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胡錦濤及何厚鏵主持澳門西灣大橋落成典禮
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十九)早乘坐專機抵達澳門後,下午在行政長官何厚鏵的陪同下,主持西灣大橋落成典禮。何厚鏵表示,完善交通基礎建設、暢順內外交通和聯繫網絡,肯定繼續成為澳門特區政府的施政重點。 西灣大橋落成典禮下午二時三十分在旅遊塔隆重舉行。胡錦濤在何厚鏵陪同下為紀念牌匾揭幕,並為大橋剪綵。 何厚鏵在致辭時表示,它不但進一步完善了澳門整體的交通佈局,更透過其雙層及隧道式設計,正式的建構起半島與離島之間的全天候交通網絡。作為一個正在發展的外向型城市,完善交通基礎建設、暢順內外交通和聯繫網絡,肯定繼續成為澳門特區政府的施政重點。 他在致詞中向曾經參與大橋策劃、設計、施工、命名等環節各個單位、人士和工友致意。 出席落成典禮的主禮嘉賓包括中央政治局後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王剛、國務委員唐家璇、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廖暉、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中央軍委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梁光烈、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白志健。 西灣大橋是連接澳門半島與仔島之間的第三座橋樑,預計大橋於2005年第一季正式通車。新落成的大橋於2002年10月7日進行奠基儀式,大橋採用「豎琴斜拉式」設計,為世界上首次採用的上、下兩層行車道的混凝土樑斜拉橋,全長約2200米,寬度為28米;上層橋面為雙向六車道;下層可作為雙向四車道,颱風期間可繼續通車,並預留了條件行走輕鐵。由於大橋的施工進度理想,提前於2004年的6月28日進行主橋的合龍儀式。
…
特區政府入口網站正式開通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本月20日正式開通,網址為www.gov.mo,通過單一入口連結至所有政府部門網站,向公眾提供基本及最新的政府資訊,進一步完善公共電子服務。 特區政府入口網站在澳門回歸五周年開通具有特別意義,象徵電子政務在行政改革中進一步推進發展,發揮配合及促進作用。政府入口網站不僅是一個網站,而是一個跨部門的電子政務項目,是一個推動部門合作、輔助政府改善服務及改進運作流程的綜合項目。網站以居民、商人及遊客為對象,訊息按不同對象及範疇分成不同種類,稍後會與行政手續指南、公共行政資訊網等多個網站作出整合。讀者通過入口網站可以較容易地瀏覽政府新聞消息、公佈告示、服務手續、權利義務、活動項目、通用資訊等內容,並能下載相關政府表格,及向政府反映意見;並逐步把服務範圍擴展至網上申請相關政府服務、查詢申請進度及獲知審批結果等。 入口網站的開發是一項長期工作,在版面設計、技術結構、內容安排及管理等各方面會不斷完善,同時通過深化部門之間的合作,完善運作管理及服務形式,保證訊息的準確性及更新速度,優化電子政務。
…
國家主席胡錦濤扺澳出席特區成立五周年慶祝活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今(十九)日乘專機抵達澳門,出席明日舉行的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二屆政府就職典禮。 胡錦濤一行上午抵達機場,受到在場手持鮮花的群眾熱烈歡迎,胡錦濤向群眾揮手致意,並表示:「很高興來到澳門,參加澳門回歸祖國五周年的慶祝活動,我帶來了中央政府和全國各族人民對廣大澳門民眾的熱烈祝賀和誠摯的問候。澳門回歸祖國五年來,經濟、社會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對此,澳門民眾高興、中央政府和全國各族人民都高興。我們衷心祝願廣大澳門民眾,在以何厚鏵先生為特首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領導下,和衷共濟、團結奮鬥,一定能把澳門建設得更加美好。」 行政長官何厚鏵、行政長官夫人劉渭楨、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主任白志健、立法會主席曹其真、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保安司司長張國華、社會文化司司長崔世安、運輸工務司司長歐文龍、廉政專員張裕、審計長蔡美莉、檢察長何超明、警察總局局長白英偉、海關關長徐禮恒、公安部副部長田期玉、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李冰、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徐澤、外交部駐澳特派員萬永祥、解放軍駐澳部隊司令員劉聯華及解放軍駐澳部隊政委楊忠民等在機場停機坪迎接。 陪同胡錦濤來澳的中央政府代表團成員包括中央政治局後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王剛、國務委員唐家璇、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廖暉、中央軍委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梁光烈、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令計劃、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辦公室主任白志健及胡錦濤主席辦公室主任陳世炬。 胡錦濤一行下午將出席澳門西灣大橋落成典禮,參觀本澳景點,並出席特區政府所設之歡迎晚宴。
…
國家主席胡錦濤來澳出席慶回歸五周年大會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將於十二月十九日至二十日來澳,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二屆政府就職典禮。 胡錦濤主席率領的中央政府代表團於明(十九)日抵達澳門後,下午將出席「澳門西灣大橋」的落成典禮,參觀澳門景點,晚上出席特區政府所設的隆重歡迎晚宴;二十日上午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二屆政府就職典禮,下午會見本澳各界人士。胡錦濤在澳期間,將與港澳兩地的行政長官會面。 為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五周年,特區政府將舉行一連串慶祝活動。包括二十日早上八時舉行的升旗儀式、以及傍晚舉行的特區成立五周年招待酒會。 同時,文化局亦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包括二十日晚上八時在綜藝館舉行的「九洲騰越濠情滿」大型文藝晚會,以及展覽、音樂會等;郵政局於十二月二十日將發行「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五周年紀念」郵票,並聯同金融管理局發行紀念幣郵摺;旅遊局於二十日晚上十時三十分在旅遊塔對開海面發放煙花。此外,民間團體亦舉行了一系列活動共慶回歸。 中央電視台及澳廣視將現場直播中央代表團抵澳、「澳門西灣大橋」落成典禮、升旗儀式及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二屆政府就職典禮。公眾亦可透過特區成立五周年網頁www.macau.gov.mo/anniversary/ 收看直播及取得相關信息。
…
華榕大廈火警雲梯車故障事件之調查報告撮要
本年10月12日華榕大廈7樓C之火警事件,消防局成立三人調查小組,對事件作出全面調查、檢討及建議。 調查小組透過向現場人員、緊急車輛維修專家以及事件相關的人員對事件進行了客觀聽証,並要求相關部門提供報告以及進行了實地考察等各項調查措施。 - 事件簡述 -
於2004年10月12日凌晨,消防局接報發生一宗傷人事件,但由於地址報告有誤,以致救援車輛三次出動,經多番轉折,最後於04:58消防局才能確定正確的案發位置,獲知殷皇子大馬路29號華榕大廈7樓,現場有人受傷,於是,本局立即派出火警之車輛,於05:04到達現場,並發現兇徒持刀脅持人質及企圖燃爆石油氣,故未能與警方即時進入屋內救人,而需進行現場談判。 其後,於05:15本局人員發現屋內傳出有人縱火的跡象,在情勢危急的情況下,決定破門入屋,而期間兇徒曾以菜刀襲擊消防人員及利用物件頂着大門,企圖阻止消防人員入屋拯救,本局人員除即時疏散大量的居民外,還即時展開了救人救火的緊急工作部署。 在是次事件中,本局人員雖然成功強行入屋,但在滅火救人的過程中,曾出現大廈消防系統的不能供水的問題,但最後仍順利救出了4名傷者。另一方面,於05:26本局人員立刻昇起雲梯嘗試進行拯救,不料期間梯車失靈,指揮官立刻命令啟動增援機制,而增援車輛於05:35到達。然而就在準備的階段時刻,出現操作安全訊號,需要將梯車的操作調整,由於已獲悉屋內人仕已被救出,同時在窗口的兩名人仕已於05:28安全自行到達平台,因此有關梯車人員轉為協助滅火行動。 - 事件分析 -
調查小組就有關事件在收集多方面的資料後,對是次雲梯車事故作全方位的分析,並就指揮及滅火拯救工作的執行,車輛失靈是否存在管理、維修保養、檢測責任及司機對車輛操作等進行分析。事發後,消防局已即時進行消防局內部車輛檢測,同時於本年10月27日安排德國原廠工程師對車輛進行了全面檢測,發現於拯救過程中出現故障的雲梯車的繼電器失效,而據表示,電子零件有別於機械部件,其失效難以單憑表面檢查可以檢測得到。另外對於事件中增援車輛出現操作的安全訊號,但經其檢測後,亦未發現車輛有故障,於11月23日,德國原厰工程師對有關車輛再次檢測,也並沒有再發現任何問題。此外,本局亦於10月28日派出車輛到火警現場作案情重組,綜合各方面的調查分析及專家意見後,認為在指揮官及人員的溝通方面以及對於涉及刑事案件的特殊處理情況方面仍有研究及檢討改善的空間。於華榕事件後本局亦即時檢測所有緊急車輛,亦派員到香港交流及汲取學習緊急車輛的維修與保養管理制度。 除此之外,小組認為是次事件顯示本局在維修及保養制度方面亦存有不完善的地方。而小組亦對本局的指揮、培訓及拯救資源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檢討,目的是希望透過建議,改善前線裝備及提高各級人員的專業水平,以避免同類事件的再次發生及確保市民的生命及財產的安全。 - 改善建議 - 經調查小組對事件進行詳細分析後,就本局現時的拯救工作進行了全面檢討,並作出如下改善建議: 一、 緊急車輛維修保養:
a. 對現有緊急車輛的檢測及維修機制作定期檢討,以針對性及有效性地作出改善,並制定完善有關檢測、維修的機制。
b. 研究簡化車輛維修保養的行政手續。
c. 研究改善現有之車輛維修保養合同,以確保檢測質量。
d. 加強人員對車輛的保養培訓及監察。 二、 人員培訓:
a. 有需要加強培訓消防局人員及指揮官對特殊情況,尤其是對刑事案件以至殺人縱火等複雜事件之應變及危機管理能力,並制定相關工作指引。 b. 針對現時緊急車輛駕駛員的培訓計劃,完善輕型車輛至特別車輛(如雲梯車、鋼梯車)的永久性培訓及考核指引。
c. 針對火警發生率下調,須加強消防人員的滅火能力,並充分利用現有的真火訓練基地,以提高消防官及消防人員的指揮和專業滅火技術。 三、 設備改善
a. 小組亦建議對現時消防局火警出勤車隊作系統分析及研究,並考慮引入平台水泵車的可能性。
b. 結合澳門路窄及路面的承受能力等客觀不利因素作綜合評估及分析購買更高及更先進的雲梯車的可能。
c. 對現時前線緊急車輛的備用車輛作評估,以考慮增加備用車輛作訓練及替換壞車情況。 四、 防火監察
a. 針對事件中大廈消防系統的失修情況,建議向已成立之修改《防火安全規章》工作小組提出對大廈防火巡查、消防系統保養及監察工作等內容作出修改。 b.加強物業管理的防火及責任宣傳,以保障大廈居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五、建議成立三個獨立小組長期工作,分別對涉及刑事的緊急救援行動、維修保養制度及更換更先進的雲梯車的可行性,三方面作長期的跟進及監察,以完善緊急事故的救援機制。 澳門特別行政區消防局,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
地圖繪製暨地籍局代表參與2004兩岸四地地理信息系統發展研討會
由香港地理信息系統學會主辦、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大學協辦的「2004兩岸四地地理信息系統發展研討會」,於十二月九日至十一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地圖繪製暨地籍局和澳門大學組成的澳門代表團由張紹基代局長率領前赴香港參與研討會;會後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代表團一行十九人於十三日到達澳門,與地圖繪製暨地籍局進行了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的技術交流活動。 地理信息系統(GIS)被公認為是21世紀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是資訊技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透過兩岸四地的學者及企業界人士在這領域的研究和努力,取得重要的社會發展和經濟效益。在本澳,這項專業除了應用於各範疇的研究項目上之外,也成功推向到廣大市民的應用,如網上地圖、掌上地圖及於城市指南內的地圖服務。 在研討會上,兩岸四地的專家學者就GIS理論與算法、GIS策略與公眾信息、空間數據庫與數據格網、GIS應用、空間數據可視化與虛擬現實、GIS應用系統與應用技術、網絡GIS技術與設計、城市GIS、GIS與遙感整合技術、電子政務與智慧交通等題目發表了超過80篇論文。地圖繪製暨地籍局高級技術員黎偉濠、澳門大學王志石教授及博士研究生鄧宇華分別發表澳門特別行政區電子政務中基於Web服務的電子地圖共享框架及有關GIS應用於澳門沿岸水質和交通噪音污染的研究報告,交流以Web Services技術建立具有互操作性的地圖分享框架的內容、設計及實現的經驗;介紹在此框架下,其他部門無論使用何種應用平台,均可透過簡易編程接口(API),快捷地將地籍局的地圖加入到其系統當中。 會議於十日閉幕,並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仁教授就《空間數據挖掘-理論與實踐》發表演說。總括今次會議,澳門代表與來自中國、香港及台灣的學者及從業人士有著廣泛的學術交流,也從中學習了最新的應用科技,對澳門特別行政區未來的GIS應用發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二零零四年十一月消費物價指數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十一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為95.43,較十月上升0.18%。升幅較顯著的大類有衣履類、酒類和糧食及飲品類,分別上升2.23%、0.25%及0.14%,主要是男女服裝、啤酒以及外出用膳價格上升所致。另一方面,外遊團費價格下降,使其他商品及服務類下跌0.28%,是唯一錄得指數下跌的大類。 今年十一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月上升顯著,升幅達2.48%。截至十一月為止,最近12個月的平均指數較前一期上升0.63%。而今年一至十一月之平均指數較去年同期上升0.81%。 與十月比較,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指數分別上升0.09%及0.21%。 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代表約 54%住戶,每月平均開支在3,000至9,999元之間;乙類消費物價指數代表約26%住戶,每月平均開支在10,000至19,999元之間。
…
施政報告中文文本明(17)日起派發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二零零五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文文本經已印製成冊,明(十七)日起免費向公眾派發,施政報告概要單張亦同時供市民索取;葡文文本正在印製中,稍後將公開派發。 有關文本內容包括二零零五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施政總方針及收入與開支之預算草案。中文文本一萬三千份,在下列地點免費向公眾派發: - 公眾服務暨諮詢中心總辦事處
地址:澳門水坑尾街162號,公共行政大樓地下 - 民政總署
地址:新馬路163號民政總署大樓 - 印務局
地址:官印局街 -以下郵政分局
地址:
- 紅街市郵政局:雅廉訪大馬路147號
- 黑沙灣郵政局:祐漢新村第一街37號
-仔郵政分站:仔布拉干薩街濠景花園30座翠菊苑地下
-路環郵政分站:路環打纜街郵政大樓
- 澳門中央圖書館(總館)
地址:澳門荷蘭園大馬路89號 A-B 大量索取文本的團體,可與公眾服務暨諮詢中心總辦事處聯絡。 另外,市民亦可透過政府網頁http://www.macau.gov.mo ,或公共行政資訊網http://www.informac.gov.mo 下載二零零五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全文及各司領域的施政方針政策的中、葡文文本。
…
「物業管理如何走向專業化」講座
由房屋局主辦的「物業管理如何走向專業化」講座明日(17日)上午舉行,講座的目的為促進澳門物業管理業提升專業化水平。 是次邀請了香港品質管理局的代表及香港的律師來澳擔任主講嘉賓,透過是次活動使港澳兩地的相關專業人士相互交流,以加強彼此在物業管理專業化方面的訊息及經驗。 會議地點在新口岸宋玉生廣場263號中土大廈20樓澳門商務促進中心,時間為上午十時至中午一時。
…
二零零四年十一月旅客入境數目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十一月入境旅客數目較去年同月增加25.4%,達1,454,638人次。中國大陸、香港及中國台灣旅客分別較去年同月上升29.3%、13.2%及24.9%。上述旅客為澳門三大客源,其中中國大陸旅客佔總數58.7%;而香港及中國台灣旅客則分別佔26.6%及8.4%。不過夜旅客為734,099人次,佔入境旅客50.5%。 今年首十一個月入境旅客總數為15,154,154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42.1%。中國大陸旅客增幅達71.7%,為8,690,511人次,佔總數57.4%,而香港及中國台灣旅客分別佔30.3%及7.7%。不過夜旅客為7,588,986人次,佔入境旅客總數50.1%。 按入境渠道統計,今年首十一個月經海路入境旅客共5,736,717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23.0%。其中經外港碼頭入境旅客增加22.5%,為5,612,276人次,香港旅客佔59.7%;經內港碼頭入境旅客上升54.4%,為124,441人次,中國大陸旅客佔73.8%。 與此同時,經陸路入境旅客為8,641,218人次,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59.8%。其中8,013,266人次是從關閘入境,以中國大陸、香港及中國台灣旅客為主,分別佔79.5%、14.2%及4.1%;而經路城邊檢站入境的旅客則為627,952人次。 另外,經空路入境旅客為776,219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30.6%。其中從澳門國際機場入境旅客為760,064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30.6%,客源主要來自中國台灣及中國大陸,分別佔73.5%及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