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本地新增17例確診個案
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大流行警示提升至6級,嚴重程度為中等;本澳警示級別為第6級藍色,本地疫情為一般。目前本地甲型H1N1流感累積個案為317例。 自8月11日至12日下午,衛生局共錄得17例甲型H1N1新增確診個案,患者包括9名女性和8名男性,年齡最大49歲,最小3歲。新增患者包括1名孕婦及1名曾到廣西參加一交流活動的大專學生交流團團友,衛生局正在跟進相關密切接觸者的健康狀況。
截至12日下午,再有3名確診患者經治療後出院,另有11名確診患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所有病人一般狀況良好及穩定。 (流感應變協調中心 24小時熱線電話: 28700800 傳真: 28700863)
…
政府對青洲坊「地段4」編號140木屋張貼清遷告示
特區政府於2009年8月10日對青洲坊「地段4」(LOTE 4)將興建經濟房屋的政府公地內尚餘兩間木屋(編號135及140)啓動了清遷程序,除刊登清拆通告外,房屋局人員到兩間木屋張貼清遷告示,8月10日已對編號135木屋張貼清遷告示;8月12日在警方協助下,對編號140木屋張貼清遷告示,以通知僭建物使用人應在30日內搬出該木屋,否則於期限屆滿後可進行清拆。 至2009年「地段4」有14間木屋,當中合資格的木屋家團已獲安排選購或租賃單位後遷出,不合資格的木屋家團亦獲發展商補償後遷出,並已清拆的木屋有12間,現尚餘兩間木屋(編號135及140)。 青洲坊地段木屋安置的審核標準,是以91/93年有登記的木屋佔用人資料為基本,如符合安置條件,經發展商與木屋家團作出安置協議,木屋即行清拆。如不符合安置條件,則交由發展商負責。過去曾獲安置的木屋不能再要求安置,必須即時清拆。 就此,青洲坊地段發展商(百利順發展有限公司)多次與該兩間木屋的家團洽談搬遷事宜之外,房屋局亦於早前分別協助編號135及140的木屋家團代表與發展商代表舉行會議以洽談搬遷補償,但雙方至今仍無法達成共識,直接令該地段的公屋興建工程受阻。 編號140木屋,一家6口的梁姓家團已全部透過該木屋(編號140)分別於1994年及1995年獲安置購買了海景園兩個經屋單位,現其中3人再以同一間木屋(編號140)要求購買兩個經屋單位,資料顯示當中有一人更於1999年申請四厘補貼購買私人物業。根據法例規定,有關木屋之所有登記成員已獲安置,得搬出及拆毀木屋,基此,有關家團不可再以同一木屋申請安置。 至於該木屋使用人表示不承認已購買其中一個經屋單位,經房屋局查核檔案文件,當事人於1994年及1995年由梁姓木屋使用人及其兒子簽署買賣合約購買兩個經屋單位及領取經屋鎖匙並放棄編號140木屋,而在購買經屋的過程中,當事人沒有提出任何異議,直至最近的磋商才表示其中一間經屋由另一家團佔用。雖然當事人聲稱經屋單位被佔用,但不願意提供進一步文件予房屋局跟進,故局方建議當事人從法律途徑追討。 發展商提供資料顯示,青洲坊的木屋居民於1998年5月之前均已按照第16/SATOP/95號批示的規定獲得安置,該段時間順利遷出並拆除木屋之居民均可獲取澳門幣1,000元作為補償。基於編號140之木屋仍未拆除,故發展商願意向該家團提供1,000的搬遷補償,但不會額外給予現金補償。然而,發展商為了積極配合特區政府的公屋興建工作,對木屋編號135及140的家團作出例外處理,願意同樣提供一個位於黑沙環的單位,予以該家團3年的免租期,但兩個家團仍不接受有關遷出條件。
…
李文儉副警務總監八月九日在香港逝世
本局副局長李文儉副警務總監,於二零零九年八月九日上午六時三十五分在香港逝世,得年四十九歲。 李副局長自一九八三年起任職本局,先後於一九九七年擔任出入境事務廳廳長及於二零零三年擔任副局長至今。在任期間,李副局長致力優化行政程序,不斷提高工作效率,教育各級警務人員與時並進,在提升警隊的服務質素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李副局長一生熱愛祖國熱愛澳門,克己奉公,勤儉樸素,事事以身作則。他勇於開拓,善於採納不同意見,是一位誨人不倦,平等待人的好領導,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如今英年早逝,實為本局一大損失,本局所有人員對此均感悲痛和惋惜。在此,謹向李副局長致以本局最大的敬意,亦向其親屬致以本局最親切的慰問。 有關治喪儀式於八月十三日下午三時於鏡湖殯儀館福壽堂舉行,並於八月十四日下午一時舉行大殮儀式,隨後安葬於氹仔孝思永遠墓園。
…
禁毒委員會赴京交流考察
為了解國家在禁毒方面的最新政策和工作情況,以及開展與國內同類機構間的交流和合作關係,澳門特區政府禁毒委員會組織代表團於本年八月五至九日期間前往北京進行交流考察活動。 代表團一行十九人由禁毒委員會副主席代表、社會工作局副局長容光耀率領,參與委員及代表包括法務局局長張永春、保安司司長辦公室顧問廖華基、警察總局局長助理林東尼、檢察院法律專家陳曉惠、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主任周佩玲、澳門基督教新生命團契主任梁偉明、澳門戒毒復康協會主席Augusto P.V. Nogueira、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服務總監李國豪、澳門醫護志願者協會會長白琪文、澳門基督教青年會程序幹事何敏華、鄭炳樞先生、呂錫照先生及六名隨行工作人員。 六日早上代表團首先拜訪國家禁毒委員會及公安部禁毒局,由國家禁毒委員會副秘書長陳緒富、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劉峻、公安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處長劉志遠、委員會辦公室預防教育處處長宋增良、精神藥品犯罪案件偵查處處長蘭衛紅、國際合作處正處級幹部王志鋼、禁吸禁種處副處長宮秀麗、以及麻醉藥品犯罪案件偵查處副處長王洪鵬等接見並與澳門禁毒委員會進行交流。在座談會上先由副秘書長陳緒富介紹內地毒品形勢及禁毒工作概況,他表示當前毒品形勢正發生積極變化,海洛英問題快速發展的勢頭得到控制,但受國際毒潮泛濫和國內因素影響,內地面臨的禁毒鬥爭形勢仍較嚴峻。此外,亦提及有關新頒布的國家禁毒法和各地禁毒法規、禁毒教育宣傳工作、多種戒毒模式組成的戒毒康復體系,以及打擊毒品犯罪活動等的工作概況。隨後由社會工作局副局長容光耀代表向國家禁委致謝詞,並簡報澳門的毒品形勢及禁毒政策,同時介紹澳門禁毒委員會的組織架構。雙方就預防教育、社區治療管理、立法、國際合作及打擊毒品犯罪活動等方面進行提問及交流。公安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處長劉志遠表示,多年來粵港澳聯合舉辦預防教育活動並取得美好成果,期望日後與澳門更進一步深化合作並建立定期交流機制。同日下午,代表團拜訪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以及北京市公安局強制治療管理處石佛營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部。當晚由國家禁毒委員宴請代表團,委員會副秘書劉躍進、陳緒富等出席。 一行人於七日早上拜訪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由會長潘學田、副會長周福成、秘書長李寶惠、副秘書長陸敏、朱翔、呂憲祥等與代表團會面並進行交流會議,潘會長致詞歡迎代表團到訪,表示國家相關部門對禁毒工作非常重視,在建設、治療和藥理方面均逐步加強研究,並開展在社區及家庭的宣導工作,以建立無毒社區,他又認為禁毒工作任重道遠,希望未來與澳門特區政府有更多合作空間,交流寶貴經驗意見、相互學習。隨後秘書長李寶惠向代表團介紹協會的背景及職能,主要是配合國家衛生及相關部門進行培訓和學術交流。現時,協會正積極籌備將於十月在桂林舉辦的全國藥物濫用防治研討會。最後,副秘書長陸敏、國家藥物濫用監測中心呂憲祥先生介紹了國內毒品濫用情況的研究分析,表示國內新型毒品濫用有上升趨勢,但在服用搖頭丸方面則有所下降,顯示現時治療新型毒品方面正面對著較大的困難。雙方就新型毒品的濫用及危害、防治藥物依賴方面等工作和訊息進行了交流討論。 同日下午,代表團前往北京市公安局強制隔離戒毒所考察,參觀所內禁毒教育展覽及相關設施,並在所方安排下,與部份女戒毒者交談,更深入了解吸毒人士的狀況。隨後代表團與戒毒所工作人員舉行座談,分享戒毒所主要工作及收容戒毒人員的情況,雙方就強制戒毒治療模式及發展進行交流及討論。當晚由北京市公安局宴請代表團,公安局副主任傅政華、公安局禁毒辦常務副主任趙文忠等出席。 代表團於九日上午進行了是次考察活動的總結會議,各委員均表示獲益良多,對完善本澳的禁毒事務工作起了很大的啟示作用。透過考察各項禁毒設施,除深入了解國家當前最新的毒品形勢及禁毒政策外,亦有助了解國家對禁毒工程的建設,以及對禁毒事務的重視與關注,特別是禁毒工作要取得成果確實需要全民積極參與。是次行程,亦為日後與國家禁毒相關單位建立更緊密的合作及溝通關係,打下良好基礎。代表團一行人於九日下午返澳。 代表團成員與國家禁委會及公安部禁毒局人員合照
…
受銀行機件故障28社工局特津受益戶受影響
社會工作局接澳門國際銀行通知,由於機件故障,原定於今日(8月12日)透過其向28戶三類弱勢家庭發放的特別生活津貼無法過戶,銀行方面已即時進行搶修,受影響人士明日可透過其於國際銀行開立的指定戶口收取有關津貼。 是次受影響個人及家庭共28戶,涉及津貼金額為澳門幣88,300元。
…
宋玉生廣場部分路段周五晚起封閉
因進行道路整治工程,宋生生廣場部分路段將由周五(14日)晚上8時起至周日(16日)晚上12時封閉及禁止泊車,期間,從友誼大馬路進入宋玉生廣場的車輛,可左轉入大豐銀行總行大廈側的栢林街前往外港新填海區。交通事務局呼籲駕駛者留意有關交通改動。 配合土地工務運輸局對外港新填海區進行道路整治工程,由周五(14日)晚上8時起一連3日上址將實施交通改動。期間,介乎巴黎街與布魯塞爾街之間的一段宋玉生廣場、靠向誠豐商業中心的一側,以及介乎栢林街與巴黎街之間的一段宋玉生廣場將實施封閉及禁止泊車;而介乎宋玉生廣場與馬濟時總督大馬路之間的一段栢林街則實施反方向行車,即從友誼大馬路進入宋玉生廣場的車輛,只可左轉入大豐銀行總行大廈側的栢林街,繞道馬濟時總督大馬路進入外港新填海區;至於從宋玉生廣場行車天橋往觀音像方向的車輛,在駛過天橋後同樣需左轉入巴黎街,經馬濟時總督大馬路往布魯塞爾街,繞過施工地段。 實施臨時改道措施期間,交通事務局將在路上設置相關臨時交通標誌,駕駛者必需遵守現場指示,並服從交通警員指揮。
…
關閘廣場地下公共客運總站通風系統改善工程短期內開展
為了在短期內解決關閘巴士總站現存之通風問題及提升空氣質素,改善市民、旅客及巴士司機的候車和工作環境,建設發展辦公室綜合考慮了現場實際環境,在了解及聽取站內使用人員及市民的意見後,已加快啟動首階段的關閘廣場地下公共客運總站通風系統改善工程。 經過多方面配合現場實際狀況的考量,首階段的“關閘廣場地下公共客運總站通風系統改善方案研究項目深化設計”的圖則已經完成,並具備開展改善工程的條件。工程主要包括安裝鮮風機系統、電力裝置及定點冷氣機組噴霧降溫系統。鮮風系統將集中於巴士候客區,使其形成正壓送風環境,降低該區的溫度及有害氣體的濃度;而定點冷氣系統主要為機組降溫,避免因機組溫度過高而導致故障等。至於電力裝置主要為站內受損的機電設施進行修復。 有關的招標工作已經完成,並已進入評標程序,參與投標的公司有15間,工程金額由澳門元7,998,999.00至13,260,000.00,工期由100天至120天,評標工作亦會於短期內完成。 另外,隨著上述工程開展的同時,相關研究機構將繼續就關閘廣場地下公共客運總站內氣流組織的整體改善進行更深入研究,以長遠改善關閘巴士總站的通風效能。
…
節水小組與社團合辦節水比賽
為鼓勵家庭節約用水,共同構建節水型社會,由特區政府“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主辦,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以及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協辦的「共同構建節水型社會」系列活動將於8月17日至9月30日期間接受市民報名。 主辦及協辦單位希望藉著舉辦是次系列活動,將推廣節約用水的教育工作落實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讓居民自覺地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做到珍惜水、愛護水及節約水,共同將澳門構建成為節水型社會,為保護地球資源而努力。 為了教育市民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共同構建節水型社會」系列活動將分為兩部分,系列活動一為「慳水有妙法」工作坊,由主辦及協辦機構代表主講家居生活節水方法,並即場示範家居節水器具的安裝方法和節水效能。系列活動二為「慳得1蚊得1蚊 – 慳水大鬥法」比賽,參賽家庭只要於2009年9至10月期間節約用水,而且用水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達5%或以上,將會獲得抽獎機會,贏取豐富的獎金及獎品。 比賽將於8月17日開始接受報名,詳情請留意主辦機構網頁www.marine.gov.mo/waterconservation/或於辦公時間致電蔡小姐8988 2423或盧小姐8988 2521查詢。
…
二零零九年六月旅行團及酒店入住率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6月隨團來澳旅客進一步減少至183,140人次,較去年同月顯著下跌46.1%;中國大陸(108,662人次)、香港(15,422人次)、中國台灣(12,630人次)及日本(9,322人次)團客大幅減少51.1%、31.7%、23.2%及44.6%。今年上半年隨團入境旅客總數共2,274,500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5.7%。 今年6月隨團外遊的澳門居民為12,105人次,較去年同月顯著下跌40.0%;旅遊線主要為中國大陸(佔總數62.3%)、中國台灣(11.4%)及泰國(5.6%)。今年上半年隨團外遊居民總數為91,638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14.0%。 此外,使用旅行社服務的非隨團外出澳門居民有33,420人次,較去年同月增加1.5%;目的地主要為中國大陸(佔總數48.9%)、香港 (19.1%)及中國台灣(17.1%)。今年上半年使用旅行社服務的非隨團外出居民有196,627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7.5%。 酒店業於今年6月底的可供應用客房總數為18,128間,較去年同月增加1,899間,增幅為11.7%。 今年6月本澳酒店的住客共445,756人次,較去年同月減少12.6%;主要客源為中國大陸(佔總數40.0%)及香港(29.5%)。酒店平均入住率為60.7%,較去年同月顯著下跌12.6個百分點,其中以四星級平均入住率最高,為64.5%;住客的平均留宿時間為1.52晚,較去年同月增加0.13晚。今年上半年酒店住客總數為3,104,723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3.2%。 今年上半年入住酒店的旅客佔留宿旅客總數61.7%,較去年同期的56.9%為高。
…
經濟局組團出席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
由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商務部、中國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海關總署、中國國家旅遊局、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人民日報社、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泰國商務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中國廣東省人民政府及中國海南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2009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於8月6-7日在廣西南寧隆重舉行。是次合作論壇還邀請了多個國家部委領導、泛北部灣國家重要官員、國際組織代表、著名專家學者及企業家等出席。澳門特別行區政府經濟局組織了由本澳工商業界代表組成的代表團一同出席,代表團由經濟局蘇添平代局長率領。 因應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經濟收縮的背景,本屆的主題為“共建中國—東盟新增長極—拓展合作化危為機”,圍繞“全球金融危機與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泛北部灣區域基礎設施專案建設與合作”、“北部灣地區與東盟各次區域的合作發展”等3個議題進行討論。 泛北部經濟合作論壇源自於2006年7月在廣西南寧所舉辦的「首屆環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會上形成了《環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主席聲明》,提出了 “要圍繞拓展和深化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係,站在面向東亞合作的高度上,構建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自此,涵蓋了中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和泰國等國家的泛北部灣經濟合作便構建起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框架內的一個新的次區域合作項目,旨在發揮北部灣的區域優勢,促進環北部灣和南海沿岸國家和地區間的合作,經濟合作的領域包括:物流、金融、旅遊、漁業、農業、資源開發與保護、投資與貿易、環境保護等。 澳門代表團在論壇結束後,把握機會對欽州保稅港區、貴港江南工業園區進行考察。此外,代表團亦參觀了由澳門企業家於南寧和貴港的投資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