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澳大/研究生宿舍”站實施路線分流安排

因應每日大量學生及乘客使用“澳大/研究生宿舍”巴士站,由本月12日(周六)首班車開始,交通事務局將對上述站點實施路線分流安排,以更合理善用公共空間,理順候車秩序及發揮巴士分流效能。 交通事務局持續優化本澳候車環境,關注到現時每日均有大量學生和乘客使用“澳大/研究生宿舍”站,加上不同路線的巴士同在一站點上落,巴士等候埋站難免影響行人通行及降低通勤時間。經考量現場環境及公共空間條件,局方將於本月12日(周六)起分流停靠上述站點的巴士路線,並以氹仔線及澳氹線作劃分,即37U及71X氹仔線停靠原站點,71及73澳氹線則停靠旁邊新增設的站點。 配合分流安排,交通事務局早前已與澳門大學溝通,為方便學生及市民使用,已將該站點原來一個候車亭增至兩個及加設導行線,隨後亦將逐步加裝候車座椅及鐵欄排隊設施,進一步理順候車秩序。 續優化巴士候車設施 另外,為完善本澳公共交通配套設施,交通事務局持續對本澳巴士站進行優化工作。近期分別於“教育暨青年局”、“區華利前地”和“孫逸仙大馬路/金沙”巴士站增設太陽能燈箱,預計本月下旬完成。 因應本澳部份巴士站柱已使用多時,局方今年已先後於“司打口總站”、“蓮花海濱大馬路/百老匯”、“沙梨頭北街/筷子基北灣”、“螺絲山公園”、“史伯泰/麗景灣”、“金峰南岸/金譽峰”、“蓮花圓形地-2”、“氹仔東北/聚龍明珠”、“氹仔東北體育中心”,以及“聚龍明珠/榮苑”等巴士站加裝候車亭,以完善候車設施,優化候車環境。


兩離島巴士站重新命名 9路線改循環模式營運

交通事務局持續檢視巴士站名稱,本月12日(周六)起更改離島區2個巴士站名稱,以加強相關巴士站點的標誌性,讓乘客較易掌握巴士的上落車位置。同時,為配合乘客的出行習慣及理順巴士運作,同日起亦把9路線巴士的營運模式調整為循環線,呼籲乘客留意。 交通事務局自今年3月起,分別更新了16個離島區巴士站名稱,以突顯巴士站作為巴士路線停靠上落客地點的標誌性,讓乘客清晰巴士站的所在位置。因應旅遊學院氹仔校區已遷入原澳大城區,由本月12日(周六)起,更改“澳大城區中心”站及“中福花園”站名稱,更新站名後,上述兩巴士站名稱依次為“旅遊學院氹仔校區”站及“城市大學”站。 9路線改營運模式 “媽閣總站”成中途站 另外,按照現時各巴士路線的營運模式,9路線巴士為雙向行走路線,並以“關閘總站”及“媽閣總站”為終點站。隨着社會發展,巴士乘客的出行習慣已有改變,經局方檢視各巴士路線的營運情況,顯示乘客在南西灣區乘坐9路線巴士往下環風順堂區的人次有上升趨勢。有見及此,本月12日(周六)首班車起,9路線巴士由原來雙向線的運作模式改為單向循環線,以“關閘總站”為單一總站,而“媽閣總站”則改為中途站。 配合上述調整,交通事務局會陸續更換相關巴士站的站牌、路線指南、大型海報,以及交通事務局網頁和交通資訊站Apps的巴士資訊等,呼籲乘客留意上述巴士站名及路線營運模式的更改安排。 交通事務局會持續檢視澳門各地區巴士站名稱,有序並因應實況進行更改,亦會密切留意各巴士路線的運作情況,透過檢視市民對巴士服務的需求、出行習慣、乘車狀況、尖峰時段的乘車人次等,適時作出優化和調整,以逐步提升本澳的巴士服務質素。如欲了解詳情,可登入交通事務局網頁www.dsat.gov.mo。


新郵品

* 請參閱附件!


嘉樂庇、友誼及蓮花大橋景觀照明之維修保養服務開標

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嘉樂庇、友誼及蓮花大橋景觀照明之維修保養服務今天(12月10日)在土地工務運輸局公開開標,四份參與競投標書全部被接納,提出金額由三百九十多萬至五百四十多萬澳門元不等。 嘉樂庇、友誼及蓮花大橋景觀照明之維修保養合約為期二年(24個月)。服務範圍主要包括對嘉樂庇大橋、友誼大橋及蓮花大橋上的景觀照明,和蓮花大橋橋面(澳門側)的公共照明及相關供電系統作定期檢查、日常維修保養及於發生意外事故或自然災禍後提供緊急搶修工作。 執行該項維修保養服務的公司需組織一支具有一定專業資格及有五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員組成的專業維修保養隊伍。維修保養隊伍由一名具經驗的項目統籌帶領,該名統籌員需為在土地工務運輸局註冊的電機工程師。維修保養公司需包括提供整項工作所需的人力資源、物料設備、交通及運輸工具。 維修保養公司必需就本招標案卷中的“工作細則說明”中“物料設備清單”內的所有項目,作每日、每月或每季度的定期及定點檢查及維修保養。每次檢查及保養工作完成後,需作記錄並將相關資料、過程、具體位置及取得的數據記錄等資訊,由項目統籌簽署後以月報方式提交給土地工務運輸局。同時還需制訂緊急應變搶修方案,如發現或懷疑相關設施有故障或損壞時,應立即作記錄並即時通知項目統籌,以便安排維修技術人員儘快跟進及處理。 * 請參閱附件!


《中西詩歌》第56期經已出版

第56期《中西詩歌》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廣東省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珠海市作家協會聯合出版。《中西詩歌》以尊重自由和開放包容的精神,為詩人與詩歌本身建造呈現真我、百花齊放的創作園地。 該書主編黃禮孩在卷首語提到拜訪西班牙詩人洛爾迦(Federico García Lorca)的故鄉格拉納達,分享其對詩人的懷緬之情。“開卷”欄目收錄了劉文飛選譯“金藏羚羊國際詩歌奬”獲奬者亞歷山大.庫什涅爾(Alexander Kushner)的詩作10首,題材豐富,情感真摯細膩。亞歷山大.庫什涅爾的詩作帶有俄羅斯詩歌傳統,略有反諷、悲憫的情懷,更被視為傳統彼得堡派詩歌的重要傳人,被喻為“20世紀最優秀的抒情詩人之一”。為讓讀者深入解讀其詩作,同時刊登了3篇從不同角度分析其作品的評論文章。“方陣”欄目輯有風格各異的17位詩人,合共149首詩,蔚為可觀。 “翻譯”欄目有程一身翻譯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德里克.沃爾科特(Derek Walcott)的封筆作《白鷺》,該詩並獲2011年艾略特詩歌奬。另收錄有王美富譯美國詩人彬.藍克(Bin Ramke)的組詩8首、明迪譯西班牙詩人尤蘭達.卡斯塔紐(Yolanda Castaño)的《自畫像》、以及與其譯豪爾赫.奧利維拉(Jorge Ernesto Olivera)的《西方的唇》和卡洛斯.費爾南德斯.洛佩茲(Carlos Fernández López)的《關於火之聲》詩作,其翻譯精準優美,帶領讀者跨越詩歌語言的界限。“情懷”欄目則有艾雲的《我的痛苦配不上我》,作者描寫美國評論家蘇珊的患病歷程,帶出她對生命堅持的態度,尤其對蘇珊的堅毅不屈的精神有著高度的評價。 該期的“鏡像”欄目輯有主編黃禮孩、凌谷等拍攝的“當藍花楹和我們一起盛放:第三屆中國與葡語國家詩人交流會”花絮,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輯錄了兩地詩人活動的剪影,拓展深化詩歌文化的領域層次,交織著中葡詩歌文化的樂章,同時亦錄有詩作25首。“星空”收有來自內地與台灣地區的詩人共9首詩作,詩人將生活經驗融入詩歌世界,情感豐富,與讀者一同細味生活的點滴。 “論壇”載有林忠成的《刺入抗辯盤詰重塑》一文,其認為文學與政治之間存在不可分割的關係,鼓勵詩人透過作品表達對社會不公的意見,著眼點其實不在於文學的寫作技巧,反而更著重文學作品所蘊涵的內容。 《中西詩歌》定價20澳門元,在澳門各大書店均有代售。歡迎澳門及各地作者投稿,稿件可透過電郵發送至:gaogao333@gmail.com。


葉挺將軍故居辦聖誕工作坊 繽紛冬日與市民共度佳節

為與市民共度佳節,文化局將於十二月十二日至二十五日期間在葉挺將軍故居分別舉辦聖誕卡工作坊及扭氣球工作坊,屆時駐場藝術家將於現場指導參加者製作聖誕卡及氣球作品,歡迎市民報名參加,費用全免。 聖誕卡工作坊將於十二月十二日、十三日及十九日上午十一時及下午三時,每日兩場,每節為一小時三十分鐘;而扭氣球工作坊則於十二月二十二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五日上午十一時及下午三時,每日兩場,每節為一時三十分鐘。上述活動均由駐場藝術家現場指導參加者製作色彩繽紛的聖誕卡及生動有趣的氣球作品,參加者藉此發揮個人創意,自行創作別具一格的聖誕卡及氣球,享受箇中樂趣,在聖誕冬日中歡度佳節。 上述活動均以粵語進行,不設現場傳譯,聖誕卡及扭氣球工作坊須於活動前一個工作天報名,每人每個工作坊最多可預留兩個名額,每場名額十五名,先到先得,報名從速,額滿即止。查詢及報名可於辦公時間致電二八九六八八二零。


“市長參訪計劃”代表團訪澳參觀澳門世遺景點

藉柬埔寨國公省省長本勒(Bun Leut)、蒙古烏蘭巴托市副市長恩和曾格勒(Enkhtsengel Tseyen)及韓國釜山市副市長鄭京鎮(Jung Gyung-jin)參加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外部駐澳特派員公署聯合舉辦的首屆周邊國家“市長參訪計劃”代表團訪澳之際,文化局一連兩天(十二月二日及三日)接待有關代表團參觀澳門世遺景點,並安排導賞介紹,以加深代表團對澳門文化風貌及世遺保護工作的瞭解。 文化局局長吳衛鳴熱切歡迎代表團的到訪,並介紹文化局大樓的歷史淵源,同時安排人員詳細介紹澳門文化遺產保護措施、澳門歷史、申遺歷程、《文化遺產保護法》的生效及影響,與保護及推廣澳門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工作等,亦就文物修復及活化項目如葉挺將軍故居、典當業展示館及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等進行講解。代表團表現濃厚興趣,積極了解更多有關澳門世遺的情況。訪澳期間,代表團亦前往多個世遺景點進行考察,包括媽閣廟、大三巴牌坊、澳門博物館、崗頂劇院和鄭家大屋等世遺景點,仔細聆聽導賞員的講解及進行愉快交流,親身體驗澳門世界文化遺產的魅力。


曾獲《時代》雜誌美譽 俄鋼琴大師夥澳樂本周廣澳獻演

文化局澳門樂團邀請俄羅斯鋼琴學派傑出代表別列波里斯.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於十二月十一及十二日(星期五及六)晚上八時,分別假廣州大劇院及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劇院舉行《鋼琴旋風—別列佐夫斯基與澳門樂團》音樂會。兩場音樂會廣受兩地樂迷歡迎,現只餘澳門場次少量門票。 澳門樂團再次應廣州大劇院之邀,聯同俄羅斯天才鋼琴家別列佐夫斯及德國指揮大師安德烈斯.戴夫斯(Andreas Delfs),於本周五赴廣州大劇院獻演。別列佐夫斯基曾被《時代》雜誌譽為“極具潛質的藝術家,演奏讓人心醉神迷,氣勢磅礴”,曾獲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金奬。 是次音樂會將演繹哈恰圖良的《降D大調鋼琴協奏曲》。此曲是作曲家阿拉姆‧哈恰圖良獻給第一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得主列夫.歐伯林的作品,曾被列為現代音樂最傑出的作品之一。同場澳門樂團將演出德沃夏克的《D大調第六交響曲》。澳門樂團並於廣州演出後翌日返澳,假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劇院舉行同場演出,讓澳門樂迷享受這場音樂盛宴,大飽耳福。 《鋼琴旋風-別列佐夫斯基與澳門樂團》音樂會澳門場次只餘少量門票,門票為澳門幣三百五十、三百、二百及一百元,設有多種優惠,即日起於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澳門售票網訂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網上訂票www.macauticket.com。詳情及節目查詢可瀏覽澳門樂團網頁www.icm.gov.mo/om。


文化局將推出新版澳門文創地圖 歡迎業界參與甄選入錄地圖

文化局將推出二零一六年版《澳門文創地圖》紙本及手機應用程式,向居民及遊客推廣澳門文化創意產業,藉此提升澳門文創空間知名度。文化局將從澳門文化創意產業資料庫甄選澳門文創單位轄下的文創空間入錄地圖,歡迎仍未加入文創資料庫的文創單位於十二月二十三日前申請加入資料庫參與甄選。 《澳門文創地圖》自二零一四年四月首次推出,以澳門七個堂區為脈絡,配以生動活潑的插圖及文字介紹澳門多個文創空間,並提供世遺景點、博物館、特色文創旅遊路綫、巴士路線等資訊;地圖在港澳地區超過一百六十個地點派發,包括出入境口岸、博物館、酒店、旅行社及文創單位等。此外,文化局同時推出《澳門文創地圖手機應用程式》,讓用戶透過應用程式沿路發掘文創空間,瞭解更多文創產品及活動內容,體驗澳門多元文化特色。 有意參與二零一六年版《澳門文創地圖》甄選的文創空間必須長期對外開放,並由已加入澳門文化創意產業資料庫的單位負責營運及管理,且需要銷售文創商品或舉辦文創活動。文化局在甄選時會視乎空間之文創產業發展潛力、舉辦的活動或產品銷售情況、品牌形象等作整體評估。 申請加入資料庫表格可於文化局網頁〈www.icm.gov.mo/dpicc〉或澳門文創網〈www.macaucci.com〉下載。有興趣者可填妥表格並列印,連同表格電子檔及附件電子檔一併遞交至塔石文化局大樓或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廳〈地址:澳門南灣大馬路五百六十七號大西洋銀行大廈十二樓A至D座〉。已加入文創資料庫的單位則毋須再次申請,如有資料需要補充或更新,歡迎向文化局遞交。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二八九二四零四零,或電郵至info.dpicc@icm.gov.mo。


消委會在望德及風順兩個堂區 進行12月份超市物價調查工作

消費者委員會履行6月12日第4/95/M號法律第10條第2款b)之規定,於12月9日在望德及風順兩個堂區繼續進行12月份第3次的“超市物價普查”工作。 以上調查工作的“超級市場物價普查報告表”已上載於消委會網頁(www.consumer.gov.mo)、iPhone及Android智能手機應用程式及該會微信帳號內的“澳門超市物價情報站”供消費者瀏覽及使用,該報告表亦同時擺放在消委會總辦事處、民政總署轄下的祐漢及營地街市、文化局屬下各圖書館及多個書局供消費者免費索取,而本澳所有流動電話用戶都可以透過其使用的網絡“Wap”隨時隨地查閱消委會最新公佈的“超級市場物價普查報告表”。 消委會根據全澳六個堂區,再考慮超市數量的多寡,將超市調查工作劃分為八個區域進行,每月在全澳八個區域約一百間超市先後及循環進行超市物價普查工作,此舉,除可更全面檢視本澳超市物價的差距,提供更多的物價數據供消費者參考外,消費者就可以因應居所、上班以至活動地點直接對不同地區的超市數百種貨品進行格價。 消費者如有任何查詢,可致電該會熱線8988-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