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仁伯爵醫院二月份舉辦多個衛教專題講座

仁伯爵綜合醫院每月推出不同範疇的衛教專題講座,由專科護士或資深護士負責主講。二月份的主講內容,包括內科、產科、兒科以及術前須知等專題。除產科講座孕婦須在產前門診中報名外,其餘講座均可直接在各衛生中心及仁伯爵綜合醫院專科門診掛號處預約,或在下午2:00至晚上8:00內致電:8390 6000預約,費用全免。歡迎有興趣之巿民參加,名額有限,額滿即止。2月份講座題目見下表:
(請參閱附件!)


2009年移走車輛增16%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交通事務局移走車輛共4,804輛,較2008年增加665輛,增幅逾16%。其中,遺棄車輛有1,560輛,佔整體約三分之一。交通事務局提醒各車主,應妥善處理擬棄置的車輛,不然除阻礙公共道路空間,亦可被科處澳門幣3,000元罰款。 遺棄車輛大幅增加16倍 交通事務局一直非常關注車輛的棄置問題,每日均會派出稽查人員前往不同區份巡查,務求盡快處理公共街道上的棄置車輛,減少公共資源的不合理運用。根據統計,2009年,交通事務局移走的車輛共有4,804輛,包括汽車291輛及電單車4,513輛。在整體被移走車輛數目中,車主註銷2,686輛、投訴270輛、遺棄1,560輛、火災82輛、治安警車場移出195輛及其他11輛。當中,因遺棄被移走的車輛增幅最明顯,同比2008年的90輛大幅增加了1,470輛,增幅逾16倍。 隨意棄置車輛可被罰款3,000元 交通事務局將繼續強化公共街道的巡查工作,打擊不合理佔用公共資源。另外,局方提醒車主,若須註銷或中止車輛,應前往位於中華廣場二樓的交通事務局服務專區或市民服務中心提出申請及辦理有關手續。同時,注意註銷車輛在未完成有關申請手續前,車主應把有關車輛停泊在合法的地方,且按照實際情況繳付停泊費用;至於車輛在中止期內,不可停泊在公共街道及公眾地方,否則,隨意將車輛棄置於公共道路,一經發現,可被科處澳門幣3,000元罰款或相關罰款。


氣象局與學聯合辦「團結!齊抗氣候變化」學生繪畫比賽即日起接受報名

氣候變化問題已備受全球關注,為宣傳氣候變化對地球的影響,提醒市民建立環保生活態度以對抗氣候變化,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與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學聯)合辦名為「團結!齊抗氣候變化」學生繪畫比賽,由即日起至2010年2月26日接受報名,歡迎全澳小四至中六學生參加。 是次比賽分為三組,分別為小學組(小四至小六)、初中組(初一至初三)及高中組(高一至高三);每組均設冠、亞、軍季各一名及優異獎五名,共24個獎項。冠、亞、季軍分別可獲贈文具禮劵價值澳門幣一千元、五百元、三百元及獎座乙個;而優異獎則可獲文具禮劵價值澳門幣一百元。 學生是我們的未來,教育下一代培養環保意識尤其重要。主辦單位希望透過舉辦比賽喚醒學生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以圖畫呈現同學們對近年環璄變化的體會,鼓勵人類愛護地球。 有關之章程及報名表格可於就讀學校、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網頁(www.smg.gov.mo)、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學聯)會址及其網頁(www.aecm.org.mo)下載。收件日期由即日起至2月26日。参加者可透過其就讀學校或親身交件到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學聯) 會址- 澳門亞利鴉架街9號容永大廈一樓A,B。有關之評審結果將於3月5日於各大報章、氣象局及學聯網頁內公佈,得獎者將獲專人通知。


2010世博會“澳門館”竣工

2010年世博會澳門館“玉兔宮燈”外牆建築已於日前完工,目前正在進行館內內部裝修及展示部份之施工,所有工程預計可於今年三月完成。 澳門館座落於中國館的西南面,毗鄰國家館“東方之冠”,原設計為一兔燈籠,為配合2010世博會的施工安全、人流接待以及國際級展示的要求,特區政府組織全新的工作團隊,大幅度修改展館的內外設計,讓原來的“兔燈籠”蛻變為現時的“玉兔宮燈”,為世博會的觀眾帶來精彩難忘的體驗。 澳門館“玉兔宮燈”高19.99米,寓意澳門回歸年份1999,定位為中國館大道上的迎賓彩燈。外牆的反光玻璃可映出“中國館”,寓意國家一直在澳門心中,也象徵澳門一國兩制之成功落實;晚間則可透出不同的顏色,寓意澳門的活力及精彩。中庭中空部份已改為一個五層高的360度環迴影院。兔子頭改為較符合中國人習俗之固定式搖擺,同時在外牆增設大型LED屏幕,在宣傳澳門的同時,也為在“中國館”輪候的觀眾帶來娛樂。


衛生局澄清公立醫院護士等候學歷認可事

近日有人反映“公立醫院有人員正處於無合約情況下工作,過百名護士正在等候學歷認可”,指“衛生局違法”。對此,衛生局作出澄清。 爲了提升護理專業的水平和服務質素,穩定公立醫療機構護士隊伍,在特區政府領導下,衛生局與各個護理團體共同努力,成立了專責小組諮詢搜集業界及廣大市民的意見,積極推動第18/2009號法律《護士職程制度》的通過。該法律生效後,到目前爲止,大部分護士已轉入新的職程,少數人員正在等候轉入。其原因和要點如下:
(一)暫未轉入乃因等候專有行政法規:衛生局共有護士856名,第18/2009號法律《護士職程制度》生效後,至今已完成682名實位人員、編制外及散位人員轉入新職程。其餘174位護士均持非本地護理學士學位,按照第18/2009號法律第三十一條第一款及第三十五條規定,編制內及編制外的護士在法律生效前具有經官方核准的護理學士學位或根據專有法規的規定具備同等學歷證明,轉入該法律附件一所定的護士職程中相應於原有職級及職階的職位。由於現時正等候《護理領域的同等學歷》行政法規頒佈,須待該法規生效之後,才能依法進行相關轉入手續。護理人員是衛生局重要的人力資源,衛生局表示一定會為她們續約及處理好轉入新職程問題。 (二)依法有序開展工作:自第18/2009號法律護士職程制度於2009年8月18日正式生效,衛生局已即時展開有關護士轉入工作,包括組成轉入委員會專責進行評審工作,人事部門則負責提供各項支援。因衛生局護士數目龐大,轉入工作涉及每名護士在新職程上的發展及薪俸追溯等重要問題,不容有任何錯漏;評審工作須核實及計算每名護士的護理學歷、護理資歷/進修、服務時間及現職級等資料,以確定是否符合轉入要件。完成評審工作後,資料還需重複核對以確保資料無誤,及送交行政暨公職局跟進。因此,人事部門已將該項工作為重點優先處理的項目,並特別抽調一組人員專責處理有關轉入工作。人事部門以積極和負責任的態度處理該項工作,並不存在任何拖延及違法的情况。 (三)轉入之前薪酬福利維持原標準:有人指衛生局“目前屬違法行事,因爲沒有合約便不能支薪”。這一指責是不符合事實的,那174位持非本地護理學士學位的護士的薪酬福利維持原標準,與公職的聯繫不變。只要《護理領域的同等學歷》行政法規頒佈生效,她們就立即可以轉入新的職程,並按照追溯補發所有的薪金差額。在新法規頒佈生效前,衛生局向有關人員發放薪金採取過渡性的辦法。對此,衛生局曾逐一致函有關人員,並設立了熱綫,詳細解釋有關問題,讓她們釋除疑慮。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對外商品貿易統計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09年12月貨物出口總值為6.8億元(澳門元,下同),同比下跌25.5%;其中本地產品出口(2.0億元)的跌幅仍達60.2%,而再出口(4.8億元)則上升17.1%。在進口方面,2009年12月的貨物進口總值為36.2億元,連續第二個月錄得升幅,同比上升10.6%。2009年12月份的貨物貿易逆差為29.4億元。 2009年第4季的總出口貨值(19.0億元)同比下跌39.5%,而總進口為102.6億元,與2008年同季相若;貨物貿易逆差為83.6億元。 2009年本澳出口表現疲弱,全年的出口貨值同比下跌52.1%至76.7億元,其中本地產品出口與再出口分別減少69.0%及27.0%;而總進口貨值為369.0億元,下跌14.2%。2009年的貨物貿易逆差由2008年的270.1億元擴大至292.3億元;貨物出進口比率跌至20.8%,較2008年下降16.4個百分點。 按出口貨物目的地統計,2009年輸往美國、歐洲聯盟及中國大陸的貨值較2008年分別下跌79.6%、60.3%及43.2%。紡織品及成衣出口貨值同比下跌73.0%,佔總出口的比重下降至32.2%;非紡織品的出口貨值亦錄得24.4%的跌幅。 在進口貨物來源方面,2009年來自中國大陸的進口貨值較2008年減少31.6%,來自歐洲聯盟的則上升10.1%。按經濟貨物大類的進口貨值統計,原料及半製成品、資本貨物和燃料及潤滑油分別下跌38.0%、19.9%及17.0%,而消費品則微升0.1%,當中食物和飲品的進口貨值較2008年上升16.7%。


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到訪環境保護局

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領導層日前到訪環境保護局,受到環境保護局張紹基局長、黃蔓葒副局長等的熱情接待。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秘書長解賀林聯同副秘書長區軍以及辦公室副主任王文瑞到訪環境保護局,共商“2010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10 MIECF)的合作計劃,並就推動兩地清潔生產之交流合作交換意見。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的“2010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10 MIECF)將於本年4月8至10日舉行,多個泛珠省區政府領導將應邀率團來澳出席論壇及展覽。本年MIECF以氣候變化及低碳經濟為主題,銳意為來自內地、歐盟及海內外的參會者提供一個多向性的環保技術及產業平台,致力使MIECF邁向“環保交流合作平台、澳門綠色商機匯點”之目標。 環境保護局副局長黃蔓葒首先就環境保護局的職能進行簡單的介紹,並感謝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一直對本澳環保事業的支持;並表示希望透過2010 MIECF,建立一個國際綠色交流平台,促進泛珠三角環保產業的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等。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秘書長解賀林表示廣東省一直十分重視與澳門的區域合作,今年亦準備於省內組織訪問團參加2010 MIECF的活動,希望透過澳門這個“綠色通道”,促進中國內地與世界各地進行綠色知識、科技轉移以及綠色融資等各個方面的交流。 此外,雙方亦就如何逐步加強兩地企業在推行清潔生產之合作進行交流,期望使不同的企業能夠實行節約能源、降低物耗、減少排污、增加效益,以達至實現循環經濟的目標;雙方亦認同可透過組織兩地業界代表考察已實施清潔生產的場所、舉辦培訓活動等方式,逐步實現從源頭預防污染的產生以保障居民的生活環境和質素。


澳門的濕地

何謂濕地?
濕地是地球生態環境中重要組成部分,與森林、海洋同被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濕地的定義按字面解釋為具有濕潤的土地,即有水、有生物的一片土地。濕 地 是 主 要 受 水 控 制 的 生 態 系 統 , 一 般 為 多 種 水 陸 交 接 地 帶 的 自 然 環境,例如海邊的紅樹林、河溪、水塘、湖泊、人造濕地及排 水 道 等。 世界各地對濕地的定義亦有所不同,其中最著名的是拉姆薩爾公約 (Ramsar Convention),全名為「具有國際意義的濕地特別是為水禽棲息的濕地公約」,公約確立了個別國家和全球保護和善用濕地的綱領。根據拉姆薩爾公約,濕地的定義是指凡是包含草澤、林澤、泥澤或水域等地,不管是天然的或是人為的、永久的或是暫時性的、靜止的或是流動的、淡水的或是鹹水的,是由沼澤地、泥沼地、或是泥炭地或水域所構成的地區,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深的海域都是濕地。從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被定為「世界濕地日」。 生態價值
濕地提供了滯洪、淨化水質、補注地下水量、防止海岸侵蝕、避免強風及鹽害、提供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維持微氣候與生態系統穩定等功能。濕地就像是一塊天然的海綿,下雨時透過植物的根部及泥土吸納過多的水分,水量少時則慢慢釋放其中蘊含的水分,補充地下水,提供水源;水中各種化學有機廢物和積存的懸浮物變為濕地植物養份,保持水質潔淨。生長在沿海濕地的喬木、灌木植物的根部緊抓着泥土,可以避免潮汐直接侵蝕海岸,具有防風功用,保護海岸線。 濕 地 是 世 界 上 最 具 生 產 力 的 自 然 環 境 之 一,濕地的物種極之豐富,生物多樣性高,孕 育 着 無 數 動 植 物 種 , 對 水 禽 更 尤 其 重 要 , 為 牠 們 提 供 食 物 和 繁 殖 育 幼 地 。 功能價值
濕 地 的 物 理 、 化 學 和 生 物 元 素 產 生 互 動 作 用 , 支 持 生 態 系 統 發 揮 基 本 的 功 能,亦與人類的生活、生產、經濟和社會發展關係極為密切。 經濟功能:濕地豐富的環境資源,可生產漁貨及農產品,例如人們在珠江三角洲沿海濕地建塘養殖水產和水田耕種。 景觀功能:濕地常處於特殊地理位置,如河口、海口及擁有豐富的動植物棲息景觀。例如:南灣湖對開的人工島,每當黃昏的時候,群鳥歸巢,湖面的寧靜與雀鳥飛舞的動態,構成一幅美麗的大自然畫軸。 科學研究及環境教育功能:許多濕地常被用來作為環境監測、科學實驗及對照研究的區域。同時,濕地豐富的自然景觀及完整的生態系統,可提供人類作為環境及自然保護教育使用的場所。 休閒遊憩功能:濕地是相當重要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因為物種豐富,經常吸引許多喜愛大自然的人們前往觀賞野生動植物,因此有休閒遊憩的價值。例如:蓮花大橋底的紅樹林吸引大批的冬候鳥棲息和覓食,其中還包括著名的珍稀候鳥黑臉琵鷺。 濕地在澳門
澳門是位於珠江下游的濱海城市,擁有大面積的泥灘,先天條件的優越造就了本澳濕地的組成多種多樣,既有濱海濕地(海水濕地),亦有鹹淡水濕地,淡水濕地。 澳門的淡水濕地:(1)外港水塘;(2)龍環葡韻濕地(俗稱氹仔鷺鳥林) ,前身是路氹連貫公路紅樹林灘塗濕地,由於填海所形成的一個人工湖,其旁的海岸半紅樹林形成鷺鳥棲息的區域;(3)大潭山水庫;(4)石排灣水塘;(5)九澳淡水濕地:為澳門唯一重建的淡水濕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6)黑沙水庫;(7)九澳水庫。 澳門的鹹淡水濕地:(1)南灣人工湖:由澳門沿岸內海填海所形成的一個人工湖,目前有多種鷺鳥棲息;(2) 鴨涌河紅樹林區;(3) 珠澳邊防區灘塗濕地;(4) 路氹城生態保護區濕地。 澳門的海水濕地: (1) 外港石堤灘塗濕地; (2) 竹灣沙灘濕地;(3) 黑沙沙灘濕地;(4) 九澳沙灘濕地;(5) 九澳角岩岸濕地;(6) 龍爪角岩岸濕地。 澳門雖是彈丸之地,城市中沒有明顯的河流,然而離島的山林卻是蓄積水分的良好場所,雨水除被植物吸收外,亦會向下滲匯聚,以前,這些寶貴的淡水資源最終白白流入大海。因此,民政總署近年積極利用生態的方法利用天然山水,在山林中選取適當的地點,透過建立水池,營造水生生態系統,牽引周邊的生物前來棲息和覓食,藉以保育澳門的原生物種,於是構成了九澳淡水濕地。 而由環境保護局負責管理的路氹城生態保護區濕地位於路氹蓮花大橋附近,佔地約55公頃,其中約40公頃的鳥類覓食區為生態保護區二區,位於路氹填海區的西海岸。而緊接這一區域約15公頃為雀鳥棲息區是生態保護區一區,主要為各種鳥類提供合適的覓食及棲息的環境。多年資料顯示,生態保護區濕地現有植物72種、魚類20多種、軟體動物11種、昆蟲25種及甲殼類13種。區內豐富的生物及食物吸引了不同的留鳥及候鳥在此覓食及棲息,種類高達122種,當中包括珍稀的黑臉琵鷺,還有受保護的白琵鷺、白腹海鵰等。


鄭家大屋修復展示2月5日開放公眾參觀

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組成之一的鄭家大屋,經特區政府多年的努力,現已修復完成。由2月5日下午3時起,市民及遊客可入內參觀“鄭家大屋修復展示”,了解艱巨的修復過程及新舊面貌之對比,同時一睹鄭家大屋這所清末院落式名人大宅的風采。 鄭家大屋是我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鄭觀應在大屋內完成了對中國近代發展影響深遠的巨著《盛世危言》。鄭家大屋佔地4000平方米,由多座不同風格建築及開放空間組成,是本澳少見的家族式建築群。公眾除可透過“鄭家大屋修復展示”參觀多處空間外,大屋內更設展覽室,通過大屋修復前後面貌照片、修復材料、建築模型及建築構件展示等,透過新舊對比,了解文化遺產修復的艱巨性和複雜性,從而倍加珍視。 “鄭家大屋修復展示”由2月5日下午3時起開放參觀,平日的參觀時間由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逢星期三、四休館。為保護珍貴遺產,將實行人流管制措施,有興趣的巿民,歡迎網上參觀鄭家大屋專題網頁www.wh.mo/mandarinhouse,並提早預約參觀,以節省輪候時間。鄭家大屋位址龍頭左巷10號(阿婆井前地對面)。如有查詢,可致電鄭家大屋服務專線2896 8820。


張祖榮正式就任貿促局主席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席張祖榮先生於今天履新,其就職儀式於早上十一時於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舉行,在經濟財政司譚伯源司長見證下,張祖榮簽署了任職約章並發表講話,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顧問、貿促局領導及主管人員出席了儀式。 張祖榮在就職儀式上發言時表示,很榮幸擔任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席一職,作為專責推廣貿易和投資的部門,為本澳和海內外企業提供服務與協助,是貿促局工作的主軸;為配合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鞏固和優化商貿服務平台功能、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等方向,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將向企業提供更全面、到位的服務,為澳門企業開拓更大的發發展空間及尋找更廣闊的市場商機,當中包括:進一步協助會議展覽等新興產業的發展;為本地企業拓展內地和葡語國家等傳統市場,以及為台灣、東盟等新市場提供輔助。其中,珠三角市場尤其重要,貿促局將加大力度開展粵澳、珠澳的經貿推廣活動等工作。除此之外,貿促局亦會因應中小企發展需求推出相應的服務和設施,加強中小企的商業配對服務,對現有部份服務流程進行更新再造及電子化,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 張祖榮又表示,貿促局將加強組織局方各級主管人員深化與工商各界人士,特別是中小企業、新興產業、青年企業、學術界的交流和互動,多聆聽、多溝通,以求對市場脈博有更多方面的了解,有效協助本澳中小企業的需要。在未來的日子,張祖榮將帶領貿促局團隊,以新的精神面貌和服務理念,與關心和支持澳門貿易投資促進事業的朋友共同努力,一起為澳門經貿發展作出貢獻。 張祖榮現年四十七歲,在澳門及加拿大接受教育,1986年於加拿大獲取經濟學士,回澳後繼續進修,獲取工商管理學碩士。張祖榮於1989年開始加入公職,其時於經濟局工作,曾出任經濟局出口促進廳貿易資料處代處長。1994年轉職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歷任貿易資料處處長、研究暨資料處經理,推廣活動廳高級經理,2004年起擔任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行政管理委員會執行委員,2010年2月1日正式就任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