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拓展國際市場 提高營商能力

第十三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進入第二天,「中小企國際商機日」舉行啟動儀式,希望本地中小企藉著參展、商業配對及洽談等活動進一步拓寬國際的市場網絡,為未來製造更優越的營商能力。 「中小企國際商機日」啟動禮上,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中聯辦經濟部部長周志奎、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席李炳康、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許世元、荷蘭駐香港總領事樹羅佩、美國國際商務署中國商務資訊中心國際商貿專員Matthew Quigley等主持了亮燈儀式。 「中小企國際商機日」今天(10月24日)起一連兩天在「澳門中小企業展」及「專業洽談推介區」,舉行以不同主題及特性的多項活動,藉此鼓勵中小企參與MIF中不同系之經貿活動以拓展商機。 商機日啟動儀式結束後,隨即舉行「葡語國家-福建-澳門經貿交流會」暨「福建產品推介會」。來自葡語國家、福建、澳門以至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領導、經貿部門企業界代表,通過多個環節和主題活動,展示和推介當地的產品、服務或合作項目,共同促進相互之間的交流和合作。 同日早上進行了「把握特許經營合作商機會議」,會議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份:探討國際特許經營發展趨勢及如何挑選合適之特許經營合作伙伴,第二部分:探討兩岸四地特許經營發展前景以及帶來之商機;特許經營商經驗分享。其中,國際特許經營協會國際委員會會員、Dwyer Group國際發展部董事Donald J. Dwyer, Jr.表示,特許經營方式在世界各地成為發展趨勢。他認為,澳門的企業可以憑藉本身熟悉的產品和服務,通過區域特許經營模式,借助國際品牌效應拓展商機,實現創業目標,並且引進成功和先進的管理經驗。 「澳門女企業家商會第二屆理監事就職典禮暨第二屆澳門特色光榮榜-茶餐廳特色美食系列頒獎禮」於下午舉行。新一屆澳門女企業家商會成員宣誓就職,20家商鋪分別獲頒發優勝獎及優異獎。 此外,當日大會還舉行了「荷蘭-國際商務先駒」/「開拓歐洲市場之指南」、「內蒙古-澳門經貿合作推介會」、「關於巴西的演講」、「聯繫全球中小企、提升競爭力:『香港貿發局中小企國際推廣博覽』及『香港貿發局創新科技及設計博覽』」、「經貿旅遊論壇:中國與拉丁美洲關係和澳門的平台作用」、「中外名家系列講座」、「中國內地投資與爭端解決論壇」、「2008中國重慶商務推介會」、「如何利用品牌獲利」專題講座等。 為期四天的展覽會,今日(10月24日)全面開放讓公眾參與,大會共錄得入場人數10108人次,共達成了406場採購洽談及商業配對,簽約數目有6項,其中包括產品/服務供應、品牌代理及投資合作項目等。 本屆MIF第三天,大會將舉行「如何與大型美資企業達成長遠合作伙伴關係」、「美國經濟及營商環境」、「國際融資及私募機會會議」、「歐盟商機推介及企業合作洽談會」、「羅馬尼亞產品推介及葡萄美酒品試會」等。


新選民登記法生效前已完成登記手續的法人選民 新法生效後原來的登記維持有效

根據第9/2008號法律修改的《選民登記法》將於2008年10月15日起生效。新法律優化了澳門特區的選民登記制度,為循序漸進發展民主政制奠下基礎。 根據新的法律規定,凡兼具下列條件的社團和組織,均得作法人選民登記:
(一)已在身份證明局登記;(二)獲確認屬於相關界別至少滿4年;(三)取得法律人格至少滿7年。 新法律生效前,已按原來的法律依法辦妥選民登記手續的法人在新法律生效後,原來的登記仍然維持有效,但有關法人選民仍須遵照新法律的規定在每年九月最後一個工作日前向所屬界別的委員會提交年度總結報告,並須在修改章程後60日內通知相關委員會;此外,所有在新法律生效前已作選民登記的法人,其原來獲得的確認自新法律生效之日起計有效期為五年,此等法人選民必須在有效期屆滿前的150日至90日期間內向相關界別的委員會提出續期申請,逾期不遞交確認續期申請,確認於有效期屆滿時即告失效,並導致法人選民的登記被註銷。 根據統計,截至2008年10月14日(新法律生效前最後一日),累計合共973個法人符合原來的法律並完成了法人選民登記的程序,此等法人選民的登記在新法律生效時維持有效。此外,尚有10個社團在新法律生效前(10月14日前)並未符合申請作選民登記的法定條件及只遞交了確認代表社會利益的申請,此等申請仍將按照原來法律的規定予以處理,並將在新法律生效後30日內完成有關確認程序。如果此等法人的確認申請日後獲行政長官同意,可按新法律的規定,在獲得確認滿4年和取得法律人格滿7年後提出法人選民登記申請。 如有查詢,可於辦公時間致電諮詢熱線28321321,或瀏覽選民登記的專題網頁:www.re.gov.mo。


澳門金融管理局新聞公佈

本局注意到香港金融管理局今日(10月24日)宣佈撤銷匯業信貸有限公司(DAC)經理人的委任及提議撤銷DAC接受存款公司認可資格,惟該等措施係按香港的有關法律規定作出,並僅適用於在香港設立的DAC;作為DAC母公司的匯業銀行,其在澳門的業務經營不受影響。 藉此機會,本局重申,目前本澳銀行體系持續穩定。同時,特區政府也已承諾對本澳銀行所有的客戶存戶提供全面保障,並在銀行有需要時提供流動資金乃至資本之支持。


衛生局呼籲市民不要購買減肥藥Acomplia®

根據歐盟藥品管理部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的公告,基於藥物安全性的考量,該部門中止由Sanofi-Aventis供應的Acomplia® (rimonabant) 之藥物銷售許可。衛生局的資料顯示,上述藥物並沒有在本澳市場上流通,然而,為了保障市民健康,衛生局呼籲市民不要從任何途徑購買上述藥物。 Acomplia®是一種減肥藥,其副作用包括抑鬱症及其他精神方面的不良反應。歐盟藥品管理部門已完成Acomplia®最新藥物效益及風險評估,發現Acomplia®的效益低於風險,因此決定中止有關藥物的銷售許可。 倘若市民已購買上述藥物,應諮詢醫生或藥劑師的意見,此外,醫生不應處方上述藥物給病人服用。如有任何疑問,可致電85008089或於辦公時間致電85983523向藥物事務廳查詢。


政府完善官員管理制度

行政暨公職局表示,完善官員的管理制度是特區政府提高依法施政的重要舉措,已列入施政方針的工作計劃,及成為《澳門特別行政區2007-2009年度公共行政改革路線圖》的組成部份,有關工作正有序進行。 行政暨公職局局長朱偉幹回覆立法議員關翠杏的質詢時表示,政府重視完善官員的管理制度,其中《領導及主管人員通則的基本規定》法案已獲立法會一般性通過,現正由立法會設立的特別委員會細則性討論及審議。法案提出了強化問責制的建議內容,並對代任及離職後擔任私人職務訂出規範,以更好地配合《聯合國反腐敗公約》。 他進一步指出,規定在合理期限內,對原公職人員的職業活動或者公職人員辭職或者退休後在私營部門的任職進行適當的限制,以防止利益衝突。 另外,朱偉幹又表示,經過深入研究及行政會充份討論後,有關特區主要官員政治問責的規則基本完成,主要官員須嚴格遵守一切防止利益衝突的法律規定,並具有高度的道德行為準則,尤其是不應作出可減損對其官職所要求的權威的行為,即使屬私人範圍的行為亦然。 ※質詢及回覆全文見立法會網頁(http://www.al.gov.mo/);編號518/III/2008及348/III/2008。


當局回覆議員書面質詢

旅遊局局長安棟樑在回覆立法議員容永恩書面質詢在本澳設立觀光巴士路線問題時表示,早在2004年5月開始,土地工務運輸局已協同兩間巴士公司,於假日期間推出旅遊觀光巴士專線服務,但有關服務運作一年後,兩間巴士公司因應市場實際情況而停辦。 他指出,由於澳門歷史城區旅遊景點較為集中,世界其他旅遊城市的觀光巴士的運作模式,未必適合完全套用在本地區。而現時本澳的巴士路線,亦已涵蓋了大部份的旅遊景點,加上旅客可透過旅遊局提供的各種途徑,如旅遊地圖、掌中澳、旅遊網頁及澳門旅客熱線等,充份掌握前往各個旅遊點的交通訊息。 安棟樑重申,旅遊局一向致力向訪澳旅客推廣本澳的文化遺產、風景名勝的工作,亦希望不斷完善旅遊配套設施,讓旅客以舒適、方便的途徑感受澳門別具特色的城市風貌。 另外,統計暨普查局代局長鄺碧芳亦就崔世平議員書面質詢推算本澳人口增長的依據作出回覆。她表示,本澳與其鄰近地區一樣,關於人口預測所採用的方法是使用最新的人口普查或中期人口統計結果作為基準數據,修訂過往人口估計的資料,並按照期間的人口特徵及變化等因素,對未來的人口數目進行假設及推算。 當局亦在書面回覆中解釋其所編制之《澳門居住人口預測2007-2031》的推算模式。 ※質詢及回覆全文見立法會網頁(http://www.al.gov.mo/);編號181/III/2008及436/III/2008。


特區政府就《維護國家安全法》聽取經濟界別意見

特區政府今(23)晚舉行第二場《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介紹及諮詢會,聽取經濟界別人士意見。 行政長官何厚鏵在諮詢會上首先就立法的政治層面作出闡述,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法律改革辦公室主任朱琳琳分別就諮詢內容重點及條文作具體介紹。 出席的官員還包括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何永安、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張翠玲、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主任陸潔嬋、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顧問朱林、趙向陽、Marques da Silva(司馬良)及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顧問Gonçalo Jorge Cabral Lourenço da Silva。 這場諮詢會的諮詢對象為:澳門中華總商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廠商聯合會、澳門出入口商會、澳門建築置業商會、澳門毛織毛紡廠商會、澳門付貨人協會、澳門中小企業協進會、澳門銀行公會、澳門地產業總商會、澳門房地產聯合商會、澳門建造業總工會、澳門建造商會、澳門女企業家商會、澳門市販互助會、澳門鮮魚行總會;各專業團體,包括會計師、核數師、保險業、物業管理、會展、廣告、物流、船務航運;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澳門經濟學會、經濟發展委員會、退休基金會諮詢會、消費者委員會、澳門金融管理局諮詢委員會、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統計諮詢委員會、職業培訓統籌委員會及經濟範疇部門局長等38單位共231人次。 第三場諮詢會將於明晚舉行,聽取社會文化界別的意見。 另外,為加強廣大市民對法案的了解,特區政府將於11月5日晚上7時至9時,在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一場公開介紹及諮詢會,歡迎本澳市民報名出席。 有興趣出席的市民可於10月24日至31日以電話(2875 0680)、 傳真(2875 0813)或電郵(consultation@grj.gov.mo)報名。


澳門貿促局組團赴成都參加“第九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及“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成都聯絡處揭牌儀式”

由國家發改委、中國商務部等七部委和西部十二省區市及新疆生産建設
兵團(7+13)共同主辦之“第九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將於本年10月27日
至31日在成都市舉行(以下簡稱「西博會」)。本屆「西博會」主題爲“開放
的西部,美好的未來”。 「西博會」至今已成功舉辦八屆,是目前中國西部集商品展銷、經貿交流、招商引資、理論研討爲一體的大型經貿博覽會。「西博會」爲國內外産業轉移搭建了寬廣平臺,“西西合作”更加深入、“東西合作”更加緊密、“中外合作”不斷突破。「西博會」已成爲“西部第一、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品牌大型博覽會,已成爲中國西部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舞臺。 本屆「西博會」設立2個綜合性展館和4個專業性展館,展出面積10萬
平方米。力爭實現萬商西進、客商雲集的目標。擬邀請國(境)外政要10位、國(境)外客商1萬人、國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代表和企業代表3萬人,企業3500多家參展參會。 為了加強澳門與西部地區的經貿交流與合作,及應「西博會」主辦單位之邀請,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將組織企業家代表團參加是次活動,同時亦在「西博會」期間設置「澳門館」,重點推介澳門投資營商環境、澳門會展業發展及澳門製造。 代表團一行將由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率領於本月26日至28日前往成都參加是次活動,同時為讓澳門企業代表進一步瞭解當地的投資環境,代表團成員亦會參加項目對接會及進行考察訪問活動等。 另代表團亦將特別安排參加於本月27日在成都舉行之『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成都聯絡處揭牌儀式』。為推進澳門與四川省之間建立更緊密經貿合作關係,及全面貫徹2007年5月在『第八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期間,澳門特別行政區與四川省兩地政府高層會晤時有關在四川省設立聯絡處之構想,以及順應當前澳門與四川快速發展的經貿往來的需求,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於成都設立聯絡處。“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成都聯絡處”是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與四川省貿促會在合作框架下成立的負責商務促進的聯絡機構,負責澳門與四川省兩地貿易投資促進等業務的聯絡、諮詢與推廣服務。其主要職能爲:宣傳推介澳門的投資環境,促進實施澳門産業適度多元化發展戰略;推動澳門與四川在經貿領域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交流;爲澳門企業在四川開展投資貿易提供諮詢和協助;爲四川企業投資澳門、利用澳門商貿服務平臺開拓葡語國家及其他海外市場,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地籍資訊網》:推出街道準線資料

為貫徹特區政府提高土地資訊透明度的施政方針,地圖繪製暨地籍局於本年六月推出了《地籍資訊網》,作為本澳土地資訊公開的專題網站。透過該網站,公衆可迅速檢索到原分散於不同部門的土地及建築物資訊。此外,為使網站的內容多元化,站內亦載有與土地相關的統計數據、行政程序和法例等資訊。自網站推出至今,中葡文版本的合計使用人數已逾一萬多人次,各種查詢的總量亦達一萬六千次以上。 現為進一步擴大土地資訊透明化工作的效益,地圖繪製暨地籍局已於《地籍資訊網》新增了街道準線圖資料。所謂街道準線,是指出建築物正面與進入該建築物之道路或公共街道之間的界限線。而街道準線圖除載有街道準線外,還載有該地段的發展用途、範圍、某些特別的城市設計要求等規範,方便市民了解原土地邊界及規劃後的邊界,以及有關土地發展的一些條件等資訊。此外,網站亦在地圖設計、資料呈現方式、搜尋方法及意見收集途徑等方面作出了改良。 於未來,地圖繪製暨地籍局將繼續優化《地籍資訊網》的內容及功能,讓其更好地發揮土地資訊綜合展現平台的作用,力求積極回應公衆對加深土地資訊透明度的訴求。 歡迎各界人士使用《地籍資訊網》(http://cadastre.gis.gov.mo),如有任何疑問和建議可填寫在意見及建議欄目內提交或電郵至cadonline@dscc.gov.mo查詢,收集到的意見及建議會交由專人跟進及分析,以便盡速作出回應。


澳門博物館第四季通訊出版 鄭觀應文物展下周最後展出

為更好地推廣博物館文化,鼓勵居民多加善用博物館資源,澳門博物館自今年一月起,出版以三個月一期的季度刊物《澳門博物館通訊》,第四季通訊現已出版。通訊以中、葡及英三種語言刊登,內容生動豐富,並鼓勵居民認識文物捐贈的意義。 新一期《澳門博物館通訊》詳盡介紹各項專題展覽和相關活動報導,首推本月文化局在大炮台花園舉辦的第二十二屆澳門國際音樂節的三場免費音樂會;另有專題展覽《盛世危言──鄭觀應文物展》的介紹,這是澳門博物館慶祝建館十周年的重大展覽,特別以澳門歷史名人鄭觀應為主,展示鄭氏名著《盛世危言》、詩集、各種著作的版本、與名人往來的書信、洋務文件及鄭氏家族的文物等,許多文物、書信照片為首次公開展覽,彌足珍貴,展期將到11月2日結束,有興趣的居民宜把握最後機會參觀。 本期通訊還報導了將於12月開幕的展覽《神韻匠心──澳門神像雕刻展》、文物捐贈情況及“影音文物徵集”,“博物館花絮”報導中國奧運金牌運動員來館參觀等消息。此外,通訊亦增加了“大炮台迴廊提供社團及個人租借”的服務資訊,如有興趣在大炮台迴廊舉辦藝術或文化展覽活動,可致電83941228陳小姐了解相關手續,或瀏覽澳門博物館網頁www.macaumuseum.gov.mo。 每期《澳門博物館通訊》免費寄送予藏品捐贈者、博物館之友、導賞員、社團和學校等;同時在本月初開始,文化局屬下澳門中央圖書館、澳門歷史檔案館、塔石藝文館、大炮台迴廊、盧家大屋及澳門博物館等藝文場所,各大書店及酒店均可免費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