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鹹潮”期間使用瓶裝水時須注意事項
根據資料顯示,自2003年底西江進入枯水期,西江口鹹潮即出現上溯現象,亦即海水倒灌影響到原水中的氯化物含量不斷上升。 當飲用水中氯化物水平接近或超過250mg/L時,飲用者會感受到飲用水水質有「鹹」的感覺。對一般健康人群而言,目前氯化物水平並未在飲用上對健康構成影響。然而,對飲用水中氯化物水平含量有一定要求的特殊人群,衛生局仍建議其經咨詢專業人士意見後而作出合適的選擇。衛生局仍會繼續透過與其他部門的緊密合作和聯繫,繼續對飲用水水質進行定期的監測,以保證水質符合可供飲用之安全和衛生要求。 考慮到在目前 “鹹潮” 期間,市民可能會對瓶裝水的消耗有所增加,故衛生局對此有如下建議: 1. 在選購時應注意
- 選擇商譽良好的店鋪採購;
- 注意包括瓶蓋在內的外觀包裝是否正常; - 在選購時可拿起瓶裝水,輕輕搖晃,以了解瓶口封蓋是否緊密;不要購買存在滲漏情況的產品;
- 仔細閱讀瓶裝水包裝上的標籤資料,包括:品名、製造日期和使用期限等,以選擇合適個人的產品;不應購買已經過期或沒有標示清楚之產品。 2. 在貯存方面應注意
- 若未開封,產品應存放在清潔、乾燥、陰涼、通風處;
- 瓶裝水不應與非食用產品一起存放,並採取"先入先出"的原則飲用。 3. 在飲用時應注意
- 在開封前,應小心使用清潔濕布將水瓶外壁擦拭乾淨;
- 若發現瓶裝水內存有或疑有異味或異物時,則不應嘗試飲用;
- 小型瓶裝水建議一次過飲用消粍;大型瓶裝水(特別是經飲水機者)建議4天左右須更換,最長不應超過一星期;
- 市民可在自來水中加入蒸餾水或純淨水稀釋飲用,以減緩鹹味;
- 由於嬰幼兒之身體機能並未成熟,因此不建議用礦泉水或礦化飲料 “開奶” 餵哺,又或直接供給嬰幼兒飲用;
- 另對飲用水中氯化物水平含量有一定要求的特殊人群(如腎病或高血壓者),應咨詢專業人士意見後作出合適的選擇;
- 無論如何,飲用經煮沸後的水仍是最安全的。
…
二零零四年十一月旅行團及酒店入住率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去年十一月隨團來澳旅客為275,539人次,較二零零三年同月上升53.6%。團客主要來自中國大陸,達223,612人次,較二零零三年同月上升50.4%;而中國台灣及香港旅客亦有58.1%及35.4%的升幅,分別為24,021及7,922人次。去年首十一個月隨團入境旅客總數為2,294,369人次,較二零零三年同期增加70.2%。 去年十一月隨團外遊之澳門居民為21,298人次,較二零零三年同月上升15.2%。隨團外遊的三大旅遊線為中國大陸、泰國及大韓民國,分別佔81.7%、7.3%及2.0%。去年首十一個月澳門居民隨團外遊總數較二零零三年同期上升35.5%。 另一方面,經旅行社提供服務的非隨團外出澳門居民為19,697人次,較二零零三年十一月下跌9.8%,目的地主要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及香港,分別佔28.7%、25.5%及19.9%。去年首十一個月經旅行社提供服務的非隨團外出澳門居民總數較二零零三年同期增加43.7%。 截至去年十一月底,酒店業可供應用客房總數為9,155間,較二零零三年同月下跌0.3%。 十一月份本澳酒店的住客為351,974人次,較二零零三年同月增加10.2%;酒店平均入住率則為82.4%,較二零零三年十一月上升3.4個百分點,其中三星級酒店的平均入住率最高,達92.2%;住客的平均留宿時間為1.16晚,較二零零三年同月減少0.06晚。酒店業的三大客源為中國大陸、香港及中國台灣,分別佔57.9%、28.5%及2.9%。去年首十一個月住客總數為3,608,723人次,較二零零三年同期上升32.9%。 去年首十一個月入住酒店的住客人數佔留宿旅客總數45.7%,較二零零三年同期的45.2%為高。
…
國家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率團訪問澳門特區政府
國家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一行七人於今天(十一日)上午拜訪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崔世安。雙方並召開了工作會議。崔世安向教育部訪問團介紹了澳門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情況,同時對國家教育部長期以來對澳門特區政府的支持與合作表示感謝。張保慶讚賞特區政府對教育的重視,並表示了將繼續支持為澳門培訓人才的意願。在會議中,雙方探討了進一步加强溝通機制的可能性。同時決定教育部將繼續為澳門的中小學教師舉辦學科培訓班;繼續為澳門的幼稚園、中小學校長舉辦研修班;教育部將繼續鼓勵兩地高校間的交流與合作、積極支持兩地基礎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邀請澳門的大中學生到內地訪問交流以增加對國情的了解。出席會議的成員包括辦公室主任譚俊榮、教育暨青年局局長蘇朝暉、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主任陳伯煇、中聯辦宣傳文化部副部長羅先友、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曹國興、丁雨秋、曹國永、張棟等人。
教育部代表團將於十三日赴港訪問。
…
《輕微民事案件法庭》有獎問題遊戲得獎名單公佈
為配合輕微民事案件法庭的設立及運作,法務局及終審法院院長辦公室於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七日至二零零五年一月七日期間,合辦了《輕微民事案件法庭》有獎問答遊戲,增加廣大市民對該法庭的認識。有關問答遊戲已於一月七日截止,反應熱烈,共收到一萬多份參加表格,主辦單位已於日前抽出得獎幸運兒。 《輕微民事案件法庭》有獎問答遊戲抽獎儀式在法務局會議室舉行。主辦單位代表法務局局長張永春及終審法院院長辦公室主任鄧寶國出席了抽獎活動,並分別抽出有關獎項。得獎名單如下:
頭獎一名:盧瑞紅,得獎金二千元;二獎一名:巫智君,得獎金一千五百元;三獎一名:Fong In Man,得獎金一千元;入圍獎一百名,各得獎金二百元:王小芬、王世謙、王玉芝、王金典、王淑定、司徒達昌、江樂施、庄曉聰、何寶思、余泳淇、余焯雄、李秋連、李敏然、李愛容、李嘉穎、李韻明、李寶生、周柔倩、周詠心、周逸卿、林文浩、林宇霆、林志豪、林喧喧、金家谷、胡婉萍、馬少霞、張中村、梁七、梁家榮、梁銳生、莊婷婷、許嬋女、郭杏芳、陳兆堅、陳梓堅、陳善漢、陳曙光、陳麗儀、陸敏華、陸嘉雄、麥明添、馮貴萍、黃永怡、黃征福、黃麗梅、葉瑞意、劉玉書、劉玉琪、劉潔玲、蔡楚翹、鄭根姬、盧少玲、盧月慧、盧英、薛萬雄、謝綺珊、謝綺玲、鍾生全、鍾長連、簡慧雯、羅惠芳、譚玉媚、譚佩芝、譚寶琪、蘇會萍、蘇艷鎂、龔俊強、Ao Ieong Chi Loi、Chan Tan Tan、Chan Wai Ngo、Daniel Hercules da Silva、Delfina Pun、Diana Fatima da Silva、Fong In Fan、Fong In Kun、Fong Kuan、Fong Song Hong、Fong Tak Son、Hugo Mamblecar、Iek Choi Chan、Ieong Sin Iong、Iu Sou Lan、Joao Baptista Chan、Kan Kuai Chun、Lai Choi Van、Lai Hong、Lam Mou、Ma Hoi Weng、Ng Chi Fai、Ng Su Weng、Pat Sio Vai、Rui Miguel Conceicao Ribeiro、Sit Chon Un、Tang Sao Lan、U Lai I、Vu Chi Chun、Vu Kin Seung、Wong Chong Chon、Wong Sio I。 主辦單位將安排專人通知得獎者領獎,請得獎者在一月十七日至二十八日期間,於辦公時間內攜同澳門居民身份證到水坑尾公共行政大樓十七樓領獎。該問答遊戲的答案為:1C、2A、3C、4C、5C
…
國家教育部代表團訪澳
國家教育部張保慶副部長於本月十日至十三日率團訪問澳門特別行政區。在澳期間張保慶副部長將與社會文化司崔世安司長會面,共同商討進一步加強和擴大內地與澳門特區政府在教育領域方面的合作交流計劃。 教育部訪問團將訪問澳門大學及澳門科技大學,同時將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機構的負責人會晤。
…
特區三名志願醫務人員已在斯里蘭卡南部開展救援工作
仁伯爵綜合醫院三名醫務人員已於今(8)日凌晨和中國衛生救援隊其他成員一起抵達斯里蘭卡南部的海嘯災區,隨即投入緊張的救援工作之中。 由北京市和澳門特區混合編組的中國第三批衛生救援隊一行五人﹐於1月8日凌晨經新加坡飛抵斯里蘭卡南部的加勒地區。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的三名志願醫務人員﹐與其他團員乘坐了三個小時汽車﹐才抵達由一座旅遊觀光廟宇改成的臨時難民營。本月初已有首批中國衛生救援隊員十四人到達此地﹐在這所未遭水淹的廟宇附近設立臨時救援站。加上剛抵達的第三批隊員﹐總共有十九名中國救援人員在這裡執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新的救援隊員這次也為先頭部隊帶去了大批補給品﹐團員們卸貨就用了很長時間。 據澳門隊員反映﹐當地天氣較熱﹐有登革熱散發傳染病﹐不少災民有呼吸道感染症狀或營養不良﹐也有一些傷員。由於當地居民習慣赤足走路﹐海嘯後不少人被雜物割傷足部。澳門醫務人員和其他中國救援隊員一起﹐為傷病災民們進行診療。稍後﹐隊員們可能會深入內陸災區進行救援工作。
…
最後一名失去聯絡的澳門居民已安全返澳
就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受強烈地震所引發的海嘯事件,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總辦事處(853)315566今(6日)接獲一個查詢及一個要求提供資料的電話。 由12月27日中午起累積至1月6日,總共接獲72個電話,包括24宗查詢、28宗要求協助及20宗向旅遊局提供資料的個案。 旅遊局獲悉,本澳旅行社一直未能聯絡上的最後一名澳門居民已按照機票的指定時間,於昨(5日)乘坐飛機返回澳門。 在發生海嘯事件之後,旅遊局立即與全澳旅行社聯繫,透過有出團或代辨機票前往受影響地區的旅行社,聯絡身處當地的澳門居民,跟進所有個案,至今已跟這批人士取得聯繫,得知各人安全。而葡國駐港澳領事館指出的五名失踪澳門居民,現時仍然下落不明。 身在布吉的兩名義工今(6日)返回曼谷,志願醫生繼續留在布吉協助跟進核對基因(DNA)測試結果的工作。 旅遊局派往泰國的工作人員繼續為受海嘯影響的澳門居民提供各方面協助。旅遊局會繼續密切留意事態的發展。
…
今年第4期《澳門醫療與健康》雜誌經已出版
今年第4期《澳門醫療與健康》雜誌經已出版,這一期報導了澳門成功成為世衛健康城市聯盟的創會會員;崔世安司長率團參加世衛西太區第55屆會議;崔世安司長出席2003年度捐血者嘉獎典禮;澳門國際中醫藥學術研討會隆重舉行;崔世安司長出席澳門健康城市匯報大會;報導了澳門醫療改革諮詢委員會法律諮詢專責小組會議。 為了提高居民對健康城市的認識,刊登了〝如何實施健康城市計劃〞等文章。為了全面普及營養知識,提高居民的營養意識,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體質,預防及控制疾病,本期繼續刊登〝人體需要的能量和營養素之六:維生素之一〞及健康兒歌《均衡飲食益健康》。為了使居民注意安全使用藥物,刊登了〝藥物安全專輯(一)〞等中西醫學專家防治疾病的經驗。為了提高居民對醫藥學方面有關法律、法規的認識,新增了〝法律新知〞專欄,刊登了〝修改自願中斷懷孕的法律制度〞及衛生局通告:批示第6/SS/2004及7/SS/2004號等。 本期內容豐富多彩、圖文並茂、中葡文並列,有助讀者了解衛生局的活動概況和增加醫學科學知識。稍後,居民可到各大圖書館和社團、學校查閱,公務員可到其部門查閱,也可到衛生局仁伯爵綜合醫院公共關係室索取,數量有限,送完即止。《澳門醫療與健康》雜誌編輯委員會歡迎衛生局及澳門醫務界的醫務工作者和專業技術人員踴躍投稿。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斷提高澳門的醫療水平,造福澳門市民。有意者請致電:5976207或傳真:308565或電郵至電子郵件信箱:ssiao@ssm.gov.mo與編輯部副主任尤淑瑞聯絡。
…
南亞地震海嘯災難事件對市民帶來的心理影響
南亞地震海嘯的大災難傷亡慘重,災情嚴重日益彰顯,市民連日來透過傳媒看到相關報導,部份市民可能感到擔擾及不安,對於最近曾到過那些地方旅遊,劫後逃生的人士來說,災難事故而感到短暫困擾和壓力反應是正常現象。 有鑑於此,社會工作局特提供以下資料予市民參考,以作情緒方面的紓緩。 自然的心理反應
經歷罕有的天災而產生的暫時心理不安是自然和正常的心理反應。若市民曾經親身到過遇難的地區或有親友在該處生活,這些不安的反應變得更為強烈。這些反應包括暫時感到失去安全感、焦慮和悲哀,從傳媒見到的畫面在腦海中重現影響睡眠等等。能夠明白和接受這些是正常、自然及暫時的反應,會有助減少不安的感覺。 有效的紓緩方法
1) 肯定合乎現實的想法
雖然災情的發展很值得關注,但對大部份的市民來說,他們仍然過著安全和正常的生活。從災區回澳的市民,可多提醒自己現在已身處安全的地方,身邊有家人和朋友相伴。這些肯定自身安全的現實想法有助減低過份的焦慮。 2) 親友間的互相支持
與親友傾談對事情的感受不單可以紓緩不安的情緒,亦可達到互相支持的效果,並且增進彼此的感情。 3) 紓緩身心的活動 適當的運動及鬆弛方法可減少焦慮不安的情緒。 4) 緊守個人崗位
緊守自己在家庭、工作和社會的崗位,有助保持身心健康及應付困難,減少不必要的疑慮。因應個人的能力,捐助有需要支持的災民亦有助提高我們對災難救援過程的控制感。 5) 選擇適合的傳媒報導
若對傳媒報導的畫面感到不安,便應有選擇地接收傳媒的訊息,避免接觸令自己困擾的畫像。 結論
對於人命傷亡慘重的災難事件引起的反應因人而異,而個人對事件的看法、過往經驗、個人性格差異及外在環境和親友等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我們的反應。天災禍害會令人感受生命無常,部份人士覺得要珍惜每刻生活,關愛周邊的人,更積極投入生活;一些人則感到生命的脆弱,難於掌握,唯盡情享受,盡興今朝等不同的想法。 無論怎樣,對災難事故帶來的不安、擔憂及壓力都是正常表現。倘若發現自己或身邊的親友,因是次不幸事件而促發持續及嚴重的不安,以致影響日常作息,工作或社交生活等,便請考慮及早尋求專業的幫助。
尋求專業幫助
社會工作局已設立電話熱,為受地震海嘯事件影響的人士提供輔導服務,電話:221945 市民亦可瀏覽以下相關網頁 : 教青局( www.dsej.gov.mo ) 、教育資源中心( www.dsej.gov.mo/cre )和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 www.dsej.gov.mo/cappee ),及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的網頁( http://hkps.org.hk/dcp )有關創傷後壓力理適應的資料。
資料提供:社會工作局
(部份資料轉載自香港心理學會)
…
教育暨青年局針對南亞地震和海嘯災難 製作出學生心理輔導處理建議
教育暨青年局針對近日南亞地區發生嚴重地震和海嘯,製作出“學生因災難事件感到驚慌,校方和師長的處理建議”,以便校方和師長給予學生心理上的支持,減輕他們因這次災難事件引起的困擾。 最近南亞地區發生嚴重地震和海嘯造成人員傷亡的事件,相信許多兒童和青少年透過媒體看到相關報導。部分學生在心理上對自然災難產生驚恐、擔憂和不安,加上曾有學生隨家長到過這些地方旅遊,其不安的感受表現得更為強烈。有鑑於此,教青局特製作有關建議,詳情請瀏覽以下網頁:教青局( www.dsej.gov.mo )、教育資源中心( www.dsej.gov.mo/cre )和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 ( www.dsej.gov.mo/cappee ),以及在澳門廣播電視中文台每日6時45分至7時15分教青局向廣大市民發放信息時段提供的節目內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