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工務局回覆偉龍馬路及聯生土地批給質詢

土地工務運輸局回覆了立法議員的兩份書面質詢。局長賈利安在回覆區錦新的書面質詢時表示,有關氹仔偉龍馬路的住宅發展項目,特區政府於2009年6月中透過舉辦公開旁聽會,安排土地承批人就有關項目的背景、新的總體規劃方案、交通網絡和周邊環境配套,以及環境評估等方面向公眾公開介紹。 有關發展項目的設計,如塔樓數目及樓宇高度等,均必須遵守現行法例及法規,並必須符合民航安全指引,而發展商提交的環境評估報告亦已交環保部門作出分析。 上述住宅發展項目用地原屬多家公司所持有的租賃批給,其股東包括澳門特區及澳門國際機場專營公司等,有關土地租賃批給轉讓的收益全部撥歸上述公司所有,而由於澳門特區為該等公司的最大股權持有人,該收益中超過12億元將轉入特區政府庫房,其餘小部分歸澳門國際機場專營公司及其他股東所有。 另外,賈利安回覆關翠杏的書面質詢時表示,聯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1975年獲政府批給一幅位於路環、鄰近大灣,面積為337,220平方米(後糾正為326,805平方米)的填海土地,興建工業及社會設施,同時獲承諾另外批給一幅土地,興建住宅用途的「衛星城市」。 基於公共利益及工業轉型,澳葡政府在1993年批准調整工業邨計劃。該公司將總面積152,838平方米的15幅地段歸還政府使用,作社會設施及基礎建設用途,另將總面績118,315平方米的7幅地段無償轉讓予聯生工業邨有限公司,用作納入聯生工業邨範圍。聯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須負責執行所有填海及基礎建設工程,以及建造和交出相關的集體設施。 根據批給修改合同,批予該公司的土地面積為55,652平方米,分為14幅地段,當中12幅用作住宅/商業用途,一幅用作寫字樓/商業用途及另一幅用作四星級酒店用途,有關土地批給期限於2000年屆滿,土地承批人只有約7年時間完成上述14幅地段的利用,並包括所有填海及基礎建設工程,以及建造大量的集體設施。 基於融資、外圍經濟環境變化、填海物料一度難尋、承批人已投入的工程費用及支付的溢價金等種種因素,2007年特區政府最終考慮按照過去類似個案的解決方法,因租賃期限屆滿而宣告有關批給失效後,透過支付新溢價金的方式將該土地重新批予聯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另外,上述土地於1993年已獲批准轉為商住用途,是次重新批給並不涉及任何規劃用途的變更。 特區政府目前正進行《土地法》的修訂工作,對於未遵照土地批給合同規定期限進行土地利用的情況,為是次土地法修改的重點研究項目,預期對閒置批給土地的處理力度將會加大,重點防治投資者獲批土地而長期無理不發展,確保善用特區的土地資源,達致符合公眾利益的目的,而對於具備合適條件的土地,會研究預留作公共房屋或其他有助產業多元化發展的用途。 ※質詢及回覆全文見立法會網頁(http://www.al.gov.mo/);編號101/IV/2009及063/IV/2009。


推動油品行業良性競爭 保障市民權益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回覆立法議員陳偉智的書面質詢時指出,特區政府對引入不同種類的油品一直持開放態度,並會密切觀察市場情況,維持自由的准入機制,推動行業的良性競爭,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她表示,根據近年的監察情況資料顯示,港澳兩地車用無鉛汽油價格主要隨着香港石油產品價格變動而變動,本地油公司每次均跟隨香港油價變動而調整價格,且調整幅度與步伐基本與香港一致。同時,為了維護消費者權益,防止出現經營不規則和價格不合理的情況發生,統計暨普查局亦有定期按月統一公佈油品進口及零售價格,讓社會監察。 她又表示,對於引入更多不同辛烷值的無鉛汽油,除了需要修改法例以容許各種類油品進入本澳外,同樣需要解決貨源的供應和配套設備等問題。澳門目前燃油市場小,進口的辛烷值98無鉛汽油約五至六成來自香港,香港市場本身亦缺乏其他較低辛烷值油品的供應,故引入不同辛烷值油品可能增加經營成本。此外,倉儲設備和油站設施亦面對土地和投資成本的問題,因不同油品需要有不同的倉儲設備和油站設施,這些都會令經營成本增加,是經營者投資時會考慮的成本效益因素。 另外,行政暨公職局局長朱偉幹回覆立法議員高天賜的書面質詢時表示,行政暨公職局已就培訓活動的議題先後2次作出回覆,包括分別於2009年4月30日就立法會第090/E63/III/GPAL/2009號函、及於2009年10月15日就立法會第420/E299/III/GPAL/2009號函作出了書面回覆,因是次質詢與前2次回覆過的質詢屬同一事宜,故再無補充資料。 ※質詢及回覆全文見立法會網頁(http://www.al.gov.mo/ );編號064/IV/2009、180/IV/2009。


保安當局積極打擊非法旅館

保安司司辦公室主任黃傳發在回覆立法議員吳在權的書面質詢時表示,保安當局長期關注非法旅館所衍生的治安問題,並通過多項警務行動作出遏制及打擊。 治安警察局自2009 年3月,聯同旅遊局、土地工務運輸局、衛生局、消防局、民政總署及環境保護局等組成聯合小組,共同打擊非法旅館,所採取的相應行動分別是旅遊局作統籌和領導,由小組成員共同採取行動;其次是治安警察局情報廳和澳門警務廳在執行反罪案行動中,如發現疑似非法旅館之單位,按過往處理之方式,以報告書送交旅遊局跟進;其三是治安警察局情報廳和澳門警務廳在執行反罪案行動中,如發現疑似非法旅館之單位,立即通知旅遊局的聯絡員,再由該聯絡員通知其他小組成員到場共同進行聯合打擊行動。 在打擊行動方面,治安警察局在2009年3月5日至11月期間,以上述三種行動方式共進行了139次行動,共巡查了1,443個單位,其中99個單位疑為非法旅館,其中發現80名逾期逗留人士、19名非法入境者;在刑事檢舉方面,該局共檢舉30 宗收容逾期逗留或非法入境人士、l宗偽造文件、2宗虛假聲明、1宗僱用非法勞工、2宗違令罪、7宗非法再入境及3宗發現吸食麻醉品案件。這些犯罪事實一概依法作出檢舉及送交檢察院偵訊。而打擊行動仍在持續進行中,以整治不法場所及淨化社區治安環境。 另外,司法警察局分別在2009年8月24日及12月l日聯同旅遊局對非法旅館有針對性地進行兩次大規模的巡查和取締行動,分別取締3家及29家非法旅館,其中在第二次巡查行動中,除了成功拘留13名涉嫌管理非法旅館的人士外,並帶回243名非法旅館的住客進行身份調查,當中發現10人逾期逗留、11名無證人士及2名人士因其雙重身份而涉嫌實施虛假聲明罪。該兩次巡查及取締行動起到良好的震懾作用。 目前,取締非法旅館的專門法律正在立法會審議,保安當局積極提供意見及建議,希望在達成廣泛共識的情況下盡快通過及頒佈有關法律制度,使非法旅館所產生的各種社會治安問題得到根治。 ※質詢及回覆全文見立法會網頁(http://www.al.gov.mo);編號105/IV/2009。


輸入外勞僅作為本地人力資源不足之補充

勞工事務局局長孫家雄指出,特區政府在保障本地居民優先就業及維護其權益的大前提下,實事求是按澳門情況輸入外地勞動力以作為補充本地人力資源的缺乏或不足。 勞工事務局局長孫家雄回覆立法議員林香生的兩份書面質詢時表示,人力資源辦公室在批准僱主實體聘用外地僱員的批文中明確規定申請人必須在聘用外地僱員的工作期限內,維持不少於已聘用的現有本地僱員數量或必須聘用一定數量的本地僱員,若經該局調查證實,僱主實體沒有遵守上述規定時,人力資源辦公室會根據情節的輕重,按程序取消相應的外僱名額,甚至乎全數取消。倘本地僱員工作於聘有外僱之場所內,被僱主剝削或無理解僱,懷疑存在違反《就業政策及勞工權利綱要法》之情況,事主可立即親身向該局作出投訴。 他指出,特區政府亦了解社會對外僱數量限制等方面的意見,對此會因應澳門經濟環境、社會發展、人資市場等多方面客觀因素而作出詳細綜合考量,並會根據澳門的實際情況去分析、評估外地僱員數量對本澳經濟及人力資源供求狀況帶來的影響,一切以澳門的整體利益為依歸。於2008年第三季推出三項調控外僱輸入的措施,外僱數量已明顯減少。由2008年9月底的104,281人調節至2009 年同期的77,239 人,減少外僱近兩成六。 孫家雄強調,對於第4/98/M 號法律第7 條C項提及須「確保最低工資及其定期調整」的問題,特區政府一直予以重視,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亦一直就有關設立最低工資的議題定期作出討論。至於何時落實設立最低工資制度,考慮到有關制度的設立必須經過科學化的研究,以及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特別是勞方與資方的意見,故現階段宜先觀察及參考鄰近地區如香港的實踐經驗,並在勞資雙方就有關問題達成基本共識後,特區政府將會適時就設立有關制度作可行性研究。 孫家雄指出,為協助本地建築工人就業,特區政府自2008年底開始有序地推出多項公共工程,並規定承建商必須優先聘用本地工人。在監管方面,建設發展辦公室除透過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日常監督外,勞工事務局及治安警察局亦會協助其對施工工地進行不定期巡查,若發現承建商有違規行為,定必予以處罰,以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權利。 據統計,於2009 年1 月至11 月期間,該局對工程費涉及澳門幣一千萬以下的公共工程共巡查了82 次,以保障上述工程優先聘用本地工人,而在有關巡查中,並未發現任何聘用非法工作者的情況。此外,勞工事務局亦聯同治安警察局和司法警察局等部門共進行了365 次打擊非法工作的巡查行動,在有關稽查行動中,有140 次發現有涉嫌觸犯第17/2004 號行政法規的情況,當中發現涉嫌沒有任何工作許可的非法工作者143人,過職者92 人,自僱者9 人以及過界者3 人。 ※質詢及回覆全文見立法會網頁(http://www.al.gov.mo/);編號: 143/IV/2009;094/IV/2009。


《低層樓宇共同設施維修臨時資助計劃》延長一年  首年批出金額達澳門幣5,614萬

為繼續在財政上資助樓齡在30年以上、樓層7層以下的舊式樓宇進行共同設施的維修及保養工程,以鼓勵業主積極主動維修大廈共同部分,特區政府將《低層樓宇共同設施維修臨時資助計劃》的申請期延長一年,至2011年2月9日止。 「低層樓宇共同設施維修臨時資助計劃」(下稱「低層樓宇維修資助」)是房屋局設立樓宇維修基金以後,推出的第四項維修資助計劃,旨在為7層以下、30年樓齡以上的分層樓宇的業主提供財政資助,以協助其支付樓宇內共同設施的維修或更換工程費用,資助之工程項目包括維修或更換樓宇進出口閘門、供電、供水及排污總設施。 「低層樓宇維修資助」自去年2月10日正式接收申請至今(2010年2月8日),獲批核的資助個案合共467宗,涉及金額達5,614萬,其中,370幢低層樓宇獲資助更換1277條排污渠,金額達1,843萬;445幢低層樓宇獲資助改善供水總設施,金額為1,600萬;447幢低層樓宇獲資助改善供電總設施,金額為1,577萬;及422幢低層樓宇獲資助維修或更換進出口閘門,金額約為594萬。在467宗獲批資助個案中,大部分個案均申請四類設施維修。 本澳低層樓宇林立,當中不少樓宇因日久失修或老化而存在很多諸如大門損毀導致出入治安隱憂;供電設施損毀導致停電、漏電,甚至電線短路引發火警;供水設施老化導致水管生銹或滲漏影響食水清潔及環境衛生,以及排污設施損毀引發衛生危機,嚴重影響居住環境質素等連串治安、衛生、安全問題。 政府呼籲舊樓業主配合多數業主的意願,除接受政府的四類維修資助項目,包括資助上限為15,000元的進出口閘門資助,資助上限各為40,000元的供電及供水總設施,及資助上限為15,000元的排污總設施,也關心樓宇的其他部分,積極投入自身資產優化的工作。 市民如有任何疑問,可致電2859 4875或親臨青洲沙梨頭北巷102號房屋局查詢,或瀏覽房屋局網頁(http://www.ihm.gov.mo)。


本地已有十萬九千餘人接種流感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大流行警示維持在6級,嚴重程度為中等;本澳警示級別為第6級藍色,本地疫情為一般。 2月7日,因流感樣症狀而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症室求診的兒童占兒科求診人數的53%,成人則占成人求診人數的22%。2月8日,本地沒有班級因流感樣徵狀群集事件而須停課。沒有新增確診感染甲型H1N1流感個案。由去年6月18日至今,累計已有3588人確診感染新型H1N1流感,17名感染者患肺炎,4名感染者需要使用呼吸機治療,2名感染者死亡。衛生局仍在繼續密切監測學校、院舍和其他機構流感流行情況。 截至2月8日下午,本地沒有新增甲型H1N1確診患者須入院。目前沒有確診患者住院接受治療。 2月8日,有776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由去年11月23日至今,累計已有109708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 (流感應變協調中心 24 小時熱線電話: 28700800 傳真: 28700863)


旅遊局參加印度旅展力拓潛力市場

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參加2010印度出境旅遊展覽會(Outbound Travel Mart),進一步開拓印度這個具潛質的客源市場,吸引更多印度旅客到澳門度假。 2010年的印度出境旅遊展覽會先後在新德里和孟買兩個重要外遊客源城市舉行。孟買的印度出境旅遊展覽會展期是二月六日至八日,新德里的展期由二月十一日至十三日。 在孟買和新德里舉行的出境旅遊展覽會,是印度首屈一指的外遊旅遊展覽會,為旅遊策劃者提供機會,向業界及消費者展示旅遊產品,藉此拓展客源市場。 特區政府旅遊局在印度出境旅遊展覽會設置展覽攤位,並聯同澳門的旅遊業界代表,包括澳門威尼斯人度假酒店、新濠天地、中國旅行社等,向當地居民推介澳門旅遊。大批與會者在澳門展覽攤位駐足圍觀,很多更索取宣傳單張,了解澳門旅遊情況。 印度人口超過11億,是世界其中一個快速增長的外遊市場,為澳門其中一個重點開發的目標市場。2009年,澳門的印度入境旅客較2008年上升超過百分之30,成為亞洲地區旅客增幅最大的客源市場。


二零零九年第四季公司統計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09年第4季新成立公司共有674間,同比上升24.1%;註冊資本合計1.40億元(澳門元,下同),大幅增加76.8%,主要是新成立的金融業務公司註冊資本(5,258萬元)同比急升90倍所致。第4季解散的公司共123間,撤銷的資本額為2,244萬元,當中屬批發及零售業的有33間。 2009年全年新成立公司共2,529間,較2008年減少7.6%,總註冊資本為3.40億元,減少17.6%。新成立公司中批發及零售業有955間,工商輔助服務業與建築業分別有440間及317間。新成立公司中來自本澳的資本合共1.66億元,同比下跌27.7%;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的資本分别有5,962萬元及4,158萬元;而泛珠江三角區域的省份中,以來自廣東省的資本額最多,共2,606萬元。 2009年註冊資本少於5萬元的新成立公司有1,699間(佔總數67.2%),資本額共4,443萬元(佔總註冊資本13.1%);而註冊資本在100萬元或以上的有57間,合計資本額達1.99億元(佔總數58.5%)。此外,超過八成的新成立公司屬有限公司。按股東居住地統計,全為本澳股東的新成立公司有1,533間,由澳門與其他國家或地區股東合組的有336間,而澳門以外國家或地區股東的則有660間。 2009年共有469間公司解散,同比上升4.9%,相對資本額共19.94億元,較2008年顯著增加2.8倍,當中不動產業撤銷的資本額達19.08億元。


房屋局調解廣福安花園業主代表達成共識 擬定於三月召開分層所有人大會

就近月廣福安花園發生的物業管理爭議,房屋局日前安排廣福安社區互助會及事實管理實體等業主代表召開協調會議。代表均共識於本年3月下旬重新依法召開分層所有人大會,並擬定於3月6日(星期六)在廣福安花園進行講解會。 為協助調解私人樓宇廣福安花園的物業管理爭議,房屋局於日前(2月5日)於局內安排了廣福安社區互助會及事實管理實體等業主代表召開會議。會上,房屋局協調業主各方共同合作並盡快重新依法召開分層所有人大會,選出新一屆管理委員會及讓業主議決大廈管理的模式。 由於上屆管理委員會的任期已完結,故現時廣福安花園沒有管委會,而管理模式是以自管的模式進行。經協商後,業主代表達成共識,並同意定於3月底前召開分層所有人大會。選出新一屆管理委員會及讓業主議決大廈管理的模式。為有效向業主講解成立管理委員會之目的及職能、分析由分層所有人(即業主)自管大廈或委託物業管理公司的相關情況及召開分層所有人大會之法定程序,業主代表亦共識於3月6日(星期六)在廣福安花園召開講解會,屆時,房屋局將派員向業主講解相關的事宜。 房屋局一直以中立角色居中協助調解樓宇管理的爭議,提供有利問題解決之分析及意見,務求爭議各方能理性磋商,達成和解,並向業主提供召開分層所有人大會的運作指引,以協助大會能依法進行及進行有效的樓宇管理,呼籲廣福安花園業主踴躍參與自身的樓宇管理事務,共謀獻策。


港務局聯多部門訪漁民  宣傳海上安全訊息

為了提高漁民的海上安全意識,港務局今(8)日聯同海關、消防局及漁民互助會代表登船探訪漁民,向漁民宣傳防火、防盜及防污訊息。 每逢農曆新年期間,均有大量本澳、香港和內地各類漁船錨泊於內港,港務局每次均會執行內港漁船防火應變計劃,與海關、消防局、漁民互助會及澳門旅遊娛樂股份有限公司疏河部等單位緊密合作,維持內港一帶的海上秩序和安全。今年2月8至19日期間,港務局會一如既往派出轄下配有強力水炮之拖輪“青洲II號”及消防搜救船“蓮花號”於內港錨泊區進行24小時值勤,而其他輔助船隻則會執行後勤戒備工作。 現時已有漁船陸續錨泊於內港,為了避免在錨泊期間發生火警意外及偷竊,以及防止垃圾污染海上環境,港務局與海關、消防局及漁民互助會代表今日上午登船探訪漁民,向錨泊在內港的漁船派發海上安全宣傳品,藉此加強漁民之防火、防盜的警覺性及防污意識。港務局要求漁船嚴格遵守相關之法例,例如每艘漁船必須配備足夠及合格之消防、救生設備及安排船員留守等,以便應付突發事故。 港務局呼籲漁民尤其應小心防火,避免在農曆新年期間發生不幸意外,港務局為此加強了錨泊區的防火部署,於內港漁船錨地設立三條防火分隔帶,將漁船群適當分隔,避免一旦發生火警時造成火勢蔓延,並張貼防火告示,呼籲漁民小心處理易燃物品。 另一方面,為了向漁民宣揚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及提高維護海上清潔的意識,港務局在農曆新年期間會作出了一系列的海上清潔及環保行動,其中包括定時派員到船上派發及回收垃圾袋,加派人員進行清污及清理海上漂浮垃圾等工作,改善海上環境衛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