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旅遊學院邀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教授文化遺產課程

為深化學生們對文化遺產保護的認識,旅遊學院邀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旅遊、文化政策及創意產業顧問魏理察博士(Dr. Richard Engelhardt) 及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Johannes Widodo博士於本月中蒞澳,為學院的文化遺產管理四年級學生教授為期兩週的文化遺產專業密集課程,並於6月11日到路環村作實地考察。 是次文化遺產課程題為「文化遺產保護的經濟」,內容包括利用國際公認的評估標準及方法,去確認、分析及欣賞澳門文化遺產的經濟及社會價值。 課程會將每日密集式進行,包括以現代亞洲建築協會(mAAN) 制定的評估標準來作實地考察。此評估標準已被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和文化財產保護及修復研究中心支持成立的「亞洲文化遺產管理學會」(AAHM) 的會員院校認可及廣泛使用。 在澳門特區政府計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澳門歷史城區加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同時,旅遊學院已作出部署,就文化遺產範疇人才的需求而推出相關的課程。2005年,本澳成功申報成為世界遺產,旅遊學院於同年推出「文化遺產管理」學位課程,2008/09學年學位課程註冊學生為 161人。去年,首批共34名畢業生取得「文化遺產管理高等專科學位」,並將於今年完成「文化遺產管理學士學位」課程。學院亦舉辦有關文化遺產的高級管理課程及短期培訓課程,配合業界需要而提供多元化的專業培訓。 魏理察博士畢業於耶魯大學及哈佛大學,主修人類學、考古學及中亞、南亞和東南亞歷史。三十多年來,足跡遍及亞洲及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區,參與督導多項考古及古蹟保護計劃。1981年加入聯合國並先後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經濟社會委員會及其他多個聯合國專門機構工作。1989至1991年期間,魏理察博士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席技術顧問身份負責一項促進東盟國家國立博物館現代化的計劃。1991至1994年期間,親赴柬埔寨設立當地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辦事處,並出任辦事處主管,隨即展開保護吳哥窟的國際運動。為表揚其在保存吳哥窟古蹟所作貢獻,柬埔寨國王施漢諾特別策封他為柬埔寨皇家騎士(Commandeur de l'Ordre Royal du Cambodge)。除擁有柬埔寨爵位外,魏理察博士亦先後獲中國、菲律賓及越南政府授勳,以表揚其在保護文化遺產方面的努力;更獲全球遺產基金頒發終身成就獎,確認其對保護世界文物的重要貢獻。魏理察博士在聯合國的其他職務還包括每年一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保護文物獎勵計劃國際評審團主席,及國際文化資產保存修護研究中心亞洲文物管理學院副召集人。 自2001年起, Johannes Widodo博士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並為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學院之研究主管。Widodo博士的研究專題包括建築、城市歷史、東南亞城市形態、亞洲的現代化發展及東南亞地區的文化保育等等。 作為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和文化財產保護及修復研究中心支持成立的「亞洲文化遺產管理學會」(AAHM) 的創會會員,旅遊學院最近正式獲委任為知識管理中心,匯集培訓資源、舉辦學術研究會議及開發教材。更重要的是,知識管理中心實際是「亞洲文化遺產管理學會」的核心院校,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秘書處緊密合作,推動學會的策略性發展。 此外,旅遊學院作為聯合國亞太經濟及社會事務委員會亞太旅遊教育及培訓院校網絡(APETIT)的理事會成員,亦於去年獲選為首間擔任網絡統籌及發展工作的高等院校,進一步促進亞太地區在旅遊教育工作上的交流。上述兩項任命不但肯定了旅遊學院在文化遺產教育上獲得的卓越成就,更確認了學院積極拓展國際合作關係的成效。學院將繼續支持推動澳門文化產業的發展,培訓更多高質素的專業人才。


工地內之天秤應採取之安全措施

目前本澳多個正在施工的大型建築工地,大多使用天秤作為主要的吊重機械,少的兩、三台,多的可達十台以上。為有效保障工人與公眾的安全,使用此類起重機械時,需要特別注意安全及採取相應的安全措施,並應按照法令第44/91/M號【建築安全與衛生章程】內容的規定。尤以天氣惡劣時,更需採取特別的安全措施,包括在工作前制定上述情況的安全工作指引,預先培訓工作人員並要求嚴格執行。以下為使用天秤時應注意的安全措施,冀望業界能敦促工地實施: 1. 須遵守第44/91/M號法令所核准之【建築安全與衛生章程】有關起重機械的各項規定;
2. 須確保天秤整體具有足夠的穩定性,以支撐負荷及所承受的壓力,並須維持良好的安全及操作狀況; 3. 於安裝、升降及拆卸天秤時,須與有權限實體協調,對可能受影響的週邊道路實施必要的措施;
4. 起重機的擺臂須調置適當的工作半徑,並禁止吊重物超出工地範圍; 5. 倘因負重物的體積或其他原因而無法執行第4點措施,則須採取有效的適當措施,以便行人改道或禁止行人通過; 6. 在有人經常往來的地方升降重物時,須有效圍封吊運區域,以禁止任何人士在負重物的吊運路徑下經過;
7. 所有吊重物須充分地穩固,以防止因吊重物任何部分滑脫或移位而造成危險,並確保吊重物處於穩定的狀態下,方可進行吊運; 8. 須採用設有適當圍封的盛器承載容易鬆散的物料,以防止物料墮下; 9. 收工前應將吊鈎升至最高及將吊臂縮至最短,確保關閉電源後,方可離開; 10. 加強維修工作的監督,例如:就吊重機械的使用頻率,相應加強檢查的頻次等; 11. 天秤於裝嵌或維修時,須使用原廠之零件或備件;
12. 須確保維修人員對天秤的維修保養有足夠的培訓;
13. 在惡劣天氣來臨時應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如塔節螺栓、基礎螺栓加強固定,並增加側撐數量,增加塔身穩定性及加強配重及相關吊重裝備之固定,以防遭強風吹離墜落造成意外;
14. 當遇到強風或颱風時,應將吊臂轉動到背向颱風方向及將制動器鬆開讓吊臂可自由轉動;在復工前,須由具資格人士檢驗塔式起重機並作詳細紀錄,同時經測試確認一切操作正常及安全後,方可使用。 如對上述事宜有任何疑問,可於辦公時間內與本局職業安全健康廳聯絡。


房屋局舉辦四厘補貼及首期擔保公開說明會

為了讓普羅大眾對《自置居所貸款利息補貼制度》及《自置居所信用擔保計劃》有更深入的了解,房屋局將於6月12日(星期五)下午6時30分在房屋局6樓多功能會議室舉行一場公開說明會,歡迎有興趣的市民出席並提出問題,屆時有主管人員進行解答。 特區政府為減輕居民置業時的首期付款壓力及後續供款的利息負擔,經過詳細的諮詢和研究後,而推出《自置居所信用擔保計劃》及《自置居所貸款利息補貼制度》,為期一年。房屋局於2009年6月29日開始接受申請。 因應四厘補貼及首期擔保的出台,房屋局將安排系列的宣傳活動,其中,將於6月12日下午6時30分舉行首場說明會,是次面向公眾,地點是房屋局6樓多功能會議室。房屋局公共事務廳廳長鄭錫林、房屋分配處處長趙旅平、法律事務處處長任利凌將列席會議,闡述兩項措施的發放條件及申請要件,並會解答公眾的疑問。歡迎有興趣的市民出席,詳情可致電2859-4875查詢。 除此之外,房屋局將與銀行及社團舉行專場說明會,包括讓銀行業界了解有關措施的詳情,以便做好接受申請的準備。


衛生局有關領葬事宜啟事

王麗川,男性,七十八歲,報住於巴波沙大馬路台山平民大廈C座20樓C室,於二零零七年三月二十九日去世,院方盼死者家屬速往仁伯爵綜合醫院入院科辦理領葬事宜。若啟事張貼後七天內仍無人前往辦理有關事宜,則視作無人認領的屍體處理。


珠澳合作工作有序開展,兩地相關部門全力加快落實執行不同項目

為加深了解及推進珠澳兩地彼此在落實《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工作,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等一行於日前(5-6日)前往珠海,與珠海市副市長陳洪輝等領導磋商和協調在珠澳同城化進程中的合作項目,交換意見。劉仕堯表示,此行收穫甚豐,相信在兩地政府緊密合作下,未來將有更深化廣闊的合作空間,並透露珠澳合作專責小組屬下之三個工作小組擬於本月下旬舉行首次會議,有序落實執行不同合作項目。 去年底國務院推出了《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令區內各地均加快有關規劃及建設步伐。珠海已定位為珠西區域交通樞紐,具體計劃中的重點建設包括港口及機場,廣珠鐵路、高速公路和珠三角城際軌道等交通網絡,還有港珠澳大橋等重大項目。為了保證系列交通工程及產業發展,珠海已計劃啟動建設十大重點工程,許多項目已落實開展及動工,此刻珠澳兩地達成同城化的共識,兩地聯動,為珠西發展加添動力,未來澳門與珠海的基建對接等方面都與珠西有直接的對接,兩地政府有需要加大、深化在合作上的默契及了解,及時互通訊息,共商項目推進力度。 本月5日至6日,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率領運輸工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黃振東、顧問張國基,以及港務、民航、交通、運建、城規等多個部門主管領導等一行16人前來珠海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受到陳洪輝副市長等珠海市領導的熱情接待。期間參觀了摩天宇飛機發動機維修中心、航空產業園、平沙遊艇工業區、珠海市城市建設成就展等,聽取介紹並實地考察了廣珠城際軌道延長線的走向規劃,並與市規劃、交通、口岸、港澳事務、重大辦等部門負責人舉行座談,就珠澳兩地加強合作,共同推進 《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推進“珠澳同城化”交換了意見。 與陳洪輝副市長等出席了座談會。會上,劉仕堯表示,兩地政府首長於今年初共識了透過基建對接、通關便利、產業合作、服務一體四方面進行全方立合作。在粵澳合作聯席會議框架下構建的第一次珠澳合作專責小組,在珠澳雙方工作人員務實、坦誠態度的互動下亦順利舉行,並按先後緩急的原則,率先設立了三個工作小組。與此同時,在共同開發橫琴及澳門大學遷址橫琴島的項目上,彼此設立了專責對口工作小組,各項工作正有序、順利而穩妥地推進落實。珠澳合作專責小組下的三個專項工作小組,亦正密鑼緊鼓地籌備在六月中下旬舉行首次會議,落實研究、開拓及執行不同合作項目。 劉仕堯表示,隨著珠江口西岸運輸基建如廣珠城際軌道、京港澳高速公路、太澳高速公路、港珠澳大橋等未來相繼落成,將帶動內地及澳門間口岸人流急速上升,澳門正在規劃的輕軌系統將考慮以關閘、內港、蓮花、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等作接駁點,提供快速便捷、舒適環保的區域跨界出行條件,此連串工作亦有賴珠海市政府領導的衷誠協作,為珠澳合作舖設平坦的康莊大道。相信在兩地政府合作無間的緊密聯絡下,短期內珠澳合作將有更多實質的合作成果,與珠海真正融合,攜手共進,合力提升區域競爭潛力。 陳洪輝副市長表示,兩地政府領導,就推進珠澳同城化達成了“基建對接、通關便利、產業合作、服務一體”四點共識,珠澳合作取得實質性重大突破。珠海將根據同城化的要求,加大投入,加快城市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使基礎設施專案的規劃建設能夠適應珠澳更緊密合作。同時按照互利互惠的原則,積極推動珠澳各領域合作,促進兩地共同發展。


“公共治安秩序與警民關係-探討簡化報案手續及流程”活動

為加強政府與社會的互動,加深市民對警務工作的認識及理解,促進警民關係,並藉此探討有效的諮詢模式,公共行政改革諮詢委員會將於7月8日(週三)晚上舉行“公共治安秩序與警民關係-探討簡化報案手續及流程”活動。
活動將分為以下兩個部份: (1) 7月8日下午6時正,參與者首先參觀治安警察局第二警司處的設施,並由警方代表介紹現時最新的報案流程; (2) 當天下午7時正,參與者到民政總署台山街市市政綜合大樓一樓舉行 “公共治安秩序與警民關係-探討簡化報案手續及流程”互動座談會。
屆時除公共行政改革諮詢委員會成員代表出席活動外,將有警察部門代表列席,歡迎對“公共治安秩序與警民關係”主題感興趣及曾經報案或協助作証的人士參與。 由於是次活動是委員會首次與公眾互動的活動,為了使每個參與的市民有更多發表意見的機會,並為日後擴大公眾參與相關活動作準備及吸收經驗,故此公眾參與名額定為30人。有意參與的市民,歡迎於2009年6月26日前填妥附設表格(可自行影印)透過電郵ccrap@informac.gov.mo或傳真89871515報名,報名須經公共行政改革諮詢委員會確認後才有效。詳情可致電89871331 與蔡小姐聯繫。 參加“公共治安秩序與警民關係-探討簡化報案手續及流程”活動報名表 姓名: 性別: 聯絡電話: 電郵 ( 若有 ) : 是否有報案或協助警方作証的經驗 是 口 否 口


衛生局解釋疫苗的安全性和費用問題

在流感應變協調中心第一次會議結束後,衛生局長李展潤回答記者有關疫苗的安全性問題時表示,任何疫苗都存有風險,流感疫苗的主要風險來自對雞蛋白的過敏反應,及可能存在的格林-巴利綜合徵風險。現時季節性流感疫苗和格林-巴利綜合徵關係並不確定,即使有其風險亦不超過百萬分之一。 衛生局表示,在藥廠完成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臨床實驗、證明有關疫苗安全和有效,並取得上巿許可後,才會給巿民使用。衛生局屇時將根據疫苗的供應情況、疫情特點,優先予兒童、学生、老人和慢性病患者以及醫務人員等高危人群等免費接種。其他人士則在有更多疫苗供應時接種。 流感應變協調中心的24小時熱線中心今啟動,電話:28700800,隨時接受和回應公眾查詢。


三外籍居民與確診個案密切接觸需作醫學觀察

三名家居澳門的外籍人士,因與甲型H1N1流感確診個案有密切接觸,經檢測雖未證實感染,衛生局仍按規定由6月10日晚開始對他們進行醫學觀察。 三人(兩女一男)於6月8日由泰國布吉出發,乘KA213航班於6月9日淩晨抵達香港。該班機上有一名香港居民於6月7日開始出現流感症狀,6月9日在香港入境時被發現發熱轉送醫院,6月9日被確診甲型H1N1流感。該三名人士返抵澳門後,自行到某醫務所自稱為上述確診個案同一航班的前後三排乘客, 醫務所人員即時聯絡衛生局。衛生局經向香港衛生署確認後, 立即安排該三名人士進行醫學檢查。經檢測,有關人士未證實感染甲型H1N1流感,但需進行醫學觀察至6月16日。有關人士已於10日晚入住衛生局指定的實施內進行醫學觀察。


葡籍人士對澳門貢獻良多

代理行政長官職務的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今(10)日強調,在澳生活的葡籍人士是本澳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區政府肯定及感謝他們對澳門的發展及社會和諧貢獻良多。
陳麗敏傍晚出席了「葡國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酒會,並代表行政長官及特區政府向在場人士致以節日的祝賀。她表示,澳門回歸接近十年以來,中國、葡萄牙與澳門的良好關係與日俱增,其中,在澳的葡籍人士發揮關鍵作用。
她希望,作為本澳重要組成部分的葡籍人士,今後繼續為特區的發展及和諧穩定,作出更多貢獻。


四名澳門居民甲型H1N1流感病毒測試呈陰性

據衛生局統計數字顯示,關閘醫療諮詢站共為九萬五千四百零五名人士探熱,諮詢人數一名;港澳碼頭醫療諮詢站為一萬四千零七十二探熱,諮詢人數四名;澳門國際機場口岸醫療諮詢站為三千二百五十七人探熱,諮詢人數二百九十名;蓮花口岸醫療諮詢站為一千九百八十七人探熱;北安臨時碼頭諮詢站為四千一百四十二人探熱。仁伯爵綜合醫院因呼吸道症狀就診的兒童有七十三名,成人有四十三名。 截至傍晚,共有4名人士需接受甲型H1N1流感病毒測試,其後,檢驗結果均呈陰性,且本澳甲型H1N1流感“極可能病例”和“確診病例”均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