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客船擦碰 無人受傷

氹仔臨時客運碼頭今(10)日早上發生客船擦碰意外,無人受傷。
早上10時50分,高速客船“神龍”在駛離碼頭時,疑受海面風浪影響,擦向停泊於鄰近泊位的客船“金星”。事發時“神龍”共載有54名乘客,“金星”上則沒有乘客,事件中無人受傷。
肇事客船屬於巨龍船務有限公司。意外發生後,港務局要求“神龍”返回碼頭泊位接受調查,並要求船公司立即安排“神龍”的乘客轉乘其它航班繼續旅程。
經港務局人員登船檢驗後,確定客船“神龍”除左舷前方近跳板位置有輕微擦損痕跡外,其他各樣運作正常,獲准“神龍”按正常航班表於下午4時載客前往香港。港務局已責成巨龍船務有限公司於日內就有關事件提交報告,以便作進一步分析跟進。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澳門活動周」月中舉行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承辦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澳門活動周」及系列活動,將於十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在上海舉行。活動將以「感受澳門」為主題,將澳門數百年來中葡文化和諧交融的獨有魅力,以及回歸祖國十年以來的建設發展及成就,透過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這個國際平台向全世界展示。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將於十二日,率領包括政府官員、旅遊發展輔助委員會委員、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等旅遊業界代表、媒體等約90人前往上海,參與「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澳門活動周」系列活動。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澳門活動周」系列活動的內容包括在上海世博園及外灘金融廣場舉行的開幕儀式暨文藝表演、花車巡遊、文藝表演活動、圖片展覽、「澳門特區十周年成就展」、澳門世遺圖片展覽及舞台表演等,接近450名來自澳門的表演者參與。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澳門活動周」的開幕儀式暨文藝表演將於十三日上午,在上海世博園區寶鋼大舞台舉行,澳門特區政府行政長官崔世安將出席主持開幕儀式。出席的嘉賓包括上海市政府領導、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白志健、中國貿促會領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等。行政長官及代表團在開幕儀式後,將觀賞現場文藝表演,並參觀展覽及花車巡遊。
上海世博是國際曯目的盛會,「澳門活動周」將藉這個國際平台,在園內的舉行文化演藝活動,由澳門的表演團體擔綱演出,並設置展覽區,展出「澳門特區十周年成就展」、「澳門製造」及澳門節日盛事及世界文化遺產圖片展等,並安排花車巡遊,展現澳門獨特的文化、歷史及其發展成現代社會的歷程。
為配合宣傳並呼應「澳門活動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聯同上海市旅遊局及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於十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在外灘金融廣場舉行「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澳門活動周」系列活動。屆時外灘的金融廣場將豎立世遺景點大三巴牌坊及媽閣廟的大型模型,並設立旅遊諮詢亭、「澳門特區十周年成就展」、澳門圖片展的展區以及文藝表演等,相信將吸引大批上海居民及遊客參觀。


世博澳門館電影分獲第46屆芝加哥國際傳播影視展銀獎及優異獎

上海世博會澳門館自展出以來,除口碑好以外,更屢獲國際獎項,繼內部設計早前獲紅點設計大獎〈Red Dot Design Award〉以後,館內電影再獲兩個獎項,分別是第46屆芝加哥國際傳播影視展〈the 46th Chicago INTERCOM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media) Competition〉銀獎及優異獎。 近日,上海世界博覽會澳門籌備辦公室收到芝加哥國際電影節〈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有關國際傳播影視展活動〈INTERCOM〉組織者方面的通知,指2010年上海世博會澳門館館內播放影片榮獲第46屆芝加哥國際傳播影視展電影藝術銀獎及公眾展示類別的優異獎。 據了解,取得有關獎項原因是館內播放影片的整體展示效果獨特,讓參觀者留下深刻印象。而有關奬項頒獎儀式將於本月16日美國芝加哥的芝加哥國際電影節〈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頒獎晚會上舉行,而獲獎之澳門館部分影片則於20日當天下午在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指定的國際傳播影視展活動播放區內播放。 芝加哥國際傳播影視展〈Chicago INTERCOM Competition,http://www.cinemachicago.org/intercom/ 〉成立於1964年,至今已經舉辦至第46屆,是國際上其中一個歷史最悠久的傳播影視比賽活動,旨在表揚一些非戲劇領域的電影製作,包括企業製作類影片、教育類影片、品牌影片、以及網絡媒體影片等等,涵蓋範圍廣泛,並由一眾國際上專業的媒體人員擔任評審,每年從多個來自全球各地的參賽作品中挑選得獎作品。 獲獎名單將獲分發至與活動主辦單位有聯繫的分銷商、教育工作者、新聞媒體、以及其他潛在客戶等等,以確保他們得到最大的認受性。 獲獎的澳門館影片,內容主要講述在中秋節夜晚,爸爸帶領兒子小濠和鄰居家的女孩一起尋找“玉兔宮燈”,這個約十七分鐘的影片引領觀眾由“大人國進入小人國”穿越時光,探訪澳門大街小巷,親歷澳門四百多年的歷史變遷,品味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領略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的輝煌成就。整個影片故事共分為:新舊和諧、文化和諧、天地和諧、及活力和諧四個部分,在影片中出現超過100名演員,99%是本地居民,均為義務演出。影片由一國際公司製作、而故事內容挑選佈局、決策則由本辦公室人員負責,並透過運用全息投影技術、雕塑投影技術及三維影像特別效果等高科技、近20米高的中庭360度漏斗環型虛擬大屏幕、以及超過120部投影機,去營造出特別效果,讓所有參觀者耳目一新。整個影片內容舖排,一個情節緊扣另一個情節,使所有入場參觀者均能跟隨著影片三位主人翁步伐一起走,既控制人流,亦便於館方有效管理每批觀眾的參觀時間。


國際汽聯派出專員主持大賽車救援隊專業培訓課程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一向以安全為首要考慮,同時為確保賽事的救援工作達到國際水平,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於10月9及10日一連兩天為本地救援隊提供專業培訓課程,包括理論及實踐兩部份。 救援隊早於8月及9月已安排了在澳門路環小型賽車場進行了實況練習。33位消防員及醫生參加了救援實習,包括三級方程式及房車車手救援,以及練習運用重型剪車器材。 今次的專業培訓課程,委員會邀請了國際汽聯醫務官Jean -Jacques Issermann醫生及Jacques Tropenat 醫生,專程來澳為本地救援隊主持培訓課程,提供專業的講解、分享經驗及作出示範。 課程內容包括講解可能遇到的各種不同救援困難及問題,介紹快速拯救裝備及其使用方法,同時也進行示範及詳述國際汽聯之要求,並進行模擬賽車意外訓練,希望救援隊隊員能掌握處理意外的醫療程序、處理意外的技巧以及救援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等,確保在賽事期間的救援工作能順利完成及達國際水準。


行政長官出席上海世博「澳門周」開幕式及到杭州考察

行政長官崔世安將於10月12日前往上海,出席10月13日舉行的上海世博「澳門周」開幕式。此外,行政長官並會到杭州考察。 崔世安繼今年5月考察江蘇省南通、揚州及南京等多個城市後,將在出席「澳門周」相關活動後前往杭州,完成整個長三角地區的考察活動,加深了解長三角經濟圈的發展,同時建立良好合作關係。 代表團成員包括: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行政會秘書長兼行政長官辦公室顧問柯嵐、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主任張素梅、旅遊局局長安棟樑、新聞局局長陳致平、上海世界博覽會澳門籌備辦公室主任楊寶儀、澳門特別行政區駐京辦事處主任康偉、行政長官辦公室顧問馮少榮及高展鴻。 行政長官離澳期間,先後由保安司司長張國華及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臨時代理行政長官的職務。


地圖繪製暨地籍局新推出地圖產品“網上訂購”和“短訊通知”兩項服務

地圖繪製暨地籍局新推出地圖產品“網上訂購”和“短訊通知”兩項服務 地圖繪製暨地籍局爲促進政務公開與力求服務創新,繼近年推出多項便民利民服務措施後,於本月初,再推出地圖產品“網上訂購服務”和 “短訊通知服務”。 “網上訂購服務” 不僅讓本澳市民多有一個更方便快捷的方法購買各類地圖產品,更重要的是全世界各地的用戶都可以足不出戶輕易地從網上購買,不致因身處海外而欲購無從。用戶只需登入地籍局網站、選取所需產品、填入聯絡資料及付運方式後,便可選擇自行到地籍局提取或以郵遞方式付運,最後透過安全的網上信用卡繳付相應費用即可。當網上訂購之地圖產品製作完成,用戶會收到電子郵件通知,確認服務已經完成。期間,用戶亦可隨時於網上查詢所訂購項目的製作進度,情況一目了然。
現階段地籍局可供網上訂購的地圖產品有: 各種不同比例之地形圖、專題圖、航空攝影照片、數碼地圖、海報、明信片、澳門特別行政區與周邊地區地圖以及澳門地圖集等。 另一方面,“短訊通知服務”是地圖繪製暨地籍局為配合公共服務電子化之施政理念,推行高效便民之電子化措施,為要求地籍局服務提供各種服務的申請人,可透過接收短訊獲悉所申請服務的最新情況或相關資訊:如服務完成或有需要補充事項等。如欲享用該項服務,申請人衹需於申請服務時,使用預先於地籍局網站下載最新之網上表格,填上澳門流動電話號碼以及選擇接受短訊通知,如使用舊表格之申請人亦祇需於接待處提出要求便可,費用全免。 詳情可瀏覽地圖繪製暨地籍局網站:www.dscc.gov.mo或致電2834-0040查詢


司打口調研完成七成單位調查 舊諮會呼籲餘下單位予以合作

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委託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進行的「司打口區居民現狀調查」,已成功訪問逾七百個住戶、商戶單位。調研團隊現除加緊推進入戶普查工作外,由本月起,也會啟動口述歷史、焦點討論等定性研究工作,預計於今年底完成研究並向委員會提交報告。 「司打口區居民現狀調查」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兩大部份,其中定量研究的入戶普查工作已於今年8月29日啟動,經過個多月來調查,已完成逾七成單位的入戶普查,當中成功完成問卷調查的逾七百個住戶、商戶單位。對一些未能取得聯絡的住戶、商戶單位,調研團隊將再安排時間進行接觸,委員會呼籲調查範圍內的居民、商戶予以協助,如有需要,可致電:62321182預約工作人員上門調查。 由本月起,調研團隊將會啟動定性研究,透過司打口區老居民、本澳歷史學者的訪談,進行口述歷史整埋,以及組織司打口區居民進行焦點小組討論,從口述資料記錄和整理、文獻梳理、以及社區討論等不同層面深入掌握社區資料、區內居民對社區的認同及訴求。 「司打口區居民現狀調查」範圍包括區內的安仿西街、三層樓街、夜呣巷、夜呣街、群興新街、缸瓦巷、伙船頭街、馬車巷、聚寶街、安仿西巷、托兒所巷、司打口前地、蓬來新街,合107幢建築物共約1600個住宅單位及商鋪。調研團隊以入戶普查形式,在8月29日起至10月期間進行定量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掌握區內住戶及商戶的人口特徵、住宅資料、私人物業維修情況、居民對社區環境、舊區重整的意見。隨後,調研團隊將透過訪談,配合資料收集,以口述歷史形式掌握司打口的歷史、社區文化,並在定量研究及口述歷史的基礎上,透過個人訪談、焦點討論等定性研究,進一步了解居民對社區的認知、意見,結合數據分析,尋找適合司打口區的重整方法。


2010年度敬老金本月21日起發放

社會工作局訊:凡持有澳門特別行政區有效之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且於2010年內滿65歲的長者,均可向該局提出敬老金申請,而於澳門地區以外居住的受益人必須每年遞交生存證明。 敬老金發放金額每年為澳門幣5,000元,申請表格可於網上下載或親臨社會工作局索取,手續費用全免。截至目前為止,符合領取敬老金的長者達43,834人,將發放之總金額為澳門幣219,170,000元。本年度之敬老金發放時間將安排如下: 申請日期 發放時段*
2010年8月31日或之前提出申請並符合資格 2010年10月21日
2010年9月1日至11月30日提出申請並符合資格 2011年1月內
2010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提出申請並符合資格 2011年3月內
*按申請人之指定方式發放 欲了解有關敬老金的資料,可致電熱線28366166,或向各社會工作中心查詢:花地瑪堂區社會工作中心(台山新街1至15號利達新邨,電話:28596457)、聖安多尼堂及望德堂區社會工作中心(美副將大馬路11號X地下,電話:28580981)、青洲區社會工作中心(青洲大馬路56號災民中心一樓,電話:28225744)、風順堂區及大堂區社會工作中心(澳門柯邦迪前地/司打口11號B地下,電話:89897100)、氹仔及路環區社會工作中心(氹仔地堡街泉福新邨第二期第五座地下AI,電話:28827285) 市民亦可瀏覽www.ias.gov.mo查詢個人之敬老金的發放日期。


有關於西灣湖景大馬路之交通意外

於今日(十月十日)清晨四時許,本局接報一輛汽車墮進西灣湖景大馬路西灣大橋入口對出的海邊後,馬上派員到場,經調查後證實一白色四座位車輛翻轉並擱在現場對出的石灘上,車上一男一女自行從車內爬出,兩人均告受傷,由到場消防救護車送往山頂醫院治療。 事件中,男司機為本局現役民裝警員,當時正值休班狀態,經初步調查後證實有關人員在未獲上級許可的情況下擅自取用本局車輛駕駛,此外經酒精測試後證實體內血液含酒精量超標。涉案人員現時仍留院治理,待出院後,即會被送交檢察院處理,而本局已展開內部紀律調查程序。在此,本局會嚴肅處理事件,對違規人員絕不姑息。


蔡冠深博士推動家族基金會捐贈三千萬予澳門大學發展「蔡繼有書院」 推動實踐全人教育 培養創新領袖人才

澳門大學發展基金會獲香港新華集團主席、澳大校董會成員蔡冠深博士代表蔡繼有基金會捐贈澳門幣三千萬元,該筆款項將用作發展澳大計劃在新校區興建的其中一所住宿式書院,進一步推動實踐全人教育,為澳門本地和國家培養創新領袖人才。 澳大今日(9日)舉行支票捐贈儀式,由蔡冠深博士代表蔡繼有基金會將澳門幣三千萬元的支票致送予澳大發展基金會,並由該會的行政委員會主席、澳大校董會主席謝志偉博士代表接收。 澳大發展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校董會主席謝志偉博士表示:「蔡冠深博士及其先父蔡繼有先生在從商之餘,熱衷教育、科技、慈善公益,身體力行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深受各界的認同。蔡繼有先生在澳大二十五週年之際已慷慨捐贈一百萬資助大學,改善教學條件,以實際行動支持澳門高等教育的發展。蔡冠深博士亦秉承父輩實業報國的崇高精神,長期關注國家乃至澳門高等教育的發展,並出任澳大校董會成員,積極出謀獻策。今再獲蔡冠深博士代表蔡繼有基金會慷慨捐贈澳大發展基金會澳門幣三千萬,使學生可以在更優越的校園和宿舍環境裡學習、成長。為誌謝意,新校區其中一所住宿式書院將冠名為「蔡繼有書院」,並藉此表彰蔡冠深博士及其父親蔡繼有先生對高等教育的熱忱,以及鼓勵更多社會人士支持澳大。澳大會繼續推動資助教育的捐獻文化,與社會攜手努力,將澳大發展成為一所舉世公認的一流大學。」 蔡冠深博士為香港新華集團主席,其父蔡繼有先生為香港新華集團創辦人,有「海產大王」的稱譽。蔡繼有先生生前本著「科教興國」的理念先後在內地、香港及澳門創辦多間非牟利學校,設立教育基金,並支持各類型的教育及科研活動,全力為下一代創造最優質的教育。蔡冠深博士表示:「住宿式書院為澳大實踐全人教育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學生透過共同參與書院活動,互相切磋成長,建立深厚友誼,擴濶人際網絡,故是次捐贈對澳門教育長遠發展將有著重大的意義,也可進一步推動澳大實踐全人教育的理念,培養創新領袖人才。希望學生將來在優越的教學和住宿環境裡,以開拓進取的精神,努力讀書,為推動國家和澳門的社會進步作出貢獻。 澳大新校區將參考海外一流大學的做法,成立約十所住宿式書院,每所書院可容納300至500名本科生。書院的“育人”與學院的“教學”目標相輔相成,每個學生都擁有一個書院的身份和一個學院的身份。在書院裡,來自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學生可以一起切磋、競賽、娛樂、學習相處的人際關係。書院為學生營造課堂以外的學習環境,透過四年全宿共膳,學生可跟老師接觸和交流,以及跟來自不同學科的學生一起參與書院的活動,培養社會責任感、創新思維,領導能力和擴濶人際網絡,成為能容納多元文化的傑出領袖人才。 澳大新校區至今已有六所書院各獲捐贈三千萬澳門元,除了「蔡繼有書院」之外,其他五所書院分別冠名為「鄭裕彤書院」、「何鴻燊書院」、「呂志和書院」、「霍英東書院」以及「曹光彪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