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葡、澳未來合作勢將加強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17)日與訪澳兩天的葡萄牙共和國總統卡瓦科‧席爾瓦在政府總部會面,二人均表示日後雙方的合作勢將加強。 會面上,行政長官首先代表特區政府熱烈歡迎席爾瓦總統及代表團的來訪,他表示,澳葡雙方自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與葡萄牙共和國合作綱要協定》以來,各領域的合作進展良好,他相信在綱要的基礎上,雙方的合作將繼續向前邁進。今次總統訪澳是一個好機會,讓雙方就共同關心的議題作出回顧,並展望未來。 葡萄牙總統席爾瓦感謝特區政府的款待,他表示自己為這次重臨澳門而激動。上次到來時是1999年12月份,那是個歷史性的日子: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今次隨團訪華的有幾位部長,還有國會議員、企業家、大學和科研機構代表等,目的是加強葡中、葡澳之間的合作。 會面後,行政長官崔世安與葡萄牙國務部長兼外交部長馬謝特代表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與葡萄牙共和國合作綱要協定修訂協議書》,葡萄牙總統席爾瓦、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胡正躍、葡萄牙駐華大使若熱‧佩雷拉、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葡萄牙駐澳門及香港總領事薛雷諾與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等見證了簽署儀式。 行政長官與席爾瓦總統之後共同會見傳媒。行政長官表示,會面期間與總統達成共識,澳葡雙方未來要繼續加強聯繫,擴展更多領域的合作,雙方關係會在共同友好、互相支持的基礎原則上持續向前邁進。 席爾瓦亦表示,在中葡建交35周年及澳門特區成立快將15周年之際,訪問中國和澳門別具意義,而在葡、中的合作關係中亦絕不能缺少澳門這一重要部分。葡萄牙重視與澳門的戰略合作關係,與澳門的關係是葡萄牙對外關係中的重要發展方向。 席爾瓦指出,1987年他有幸代表葡萄牙政府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而澳門特區成立以來,政治穩定,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成果,證明簽署聲明是個正確的決定。 席爾瓦稱,在與行政長官的會面中談到了葡、澳間要繼續加強合作,不僅是經貿和企業間的合作,亦會在科技和推廣葡語教育等方面加強合作。他表示,全球有不少葡語系國家,葡語人口有2.5億,葡語有其經濟上的價值,故此希望特區政府持續致力於葡語教育的推廣。 就本澳的葡語推廣工作,崔世安亦表示,本澳已建立起一套比較完善的葡語培訓系統,在非高等教育及高等教育階段都可選修葡語,更有培訓專業的中葡雙語人才機制,為本澳和國家培訓葡語人才。特區政府未來會繼續發展葡語推廣的工作,相信在國家和葡萄牙的支持下,澳門有條件成為更好的葡語培訓基地。他又肯定了居澳葡人和土生葡人是特區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元素和組成部分,特區政府相當重視和珍惜其文化特色、風俗習慣的延續。 完成在政府總部的行程後,席爾瓦總統轉到葡萄牙駐澳總領事官邸,向行政長官崔世安頒授功績大十字勳章。其後,行政長官舉行歡迎晚宴,款待總統伉儷及代表團。 行政長官在晚宴致辭時表示,澳、葡兩地深厚聯繫源遠流長,形成澳門的特色,構建具普世價值的文化遺產。澳、葡關係的深化也反映在經濟層面上,澳葡聯合委員會會議將每年舉行,充分體現雙方深化合作的成果。 席爾瓦總統就指出,澳門成功的政權移交標誌着葡萄牙和中國的關係在互信、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邁入了新的時期,而澳門可以成為拉近葡萄牙和亞洲尤其是葡、中之間距離的一個重要平臺。《中國和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使得澳門成為中國和葡語國家之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 席爾瓦總統一行乘坐的包機於今日下午約1時45分抵澳,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禮賓公關外事辦公室主任馮少榮與葡萄牙駐澳門及香港總領事薛雷諾等在機場停機坪迎接,來自鄭觀應公立學校的兩名小二學生向總統伉儷獻花。隨總統乘坐包機抵澳的代表團成員逾110人,包括葡萄牙政府官員、國會議員、企業家、高等院校負責人及隨團記者等。 席爾瓦總統一行明(18)日將到白鴿巢公園向賈梅士像獻花、參觀大三巴牌坊、訪問葡文學校、澳門大學、理工學院,並會出席《賈梅士十四行詩100首》新書發行儀式。此外,席爾瓦總統將會出席商會午宴,又在葡萄牙駐澳總領事館舉行記者招待會,至晚上出席葡人社群聚會後,就會結束兩天訪問行程,離開澳門返回葡萄牙。


行政長官崔世安獲頒授功績大十字勳章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17)日獲葡萄牙總統卡瓦科‧席爾瓦頒授功績大十字勳章。他表示,要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及廣大澳門市民共同分享這個榮譽。 頒授儀式傍晚在葡萄牙駐澳總領事官邸舉行。行政長官在獲授勳後,首先感謝葡萄牙共和國席爾瓦總統向他頒授功績大十字勳章。他表示:「澳門與葡萄牙有着深遠的文化聯繫和歷史淵源,以及友好互助的合作關係。澳門特別行政區已經成立15年,在這15年來,在第一任及第二任行政長官何厚鏵副主席帶動之下,同時在第三任政府的工作中,我們堅定執行與葡萄牙合作的協定綱要,亦從多個領域的拓展,堅持在互助合作、互相支持的原則基礎上向前邁進。」 行政長官續說,澳門和葡萄牙的合作充分體現和發揮了良好的友誼與合作發展的延續。他又指,在雙方共同的合作精神、堅毅的力量,以及在共同理念下,可以昂首前行,為兩地合作、以及兩地居民爭取最大的福祉,作出努力和貢獻。 葡萄牙共和國總統席爾瓦指出,頒授功績大十字勳章予崔世安是想表揚他在澳門回歸前後15年來一直積極參與澳門的政治、經濟及民生工作所作出的努力。此外席爾瓦亦感謝崔世安,以及特區政府在推動葡萄牙文化及協助葡萄牙人社群參與社會事務所做的工作。


香港發現一宗服用“五指毛桃”誤用品的中毒個案

衛生局關注香港發現一宗服用含"五指毛桃"的湯水後而出現中毒的個案,據了解,涉及的"五指毛桃"於內地購買並於家中自行烹調湯水,有關人士服用含有"五指毛桃"的湯水後出現心悸、暈眩和肌肉無力等病徵,經診治療後,現時情況穩定。 "五指毛桃"功能健脾補肺、行氣利濕、舒筋活絡等,在廣東常用作煲湯,有"土黃耆"之稱。"五指毛桃"並沒有毒性,但由於"五指毛桃"的外形與一些有毒的植物相似,例如"鈎吻(斷腸草) ",因此可能出現混淆。衛生局抽查本澳中藥房所出售的"五指毛桃",初步沒有發現以"鈎吻(斷腸草)"誤作"五指毛桃"使用的情況。 倘若居民服用含有"五指毛桃"後出現中毒症狀,如強烈嘔吐、腹瀉、頭暈、呼吸困難等症狀,應立即停止服用,並前往醫院就診。如對服用含有"五指毛桃"製劑的安全性有任何疑問,可致電熱線66833329或於辦公時間致電85983427向衛生局藥物事務廳查詢。


廣東新增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衛生局表示,根據內地衛生部門的通報,昨晚至今天(5月17日)下午6時,廣東新增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據通告,患者為86歲男性,現住梅州平遠縣,病情危重;另1名患者為37歲男性,現住中山市坦洲鎮,病情危重,兩人已接受治療。 目前全國共確診439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至少156例死亡。2013年10月以來出現當地感染病例的地區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湖南、上海、北京、安徽、吉林、山東、江西,而台灣、香港和馬來西亞則有輸入病例。 本澳方面,昨日下午5時至今日下午5時衛生局沒收到需要進行甲型H7N9檢測的懷疑病例報告。至目前為止,所有甲型H7N9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雖然目前本澳未有任何人感染個案,但為了市民的健康得到最大保障,特區政府已啟動了緊急應變機制,採取一系列防範措施。衛生局會持續和國家及鄰近地區的衛生部門、世界衛生組織保持密切聯繫,監測各地和本澳的疫情,並通過跨部門和公私營機構合作,為鄰近地區或本澳一旦出現禽流感疫情做好預防和準備工作。根據目前情況,衛生局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地會陸續出現更多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亦不排除本澳出現病例,衛生局已要求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密切留意,若有懷疑個案,應及時作出檢測或轉介;同時亦向全澳市民作出以下呼籲:
- 避免前往最近出現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地區的街市、農場等有售賣或展示禽鳥的地方 ;
- 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觸,應立即洗手;
- 切勿購買、攜帶未經檢疫的禽鳥;
- 切勿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禽鳥肉、內臟、血製品及蛋等;
- 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
- 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戴上口罩,儘快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及動物接觸史。 有關甲型H7N9禽流感的詳細資料,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衛生局傳染病查詢熱線28700800。


荷蘭再新增1例,沙特阿拉伯新增6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 衛生局呼籲前線醫務人員和市民警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及沙特阿拉伯衛生部門5月17日通告,證實荷蘭再新增1例,沙特阿拉伯新增6例新型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衛生局呼籲前線醫務人員保持警惕,居民外遊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和食物衛生,避免接觸動物和到當地醫院或接觸當地患病人士。
資料指出,荷蘭新增病例為73歲女性,為荷蘭首例病例的家人並同行到沙特阿拉伯,現病情穩定。沙特阿拉伯新增的6例中,3例病情穩定,1例無出現不適徵狀,1例病情危重,1例死亡;年齡由11歲至80歲, 3男3女,分別居於首都利雅德市(Riyadh)、吉達(Jeddah)及塔伊夫(Taif)。
至今,全球錄得的中東呼吸綜合徵病毒感染個案已增至581例,其中176例死亡。受影響的中東國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約旦、阿聯酋、阿曼、科威特、也門和黎巴嫩;而法國、德國、英國、突尼西亞、意大利、西班牙、埃及、馬來西亞、美國及荷蘭亦有病例報告,這些病例都和中東國家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中東呼吸綜合徵病毒感染早期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但病情會迅速惡化,並有很高的死亡率。免疫力較怟的慢性病患者和老人較易感染,且症狀可能不典型。目前資料顯示,該病毒的來源和傳播途徑仍未被確定,病毒可能存在於出現較多病例的國家的動物如駱駝身上,病毒可通過人和人之間的密切接觸而傳染,並已有多起醫院中病人和病人之間以及病人和醫務人員之間傳播的案例。當對所有具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患者進行護理時,應採取飛沫傳播預防措施;而對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極可能或確診病例施行護理時,更應採取接觸傳播預防和眼睛的保護;進行可能產生氣霧的操作時,則應採取空氣傳播預防措施。
衛生局表示,自首次收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通報起,已加強對不明原因肺炎和群集性呼吸道感染的監測,至今未見任何異常。
衛生局提醒前線醫務人員注意保持警惕,特別是對來自或曾前往中東旅行的人士,應及時通報可疑病例,並採取相應的感染控制措施;居民外遊,特別是前往中東地區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和食物衛生,避免到當地醫院或接觸當地患病的人士,及避免接觸動物特別是駱駝及到農場,避免飲食未經適當處理的飲料(如駱駝鮮奶)和食物。外遊回澳後,如有不適,應及早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 有關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的詳細資料, 可查閱衛生局網站(中文http://www.ssm.gov.mo/portal/csr/ch/main.aspx,葡文http://www.ssm.gov.mo/Portal/csr/pt/main.aspx) 或致電衛生局熱線28700800查詢。


殘評檢討專家來澳行程總結

社會工作局為進一步優化自2011年3月正式開展的殘疾分類分級評估工作,現正對殘評制度進行檢討,邀請當年協助制定本澳殘評準則及相關系統的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轄下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派出專家團隊來澳為殘評制度提供專業分析及支援服務。 本年5月16至18日,負責該項目的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康復資訊研究所所長邱卓英(智力殘疾專家代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吳弦光(項目專家委員會顧問)、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孫喜斌 (聽力語言殘疾專家)、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顏華(視力殘疾專家)、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林勇強(精神殘疾專家)、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唐濤(肢體殘疾專家)、深圳市龍崗區殘疾人聯合會莊志平(殘疾政策專家)、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李沁燚及朱婷(專家委員會秘書)一行九人,專程來澳與澳門復康事務委員會、各類殘疾人士團體及康復機構代表會面,期間共出席了三場意見收集會,廣泛聽取有關人士對殘疾分類與分級評估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作為對檢討及修訂殘評制度的重要參考資訊。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的專家團隊將會結合本澳殘評工作的實施經驗和各方意見,就殘疾分類分級評估標準的修訂、評估工具的完善、評估管理機制的優化、評估結果的統計等方面提出專業的優化建議,同時亦為後續工作提供技術支援與諮詢服務。社會工作局人員將持續與專家團隊保持密切協調和磋商,務求在本年底完成整項殘評制度的檢討計劃。屆時社會工作局將會根據有關結果,完善及改進殘疾分類分級評估的具體工作與各項安排,期望為殘疾人士提供更佳的服務。


教青局舉辦“教學設計獎勵計劃”分享會暨頒獎典禮

教育暨青年局於5月17日在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舉行"2012/2013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分享會暨頒獎典禮。
教學設計獎勵計劃是特區政府為促進非高等教育發展所實施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鼓勵學校和教師關注課程建設、研討教材使用、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方法及提升教學效能,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培養本澳教師團隊的精尖力量。"教學設計獎勵計劃"自1996年起實施以來,每一年都在本澳學校和教師的積極參與和不斷探索中取得遞進性的卓越成果。"2012/2013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共有44所學校315名教師提交了188份作品,其中獲獎作品167份,獲獎教師共213名。從參與本次獎勵計劃的學校眾多、教學設計作品的多元化、教材處理藝術的創新,以及教學策略和方法使用的生本性等等方面,可以欣喜地看到教師專業發展水準的明顯提升,一批本澳教師的精尖力量正在成長。本次獎勵計劃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當日出席頒獎典禮的嘉賓包括教青局局長梁勵、副局長郭小麗及各部門主管,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澳門中國語文學會、澳門數學教育研究學會、澳門電腦學會等單位的評審導師,以及獲獎作品學校校長及教師。頒獎典禮同日設有獲獎作品分享會,邀請獲獎教師簡介獲獎作品及交流心得,與出席教師們分享教學經驗,探究教育教學新挑戰。
梁勵在頒獎典禮致辭時指出,特區政府將致力創設教師專業發展環境,完善教師專業發展制度和激勵機制,落實教師專業發展策略,建設教師專業發展平台,提供教師專業發展指導,建設和儲備適應本澳非高等教育發展需求的教師隊伍,從而有效提升本澳教育質量。政府已經或將要實施多項舉措有效實現澳門教育的持續發展,包括積極落實《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和相關配套工作,積極訂定教學人員的專業準則及專業發展活動時數審核準則,統籌加強骨幹教師、品德與公民科教師及學校領導、中高層管理人員儲備人才等各類培訓等等。自2014/2015學年開始,著力支持和幫助學校建立校本教研組,在總結本澳非高等教育教研經驗及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校本教研和學科教研的發展需求,加強學科教研,建設多層面多維度結構化的教研體系。"教學設計獎勵計劃"是教師專業發展舉措之一,是本澳教師專業成長的積極導向和專業發展的研討平台。
本次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的所有獲獎作品將上載教青局網頁http://www.dsej.gov.mo/cre/tplan,歡迎教師瀏覽,或親臨教青局轄下教育資源中心三樓教學媒體資料區借閱。


澳門藝術家推廣計劃 -“吳少英作品展”將揭幕

由澳門基金會主辦的澳門藝術家推廣計劃 -"吳少英作品展"將於2014年5月20日下午六時半假教科文中心揭幕,屆時將展出水墨藝術家吳少英女士的12件作品,同場並首發《吳少英作品集》。
吳少英,水墨藝術家,生於澳門,曾旅居臺灣,現以北京為生活與工作重心。其水墨錄影裝置作品曾入選第十屆V-art國際錄影藝術節 (義大利)。主要個展包括今日美術館(2007年,中國北京)、西雅圖藝術博物館(2007年,美國)、朱銘美術館(2005年,臺灣)、龍環葡韻住宅博物館(2004年,澳門)、臺北市立美術館(1996年,臺灣)等多地舉辦。她參與過的群展主要包括在威尼托影像藝術檔案館的"Flower of Chaos"影像展(2010年,義大利)、第六屆漢字文化節[漢字弄潮]當代藝術展(2009年,臺灣)、典雅錄影藝術節(2009年,希臘)等等。
吳少英的作品衝破了繪畫與紙張的界線,旨在於動態中探索水墨的概念。墨在畫布與水之間的流動創造出一種對稱。這種對稱源於她繪畫作品中強調的動感以及它們自然而然趨向山谷形象的演化。變幻的形狀與抽象的特質時而融合,時而驅離,描繪出一副副自然之景。
是次展覽以水墨為題,展期由5月21日至6月4日,展出時間: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7時,地點:新口岸宋玉生廣場,歡迎有興趣人士前往參觀欣賞。如有查詢,歡迎聯絡澳門基金會教科文中心,電話:28727066,電郵: unesco_info@fm.org.mo。


教青局“2013/2014學年信息、科技創新與機械人比賽頒獎禮”圓滿結束

為配合本澳學生成長需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及科學素質,提高學界的科學知識水平,教育暨青年局於2013/2014學年共組織了4項學界科普比賽,參賽學校非常踴躍,共吸引了20間學校派出1556名學生參與。 由教青局主辦的"2013/2014學年信息、科技創新與機械人比賽頒獎禮"於5月17日假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順利完成。教青局希望透過"第12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澳門區選拔賽"、"澳門青少年科技創新作品選拔活動2014"、"澳門青少年綜合機械人科普活動選拔大賽2014"及"澳門科學與工程大獎賽2013",甄選出優秀隊伍代表澳門申報"第29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及"第14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同時將組織學界代表隊參加共8項國際性、全國性及地區性賽事。 頒獎禮上,分別由獲"機械人創意比賽﹙中學組﹚"來自澳門坊眾學校的冠軍隊伍,以及獲"集體優秀作品(高中組)"來自慈幼中學的優異獎得主,為在場人士進行作品演示,簡介作品創作意念和優勝之處。 此外,為表揚和鼓勵2013年在各項科普外出比賽具優秀成績的澳門學界代表隊成員,本年繼續向7間學校共20位學生頒發了嘉許狀。 出席頒獎禮的嘉賓分別有教育暨青年局老柏生副局長、中華教育會陳虹理事長、非高等教育委員會黃潔貞委員、澳門科技創新教育學會劉冠華會長、澳門工程師學會胡祖杰理事長、澳門電腦學會尤勝當會長、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科普活動協調員黃志文博士、教育暨青年局龔志明代廳長、陳旭偉處長、培道中學李寶田校長、澳門坊眾學校江超育校長、陳家良副校長、培華中學阮宇華校長及培正中學陳敬濂教務主任等。


學校巷部分路段周一起臨時封閉交通

配合接駁街渠工程,位於西望洋主教山一帶的學校巷及周邊道路於本月10日(周一)起實施臨時交通管制措施,呼籲駕駛者留意。 其中,介乎竹室正街與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之間的一段學校巷由本月10日(周一)早上10時起臨時封閉交通;介乎山水園巷與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之間的一段學校巷則改為無出口道路;同時,禁止車輛經高可寧紳士街進入竹室正街,有關措施為期10日,期間,學校巷部分泊車位亦會暫停使用。 交通事務局提醒駕駛者留意有關交通改動,並應遵守路上所設置的臨時交通標誌及服從交通警員指揮。如欲了解詳情,可登入交通事務局網頁www.dsat.gov.mo或交通地理資訊網traffic.gis.gov.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