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環境保護局公佈《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20》

環境保護局藉著6月5日“世界環境日”公佈《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澳門局部沿岸水質長期欠佳,原因為部分區域存在下水道管網長期超負荷滿流、雨水管網系統混接生活污水、非法排污等問題,導致大量污水未能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便直接溢流或經雨水排放口排放至沿岸。


澳大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將開展多項合作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率團到上海出席的“滬澳合作會議第一次會議”今(4)日舉行。會上,澳門大學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簽署學術交流合作框架協議書,雙方將展開於學術研究、教育活動、學生交流、教研人員互訪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進滬澳兩地的科研和高等教育的發展。


明零時起曾到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洛浦街錦繡半島社區的入境人士須接受14天醫學觀察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宣佈,因應廣東省廣州市的疫情變化,衛生局根據第2/2004 號法律《傳染病防治法》第10條的規定,自 2021年6月5日零時起,所有在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過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洛浦街錦繡半島社區的入境人士,須按照衛生當局的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14 天醫學觀察,違反者除可能依法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外,尚可被採取強制隔離的措施。


6月5日零時起曾到巴西、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或菲律賓的入境人士須出示三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及血清IgM抗體檢測陰性證明或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憑證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宣佈,因應以下地區的疫情變化,衛生局根據2/2004號法律《傳染病防治法》第14條的規定,自2021年6月5日零時起,入境前28天內曾到過巴西、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或菲律賓的人士,須在前來澳門的直航班機或聯程航班第一程班機登機前出示新冠病毒7日內每次間相隔至少24小時的三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以及一次血清IgM抗體檢測陰性證明或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憑證。有關證明須為中國駐當地使領館認可的檢測機構所發出,且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須為每次採樣相隔至少24小時且最後一次為登機前72小時內作出。出示虛假證明者,可能須依法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累計已接種192,660劑新冠疫苗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截至今(4)日下午4時,累計已接種新冠疫苗劑數為192,660劑,已接種人數共有124,303人,其中已接種1劑有55,007人,已完成接種2劑有69,296人。另外,在過去24小時,衛生局接獲22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0宗嚴重不良事件,22宗輕微不良事件(13例為國藥滅活疫苗,9例為BNT mRNA 疫苗);由開始接種疫苗至今,累計816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3宗嚴重不良事件,813宗輕微不良事件。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查詢熱線統計數字 (06月04日08:00至16:00)

由2021年06月04日08H00至16H00,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的查詢熱線共接獲186宗查詢。


市政署清除入侵物種牛蛙 呼籲切勿違法放生

市政署人員近期在多個濕地及山澗發現美洲牛蛙,已加緊捕捉及清理,避免對本地生態造成嚴重影響及損害,同時呼籲市民切勿隨意放生,以免破壞本地生態平衡。


2021年“港澳大學生文化實踐活動”接受報名

由文化和旅遊部港澳台辦、全國青年聯合會秘書處、香港中聯辦青年工作部、澳門中聯辦教育與青年工作部、香港青年聯會及澳門基金會聯合舉辦的2021年“港澳大學生文化實踐活動”由6月7日至6月18日期間接受報名。


下周二起松山市政公園綜合廣場開展優化工程

市政署將於六月八日起開展松山市政公園綜合廣場優化工程,包括翻新廣場內之兒童遊樂場、設置六個標準羽毛球場、增加休憩空間及遮陽設施等,工程期間除廣場看台底下綜合球場及公廁維持開放,其他設施將暫停使用,敬請市民留意。


提升過路安全 優化祐漢區多條斑馬線

交通事務局持續優化各區斑馬線,在6月8日(周二)至7月18日(周日)分階段優化祐漢新村第一街多個路口的斑馬線;當中包括將祐漢新村第一街與第八街、第六街及第四街交界的斑馬線遷離路口、取消康泰樓與吉祥樓之間近祐漢新村第八街的斑馬線,並在原有斑馬線的位置加設護欄,進一步提升過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