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行政長官何厚鏵

國家主席胡錦濤今日中午在新竹苑迎賓館會見行政長官何厚鏵,高度評價何厚鏵過去十年的工作。 胡錦濤主席在會見時對何厚鏵時表示: 「你擔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已經10年了。10年來,你在這個使命崇高、責任重大的重要崗位上,忠於職守,勤勉工作,銳意進取,爲“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做了許多開創性工作。中央對你的工作、對你爲澳門和國家所作的貢獻予以高度評價。」 胡錦濤希望何厚鏵離任後,繼續關注澳門的發展,支持行政長官崔世安和新一屆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爲推進“一國兩制”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何厚鏵回應時,首先感謝胡主席在澳門慶祝回歸十周年的時刻來到澳門,對特區政府工作指導和鼓勵。他表示,擔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10年,深刻體會到偉大祖國是澳門保持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他很榮幸能夠在這個崗位上爲澳門、爲國家做了一些事情。今後,會繼續盡己所能,爲澳門、爲國家作出應有貢獻。 參加會見的人士有劉延東、廖暉、白志健、陳世炬、何永安及蘇寶林等。


國家主席胡錦濤一行中午扺達澳門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今(19)日中午乘專機抵達澳門,出席明日舉行的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就職典禮。他抵達機場時隨即祝福與問候本澳市民,表示希望通過此行,親自感受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新發展、新變化。 胡錦濤一行乘坐專機中午抵達澳門國際機場,受到在場手持鮮花的群眾熱烈歡迎,胡錦濤向群眾揮手致意。他在機場停機坪向媒體發表簡短講話,他表示:「我很高興來澳門,參加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活動。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年來,與祖國同發展,共進步,各項建設事業欣欣向榮,我們為此感到由衷的高興。我希望通過這次來訪,親自感受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新發展、新變化。和澳門各界人士一道,總結澳門回歸祖國十年來,貫徹實施 “一國兩制”、 “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 的成功經驗,共謀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之策。藉此機會,我要請各位記者朋友,轉達我對廣大澳門市民的誠懇祝福、親切問候。」 行政長官何厚鏵、行政長官夫人劉渭楨、第三任行政長官崔世安、崔世安夫人霍慧芬、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主任白志健、立法會主席劉焯華、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保安司司長張國華、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廉政專員張裕、審計長蔡美莉、檢察長何超明、警察總局局長白英偉、海關關長徐禮恒、外交部駐澳特派員盧樹民、解放軍駐澳部隊司令員王玉仁及解放軍駐澳部隊政委許進林等在機場停機坪迎接。 陪同胡錦濤乘坐專機來澳的中央政府代表團成員包括胡錦濤主席夫人劉永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劃、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李建國、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廖暉、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長陳炳德、胡錦濤主席辦公室主任陳世炬等。 胡錦濤抵達後, 隨即前往下榻的新竹苑, 並會見行政長官何厚鏵。 代表團一行下午將出席澳門科學館落成典禮,參觀家居棄置物處理中心,出席特區政府所設之歡迎晚宴,並觀賞文藝晚會表演。


行政長官何厚鏵鼓勵各級官員繼續作出新的貢獻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於今日(十二月十八日)下午六時三十分會見各級官員,充份肯定了廣大公務員在十年來對特區的貢獻,並鼓勵各級官員全力配合第三屆特區政府的施政,為特區的持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行政長官在會見中表示,澳門特區自成立以來,經十年耕耘奮鬥,“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實踐初見成效,充份彰顯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特區所取得的來之不易的成績,首先有賴中央的正確領導和全力支持,有賴廣大市民的參與支持,亦有賴全體公務員的辛勤服務和不懈開拓。行政長官對各級官員,並透過他們,對廣大公務員一直以來的團結合作、理解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行政長官同時表示,在過去十年,能夠與全體公務員一起共事,服務特區,深感榮幸。
行政長官指出,澳門特區即將邁進新的發展階段。他衷心希望並完全相信,特區各級官員和全體公務員,必定會在第三任行政長官崔世安先生的領導下,在原有基礎上再接再厲、團結務實、不斷創新,以更為優質的服務水平,建設特區、服務市民,共同為“一國兩制”偉大事業的不斷推進作出新的貢獻。


工務局新辦公室第二期裝修34家公司競投

土地工務運輸局新辦公室第二期裝修工程(12至19樓)於今日(18日)早上公開開標,共34家公司參與競投,27份標書被接納,其餘7份標書被有條件接納,需於指定時間補交文件。 隨著社會的發展需要,審批個案、文件檔案及人手的增加,現時位於電力公司大樓內的土地工務運輸局辦公室已不敷應用,有需要增加辦公室及檔案室的空間。為讓更多本地中小型建築公司參與競投,土地工務運輸局新辦公室大樓的裝修工程已分拆兩期推出。第一期工程已於上月展開,而是次第二期工程包括12至19樓,8層辦公室總裝修面積約為10,727平方米,包括辦公室、檔案室及會議室等。 參與競投的34家公司中,27份標書被接納,其餘7份標書被有條件接納,需於指定時間內補交文件,分別提出造價由5千5百多萬至7千3百多萬不等,最長工期270日,可提供約300個就業職位。 辦公室大樓內部裝修設計和選材,均以簡約、實用、明亮及以人為本作基礎,色調以平實、和諧為主。樓層採用環保、節能的材料及系統,如天花選用環保節能燈具,牆面採用水溶性環保乳膠漆,地面選用可拆裝循環再用的升高地板系統等,達至環保及善用資源的目的。


國家主席胡錦濤來澳出席慶回歸十周年大會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將於明(19)日前來澳門,出席慶祝澳門特區回歸祖國十周年活動,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就職典禮。 胡錦濤主席率領中央政府代表團抵澳後,首先會主持澳門科學館開幕典禮,傍晚會出席特區政府所設的隆重歡迎晚宴,以及「慶祝澳門回歸十周年文藝晚會」。 20日上午,胡錦濤主席將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就職典禮」、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部隊,以及主持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奠基禮。胡主席在澳期間,也將會見本澳各界人士。 為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特區政府將於20日早上8時在金蓮花廣場舉行隆重升旗儀式,並於下午在旅遊塔舉行特區成立十周年招待酒會。 體育發展局將在下午二時在澳門運動場舉辦「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萬眾同歡匯濠江.劉德華Wonderful World演唱會」。 另外,旅遊局將於20日晚上約9時舉行本澳歷來最大規模的煙花匯演。煙花匯演約於晚上9時舉行,歷時約25分鐘,在澳門半島7處地點同時燃放。為使煙花匯演有更佳效果,旅遊局更會在澳門和氹仔5個位置擺設音響系統播放音樂。 除了政府機構外,澳門各界和民間社團也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從藝文表演、展覽,以至體育比賽,市民也透過各種形式,一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 市民可瀏覽「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週年」網頁(網址:http://www.macao10.gov.mo/),瀏覽有關訊息。


青洲社屋-青松樓落成

青洲社屋分A(青雅樓)、B(青翠樓)、C(青松樓)大樓,其中,青松樓已落成。青松樓為長者大樓,提供252個單位,均設有無障礙設施。社屋落成後,房屋局將盡快安排合資格的家團「上樓」,協助低收入家庭解決住屋困難。 房屋局、建設發展辦公室昨(18日)舉行「青洲社屋-青松樓」落成典禮,由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房屋局局長鄭國明、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賈利安、建設發展辦公室主任陳漢傑、中國建築工程(澳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海鵬主禮。 青洲社屋位於青洲河邊馬路及菊花巷內青洲山腳,分有A、B及C大樓,已分別命名為青雅樓、青翠樓及青松樓。 青松樓高36層,地面層為出入口大堂及機房,1至5樓為社會設施,6樓為平台休憩區,7樓至35樓為長者住宅,每層9個一房一廳(T1)單位。除去14樓為隔火層外,28層住宅共252個長者單位,備有4部升降機。 為照顧長者的居住需要,青松樓設有老人中心等康體設施外,每一長者單位均設有煙霧感應器及平安鐘,接駁到大樓的控制室,有條件為獨居長者提供24小時無間斷的緊急支援。 青翠樓同樣高36層,分為青翠樓I及青翠樓II 兩幢,地面層為出入口大堂、機房、停車場出入口及商舖,1至5樓為公共停車場,共有256個輕型車輛泊位及583個電單車泊位,6樓為平台休憩區,7至35樓為住宅層,每層共24個單位。除去14樓為隔火層外,28層住宅共672個,並備有8部升降機。 青雅樓佔地面積為1,500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26,000多平方米,樓高25層,共計有357個單位。


市民可在勞工局網頁查閱「在崗培訓及聘用計劃(第二期)」的工種資料

由勞工事務局與澳門工會聯合總會(下稱工聯)合辦的「在崗培訓及聘用計劃(第二期)」(下稱『計劃』),現階段已完成收集企業2010年第一季的培訓及直接聘用工種資料,有關資料已上載至勞工事務局的互聯網(http://www.dsal.gov.mo/chinese/introduction.htm)供公眾查閱。凡首次參與『計劃』的市民,可前往勞工事務局位於馬揸度博士大馬路221–279 號先進廣場大廈地下的就業廳或工聯的五個辦事處(工聯司打口職工服務中心、工聯職業轉介服務部、工聯北區綜合服務中心、工聯新橋辦事處 / 製衣工會及工聯氹仔綜合服務中心)辦理求職登記手續。而第一期『計劃』求職登記仍然有效的市民,如對第二期的工種感興趣,可致電勞工事務局電話﹕83999828查詢,以便安排就業轉介及配對服務;若市民需辦理求職登記續期,可於其求職登記首3個月有效期屆滿後14天內致電勞工事務局辦理有關手續,電話﹕83999828。


喜迎回歸加強文化交流 國家文化部贈書澳門特區

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加強內地與澳門的文化交流,同時支持特區政府文藝事業發展,國家文化部將兩套“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分別贈送給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及澳門民政總署。贈書儀式12月18日在何東圖書館舉行,國家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國家文化部港澳台辦公室副主任侯湘華、澳門中聯辦文化教育部副部長張曉光、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局長何麗鑽、澳門特區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委員馬錦強等出席了儀式。 “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是一頂被譽為修築中華民族“文化長城”的宏偉工程。自1979年起,在國家有關方面的號召下,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動員組織十萬多名文藝工作者深入到田間地頭、鄉村城鎮,對我國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進行全面系統的挖掘、收集和整理,把流傳於民間的“無形文化資源”變成“有形文化財富”,使之成為系統成套的中華民族民間傳統文藝代表性文獻。 一套十部的“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共包括了《中國民間歌曲集成》、《中國民族民間器樂集成》、《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中國曲藝音樂集成》、《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中國戲曲志》、《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國歌謠集成》、《中國諺語集成》以及《中國曲藝志》。一套十部的“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所涉範圍十分廣泛,為我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的立法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提供了重要基礎和經驗,奠定了資料、人才、工作體制等方面的基礎。 “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的編輯出版,為中外文藝學者、專家,研究中國的民間文藝、社會、歷史及民情風俗提供了完整系統、豐富可靠的資料。是次國家文化部贈書澳門特區,有助本地市民大眾進一步了解祖國民間文藝的詳細情況,對加強兩地文化交流具有促進作用。 出席“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贈書儀式的還包括文化部科技司王豐副司長、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李松主任、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副主任劉嘉、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吳衞鳴部長、民政總署培訓及資料儲存處張達明處長、民政總署文化活動處余永鴻處長及文化局澳門中央圖書館澳門暨總書庫組代組長鄧華超等。


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的活動

適值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為讓更多的市民能共同見證各項重要的典禮及分享期間所舉行的慶祝活動,電信管理局於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十九、二十及二十一日,分別在議事亭前地、黑沙環公園、華士古達嘉馬花園、南灣湖水上活動中心、氹仔花城公園旁空地及路環恩尼斯總統前地等六個地點,設置電視屏幕播放相關活動的廣播節目。市民和遊客即使身在戶外,透過設置於上述地點的電視屏幕,都能即時觀看到或重溫各項典禮和慶祝活動。


十年勵練築榮耀 而今邁步從頭越 –十年涉澳外交回顧與展望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十年前,當江澤民主席在澳門文化中心花園館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澳門回歸祖國,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澳門這個在外漂泊四百多年的遊子終於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如今十年過去了,十年的跨度在歷史的長河中只能算是短暫的一瞬,但對於澳門而言,這十年極不尋常。當初那個鮮爲人知的“澳門街”儼然已成爲一個令人矚目的國際都市。 作爲主權回歸的象徵,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與特區同日誕生。十年來,公署與特區共同成長,不但見證了特區十年的輝煌,並且作爲參與者,堅定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大力促進澳門特區的對外交往與合作,積極保護澳門同胞在海外的合法權益,與特區一起營造了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 十年間,公署在中央及外交部的直接領導下,協調處理了大量澳門特區參加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國際公約在澳門適用、澳門特區與外國談判締結雙邊協定、外國在澳門設立領事機構和其他官方、半官方機構等事宜,涉澳外交取得了累累碩果,不但令澳門特區的國際影響力持續增長,廣大澳門同胞也從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截至目前,中央政府與84個國家就後者在澳門執行領事職能達成協定,78個國家和地區給予特區護照或旅行證持有者免簽或落地簽待遇,這極大地方便了廣大澳門同胞前往這些國家經商、旅行或學習。2008年9月29日,澳門特區政府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櫃架公約》適用儀式,這不僅意味著特區政府加入了全球政府聯合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列,也爲特區今後低碳排放的經濟發展指明了道路。據統計,十年間,公署共辦理國際公約適用澳門特區事項124項,澳門作爲中國代表團成員或以“中國澳門”名義出席國際會議420餘次,以“中國澳門”名義與捷克等35個國家談判航班協定,與葡萄牙等5個國家談判司法協助類協定以及投資保護類協定等等。迄今,澳門特區以“中國澳門”名義單獨參加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有13個。值得一提的是,爲積極支援特區發展會展業,公署按照《基本法》有關規定,根據特區的要求,運用我整體外交資源,在特區舉辦的大型國際會議或賽事的籌備、禮賓安排等方面給予大力指導和協助。尤爲突出的是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中央政府充分發揮澳門對外交往中的葡語優勢與特色,協助澳門主辦了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努力把澳門打造成中國與葡語系國家進行交流合作的平臺和紐帶。 十年來,伴隨著特區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澳門特區對外交往活動得到極大拓展,行政長官、特區主要官員及許多民間經貿團體的足迹遍佈五大洲,造訪澳門的國際友人也越來越多,公署爲特區上述“走出去”、“請進來”交流活動付出了許多辛勤的努力。對於特區的“走出去”活動,公署與我駐外使領館高度重視,主動就訪問的有關事宜提供協助,確保了訪問受到高規格接待並取得圓滿成功。對於特區的“請進來”活動,公署也同樣傾注了許多心血,從專機申請到具體的接待工作,公署均予以全力協助,力求做到有求必應,急事急辦。在特區政府成功申遺和婦聯總會申請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咨商地位的過程中,公署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上述友好交往和努力大大增進了澳門特區與有關國家和組織的相互瞭解和合作,促進了特區的繁榮與發展,並進一步提升了澳門的知名度。 澳門同胞素有愛國愛澳的傳統,伴隨著國家綜合國力日益強盛,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以及澳門對外合作的不斷拓展和深入,國家外交成爲廣大澳門同胞越來越關心、關注的話題。在與特區社會各界的廣泛聯繫中,公署把開展以外交宣介爲主題的公共外交,作爲貫徹外交爲民,服務澳門社會的一個重要方式和日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特別是今年以來,公署利用“五·四運動”90周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和澳門回歸10周年等重大時間節點,不失時機地開展外交宣介工作。從春節拜年、走訪社團企業和出席各種活動,到走進澳門高校和青年組織發表演講,介紹國際形勢和我對外政策,並與青年學生進行“真情對話”,到積極主動宣講國家外交,爲澳門同胞解答外交、領事方面的問題。公署還邀請訪問澳門的外交部部、司領導、駐外使節等爲特區各界做國際形勢報告,並通過舉辦圖片展、座談會、中國外交郵品展等不同方式介紹新中國成立6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果和60年外交成就,在特區社會進一步營造了愛國愛澳的良好氛圍。 雖然回歸祖國才短短十年,澳門在經濟、社會、民生、城市面貌等各個領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充分顯示了“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和創造力。涉澳外交工作是我總體外交的一部分,也是我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方針的重要一環。涉澳外交工作直接關係著國家主權、尊嚴和利益,也關係著特區的繁榮、穩定、發展和“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十年來,公署絲毫未敢懈怠,積極探索,不斷實踐,取得了一些成績。這些成績均是堅定貫徹和落實“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方針的結果。十年來,公署嚴格按照“一國兩制”的原則和基本法辦事,既堅定維護好“一國”,管好屬於國家層面的涉澳外交事務,同時積極支援特區大膽開展基本法規定自行或授權處理的對外交往活動。澳門回歸以來在對外交往方面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實踐已經並將繼續證明,“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是符合中國國情和澳門實際的,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 展望下一個十年,隨著形勢的發展和澳門對外交往與合作的不斷拓展與深入,涉澳外交工作亦將面對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外交公署將繼續堅定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在堅決維護好國家主權和利益的同時,維護好特區的利益。公署將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做好統籌協調,科學分析澳門所處內外形勢,科學判斷國家與特區的利益,有效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總體外交和涉澳外交兩個大局,切實爲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澳門的明天必定會更加光明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