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75歲或以上長者明起可申領公積金個人帳戶款項

社會保障基金8月起按年齡分階段接受合資格公積金個人帳戶擁有人進行提款申請,年滿75歲或以上、領取社保殘疾金超過1年或正收取社會工作局特別殘疾津貼的人士,明(8月1日)起可進行提取公積金個人帳戶款項申請;年滿65歲至74歲長者的提款申請則由9月開始。 今年合資格提款的公積金個人帳戶擁有人超過4萬,社保基金沿用去年的方式,按年齡分兩階段接受市民的提款申請。首階段率先接受被列入名單的75歲或以上長者(1939年8月或之前出生)、領取社保殘疾金超過1年以及正收取社工局特別殘疾津貼的人士進行提款申請,社保基金日前已向上述人士寄發申請表,有關申請經批准後,款項會於10月發放。社保基金另會於8月底向被列入名單的65歲至74歲長者(1939年9月至1949年9月出生)寄發申請表,他們可由9月起向社保提交提款申請,有關人士最快可於11月獲發款項。 提取款項的申請每年只可提出一次,合資格的公積金個人帳戶擁有人可填妥申請表並交回社保基金總部、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社會保障及就業專區)、民署轄下兩個市民服務中心或社工局轄下五個社會工作中心(表一),或透過設於社保、社工局總部及轄下對外服務地點、民署轄下指定對外服務地點、財政局大樓及氹仔分站、退休基金會、山頂醫院大堂及7個衛生中心、關閘及外港碼頭出入境口岸以及中華廣場地下等30個地點的自助服務機辦理申請手續(表二)。 另外,未滿65歲但因本人或其配偶、任一親等的直系血親或姻親的嚴重傷病而需負擔龐大醫療開支、基於人道或具適當說明理由的公積金個人帳戶擁有人亦可進行提取款項申請。申請表可於社保基金網頁下載或到各服務點索取。 市民如想查詢公積金個人帳戶2014年預算盈餘特別分配名單或了解有關資訊,可瀏覽社保基金網頁www.fss.gov.mo或於辦公時間致電28532850。


2014澳門「美好一刻」攝影比賽得獎名單公佈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主辦、澳門8家攝影團體及4家傳媒團體協辦的2014澳門「美好一刻」攝影比賽,吸引了242位參賽者投件,參賽作品達1,058幅。經過三輪專業評選之後,51幅得獎作品已經選出。 比賽邀請了澳門攝影學會、澳門沙龍影藝會、澳門攝研會、澳門影友協進會、澳門綜藝攝影會、澳門攝影藝術協會、澳門鏡藝會、澳門數碼攝影學會、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澳門記者聯會、澳門傳媒工作者協會及澳門傳媒俱樂部各派出一名代表,聯同新聞局的代表組成(13人)評審委員會於6月22日進行評審工作。 本屆攝影比賽繼續通過專屬網上平台收集參賽作品,於5月9日至5月30日收件,共有242位參賽者投交了1058幅反映過去一年澳門景物和居民生活美好面貌的攝影作品。經過13位評委三輪評選之後,評出51幅得獎作品,名單如下: 冠軍:陳志雄 作品題名:一家人的歡樂比賽
亞軍:吳海祺 作品題名:歡樂的醉龍
季軍:黃國基 作品題名:濠城樂事 優異獎作品48幅,得獎者姓名及作品題名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歐陽健雄: 穿越
陳光忠: 美好的開始
張振鴻: 爭奪小球
詹慶怡: 園遊之夜
錢光興: 母親節快樂
何凱山: 齊高呼齊歡樂
何瑋健: 童趣
洪長洲: 一日之計在於晨
楊寶兒: 親子運動日
楊寶兒: 閱讀悅精彩
古瑞蘭: 爭先
關清清: 齊心協力
郭劍華: 集體操
黎維紀: 今年煙花絢爛
林壽華: 看煙花
林壽華: 冬日威尼斯
林壽華: 澳門藝穗節巡遊
劉達文: 奮力衝刺
梁藝強: 萬家燈火
LEONG SON IO ANTONIO: 愛。長久
LEONG SON IO ANTONIO: 輕輕一吻
李文樂: 土地寶誕
吳榮娜: 歡樂潑水節
彭玉勝: 金龍賀馬年
潘德昌: 歡樂一起跑
MARIA FERREIRA SIN: 幻彩樂章
MARIA FERREIRA SIN: 我把球推進了
蘇樹富: 黃昏美景
鄧啟倫: 天倫樂
鄧啟倫: 街頭表演
鄧啟倫: 歡樂一刻
鄧來正: 開心一刻
鄧來正: 動感民族舞
鄧偉然: 媽閣騰龍
黃開榮: 泥溝英歌
黃國基: 謝幕
惲維世: 濠江歡歌全民運動促健康
惲維世: 2013親子運動
王超: 沐浴母愛
黃崢偲: 升旗禮表演
黃英德: 從天而降
黃英德: 節日夜色
黃英德: 轉運
黃英德: 留下美好的一刻
汪佳俊: 浪漫・牌坊
王國輝: 跑追跳
黃敏麗: 鼓舞激情
黃明輝: 秧歌隊 上述冠、亞、季軍得獎者除各得獎盃一座外,獎金分別為8,000、5,000及3,000澳門元;優異獎得獎者可獲獎狀一張及獎金500澳門元。 為配合特區政府本年度建立長效機制培訓人才的施政重點,本屆比賽新增專題獎項「樂在學習中」,獎金1,000澳門元,得獎者姓名及作品題名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張金加: 樂享成果
鄺耀林: 活到老 學到老
梁偉基: 水中學習
吳天峻: 中西薈萃
惲維世: 繪畫 另有一項由新聞局《2014澳門年鑑》編輯委員會評選的澳門年鑑封面獎,因未有合適作品,將不予頒發。


應西非地區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發展 衛生局今召開評估會議 再次呼籲市民外遊時提高警惕

因應西非地區的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嚴峻,衛生局代局長陳惟蒨今(7月30日)召開疫情評估會議,與會者就最新疫情、防控措施等作出了深入的討論。出席會議者,還包括仁伯爵綜合醫院代院長李偉成、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吳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林松及仁伯爵綜合醫院代護士總監周美嫦。 衛生局表示,自世界衛生組織作出有關通報以來已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出現流行的國家和本澳交往不多,本澳被波及風險暫時不大,衛生局的隔離病房設施可安全地用於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護理,同時已存有可滿足至少3個月使用的防護裝置。現時,衛生局將為本澳各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提供防疫指引,及根據疫情變化採取相應措施,並再次呼籲市民前往流行地區或外遊前應作出慎重評估,取消或延遲非必要的行程。而在有關地區停留時,要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時常遵循洗手正確步驟;避免接觸動物或其屍體;不要食用未完全煮熟的獸肉,蔬果要削皮及清洗才可食用;如非必要,應避免前往醫院或家中有病患的家庭,同時要注意避免接觸疑似患者及其血液或體液,以及可能接觸過患者血液或體液的物品,若不慎接觸到患者的血液或個人用品,請立即洗手,必要時可向醫生查詢。 市民若曾經前往受埃博拉病毒影響地區,回澳後21日內出現發熱、腹瀉、嘔吐、皮疹、出血等症狀,應儘快就醫,並告訴醫生最近的旅遊記錄,如有疑問,可致電衛生局傳染病熱線28700800查詢。


預防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指引(衛生局通告)

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是一種嚴重的急性病毒性疾病,其潛伏期2天至21天,有發燒、肌肉疼痛、嘔吐、腹瀉、皮疹、出血等症狀,病死率可高達90%。該病可透過直接接觸受感染動物或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以及間接接觸受到這類體液污染的環境而傳播。 目前,畿內亞、利比利亞、塞拉利昂等西非國家的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嚴峻,衛生局建議計劃前往出現疫情地區的市民注意下列事項:  應在出發前作出慎重評估和準備,建議取消或延遲非必要的行程。
 在有關地區停留時,要注意下列事項:
 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時常遵循正確步驟洗手;
 要避免接觸動物或其屍體;
 切勿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獸肉,蔬果要削皮及清洗後才可食用;  應避免前往醫院或家中有病患的家庭;
 避免接觸疑似患者及其血液或體液,以及可能接觸過患者血液或體液的物品;
 若不慎接觸到患者的血液或個人用品,請立即洗手,必要時可向醫生查詢。
 如市民曾經前往受埃博拉病毒病影響的地區,並於回澳後21日內出現發熱、腹瀉、嘔吐、皮疹、出血等症狀,應儘快就醫,並告訴醫生最近的旅遊記錄。 有關埃博拉病毒病的詳細資料,可瀏覽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衛生局傳染病查詢熱線28700800。


治安警暑假持續防青少年犯罪

暑假為青少年活躍高峰期,為預防可能出現的犯罪,治安警察局開始及持續在本澳多個球場進行宣傳活動,用意傳遞正確價值觀、遵守法律、潔身自愛、以及遠離犯罪的正面訊息。 由本局副警司林強和黃志宏帶領一行七人宣傳隊,於今日傍晚在何賢紳士大馬路、鴨涌馬路、青洲河邊馬路及永寧廣場一帶較多青少年聚集之球場及休憩區進行防罪宣傳,並向其派發宣傳小冊子及紀念品,活動受到青少年認同及歡迎。根據本局資料發現,青少年犯罪主要集中在盜竊、欺凌、濫藥及群黨等行為。而球場發生的案件以盜竊為主,作案者多因一時貪念而以身試法。事實上,青少年於長假期有更多活動時間,同時父母可能因謀生而未能作出更多關注,青少年會容易受到環境影響及不良朋輩的唆使,此時,灌輸正確價值觀十分重要,避免誤入歧途。 本局呼籲各位家長,暑假期間應多溝通及關心兒女、注意其精神狀態及行為、了解交友情況等;而青少年應拒絕結交損友、善用假期,增值自己。


政府爭取年底前推出基馬拉斯大馬路空中綠廊細化方案

為配合離島地區可持續發展,特區政府有意透過道路及交通設施的優化,促成"步行+輕軌/環保巴士"的綠色出行方式,把氹仔市中心區打造為綠色出行示範區。當中於去年提出基馬拉斯大馬路空中綠廊計劃,現正就有關建設進行圖則編制工作,爭取年底前提出細化方案向公眾進行下一階段的介紹及收集意見,並將針對鄰近走線範圍的住戶及商戶開展問卷調查,瞭解居民對氹仔興建步行系統的認知、支持程度及關注點等,以助進一步完善方案內容。 近年氹仔迅速發展,人口和交通流量大幅增長。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氹仔中心區較2001年增幅達89.8%;而區內主要道路的交通流量亦顯著增長。隨著區內新住宅樓宇及路氹城旅遊項目的落成,以至港珠澳大橋的通車,將會進一步帶動交通需求的增長,加劇了氹仔的交通壓力和人車爭路等情況。為免氹仔的交通問題進一步惡化,政府近年積極完善氹仔的交通配套設施,加快推進輕軌氹仔段的工程外,亦透過步行系統的建設,讓居民可透過步行的方式安全及便捷出行,增加出行方式的選擇,減少使用私人車輛,配合政府總體交通規劃的構思。 參考望德聖母灣大馬路步行系統的成功經驗,政府計劃延伸氹仔區步行系統的建設。當中,為推進「氹仔市中心區慢行交通計劃」中的基馬拉斯大馬路空中綠廊建設,土地工務運輸局早前已聘請設計單位進行相關圖則的編制工作,爭取年底前提出細化方案向公眾介紹並收集意見。 貫通氹仔不同生活設施構建綠色出行系統
氹仔基馬拉斯大馬路空中綠廊首階段由南京街至輕軌運動場站,將跨越布拉干薩街、成都街、哥英布拉街、南京街等四個路口,各落腳點均設有樓梯和升降機或扶手梯,為居民提供人車分隔的過馬路環境,橋面計劃設置電動行人輸送帶。居民可透過有關空中綠色步道前往運動場輕軌站,以至東亞運大馬路海濱單車徑及路氹城區,並預留延伸至湖畔大廈的氹仔北新規劃區。讓居民可透過步行安全及便捷地往來氹仔區不同社會、體育、休閒及交通設施,促成"步行+輕軌/環保巴士"的綠色出行系統,為氹仔居民打無縫整合的出行環境。 為完善方案內容,過去一段時間,政府持續與離島區社團和離島社諮會等保持溝通聯繫,瞭解其關注點和對步行系統之期望,普遍意見均期望步行系統能起到人車分隔作用,同時有助鼓勵市民綠色出行,減少使用車輛;在空中綠廊的設計上,亦要加強綠化和無障礙等元素,達致美化環境和便民的作用。政府強調,在規劃和建設過程中,會持續收集各方意見,並適時發佈資訊,讓居民更充分了解步行系統的功能和作用,以及相關工作進度,共同完善系統建設。


行政長官委任新一屆澳大大學議庭及校董會成員 帶領澳大穩步向前發展 (更新版)

根據第220/2014號和第221/2014號行政長官批示,行政長官已委任新一屆的澳門大學議庭成員及校董會成員,澳大相信在新一屆大學議庭及校董會的卓越領導下,定能穩步向前發展,並感謝即將榮休的校董會主席謝志偉博士為澳大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 獲委任的新一屆澳大大學議庭成員為:吳福、吳榮恪、何鴻燊、李鵬翥、邵賢偉、周禮杲、胡順謙、施綺蓮、馬有禮、曹其真、陳炳華、梁維特、賀一誠、華年達、黃志成、黃景強、劉炯朗、劉藝良、鄭家成、黎鴻昇、霍震寰、鄺達財。新一屆校董會成員為:林金城(主席)、李沛霖(第一副主席)、王宗發(第二副主席)、劉永年(司庫)、林綺濤、唐志堅、馬志毅、高錦輝、崔世平、區宗傑、梁慶庭、賀一誠、黃顯輝、楊俊文、禤永明、蔡冠深。澳大相信在新一屆大學議庭及校董會的卓越領導下,定能穩步向前發展,成功邁向成為一流大學的長遠目標,為澳門、國家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澳大表示,新一屆澳大校董會主席林金城博士在澳門、國家乃至國際社會上是一位公認的出色領導人物。他作為澳門居民的代表,是全國政協委員,同時也是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會委員,以及澳門科學館董事長,為澳門社會的經濟、文化及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貢獻良多。過去的四年多,林金城出任澳大校董會校園發展委員會主席,在新校園建設項目中擔當著非常關鍵的領導角色,他持續成功地為大學解決了新校園建設的許多障礙,又憑著其在建築和管理界的多年專業經驗,協助大學解決了許多難題,確保新校園建設能順利完成。 本屆校董會主席謝志偉博士即將於本月三十一日榮休,澳大感謝謝志偉於過去十三年來為澳大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澳大表示,二○○一年至二○○六年期間,謝志偉全力領導澳大的修章工作,為大學建立合適的管治模式,並為大學爭取自主性和靈活性。隨後,他又積極為大學招聘新的領導班子。從新校園建設項目啟動的第一天,謝志偉不辭勞苦地工作,從戰略策劃到新校園建設的詳細運作,他都全力參與,積極組織,出謀獻策。二○○九年,謝志偉與國家和澳門特區的領導一起為澳大新校園奠基。在他的領導和辛勤工作下,澳大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和進步。對於謝志偉這些年來為澳大付出的巨大心血和努力,澳大同仁將銘感於心。


廣東南沙出現登革熱疫情  衛生局呼籲居民採取預防措施

根據廣東省衛生部門通報,廣州市南沙區大崗鎮出現登革熱疫情,衛生局呼籲居民採取預防措施。通報指,自7月11日該鎮報告首例登革熱病例以來,南沙區已累計報告病例46例,所有病例均為輕症,無重症及死亡個案;廣東省各級衛生和愛衛部門已在該區開展滅蚊防蚊等疫情處置工作。 衛生局表示,今年東南亞多國登革熱疫情仍然嚴重,如馬來西亞今年截至7月20日,累積病例達51,987例,為去年同期16,056例的3倍多,今年已有94例死亡。本澳6月的誘蚊產卵器指數與往年同期相若,全澳平均為66.8%,指數反映本澳白紋伊蚊孳生情況嚴重,目前正處於登革熱傳播的高危季節。 衛生局正密切留意東南亞和本澳鄰近地區的登革熱疫情,並作好準備應對疫情變化;並呼籲居民注意環境衛生,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而在蚊多的地方停留時,應在裸露部位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如前往有登革熱流行的地區,特別是東南亞旅行時,宜穿淺色長袖衫褲,在有空調或有防蚊裝置的地方住宿,外出時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如有發熱、出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及時就醫。同時,呼籲所有醫生留意疑似登革熱病人,如有懷疑,應及時作出申報和檢測。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已可為所有醫療機構提供登革熱免費檢測。


文化局悼念澳門南音說唱傳承人吳詠梅

本澳南音說唱師娘腔傳承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吳詠梅日前逝世,文化局深切悼念,並向其家屬致以誠摯的慰問,文化局對吳詠梅畢生為傳承南音說唱所作出的貢獻表示尊崇,她的專業精神和對南音說唱藝術的執著,令人敬佩。 吳詠梅於一九二七年出生,在本澳土生土長,自幼鍾情於曲藝,十來歲已追隨師娘習唱南音,諳熟很多的古老排場及八音等,並擅長揚琴及秦琴。吳詠梅在少艾時便曾有機會和平喉四大天王之一的小明星在國華戲院同台演出,亦曾親受名伶小燕飛指導唱曲;嗣後雖然停止演唱多年,但仍然長期在港澳擔任樂師,深諳曲藝之道,在曲壇中輩份甚高。吳詠梅唱腔純任自然,欲語還咽,然而感人至深,抒發出嶺南女性柔婉至極的悲憫,充分呈現南音師娘腔的旋律美和方言美,傳承了一脈幽幽的師娘腔。 吳詠梅以數十年的功力和經驗,不但授徒傳藝,在澳門參與創辦"祥樂樂苑"曲藝社,參與拍和演出及指導,更積極熱心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她亦把頻臨失傳的廣東南音的傳統唱法,唱出了新的作品,包括〈鄭觀應盛世危言〉、〈懷緬鏡湖孫大夫〉、〈華工飄海〉等,吳詠梅為保護傳承南音作出重大貢獻,堪稱"南音瑰寶"。 南音說唱在澳門一直受到歡迎,而吳詠梅則為重要的代表性傳承人之一。二零零九年,南音說唱入選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於二零一一年五月正式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家文化部於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將吳詠梅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去年九月,吳詠梅由文化局頒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證書及獎牌。吳詠梅去年原定參與第二十七屆澳門國際音樂節節目《詠歎.言靈》的演出,當時由於身體抱恙未能演唱,但她仍然堅持親自來臨現場,鍥而不捨為發揚南音作出不懈努力,其高尚情操與風範令人崇敬。文化局對其逝世表示沉痛的悼念,並將永遠銘記她為傳承及弘揚南音說唱所作出的貢獻。


輕軌北段公開諮詢期延長至9月28日

輕軌澳門半島線北段諮詢工作啟動至今超過一個月,社會各界討論熱烈,並希望有更充分的時間討論和表達意見,政府決定將諮詢期延長45日,至今年9月28日為止。 輕軌澳門半島線北段始於金蓮花站以北,連接本澳高密度的住宅區──東北區,至關閘站為止。顧問技術團隊結合城巿及社會發展所需,提出"沿海高架"、"勞動節高架"及"馬場東高架"三個走線方案。政府自7月1日起,就北段的三個走線方案展開為期45日的公開諮詢,其間,並會就輕軌途經新口岸觀音像的高架橋設計收集公眾意見。 諮詢開展至今,運建辦除透過不同方式和渠道,持續向社會發放公開諮詢的信息及各方案內容;亦聯同跨部門代表主動走入社區,舉辦近40場地區拜訪及講解活動,介紹各方案的詳情,並與居民及社會各界交流,聽取相關意見。而現時,社會關注主要集中於北段走線之上,對各方案的意見及訴求不一,亦有意見希望政府能延長諮詢時間,並就各方案發放更多相關資料,以助社會作進一步的了解和討論。 考慮到北段日後將服務本澳約4成的居住人口,為輕軌澳門半島線中極為重要的路段,路線方案的選擇亦關係着未來區內以至本澳的整體發展。而三個不同的走線方案涉及的技術資料較多,社會亦需時消化和理解,在平衡社會討論及北段建設時程的考慮後,政府決定將原訂至8月14日為止的諮詢期延長45日,至9月28日為止,讓社會有更充裕時間深入了解北段走線各方案的優缺並作出討論。至於輕軌途經新口岸觀音像的高架橋設計公眾意見收集,則維持原定時程至8月14日為止。 政府在後續的諮詢期間,亦會持續透過不同的方式和渠道發放更多信息,以助社會掌握及了解北段各方案的資訊,政府亦期望市民繼續積極提出意見,凝聚社會共識,合力規劃出能夠符合經濟效益、與環境融合及配合居民出行需求的可行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