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衛生局階段性總結疫情特徵

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大流行警示提升至6級,嚴重程度為中等;本澳警示級別為第6級藍色,本地疫情為一般。目前本地甲型H1N1流感累積個案為260例,包括139例輸入性個案及121例本地個案。 自8月6日至7日下午,衛生局共錄得9例甲型H1N1新增確診個案,患者包括4名男性和5名女性,年齡最大的是43歲,最小的是5歲。新增4本地個案,其中2名患者是於6日確診的1名患者的同住家人,而於6日已停托的母親會聖約翰托兒所C班則未發現有新增確診個案。另有5例新增確診個案已被界定為輸入性。截至7日下午,再有1名確診患者經治療後出院,共有14名確診患者正在接受住院治療,所有病人一般狀況良好及穩定。 由7月31日至8月7日下午,本地共新增76名確診個案,包括34名男性和41名女性,最大年齡71歲,最小年齡6個月,其中又以15至24歲人士最常見。在同一星期,本地出現的較大群集感染有三例,其中一例來自一婚禮,共有9名患者在出席婚禮後確診,及有3名沒有參加婚禮的患者確診。第二例群集感染個案來自一家庭,11人在7月25日至29日期間曾往台灣旅行,經檢測後共有6名成員確診,另3名有症狀的成員則在香港就診。第三例個案來自母親會聖約翰托兒所一班,共有4名幼兒確診。此外,有10例家庭成員或朋友間傳播的群集感染,每個群集確診人數2至4人不等。至今,本地並未發現在照顧家居治療病人時被感染的情形。衛生局再次強調有流感樣症狀的人士應留在家中休息,減少和他人接觸,特別是避免上班、上學和參加聚會; 並注意個人衛生,咳嗽、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掩住口鼻,用過的紙巾應丟入有蓋垃圾桶內,並立即洗手。 衛生局自6月份以來共向約1000名病人和密切接觸者處方特敏福,並對所有病人和密切接觸者作密切追蹤,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倦怠,噁心、嗜睡等。至今沒有任何嚴重副作用的報告。為確保抗病毒藥病人的治療,衛生局已停止向密切接觸者提供抗病毒藥預防,且由於輸入和本地感染個案越來越難區分,自8月8日起公佈的數字將不再區分輸入或本地感染個案。 數據顯示,自6月24日塔石流感門診開始服務以來,該門診共診治普通感冒個案1310例,安排接受醫學觀察之密切接觸者共835人。過去一週內,新增接受家居醫學觀察的人士共有202人,其中有23人順利完成觀察,17於接受檢測後確診感染,另有162人仍在跟進當中。塔石廣場流感門診的服務時間為:每日早上9時至下午7時;週六、週日及假期則由下午2時至5時。 (流感應變協調中心 24小時熱線電話: 28700800 傳真: 28700863)


房屋局關注公屋項目之興建進度

為協助居民紓解住屋困難,特區政府繼續推進公共房屋的落實和興建工作,除要求發展商彙報興建進度,房屋局與發展商一直有舉行定期會議,以跟進並督促發展商按計劃完成公屋項目,預計於2009年落成的公屋單位2,688個,專門為照顧長者的社屋單位佔736個。倘有公屋項目延遲落成,特區政府會多方面採取有效的措施加強監管及作出改善。 特區政府的房屋政策分為短期中期措施及長期策略,從不同方向協助各階層的住屋所需。短期措拖方面,經已推出《社會房屋輪候家團住屋臨時補助發放計劃》,《自置居所貸款利息補貼制度》及《自置居所信用擔保計劃》,以此減輕市民自置居所時的首期供款壓力及後續供款的利息負擔;中期措施則按需要持續興建公共房屋,於2012年前落實興建19,000個公屋單位;長期策略會預留公屋用地,亦在拓展空間時作出公屋規劃,如路環石排灣都市化規劃及青洲都市化整治計劃,使公共房屋可持續發展。 現階段有關落實及公布興建之公屋地段工程經已展開,其中於2007年入伙的單位有210個,於2009年可落成的單位共2,688個,包括永寧廣場HR/HS地段的880個公屋單位;筷子基社屋884個單位,長者的社屋單位佔484個;還有青洲社屋第二期B、C座共924個單位,長者的社屋單位佔252個,以逐步達致在2012年年底前分階段落實興建19,000個公屋單位的目標。 房屋局一向關注公屋項目之興建進度,關於永寧廣場HR/HS地段的經屋項目,局方多次要求發展商交待興建進度,而發展商解釋進度受阻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資源,尤其是工人的管理問題。就此,房屋局責成發展商予以認真解決,並積極加快落實該項目。但由於永寧廣場HR/HS地段的經屋項目再次延遲落成,特區政府不排除對該項目的發展商執行罰則,同時繼續跟進有關公屋項目的興建工作。


工作意外及職業病 二零零八年

根據八月十四日第40/95/M號法令第二十六條規定,獲准在本地區經營業務及從事工作意外險種之公司,在每年一月及七月份須向勞工事務局提交過去六個月發生的工作意外資料。根據收集回來的數據經統計後得出如下的結果: 2008年共有4,198名工作者在工作意外中受害,較2007年減少14.7%。以2008年就業人口約323,000人(統計暨普查局公佈數字)計算,每千名工作者發生工作意外之受害比率為13.0,數字比去年下降3.4個千分點。其中本地僱員佔受害者總數的66.1%,外地僱員佔33.9%。受害者年齡主要是介乎25-44歲及45-64歲兩個歲組,分別佔受害人總數的45.7%及38.1%。 從行業分析, 2008年最多工作意外受害者的三個行業分別為〝團體、社會及個人的其他服務〞(31.3%)、〝住宿、餐廳、酒樓及同類場所〞(16.7%)及〝批發及零售業;機動車、摩托車、個人及家庭物品的維修〞(11.6%),其中按每千名工作者發生意外之受害比率計,以〝住宿、餐廳、酒樓及同類場所〞的降幅最大,達9.2個千分點,而〝批發及零售業;機動車、摩托車、個人及家庭物品的維修〞及〝團體、社會及個人的其他服務〞較去年分別下跌2.7及1.4個千分點。 至於受害者擔任的職業則主要為〝非技術工人〞(27.9%) 、〝服務、銷售及同類工作人員〞(25.5%)及〝工業工匠及手工藝工人〞(19.2%),其中以〝工業工匠及手工藝工人〞的減幅最大,達26.3%。 導致工作意外的原因以〝用力過度或扭傷〞(25.2%)、〝人墮下〞(19.2%)及〝夾傷、刺傷或割傷〞(17.7%)為最多。與2007年比較,當中以〝夾傷、刺傷或割傷〞的受害人數減幅最大,達23.1%,其次為〝用力過度或扭傷〞和〝人墮下〞,減幅分別為14.7%和4.2%。 工作意外中最多受害者身體受傷的部位是〝手〞(28.5%)、〝軀體〞(19.3%)及〝腳〞(16.8%),與2007年比較,減幅依次分別為17.7%、12.4%及16.1%。 工作意外對受害者造成的後果中,有4,184人屬暫時無工作能力,2人屬長期無工作能力,以及12人死亡。 有關缺勤日數的統計,2008年受害人因〝暫時無工作能力〞的缺勤日數為27,955日,較2007年下跌53.2%;因〝長期無工作能力〞的缺勤日數則有342日,較2007年下跌93.1%。在因〝暫時無工作能力〞的缺勤日數組別中,受害者缺勤日數為1-3日及10日以上的以〝團體、社會及個人的其他服務〞所佔的比重最大,而導致缺勤達4-10日的工作意外,則以〝住宿、餐廳、酒樓及同類場所〞發生最多。 於2008年,本局並未收到保險公司申報或法院審理有關職業病個案的資料,而歷年法院完成審理職業病個案和作出確定判決資料,仍載於本局網頁上 (http://www.dsal.gov.mo/pdf/happen/byyrcam_a.pdf)。 《工作意外及職業病2008年度報告》、八個年度數據簡表及八個半年度數據簡表之更新資料可參見本局以下網站:
報告:http://www.dsal.gov.mo/chinese/workreport.htm
數據簡表:http://www.dsal.gov.mo/chinese/statistic.htm


司警局確診感染甲型H1N1 流感人員全部痊癒

司法警察局確診感染甲型H1N1 流感的14 名人員,全部已完全康復,除個別人員私人休假外,全部都已返回工作崗位。 司警局公布,自7 月19 日首次有該局人員確診感染甲型H1N1 流感以來,該局一共有14 名人員確診,患者經治療及隔離後已陸續痊癒,其中最後一名於7 月31 日確診感染的人員亦於日前康復。該14 名人員除個別正在私人休假外,全部都已恢復上班。 司警局表示,雖然該局確診感染甲型H1N1 流感的人員已相繼痊癒,但該局將繼續根據衛生局的防疫指引及建議,於司警局各辦公場所的出入口嚴格執行體溫探測、消毒和保護措施,並要求進入該局的人士配戴口罩。 此外,對於有市民反映在司警局附近街道發現棄置的口罩,司警局已採取相應措施,於該局各出入口設置垃圾桶,並貼出告示提醒進出該局的人士切勿將用過的口罩隨處棄置,應將口罩丟棄於垃圾桶內,確保公共街道及環境衛生。


「航空氣象訊息服務系統」啟用儀式暨「氣象局與機場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安排」簽署儀式

航空氣象是保障民用航空活動安全重要因素之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作為澳門國際機場的航空氣象服務單位,為進一步完善服務系統,經中國民航中南空管局協助下開發了「航空氣象訊息服務系統」,以提升本地區航空氣象資訊服務質素。 新系統經一個多月來的試行後,氣象局於2009年8月7日上午11時於氣象局演講廳舉行系統啟用儀式,由氣象局局長馮瑞權、民航局代表潘華健、中國民航中南空管局副局長吳曉宏、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蘇寧及氣象局副局長冼保生共同主持。 與此同時,氣象局亦與機場管理有限公司就有關合作簽署合作安排,該合作安排是根據國際民航空組織的指引,以確立氣象局在航空氣象業務及航空交通服務的合作關係及責任。 「航空氣象訊息服務系統」之服務對象為航空業界,該系統除於澳門安裝外,其他鄰近機場如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等重要航站均使用該系統,向客戶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


航天勇士來澳體驗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生活

應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邀請,六位國家航天員及家屬於本月1至6日來澳休假,親身感受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獨特風土人情。 航天團員包括中國航天員中心副主任、中國首飛航天員楊利偉;中國航天員大隊大隊長費俊龍、神六乘組航天員聶海勝;神七乘組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及各航天員家屬。 特區政府於8月2日設午宴歡迎航天團。行政長官何厚鏵致辭時對航天英雄、英雄航天員和其家屬前來澳門特區休假旅遊,感到十分榮幸和高興,這代表了中央政府對澳門特區的信任和支持。 他表示,近年以來,祖國航天事業持續取得新的突破,其中,航天勇士作出了堅毅的承擔、無私的奉獻。他藉此機會再次向六位航天勇士及其家屬致以崇高的敬意。 何厚鏵指出,澳門面積不大,但具有東西方文化交融、傳統和現代交融的特色。他祝願六位航天勇士及其家屬在這裡度過美好的六天,希望回歸祖國十周年的一片蓮花之地,能在他們心中留下珍貴的感受與回憶。 中國航天員中心副主任、中國首飛航天員楊利偉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大隊全體航天員及家屬感謝特區政府及行政長官的邀請和款待,並對澳門基金會長期的支持、民政總署的接待以及支持國家航天事業發展的澳門各界人士致謝。 他表示,澳門這個美麗的地方,鏡海長虹,媽祖紫煙,讓每個來到澳門的人流連忘返。回歸祖國後,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領域得到強勢發展,這些日新月異的變化,是澳門特區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55萬澳門同胞勤勞和智慧的結晶,是一國兩制偉大實踐的成果。 航天團對於在澳門回歸十周年應邀來澳休假感到十分的榮幸及高興,在深入了解澳門的風土人情之餘,也將把特區政府和全體澳門同胞的深情厚意帶回北京。 楊利偉表示,對於有幸成為執行任務的航天員,代表祖國飛天圓夢感到驕傲,也為自己能夠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任務感到自豪。他指出,神舟飛行的一切成功和喜悅,都屬於包括全體澳門同胞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也離不開廣大澳門同胞的關心和支持。中國的航天事業前景無限,內地與澳門的交流空間也無限。作為從事航天事業的一員,願意積極推動內地和澳門有關機構開展和深化航天領域的交流及合作。 航天團訪澳期間,分別參觀了龍環葡韻、路氹歷史館、氹仔舊城區、大賽車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大三巴、澳門博物館、大砲台、民政總署、澳門藝術博物館、回歸賀禮陳列館、通訊博物館澳門旅遊塔及漁人碼頭等。


貿促局組織澳門企業參加「第10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由“國家商務部”、“廣東省人民政府” 聯合主辦、“中國對外貿易中心”承辦之 「第10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將於2009年10月15-19日在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琶洲展館)舉行。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又稱廣交會,創辦於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兩季在廣州舉辦,迄今已有逾五十年歷史,是中國目前歷史最久、層次最高、規模最大、商品種類最全、國別地區最廣、到會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信譽最佳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 從第101屆首度設立 “進口展區” 開始至今,貿促局均組織澳門企業參展,為有關參展商展示實力及提升品牌形象,並祈能為本澳企業尋找商機,開拓海內外市場。應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 之邀請,貿促局一如既往繼續組織澳門企業參加今屆廣交會,展區分工業類及消費品兩大類,主要以製造類之生產企業為主。本澳企業除可以 “澳門製造” 產品參展外,代理 “葡語國家製造” 產品之有關本地企業亦可報名參展。根據大會要求,申請企業需提交以下文件資料:1) 於澳門登記注冊3年或以上的相關證明文件 2) “澳門製造” 產品的原產地證明文件或 “葡語國家製造” 產品的原產地證明文件、授權參展書或代理授權書。 貿促局現已開始接受本地企業報名參展,有意參加之本澳企業,請致電崔先生(電話:8798 9274)查詢,如欲瞭解廣交會之詳細資料,請瀏覽廣交會官方網址:http://www.cantonfair.org.cn;截止報名日期:14-08-2009。


二零零九年第二季人口統計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末本澳人口估計為544,200人,較第一季末減少2,000人,主要是外地僱員數目減少所致。 今年第二季共有1,039名新生嬰兒,較第一季減少7.0%;新生嬰兒中男嬰有540名,佔總數52.0%。同季死亡個案有386宗,死因主要是腫瘤和循環系統疾病;而第二季沒有死胎登記。 同季衛生局共接獲1,244宗必須申報疾病報告,主要是手足口病(528宗)、水痘(270宗)及流行性感冒(149宗);而甲型H1N1(豬)流感則有33宗。 結婚登記有731宗,較第一季增加15.1%。 今年第二季持單程證的中國大陸移民共有615名,較第一季微升1.7%(10名);同季被遣返的非法入境者有454名。今年第二季獲准居留人士共2,238名,較第一季增加650名。 今年第二季末的外地僱員有83,616名,較第一季末減少4,173名。


二零零九年第二季公司統計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2季本澳的新組成公司共有657間,註冊資本合計8,137萬元(澳門元,下同),較去年同季分別減少20.4% 及 17.9%。新組成公司以經營批發及零售業的居多,有248間,註冊資本共2,019萬元;而工商輔助服務業及建築業的新組成公司分別有113間及92間,註冊資本為681萬元及667萬元。 新組成公司中註冊資本在5萬元或以下的有480間,佔總數73.1%,對應的資本為1,370萬元,只佔總註冊資本的16.8%;而註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上的有9間,合計的資本額(3,153萬元)則佔總數38.8%。此外,八成以上的新組成公司屬有限公司。 新組成公司的資本主要來自本澳,共5,744萬元,其次為中國大陸(985萬元)及香港(524萬元);而在泛珠江三角區域的省份中,以來自廣東省的資本額最多,共354萬元。 按股東居住地統計,全為澳門股東的新組成公司有387間,由澳門與其他國家/地區股東合組的有91間,而澳門以外國家/地區股東的則有179間。 今年第2季解散的公司共有102間,數目與去年同季相若;撤銷的總資本額為19.3億元,當中17間解散的不動產服務業公司對應的資本額佔總數98.5%。


澳門少年合唱團應邀赴內蒙古 參演中國少年兒童合唱節

“第三屆中國少年兒童合唱節”即將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揭幕,澳門演藝學院澳門少年合唱團獲呼和浩特市文化局邀請,一行三十多人將於8月9日至12日,在團長梁曉鳴、領隊周游、指揮劉明燕的帶領下,應邀前往當地參與是次盛會。 中國少年兒童合唱節首辦於2006年,是國家文化部和教育部聯合舉辦的一個高水平、高規格合唱活動,由各省市派代表團參與,集中展示全國中小學生合唱活動的豐碩成果,並通過活動進一步推動少兒合唱的廣泛深入開展,提升少年兒童的綜合素質,推動文化事業的建設、交流和發展。 今年的中國少年兒童合唱節規模空前盛大。適逢建國六十周年和澳門回歸十周年,澳門少年合唱團作為本澳唯一的代表團應邀赴會,意義重大。團員將通過親身參與演出交流,拓闊藝術視野,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增進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並將在全國最大型的合唱藝術平台上,呈現本澳回歸十年來文化發展的成果,展示本澳的音樂藝術特色。 目前,澳門少年合唱團正積極進行排練,務求在合唱節中發揮最佳水平,為當地觀眾送上廣東民謠《落雨大》、葡萄牙童謠《安妮卡阿姨》等多首充滿本澳文化情懷和特色的經典歌曲,展現本澳少年兒童積極健康的精神面貌。 鑒於現時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合唱團為是次演出交流活動,採取嚴謹的防疫措施。包括出發前對疫情進行評估分析,並制訂一系列的應對指引,盡量減低在排練、演出和兩地交通往返過程中所存在的感染風險,同時將密切留意團員的身體狀況,竭力保障參與活動團員的安全和健康。 澳門少年合唱團成立於2004年,是澳門演藝學院的學生合唱團體之一,現有160多名團員,來自本澳多間不同中小學。合唱團通過系統的合唱訓練、演出實踐、基礎樂理等培訓,提高團員的音樂素養和審美情趣,豐富其課餘活動和文化生活,使之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長。合唱團以發展成為本澳具代表性的表演藝術團體為目標,積極參與各地的演出活動,包括2004年赴無錫參加第七屆中國國際合唱節,2005年至2008年參與東亞兒童藝術節、第十七屆澳門藝術節、第十九屆、第二十屆及第二十二屆澳門國際音樂節演出,亦曾參演歌劇《三聯劇》,表現獲得廣泛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