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9月30日新增66人從中、高風險地區入境而需接受醫學觀察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因曾逗留中、高風險地區,入境本澳後需接受醫學觀察的人士,9月30日新增66人,其中澳門居民21人,非澳門居民45人。


本澳接種新冠疫苗數據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接種資料,截至10月1日下午4時,累計已接種新冠疫苗劑數為676,994劑,已接種人數共有367,079人,其中僅接種第1劑有55,063人,已接種第2劑有312,016人。


本澳最新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截至10月1日,已連續3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現時累計確診病例71例,累計死亡0例,累計出院64例,60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僅11例為輸入相關病例,沒有出現社區傳播,亦無任何醫務人員受到感染。


本澳第64位出院病人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本澳第64位出院病人為女性,37歲,香港居民,是澳門第6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輸入性確診病例。住院期間情況穩定,無發熱,無呼吸道症狀,分別於9月28日及30日鼻咽拭子核酸檢測陰性,符合出院標凖,於10月1日出院。其將繼續在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接受康復期隔離直至連續2次鼻咽拭子核酸檢測陰性後的28天,預計2021年10月28日解除隔離。


本澳連續3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紅黃碼區人士及重點防控的對象每天核酸檢測皆為陰性結果。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本澳對紅黃碼區人士及重點防控的對象,採取每天核酸檢測的措施,截至昨日(9月30日)全部結果皆為陰性。截至今日(10月1日),已連續3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


應變協調中心調整10月1至4日疫苗接種站的服務安排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為推動更多市民接種疫苗,調整今(1)日至10月4日 (星期一)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站的服務時間安排如下:


市政署複檢印度進口冷鏈水產品未見異常

就國家海關總署今日(十月一日)公佈,從註冊號為1184的印度水產品生產企業進口的凍南美白蝦外包裝上,檢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呈陽性。市政署即時啟動應急預案,對涉事企業的同類產品採取追溯、排查、複檢等措施,要求本地商戶即時封存來自涉事企業的貨品,並再抽取樣本進行複查複檢,結果未見異常。同時,市政署即日起暫緩涉事企業的產品入口申請。

自去年七月起,市政署亦曾抽取印度進口的水產品樣本及其內外包裝樣本進行核酸篩查,皆未有發現新冠病毒。最近三個月,市政署對來自上述涉事生產企業的其他產品,均按照防疫措施進行消毒、抽檢,並通過檢疫程序合格進入本澳。

市政署依照國家海關總署的公告對進口冷鏈食品採取預防及監管措施,並因應風險程度制定應急預案。當獲悉某國家或地區的註冊場貨品檢出新冠病毒,即在本澳入口層面採取一系列暫緩入口申請檢疫安排。在期滿恢復時,亦針對該註冊場的貨品進行外包裝、內包裝及食品的病毒核酸檢測,嚴防新冠病毒透過冷鏈食品及外包裝傳播。如屬市售供應流通層面,會透過「冷鏈食品追溯系統」檢視過往入口該註冊場貨品在本澳的庫存情況,並通知商戶作即時封存,以及派員再次抽檢作病毒核酸複檢,以進一步排除風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及國際間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的研判,目前暫未有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以直接透過食品傳播。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主要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因此,食品從業員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個人防護,加強及嚴格執行各項防疫措施,將有助降低因接觸受污染表面而感染的風險。


李偉農:盡快完成中小企業援助分析建議

【新聞局】李偉農:盡快完成中小企業援助分析建議


歐陽瑜:結合通關措施等實際情況研判復課安排

【新聞局】歐陽瑜:結合通關措施等實際情況研判復課安排


市政署為黃碼區居民提供膳食支援

為了協助“黃碼區”居民緩解生活不便,市政署與社會工作局組成的維生及支援小組正逐戶致電居民,了解基本生活需求,今(1日)中午會向有需要住戶提供包含乾糧、預包裝食品及飲品的應急食物包,而傍晚起,將為“黃碼區”有需要的居民供應熱食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