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治安警察局協助兩名在執勤時受傷的交通警員
兩名交通警員於路環高頂馬路執勤時被一名事後被驗出酒精超標的男司機撞至重傷,意外發生後本局之高層即趕赴仁伯爵綜合醫院探望兩名傷者,了解其傷勢並要求院方全力搶救,醫院亦盡了其最大的努力,從香港邀請了專科醫師及運來醫療設備和物料救治傷員,現兩名警員已出院,其中一名警員已返回原來的工作單位上班,而另一名傷勢較重的警員仍需接受治療及處於因病缺勤狀態,兩名警員的手術費及治療費均由特區政府負擔。
有關意外發生後,本局交通廳已根據法律程序即日制作交通意外報告書並將之送交檢察院進行有關刑事方面之司法程序。至於在職意外程序已在意外當日被提起並已被確認為在職意外,因此,為使其權利及所受毀損可能得到之賠償獲得承認,當事人已向法院提起訴訟,不論該宗意外屬民事或刑事性質,他們都應該得到行政當局的援助,向他們保證支付律師服務費(按預先計算好的預算)及其他法院費用,特區政府亦已批准由相關的預算內,為此目的而設的款項來支付有關費用。另外,在這次在職意外因缺勤而導致被扣除之在職薪倖及相關津貼已補發給當事人。
若困在職意外而被健康檢查委員會發出長期及絕對無工作能力聲明峙,依攘《澳門公共行政工作人員通則》第 119條規定,是有權依法退休,而收取當時擔任職務之獨一薪倖((澳門公共行政工作人員通則》第 265條)。
自 2007年 1月起才加入紀律部隊的人員,根據第 8/2006號法律《公務人員公積金制度》第 23條的規定,適用現行《澳門公共行政工作人員通則}的困在職意外而缺勤制度。
該意外事件備受政府的重視,政府高層亦多次前往探望及慰問,治安警察局亦委任了專門跟進事件的警官協助兩名傷者。
治安警察局福利會在事件中亦已作出了適度的支援,除了派員定期探望慰問外,亦已在能力範圍內對有須要的傷員發放津貼及免息貸款以解燃眉之急。
本局於十一月十二日接獲澳門警察協會代表一眾警員之建議,於十一月十六日至二十六日為該兩名警員籌集慰問金,在短短數天時間內,本局人員發揚了互愛互助的精神,自發地一共籌集了十七萬三千八百三十二元,並於十一月二十七日由澳門治安警察局福利會交予淇門警察協會轉交給兩名受傷的警員。
…
節水小組及鹹潮小組訪問學校社區企業推廣節約用水
推廣節約用水工作小組組長黃蔓葒、鹹潮應變措施小組組長黃穗文、小組成員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委員羅永德以及澳門自來水副總經理朱偉文今(27)日到學校、社區和企業了解社會各階層節約用水的情況以及推廣珍惜水資源的訊息。 兩小組合辦的「節水周」活動已於上周六(11月24日)正式啓動,一系列的活動正陸續展開,以喚起社會關注及正視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小組一行下午先訪問培正中學幼稚園,獲校長高錦輝熱情接待;雙方亦就節約用水公民教育等議題交換意見,並向校方致送節約用水宣傳海報。小組又即場向小朋友灌輸水資源珍貴的訊息,並教導他們日常生活節水的措施。 隨後一行到達一戶陳姓住宅家中,實地了解該住戶日常採取的節約用水措施。小組又建議戶主在單位的廁所水箱中放置了一個注滿水的瓶子,此一簡單動作,已可達至每日節水的目的。若全澳市民均在自己家中的廁所水箱放置一個約550毫升注滿水的水樽,以一個3人家庭平均每人每天沖水5次計算,每個家庭每年可省卻3000公升食水。以全澳約177,300家庭計算,每年可省卻531, 900立方米食水,多於石排灣水庫的總庫容,足夠全澳約三天的總用水量。此外,市民也可透過調節水箱設備令水位達至適當高度,以收到節水之效。 小組一行又到新口岸區一間酒店,了解酒店在節約用水方面所推行的措施。酒店代表向小組成員介紹該酒店為節約用水而制定的措施,其後小組又參觀了酒店的節水設施。 政府一直重視及支持節約用水的推廣工作,並將在不同的層面及渠道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推廣工作,希望全體市民都做到“飲水思源”,齊心響應節水運動,構建一個節水型的社會。
…
香港市區重建局到訪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
香港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林中麟一行等日前到訪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和委員會主席劉仕堯及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舉行工作會議,就舊區重整交流意見。這是繼早前工作小組及委員會委員往訪市建局後,雙方在今年內的第三次交流活動。會後雙方表示港澳兩地在舊區重建工作上都遇到相同的問題,希望日後能加強聯絡和交流,和諧地推進重建工作。 出席工作會議的香港市區重建局成員包括:執行執行董事(商務及企業)
羅義坤、地區發展總監李敬志、總經理(物業及土地)黃偉權、高級地區發展經理許乃坤、 高級規劃及發展經理區志偉、 高級項目設計經理潘志暉、 對外關係高級經理羅國威、社區發展經理蘇毅朗。 出席工作會議的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成員包括:運輸工務司司長辦公室
主任黃振東、法務局局長張永春、房屋局副局長譚光民、物業登記局局長梁美玲、文化局文化財產廳廳長張鵲橋、法務局技術輔助處處長林智龍、土地工務運輸局城市規劃廳建築師劉榕、地圖繪製暨地籍局高級技術員詹慶心等。 會上,市建局成員聽取了政府跨部門作小組介紹《舊區重整法律制度》
草案的框架構思,以及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在過去兩年的工作。對於法律草案中的新構思,如「重建及業權最低標準聲明書」、「價值單位」等,市建局成員均甚表與趣。林中麟表示,香港在重建方面已走過了漫長的道路,也吸收了不少教訓,由過往土發公司自行決定哪區重建,現也逐漸改變方式,朝居民自願重建方向推進,把是否重建的權利交還居民,這和《舊區重整法律制度》草案中的「重建及業權最低標準聲明書」構思是相近的。林中麟提醒聲明書必須抓緊時間安排,簽署時間的長短及在何時簽署十分重要,因其受市場變化影響,過長或過短都左右了居民的簽署意慾。 在會上,雙方還對舊區重建的工作,特別是難點,如「釘子戶」,如
何平衡居民和發展商利益,對弱勢社群的援助、以及對業主和租戶的補償等交互
意見。 林中麟等一行稍後還往祐漢舊區以及歷史城區作實地考察。
…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份立法會議員接見市民時間表
立法會設有議員接待公眾服務,市民可約見當值議員,反映意見。服務時間為:逢星期一、三、五,中午十二時至下午一時;預約電話:7967 501。 星期一 星期三 星期五 03/12/2007 梁玉華 鄭志強 ( 候補 ) 05/12/2007 鄭志強 區錦新 ( 候補 ) 07/12/2007 區錦新 吳在權 ( 候補 ) 10/12/2007 吳在權 李沛霖 ( 候補 ) 12/12/2007 李沛霖 劉本立 ( 候補 ) 14/12/2007 劉本立 楊道匡 ( 候補 ) 17/12/2007 楊道匡 高天賜 ( 候補 ) 19/12/2007 高天賜 崔世平 ( 候補 ) 21/12/2007 崔世平 沈振耀 ( 候補 ) 24/12/2007 假期 26/12/2007 沈振耀 梁安琪 ( 候補 ) 28/12/2007 梁安琪 陳明金 ( 候補 ) 31/12/2007 陳明金 李從正 ( 候補 ) 此外,市民亦可瀏覽立法會網頁(http://www.al.gov.mo/),查看議員輪值時間表。 根據立法會第6/2000號決議,立法議員須按每一立法會期訂出的輪值表,順序接待已預約的公眾,並分析及處理其要求,再向立法會主席提交處理個案的摘要報告,最後立法會主席會將報告內容通知有關市民。
…
澳門與歐盟合辦《全球化下的移民問題—歐洲及亞洲經驗》國際研討會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歐盟在AENEAS技術及財政援助計劃範疇下合辦的MIGRAMACAU項目,將於本年十一月廿八日在澳門友誼大馬路世貿中心五樓蓮花廳舉辦一個代號為CONF-C的國際研討會,主題是《全球化下的移民問題—歐洲及亞洲經驗》,保安司司長張國華將於當日上午九時三十分主持開幕儀式。 是次研討會為MIGRAMACAU項目的壓軸活動。由2006年初至今,在澳門特區政府及歐盟的共同財政及技術協作下,MIGRAMACAU先後開辦了多個高水平的專業培訓課程和國際專題研討會,廣涉出入境事務的不同領域,包括:打擊非法移民、難民事務、人口販運、偽證檢測、調查技巧及國際合作等。 移民及庇護涉及政治、社會、經濟及安全等範疇,在今天國際接觸日益頻繁和往來關係日趨密切的全球化進程中,這是一個熾熱的課題,更是各個國家及地區廣泛關注的問題。
由一系列培訓課程及研討會組成的MIGRAMACAU合作項目過去兩年來由保安司負責統籌,相信其主要目標已經達到。總括來說,在社會及保安角度下,特別是在非法移民及人口販賣的領域中,這些課程和研討會已喚起人們對全球性的移民潮、政治現象及應對辦法的關注。
…
行政長官肯定土生社群的貢獻
行政長官何厚鏵今(26)日表示,特區政府將繼續全力支持土生社群的發展,希望各社群能充份發揮本身獨特的優越條件,把握特區日益區域化、國際化的機遇,積極為特區的建設作出貢獻。 何厚鏵出席「澳門2007」澳門土生社群聚會時在致辭中表示,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近八年,土生社群透過本身文化優勢,以特區主人翁的身份,和其他社群一起共同參與特區的建設,為特區的可持續發展和繁榮安定,作出了不可代替的貢獻。 他指出,不少身處海外的土生朋友亦非常關心本澳的發展情況,成為澳門和國際社會之間一條獨特的聯系紐帶。 他又強調,回顧過去,澳門特區成功打造為中國—葡語系國家經貿合作平台,藉此促進了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在文化、自然及人力資源等方面的互利合作,加強了彼此的密切友好關係,這些成果均有賴土生社群長期對澳門的大力支持和合作。
…
警察總局綜合指揮大樓設計諮詢標開標
提升治安部隊的設備,以應付澳門地區未來有關保安需要,警察總局綜合指揮大樓設計諮詢標的開標今天(二十六日)於建設發展辦公室內進行,共有五家公司遞交了相關文件,其中兩家公司的標書被接納,其餘三家列作有條件接納,但須於指定日期內補交有關文件,五家公司的標書價格由二千二百多萬至二千五百萬,大樓設計期均為二百四十天。 計劃興建的警察總局綜合指揮大樓佔地面積約一萬一千八百平方米,位於氹仔北安填海地段,靠近氹仔客運碼頭及海關大樓,建築物樓高不能超出二十七米標高( MSL),大樓分成多個區域,將按照不同保密程度設定保安系統,而建成後的大樓將集中指揮及管理等功能。 警察總局綜合指揮大樓的設計,中標公司須按照使用實體所提出的要求進行設計,以達至大樓空間可充分被運用。 有關設計,中標者須於二百四十天內提交設計方案,並同時需與使用大樓的使用實體有關代表舉行會議,是次圖則設計諮詢標的評標委員會由跨部門工作人員組成,除本辦的技術人員外,工務局以及使用實體的代表亦參與評標工作。
…
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舉辦「國際法熱點問題講座」
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舉辦「國際法熱點問題講座」,邀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的官員來澳擔任主講嘉賓,向特區公務人員介紹當前國際法熱點問題的發展新趨勢。此次活動是外交部與澳門特區政府的合作項目之一。 「國際法熱點問題講座」由本月二十六日起至十二月五日,分八天,每天下午二時三十分至五時,於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演講廳舉行。是次講座共有八個專題,第一個專題是“目前的國際法發展情況及熱點問題介紹”,由外交部條約法律司段潔龍司長主講。段潔龍司長在講座上,介紹當前我國的外交形勢、當前國際體系與國際法發展的特點及當前我國外交實踐中的幾個國際法問題,這些問題包括氣候變化、海洋權益、陸地邊界工作、外空領域、國際人權領域及我國對外司法合作。 是次講座的其餘七個專題分別是“涉澳條約法律問題”、“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公約制訂情況介紹(側重介紹《扶養義務公約》的制訂及通過)”、“《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情況介紹”及“《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情況介紹”、“國際法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結合介紹我國環境公約履約情況,如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等做法) ”、“國際海洋法中的國際航行問題”及“南北極地區的法律地位”,由外交部條約法律司的五名處級官員主講。 外交部條約法律司的主要職能是研究和處理外交工作中的條約、法律方面的問題;辦理各種涉及條約、法律以及領土、邊界、地圖等涉外案件;負責辦理或參加有關條約、法律的國際會議和雙邊談判;協助有關部門審核國內制定的涉外法規。是次應邀來澳擔任講座主講嘉賓的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官員都有紥實的國際法理論基礎,並且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參加者可透過講座,瞭解我國在外交方面的政策和立場、國際法在國際事務中的應用情況,以拓寬自己的國際視野。 根據澳門特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二零零三年九月與外交部條約法律司達成的合作協議,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負責落實與外交部合作培訓本澳法律人員的工作計劃。自落實有關計劃以來,在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及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的全力支持和協助下,培訓中心舉辦了四期國際法培訓講座,先後兩次選送公務員到北京外交部培訓基地修讀國際法強化培訓課程,以及邀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的官員來澳主持工作坊,向特區政府從事相關工作的公務人員講授人權公約履約報告的寫法。 參加今年「國際法熱點問題講座」的公務人員的人數達到七十多人,當中法律人員及其他公務人員各佔一半。
…
建設部城建司副司長王鳳武訪澳
應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邀請,由建設部城建司副司長王鳳武等一行六人組成的專家代表團日前來澳考察,先後和劉仕堯及運輸工務範疇部門負責人舉行工作會議,實地考察澳門軌道交通規劃中的第一期路線,本澳海陸空口岸以及歷史城區等。對於本澳的城市規劃、城市設計、交通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以及和鄰近地區的聯絡和溝通等方面,專家團都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應邀來澳進行考察的建設部專家團成員還包括:城鄉規劃司副司長孫安軍、城建司公交處處長蘭榮、城鄉規劃司副處長趙永革、杭州公共交通總公司總經理蔣天榮、珠海市規劃局副局長潘明。 建設部專家團王鳳武等一行在澳考察期間,分別和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運輸工務範疇的多個部門,包括:土地工務運輸局、建設發展辦公室、運輸基建辦公室、房屋局、環境委員會、港務局、澳門舊區諮詢委員會等的負責人和工作人員會面,舉行工作會議,聽取介紹。專家團一行還訪問了文化局和澳門國際機場專營公司,以及實地考察澳門軌道交通規劃中的第一期路線、海上客運碼頭、澳門機場、關閘口岸以及歷史城區等。 專家團在經過實地考察和聽取各部門的介紹後,就本澳的輕軌、城市規劃、公共交通、和鄰近地區的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對於輕軌的第一期選線,專家團表示選線是合理的,沿線經過居民區和主要口岸,照顧了居民和旅客的需要。指出興趣輕軌是一項技術性強、涉及面廣、投入人力物力龐大,影響深遠的工程,內地城市的經驗是在興建前已成立一專責部門,專責專項進行管理和統籌。有的城市更投放逾千人力在專責部門,建議澳門需要加強負責輕軌專責部門的力量,指出內地有的城市是盡早成立專營公司,在興建前期已介入建設工程,作一全局的統籌。其中蘭榮、蔣天榮兩位專家是長期從事公交工作的,有豐富的公交管理經理,就輕軌的一些技術,如轉彎半徑,發車次數調整等提出了專業意見。 對於本澳的交通問題,專家團表示,需要綜合規劃交通,把碼頭、機場等口岸和市內公交、輕軌作通盤考量,作全局規劃。同時,專家團也指出酒店和娛樂場客運專車(即「發財車」)數量很多,有必要對其作一明確的定位,特別是這種車和公交之間的關係需要明確。 此外,王鳳武指出澳門的對外交通十分重要,澳門的發展不能單依靠本身的空間,還應納入更大的範圍,交通便捷,空間也擴大,而交通範圍也就是經濟的幅射範圍,建議澳門需要加強航空發展,以擴大發展空間。他還建議澳門考慮鐵路交通,如把珠三角的城際鐵路延伸來澳。 對於本澳的城市規劃,孫安軍和潘明都建議有必要加強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需要構建城規方面的法律體系和技術體系,加強研究力量,特別是前期的研究,指出因澳門近年的發展急速,需要擁有專門研究人員和研究力量作儲備,以應付發展的需要。在談到城市設計時,專家們指出澳門的舊城欠總體的控制,有需要為整體城市形象的塑造空間,指出城市的形象有利於提供城市的知名度
,澳門現正逐步形成自已的形象,有必要加強城市設計。 此外,專家團還建議本澳加強和內地,特別是鄰近地區在城規、交通方面的聯繫和溝通。王鳳武建議除了政府層面的聯繫外,還可加強民間的聯絡,如透過一些學術機構進行交流和溝通,這樣更靈和,也更貼近需要。 對於專家團的意見,劉仕堯表示十分寶貴,專家們指出的問題也正正是本澳面對急需解決的,希望日後雙方加強合作,促進本澳在交通、城規等不同範疇的發展。
…
第三季“興建中”和“審批中”樓宇項目二百多,共涉住宅單位近三萬五
根據土地工務運輸局最新一季建築數據顯示,在第三季,本澳興建中的樓宇項目共有65個,涉及的住宅單位數目9,000多個。至於當季仍在審批中的樓宇項目則有148個,初步計劃的住宅單位數近2,6000個。興建中和審批中的樓宇項目建成後可為本澳提供近3,5000個住宅單位、1,200多個商業單位,以及49,300多個泊車位。 今年七至九月,全澳興建中的樓宇項目共有65個,較前一季增加4個,較去年同期則減少12個;總建築面積為1,976,000多平方米,較前一季上升8%,較去年同期就增加61.64%。該六十多個樓宇項目建成後可供應9,000多個住宅單位、近500個商業單位,及11,600多個車位。與今年第二季度比較,住宅單位數和車位數分別上升5.3%和5%,較去年同期則分別上升46.8%和53%,但商業單位數目較前一季下降7.3%,與去年同期則相若。 以地點分佈計算,興建中的近60%住宅單位集中澳門半島,其餘40%則分佈在離島;商業單位方面,絶大部分分佈在澳門半島,佔85%。而兩者相應配套的車位數中,佔54%在澳門半島,離島則為46%。 另一方面,第三季仍在審批中的樓宇計劃共有148個,較今年第二季增加18個,較去年同期增加36個。審批中的樓宇計劃所涉及的總建築面積近620萬平方米,相比前一季升3.8%,較前年同期上升26.5%。有關審批計劃在落實興建後,將為本澳供應近26,000個住宅單位、760多個商業單位和37,700多個車位,分別較第二季上升7.1%、1.9%和6.4%,較去年同期則分別錄得10.5%、30.5%和45.6%的升幅。 至於審批中的二萬六千個住宅單位的分佈比例,澳門半島佔53%,其餘分佈在離島;而商業單位方面,仍主要集中在澳門半島(佔75.6%);而三萬多個配套車位中佔60%集中在澳門半島。 合共213個“興建中”和“審批中”的樓宇項目,建成後一共可提供35,000多個住宅單位、1,200多個商業單位,以及49,300多個車位,住宅單位和車位總數較第二季上升6.6%和6.1%,商業單位則下降2%,但相比去年同期,三者均分別上升18.1%、47.3%和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