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辦「熱礦物石按摩療法」課程
為使本地美容業界掌握更多專業知識,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於4月9日開辦「熱礦物石按摩療法」課程,歡迎美療師、按摩師及對養生美容有興趣等人士報讀。 隨著澳門近年經濟發展迅速,市民對美容及健康意識也不斷提高;加上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城市,舒壓的美容理療服務也廣為旅客渡假休閒時的選擇。為此,本澳的美容保健市場日漸擴大,居民在此方面的消費也日益提高。專業、多元化的美容服務成為消費者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 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為因應現時美容市場的發展,將於4月9日開辦「熱礦物石按摩療法」課程,內容包括:天然礦物石能量與熱療、按摩手法認識、香薰精油的功效與禁忌、面部及身體熱礦物石按摩等。 學員透過了解熱礦物石的健康理療作用和香薰精油的按摩手法,學習正宗的美容療法,掌握更多與時併進的技術知識,提高美容技術水平。完成課程後,學員更可報考澳洲西澳大利亞柏斯中央科技學院國際中心(Cent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專業認證考試,加強個人的專業技能及就業競爭力。 課程學時為27小時,共分9節,逢星期一及三上午10時至下午1時上課,由西澳大利柏斯中央科技學院國際中心的專業導師任教,以粵語授課,費用為澳門幣2,100元。歡迎美療師、按摩師或對養生美容有興趣等人士報讀。如欲進一步了解課程內容,請致電8898 0701查詢詳情。
…
筷子基北灣和青洲塘現死魚 海事及水務局加緊清理

海事及水務局今早於筷子基北灣和青洲塘河面發現大量死魚,隨即啟動聯合應變機制,即時派員到現場清理死魚,以保持河面環境清潔,環境保護局亦已立即派員跟進和到現場調查。 海事及水務局派出了五艘船隻在筷子基北灣和青洲塘一帶河面清理死魚,然而惡劣天氣增加清理工作難度,預計需要較長時間清理。 海事及水務局人員會加緊處理,致力爭取於今日內完成清理工作,令河面環境恢復清潔。海事及水務局呼籲市民不要撈取死魚食用,以免影響健康。
…
行政長官指示跨部門多層面改善九澳環境污染
行政長官崔世安日前召開跨部門會議,商討改善路環九澳一帶環境污染問題的方案,並指示相關部門,須以保障居民健康為優先考慮,採取更多可行措施,務求逐步從源頭處理污染問題。 參加會議的包括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行政會秘書長柯嵐、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代主席黃有力、衛生局局長李展潤、環境保護局局長張紹基及教育暨青年局局長梁勵。 行政長官指出,特區政府努力施政,目的是希望逐步改善民生,並與居民共同努力,建設澳門。政府了解到九澳出現環境污染問題,在前一段時間,多個部門已作出協作,按各自職能盡力採取措施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他再向各部門作出指示,須加強已實施的監察及跟進工作,並從不同層面採取更有效的措施,希望盡力從污染源頭上逐步改善問題,讓在該區生活和學習的居民得以安心。另方面,行政長官與特區政府也與該區涉及的工業場所進一步溝通,促請對方配合政府改善環境的工作。 會議上,張紹基匯報了跟進情況,指出九澳的污染問題與工業場所的源頭排放、路段的工程施工、道路損壞、車輛超載、砂石散落公共道路等因素有關。環境保護局早已聯同建設發展辦公室、經濟局、治安警察局、交通事務局及民政總署協商,並已因應各自職能,進行一系列工作跟進處理。李展潤、梁勵及黃有力分別匯報了工作及提出建議。衛生局會研究對居民進行健康監測;教育暨青年局繼續與該區學校溝通,因應需要提供可行的支援;民政總署除已進行重鋪公共道路工程,也將透過移植樹木,爭取盡快改善環境。 行政長官爭取兩周內與更多相關職能部門商議,訂定更多可行的方案,希望盡力改善九澳環境污染問題。同時,按其視察本澳各區的工作計劃,編排前往該區的日程。
…
新清運合同今正式開展

新的"澳門城市清潔及垃圾收集清運服務"已於今日(4月1日)零時起開展,環境保護局及民政總署作為清運服務監督實體,聯同營運公司(澳門清潔專營有限公司)代表於新合同開展首日到本澳主要旅遊景點、人口密集的區份和新建公屋視察,巡視各類垃圾收集設施的衛生情況,確保新合同開展順暢,嚴格監督合同中各項要求之有效落實。 環境保護局張紹基局長、韋海揚副局長、黃蔓葒副局長,以及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吳秀虹委員、環境衛生及執照部馮惠星部長、環境衛生處何炳雄處長等,聯同營運公司管理層今早先後到大三巴牌坊一帶、草堆街,以及黑沙環區的固體垃圾自動收集系統和新建公共房屋等多個地點視察,瞭解新合同開展首日的市面清運服務的情況。按實地觀察和聽取營運公司匯報,清運服務運作正常,員工如常工作。而按照新合同要求,營運公司新增設的24小時服務熱缐(6658 1221)已於今日凌晨零時開通,以更有效地跟進市民的意見和建議。 新開展的清運合同要求營運公司必須引入更多環保元素,例如必須選用具環保效益的產品、逐步採用環保性能較佳的車輛、設備及消耗物品等。同時,特區政府將按照城市發展需要,引入合適的垃圾收集設施並持續進行優化,以配合不同區份的需要,例如設立封閉式垃圾房、優化壓縮式垃圾桶、完善固體垃圾自動收集系統等。 為推動全澳逐步實現"源頭減廢、資源回收"的環保目標,新合同要求有序地擴大資源回收網絡和種類,例如在新建成的公共房屋配置不同類型的資源垃圾分類回收設施;並計劃擴展回收種類至日光燈及廢舊電池等。 同時,為確保本澳未來十年的城市清潔及垃圾收集服務持續提升,環境保護局及民政總署除了持續透過目前不同的渠道對營運公司進行監督外,新服務亦會引入量化的服務指標和服務評鑑制度,更全面地評核城市清潔和垃圾收集服務的運作。 特區政府將持續監督新合同中各項要求之有效落實,並要求營運公司必須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兌現其投標書的承諾,全面保障原有服務人員的薪酬和福利水平,並須按新合同要求,逐步擴大工作團隊,以配合澳門特區的可持續發展。
…
行政公職局由14日起接受提名人及投票人登記 呼籲有關人士盡早領取身份證明局證明書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將於2014年6月29日舉行。
按照《行政長官選舉法》的有關規定,有意在是次選舉中行使提名權的法人選民,應最遲於5月5日或之前向行政公職局呈報簽署提名表的代表的身份資料;如法人選民欲行使法律所訂的最多22票的投票權,應從今年3月17日在職的領導機關或管理機關成員中,選出符合章程規定人數的最多22名投票人,並最遲於5月20日或之前將投票人名單連同每一名投票人簽署的《投票人同意代表法人行使投票權的聲明書》提交予行政公職局。而有意參選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的人士,亦應最遲於5月20日或之前辦理報名手續。
遞交《提名表簽署人登記表》由4月14日開始直至5月5日;而遞交《法人投票人名單登記表》亦由同日,即4月14日開始直至5月20日;至於報名參選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則由5月7日至5月20日。有意參與上述選舉程序的人士屆時得親臨水坑尾街公共行政大樓地下選舉事務接待櫃枱索取相關表格,而《提名表簽署人登記表》、《法人投票人名單登記表》及《投票人同意代表法人行使投票權的聲明書》則同時可於行政長官選舉網頁www.ece.gov.mo直接下載填寫。
由於無論法人選民向行政公職局遞交《提名表簽署人登記表》或《法人投票人名單登記表》,均須附同身份證明局簽發的證明書,其內須載明供有關選舉使用,以及按照該法人章程所載的領導機關或管理機關的組織架構內的據位人名單,因此,行政公職局呼籲有意行使提名權及投票權的法人選民,應盡早向身份證明局申請及取得有關證明書,以便於上述截止日期前辦理相關手續。
位於行政公職局的選舉事務接待櫃枱由星期一至星期五,每日早上九時至下午六時對外開放,中午不休息。
如需查詢有關證明書的簽發手續,請於辦公時間內致電身份證明局83940579查詢;如對選舉程序有任何疑問,亦可致電88668866。
…
衛生局接獲兩間托兒所出現腸病毒群集性感染報告
衛生局今日(4月1日)接獲兩間托兒所出現腸病毒群集性感染的報告。一間是位於黑沙環馬路的同善堂第五托兒所,涉及3名幼童,分別為2男1女,年齡均為2歲;另一間是位於下環街的聖瑪沙利羅慈惠托兒所1B班,涉及3名幼童,分別為1男2女,年齡均為1歲。上述兩托兒所的患病幼童均自3月31日起出現手足口病徵狀,全部均已到醫療機構診治,病情較輕,無住院,無出現神經系統異常症狀或其他嚴重併發症的個案。衛生局現正採集樣本進行檢測,並已指導托兒所進行全面清潔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 衛生局強調,大部分腸病毒感染個案可自行痊癒,但少數病人可能出現致命的併發症。衛生局呼籲家長、學生和學校、托兒所、院舍工作人員採取下列措施,預防腸病毒感染:
個人:
洗手: 接觸眼、鼻、口前,以及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兒的尿片或其它污穢物後要洗手;
呼吸道禮儀: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住口鼻,並小心處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減少接觸: 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
增強抵抗力: 均衡飲食、足夠的水分、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和避免吸煙,以增強抵抗力;
及時就醫: 若有發燒及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的症狀,應盡快找醫生診治,特別是症狀嚴重時。 學校和院舍:
環境衛生: 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鮮空氣,經常用1:100漂白水稀釋液清潔 桌椅、玩具和1米以下的牆身等兒童容易接觸的地方;
病人暫停上學入托: 留意員工和兒童患病情況,有發熱或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症狀的學童或員工應暫停上學或上班;
及時通報: 如兒童或員工有不尋常的集體患病情況,應立即通報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 28533525,傳真: 28533524)及社會工作局或教育暨青年局。
…
今日無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衛生局表示,截至今天(4月1日)下午6時,無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目前全國共確診40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至少94例死亡。2013年10月以來出現當地感染病例的地區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湖南、上海、北京、安徽、吉林、山東,而台灣、香港和馬來西亞則有輸入病例。 本澳方面,昨日下午5時至今日下午5時衛生局收到1例需要進行甲型H7N9檢測的懷疑病例報告。至目前為止,所有甲型H7N9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雖然目前本澳未有任何人感染個案,但為了市民的健康得到最大保障,特區政府已啟動了緊急應變機制,採取一系列防範措施。衛生局會持續和國家及鄰近地區的衛生部門、世界衛生組織保持密切聯繫,監測各地和本澳的疫情,並通過跨部門和公私營機構合作,為鄰近地區或本澳一旦出現禽流感疫情做好預防和準備工作。根據目前情況,衛生局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地會陸續出現更多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亦不排除本澳出現病例,衛生局已要求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密切留意,若有懷疑個案,應及時作出檢測或轉介;同時亦向全澳市民作出以下呼籲:
• 避免前往最近出現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地區的街市、農場等有售賣或展示禽鳥的地方 ;
• 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觸,應立即洗手;
• 切勿購買、攜帶未經檢疫的禽鳥;
• 切勿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禽鳥肉、內臟、血製品及蛋等;
• 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
• 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戴上口罩,儘快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及動物接觸史。
有關甲型H7N9禽流感的詳細資料,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衛生局傳染病查詢熱線28700800。
…
澳門數碼素養評核成績卓越、學生問題為本學習前景光明
受澳門政府教育暨青年局委託,澳門大學於2010-2013年期間,承擔了PISA 2012的研究工作。研究以15歲中學生為對象,有兩個組成部分,一是書面素養評核,一是數碼素養評核。書面部份的結果已於2013年12月公佈,研究結果顯示澳門的基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健康和質量有保證的。澳門自2003年參與PISA測試,至今10年,澳門被認為是世界上既有高教育質量且兼備教育公平的8個教育系統之一。同時,澳門也是在數學、科學和閱讀三方面的素養均有進步的11個地方之一。
PISA 2012數碼部份的結果於2014年4月公佈,當中,有四個重要的研究結果值得從事澳門基礎教育的相關持份者進行政策決定時參考。
首先,澳門的數碼數學素養表現在32個參與的經濟體中位列第5位。澳門青少年的數碼數學素養表現雖然仍落後於新加坡和上海,但是已與韓國、香港、日本和台灣地區相若。第二,澳門的數碼閱讀素養表現在32個參與經濟體中位列第11位。表現雖然仍落後同樣位於亞洲太平洋地區的新加坡、韓國、日本、香港和上海,以及西方經濟體如加拿大、愛沙尼亞和澳洲,但是澳門青少年的數碼閱讀素養已跟台灣地區、愛爾蘭、美國和法國相若。第三,澳門的數碼解決問題能力在43個參與經濟體中位列第4位。雖然表現仍落後於新加坡、韓國和日本這些資訊科技教育都比較發達的經濟體,但是澳門青少年的數碼解決問題能力的表現,已跟其餘以三個中文為母語的經濟體(即中國香港、上海、台灣地區)相若。
最後,在PISA 2012 ,數碼解決問題能力分為6個精練水平。學生如未能達到最低水平(即水平1),會被視為弱勢的一群。這些學生面對的危機,是未能有效適應21世紀的終身學習型社會。在澳門,只有1.6%的15歲中學生處於這個被視為有嚴重危機的水平。當學生表現低於水平2,會被視為低表現學生。在澳門,約有7.6%的15歲學生處於這個低水平。而表現處於高水平的學生(即水平5和水平6),他們會被視為有高素養表現,是當今知識型社會極需要和珍視的人才。在澳門,有接近17%的青少年為高數碼解決問題能力學生。
根據PISA國際報告,澳門是少數四個資訊科技發達地區之一,其學生能掌握一些基礎解決問題工具去應付日常生活中無法事先知悉的挑戰。因此,澳門學生以問題為本的學習,前景甚為光明。 請看附件!
…
運建辦巡查輕軌工地預防惡劣天氣

因應本澳即將步入雨季,運輸基建辦公室日前聯同輕軌氹仔線各路段的監理及承建單位巡視工地,全面檢查工地的管理及排水情況,並嚴格督促承建單位,做好預防工作,共同應對雨季天氣。 巡查由運建辦的領導主管率領,聯同輕軌工程監理及承建單位,全面檢查氹仔線各路段工地設施的排水情況,要求跟進部份工地圍板破損的情況,又指示承建單位需密切留意雨季的天氣變化,加派工地人員駐守,做好工地管理及預防工作。其間,施工單位亦協助清理工地範圍的所有沙井、集水口以及工程配套渠網,並準備多台抽水泵,以備不時之需。 運建辦一直重視惡劣天氣所帶來的影響,除加強工地巡查管理外,早前已敦促施工單位必須於雨季來臨之前,完成建設及接駁永誠街至東亞運大馬路的一段新渠網,以協助提升區內的排放能力。巡查當日,亦特別要求施工單位再次檢查新渠網的排水情況,確保主渠暢通。運建辦也會密切留意天氣狀況,持續與施工單位及各相關部門保持緊密溝通及協調,共同應對暴雨天氣。
…
石排灣動物園新建猴子館落成

民政總署一直關注動物的養護及保育工作,並持續改善各種動物的飼養環境。最近,新的猴子館已於石排灣郊野公園建造完成,館內設計符合猴類的生活特性。 新建猴子館位於舊猴子籠舍旁邊,選址經國內專家實地視察,針對石排灣郊野公園內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動物本身的適應力、保育及教育的目標等建議而建造,建設工程已於本年初完成。館內共有六個室外活動場、六個室內獸舍和兩個隔離檢疫場。每個室外活動場面積約二十平方米,高約八米,設計特點採用垂直立體空間發展,優點是在有限的面積上大幅度增加動物的活動空間,符合猴科動物好動的生活特性。另使用原木築建具多種不同功能的棲架,並配搭人造藤和麻繩,構成一個適合牠們生長之自然生態環境。而室內獸舍則採用天然採光設計及備有冷暖氣設備,可配合不同氣候使用。 石排灣郊野公園現時居住的猴子共有五種,包括白頰長臂猿、獮猴、環尾狐猴、松鼠猴和黑葉猴,其中黑葉猴"阿妹"是在二龍喉公園出生長大的,於三月初遷入。 為配合未來離島區的發展規劃,民政總署除積極優化石排灣郊野公園內的各項設施,興建新的動物飼養區外,還計劃引入珍稀動物,豐富動物園區的觀賞性。此外,民署亦計劃與其他境外動物園合作,進行交換及引入動物等交流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