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2010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新聞發佈會
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及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聯合主辦的 “2010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下稱“2010名優展”)將於2010年7月22日至25日一連四天假座澳門漁人碼頭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本次展銷會是繼去年粵澳兩地政府配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和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進一步落實去年3月初簽署《加強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而舉辦之“2009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後,又一次聯手舉辦的經貿盛事。一如去屆, “2010名優展” 得到粵澳多方的大力支持,邀得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國家商務部外貿發展事務局作為特邀支持機構,以及粵港澳三地四十多個政府部門、貿促機構及商協會作為協辦機構,並由澳門展貿協會承辦。 “2010名優展”集貿易、文化、購物、消閒、娛樂為一體,以嘉年華形式進行,內容豐富多彩,包括展銷展示區、 “服務業與服務貿易論壇”、商業配對、專業產品及服務推介、採購洽談、文藝表演、大抽獎等活動。 二百多家粵澳企業參展,名優商品豐富多樣 今次展銷會採用展銷展示形式,共設249個展位,面積約6000平方米。展銷展示商品包括廣東的名優商品和澳門特色商品,包括食品、茶葉、小家電、日用品、電子產品、工藝品和旅遊紀念品等。 廣東省參展城市來自廣州、深圳、珠海、汕頭、佛山、韶關、梅州、惠州、東莞、中山、江門、陽江、湛江、茂名、肇慶、清遠、潮州、雲浮等18個地級市的142家生產名優商品企業。在廣東省外經貿廳及各市外經貿局積極組織發動下,各市生產名優商品企業積極參展,共有192家企業報名參展,申報攤位295個,廣東省外經貿廳以從好中選優的原則,挑選142家企業參展,參展企業整體素質提高,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有95家,佔65.5%;在境外進行商標注册的企業有76家,佔52.4%;獲得國家級、省級名牌名標的企業94家,佔63% ; 屬於商務部及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自主國際知名品牌企業24家,佔16%;屬於各類行業龍頭企業的共92家,佔61%。當中包括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的廣東省絲麗國際集團金絲達有限責任公司、珠海雙喜電器有限公司等5家名優企業;獲得 “中國馳名商標” 稱號的“陽江十八子”、“雙喜”、“淩豐”等13家企業; 41家獲得“廣東省名牌產品”稱號企業; 28家獲得“廣東省著名商標”商品企業及一批行業龍頭企業。 展銷展示區以城市劃分為獨立區域,各企業名優商品被安排在各自城市區域進行展銷展示。另外,大會通過廣州亞運組委會邀請廣州亞運紀念品特許經營商參加活動,設置專門展區以展銷亞運商標紀念品,體現2010廣州亞運元素,此將成為本次展銷會的其中一個亮點。 展銷會亦設置澳門名優商品展區,共67個本澳企業參與,展示展銷澳門特色商品之名優商品,均為澳門企業製造和澳門商品,涉及類別包括食品、消費品、日用品及家居飾品、電子產品和服裝皮具,以及澳門企業之代理商品。 舉辦『服務業與服務貿易論壇』及與穗中兩市簽署合作協議 『2010年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 - 服務業與服務貿易論壇』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與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共同主辦,於7月22日下午三時至五時假專業推介洽談區內舉行,該論壇為 “2010名優展”的重點活動之一,以粵澳服務行業和中小企業為主要對象,由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代表講解廣東省服務業發展情況並作政策介紹,並由澳門商會、企業代表綜論粵澳服務業發展及合作機遇,藉論壇舉行協助參會企業、客商瞭解商機資訊,促成合作。 同時,論壇期間將舉行簽約儀式,項目包括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與廣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簽署《加強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以及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與中山市人民政府簽署有關“中國燈都─古鎮鎮燈飾博覽會”合作協議。 產品及服務推介推廣活動 為參展參會企業創造採購洽談合作平台 展銷會期間,將舉辦多場產品介紹會,其中包括「環保新概念」、「環保智慧廚房專家」、「優質靈芝及雲芝類保健品對身體健康增強之效用 」、「咖啡」、「如何選擇有功效的抗老化產品」、「武夷山茶王 - 大紅袍」、「鑑賞水晶」、「泰國傳統工藝品 --- 寶石鑲嵌畫」、「無優洗淨 - "多目" 無添加劑清潔液,讓你的生活更健康」等。 另外,為促進粵澳採購商與名優企業的合作,透過商貿對接洽談,共同推動粵澳貿易平台的發展,粵港澳知名採購商及零售百貨集團,包括: 全球零售品牌TESCO、內地知名百貨集團廣百股份有限公司等將在展銷會現場與參展參會企業進行採購洽談,大會更特別設置商業配對及採購洽談區域,為買賣雙方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以促成他們的貿易成果。 江門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駐澳聯絡點掛牌成立 『江門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駐澳門商務諮詢聯絡點啟用儀式』亦將於 “2010名優展”開幕式後舉行。這是繼珠海市在澳門設立聯絡處後,第二個在澳門設立聯絡處的珠三角城市,標誌著本澳與珠三角城市深化合作進入新的階段,更有利澳門與江門市今後在新一輪的經貿合作中,共同開拓市場,及有利江門企業通過澳門區域服務平臺,發展海外市場。屆時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廳長梁耀文、江門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佳林將親自蒞臨啟用儀式任主禮嘉賓。 在新一輪粵澳經貿合作中發揮作用 『2009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是在2008年下半年開始的金融危機籠罩全球,廣東省及澳門企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下,為確保兩地企業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粵澳兩地政府根據《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及澳門特區政府貿促局與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於去年三月簽署的《加強全面戰略合作協定》內容,結合澳門旅遊業優勢,發揮澳門作為商貿服務平臺的作用,面向本地居民和遊客,促進本土經濟,協助粵澳名優商品加快進入本地市場和向海外市場推介,協助澳門與區內企業在金融海嘯中把握商機而舉辦的經貿活動,亦是繼2003年粵西名優產品展銷會後,粵澳兩地合作的後續行動。在兩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展銷會取得預期效果,並取得很大的成功。 “2009展銷會” 吸引了逾十萬人次的市民及遊客進場,大部分商品供不應求,特別是在會期及會後出現交易暢旺的現象。展會期間舉辦了589場商業配對,促成了8個項目簽約,不少參展商在展銷會結束後繼續接到訂單,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粵澳兩地企業走出金融危機影響,充分體現了澳門區域經貿平臺作用。參展商、專業觀眾普遍對“2009展銷會感到滿意,不少參展商今年再次參加”2010名優展”,他們表示,“2009展銷會”為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商機,今次一定備足貨源,滿足澳門市民及遊客的需求。 本次展銷會是在此成功基礎上,結合粵澳新一輪經貿合作趨勢,進一步深化粵澳兩地經貿合作的具體行動。為了讓今次展銷會取得更大的成功,於“2009展銷會”結束後,主辦單位逐步、分階段開始 “2010名優展”各項組展工作,更於六月開始用多種宣傳手段,展開全面推廣活動。 繽紛多彩的嘉年華活動 繽紛多彩的嘉年華活動是今次展銷會的特色。包括 “名優商品大折扣活動”、“消費券”、“幸運大抽獎”及文藝表演等活動。“幸運大抽獎”天天舉行,到會的市民及遊客有機會贏取豐富的獎品。22、23、24日抽獎時間於當天下午五點半進行,壓軸大抽獎在25日晚上七點四十五分進行。 展銷會期間舉辦之文藝表演活動,粵港澳三地著名歌手與藝員將同臺演出,為觀眾表演舞蹈及演唱,節目天天不同。具體時間分別為每天下午的一時至一時半、二時至二時半、三時至三時半、四時至四時半、五時至五時半、晚上七時至八時。香港著名的歌手洪卓立、鍾舒漫、泳兒將分別於22日、24日、25日晚上七時到八時時段高歌獻唱。所有節目均免費讓觀眾欣賞。 歡迎海內外客商及市民參與展銷會 為了方便市民參與,大會為提供往來於澳門市區與會場的免費穿梭巴士服務。具體路線包括“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澳門廣場、荷蘭園大馬路-近高甸玉街荷蘭園栢蕙巴士站、馬場海邊馬路-黑沙環來來超級市場,以及在各口岸(關閘及碼頭)及各大會指定酒店接載市民參觀展銷會,並為駕車人士提供漁人碼頭會展中心停車場三小時免費泊車優惠。 “2010名優展”一連四天均對外開放,大會誠摯歡迎海內外客商、澳門居民、各地旅客參與是次粵澳兩地經貿盛事,享受展銷會嘉年華帶來的快樂。開放時間: 22日(星期四)上午十二時至晚上十時,23日24日(星期五、六)上午十一時至晚上十時,25日(星期日)上午十一時至晚上八時。 如欲進一步瞭解 “2010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 的相關情況,請致電展會熱線: 853-87989788或瀏覽 “2010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 網頁: http://www.guangdongmacaofair.com
…
科技基金邀日專家談創新政策
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於七月廿三日下午三時三十分至五時邀請了日本知名學者、東京大學工程研究學校創新技術管理學院Kazuyuki Motohashi教授來澳,進行題目為“中國和日本的科學-產業聯繫及中小企業創新政策︰最近的發展及其對澳門的啟示”的講座,希望從探討日本和中國的經驗中總結出有利於澳門的政策啟示。屆時邀請了本澳相關政府部門、科技社團、大專院校等單位的代表出席講座。講座以英語進行,地點為澳門宋玉生廣場411-417號皇朝廣場9樓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演講廳,查詢電話:8599 8104 陸小姐。
…
交通事務局就麻子街交通環境聽取居民意見
交通事務局就改善麻子街的交通環境,日前與沙梨頭坊眾互助會及區內居民交換意見。針對有不少居民反映麻子街路面狹窄,路旁經常出現電單車胡亂停泊,影響救援車輛出入,交通事務局已計劃於街內增設黃虛線及相關標誌牌,限制車輛停泊,但具體設置範圍待與居民進一步達成共識後,盡快開展。 為進一步了解麻子街的交通情況,交通事務局道路工程處處長林志劍帶同相關人員,前往了沙梨頭坊眾互助會,與該會及區內居民就上述問題交換意見。席間,不少居民反映,麻子街路面狹窄,路邊兩旁經常停泊電單車,影響私家車及救援車輛出入,情況混亂;電單車亦經常阻塞大廈出入口,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交通事務局了解到居民的憂慮,已積極尋求方法改善麻子街一帶的交通環境,並在諮詢居民意見後初步擬定多個方案。考慮到麻子街的路面狹窄,建議在仁慕巷至坊眾學校道路兩邊設置黃虛線及黃實線,增加交通標誌牌,限制車輛停泊,以利一般車輛及救援車輛通行,同時增設適當的交通設施保障行人安全;另外,為舒緩區內電單車泊位緊張的情況,局方亦會尋找合適地點,增設電單車泊位及夜間停泊區。 就上述方案,交通事務局將於進一步收集居民意見後再作定案。歡迎居民繼續提供意見,以便局方作出更加合理和適當的交通安排。
…
政府完善法規確保私人房屋市場健康發展
為保障本澳私人房屋市場健康和穩定發展,對於私人房屋市場,特區政府將繼續致力透過完善法規,加強運作的監管機制,提高市場信息的透明度,減低信息不對稱風險,務求使市場機制能更有效地運作,從而令房地產市場可健康地發展。 房屋局局長譚光民在回覆立法議員李從正的書面質詢時表示,當局將透過土地工務運輸局、房屋局、地圖繪製暨地籍局、物業登記局及統計暨普查局的合作,在保障私隱的前提下,研究建立可供公眾查詢的房地產市場資料庫,提供更多有關房地產市場的訊息,如每月住宅交投情況、興建及落成的住宅數量等,從而提升房地產市場的透明度,讓市場更理性地評估房屋發展實況。 他又指出,因應市場對中、小型居住單位的需求,政府將在短期內推出土地公開拍賣及活化工業大廈的措施,針對性推出土地以增加細面積單位的供應量。有關措施已初步擬定了相應方案,在土地供應方面,將試點推出一幅面積達三萬平方呎的土地,以公開拍賣形式推出市場,並在競投條件上設定多項規範及要求,包括限定細面積單位的興建比率,動工、興建、落成、銷售等程序設定時間規限等;至於工業大廈轉變用途的措施,將重點活化全幢拆卸重建而業權單一的地段。相信透過兩項措施,可為本地市場提供更多符合本地居民需求的居住單位。 譚光民在回覆立法議員陳美儀的書面質詢時表示,為紓緩社會對公共房屋的訴求,政府制定的公共房屋規劃中,在路環石排灣興建一個公屋社區,將建造約20幢公屋樓宇,提供約6,800個公屋單位,並配有各項社會設施。目前,該區尚未有道路及各項基建設施,有必要進行大規模的土地平整、基礎建設、建築工程等多個工種,並需要多個相關部門的參與和合作,包括規劃、設計、基建、能源、環保、市政、房管等不同職能的部門。 他指出,工程部門正進行路環石排灣公屋土地平整計劃的編製工作,有關工程將於今年動工;同時亦已開展草擬基建規劃和建築設計等工作,各項設計預計可在今年完成,銜接土地平整完工後可緊接按序展開各項工程。當局會定期於網站及公開發佈有關興建進度,讓社會各界了解公共房屋的資訊。 譚光民又表示,因應本澳人口老齡化的現象,政府在規劃公共房屋時,均會預留一定數量的長者社屋單位,並配以照顧長者的先進設備、活動空間及設施,例如在2009年落成的筷子基社屋「快富樓」及青洲社屋「青松樓」兩幢長者大樓均設有無障礙設施,亦有社會設施配合長者的需要,而各長者單位均設有平安鐘及煙霧感應器,有條件為獨居長者提供24 小時無間斷的緊急支援。
…
特區政府持續建設和完善基建設施
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賈利安表示,為配合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特區政府致力投放資源,建設和完善各項基建設施。 賈利安在回覆立法議員麥瑞權的兩份書面質詢時表示,留意到公共工程投資與發展開支計劃的執行率偏低的情況,因此,今年特設立一個工作小組,專責跟進工務部門的公共工程進度及投資計劃(PIDDA)預算執行情況,查找不足,實事求是,以增加投資計劃的可操作性。 他指出,為更好地落實運輸工務領域施政方針,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期減少公共工程項目的招、評標時間,加快展開公共工程,進而能達到改善投資計劃執行情況之目的。 賈利安表示,工作小組將負責編製《PIDDA預算(工程項目)指引》,訂定按實際圖則編制進度而應作出的預算編列的相關指引,減少因預算編列過大,而引致預算執行率偏低之情況。 在保障本地建築工人就業機會方面,政府因應金融海嘯的影響而推出一系列公共工程,有關工程已有序地分階段推出。政府亦根據經濟情況及市場的變化,加推更多中小型工程,讓本澳中小型建築公司和工人受惠。總結2009年全年,工務部門合共推出248項工程,涉及金額約為36.2億。 賈利安表示,工作小組將繼續研究從制度上推進公共工程實現公平、公正、公開和高效的流程機制,並會分析及總結重大公共工程項目由籌備、推出至執行等各環節的經驗,尋求改進工程延誤的建議方案。
…
行政當局回覆多名立法議員的書面質詢
旅遊局和文化局就旅遊宣傳、打擊非法旅館及世遺區環境等方面,回覆立法議員的書面質詢。 旅遊局局長安棟樑回覆議員陳明金的質詢時表示,澳門回歸後到訪旅客人數持續攀升,除因為澳門本身的飛速發展外,結集政府、業界以及民間各方面的宣傳推廣工作亦起著一定的催化作用。 而當局在選擇宣傳推廣的合作伙伴方面,一直於主要及具有潛力的市場中,挑選一些具規模及高滲透力之主流媒體及旅遊業界代表合作,以確保宣傳推廣的成本效益達至最大值。 為確保宣傳推廣經費運用得宜,旅遊局一直密切監察投放之宣傳經費與該市場訪澳旅客數量之變化。但值得注意的是,投放的宣傳經費與該市場訪澳旅客數目的增減不一定成正比,因為宣傳推廣乃一長線投資,而且旅遊的屬性受制於很多外在、不能控制的客觀因素。 另外,安棟樑回覆議員吳在權有關打擊非法旅館的質詢時表示,旅遊局對於有證據證明有關人士在住宅單位非法經營旅館業務,一直都適用第16/96/M號法令予以監管和處罰,但所涉及的條文並不完全明確清晰,在行政法院與中級法院之間、中級法院的法官之間以及駐中級法院的檢察官亦存在不同見解。 同時,在實務上仍存在「入屋」取證困難、防範措施不足、調查工具不足及罰款過輕等一系列問題,其中「入屋」困難的問題尤其顯著。由2009年3月5日至2010年5月10日,共進行了167次聯合巡查行動,巡查單位總數1,126次,其中僅268次成功進入單位(佔23.8%),當中只有153次(佔13.6%)巡查的單位涉嫌被用作經營非法旅館活動。 安棟樑表示,對涉嫌單位發出查封令,須先確定相關違反者之身份,由於辨認經營非法旅館業務者之身份存在困難,故需時查找違反者並確定其身份,方可按照程序在報章上刊登通知令。此外,《禁止經營非法旅館》法案正在立法會細則性審議,故現時打擊非法旅館跨部門工作小組仍繼續以過往的模式運作,進行聯合巡查。 文化局代局長王世紅回覆議員麥瑞權的質詢時指出,特區政府一向相當重視世遺區環境的改善工作,並加大宣傳推廣,吸引旅客到訪以帶動商機。政府亦推出多項政策,在財政上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及延續具傳統特色的行業,以及資助樓宇的維修工作。對於具特色的建築物,政府亦積極與業權人商討合作進行建築的保護及合理再利用。
…
當局就非凡事件回覆議員質詢
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主任張素梅,經徵詢民航局和旅遊危機處理辦公室意見後,回覆議員陳偉智的書面質詢時表示,自3月25日,非凡航空取消飛往悉尼和墨爾本的航班及轉飛安排後,特區政府即密切監視事態發展及全力協助受影響的乘客,多次督促非凡航空必須履行社會責任,妥善安排受影響的乘客,其中包括向特區政府及時提交完整的乘客名單。非凡航空直到3月28日才開始陸續提交乘客名單,但資料並不齊全。 她重申,鑑於非凡航空不履行提供公共航空運輸服務的應有商業責任,為維護公眾利益和澳門旅遊城市的國際形象,特區政府決定要求澳門航空終止與非凡航空的分專營合約,並在終止分專營合約後,撤銷了非凡航空的空運經營人證明書。受此次事件影響的乘客追討退票款項事宜,由澳門消費者委員會繼續協助處理。 回覆中亦提及,旅遊危機處理辦公室一向絕對尊重新聞自由。在非凡航空事件中,從未干涉任何新聞媒體的報導,不存在任何妨礙新聞自由的意圖和行動。 民航局局長陳穎雄回覆議員陳偉智的另一份質詢時指出,2008年,面對全球金融海嘯等因素,非凡航空因銀行信貸收緊而陷入困境,特區政府考慮到當時本澳及全球的經濟及信貸環境,以及詳細評估該公司對本澳的經濟、旅遊及對外交通等各方面的影響,並參考了歐美地區拯救企業的做法,認為以須償還的貸款支援非凡航空解決財務問題,渡過危急困境,是符合澳門社會經濟利益的恰當做法,亦有利於本地航空事業的持續發展。 根據第8/2003號行政法規規定,工商業發展基金的職責,是對有助澳門特區經濟發展的項目給予財政支援。為此,特區政府透過該基金向非凡航空提供了合共2.12億元的貸款。事實上,特區政府從沒有向該公司給予無償資助。 他表示,為監督有關貸款之運用情況,該公司須向特區政府提交報告,而為保障有關貸款之返還,該公司已提供保證人,以擔保款項的償還。若未能履行還款責任,工商業發展基金可根據有關的法律法規向該公司及其保證人進行追討。
…
行政暨公職局回覆議員書面質詢
行政暨公職局代局長杜志文在回覆立法議員陳明金的書面質詢時指出,澳門特區成立以來,社會及經濟急速發展,對工作專業化的要求日益迫切,特區政府按照整體發展目標、施政方針及社會發展需要等,開展了一些重點工作(當中包括一些跨部門項目),並相應設置了相關屬項目組性質的部門,以實現屬過渡性質之特別項目。 他又表示,在專業與多元的社會中,傳統上以橫向專業分工為組織的設置基礎有其必要性。基此,特區政府結合一般常設部門與屬項目組性質的部門,從而進行有效的專業分工,一方面可強化政府組織設置的彈性及目標的達致,另一方面則可避免因過渡性質的工作而導致整體常設行政組織數目的膨脹。 杜志文又指出,特區政府自成立至今,共設立13個屬項目組性質的部門,另外,現時在澳門理工學院範圍內亦設有屬於項目組性質的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特區政府對上述項目組部門的工作情況持續作出跟進及評估,當中,因應本澳經濟及電信業的發展,於2006年撤銷了電信暨資訊科技發展辦公室,並在其基礎上成立了電信管理局,負責規管、監察、推動及協調所有與電信業有關的活動。另外,配合本澳旅遊博彩業的發展情況,於2009年撤銷了澳門旅遊博彩技術培訓中心,並將賦予該中心的職責分別轉給澳門理工學院和旅遊學院負責。 他認為,在一般情況下,特區政府公共部門及實體領導官職據位人以專職性制度執行職務,不得兼任其他公共職務或官職,但按照第15/2009 號法律《領導及主管人員通則的基本規定》第9條規定,屬當然兼任,以及經行政長官或各司長委任參加委員會或工作小組等情況除外。為此,在專業分工的基礎上,為有效結合一般常設部門與項目組部門的運作,並協調一些涉及跨部門的項目及不致使領導官職數目增長,特區政府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考慮,適當委任個別領導人員同時兼任相關領域內的其他領導職務。 特區政府持續理順職能設置,加強統籌協作,完善組織內部架構。未來在宏觀組織結構研究的基礎上,將適時檢討和重新調整政府架構內各層級間的權責與分工,更好配置決策、執行和監督職能,結合有效的統籌與協調機制,提升政府整體的施政能力。同時,加強跨部門協作及整體應變能力,完善跨部門小組合作模式,使政府施政能更有效、更快速地回應市民的訴求及社會的發展需要。
…
2010年1-6月中國-葡語國家高層互訪情況
1月
中國政府特使、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出席莫桑比克總統格布紮就職儀式;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與巴西環境部長卡洛斯出席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的中國、印度、巴西、南非 “基礎四國”氣候變化部長級磋商會議;
巴西眾議院議員、交通委員會主席雅伊梅·馬丁斯訪華;
2010年上海世博會葡萄牙展區總代表羅蘭多·博爾熱斯·馬丁斯訪問上海; 2月
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接見參加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第五次例會的與會國代表團團長(葡語國家駐華大使)和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代表團;
中國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高燕訪問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
巴西常務副外長派特裡奧塔訪華;
巴西副外長雅瓜里貝訪華;
中國國務院僑辦副主任馬儒沛訪問巴西;
中共中央文明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世明訪問巴西;
巴西政府城市部住房全國委員會秘書處主任希德·布蘭科訪華;
佛得角非洲獨立黨代表團總書記毛里西奧訪華; 3月
中國農業部長韓長賦和巴西農業發展部長卡塞爾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 “金磚四國”首屆農業部長會議;
中國鐵道部副部長盧春房訪問巴西;
巴西發展、工業和外貿部常務副部長伊萬.拉馬略訪華;
巴西外交部主管能源和高技術事務的副部長阿馬多訪華;
中國外交部外交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吉佩定訪問安哥拉;
巴西國家石油、天然氣和生物燃料署署長阿羅多.利馬訪華;
東帝汶國防國務秘書平托訪華;
中國吉林省委常委、吉林省副省長馬俊清訪問葡萄牙;
佛得角薩爾市市長喬戈訪華;
中信集團董事長孔丹訪問安哥拉;
中國銀行副行長陳四清訪問巴西;
常設秘書處代表團訪問廣東省廣州市和佛山市; 4月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巴西總統盧拉出席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核安全峰會;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巴西,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劃,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國務委員戴秉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外交部副部長李金章,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胡錦濤主席辦公室主任陳世炬陪同訪問;
東帝汶副總理若澤·路易斯·古鐵雷斯訪華;
葡萄牙國務部長兼外交部長路易斯·阿瑪多訪華;
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出席2010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開幕典禮;
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党副總書記若澤·曼努埃爾·費爾南德斯訪華;
巴西總統府機構安全部部長菲利克斯訪華;
莫桑比克加紮省省長迪翁巴訪華;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鐘山接見參加第107屆廣交會的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代表團;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訪問巴西;
中國安徽省副省長花建慧訪問莫桑比克;
中國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廣東省副省長雷於藍、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出席在澳門舉辦的第三屆「珠江論壇」暨「世界級珠三角都會—現況與前瞻」高峰會開幕儀式;
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副市長李子甫訪問巴西;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賈廷安訪問莫桑比克;
巴西國防部政策、戰略和國際事務國務秘書馬爾科・門德斯空軍上將訪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訪問巴西;
中國浙江省僑聯副主席張維仁訪問葡萄牙;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蘇樹林訪問巴西;
中國浙江省溫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林訪問巴西; 5月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中央宣傳部部長劉雲山、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郭伯雄、中央紀委副書記何勇、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劃,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部長孟建柱、國務委員戴秉國、全國政協副主席黃孟複、中央軍委委員李繼耐、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等出席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式;
中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烏雲其木格訪問巴西;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訪問安哥拉;
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與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在澳門簽署了《補充協議七》》。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中央駐澳聯絡辦主任白志健、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周波和外交部駐澳署理特派員宋彥斌出席了簽署儀式。
中國海南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衛留成訪問巴西;
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王正偉訪問巴西;
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政治局委員、國家石油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文森特訪華;
安哥拉城市規劃與建設部部長若澤·費雷拉訪華;
幾內亞比紹衛生部部長佩雷拉訪華;
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石泰峰訪問巴西;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訪問葡萄牙;
中國湖北省常務副省長李憲生訪問莫桑比克;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李清林訪問安哥拉;
GEOCAPITAL公司總裁若熱·裡貝羅、股東大會主席安東尼奧·桑托斯訪華; 6月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巴西財政部國務部長吉多·曼特加出席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四次峰會;
莫桑比克總理艾雷斯·阿裡訪華,財政部部長曼努埃爾·鄭、公共工程和住房部部長穆滕巴、礦產資源部部長比亞斯、總統經濟與發展事務顧問西芒戈陪同訪問;
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訪問葡萄牙;
巴西財政部國務部長吉多·曼特加、中國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和中國政府副總代表陳篤慶出席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巴西國家館日官方儀式;
葡萄牙經濟、創新與發展部長若澤·維艾拉·達席爾瓦、環境與土地規劃部長杜爾塞·帕薩羅,葡投資外貿局局長巴濟裡奧·奧爾塔、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曉軍和中國政府副總代表陳篤慶等出席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葡萄牙國家館日官方儀式;
莫桑比克文化部部長阿曼多·阿爾杜爾、中國文化部副部長歐陽堅和上海世博會中國政府副總代表趙亞力出席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莫桑比克國家館日官方儀式;
安哥拉環境部長瑪利亞·雅爾丁訪華;
巴西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格雷西訪華;
中國天津市常務副市長楊棟樑訪問巴西;
來華參加莫桑比克部級經濟特區研討班的莫內政部副部長若澤·馬德烏斯·佩德羅·曼德拉、外交與合作部副部長恩裡克·阿爾伯托·班澤、財政部副部長佩德羅·孔塞桑·科多、計劃與發展部副部長瑪利亞·若澤·盧卡斯、外交與合作部副部長愛德華多·若澤·巴西昂·科洛馬、國防部副部長阿古斯提尼奧·蒙德拉內、能源部副部長雅伊梅·伊美德、婦女與社會行動部副部長維爾吉利奧·馬德烏斯、國家行政部副部長若澤·騫貝、旅遊部副部長羅薩里奧·穆埃雷亞、礦產部副部長阿卜杜爾·拉紮克·諾爾馬胡曼德、青年與體育部副部長卡洛斯·若澤·卡斯楚·德索薩、漁業部副部長加佈雷埃爾·塞拉芬·穆提瑟、公共事務部副部長阿布杜雷馬內·里諾·德阿爾梅達、環境行動協調部副部長安娜·保羅·薩姆·古多·希夏瓦、公共工程和住房部副部長卡爾瓦略·姆阿裡亞、教育部副部長阿爾林多·孔薩羅·奇隆多、教育部副部長奧古斯圖·瓊·路易士、農業部副部長安東尼奧·勞爾·林寶、工業與貿易部副部長凱耐基·維阿熱·瑪麗紮內、教育部副部長萊塔·弗羅林達·烏谷、司法部副部長阿爾伯特·恩庫圖姆拉、老戰士部副部長瑪律塞利諾·瑪爾塔·裡弗拉、運輸與通訊部副部長埃烏澤比奧·賽義德、運輸與通訊部副部長曼努艾拉·若阿金·裡貝羅、衛生部副部長納澤拉·卡裡姆·阿卜杜拉等26名副部長訪問中國澳門、深圳和北京;
葡萄牙經濟、創新與發展部長若澤·維艾拉·達席爾瓦、葡投資外貿局局長巴濟裡奧·奧爾塔、中國駐葡萄牙大使張備三、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張偉、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秘書長常和喜、澳門貿促局執行委員陳敬紅和中國駐葡萄牙使館經濟商務參贊何定出席中國與葡語國家企業經貿合作洽談會-里斯本-2010開幕式;
中國河南省省委常委、省統戰部長劉懷廉訪問巴西;
幾內亞比紹漁業國務秘書馬里奧·迪亞斯·薩米訪華;
中直工委常務副書記孫淦訪問巴西;
中國江西省僑聯副主席黃榮福訪問巴西;
葡萄牙內政助理國務秘書若澤·貢德·羅德里格斯訪問中國澳門;
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長夏耕訪問葡萄牙;
巴西聖馬托烏斯市副市長皮諾奇·馬奧訪華;
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代表團訪問葡萄牙、佛得角和莫桑比克等葡語三國;
莫桑比克國家投資促進中心副主任穆薩·尤斯曼訪華;
中國保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則榮訪問東帝汶;
…
房屋局抽籤制定望廈平民新邨租戶調遷揀樓排序名單

望廈平民新邨始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為本澳社屋重建項目之一,重建後將提供不少於750個單位。為優化社區的居住環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質素,新廈將設有公共巴士轉乘站、公眾停車場及綠化休憩設施。居於望廈平民新邨的544個社屋家團大部份將獲原區安置,地點為提供588個單位的望廈社屋第一期,惟因原區三房一廳的單位稍為不足,故部份家團需選擇其他區域新建的社屋,如筷子基社屋或青洲社屋。 望廈平民新邨的調遷工作正有序展開,房屋局自6月18日致函望廈平民新邨各租戶諮詢調遷意願及更新家團資料。為公平起見,房屋局對544戶租戶公開抽籤確定揀樓排序名單,預計7月26日起將根據名單排序約見租戶揀選單位、覆核家團資料、準備及簽署租賃合同、安排租戶領取單位鎖匙,並訂定搬遷日期,預計9月起分階段進行搬遷。 「望廈平民新邨租戶調遷排序抽籤」於7月18日下午在望廈體育館A館舉行,由房屋局公共房屋事務廳鄭錫林廳長、房屋監管處伍祿梅處長、房屋監管處陳國豪職務主管;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望廈社區中心麥秋嫻主任、北區辦事處周宜心副主任、陳潔瑛副理事長、望廈坊眾互助會梁文燕理事;澳門工會聯合總會社會服務委員會盧勤心主任、望廈托兒所鄭安姿主任、望廈老人中心盧瑞心主任、廚藝培訓中心鄺子豐副主任主持。 544戶分兩組抽籤排序 按工作時間表的進度,房屋局於7月中對租戶的文件資料完成檢測及核實資格,並制成抽籤名單。由於其中7戶租戶在開展調遷工作期間,因租戶購買房屋或承租人已故(獨居)等而退回單位,故現時的租戶為544戶,其中選擇租住望廈社屋第一期的有502戶、筷子基社屋的有15戶、其他社屋的有1戶、沒有交回調遷意願表的有26戶(將視為同意房屋局的任何調遷安排)。 抽籤排序共分兩組名單,有65歲或以上長者、殘障及精神病患者的家團優先(198戶,共194個單位),其餘為一般家團(346戶)。經統計後,1人家團144戶、2人家團89戶,3人家團109戶、4人家團90戶、5人家團或以上112戶,房屋局已預留相應間隔的單位。 現場11位嘉賓按上述抽籤名單順序抽出每一租戶的揀樓序號,隨即確定排序名單,租戶如有疑問可於抽籤日後到房屋局查詢。上述揀樓排序名單已於7月19日張貼於本局大堂及望廈平民新邨各座出入口供租戶查閱。 7月26日起按序約租戶揀樓 經過公開抽籤確定揀樓排序名單後,房屋局將於7月26日起根據名單排序約見租戶揀選單位,並補交尚欠文件資料。其後按程序跟進覆核家團資料、準備及簽署租賃合同、安排租戶領取單位鎖匙等工作;並訂定搬遷日期,一般情況下,搬遷期為一個月。 房屋局將跟進租戶如期搬遷及退回原租住社屋單位,一般由租戶自行搬遷,倘為老弱無依長者,將協調街總及工聯安排義工協助搬遷。如有家團不合作遞交所需的文件資料或揀選租住單位,將按第25/2009號行政法規之規定,進行相應的處罰或解除租賃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