漁民  宣傳海上安全訊息

為了提高漁民的海上安全意識,港務局今(8)日聯同海關、消防局及漁民互助會代表登船探訪漁民,向漁民宣傳防火、防盜及防污訊息。 每逢農曆新年期間,均有大量本澳、香港和內地各類漁船錨泊於內港,港務局每次均會執行內港漁船防火應變計劃,與海關、消防局、漁民互助會及澳門旅遊娛樂股份有限公司疏河部等單位緊密合作,維持內港一帶的海上秩序和安全。今年2月8至19日期間,港務局會一如既往派出轄下配有強力水炮之拖輪“青洲II號”及消防搜救船“蓮花號”於內港錨泊區進行24小時值勤,而其他輔助船隻則會執行後勤戒備工作。 現時已有漁船陸續錨泊於內港,為了避免在錨泊期間發生火警意外及偷竊,以及防止垃圾污染海上環境,港務局與海關、消防局及漁民互助會代表今日上午登船探訪漁民,向錨泊在內港的漁船派發海上安全宣傳品,藉此加強漁民之防火、防盜的警覺性及防污意識。港務局要求漁船嚴格遵守相關之法例,例如每艘漁船必須配備足夠及合格之消防、救生設備及安排船員留守等,以便應付突發事故。 港務局呼籲漁民尤其應小心防火,避免在農曆新年期間發生不幸意外,港務局為此加強了錨泊區的防火部署,於內港漁船錨地設立三條防火分隔帶,將漁船群適當分隔,避免一旦發生火警時造成火勢蔓延,並張貼防火告示,呼籲漁民小心處理易燃物品。 另一方面,為了向漁民宣揚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及提高維護海上清潔的意識,港務局在農曆新年期間會作出了一系列的海上清潔及環保行動,其中包括定時派員到船上派發及回收垃圾袋,加派人員進行清污及清理海上漂浮垃圾等工作,改善海上環境衛生問題。


社工局與廉署合辦講座 講解私營反貪

《預防及遏止私營部門賄賂》法律將於三月一日正式生效,社會工作局與廉政公署合辦多場專題講座,向全澳各社會服務設施的人員,推廣新法的內容,提高業界的守法意識。 基於《預防及遏止私營部門賄賂》法律將於本年三月一日正式生效,廉政公署對貪污的調查和預防職責,將會全面覆蓋公、私營領域;社會工作局為了加強社會服務界對新法的瞭解,聯同廉政公署合辦四場專題講座,約有677人次出席,包括有社工局各部門的員工,以及有來自兒青、復康、長者、戒毒以及家庭服務的社會設施代表參與。 廉署助理專員杜慧芳及代表簡佩敏,在會上介紹了《預防及遏止私營部門賄賂》法律內容,同時指出本澳有眾多社會服務設施申領政府財政津助,故須審慎地運用公帑,尤其在採購的程序上,必須堅守廉潔的原則,會上又列舉了多個例子說明會否構成行賄受賄等情況。 杜慧芳強調:私營領域賄賂的預防,重點在於私營機構的誠信管理,社福界須訂定清晰的申報及監督機制、工作守則和指引,藉此減低違法的風險。講座的最後一個項環節是互動交流,與會者就私營領域賄賂犯罪的告訴權、賄賂犯罪的形式等備受關注的話題,踴躍作出提問,從而加深對新法律的認識。


澳門樂團迎春音樂會展關懷

澳門樂團將於(二月九日)下午三時半在何黎婉華庇道演藝劇院舉行《迎春吉祥音樂會》,邀請十多個本澳慈善機構及老人中心團體、約六百名觀眾參與,以喜氣洋洋的新春樂曲,向社會耆老表達關懷與敬意。在弦律優美的音樂殿堂之中,澳門樂團助理指揮簡栢堅帶領管弦好手與觀眾“拜早年”,一同感受新春團聚的溫暖,並宣揚跨代共融與和睦共處的關愛訊息。 近年來,澳門樂團持續透過公開表演,在樂季中舉辦適合不同觀眾欣賞的音樂會,除推廣古典音樂、藝術教育外,澳門樂團以音樂為本澳長者們以及各階層人士豐富藝術生活。今年是澳門樂團第四年舉行為長者服務的迎新春音樂會,是次音樂會澳門樂團分別與明愛中心屬下機構、青洲安老中心、仁慈堂安老服務中心、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花地瑪金黃歲月耆英社以及婦康會活動中心等多個團體合作,共組織了近六百名觀眾參加活動,並特別揀選滿載新春氣氛的樂曲演奏,一首首耳熟能詳、以中國喜慶為主題的樂曲如《步步高》、《良宵》、《新春樂》,還有民歌《紫竹調》及《高山青》等,音韻悠揚,洋溢春節美好祝願,讓出席音樂會的觀眾感受社會的溫暖。 音樂會預留部分門票供公眾入場觀賞,門票將於當日演出前一小時,在演出現場免費派發,每人限取兩張,先到先得,歡迎市民前往欣賞。澳門樂團《迎春吉祥音樂會》將於今日下午三時半在何黎婉華庇道演藝劇院舉行。節目查詢可致電2853 0778或瀏覽文化局網頁www.icm.gov.mo/om。


法人選民清單已上載至選民登記網站 法人選民須於十月十五日前更正更新資料

2010年的《選民登記冊》已於1月18日至27日完成展示,期間行政暨公職局並未有收到利害關係人因應選民登記冊內資料倘存錯漏而提起的聲明異議。 按現行法律規定,所有已登記的法人選民都需要在2008年10月15日生效的第9/2008號法律生效後兩年內,更新或更正之前登記但已過時或無效的資料,又或提供補充資料。為此,行政暨公職局已於日前上載法人選民清單至選民登記網站www.re.gov.mo/pclista2010/,其內載有被登錄於2010年1月完成展示選民登記冊內法人選民的名稱、會址、聯絡方式及其代表的姓名,供查閱或下載。 行政暨公職局呼籲法人選民的負責人查閱有關清單並確認所登記資料的準確性,尤其是當年辦理選民登記時所指派的代表是否符合現行法律的規定──代表必須是已登記的自然人選民,且其僅得為一個法人辦理選民登記。 如果法人選民當初指派的代表不符合規定,必須予以替換,並應於期限屆滿前,即本年(2010年)10月15日前予以更正。同樣,如法人選民的會址、聯絡方式等經已變更,亦應及早通知行政暨公職局,以便更新有關的登記資料。
由即日起,法人選民可到水坑尾公共行政大樓地下行政暨公職局辦理更新資料手續,以使符合法律規定,辦公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四早上九時至下午一時,下午二時半至五時四十五分,星期五早上九時至下午一時,下午二時半至五時三十分。此外,亦可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及市民服務中心辦理。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於辦公時間致電89871704或使用24小時諮詢服務熱線88668866(非辦公時間提供電話錄音服務)。


節水小組拜訪四社團商會 聽取未來節水規劃意見

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去年底就《澳門節水規劃大綱》諮詢文本展開諮詢工作,並在今年年初舉行介紹會,向社會各界收集意見及建議。為了更廣泛及深入聽取意見,節水小組於本月2日至5日期間,先後拜訪了澳門中華總商會、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飲食業聯合商會及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就《澳門節水規劃大綱》諮詢文本積極討論和交換意見。
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組長、港務局局長黃穗文帶領小組成員於2日上午拜訪澳門中華總商會,受到該會理事長許世元及副理事長黃國勝等的熱情接待。許世元對節水小組的工作表示認同及支持,但希望政府在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作下,推行有關節水的措施。雙方就節水器具在企業的推廣及應用、節水宣傳教育及階梯水價等內容交換意見。
黃穗文與小組成員一行於3日下午到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與該會理事長姚鴻明及副理事長梁慶球等多名負責人進行交流。會上,姚鴻明表示節水宣傳工作需要持之以恆,並建議從學校著手宣傳節約用水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節水意識。該會代表亦建議在管網滲漏及節水建築標準的法規建設等方面多做工作,以達到節水的效果。 而在本月4日上午,節水小組一行拜訪了澳門飲食業聯合商會,聯同該會理事長李汝榮及多位副理事長就大綱諮詢文本的內容進行討論。雙方積極商討水價機制、再生水和新生水利用、自來水和原水水質控制以及南、西灣湖改建等大綱諮詢文本內容。期間,李汝榮建議政府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有關節水器具的資料,有助在業界普及節水器具。
節水小組一行於5日晚上拜訪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得到招銀英理事長及一眾理事的熱烈歡迎。招銀英表示節水是保障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措施,婦聯樂意配合小組未來推行節水的工作。與會者積極對節水規劃大綱諮詢文本提出建議及意見,包括從多渠道持續宣傳節水、推廣和引入節水器具、階梯水價、分類水價,以至加強監控管網漏損等。
透過拜訪社團及商會的活動,節水小組期望進一步從不同層面了解社會對《澳門節水規劃大綱》諮詢文本所持的各種意見,以及對當中哪些內容較為關注。黃穗文表示,小組感謝各個團體積極回應小組的諮詢工作,並將自拜訪活動收集得到的意見進行整理及分析,再結合本澳的實際情況,編制規劃未來十五年水資源管理的《澳門節水規劃大綱》。
小組將繼續拜訪相關的民間團體及商會,積極聽取不同界別的意見。《澳門節水規劃大綱》諮詢文本的諮詢期至2010年2月28日,歡迎社會各界透過網頁、電郵、郵寄及傳真等方式發表對諮詢文本的意見和建議,諮詢文本可於小組網頁http://www.marine.gov.mo/waterconservation下載,詳情可瀏覽上述小組網頁或致電89882422查詢。


《都市建築總章程》行政篇修訂文本諮詢期結束

土地工務運輸局就“修訂《都市建築總章程》行政篇之諮詢文本”,在諮詢期間舉行了多場諮詢會,共邀請了六十四個相關專業團體、其他社會團體、機構和政府部門派代表參與。當中包括十二個工程建築業界的專業團體、十六個社會團體、卅多個相關政府部門、機構和公共事業專營公司。 有關文本的諮詢期已於二月一日結束,工務部門現正對蒐集的意見和建議加緊整理和分析,稍後將會公佈相關諮詢結果;並爭取在今年下半年完成並展開第二輪公開諮詢,廣納民意,希望令將來推出的法規能更有效及更切合社會實際需要,可持續地維護澳門優美和安全的環境。 修訂《都市建築總章程》的行政篇,旨在透過修法以簡化對工程的審批、監督以至非法工程等方面的行政程序,提升權責部門處理非法工程個案的效率,尤其是能加快處理被評級為須重點處理的僭建個案,以保障樓宇安全及公眾利益。希望能有效打擊一些嚴重危及公眾安全的非法工程,以及在建中的違規建築。 在早前舉行的介紹會上,大多數專業團體和社會團體均認同有必要修訂已使用了二十多年的《都市建築總章程》行政篇的內容,工程業界主要就工程審批方面建議的擴大註冊執業資格的範疇、加強專業問責機制,不同的專業計劃由相應專業範疇技術人員編制及指導;規範和清晰各項專業計劃之申請條件和要求;精簡審批程序等方面提問。此外,亦就工程監督方面,對不符合核准計劃工程之處理建議措施、補充和完善竣工圖則、工程竣工檢驗申請的要件等提出詢問和表達意見。 同時,與會者亦十分關注和認同樓宇僭建物對社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認為政府應逐步有序予以取締、整頓,並應該着重清拆一些存在高危險性、具有安全隱患、影響救火安全、霸佔及阻塞大廈公共地方,尤其是走火通道的僭建物。


社會工作局訪澳社企進行交流

社會工作局日前拜訪澳門社會企業有限公司,簡介最近推出的「殘疾人士就業發展資助計劃」,雙方並就社會企業在本澳的發展及營運方向進行意見交流。 社會工作局局長葉炳權2月3日下午率社會互助廳廳長蔡兆源、復康服務處處長鄧詠詩等拜訪澳門社會企業有限公司,與澳社企工作組主席林金城、工作組成員余健楚和梁蔭沖、秘書長區榮智、總經理鄧國唐及行政部經理林美玲會面。 葉炳權在會上向澳社企公司代表介紹特區政府一月份推出、為支持社會服務機構營運具社會企業性質的發展計劃,以增加殘疾人士就業機會的《殘疾人士就業發展資助計劃》。由於「社會企業」在本澳仍屬新興概念,希望能聽取更多不同界別,尤其是商界營運企業的心得和經驗。澳社企公司工作組主席林金城表示,對於為殘疾人士服務的社會企業,工商界深表支持,又認為現時有關資助計劃以先導方式試行,透過運作一段時間再評估檢討其實際需要和成效,有助建立具本澳特色的社會企業,解決弱勢群體尤其是殘疾人士的就業的問題。他又表示,未來可與參與該計劃的社企進行分享交流,有需要時亦會考慮與有關社企合作或提供前期營運的經驗,共同為推動社會企業在本澳的發展而努力。
社會工作局訪澳社企進行交流 (1)社會工作局訪澳社企進行交流 (2)


澳門城規編制體系首階段研究完成

由運輸工務司委託、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發展研究中心開展的「澳門城市規劃編制體系」,經資料搜集、梳理和分析後,現已完成首階段工作。研究團隊日前在珠海舉行工作坊,邀請特區政府工務規劃部門、本澳專業團體、規劃界人士、民間社團等代表,共同就「城巿規劃委員會」及「規劃的法定層面」等澳門城規編制體系議題進行探討;研究團隊未來將透過不同形式的諮詢收集意見,完善研究成果,有效地構建現代化與科學化並重的城巿規劃編制體系。 城規編制須結合澳門實際
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動完善城市規劃編制工作,在粵澳合作框架下,運輸工務司於2009年委托了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展開相關研究工作,針對澳門發展狀況,以「尊重歷史、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為原則,從不同層面對完善城市編制體系的內容和深度等提出意見。
基於澳門城規編制體系的現狀特徵及存在問題,研究團隊認為不可完全仿照國內外其他地區的體制,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再作完善。並於日前假珠海舉行工作坊,邀請澳門工程師學會、澳門建築師協會、澳門城市規劃學會、我城社區規劃小組、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及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等多名代表,以及特區政府運輸工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黃振東、文化局文化財產廳廳長張鵲橋、土地工務運輸局城巿規劃廳廳長劉榕和規劃部門技術人員等出席,並分別對城巿規劃委員會,規劃法定層面等議題展開分組討論。 委員會須具公信力及透明度
針對城巿規劃委員會的性質,與會者普遍認為現階段以諮詢功能為宜,將來按社會發展進程及各方面條件,逐步邁向具決策功能,而且其運作必須有足夠透明度,配合完善的法律法規、公眾參與機制、規範化的規劃準則,形成良好的運作體系。與會者更建議在法律條文中列明,政府對委員會所提出之意見,不論接納與否,均應予以回應,同時,為了讓公眾知悉委員會工作情況,可考慮以不具名方式,公開規劃技術範疇之會議結果,
至於委員會的規模,與會者認為以中等規模為主,非官方人員應佔多數,且任期可介乎2至3年,只可連任一次,以逐步輪換方式更替,確保了委員會穩定性,而具體產生方法則仍需深入討論。就利益回避問題,與會者認為應設立申報機制,若委員是利益當事人則不可參與表決,且由於部分規劃內容較敏感,委員須具保密義務。 法定規劃有助保障公眾利益
在法定規劃方面,與會者一致贊同把涉及城市整體結構佈局、歷史文化遺產、生態環境保育的「總體城市規劃」,涉及土地開發控制的「分區法定圖則」,均納入法定規劃,通過法律界定各地段的用途、開發強度(如樓宇高度、倍數、覆蓋率及綠化率)等指標,保證公眾利益和各區開發的質量;建議區域與城巿發展策略規劃、專項研究規劃等納入非法定規劃,現行的街道準線圖則作為城巿設計及其他建築設計指標的重要文件。


北區社諮會交通專題小組就改善區內電單車亂泊問題提建議

北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交通專題小組,分別就“改善廣華、東華、南華新村電單車泊位不足”及“改善關閘附近環境和亂泊電單車”兩大專題完成調查報告,並向政府相關部門提出具體建議,以改善區內泊車情況,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北區社諮會交通專題小組去年年底委託團體對關閘區附近海南花園、華大新村、江南大廈及彩虹苑等屋苑逾千住戶及商舖進行入戶訪談,有957戶成功完成問卷,當中近七成受訪者不滿大量電單車泊在大廈外,阻礙出入,超過六成更擔心會阻礙救援車輛通行,以及一旦發生燒車事件威脅人身安全。受訪居民及商戶期望政府能改善區內環境及交通狀況,尤其須整治電單車亂泊的情況。
為整治關閘一帶電單車亂泊情況,專題小組建議於華大新村四周馬路加設黃實線,以及清理長期棄置的電單車;在不影響居民及救援車輛通行的情況下,選擇合適地點設置電單車咪表位和上落貨車位;優化附近付費停車場之設施,並加強宣傳鼓勵車主使用,特別是電單車車主,以免出現有位無車泊,周邊卻存在大量違規泊車現象。 此外,就改善廣華、東華、南華新村電單車泊位不足問題,專題小組亦透過實地視察、街頭訪談及與政府相關部門進行跨部門會議進行研究分析,發現東華、廣華、南華新村一帶於晚上停泊的電單車數量約有二千輛,但合法電單車泊位不足四百,故存在大量違例停泊的情況,且多泊於大廈通道、走廊及行人道。有不少受訪居民認為,現時區內違例泊車情況普遍,影響居民出入,如遇火警更阻礙逃生。 專題小組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應適當利用寬闊的行人道以及街巷,開闢電單車泊位,以紓緩區內電單車泊位難的問題,亦建議相關管理部門主動介入,協調東華、廣華、南華新村三座屋苑停車場,增設電單車泊車位供居民使用。同時,大廈外圍應加裝標誌,清楚標示在走廊及行人道上禁止泊車,並要加強檢控違例泊車,避免妨礙居民的出入。 有關調查報告已提交政府部門作參考,專題小組將聯絡相關部門作進一步跟進,改善區內交通。


本地已有十萬八千多人接種流感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大流行警示維持在6級,嚴重程度為中等;本澳警示級別為第6級藍色,本地疫情為一般。 2月4日,因流感樣症狀而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症室求診的兒童占兒科求診人數的50%,成人則占成人求診人數的21%。2月5日,本地沒有班級因流感樣徵狀群集事件而須停課。新增1人確診感染甲型H1N1流感。由去年6月18日至今,累計已有3586人確診感染新型H1N1流感,17名感染者患肺炎,4名感染者需要使用呼吸機治療,2名感染者死亡。衛生局仍在繼續密切監測學校、院舍和其他機構流感流行情況。 截至2月5日下午,本地沒有新增甲型H1N1確診患者須入院。目前沒有確診患者住院接受治療。 2月5日,有1039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由去年11月23日至今,累計已有108354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 (流感應變協調中心 24 小時熱線電話: 28700800 傳真: 28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