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健康城市」社團活動公佈資助名單

由澳門健康城市委員會主辦的「健康城市」社團活動資助計劃,已於日前完成審批工作。審批委員會由新聞局、社會工作局、民政總署、教育暨青年局、勞工事務局、體育發展局、環境委員會、衛生局及健康城市委員會秘書處代表組成,審批內容包括計劃的目標、範疇、服務對象、創新意念、推廣方式及成本效益。最終甄選出 37項獲資助的活動,詳情請瀏覽衛生局網頁(http://www.ssm.gov.mo) 。 澳門健康城市委員會秘書處會安排專人電話通知被甄選獲資助的申請機構。 為使各被甄選獲資助的活動能順利開展,澳門健康城市委員會將於 2008年 12月 12日(星期五)下午5:00 舉行一場講解會,地點假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培訓室(新口岸宋玉生廣場獲多利中心七樓),內容包括健康城市的概念及資助計劃的詳情。 請各被甄選獲資助的活動負責人務必準時出席該講解會。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85041461 與蕭小姐聯絡。


派發《勞動關係法》座檯月曆

《勞動關係法》將於明年1月1日開始生效,為了喚起市民對新法的關注,並加深市民對《勞動關係法》的瞭解,法務局、勞工事務局、澳門中華總商會及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共同印製一款以《勞動關係法》為主題的2009年度座檯月曆,並於今天〈12月9日〉免費向市民派發。 新印製的座檯月曆主要用作推廣《勞動關係法》。《勞動關係法》是涉及勞資雙方均須遵守的法律,通過立法將僱主及僱員間的權利和義務清楚界定,鼓勵勞資雙方共同發揮合作的精神,同心協力建設和諧社會,推動澳門經濟發展。 座檯月曆由今天早上十時起,在公共行政大樓一樓至三樓的法務局法律訊息站免費派發,但數量有限,派完即止。歡迎市民蒞臨索取。


特區政府設宴歡迎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

行政長官何厚鏵今(8)日表示,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及回收,並首次完成太空出艙活動,創造我國航天事業的新成就,為祖國未來的航天科技發展作出重大的跨越。 特區政府傍晚在政府總部設宴歡迎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行政長官在晚宴上致辭表示:「祖國航天事業能夠可持續地取得精益求精的發展,除了雄厚的國力、優質的統籌、傑出的人材,以及科學的探索勇氣之外,更重要的,就是這一事業的廣大參與者,具有崇高的民族自豪感和無私的報國精神,從而,能夠一步一腳印地,克服一個又一個科技挑戰和心理挑戰,一次又一次地和全國人民一起分享成功的果實。」 他續說:「這些偉大的情操,給我們帶來無比重要的激勵和啟示。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予以弘揚,不斷克服特區發展的各種重大挑戰,贏得“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更深層次的進步和發展,不辜負祖國人民和國家航天事業全體人員的期望。」 代表團團長張建啟致辭表示,甫抵達便立刻感受到澳門同胞熱愛祖國、情繫航天的真情實感。他表示:「這次載人航天飛行,實現了我國空間技術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跨越,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關鍵技術的國家。」 出席晚宴人士還包括航天勇士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副團長華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副團長周建平;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副團長王文寶;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副團長袁家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國際合作部部長、代表團秘書長宇建國;中聯辦副主任徐澤;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特派員盧樹民;解放軍駐澳部隊司令員王玉仁;立法會主席曹其真;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 行政長官在晚宴會前會見了代表團一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贈送神州七號載人飛船模型予特區政府,行政長官代表特區政府贈送金蓮花擺設予代表團。 另外,代表團下午亦出席了在旅遊塔舉行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報告會,分享航天經驗。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抵澳

應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邀請,由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啓率領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今(8)日中午抵澳訪問,受到市民熱烈歡迎。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的成員包括,國家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副團長──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華建、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文寶、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家軍;秘書長、載人航天工程國際合作部部長宇建國等。 代表團一行中午抵達外港碼頭,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代表、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中央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李本鈞;以及科技委員會代表唐志堅、廖澤雲和楊俊文到場迎接。團長及三名航天員接受學生獻花,並受到在場500多名學生及群眾熱烈歡迎。三名航天員也向獻花的學生回贈簽名照,並贈送紀念品與部分在場人士。 代表團下午出席在旅遊塔舉行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報告會」及特區政府所設的歡迎晚宴。


岡頂前地及東方斜巷等道路周二實施交通改道

因進行維修路面工程,岡頂前地及東方斜巷等多處道路由周二(9日)起,實施多項臨時交通改動措施,為期約10日。交通事務局提醒駕駛者留意有關交通改動。 為優化世遺景點之交通設施,民政總署將於周二(9日)起,對聖奧斯定堂之行車路面進行改善工程,施工期約為10日。工程主要針對岡頂前地與東方斜巷部份行車道之飾面較易打滑,對行車構成危險。同時,為保留聖奧斯定堂原有特色,及協調道路使用者之需要,民署將以粗面灰色麻石面配以特色圖案取代原有葡國石路面。 配合工程施工,周二(9日)上午11時起,東方斜巷及介乎東方斜巷與紅窗門街之間的一段夜呣斜巷將改為無出口道路及禁止泊車;東方斜巷與岡頂前地交界,以及岡頂前地及戲院斜巷則臨時封閉,禁止車輛通行。另外,蘇雅利醫生街將實施反方向行車,屆時駕駛者可由天通街前往新馬路方向。待上述工程完成後,將恢復原來的交通運作。
交通事務局呼籲駕駛者留意並遵從交通標誌指示行駛,並服從交通警員之指揮。


勞工局籲企業做好《勞動關係法》生效準備措施

勞工事務局呼籲工商界團體或各行各業的人士,應深入瞭解法律內容,為對《勞動關係法》明年一月一日生效實施做好應有的準備。該局將於十二月十八日(星期四)在勞工事務局,為葡語人士舉辦專場的《勞動關係法》講解會,歡迎各界人士參加,有興趣者可於十二月十五日前,在辦公時間內透過電話83999208、傳真28717526或電郵dsalgte@dsal.gov.mo與黃小姐或梁先生聯繫,預約留座。 由10月中旬開始,勞工事務局已先後為不同的工商協會、企業社團等舉辦講解會,已參加的社團及行業對象包括:商會、工會、婦女界、教育界、社會服務機構、博彩業、酒店業、建築工程等。在舉辦二十多場講解會後,該局感覺到部份中小企業對《勞動關係法》的關注度仍不足,即使一些僱主意識到其公司營運不可避免地受該法規管,但仍未能充份把握法律生效前的時間,及時做好應有的準備措施。該局表示,若未能善用時間做好法律的規定,一到明年,僱主很容易不自覺地觸犯法律,因此該局呼籲本澳不同業界的工商團體或人士莫再遲疑延誤,不然便失去配合《勞動關係法》生效前的時機。當前時間,僱主應當參閱法律,因應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有效地建立好其聘用僱員的制度。 為向葡語人士解釋該法,勞工事務局將於十二月十八日(星期四)下午二時三十分至七時三十分,在馬揸度博士大馬路221-279號先進廣場勞工事務局,為葡語人士舉辦專場的《勞動關係法》講解會,歡迎各界人士參加,有興趣者可於十二月十五日前,在辦公時間內透過電話83999208、傳真28717526或電郵dsalgte@dsal.gov.mo與黃小姐或梁先生聯繫,預約留座。 此外,如要瞭解更多有關《勞動關係法》的內容,市民可瀏覽勞工局網站(www.dsal.gov.mo),下載《勞動關係法》文本、宣傳小冊子(印刷版、文字版)、等相關資料,疑問則可透過電郵labourlaw@dsal.gov.mo或電話熱線28717810諮詢。


當局依法清拆茨林圍違法改建木屋

茨林圍一木屋使用人將一層高木屋改建為一幢三層高的獨立堅固房屋,期間雖經相關政府部門勸喻叫停及張貼禁止施工令等措施下,仍然不予理會,繼續施工。故房屋局於9月17日按第6/93/M號法令規定發出清拆通告及告示,限定木屋使用人需於30日內停止及拆毁該擴建工程。基於該木屋使用人逾期沒有拆毀該工程,因此政府木屋監察及控制小組於12月5日開展拆除違法工程。
於清拆當日曾姓女子透過記者會表示,在今年九月丈夫已接到當局的書面通知,勒令其人需在三十日內將房屋僭建部分清除。她指丈夫當時即透過律師向特首辦、房屋局及工務局去信求情,但當局未有回覆。並表示,至本月三日,一名房屋局人員接觸其丈夫,表示會給予十四日清拆限期,並表示會請示局長,反映她家庭的實際情況,作出圓滿的清拆方法,同時會在兩天內回覆。她亦指當局在未有通知的情況下派員拆屋。她希望當局能給予更長時間,讓其自行清拆違規房屋。
就有關上述曾姓女子反映情況,與事實不符,回應如下:
房屋局於本年3月許可使用人作維修,並派員定期監管巡查。申請人亦明確聲明進行維修使用相類似的物料,以及不會改變木屋外形或擴建。 早於5月初發現木屋有改建及擴建時,已隨即聯絡譚姓使用人(即曾姓女子之丈夫)要求停止工程及將木屋恢復至原狀況,其承諾會停止工程及拆除擴建部份,但工作人員於5月中巡查時發現木屋不但沒有拆除擴建部份,且繼續進行擴建工程,譚姓使用人解釋工程公司按合約繼續工程以便其支付工程費用,其承諾立即通知工程公司停工,並與工程公司商討拆除擴建部份。
其後巡查發現有關工程已停工,但未有拆除擴建部份,於6月聯絡使用人,其解釋因親人在內地遭遇車禍,其正在內地照顧親人而暫時未能作處理,並承諾回澳後會跟進拆除違規擴建部份。
於7月發現上述木屋繼續進行擴建工程,譚姓使用人解釋會向土地工務運輸局作出正式申請,稍後會將相關申請證明資料交予房屋局,但其後卻沒有提供任何上述申請證明文件。
對於木屋使用人於5月、6月及7月所作之承諾皆沒有遵守,亦沒有解決問題之誠意。故房屋局於8月初按第6/93/M號法令規定發出書面通知要求使用人於14日內將木屋恢復至紀錄所載之狀況。
其後於8月及9月陸續接獲市民、監察機關、行政暨公職局及法務局轉介上述違規擴建工程的投訴。同時,亦於8月接獲土地工務運輸局通知已對上述違規工程發出禁止施工令。
由於房屋局發出要求使用人於14日內將木屋恢復至紀錄所載之狀況之書面通知及土地工務運輸局發出禁止施工令後,木屋使用人並不予理會,有關木屋擴建工程仍繼續,故房屋局再於9月按第6/93/M號法令規定發出清拆通告及告示,限定木屋使用人需於30日內停止及拆毁該擴建工程,倘逾期仍未停止及拆毀該工程,則會進行強制拆毁行動。
10月3日,譚姓木屋使用人透過律師提出聲明異議,表示其已作維修申請並獲許可,其以為可以石屎進行外牆及屋頂加固,故採納工程人員建議,在木屋原結構加上外牆及屋頂作石屎加固,其木屋的佔地面積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等原因,要求中止執行拆毀其擴建工程的行動。礙於其已違反相關法例,在清楚明白工程許可範圍的情況下,木屋使用人仍然漠視法律,違法擴建,以及所提出的理由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故於10月15日透過書面回覆其代表律師聲明異議不獲接納。及後工作人員巡查時發現違規工程仍繼續進行。
於本年11月7日,在木屋使用人要求及在其代表律師陪同下與房屋局代表舉行會議,房屋局人員已向該木屋使用人及其代表律師重申政府立場且表明強制清拆程序已在進行中,但木屋使用人仍以沒錢清拆為由,拒絕自行清拆。另於11月17日房屋局人員巡查時發現仍有施工跡象,第二層外觀完成。
譚姓木屋使用人分別於10月29日及11月10日入信要求暫緩清拆,但由於理由不充分,房屋局於11月17日透過書面回覆當事人按通告所述實行強制拆毀行動。譚姓木屋使用人於11月19日再次致函行政長官要求暫緩清拆,房屋局於12月2日透過書面回覆不接納其要求並於12月3日由當事人親自接收並簽署簽收筆錄。
由於上述停止及拆毀擴建工程的期限屆滿後譚姓木屋使用人沒有自行拆毀擴建工程,而上述木屋已改建為一幢三層高的堅固房屋,有關之行為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木屋監察及控制小組包括房屋局、土地工務運輸局、民政總署並聯同治安警察局及消防局於11月27日舉行工作會議議定清拆日期為12月5日。因此由9月發出通告期限界滿後至12月5日強制清拆期間,無論是書面或在其律師陪同下,當局已向譚姓木屋使用人表明強制清拆程序已在進行,並非曾姓女子所指當局在未有通知的情況下派員拆屋,由於清拆行動由木屋監察及控制小組實施並且日期已於11月27日議定且清拆工程由工務局跟進,故房屋局人員並沒有如曾姓女子所言於12月3日再給予十四日清拆期限。 基於清拆工程已經開展,當局會在顧及公眾安全的情況下實施清拆工作,以減低對附近居民之影響。
木屋監察及控制小組對澳門氹仔及路環在木屋登記冊內有記錄之木屋進行監察及控制,並會定期進行巡查,對於違規擴建、改建及新建之木屋,木屋監察及控制小組成員會按其職能範圍作出協調,根據第6/93/M號法令規定對違規木屋作出處理。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8日抵澳訪問

應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邀請,「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將於12月8日抵澳訪問三天。 代表團成員包括團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啟;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以及載人航天工程有關系統的負責人等。 訪澳期間,代表團將出席“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報告會”、澳門特區政府歡迎晚宴、與各界人士會面、參觀景點、與青少年和學生進行真情互動、出席“航天英雄.情繫濠江”歡迎晚會等。代表團團長和三名航天員離澳前將會見傳媒總結行程。


行政長官:廉政建設是社會進步必由之路

行政長官何厚鏵今(6)日強調,特區政府有堅定不移的決心及信心做好廉政建設工作,當中必然會經歷自我完善的階段,亦不排除有人以身試法,但政府必定嚴懲,絕不姑息。 行政長官在出席一公開活動時,被記者問及廉署揭發某自治機構負責人涉嫌濫權謀利的案件。他表示,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不作評論。特區政府的態度很鮮明,除堅定對廉政建設的決心及信心外,亦會承擔責任,不論何時揭發任何案件,政府均會嚴懲。他表示:「我們不能夠因為擔心出現這些個別事件而令到社會上有反應,或甚至對特區政府有一些影響,將這些事情置之不理,這是不負責任。」 何厚鏵強調,堅定建設一個廉政社會,是整個社會進步必由之路。廉政建設一方面在於預防、教育,以及在制度上不斷完善;第二方面必定在事後的監察,以及對整個系統包括整個社會的不斷檢視。他認為,揭發消費者委員會事件,是整個監察制度,特別是廉政工作上的表現。 他指出,政府及社會總不希望發生這些事情,但相信社會及市民會客觀看待有關問題,同時亦會全力吸收其經驗教訓,避免將來再發生同類事件。他相信公眾都會明白,一個政府的運作,除了完善制度,亦離不開對人的信任。他強調:「任何人辜負了這種信任而且以身試法,一定會接受法律制裁,政府不會姑息。」 他亦相信此次事件是對各級官員的一個教訓及警號,必須堅持清廉,不能以身試法。


政府正分析松樹尾公共停車場意見

為完善氹仔舊城區配套設施,土地工務運輸局計劃舊興建松樹尾公共停車場,以紓緩氹仔舊區的泊車,為進一步反映居民意見,街坊總會離島辦事處代表日前拜訪土地工務運輸局,並遞交意見書,希望工程盡快動工。局方表示,現時正就諮詢期收集之意見進行分析及總結意見後,按需要修改圖則及盡快進行工程招標。 一行五人的街坊總會離島辦事處的代表到訪土地工務運輸局,就松樹尾公共停車場反映居民的意見,並遞交意見書。坊會表示支持和贊成興建停車場計劃,並希望工程能盡快啟動,以紓緩氹仔舊成區車位不足的問題;在善用空間原則下,坊會建議增建地庫層,天台可考慮闢為泊車用途,以增加車位數目;此外,停車場周邊道路設計、出入口設計、廢氣排放和防噪音等設施,要考慮對周邊學校和商舖的影響。局方代表表示,將深入分析居民的意見,現階段正就諮詢期所收集的意見進行分析,當中意見以增建車位和綠化設施為主,亦有建議希望增設社會設施。局方會結合居民意見後,適當調整方案內容,希望令最終方案能為廣大居民所接受,在完成意見整合後,將盡快啟動招標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