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氹仔圖書館月底閉館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為更好地利用資源,配合氹仔龍環葡韻住宅博物館及嘉模前地的整體發展,需收回位於嘉模前地現由文化局管轄的氹仔圖書館的物業。 為此,氹仔圖書館於2004年12月24日 (星期五)起閉館,至於重開的日期及地點將另行通知。 讀者在氹仔圖書館借閱的書籍可往總館或屬下所有分館歸還 (民政總署大樓圖書館除外)。 查詢電話: 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至下午1:00;下午2:30 – 5:30:5986699蘇小姐
星期一至星期六下午1:00 – 7:00:930077.930966 羅小姐


2004年上半年工作意外統計

勞工事務局根據八月十四日第40/95/M 號法令第二十六條的規定,每六個月向獲准在本地區經營業務及從事工作意外險種之保險公司蒐集有關這方面的資料。 根據資料所得,二零零四年上半年度工作意外受害者人數為2,208 名,較去年同期增加25.2%。受害者中男性佔總數的約六成,而年齡介乎25至44歲的受害者佔總數的49.8%。 發生工作意外最多的行業是“住宿、餐廳、酒樓及同類場所”(450 人),次之是“團體、社會及個人的其他服務”(372 人)及“建築”(364 人)。
二零零四年上半年度“建築”工作意外的受害者為364 名,人數較去年同期的182名上升一倍。 工作意外受害者從事的職業主要是“工業工匠及手工藝工人”(575 人),“非技術工人”(562 人)及“服務、銷售及同類工作人員”(473 人)。 發生工作意外的主要原因是“用力過度或扭傷”,佔總數的25.5%,居第二位的是“夾傷、刺傷或割傷”,佔20.3%。 因工作意外引致身體受傷最多的部位分別是“手”,“軀體”及“腳”,分別佔總數的31.5%,19.8%及18.4%。 工作意外共導致2,201 名受害者暫時無能力工作,5 人長期無能力工作,及2人死亡。 二零零四年上半年度,因工作意外使工人暫時無能力工作而缺勤的日數為13,487 個工作天,比去年同期增加30.5%。


澳門-內地商會聯席會議2004年經貿研討會”下周二在本澳舉行

“澳門-內地商會聯席會議2004年經貿研討會”謹定於12月7日(星期二)下午3時至5時假澳門中華總商會大廈4樓何賢先生紀念堂舉行“知識產權保護及侵權行為處理研討會”。屆時,內地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王永昌法官、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案件指導處歐陽少華副處長、澳門海關黃冠偉副關務監督以及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局知識產權廳鄭曉敏小姐,將就內地及本澳知識產權保護與侵權行為處理發表專題演講。 是次研討會是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局、澳門海關、澳門中華總商會、澳門廠商聯合會、澳門出入口商會、澳門毛織毛紡廠商會、澳門付貨人協會聯合主辦。 是次研討會是免費入場,歡迎報名參加,如欲了解有關詳情,請聯絡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陳家齊先生,電話:7989 241,傳真:728 102。


澳門視野當代藝術展今日截止收件

由文化局主辦的2005 - 2006展覽計劃《澳門視野──當代藝術展》,有關參展方案將於今日(十二月四日)下午五時截止收件。 《澳門視野──當代藝術展》是文化局2005 - 2006年的展覽計劃,展覽以“澳門視野”為題,通過思考本澳文化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如何表現本土特色,探討其所面對的當代課題及未來藝文發展路向而進行的創作。
是次展覽除了提供創作舞台予本地藝術家外,主辦單位更希望能借此帶動和提高澳門地區的當代藝術創作水準和系列作品的綜合能力,並發掘和推介藝術人才,藉視覺藝術在思維和技巧方面的創新嘗試,激發本地區的藝文發展潛力。 展覽徵集以作品組合為特點的系列作品,並集中展示數位本地藝術工作者各具特色的一組作品,參展者可在20至30平方米的範圍內展示不限媒介的藝術作品。有意參展的人士暫無須提交作品,可在今日下午五時前先行提交參展方案,方案需詳述作品意圖和構思、附場地構想圖、圖紙和作品圖片、所使用媒介等文字和圖片資料以方便主辦單位進行甄選。經過甄選入圍之後,作者可於特定時間內進行作品的製作和遞交,並於明後年間在塔石藝文館展出。 有意提交參展方案可前往水坑尾中建商業大廈8樓文化局文化活動廳視覺藝術。展覽章程及參展表格,可在文化局網頁www.icm.gov.mo或澳門藝術網www.macauart.net下載,或到塔石藝文館及上址索取。查詢可電何小姐或陳先生,電話:335140。


按支出法估算之二零零四年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

統計暨普查局現將今年第三季按支出法估算之本地生產總值資料摘錄公佈。如無特別指出,本分析所提及之變動率均是指今年第三季與去年同期比較的實質變動率。 二零零四年第三季博彩旅遊業表現出色,推動澳門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與去年同期比較,博彩總收益的名義增長達40.0%,旅客消費(不包括博彩消費)增加35.7%,投資方面,因多項大型工程全面展開及資本貨物進口增加而保持升勢,貨物出口亦上升10.0%。 經綜合相關數據估算,第三季的本地生產總值錄得21.7%的升幅。另外,根據最新的資料估算,今年第一季本地生產總值的增幅,由原來的25.6%修訂為25.7%。 按本地生產總值各個主要組成部分分析,二零零四年第三季私人消費支出上升9.3%,但較第二季的13.4%為低。其中住戶在本地市場的最終消費支出上升9.5%,在外地的消費則上升8.8%。 政府最終消費下跌1.6%,其中僱員報酬錄得2.5%的升幅,但貨物及服務的淨購入則大幅下跌18.8%。 反映投資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上升33.9%,雖然較第二季的36.0%為低,但增長持續。其中私人部門的投資錄得39.1%的升幅,主要原因是設備投資及建築投資分別上升45.8%及31.5%所致。至於政府部門的投資上升13.4%,其中建築投資上升7.4%,而設備方面則大幅增加43.2%。綜合私人及政府部門的數據估算,第三季的整體建築投資上升24.1%,較第二季的22.1%為高;設備投資則上升45.6%,較第二季的54.1%為低。 在有形貿易方面,貨物出口總額的名義升幅為14.4%,較第二季的8.9%為高;實質升幅為10.0%,較第二季的6.4%為高。其中出口美國及歐盟分別錄得13.8%及5.6%的名義升幅。而貨物進口亦因需求增加而大幅上升,名義升幅及實質升幅分別為28.3%及25.9%,兩者略低於第二季的升幅。至於無形貿易(服務出口)方面,博彩服務出口的實質升幅高達38.6%;旅客消費(不包括博彩消費)亦因旅客入境人數及人均消費增加而錄得35.7%的實質升幅;包括運輸服務的非工業服務出口則錄得13.1%的升幅。綜合主要的服務出口數據估算,整體無形貿易出口的增幅為35.7%,較第二季的90.0%為低。另一方面,服務進口則上升16.1%,較第二季的33.1%為低。
請看附圖!


“刑事訴訟中的證據”專題座談會

“刑事訴訟中的證據”專題座談會今天(三日)上午在警察總局視聽室舉行,座談會由澳門特別行政區中級法院院長賴健雄法官擔任主講嘉賓。逾五十名來自保安部隊各個部門的領導、主管、法律顧問及其他相關人員等參與了座談會的研討,氣氛熱列。 座談會由警察總局和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聯合舉辦,為一系列座談會之三。本次座談會的專題研討是刑事訴訟中的證據。眾所週知,證據對於刑事訴訟各個階段中查明事實真相,正確適用法律,實現公義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警察機關往往於案發後首先及直接接觸現場各種證據,因此如何獲取證據、保存證據以及確保證據的證明力等,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尤其對於須依職權追究刑事犯罪,查明事實真相的刑事警察機關而言,本次專題研討切合保安部門日常工作實務需要,有助進一步加深各人的認識。 本次座談會由中級法院賴健雄院長主講,賴健雄院長於座談會上,就其個人在工作實務上所接觸和處理案件時的一些體會,結合一些學說和其個人學識、研究等﹔向與會者闡述了刑事訴訟法律中有關對證據的各種規定,包括證據的意義、證據的種類、獲得證據的方法、證據的證明力等。隨後,賴健雄院長還與在場與會者就證據的話題展開互動的探討,交流經驗。


環境委員會抽樣檢驗車用柴油含硫量

環境委員會為有效保證在澳門出售的車用柴油含硫量不超過第49/2000行政命令規定的0.05%,於二零零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在澳門、仔及路環的加油站及九澳油庫抽取了十六個車用柴油樣本,送到廣州進行化驗。化驗結果表明,所有十六個車用柴油樣本的含硫量,均低於行政命令規定的0.05% (介於0.0030% ~ 0.0048% 之間)。環境委員會將繼續對本澳的車用柴油進行監管,不定期抽樣化驗,以利澳門空氣質量的改善。


二零零四年十月對外貿易統計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十月本澳的總出口貨值較去年十月增長16.0%,為18.9億元,其中本地產品出口貨值為14.6億元,再出口貨值為4.3億元,分別錄得16.6%及14.2%的升幅。至於進口貨值為23.9億元,較去年同月上升23.8%。十月份錄得貿易逆差約4.99億元。 按累計數字分析,今年一月至十月本澳總出口貨值達187.1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0.7%,其中本地產品出口及再出口貨值分別上升8.7%及17.7%。同時,進口貨值較去年同期上升26.8%,達228.1億元。今年首十個月錄得約41.0億元的貿易逆差,出進口比率則由去年首十個月的94.0%下跌至今年同期的82.0%。 本澳出口貨值方面,今年首十個月紡織品及成衣類別佔總出口的80.2%,其貨值較去年同期上升6.5%;而非紡織品類別的出口貨值上升31.6%,當中佔比重較大的機器設備與零件及鞋類,較去年同期錄得74.6%及26.8%的升幅。 同時,美國和歐洲聯盟仍然是本澳出口的主要市場,共佔總出口貨值的70.4%。其中美國吸納了本澳總出口的49.0%,其貨值較去年同期上升8.9%;歐洲聯盟佔總出口的21.4%,其貨值則較去年同期上升5.9%。 在本澳進口貨值方面,今年首十個月較去年同期上升26.8%,若按進口經濟貨物大類劃分,資本貨物、消費品、燃料及潤滑油和原料及半製成品的進口貨值均錄得不同程度的升幅,分別為56.9%、34.2%、28.4%及10.3%。 同時,本澳的進口市場仍集中於亞洲地區,中國大陸及香港共佔總進口的55.3%,其貨值較去年同期分別上升31.2%及5.2%。


“澳門海岸綫的變遷與土地利用”講座反應熱烈今週六加場

“澳門海岸綫的變遷與土地利用”專題講座於上週六舉行時反應熱烈,文化局澳門中央圖書館將於本週六加場(十二月四日);同時本月18日舉行的“澳門環保概況”專題講座,繼續邀得本澳知名學者黃就順主講,歡迎有興趣的市民參加。 上述兩講座先後於當天下午三時在何東圖書館三樓多功能展覽廳舉行。前者主題為澳門海岸綫變遷的歷史,講述澳門半島、氹仔及路環的土地利用情況;後者則以澳門環保為題,探討人與環境的關係,介紹本澳垃圾、污水處理和空氣、噪音的污染情況。 對相關主題有興趣的人士歡迎到澳門中央圖書館翻閱澳門的歷史資料,又或到總館的澳門資料室,利用參考諮詢服務,直接向館員查詢。 市民可以直接登入澳門中央圖書館的網址:http://www.library.gov.mo瀏覽詳情,或於週一至六 (13:00 – 19:00) 致電377117 / 930077 / 930966查詢或預留座位。


疑生蠔引致食物中毒 衛生局進行調查處理

衛生局今早接獲某機構通報,疑該機構職員在京澳酒店聚餐後出現集體食物中毒。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獲通知後,立即開展調查處理工作。調查結果顯示該機構共107名職員於11月26日(周五)晚在京澳酒店2樓西餐廳舉行自助餐聚餐。自周六中午至周一上午,其中33人相繼出現胃腸炎症狀。多數病者已前往醫院或私家診所就診。目前部分患者仍有腹瀉、嘔吐症狀,所有患者均情況良好,無需住院治療。 患病的33位職員症狀主要為低熱(12人)、腹痛(22人)、腹瀉(17人)、嘔吐(14人)。而食物方面,根據初步資料的統計學分析顯示,生蠔可能是引起今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衛生監督已隨即對有關餐廳進行現場檢查,並抽取食物樣本進行化驗。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呼籲飲食業界及市民確實遵守下列守則,以預防各種腸道傳染性疾病:食店負責人應致力提高員工對保持環境、個人及食物衛生的意識;食品必須蓋好,並需存放在防塵及防蠅的食物飾櫃內;生吃或凍吃的食物應存於凍櫃內(保持在攝氏四度以下)直至向客人提供為止;熟食(尤其是海產)最好經徹底煮熟後即供進食,若非即食需存放於加熱器皿中,並確保食物溫度達攝氏六十度以上,食物亦不宜存放於室下超過兩小時;並確保員工嚴格遵從良好生守則。 巿民在外用膳時,亦應減少或避免進食未經徹底煮熟或生冷的食物,如生蠔、螄蚶、三文魚或其他海產的刺身、沙律等,不飲用未經煮沸的水,不使用以未煮沸水製成的冰塊,將有助降低食源性疾病發生的風險,並減少發生食物中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