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處理失修船廠保障公眾安全

公共安全是特區政府的首要考慮,海事及水務局聯同土地工務運輸局對荔枝碗各地段的設施逐一進行安全評估後,認為各船廠結構情況惡化,並於去年圍封了11個嚴重失修的地段。圍封後,特區政府進行了一系列工作,包括:正式展開不予續期臨時佔用准照的聽證程序;以公函通知各佔用人;因應佔用人要求預留時間搬離地段內的物件;供相關部門對船廠的內部及海面進行了測繪和紀錄工作。在佔用人把物件搬離現場後,海事及水務局決定先行處理其中設施失修情況最為嚴重的2個地段,並隨即展開相關的行政程序。隨著造船業逐漸式微,荔枝碗各地段的船廠先後停止營運,因此過去十多年已基本沒有進行與《准照》用途相關之業務與活動。然而,為照顧澳門的傳統造船業,特區政府仍給予充分的時間和機會予佔用人重新經營。政府每次作續期時已一再提醒持有人有責任妥善維修及保養設施,及須遵照《臨時佔用准照》內所指定的用途經營業務。但持有人沒有履行責任,沒有按准照指定的用途經營,致使地段多年來已遭荒廢棄置,殘破不堪,衛生環境惡劣。而早年,大部分地段的佔用人均已授權同一間商業公司處理《准照》續期事宜。於去年風季期間,多間船廠曾有鐵皮及部件飛脫及出現搖搖欲墜的情況。海事及水務局即時通知了相關部門,並由消防局協助清除了有即時危險的部件。亦曾有船廠部件因失修危及附近電纜安全,存在火警隱患,電力公司需派員處理。甚至存在大面積廠棚倒塌的重大潛在風險,更有船廠的樑柱於去年斷裂,出現船棚塌陷和傾側,危及附近木屋居民及公眾的安全。海事及水務局重申,根據法律規定,《臨時佔用准照》不得轉讓,佔用人並不擁有在臨時佔用准照內地段上蓋建築物的物權。


衛生局稱互信及尊重乃是良好醫患關係之基石 重申特區政府不因預算關係削減送外診治服務

隨著《醫療事故法律制度》生效,讓醫患雙方在處理醫療事故爭議有了明確規範和機制,同時亦難免令社會對過去一些醫療事故案件重新討論或報導,但這些個案已透過司法途徑經法院審理並作出明確判決,故衛生局尊重法院判決;同時亦理解病人希望治療能使所有病情得以治癒的期望,然而醫生為病人提供適切治療,不意味着治療效果必定就能達到所有病人的期望,因期望出現落差而引起的不滿,便容易引發許多醫療爭議,這是不能避免的。衛生局冀與社會共同促進醫患間的溝通、互信和尊重,這是建立良好醫患關係的基石。公平公正機制處理懷疑醫療事故爭議 衛生局重申《醫療事故法律制度》目的是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法律已對“醫療事故”作出明確定義,相關配套機制的落實,為解決醫療爭議建立了一個公平公正的機制。當中,配合法律而設立的“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由資深醫學和法律專業人員組成,選任經嚴謹的資格審查,全部本澳醫學專業委員並非為現職醫護人員,從而確保委員會運作的獨立性;而委員會無須聽從命令或指示,亦不受任何干預,負責對是否存在醫療事故進行獨立調查和技術鑑定,確保審理的公平、公正。《醫療事故法律制度》法律僅適用於生效後所發生個案,而法律生效前發生個案,只要爭議雙方自願,醫療爭議調解中心亦可接納相關調解申請。該中心主要負責調解醫療事故的賠償爭議,調解程序屬自願性質,須雙方當事人同意,且無須就調解繳付費用;而雙方當事人加入調解程序,不中止訴諸各級法院的任何期間,亦不影響利害關係人根據相關行政法規的規定訴諸法院以解決爭議,故倘雙方當事人無法就賠償爭議達成共識,亦可透過司法途徑解決爭議。澄清癌症復康者被取消繼續赴港覆診與預算無關此外,就有輿論指癌症復康者被取消赴港覆診一事,衛生局澄清,送外診治有嚴格機制,是澳門醫療系統的補充,當本澳醫療系統不能處理的個案,都會通過送外診治制度,經送外診治委員會評估後送外就診,此機制長期執行以來,受居民歡迎。關於覆診的問題,是本澳醫生經過專業評估,判斷是否需要到外地覆診,這與預算無關。衛生局重申,送外診治委員會評審標準是以考慮主診醫生專業判斷、以患者健康及實際需要為前提,以確保病人得到最安全和穩妥的治療為原則,不論費用或地點,亦不會因社會經濟環境變化而令治療受影響。同時,為確保有效、合理地使用公帑,送外診治委員會一直依法跟進送外診治病人的治療情況,並進行持續監測及評估,由醫生專業判斷是否需要繼續送外診治。


衛生局公佈2016年及2017年1月份強制申報疾病數據

為持續有效對傳染病進行監測,掌握傳染病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流行趨勢,衛生局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及《傳染病強制申報機制》,規定公共或私人醫療機構的負責人、作出首次診斷的醫生或填寫死亡證明書的醫生和作出實驗室診斷的技術人員有義務在法定時間內向衛生局申報其在履行職務時所發現的傳染病個案。現時,共有44類疾病需作出申報,而衛生局會對收集的申報數據作出分析評估,制定和調整相關傳染病的防控措施。衛生局亦會公佈相關監測數據,讓公眾掌握本澳傳染病發展趨勢。根據2016年強制申報疾病資料,2016年共錄得9,046例強制疾病申報,較2015年(7,907例)增加14.4%;其中申報例數最多的首五類疾病分類為:腸病毒感染(3,777例)、流行性感冒(3,309例)、水痘(529例)、猩紅熱(393例)及諾如病毒感染(323例)。至於2017年1月,衛生局共錄得574例強制申報疾病病例,其中變化較明顯的疾病分別為:流行性感冒病例(190例)及腮腺炎病例(12例)較去年同月及上月的病例增加;腸病毒感染病例(229例)較去年同月增加,較上月減少;猩紅熱病例(35例)較去年同月減少,較上月增加;水痘病例(53例)及諾如病毒感染病例(3例)則較去年同期及上月的病例減少。1月共錄得32例肺結核病例申報,較去年同期增加;3例無症狀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個案申報及1例愛滋病個案申報,較去年同月輕微增加。有關詳情可查閱衛生局網頁(http://www.ssm.gov.mo)或致電熱線電話28700800。


內地新增2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個案

衛生局表示,根據內地衛生部門最新的通報,內地自2月24日至3月2日共新增2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病例通報地區分佈為:廣東省6例、安徽省5例、江蘇省3例、廣西壯族自治區2例、江西省2例、湖北省1例及湖南省1例。患者年齡介乎10歲至77歲,平均年齡為52歲,16男4女;當中,有3例死亡、13例重症肺炎、3例普通肺炎及1例仍在調查中。至少有17例發病前曾到活禽市場或接觸活禽;另有1例為確診病例的孫兒,發病前曾接觸確診的祖父外,亦曾到活禽市場或接觸活禽。自2016年9月以來出現當地感染病例的地區包括江蘇、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廣東、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山東、遼寧、河南、四川及廣西。衛生局會持續和國家及鄰近地區的衛生部門、世界衛生組織保持密切聯繫,監測各地和本澳的疫情,並通過跨部門和公私營機構合作,為鄰近地區或澳門一旦出現禽流感疫情做好預防和準備工作。根據過往經驗,衛生局預計未來一段時間H7N9禽流感活動趨活躍,特向全澳市民作出以下呼籲:• 避免前往最近出現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地區的街市、農場等有售賣或展示禽鳥的地方 ;• 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觸,應立即洗手;• 切勿購買、攜帶未經檢疫的禽鳥;• 切勿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禽鳥肉、內臟、血製品及蛋等;• 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 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戴上口罩,儘快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及動物接觸史。有關甲型H7N9禽流感的詳細資料,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衛生局傳染病查詢熱線28700800。


衛生局接獲1間學校出現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報告

衛生局今日(3月3日)接獲位於黑沙灣斜坡的聖保祿學校出現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報告。該校F2C班共5名學生發病,3男2女,年齡為13至14歲,自2月27日起出現發熱、咽痛及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部分患者已到醫療機構診治,無重症及無住院情況。部分患者尚未接種2016至2017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有關學校已加強清潔消毒和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感染控制措施及嚴格執行患病學生隔離的規定。鑒於澳門的流感高峰期一般在每年的1至3月出現,衛生局呼籲老人、兒童、孕婦、肥胖人士及慢性病人等患流感後較易出現併發症的高危人士及經常接觸高危人士者應儘早接種疫苗,詳情可瀏覽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vaccine或致電熱線28 700 800查詢。衛生局提醒居民,為減少患上流感或其他上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應採取以下措施:

  1. 確保自己及家人睡眠充足,飲食均衡以及勤做運動;
  2.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
  3.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着口鼻,用紙巾包好痰涎及分泌物,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及儘快洗手;
  4. 保持空氣流通及良好的環境衞生;
  5. 凡有感冒病徵、需要照顧病人及進入醫院及診所的人士,都應戴上口罩;
  6. 如有不適,應立即就診及留在家中休息。

有關詳情可查閱衛生局網頁(http://www.ssm.gov.mo/csr/)或致電熱線電話28700800。


菜園涌北街及牧場街改善渠道及道路工程完工

民政總署對菜園涌北街及牧場街進行之清水及污水渠道系統改善工程完工,讓該區能夠實施清、污水分流,減低污染;同時亦重鋪道路及美化行人道,改善行車及步行環境。工程範圍包括菜園涌北街、牧場街、菜園涌街及菜園涌巷,將原合流渠道更新為直徑更大、清水及污水分流的渠道系統,透過接駁至白朗古將軍大馬路現有的清水排水渠,以及接駁至菜園涌邊街現有的污水排水渠,讓該區能夠實施清、污分流。整項工程分四個階段進行,同時美化行人道及重鋪行車路面;而為減低重覆開挖的情況,工程期間亦已安排各專營公司一併進行鋪設管線的工作。上述工程現已完工並恢復交通,民署相信有關清水及污水渠道系統改善後,有助減低污水流出大海而造成環境污染。另外,周邊行車道路重鋪以及行人道美化後,亦有助進一步保障行人安全及優化步行及行車環境。


重鋪部份孫逸仙大馬路瀝青路面工程

孫逸仙大馬路使用多年,瀝青路面出現不同程度損壞及凹凸不平的情況,影響行車安全,需要進行維修。民政總署計劃於三月六日起重鋪部份孫逸仙大馬路瀝青路面,工期為三十日,期間上述路段將實施有限度通車,敬請市民留意。工程範圍包括西灣湖廣場周邊部份孫逸仙大馬路及孫逸仙大馬路地下行車道,刮除約六公分厚的瀝青面層進行重鋪。為減低對來往交通的影響,重鋪路面工程將會安排於晚上八時至翌日六時展開,維修孫逸仙大馬路地下行車道部份則會安排於日間施工。工程期間對公眾造成不便,敬請見諒。民署並提醒各駕駛者須遵守路上設置之臨時交通標誌及指示,小心留意路面情況。


澳門新中央圖書館專題網站推出

為讓市民更了解新中央圖書館的計劃及進度,文化局推出新中央圖書館網站。網站內容包括新中圖的介紹、活化舊建築、宣傳活動及新聞發佈等資訊,並將根據計劃進度即時更新,以便市民掌握新中圖的資訊。歡迎進入澳門公共圖書館網站:www.library.gov.mo,了解專題網站最新内容。如有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二八三七 七一一七。


勞工事務局實施即罰、即停、即教育 持續加強職安健宣導及執法工作

對於職安健情況欠佳或存在高危的職安健違規行為的建築工地,勞工事務局於2016年實施“即罰、即停、即教育”的監管措施,全年共發出31次停工令,同比2015年(22次)增加約40.9%。而對違反建築工地職安健條例去年全共提起180宗合共309項次的起訴程序,處罰金額為澳門幣882,000元,同比2015年(792,000元),增加約11.4%。同時,勞工局還會即時派員到該等建築工地進行針對性的職安健講座和相關的宣傳教育工作,2016年全年共進行了117場建築工地職安健講座,參與人數約為5,398人。勞工局持續透過加強職安健巡查和執法,並貫徹多元、便民便商和嚴格等施政理念,對工作場所的職安健違規行為進行監察,及對各行業的企業和從業員進行職安健的宣傳推廣和教育等工作。 此外,勞工局繼續與高等教育機構合作開辦安全管理人員培訓課程,透過職業安全健康、安全管理及職安健法例等知識範疇的課程和實習訓練,使學員能夠掌握現代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具備制定及執行安全管理制度的能力,並能進行員工安全教育培訓等。


勞工事務局加強預防勞動監察 促進勞資關係融洽

2016年勞工局持續到大型建築工地進行預防性事前勞動監察,涉及建築業的勞資糾紛由2015年的1029宗減少至2016年的893宗,同比減少30%,顯示措施具有積極正面作用。整體個案方面,2016年勞工局接獲的勞資糾紛個案共2,713宗,於同年已完成處理的個案共有1,975宗,當中有超過9成半個案不需要透過司法機關便獲得解決。與2015年立案數目2,851宗比較,個案減少5%。為提高事前預防監察的成效,勞工局將持續派員到大型建築工地進行巡查及“送服務上門”,即主動到企業、職介所等現場提供法律諮詢,透過預防及教育的方法指導僱主遵守勞動及相關法例,認識權利義務和保障,達致加強與勞資雙方的溝通,監察外僱有序退場。另外,針對個案處理所發現的常見違規行業或事項,勞工局會以專題講解會結合生動簡明的教學短片模式,向不同的行業針對性地作出法律宣傳,以加深業界對法動法例的認識。勞工事務局將繼續以持平態度處理個案,依法保障勞資雙方的合法權益,並提供協調勞資爭議的平台,維繫和諧勞資關係,促進勞資關係和諧及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