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崔世安:立足當下 謀劃長遠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10)日表示,特區政府正在深入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及建議,草擬新一年度的施政報告。在新的歷史階段,特區政府將始終堅持以民為本,全力加強廉政建設,鼓勵公眾參與,共建陽光政府。 行政長官下午出席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舉辦的新春酒會,他致辭時表示,過去的一年,是祖國及澳門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的國際金融危機,在中央正確、有力的領導下,全國致力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促進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並為國際社會的穩定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幾個月前,共同歡慶祖國成立60周年華誕,見證國家喜人發展。 他指出,去年是特區成立十周年,政府和廣大市民共同努力,順利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舉行第四屆立法會選舉和第三任行政長官選舉,確保“一國兩制”、“澳人治澳” 和高度自治的繼續推進。同時,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特區政府和廣大市民並肩,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目前整體經濟出現復蘇勢頭,就業情況逐步改善,民生福祉得到保障,社會發展穩定有序。他說:「正是由於“一國兩制”的科學正確和強大生命力,由於中央政府始終如一的全力支持,由於特區政府、廣大公務員和全體市民一直以來的團結開拓,創造了特區十年的豐碩成果,奠定了特區持續發展的基礎,確保了特區第三屆政府的順利交接。」 崔世安表示,對於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勉勵和囑託,特區政府將和廣大市民一道,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依照澳門基本法辦事;集中精力推動發展;堅持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著力培養各類人才。特區政府官員更必定帶頭,以胡主席的四點期望為行動指南,傳承創新,為澳門特區的持續發展、為市民生活的不斷改善而加倍努力。 他重申:「立足當下,謀劃長遠的未來,特區政府將始終堅持以民為本,不斷提高施政水平;必定全力加強廉政建設,鼓勵公眾參與,加強訊息溝通,優化諮詢成效,共建陽光政府。」同時,倡導理性探討、客觀分析,實行科學決策;亦將大力加強法制建設,優化行政程序,提升施政的執行力,致力加快經濟適度多元化,積極促進發展成果的合理分享,全力確保特區持續繁榮進步。 最後,崔世安代表特區政府感謝中聯辦全力貫徹中央政府對特區的支持。


新口岸區道路整治第二季展開

新口岸區自建成至今已多年,部份內街路面已出現沉降程度不一,為美化區內的環境,土地工務運輸局將分階段重整該區路面和更新下水道系統。首階段整治工程今早公開開標,共十九家公司參與競投,工程預計於今年第二季動工。 是次工程主要整治新口岸區的內街,適當提高行人路面,改善路面與周邊樓宇的高低差問題,使內街連成一體,工程完成後,將提供舒適的步行環境,把現時較集中外街的人流適度引入內街,改善店舖營商環境。新口岸區道路整治工程分三期進行,第一期包括宋玉生廣場、廣東街、友誼大馬路和北京街所圍繞的內街;第二期包括厦門街、宋玉生廣場、友誼大馬路和高美士街所圍繞的內街;第三期包括宋玉生廣場、十月一日前地、北京街、羅理基博士大馬路所圍繞的內街。 由於第二期工程圖則較為成熟,並已提前諮詢區內居民和商戶的意見,因此,較具條件施工,並安排在今天(10日)公開開標,工程爭取第二季動工,預計可提供約60個就業機會,施工期約300日。 新口岸區道路整治工程第二期共有十九家公司參與競投,除了四家公司需於指定時間補交文件,被有條件接納,其餘十五家公司全部被接納,提出造價由1千7百多萬至2千3百多萬澳門元不等。 是次工程施工面積約1萬5千平方米,主要重鋪內街及行人路飾面,更新雨水下水道及增設污水下水道,設置新綠化植物及特色燈柱。為減低施工期間對交通和商戶影響,工程將分段施工。每段內街中間的步行街與柱廊內行人路將分開施工,確保有一定通道讓行人通行,並會安裝圍板和臨時台板,保障行人安全。土地工務運輸局會要求承建公司與三間公共事業專營公司協調,若有新管網鋪設,將安排同期進行,避免短期內重覆開挖。


第二十八屆澳門青年音樂比賽三月一日開始接受報名

由文化局主辦的第二十八屆澳門青年音樂比賽3月1日至7日接受報名,地點為水坑尾街78號中建商業大廈8樓A座文化局文化活動廳,報名時間為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7時,中午照常辦公。 一年一度的澳門青年音樂比賽,旨在推動本地音樂事業的發展,提高青少年的音樂修養和演奏水平。本屆比賽分中樂、西樂及聲樂三項賽事,合共46個組別。中樂分吹管樂、彈撥樂、拉弦樂和敲擊樂;西樂方面有弦樂、管樂和敲擊樂。中、西樂除獨奏分級組外,還包括重奏和合奏組別。此外,本屆在獨奏組別方面新增了巴烏、古琴、中胡、高胡和革胡,另外也增加了聲樂重唱和結他重奏。 第二十八屆澳門青年音樂比賽將於6月19日至7月12日舉行。各比賽組別分別設第一、二、三名,優異獎和良好獎。此外,主辦單位亦會繼續頒發《文化局大獎》和《最具潛質獎》,以資助表現突出及具優秀潛質的本地青少年在音樂專業方面進行深造。另外,為鼓勵更多青少年組隊參加比賽,本屆新增了一個《最佳表現隊伍獎》。 參加中、西樂器比賽者需為1987年當年或之後出生,而聲樂比賽參加者需於1980年當年或之後出生。有意參加比賽的人士,需持有效澳門居民身份證。參賽者的伴奏人選不限年齡,只須持有效之澳門居民身份證,報名時無須遞交資料。 有意參加比賽人士於報名時需遞交已填妥之報名表、報名費50元,連同相關文件交到上述指定地點。為方便參賽者報名,報名手續亦可透過代辦人辦理,或選擇以團體報名方式進行。選擇團體報名方式者需同時遞交“團體報名單一覽表”,有關表格可於網上下載。 有關的比賽規章及報名表可於文化局網頁 www.icm.gov.mo瀏覽及下載。如欲查閱比賽指定曲目樂譜,可親臨文化局屬下之澳門塔石藝文館(荷蘭園大馬路95號),時間由星期一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7時;或中央圖書館(荷蘭園大馬路89號A-B),時間由星期一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如欲查詢有關澳門青年音樂比賽的詳細資料,除瀏覽文化局網頁外,亦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8399 6620或8399 6621,傳真 2836 6808。於3月1日至7日比賽報名期間如有查詢,可致電2833 5140。


颱風委員會秘書處將續設於澳門

由亞太經濟及社會委員會(ESCAP)及世界氣象組織(WMO)主辦的第42屆颱風委員會會員大會於1月25至29日假新加坡舉行,會議中通過下一任颱風委員會秘書處將繼續設於澳門特別行政區。同時,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將參加由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及香港組成的颱風專家小組,並擔當小組的協調員工作,共同研究氣候變化對熱帶氣旋的移動路徑及對區域所造成的影響。 參與會議的會員包括中國、香港、澳門、美國、日本、韓國及菲律賓等在內12個成員合共派出86名專家出席。澳門特區代表團由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副局長冼保生率領下,氣象局處理暨電訊中心主任梁永權、氣象高級技術員鄧耀民,以及民防代表警司李世昌、副警長鄧美芬及技術輔導員陳小安一同出席大會。 颱風委員會秘書處由2007年起設於澳門,並將在2011至2014年內繼續由澳門特區承辦,委員會在會上感謝澳門特區政府過去對秘書處在物資及人員上所提供的支持。 颱風委員會的設立旨在研究如何減輕颱風對亞太區造成的損失,而是次會議主要集中討論三個大方向:氣象、水文、以及災害預防及準備的工作,同時亦對2007至2011年颱風委員會之策略性計劃作出跟進。 會上,各地區與會者提交其國家於過去一年的工作進度並進行討論,為將來所制定的政策作充份準備。各成員合共發表了12份科學研究報告,其中,澳門特區代表團就風暴潮發表了科技論文,闡述澳門現時實施的風暴潮監察、預報及警報系統。


樓宇滲漏中心成立一年積極發揮『協調角色』<br> 成功輔助的個案增至1,066宗,佔立案總數近五成五

為輔助居民查找滲漏源頭,「樓宇滲漏水聯合處理中心」自去年2月1日正式投入運作,一直積極發揮『協調角色』,協助私人樓宇單位業主界定滲漏維修責任,使相關業主獲知訊息後,履行責任,盡快聘請合資格之技師進行檢查及維修。 由土地工務運輸局、民政總署、衛生局、法務局及房屋局組成,由房屋局負責統籌的「樓宇滲漏水聯合處理中心」(下稱聯合中心),自去年一月開始試行至上月(2010年1月),提供緊密的跨部門協作平台,利用跨部門電腦資訊,及不斷優化五個部門間協作機制,透過技術、法律及睦鄰合作,成功完成1,066個滲漏個案的業主履行自身責任解決樓宇滲漏問題,佔立案總數近五成五。 睦鄰合作滲漏問題迎刃而解 聯合中心自1月試行、2月正式投入運作起,一改過往多年由各個不同部門分別接收市民投訴的處理方法,提供綜合的「一站式」簡便查詢途徑如電話、面見、電郵或信函,接收市民的求助個案,成立一年以來,統籌部門共收到電話查詢5,011宗,信函1,391封,以及接見市民642次,其中,已作立案處理的個案為1,938宗。 在1,938宗立案中,透過統籌部門派出先遣人員到達樓宇現場進行跟進的次數合共1,954次,1,066宗個案已獲得樓宇管理實體(即管理公司)、樓宇管理委員會、源頭單位業主合作協商解決滲漏問題。經分析,滲漏水問題獲迎刃而解之關鍵,有賴相關業主們之合作、配合、提供資料及積極主動進行維修。 滲漏維修業主有責 聯合中心在協助市民處理樓宇滲漏問題的過程中,亦遇上不少挑戰,以致聯合中心自去投入運作以來,尚有872宗個案按先後緩急處理跟進中,當中不少個案涉及懷疑導致滲漏的源頭單位因長期空置,以致未能聯絡單位業主進行維修;或被懷疑導致滲漏的源頭單位業位,堅拒、甚至驅趕工作人員進入其單位進行調查,以致問題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此外,部份業主缺乏對自身擁有產業相關權利及義務的認識,以至在獲知滲漏位置後仍未即時進行維修。 聯合處理中心一直積極尋求不同途徑嘗試與業主取得聯絡,包括透過管理公司、物業登記局、財政局、身份證明局、單位分租的地產公司等。不少個案透過上述方式成功聯絡,並游說相關業主,履行責任解決滲漏問題。對於因非法僭建或非法接駁排污渠導致滲漏卻不履行維修責任的業主,工務部門正考慮根據《都市建築總章程》及《都市房地產的使用規範》作出相關處罰。受影響的如果因為滲漏水問題而遭受損失,而被弄毀的財物又不超過五萬元,便可以透過《民事訴訟法典》中的“輕微案件訴訟程序”,要求有過失的單位業主作出賠償。“輕微案件訴訟程序”是一個較簡便的訴訟方法,可不用聘請律師,由當事人自己提出起訴。 多項維修資助計劃協助業主 根據現行法例規定,業主每五年應聘請合資格專業人士,檢查和維修所擁有的物業,倘因樓宇日久失修而令他人的性命及財產受損,業主須承擔法律後果,但為了鼓勵業主注重所居住大廈的定期維修保養,政府提供了適當的支援渠道以至財政上的資助。聯合中心一直積極鼓勵業主透過房屋局的多項樓宇維修的無息貸款和資助計劃,展開維修工作,直至2009年12月,已有346幢低層樓宇透過《樓宇維修基金》更換或維修1,208條公共排污渠,涉及金額約澳門幣1,700萬。 同時,聯合中心將繼續優化服務流程,如縮短渠網圖則的發出時間;增加每週跨部門聯合行動的次數;強化網上查詢的資訊化;持續舉辦講解會,加強與居民溝通;與學校合作,推廣樓宇滲漏的維修責任;製作全新的宣傳單張及“處理樓宇滲漏常識”小冊子,介紹滲漏淤塞常見的情況,講解原因及建議維修方法。未來,聯合中心亦將應投訴人要求,協助為其填寫“輕微民事訴訟”法庭之表格,助居民解決滲漏問題。 根據《民法典》及相關法例規定,業主有責任對自身樓宇進行定期維修及保養,只要業主能遵循“為人為己,各行一步”的理念,相信有大部份的滲漏問題可獲圓滿解決。 「樓宇滲漏水聯合處理中心」今日(十日)中午十二時,於房屋局六樓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介紹聯合中心的成立一年以來之運作情況。房屋局局長譚光民、樓宇管理支援處處長李兆林、土地工務運輸局城市建設廳廳長陳榮喜、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李兆田醫生、民政總署高級技術員杜德明、法務局法律推廣廳廳長羅靜萍主持是次會議及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大廈工作委員會主任黃祖添。


卅五標書競投人力資源辦公室辦事處裝修工程

“人力資源辦公室辦事處裝修工程”今日(二月九日)上午九時半在土地工務運輸局四樓會議室公開開標,共收到卅五家公司的標書參與競投,所提出的造價由一千五百五十多萬至二千一百一十多萬澳門元不等。 在收到的卅五家公司所提交的標書當中,廿九家公司被接納,六家公司被有條件接納,需於廿四小時內補交文件或澄清所提交的文件,包括需按已提交的工程清單所列之工程,補交合同鑑證本或其他證明文件鑑證本、澄清所提交“標書擬本”應為“標書”,以及補交工地安全負責人履歷表及培訓證明書副本。 “人力資源辦公室辦事處裝修工程”位於新口岸龍成大廈九樓、十樓和十一樓,總面積三層合共約一千八百多平方米,最長施工期預計約為一百八十天。 人力資源辦公室辦事處九樓將會設有公眾輪候大廳、前台辦公區、資料掃描、文件存放室、接待室、人事及財政檔案室、小型視像會議室、資訊設備及訊號控制室和相關部門辦公室等。十樓將設有小型會議室、多功能會議室、資訊控制室及資訊中心、伺服器間、器材室及相關部門的辦公室等。十一樓則將設有檔案儲存室、相關部門辦公室等。 “人力資源辦公室辦事處裝修工程”公開開標
(* 請參閱附件!)卅五標書競投人力資源辦公室辦事處裝修工程


警方籲市民勿酒後駕駛

治安警察局於2009年,透過檢查交通意外肇事駕駛者及設置路障隨機抽查等方式,檢查在受酒精影響下於公共道路駕駛之情況,共計檢查車輛約4萬架次。其中1751架次駕駛人士被驗出對酒精呈陽性反應,佔總體受檢數字的4.37%,具體數據如下:
(* 請參閱附件!) 上述酒後駕駛人士中,535人按「道路交通法」第90條按刑事程序處理,並即時移送司法機關偵辦。其中5人判處徒刑,即時執行;另385人判處緩刑或以罰金代刑,餘下145人現正排期候審。 醉酒駕駛或受麻醉品或精神科物質影響下駕駛,除了嚴重威脅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外,一經定罪,可被判處徒刑。治安警察局呼籲市民,農曆新年將至,市民在出席朋友聚餐或慶節活動開懷暢飲之餘,應顧己及人,切勿酒後駕駛。
警方籲市民勿酒後駕駛


澳大獲伍宜孫慈善基金會捐款港幣一億五千萬

澳門大學發展基金會今日(九日)獲伍宜孫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捐款港幣一億五千萬元正,為基金會於去年底成立以來最大筆捐款。為答謝伍宜孫慈善基金會對大學的捐贈,澳門大學新校區的中央圖書館將以伍宜孫博士之名命名。行政長官兼澳門大學校監崔世安及澳大校董會已同意此冠名安排,崔世安表示,澳大在中央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其發展已踏上新的台階。 支票送交儀式假禮賓府舉行,伍宜孫慈善基金會董事呂培英代表捐贈,行政長官崔世安代表澳大發展基金會接收,並感謝伍宜孫慈善基金會對澳門高等教育的熱心支持,他表示,澳大作為本澳的高等學府,其發展十分重要;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國家主席胡錦濤親臨澳大新校區主持奠基儀式,充份體現了中央對澳大的支持。在中央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澳大的發展踏上了新的台階。 出席儀式的還包括伍宜孫慈善基金會董事伍步高及伍步功,伍氏家族成員伍尚宗及伍尚修,澳大發展基金會創立人謝志偉、王宗發及林金城,澳大校董會第一副主席李沛霖,澳大校長趙偉及副校長黎日隆。其後,行政長官設午宴感謝伍宜孫慈善基金會的慷慨捐贈。 伍宜孫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成立於一九八二年,長期致力慈善公益事業,回饋社會,本次捐款主要是因為伍宜孫博士曾在澳門從商,慈善基金會因此捐贈澳大以紀念伍宜孫博士,並為支持澳門高等教育事業出一分力。 澳大發展基金會為一非牟利機構,其宗旨在於支持及促成澳大實現其學術及教育之目標,使澳大在本地及國際上具有更佳之競爭力,並為此而創設所需及有利之條件。基金會自去年十二月成立以來,獲得社會人士和校友的廣泛關注和響應,今次捐出的港幣一億五千萬元更是基金會成立以來最大筆捐款。為答謝伍宜孫慈善基金會的捐贈,澳門大學新校區的中央圖書館將以伍宜孫博士之名命名。新校區的中央圖書館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為新校區的標誌性建築。 澳大新校區於去年十二月二十日舉行奠基儀式,蒙國家主席胡錦濤親臨為紀念牌匾揭幕。新校區佔地1.0926平方公里,預計三年建成。今伍宜孫慈善基金會秉承伍宜孫博士弘德育才的崇高理想,慷慨捐贈鉅款予澳大推動其發展工作,澳大同人深表敬意和謝忱。


本地新增1人確診甲型H1N1流感

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大流行警示維持在6級,嚴重程度為中等;本澳警示級別為第6級藍色,本地疫情為一般。 2月8日,因流感樣症狀而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症室求診的兒童占兒科求診人數的32%,成人則占成人求診人數的13%。2月9日,本地沒有班級因流感樣徵狀群集事件而須停課。新增1人確診感染甲型H1N1流感。由去年6月18日至今,累計已有3589人確診感染新型H1N1流感,17名感染者患肺炎,4名感染者需要使用呼吸機治療,2名感染者死亡。衛生局仍在繼續密切監測學校、院舍和其他機構流感流行情況。 截至2月9日下午,本地沒有新增甲型H1N1確診患者須入院。目前沒有確診患者住院接受治療。 2月9日,有442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由去年11月23日至今,累計已有110170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 (流感應變協調中心 24 小時熱線電話: 28700800 傳真: 28700863)


衛生局呼籲勿服用摻雜西藥成份的產品

衛生局根據香港衛生署的公告,產品「威力勁」含有西藥成份「他達拉非」(tadalafil),但有關成份並沒有標示在產品標籤上。基於此,該署呼籲市民不要購買及服食上述產品。上述產品並沒有經衛生局批准進口本澳,然而,為保障公眾健康,衛生局除密切留意此產品在本澳流通的情況外,現呼籲市民不要購買並停止服食上述產品。 「他達拉非」是治療陽痿的處方藥物,市民必須獲醫生處方才可服用。該藥物的不良反應包括低血壓、頭痛、嘔吐、頭暈及暫時性視力模糊,可能會和某些藥物,例如「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產生交互作用而導致血壓降至危險水平。 倘若市民已購買上述產品,應立即停止服用並送往衛生局藥物事務廳處理(地址: 士多鳥拜斯大馬路51號華仁中心二樓)。如有任何疑問,可致電66833329或於辦公時間致電85983523向衛生局藥物事務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