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路環石排灣公共房屋CN6d地段衛生及護老設施建造工程

為繼續完善石排灣公屋群的社會設施,路環石排灣公共房屋CN6d地段衛生及護老設施於今日(8日)進行公開開標,工程不設底價,共有10間公司遞交標書文件。經開標程序後,10間公司的標書獲接納。工程造價由澳門幣325,580,000.00至376,380,000.00,工期由839天到850天。 路環石排灣公共房屋CN6d地段衛生及護老設施建造工程佔地約7,500平方米。前方為CN5a地段公共房屋業興大廈,相鄰CN6b地段交通及民生設施。本項目樓高十層及地庫一層,現規劃為衛生中心、藥物治療中心、長者綜合服務設施、精神病康復者長期住宿院舍及地庫公共停車場,約7,500平方米之停車場提供約200個私家車位及約100個電單車位;地面層至三樓建成約9,400平方米之衛生中心及為藥物治療中心;四樓至五樓為約9,000平方米之精神病康復者長期住宿院舍。六樓至九樓為約5,000平方米之護養院及日間護理中心以及天面層為社工局設施的活動之戶外平台、儲存間及機房等。 整座建築物均採用節能燈具、節水潔具及配備再生水系統。此外,設計上亦分別設有2 個平台花園,作為通風及供用家休憩之作用。本工程最長施工期為850天,預計可創造約350個就業機會。


行政長官會見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的與會嘉賓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8)日出席《第五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開幕典禮前,會見參與論壇的主要嘉賓,包括來自內地及國外的近40位部長及副部長。 行政長官向各嘉賓介紹澳門特區目前的經濟及民生狀況,並指出,舉辦大型論壇及展覽活動,有利澳門推動經濟多元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將繼續舉辦各項大型會議及展覽活動,並積極把澳門構建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及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商貿服務平台。他更祝願是次論壇圓滿成功,以及希望蒞臨的嘉賓在澳門渡過一段愉快的時光。 國家商務部部長助理張向晨發言時表示,非常高興來澳出席是次論壇,又代表商務部歡迎各位嘉賓,感謝特區政府對成功舉辦論壇所作出的安排。經過多年的發展,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已發展成被業界公認的高水平論壇活動,各地代表都樂於參加。他又指出,國家商務部將一如既往的為各國及本地的企業家們提供應有的協助。 中央駐澳聯絡辦公室副主任仇鴻、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蔡思平、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及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等亦有參與會見。 出席會見的部長及副部長來自波黑塞族共和國、博茨瓦納、柬埔寨、克羅地亞、厄立特里亞、馬其頓、黑山、尼泊爾、尼日爾、巴布亞新磯內亞、羅馬尼亞、塞內加爾、塞拉里昂、南蘇丹、斯里蘭卡、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坦桑尼亞、坦桑尼亞桑給巴爾、瓦努阿圖及津巴布韋等。


政府須確保巴士服務和員工穩定

政府以豁免公開競投方式,批給維澳蓮運公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破產前營運的巴士路線服務。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今(8)日表示,巴士服務關乎廣大居民每日的出行需要,政府必須確保巴士服務如常和員工穩定,加上批給程序極具緊迫性,豁免公開競投方式尋找新營運者,是相對穩妥和低法律風險的方案。
劉仕堯出席公開場合時接受傳媒訪問,他表示,維澳蓮運2013年10月1日申請破產,12月4日被法院宣佈正式破產,政府在此期間接管維澳蓮運,確保巴士維持服務,然而,在債權程序未完成前,政府沒有條件進行任何競投程序。至2014年年初,才完成法定程序的債權確定工作。同時,交通事務局亦因應廉政公署建議,做了大量工作轉換巴士服務合同為「公共服務批給合同」。
劉仕堯續指,政府租用維澳蓮運設備的限期將於今年6月30日屆滿,考慮到維澳蓮運涉及數百輛巴士和數百名員工,因此必須在期滿前給予充足時間,讓新營運者提前做好接管和過渡工作。基於上述原因,尋找新的營運者及進行批給程序極具緊迫性。
他指出,政府經過綜合考慮,包括維持廣大居民每日出行需要、維澳蓮運員工穩定性,以豁免公開競投方式尋找新營運者,是相對穩妥和低法律風險的方案。政府與新營運者商討批給合同時,亦會根據現時營運中的兩間巴士公司、以及維澳蓮運破產前營運的數據。政府稍後會向立法會土地及公共批給事務跟進委員會介紹巴士服務批給情況,並適時向社會公佈。


二零一四年第一季公司統計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首季新成立公司有1,126間,按年增加138間;註冊資本1.9億元(澳門元,下同),上升23.7%。按行業劃分,新成立公司主要經營批發及零售業(423間)、工商服務業(237間)。同季解散公司有155間,按年增加26間;撤銷資本2,841萬元,減少84.9%。 按資本額劃分,新成立公司註冊資本少於5萬元的有754間(佔總數67.0%),資本額共1,958萬元(佔總額10.3%);註冊資本在100萬元或以上的新成立公司有44間,資本額合計1.2億元。 今年首季新成立公司資金主要來自澳門(1.2億元)及中國大陸(5,271萬元),其中泛珠江三角九省的資金共2,554萬元,廣東省佔2,430萬元。按股東組合統計,全為澳門股東的新成立公司有715間,由澳門及其他國家或地區股東合組的有165間。 至今年首季,全澳註冊公司共有44,724間,按年增加4,077間。


幸福家庭月啟動禮5月11日舉行

為慶祝聯合國"國際家庭年"20周年以及本年5月15日"國際家庭日",社會工作局聯同民間的30多間家庭/社區服務中心於本年5月11日至6月15日期間共同舉辦"幸福家庭月系列活動",主題為"家多一點愛.社區樂滿載",向市民大眾宣揚和諧社區、幸福家庭的訊息,歡迎市民及家庭成員共同參與。
"幸福家庭月系列活動啟動禮"將於5月11日下午2時在三盞燈休憩區(嘉路米耶圓形地)舉行,當日除了設有啟動儀式、表演及攤位外,現場亦設有"家庭影像館"攤位,市民及其家庭成員可穿著家庭服裝,以獨特家庭造型或動作拍照留念,其後可獲贈精美相架,更有機會透過網上投票活動(https://www.facebook.com/cdf5.15),贏取豐富奬品,得奬結果將於6月10日於上述網站公佈,並以電話通知得奬者。 社會工作局鼓勵全澳市民及其家庭成員踴躍參與"幸福家庭月系列活動",凝聚家庭力量,共同歡度"國際家庭日"。市民如欲進一步了解系列活動詳情,可瀏覽社會工作局網頁www.ias.gov.mo,或致電社會工作局家庭輔導辦公室2822 1945或2822 1946,亦可向各民間機構的家庭/社區服務中心查詢詳情。


賈伯樂提督街下水道工程周六動工

為了更換已經老化的賈伯樂提督街下水道管網,並將之引流至排水能力較大的下水道系統,以紓緩高地烏街及俾利喇街的排水問題,土地工務運輸局將於5月10日(周六)開展"賈伯樂提督街下水道工程"。工程分兩段進行,首段介乎飛能便度街(近培正中學停車場出入口)至賈伯樂提督巷的一段賈伯樂提督街,工期40天。施工期間將實施交通改道措施,並停用"賈伯樂/培正"及"幸運閣"兩個巴士站,呼籲公眾留意及遵守現場交通指示。 更換老化渠網並加大管徑
為紓緩雨季期間高地烏街及俾利喇街的排水不順暢情況,土地工務運輸局將於本周六啟動"賈伯樂提督街下水道工程"。工程將對羅利老馬路流向高地烏街及俾利喇街的雨水及污水進行截流,目的為將有關的雨、污水下水道系統,經賈伯樂提督街逐步改道至高士德大馬路下水道系統中。有關整治工程將更換賈伯樂提督街已老化的下水道,並擴大渠管的直徑,將現有直徑約300毫米的清水渠加大至750毫米,污水渠則加大至525毫米。 為盡量減低工程對交通、鄰近學校、商舖及住戶的影響,工程將採分段施工方式,首段介乎飛能便度街(近培正中學停車場出入口)至賈伯樂提督巷的一段賈伯樂提督街;待首段工程完工後,將接續展開第二段由賈伯樂提督巷至羅利老馬路(鄰近葉廷故居)的一段賈伯樂提督街的工程。兩段工期各40天,總工期約80天。 駕駛者須留意改道安排
配合上述工程,本月10日(周六)上午10時起,介乎賈伯樂提督巷與飛能便度街之間的一段賈伯樂提督街、永聯台及華園新街將臨時封閉交通及禁止泊車。由於工程期間,為免進一步影響交通,賈伯樂提督街、飛能便度街、高地烏街、羅利老馬路及葉挺故居附近之部分咪錶泊位及電單車泊位亦會臨時封閉。


衛生局接獲一宗集體胃腸炎事件報告

衛生局今日(5月7日)接獲得勝馬路何東中葡小學I3A班通報,數名學童出現胃腸炎病徵。 初步調查顯示,事件涉及3名男學童,年齡為5至6歲,於5月5日相繼出現發熱、嘔吐及腹痛等症狀,各患者情況穩定,無住院及嚴重個案。衛生局正對有關事件進行詳細跟進並安排採集患者的大便樣本進行檢測,並已指導學校正確處理嘔吐及排泄物的方法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感染控制措施。 諾如病毒和輪狀病毒是病毒性胃腸炎的常見病因,多發生於秋冬季節,極容易傳染。諾如病毒感染極容易在集體院舍,如安老院及學校引致爆發,各年齡人士均易感染,其傳播途徑包括食用或飲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觸患者的嘔吐物或糞便;接觸受病毒污染的物品;或經飛沫傳染,潛伏期通常為24至48小時。輪狀病毒感染則多見於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傳播途徑主要是接觸患者的糞便。這兩傳染病的病徴相似,包括噁心、嘔吐、腹瀉水樣便、腹痛、輕微發燒,一般病情較輕,為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1至5天,併發症不常見,兩疾病均須由實驗室檢測才能證實。 衛生局呼籲市民注意個人、環境和食物衛生,食物從業員或護理人員如有嘔吐或腹瀉現象,切勿上班,並應儘早求診,採取嚴格的個人衛生措施,防止疾病進一步擴散。若出現懷疑病人時,照顧者應非常小心處理病人的糞便及嘔吐物,在照顧完每一個病人後應立即更換手套及洗手。所有托兒所、學校、院舍及同類機構,如有集體發病情況,應即時聯絡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 28700800),以便即時作出跟進。


澳門文藝界代表參加南京研修班

為促進澳門與內地文化藝術界的交流與聯繫、觀摩內地文化產業的有益經驗、加強本澳文化藝術領域高級人才的培養,中聯辦文化教育部、澳門基金會及南京大學於2014年5月4日至9日在南京聯合開辦──"2014第八屆澳門社科界學者研修班"活動。 本澳文藝界代表一行22人在中聯辦文化教育部綜合處王魯蛟副處長及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吳志良主席率領下,前往南京大學開展為期六天的研習活動。5月4日晚上南京大學設宴款待研修班一眾學員,並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開班典禮,由南京大學薛海林副校長、中聯辦王魯蛟副處長、澳門基金會吳志良主席及該校黨辦鄒亞軍主任主禮。 薛海林副校長致開幕辭時表示,南京研修班踏入了第八個年頭,期望學員能在鐘靈毓秀的六朝古都南京感受其深厚歷史底蘊和濃重學術氛圍。由於本屆研修班聚焦文化、藝術、演藝領域,南京大學亦因應學員的情況精心挑選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研討課程與活動,冀能進一步促進澳門各界與南京大學的交流和合作。而吳志良主席致辭時則提到對本屆活動的寄望,希望透過緊湊有序的學習、交流,能激發出對澳門自身情況的思考和觀照。此外,亦期望學員們藉著本次研習建立起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團及至社團與社團的溝通與協作關係,整合力量共同為澳門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貢獻力量。 是次研修班課程內容精彩多元,設有五場圍繞文化藝術專題的講座,分別由南京大學以及南京師範大學的著名教授主講。其中包括南京大學交響樂團指揮呂曉一副教授分享"西方音樂欣賞"、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林逸鵬教授講解"當今中國畫現狀分析"、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周同科教授講授"物我相融、天人合一──中國書法藝術的本質"、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韓叢耀教授主講"微視天下",以及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徐興無教授講授"陰陽五行與中國的自然觀"。課間討論氣氛熱烈,學員收穫甚豐,有關課程結束後,學員們將繼續前往揚州、安徽兩地進行考察活動。本屆參與學員有鄭桂卿、劉卓英、伍家怡、羅嘉豪、陳綺琳、盧家良、劉佩琪、徐芝航、劉浩文、余曦陶、張苑媚、歐嘉亮、楊小華、余志雲、耿曉徵、姜偉靖和林秀峰,共17位本澳文藝團體和機構的代表。 中聯辦文化教育部與澳門基金會在本澳各社團支持下,已連續第八年於南京開辦"澳門社科界學者研修班─南京班"。主辦方希望透過續辦該項活動,為學員建立本地與內地社科界的聯繫,促進各方的交流活動,搭建合作平台。


新汽車檢驗中心主體建設第三季竣工

新汽車檢驗中心主體工程建設如火如荼,預計今年第三季竣工,接續將有序開展車輛檢驗設備及資訊監控系統安裝等相關工作。該中心投入運作後,驗車線將較現時增加近一倍至9條,大大提升檢驗容量,以更好地回應本澳車輛檢驗的需求。
現時位於鴨涌河的汽車檢驗中心每年檢驗的車輛數目約為59,000多架,較回歸前增長約23%,當中除每年約15,000多架新登記的車輛外,還需負責車輛每年的強制年檢(不合格還須覆檢)、特別檢驗及交通意外檢測報告等;隨著本澳社會經濟蓬勃發展,車輛數目持續增加,以現時汽車檢驗中心的2條輕型汽車驗車線和1條重型汽車驗車線的規模,實難以配合社會持續發展對車輛檢驗的需要。 基於此,特區政府已於氹仔機場大馬路附近,即駕駛學習暨考試中心側興建新汽車檢驗中心,該中心佔地面積約 16,000平方米,由兩幢建築物組成,設有行政辦公室、市民等候區、檢測室、電單車檢驗區、車輛待檢等候區、車輛重量稱量室外,設有2條電單車驗車線、4條輕型汽車驗車線及3條重型汽車驗車線,藉以提升車輛檢驗能力和效率,並為未來考慮加緊營業車輛之檢驗創設條件。
除氹仔的新汽車檢驗中心外,特區政府亦於勞動節大馬路污水處理站停車場地面層西北角建設電單車檢驗中心,為市民提供電單車檢驗服務。相關建設工程已於今年初開展,預計今年第三季完工。


藝術節多齣精彩節目周末上演

文化局第二十五屆澳門藝術節本周末上演多齣精彩節目,本地及外地團隊將演出各具特色的演藝作品,為觀眾帶來豐富的藝術盛會。 澳門土生土語話劇團於五月十日、十一日在文化中心綜合劇院上演《冇瓦遮頭》,由飛文基擔任編導,及一眾本地土生葡人演員帶領演出。土生土語話劇是每年澳門藝術節備受歡迎和關注的節目之一,今年澳門土生土語話劇團繼續以澳門的重要事件作為藍本,創作出以反映澳門人的居住實況的土生土語話劇。土生土語話劇為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土生土語是一種源自葡萄牙語的澳門方言, 混合了馬來語、西班牙語、果亞語以及英語的字詞和文法。澳門土生土語話劇團以保存這種獨特方言為主要宗旨,結合本地社會時事、人文風情, 推出詼諧幽默的原創話劇, 引發觀眾思考。 澳門精英室樂團於五月十一日在崗頂劇院演出《早午晚莫扎特》,將分早、午、晚三個場次演奏完整的莫扎特奏曲。音樂會讓觀眾一天之內聽完全套莫扎特小提琴及中提琴協奏曲為澳門首次創舉,澳門精英室樂團希望藉此音樂會向"音樂神童"莫扎特致敬。 綜合文藝演出《百藝看館》於五月九日至十一日一連三天晚上六時至十時祐漢公園上演,節目融匯本地與外地的街頭藝術和精彩表演,包括澳門街舞藝術文化促進會帶來街舞表演、澳門葡人之家演出形體劇場、本地街頭默劇表演、浪風劇社呈獻高蹺表演、香港偶影藝術中心表演木偶皮影戲、澳門創作人組合"Willy"及"Eva"、 Bobo & 佰家音樂及澳門樂隊"Catalyser"分別演出澳門原唱音樂、台灣舞鈴劇場呈獻扯鈴表演、澳門藝穗會帶來故事講演及話劇,以及澳門爵士樂推廣協會現場演奏爵士樂等,節目豐富多元,目不暇給,節目免費入場,歡迎居民來臨欣賞演出。《百藝看館》節目時間表及更多第二十五屆澳門藝術節節目查詢,可瀏覽網頁www.icm.gov.mo/fam,訂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網上訂票www.macautic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