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一名五嵗女童證實微小腎結石
衛生局及教青局跨部門工作小組繼續為參與“牛奶計劃”的學童進行第二階段跟進工作,讓經問卷調查屬於高風險的學童接受超聲波檢查。10月31日至11月4日仁伯爵綜合醫院共為96名兒童進行檢驗,其中4名兒童檢驗尿液,2名兒童進行第二階段檢驗,90名兒童進行第三階段檢驗。 其中1名5歲曾參加牛奶計劃的女童,為衛生局根據問卷調查篩選高危評分較高的學童,經超聲波檢查結果確診為腎微小結石。 衛生局與教育暨青年局對零七/零八學年曾參與“牛奶計劃”的學童進行三階段的篩查計劃。目前開展的第二階段工作是向所有參加“牛奶計劃”的學童派發問卷,以調查其食用牛奶制品的習慣,並根據其食用牛奶制品的量和種類,確定攝入三聚氰胺的風險,並將按風險高低分階段安排超聲波檢查。
衛生局已爲809名兒童進行了超聲波檢查,並將按照既定程序,有序地為經問卷調查屬於高風險的學童進行超聲掃描篩查,以緩解家長的疑慮,並達到及早發現病例和即時治療的目的。
…
安徽省民間手藝盧家大屋展演傳統絕活撕剪紙及刻銅
一張花紙,幾下功夫,便徒手撕成維肖維妙的奔馳駿馬。安徽傳統藝人張玉柱即日起駐鎮盧家大屋,展示其精妙的撕、剪紙工藝,同塲尚有難得一見的刻銅工藝,展演日期至11月16日。11月8日起一連兩周末設工作坊,讓本澳市民及遊客均可有機會學習傳統技藝。 工藝家張玉柱從事剪紙、撕紙藝術創作三十多年,出生於安徽省霍邱縣,自小便有興趣於剪紙手藝,無師自通。經過長期勤奮藝術實踐,張玉柱練得一手牢固的基本功。徒手操刀,心隨意到,毋需起稿,即可剪成。 剪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歷史悠久,是指在紙上鏤空剪刻,使其呈現出所要表現的形象。常用的方法有由剪刀和小刀為工具的剪紙技法,及後又洐生出用手撕紙的表現形式。張玉柱早年致力鑽研撕紙技藝,獨具特色,不用任何刀剪工具,一紙在手,巨作即成。當中撕紙技藝以撕駿馬馳名,撕紙《奔馬圖》被中國美術館收藏;而撕紙《八駿圖》更榮獲第四屆中國民間文藝政府最高獎“山花獎”。他表示,剪紙的手藝精粹一定要做到「千剪不斷,萬剪不落」,這樣才算是一件成功之作。所以張玉柱指在剪撕紙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心境平靜,並要懷著胸有成竹、心中有圖的意念,這樣剪、撕紙時才可以一氣呵成,乾脆俐落。 刻銅藝術是中華文明中的一朵藝術奇葩。刻銅工藝最早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鏨銅藝術,是鏨銅藝術的再現與藝術再創造。刻銅以陰文刻、陽文刻及雙鉤淺刻為主要造型手法,用刀在銅器上刻出字畫等內容。作品多體現於銅墨水匣、畫屏、銅壺、銅盆等物品上。由於風格獨特,雕刻難度大,欣賞價值高,因此能夠掌握這門手藝者已寥寥可數。 杜平是安徽省唯一從事刻銅的工藝家。出生於書香世家,師從其父中國版畫家杜鳴年,後又由父親授刻銅藝術,技藝嫻熟,題材多樣,表現細膩生動。杜平與父親合作的大型作品《國母宋慶齡》銅像被海南省海口市政府收藏。
工藝家杜平指刻銅在技法上有陰刻、明刻、深刻、雙鉤線刻等,題材多以書法、繪畫、治印內容為主,在材質上,有白銅、黃銅、紫銅以及銀質之分,如用鋼板、鐵板則需特殊處理後,方可雕刻。杜平所製作的刻銅技藝,由銅器到雕刻,均為一手包辦,心思精細,技術含量高。 盧家大屋民間工藝展演歡迎市民及遊客前往欣賞。剪、撕紙工作坊時間為11月8日(周六)及9日(周日) 15:00、11月16日(周日) 10:00;刻銅工作坊時間為11月9日(周日) 10:00、11月15日(周六) 及11月16日(周日) 15:00,每節約2小時,報名費用為每節澳門幣20元正。繼此之後,盧家大屋將續有竹木雕及竹雕兩項民間工藝登場,如欲查詢更多活動資料,可致電文化局熱線83996699。
…
環委會抽驗車用柴油含硫量
環境委員會為有效保證在澳門出售的車用柴油總含硫量不超過2006年1月23日公佈之第4/2006號行政命令規定的0.005%,於二零零八年十月二十一日在澳門、氹仔及路環的加油站以及九澳油庫抽取了十八個車用柴油樣本,並送到專業化驗室進行化驗。化驗結果表明所有十八個車用柴油樣本的總含硫量介於0.00149% 至0.00207%之間,均低於第4/2006號行政命令規定的0.005%。環境委員會將繼續對在本澳銷售的車用柴油進行監管,不定期抽樣化驗,以利於澳門空氣質量的改善。
…
《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公開介紹及諮詢會明日舉行
《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公開介紹及諮詢會將於明(5)日晚上7時至9時在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已報名出席的人士請準時入場。 諮詢期由10月22日至11月30日,市民可親臨水坑尾方圓廣場政府資訊中心、法務局法律訊息站及民政總署服務站索取諮詢文件。亦可在澳門政府入口網站(www.gov.mo)及法律改革辦公室網頁(www.ccrj.org.mo)下載。 提交意見途徑包括:郵寄(宋玉生廣場398號中航大廈6樓法律改革辦公室)、電郵(consultation@grj.gov.mo)、傳真(28750814)。市民亦可透過專有網站(http://www.gov.mo/basiclaw23/)發表意見及建議。
…
二零零七年批發及零售業調查結果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07年有營業的批發及零售業場所,包括店舖、街市攤檔及固定街檔合共11,803間,較2006年減少284間;於2007年底在職員工有36,191名,上升4%。 2007年博彩旅遊業持續興旺,以及就業市場良好,帶動批發及零售業的總體經營情況錄得理想增幅;行業的總收益及總支出分別達329.9億元(澳門元,下同)及311.6億元,較2006年增加15%和14%;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為7.92億元,上升28%;反映行業對經濟貢獻的增加值總額上升25%至48.8億元。 2007年批發及零售業店舖共9,844間,較2006年減少168間;其中738間經營車輛及車用燃料銷售業,批發業有4,364間,而零售業則有4,742間。在職員工較2006年增加6%,共32,755名。 批發及零售業店舖的營業額及其他收益共319.3億元,較2006年上升15%。按行業統計,批發業店舖的收益為161.5億元,佔總數51%;零售業為126.2億元,佔39%;車輛及車用燃料銷售業佔10%,為31.6億元。 店舖的支出為302.7億元,較2006年上升15%。在各項支出中,購貨及佣金支出佔250.7億元,而經營費用及員工支出分別為30.3億元及21.7億元。 此外,2007年有營業的街市攤檔及固定街檔共1,959間,較2006年減少116間;其中街市攤檔有799間,固定街檔有1,160間。在職員工有3,436名,較2006年減少8%。街市攤檔及固定街檔的收益與支出分別為10.6億元與8.8億元,升幅為5%及3%。
…
衛生局有關領葬事宜啟事
蕭聲濤,男性,七十七歲,報住於木橋街一A號四樓B室,於二零零七年二月二十四日去世,院方盼死者家屬速往仁伯爵綜合醫院入院科辦理領葬事宜。若啟事張貼後七天內仍無人前往辦理有關事宜,則視作無人認領的屍體處理。
…
澳門樂團與愛樂者本周六塔石演出
澳門樂團與澳門青年音樂愛好者聯合演出的露天音樂會將於本周六 (11月8日) 晚上8時假塔石廣場舉行。今年音樂會的演出單位及人員為歷年最多,集合了本澳各界青年音樂團體聯合獻技,演奏管弦樂及合唱著名樂曲,為塔石廣場帶來悠揚樂韻,音樂會免費入場,歡迎市民蒞臨欣賞。 澳門樂團已連續六年舉辦此項盛會,過去每年都在大三巴牌坊演出,今年移師塔石廣場舉行,將為更多本澳市民帶來欣賞古典音樂的機會。音樂會每年均加入新的演出單位,讓愛樂者聚首一堂,迸發新鮮的合作力量,今年節目中的鏡平中學合唱團、澳門文化中心兒童合唱團和澳門科技大學藝術團便屬首次參與。各演出單位正積極排練,務求為市民帶來一個精彩晚上。 音樂會當晚節目豐富,澳門科技大學藝術團、澳門愛樂協會 、澳門大學生聯隊、澳門演藝學院及澳門管弦樂團將擔任演奏,在澳門樂團助理指揮簡柏堅帶領下,與澳門樂團共奏優美的古典樂章,包括拉赫瑪尼諾夫的G小調第五前奏曲、貝多芬的“艾格蒙特”序曲等。此外,去年起新增的合唱環節將由澳門文化中心兒童合唱團、澳門浸信中學合唱團及澳門鏡平中學合唱團獻唱民歌、著名電影插曲等。音樂會最後由全體演出單位壓軸共同奏唱耳熟能詳的《明天會更好》。 露天音樂會是澳門樂團樂季“藝術教育系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歷年廣邀眾多本地專業、業餘樂團樂隊及音樂愛好者參與演出。音樂會的理念是透過提供互動學習與試練的平台,讓本澳青年樂團與音樂學習者得以與職業音樂團體互相切磋技藝,增加公開演出機會。露天音樂會已舉辦多年,是本地較大型的公開合作演出,逐漸建立起代表性,參與的音樂團體不斷增加,成為每年雲集本澳青年愛樂者的盛會。 澳門樂團與澳門青年音樂愛好者聯合演出的露天音樂會將於11月8日晚上8時在塔石廣場舉行,免費入埸,歡迎市民提早前往欣賞。查詢可致電83996699或瀏覽文化局網頁www.icm.gov.mo。
…
政府將推行“土地批給公開旁聽制度”
為回應社會對政務公開的訴求,政府設立“土地批給公開旁聽制度”(下簡稱“旁聽制度”),公眾可以現場旁聽土地申請人向政府部門介紹申請個案的內容。政府藉推行有關制度以增加土地批給訊息的透明度。首場“土地批給公開旁聽會”將於十一月七日舉行。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各方利益趨於多元化、複雜化,而土地批給問題更是涉及多方面的社會及專業因素,因此有必要增加透明度,“旁聽制度”就是在此背景下產生。 旁聽制度主要負責就新批給、交換、以及更改已批土地利用的申請個案進行公開的旁聽會,以增加土地批給程序的透明度。 在有關制度中,旁聽會將邀請有關申請人出席公開旁聽會介紹方案內容,在申請人介紹方案的基本構思和申請的理據時,提交一些申請人認為有助於其介紹個案的資料,如平面圖、立面圖、效果圖,以及其他資料或其他有需要的補充資料,如環評報告,對社會貢獻的解釋等。 政府按照申請個案數量將不定期舉行公開旁聽會,參加旁聽會的政府人員來自土地工務運輸局的人員(以城市規劃廳和土地管理廳為主)及相關政府部門,同時邀請土地發展諮詢小組參與。政府將透過土地工務運輸局網站(www.dssopt.gov.mo)以及在報章刊登公告等方式,預先公佈公開旁聽會的時間和議程,公眾只需預先報名留座便可以參與旁聽。 公開旁聽會議將以即時轉播方式舉行,旁聽室設於澳門馬交石炮台馬路三十二至三十六號電力公司大樓七樓。 由於座位數量有限,政府將預留五十個座位予市民,並故會採用先到先得的原則分配,有興趣的公眾應在會議日期最少一天前進行留座登記。登記渠通有三種:到土地工務運輸局網站下載表格,填妥後傳真(853-28313086);或電郵(dat@dssopt.gov.mo)要求留座;又或者親臨土地工務運輸局三樓技術輔助處登記。 預留座位時必須提供觀看會議者的姓名、出席者連絡電話、擬出席會議的日期的資料。每個團體/組織可預留最多五個座位,但不接納集體留座。若出現超額留座的況,政府會通知未能獲得留座的人士,公眾亦可溜灠土地工務運輸局的網站或致電85977752,85977512,瞭解留座情況。 “土地批給公開旁聽會”的議程會在開會前的四天上載土地工務運輸局網頁,公布周知。會議議程隨後如有任何改動,將會在可行範圍內盡快通知公眾。 政府強調,由於“土地批給公開旁聽制度”是一個新制度,政府會在制度運作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験和綜合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完善制度。 就有關旁聽制度的設立之目的和運作的方式,政府已於本年十一月三日早上向業界及專業團體代表進行介紹,出席的團體包括建築師協會、工程師學會、地產業總商會、房地產聯合商會、建築置業商會和地產發展商會。土地工務運輸局並於同日下午三時半舉行記者會,局長賈利安、代副局長陳寶霞、土地管理廳代廳長李匡祺以及城市規劃廳代廳長劉榕進行介紹。(由土地工務運輸局提供)
…
新馬路行人過路區設標記,有助公眾清晰橫過馬路
因應新馬路行人過路區設立至今,仍有部份行人未熟習使用過路區作為橫過馬路之途徑,交通事務局經研究日前已於該行人過路區之路面加設指示標記,務求讓公眾更清晰及安全橫過馬路。 新馬路行人過路區於今年八月中旬投入運作後,區內人車爭路情況明顯有所改善。但考慮到有部份行人仍未習慣使用過路區,反之繼續沿用舊有班馬線區域作為橫過馬路之途徑。為使過路區能更充分得到使用,達致有效疏導交通的目的,交通事務局日前於過路區兩邊的路面加設呈箭咀狀的綠色指示標記,以引導行人正確使用過路區。 上述標記將以試行形式設置兩個月。交通事務局會密切監察情況,並適時作出檢討,加以完善。同時,歡迎公眾致電交通事務專線:8866 6363或發送電郵至 info@dsat.gov.mo,就本澳的交通事務踴躍發表意見或建議,共同改善本澳的交通環境。
…
衛生局呼籲巿民注意飲食衛生
根據海南省衛生廳資料,截至10月30日,該省累積診斷霍亂病例30例。目前,本澳兩間醫院急診室未有出現腹瀉病人增加跡象,衛生局已要求醫院和衛生中心加強監測。衛生局並就此與國家衛生部保持緊密聯係;同時呼籲巿民無論外遊或在本澳均需注意個人衛生和飲食衛生,預防霍亂和其他消化道傳染病。 霍亂是糞口傳播疾病,主要通過進食被糞便污染的水或食物而受到感染。本病目前在世界各地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經常發生。珠江三角洲水域內亦經常存在霍亂弧菌。為預防霍亂和其他消化道傳染病,衛生局呼籲巿民遵守以下守則: 1. 每次如廁後、準備食物前及進食前用肥皂洗手。 2. 只飲用來自公共供水網絡的水,不要用來自其他水源(例如井水或溪水)。外出旅行時最好只飲用煮沸的水或罐裝的飲料,最好不要飲用加冰塊的飲料。 3. 應選用經消毒的奶類,未消毒的鮮奶在飲用前必須煮沸。 4. 不要進食生的或未經充分煮熟的食物,不要以略為燙煮或略為煎炸等方法來準備食物,尤其是海產、禽類及蔬菜,應完全煮熟才進食。 5. 避免進食含有生蛋的食物,如蛋黃油、含生蛋調味品、甜品。 6. 熱的食品應在變冷前進食。前一餐剩餘的食物應翻熱後再進食,翻熱食物時至少應煮沸5分鍾。 7. 不要進食預先去皮或表皮受損的水果,鮮果汁要即搾即飲。沙律及蔬菜要預先經自來水清洗及消毒(2公升水加入10滴漂白水,浸15-30分鐘),方可生食。外出旅行時最好不要食用沙律等生的食物。 8. 不要進食來歷不明的食物,亦不要在衛生狀況惡劣的食店進食。 9. 不要進食在澳門、仔及路環附近海域捕獲的魚和貝殼類(蝦、蜆、蟹、蠔、獅蚶、貽貝等)。 10. 保持環境整潔,消滅室內的蒼蠅和鼠類,避免蒼蠅和鼠類接觸污染食物。 11.如出現嘔吐、腹瀉等病徵,應立即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