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感受澳門嘉年華”在粵三市推廣澳門旅遊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於近月先後在廣東省的湛江市、清遠市和河源市舉辦“感受澳門嘉年華”推廣活動,宣傳澳門旅遊產品及節慶盛事,冀吸引廣東省內不同城市的旅客來澳深度旅遊,增加逗留時間。 在廣東省三市舉行的“感受澳門嘉年華”推廣活動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主辦,旅遊局旅遊推廣廳廳長霍慧蘭出席了在首站湛江市舉行的啟動儀式。是次推廣以“感受澳門 動容時刻”為主題設置展位,宣傳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論區行賞”八條步行路線、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以及其他盛事活動等,並設有拍照區,供參觀者拍照留念。現場亦有當地旅行社介紹澳門旅遊產品。 旅遊局一向因應不同客源市場的需要進行推廣,除了拓展新客源市場,也注重鞏固現有客源。旅遊局繼九月及十月分別在香港和珠海舉辦路展後,再於十月下旬及十一月在廣東省舉辦“感受澳門嘉年華”,以多元化的旅遊元素吸引省內不同城市的旅客來澳,深度感受澳門的文化內涵及盛事氣氛,冀增加廣東省旅客的留澳時間;同時,旅遊局繼續在亞洲及遠程市場舉辦宣傳活動,進一步拓展多元化客源。


教青局舉辦“水果FUN享日”活動

教育暨青年局今年繼續舉辦“水果FUN享日”活動,並首次與澳門基金會合作。活動啟動儀式於11月16日假聖保祿學校舉行。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孫達、文化教育部副部長張曉光,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會委員林金城,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委員黎振強,教青局局長梁勵、副局長老柏生及郭小麗,衛生局局長李展潤等,以及澳門100多位校長或學校代表、約200名學生出席了啟動儀式。 “水果FUN享日”活動倡導“健康生活——兩份水果,三份蔬菜”,是推行健康校園飲食的其中一項措施。教青局希望藉此活動,讓學校成為健康飲食教育基地,鼓勵師生注重均衡飲食,從小培養學生不偏食、飲食定時定量及每日進食最少兩份水果三份蔬菜的良好飲食習慣,從而增強體質,預防各種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進食最少400克水果和蔬菜,可以有效地預防多種疾病,因為水果和蔬菜能為身體提供多種營養素,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食物。為此,教青局自2007/2008學年起,已連續9年舉辦“水果FUN享日”活動,活動並得到學校的積極支持和參與,成效良好。透過師生帶水果回學校,一起分享吃水果的樂趣,以及參與以水果為主題的相關活動,豐富學生對水果營養知識的了解,培養學生持續吃水果的習慣。 今年“水果FUN享日”活動將擴闊分享模式,由啟動禮當天起,主辦機構陸續向全澳非高等教育的師生派送蘋果,透過師生把蘋果由學校帶回家中與家人、友鄰分享,將健康生活的訊息傳遞給家人、友鄰,把活動由學校擴展至家庭及社區,進一步推廣健康飲食習慣的信息,將健康生活的種子傳播開去。


法務局續推多項網上便民服務

在新一屆特區政府成立時,行政長官提出了務必貫徹“以人為本,科學施政”的理念,為此法務局積極開展工作,繼今年九月推出登記公證服務現場輪候情況查詢系統後,近月再創設“公證服務網上預約系統”、“網上預約申請結婚登記服務”,以及“物業登記及商業登記申請進度查詢”三項網上便民服務,減省居民親身辦理手續的時間,提高行政效率。 法務局於十月增設“公證服務網上預約系統”,從此居民可在網上預約辦理各公證署服務,縱使在非辦公時間亦可進行預約,選取適合自己的時段和地點,還能隨時修改預約,大大減省現場等候時間。 十一月開設了“網上預約申請結婚登記服務 ”。凡在澳門、內地、香港或葡國出生,持有澳門居民身份證,且屬未婚的成年申請人,均可通過網上申請系統提交個人基本資料、預約辦理申請的日期及了解須遞交的文件,減少了申請人到登記局的次數,為居民提供便利。同時,還新推出了“物業登記及商業登記申請進度查詢”系統。居民可在網上查看物業登記及商業登記的辦理進度和應繳費用。新措施除了為居民提供更佳的服務外,還提升了登記局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歡迎廣大居民通過法務局網頁www.dsaj.gov.mo使用上述便民服務。有關的改革和創新措施只是一個開始,法務局將進一步完善辦理各類登記、公證的便民系統,有序推進電子政務的發展,以方便居民辦理各類相關手續,進一步落實“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


高教校友分享會助學生釋除升學疑慮

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早前舉辦了五場“摯”在分享──校友分享會,邀請曾於不同國家或地區升學的澳門校友分享求學經歷和學習心得,吸引了逾五百名學生和家長參加。 十四位曾於澳門、內地(北京、上海、湖北、廣東)、香港、台灣、日本、葡萄牙、英國、加拿大、澳洲、美國等地就讀的澳門校友應邀出席,分享求學經歷、學習心得和生活情況,並解答與會者的提問,釋除升學疑慮。 有參加的高中學生表示,透過是次活動,讓其進一步瞭解到不同地區的升學資訊,有助其更好地規劃升學路向。亦有參加學生指出,是次分享會獲益良多,除了釋除升學疑慮外,還藉著機會,促進與師兄師姐的溝通和交流。


2015年10月份外匯儲備數字及澳匯指數

澳門金融管理局今日公佈,2015年10月底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外匯儲備資產總額,初步統計為1,449億澳門元(181.6億美元),較2015年9月經修訂總額1,453億澳門元 (182.1億美元),下跌了0.3%。10月底的外匯資產總額,約相當於2015年9月底澳門流通貨幣的12倍或廣義貨幣供應(M2)中屬於澳門元部份的 105.4%。 2015年10月的貿易加權澳匯指數為105.39,較上月及去年同期分別下跌0.40點及上升5.92點,顯示總體來說,澳門元兌澳門主要貿易夥伴的貨幣按月比較出現貶值的情況,按年則出現升值的情況。


有關仁伯爵綜合醫院病人資料散落馬路事件處理情況

衛生局表示,上月發生仁伯爵綜合醫院病人資料散落馬路事件已完成調查報告,並提交給了社會文化司譚俊榮司長。涉事的是2名衛生局一般服務助理員,負責化驗室清潔及廢物處理工作,非外判公司的清潔人員。2人處理涉及病人個人資料文件時,沒按照上級指示和既定程序處理,導致事件發生。因事件涉及病人私隱,情節嚴重,經開展內部行政程序,2人將依法被撤職。 為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仁伯爵綜合醫院早前已再次要求員工,在處理機密文件時必須嚴格按照既定的「機密廢料處理指引」處理;醫院質量管理小組、臨床審核小組、醫院及科室規章協調小組也根據今次事件重新審視有關工作流程及提供建議;風險管理小組則研究現行文件電子化政策及具體執行流程,以實現無紙化作業為目標,減低同類事件發生的風險。


三無小艇闖入北安碼頭底部非法鑿蠔

昨天(2015年11月14日)清晨,海關接獲治安警察局行動控制中心轉述一名熱心市民李先生舉報,指稱有舢舨進入北安碼頭底部,懷疑從事違法活動。海關船隊立即趕至現場海面並進行搜索,發現在北安臨時客運碼頭底部有舢舨蹤跡。由於碼頭底部設計複雜、隱蔽點多,再加上欠缺空間讓巡邏快艇安全進入,最後海關決定採用靈活辦法,一方面派遣關員沿岸監察,另一方面快艇在現場外圍守候,以緊密的海陸聯防佈控,防止小艇趁潮夕逃脫。至今早約10時35分,一艘小艇在北安臨時客運碼頭底部駛出,海關快艇立即上前攔截,艇上有一名駕駛者和一名躺在艇上的船員,駕駛者向關員表示,其子在橋底時被硬物撞擊,胸部受傷和感到眩暈,要求提供醫療協助。經初步評估後,海關船隊啟動緊急應變程序,將傷者載往外港客運碼頭,上岸後移交消防局救護人員接手,轉送仁伯爵醫院接受治療。經調查後,艇上兩名男子,姓李,籍貫江西,分別為46歲和25歲,父子關係,聲稱前天在橫琴駕船出海鑿蠔,二人未能出示出海漁民證和船舶登記薄。海關對上述三無小艇進行詳細檢查後,船上確實載有大量蠔隻,未發現可疑有價值物品或作案工具。海關依法對李姓父子以非法入境者程序遣返,小艇則在海關留置,並適時移交海事及水務局處理。 海關感謝熱心市民舉報,並致力採取各項有效措施,以維持海上治安穩定。


教青局學生福利基金關注在法國就讀受助學生安全

在得悉法國巴黎發生恐怖襲擊一事後,教育暨青年局學生福利基金已即時啟動緊急聯絡機制,聯絡在當地就讀的受助學生的家長,並已確認有關學生全部平安。 教青局學生福利基金現時共有4名受助學生在法國就讀,在獲悉當地發生恐襲事件後,已即時派員聯繫有關學生的家長,並確認他們全部平安。另外,學生福利基金亦已向有關學生發出電郵或微信訊息,提醒他們提高警惕,留意自身安全,並向學生提供中國駐當地使領館及澳門旅遊危機處理辦公室的緊急聯絡資料,以備不時之需。 教青局學生福利基金將密切留意當地局勢發展,並與有關學生及其家人保持聯繫,有需要時提供適切的協助。


節水小組推廣節水和維護樓宇自來水系統

為向市民加強推廣節水和維護樓宇自來水系統,特區政府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下稱小組)今日假氹仔花城公園旁舉辦“社區節水巡禮”活動,透過攤位遊戲、模型、節水器具以及展板等方式,進一步加深市民對節水和維護樓宇自來水系統方法的認識。 今日下午二時半至五時,小組假氹仔花城公園旁舉辦社區推廣活動,今年主題為“惜點滴,齊出力”,現場除了展出節水器具以及樓宇自來水系統模型,還設有多個以節約用水、認識鹹潮和維護管理樓宇自來水系統為主題的攤位遊戲和工作坊,透過輕鬆、互動、有趣的形式,介紹節約用水和維護樓宇自來水系統的方法。節水從點滴累積,教導從幼小開始,今年小組推出了校園節水宣傳劇《威水超人》,所以 “社區節水巡禮”活動以劇中角色和情節增設了《威水超人》主題遊戲,吸引了眾多家長和小朋友踴躍參與。 是次“社區節水巡禮”活動由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澳門明愛、民眾建澳聯盟、澳門生態學會、澳門環保志願者協會以及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鼎力協辦。活動內容豐富,具教育意義和趣味性,現場氣氛熱鬧,不少市民攜同小朋友一同參與活動。未來,小組與協辦團體會陸續到不同社區舉辦“社區節水巡禮”活動,下一場將於12月6日假友誼廣場舉行,希望市民繼續支持參與,以行動支持澳門構建成為節水型社會。


家庭式外賣店4人一氧化碳中毒送仁伯爵綜合醫院

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室今早(11月15日)接獲一宗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事件中4人不適,目前情況穩定。衛生局呼籲居民小心使用爐具,慎防一氧化碳中毒。 涉事場所為庇山耶街商人巷一地鋪內的家庭式外賣小吃店。根據患者陳述,事發於今日上午8時左右,女店主在店內以石油氣爐烹調準備出售的熟食,店內沒有窗戶也沒有任何通風設備,而僅有的大門亦一直關閉。烹調約1小時後,事主、其兩名女兒(分別為7歲和8歲)及家傭陸續出現頭昏、頭痛、嘔吐、乏力、呼吸困難、心悸等不適。店主於10時許召救護車往仁伯爵綜合醫院診治,經驗血確診為輕度一氧化碳中毒,目前四人仍在醫院接受治療。 衛生局已將有關事件通知有權限部門跟進。據了解,目前小吃店已關閉,初步懷疑導致中毒事件的主因石油氣爐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中使用導到一氧化碳產生和聚集。 一氧化碳是含碳物質不完全燃燒的產物。吸入一氧化碳後,一氧化碳與人體內血紅蛋白結合而使其失去攜帶氧氣的能力而導致一氧化碳中毒,輕者頭昏、噁心、嘔吐,重者可昏迷以至死亡。衛生局強調,任何燃料爐具均應在良好的通風狀況下使用,否則極易產生一氧化碳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