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港澳就強化食品安全簽署合作意向書
為加強澳門與香港在食品安全領域的合作,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代主席黃有力與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梁卓文於12月17日共同簽署了食品安全合作意向書,以促進兩地食品安全資訊交流,保障食品消費安全,共同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和技術保障水平。
為配合10月20 日本澳《食品安全法》的生效,以及食品安全中心的運作,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早前率領代表團到訪香港,與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等會面磋商食品安全合作意向,雙方認為港澳在食安領域工作有很多相似之處,雙方認同有強化合作的必要,並就合作意向達成了初步共識,期望在現有的良好基礎上加強合作。
民署管理委員會代主席黃有力表示,為加強本澳食品安全的區域通報,民署與鄰近地區的食品安全部門不斷強化交流管道,今次港澳簽署合作意向書,將進一步鞏固雙方在食品安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優化港澳在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及應變的能力。
該食品安全合作意向書在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與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見證下簽署,根據合作意向書,雙方同意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及工作通報機制,加強雙方有關部門的聯繫,互相通報重要食品安全信息,以核實兩地食品安全事故有關情況。推動兩地在食品安全及衞生管理領域的交流、培訓、考察、互訪,加強兩地的食品安全管理及技術合作,促進食品安全領域技術保障水平。雙方亦指定了聯繫人員負責日常工作層面及具體事項的聯絡工作。
簽署儀式後,雙方進行食品安全工作交流,分享本澳剛生效的《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工作,以及香港的食安管理工作經驗。
…
文化局向專業團體舉辦《文遺法》講解會

《文化遺產保護法》將於明年三月一日正式生效,為促進社會各界加深對《文遺法》的認識和了解,共同保護好本澳的文化遺產,文化局陸續舉辦多場專業講解會。首場講解會已於十二月十二日在文化局大樓演講廳進行,面向工程及建築範疇團體,包括澳門建築師協會、澳門建築置業商會、澳門建造商會等,講解期間與會者踴躍發問,反應良好。 首場講解會上,文化局針對《文遺法》的主體內容進行了介紹,並對業界日後執行該法律的一些具體問題進行專業意見交流。文化局重視與社會各界的溝通,未來將面向不同社會範疇,繼續舉辦講解會,積極進行新法的推廣工作,明年初並會陸續推出其他推廣項目,加大力度增強社會大眾對《文遺法》的認識,並更好把《文遺法》融入社區,讓本澳市民建立起正確的文化遺產保護慨念,共同為日後法律的實施建設穩固的基礎。
…
特區政府力求深入了解職業司機行業人資情況
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今(17)日透露,特區政府正委託學術機構對本澳職業司機行業作整體研究,力求深入了解行業的人資等具體情況。他重申,政府現階段不會輸入外僱職業司機。 譚伯源上午接見工聯代表和澳門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代表,聽取業界就憂慮輸入外僱司機等的意見。 會後譚伯源表示,就職業司機問題已在會上向業界代表重申政府的立場,就是現階段政府的政策是不輸入外僱職業司機,同時特區政府已委託學術機構對職業司機的行業作整體研究。他強調,有關研究不設前提,旨在深入了解目前本澳職業司機的人資等整體情況。 他又表示,由於職業司機涉及的範疇和行業相當廣泛,政府會繼續聽取社會上不同的聲音和意見,但政府的原則不會改變,就是保障本地工人就業權利和職業安全。
…
恆常會面保社區治安

為加強防罪意識,治安警察局日前與物業管理業商會、物業管理專業人員協會會面,傳遞歲末防罪資訊。 是次會面是本年治安警察局與兩物管會在社區警務聯絡機制下的恆常會面之一。劉藝良會長表示社區定期會面和活動合作,有助提升物管從業員的警務知識;指出社會發展帶來新的形勢,警民須相應共謀對策,保護社區;認為媒體宣傳對於提升普遍防範罪案的意識有積極作用,應善加利用。物管會在與治安警察局多年合作基礎下,定會繼續支持警務工作的開展。 會上,警方的機制代表通報了區內近期治安情況,帶出防範盜、騙、搶案件以及維護交通安全的信息。物管會各代表提出霸佔車位、阻礙通道等大廈秩序的難題,並就社區內的基本治安問題、交通管理、巡邏及社區接觸等發表了意見。雙方認真討論,積極交流,警官亦在政策及實務層面盡可能作出回應,會面達到良好的溝通交流目的。
是次活動會長劉藝良與兩會理事長周爵、崔銘文等多位負責人,以及治安警察局黃超文、馬超雄、李德輝、蔣少鑫等警官出席活動。稍後將進入冬防階段,治安警將會與物管會再度合辦防罪座談等活動,加強業界的歲晚防罪意識。
…
輔助社團申報 全面提升服務 澳基會辦資助申請及報告工作坊

根據法規及澳門基金會程序要求,社團需於項目舉行前60天提出資助申請,受資助項目需於完成後30天內提交報告。有見於年底是社團申請明年資助及提交本年度受資助項目報告的高峰期,為讓申請者更好地掌握申請及報告表格的填寫方式,澳門基金會實施了多項便民措施方便社團提出資助申請。
提供多元化申請方式便社團規劃活動
澳門基金會的資助申請方式主要分為單項活動、年度計劃及集中申請。單項活動及年度計劃需於活動舉行前60天提出資助申請。現時曲藝類別項目進行集中申請,每年12月1日至31日受理翌年1月1日至6月30日舉辦之項目;每年6月1日至30日受理當年7月1日至12月30日舉辦之項目。澳門基金會對於社團同類活動的資助申請一般情況下一年資助一次,希望社團及早規劃2014年申請項目。
提交活動報告方面,單項受資助活動需於結束後30天內提交報告,年度受資助活動需於翌年1月31日前提交報告。若有充份理由,可向澳基會申請最多延期60天提交報告。
設項目經理跟進項目辦工作坊助社團申報
為強化監管、增加資助申請透明度,澳基會近年在資助規範、受資助項目變更及跟進方面均加強相應措施,其中包括提高表格和申報手續方面的規範化。不但設專人專櫃協助社團辦理申請手續,更為社團設定項目經理全程跟進申請和跟進事宜。為讓社團更熟識新表格和申請程序,加強澳基會與社團的溝通,由今年12月至明年1月期間,逢周四下午三時至五時半於七樓辦公室舉行"澳門基金會資助申請及報告填寫方法工作坊",以小組交流形式現場為社團解決在填表和申報手續上的疑問,為社團提供現場申報諮詢服務,深化與社團的溝通及提升便利,使社團可更集中力量舉辦更具社會效益的活動,增進廣大市民的福祉。
提供網上範本及常見問題集供社團參考
此外,澳基會設立了資助申請專頁,內附申請表及報告表填表指引,各類活動申請表格、報告表格、項目變更表格以及延期提報告表格的範例,一般資助申請、曲藝活動集中申請以及獲資助後的常見問題供社團參考。
若對資助申請及提交報告有任何疑問,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資助暨合作廳:8795 0950查詢。
…
“減塑、惜食,迎聖誕”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又到啦,大家是否忙著計劃如何慶祝?環境保護局提醒廣大市民在慶祝節日之餘不忘支持環保,呼籲大家珍惜食物以及購物自備環保袋、減少使用塑膠袋,一同響應"減塑、惜食,迎聖誕"。 減用塑膠袋,全城綠起來!
隨著本澳消費力的上升,市面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商品,相信不少市民在挑選聖誕禮物送贈親友時亦花多眼亂,費煞思量,為方便盛載及攜帶商品,消費購物往往會產生及棄置大量塑膠袋。雖然塑膠袋會為我們生活帶來不少便利,但據統計,全球每年廢棄的膠袋數量龐大,佔據約1,300個標準游泳池大小的空間,造成"白色污染",在處理時會產生各類的環境問題。 為此,環境保護局呼籲市民在歡度聖誕的同時,不忘保護我們的環境,一同加入"減塑"的行列,包括:出門購物前自備環保袋;購物時主動不索取或減少使用塑膠袋;或在購物時"物盡其用",重用塑膠袋。亦建議商戶響應環保,積極推動員工先詢問顧客是否需要塑膠袋才派發,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共同推動"減用塑膠袋,全城綠起來!"的綠色文化。 做個"惜食"澳門人
隨著澳門經濟的快速發展,在這個豐衣足食的年代,大家在澳門不單可品嚐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或許還對吃不下的剩餘食物不以為然,隨意廢棄。根據聯合國資料顯示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多達13億噸,佔全球糧食生產的三分之一,而全球正面對日趨嚴峻的糧食短缺問題。在這地球上,每天有超過2萬名5歲以下的兒童死於飢餓之中。我們到底能做什麼? 在聖誕期間不少市民都會考慮跟親朋好友外出共享聖誕大餐,環境保護局呼籲各位除了"識食"之外,更應學習如何"惜食",齊來做個"惜食"澳門人,希望大家外出用餐時謹記以下的環保餐單:第一道菜:諗清楚、咪叫多;第二道菜:食唔晒、要扣底;第三道菜:食剩啲、打包走;第四道菜:齊參與、共"惜食"。 如欲了解更多"減塑、惜食,迎聖誕"的信息,歡迎登入環境保護局網頁(www.dspa.gov.mo)瀏覽。
…
《澳門研究》創刊二十五周年座談會在澳大舉行
由澳門基金會、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澳門研究》與澳門學術成長——《澳門研究》創刊二十五周年座談會"日前於澳大圖書館舉行。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澳門研究》主編吳志良,澳大校長趙偉,澳大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澳門研究中心代主任、主編郝雨凡,編委、前主編楊允中,編委莫世健、駱偉建,澳門研究中心學術總監、執行主編林廣志,前副主編鄧安琪,《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雜誌社姚申社長,《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歷史部路育松主任等十多名專家學者以及編輯部同仁出席,澳大歷史系、中文系和政治行政學系的部分博士生列席了會議。 《澳門研究》創刊於1988年,是澳門地區最早的綜合性學術雜誌。截至2013年11月,已累計出版70期,發表研究論文1502篇,共計1350萬字。內容涵蓋了澳門政治、經濟、法律、歷史、社會等各個領域。《澳門研究》重視本土人文社會科學學者的培養,在發表論文的1729人次學者中,本土學者達988人次,佔57.15%,作者構成整體上在向本土化轉變。其中,以鄭煒明、關鋒、婁勝華、胡根、李長森、林發欽、柳智毅、馮家超、楊開荊、林廣志等為代表的本土學者,以《澳門研究》為平臺,不斷成長,為澳門學術研究注入了氧分,成為澳門學術研究的新生力量。 二十五年來,經過澳門基金會、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的同心協力,在黃漢強、吳志良、馮少榮、曹晉鋒、楊允中、郝雨凡等歷任主編,以及副主編鄧安琪、執行主編林廣志的努力下,《澳門研究》先後以半年刊、雙月刊、季刊的形式出版。2000—2002年度,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CSSCI來源期刊收錄港澳台地區及海外華文期刊16種,《澳門研究》位列其中。目前,內地多所高校將之列為核心期刊。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對1998—2010年澳門特區學術期刊被CSSCI引用情況所作的調查顯示,《澳門研究》所刊論文在國內引用率名列前茅。 座談會上,吳志良指出,長期以來,《澳門研究》始終秉持"研究澳門,服務社會"之宗旨,走綜合性期刊之路,通過發表數量眾多的論文、積極培養本土華人學者、創建新興學科、爭取學術話語權等方式,為推動澳門學術的成長與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澳門研究》是澳門特區的重要學術平臺,引領着澳門特區的學術成長與發展,是外界瞭解澳門學術動態的窗口;同時,還肩負培養澳門學術人才,促進澳門學術成長的重任,為澳門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培養了大批人才。當前,本澳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對《澳門研究》今後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引領學術,服務澳門,既是機會,又是挑戰,值得編輯部同仁認真思考,努力探索。趙偉表示《澳門研究》創刊至今的二十五年,正好見證澳門蓬勃發展的過程,期刊未來將配合社會發展的步伐,向現代化、國際化之路邁進,現階段首要把各派的學術觀點濃縮,集結活躍的研究者,壯大澳門研究的隊伍,期望《澳門研究》能成為最優秀的學術刊物之一。郝雨凡稱經過二十五年的耕耘,《澳門研究》在對澳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問題研究方面具有了話語權,但期刊目前的定位與"創建學術名刊"的追求尚有差距。澳門需要打造一份代表澳門研究的最高水平的學術期刊,希望《澳門研究》能夠勇挑重擔。楊允中回顧了雜誌的創刊以及發展歷程,直言澳門學術優勢較多,回歸以來,澳門學術形成初步繁榮。他寄望在今後新的二十五年裡,《澳門研究》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專家們還圍繞欄目設置、編輯規範、"雙盲"審稿制度建設,擴大與各地學術界的交流,打造研究澳門的學術名刊等話題,提出了諸多中肯的意見與建議。
…
拉丁幻彩大巡遊設攝影比賽及網上遊戲

為慶祝澳門回歸十四周年,藉《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的舉辦鼓勵大眾積極參與本澳文化活動,同時為攝影愛好者提供拍攝平台,相互切磋交流,文化局與易攝影會合作舉辦《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專題攝影比賽;另外,今年大巡遊獲澳門航空全力支持,設有"VIVA仔賞你遊世界"臉書有獎活動,居民遊客於大巡遊的臉書專頁參與活動,即有機會贏取任選目的地往返機票。
本年度攝影比賽主題以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四周年《澳門拉丁城區大巡遊》內容為主題,凡以歡樂場景、各種精彩表演、人物特寫、活動花繋等內容為題材之作品均可參賽。比賽冀透過參賽者的鏡頭,拍攝富有澳門文化特色視野的相片,讓觀眾感受大巡遊的歡樂氣氛之餘,以各自獨特藝術觸角,記錄大巡遊每個精彩時刻。攝影比賽設有校園組(十三至二十四歲青年)及公開組(二十五歲或以上人士)兩組,參賽方式為登入http://photoblog.ecpz.net/latincity上傳照片即可,每位參加者最多可提交十張作品,交件日期由十二月二十日至三十一日止。比賽將選出冠、亞、季軍各一名,另設優異獎各十名,章程可於文化局、易攝影會會址、芝栢數碼攝影沖印、天然數碼影像沖印索取,或於易攝網(www.ecpz.net)下載 ,歡迎攝影愛好者踴躍參與。
此外,今年大巡遊獲澳門航空全力支持,設有"VIVA仔賞你遊世界"臉書有獎活動,有興趣者可到大巡遊臉書專頁參加遊戲,即有機會贏取由澳門航空贊助的免費來回機票(任選地點)。活動由即日起至十二月十九日。十二月二十日當天,澳視澳門、澳視高清及葡文頻道將會全程直播大巡遊,播出時間由下午三時二十五分至晚上七時正;十二月十八日及二十日晚上七時半將會於香港無線電視翡翠台節目《東張西望》中播放精華片段;十二月二十五日晚上七時至七時半於無線電視翡翠台播放《澳門拉丁城區大巡遊》特備節目,把大巡遊的歡愉向更廣遠的地區傳播。
《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由文化局主辦,民政總署、旅遊局、治安警察局、交通事務局、消防局、教育暨青年局、社工局及澳門亞太拉美交流促進會聯合合辦;特別鳴謝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三巴門坊眾互助會及水荷雀坊眾互助會,以及VIVA大使支援單位,包括澳門童軍總會、澳門社區青年義工發展協會、澳門義務工作者協會、澳門志願者總、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康樂委員會;並由澳門航空全力支持來澳旅客推廣,澳門播電視股有限公司為指定直播機構。更多活動詳情可瀏覽文化局大巡遊網站www.icm.gov.mo/macaoparade。
…
劉仕堯率團訪京深化環保合作機制

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日前(12月8日至10日)率領屬下官員前往北京,拜訪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家海洋局、國家環境保護部及清華大學,商談進一步加強內地與澳門在區域環境的交流和合作。劉仕堯總結此行時表示,通過是次交流訪問,進一步深化澳門與內地在環保工作上的合作機制,為日後粵澳兩地推行更廣泛的環保領域合作提供條件,以解決澳門發展所遇到的難題。 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率領代表團,一行六人前往北京交流訪問。成員包括運輸工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黃振東、辦公室顧問張國基,環境保護局局長張紹基、環境污染控制廳廳長葉擴林及環保基建管理中心主任陳國浩。 港澳辦支持澳門特區建設
劉仕堯拜訪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周波時,重點介紹了運輸工務司負責有關粵澳合作各項目的近期工作進展情況,同時也藉機會報告了港珠澳大橋的相關工作情況,希望內地協助落實解決主要問題,並感謝港澳辦對澳大新校區項目的關心和支持,讓有關工作得以順利落實。同時,劉仕堯亦介紹了是次訪京拜會國家海洋局及國家環境保護部,希望藉此讓有關部門更好了解澳門在粵澳跨境環保合作上的近況,對未來環保合作項目的審批工作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周波回應指出,明白到澳門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環境制約問題,必須得到內地有關部門的協助,需要各方保持有效溝通和協調,共同努力,國務院港澳辦將一如以往,全力支持澳門特區的發展,並衷心希望有關的問題能透過粵澳合作及珠澳合作得以理順及解決。 與多個部門深化環保合作機制
此外,代表團一行亦先後拜訪了國家海洋局、國家環境保護部及清華大學。
海洋局副局長王飛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分別接見了代表團,並就惰性拆建物料及廢舊車處理的有關環保合作項目進行探討。劉仕堯表示,澳門近年高速發展,環境問題已成為社會大眾極為關注的議題。由於澳門地小人多,要解決存在的環境問題或開展新的環保政策,都存在一定的限制和難度,希望透過區域合作方式去處理這些問題;會面中並介紹了目前透過粵澳合作機制,特區政府就有關項目所開展的研究,以及配合有關項目在內地審批流程所進行的工作,讓部門更好地了解項目的進展情況。此外,劉仕堯表示,特區政府對透過區域合作的方式處理有關環保問題是高度重視的,在粵澳合作及珠澳合作的層面不斷推動有關工作,今年六月份和十一月份舉行的粵澳聯席會議及珠澳合作會議上,經過不斷的努力和協調,粵澳及珠澳政府分別簽署了環保合作協議,進一步加強環保範疇的區域合作,相信可為未來的工作開創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條件。 代表團拜訪清華大學,得到校務委員會副主任鄧衛教授的熱情接待。會面期間,由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教授介紹環境學院的新近發展情況,回顧了過去曾協助特區政府進行的多項研究成果,並就有關環保工作與環保局交流經驗。劉仕堯表示,感謝清華大學一直支持運輸工務司轄下部門工作,並提供多方面的研究支援,有關成果也作為環保政策及有關法案制定的基礎,希望能在現有基礎上加強合作,為澳門未來面對環保工作上的挑戰注入新動力,為澳門未來環保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特別是在專業人員學習、培訓和研究方面,更好地開展政府及企業交流,共同促進綠色低碳城市的建設。 為未來的環保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代表團藉著是次拜訪,對澳門與內地合作的環保項目進行了充分交流及意見交換,同時強化兩地互通信息的渠道,為日後長期的交流合作,取得良好的條件。 劉仕堯認為此行達到坦誠探討的目的,與中央多個部門進行了充分溝通,有助今後推進長久的交往。澳門陸續進行大規模基建工作,以及面對社會發展帶來的種種環保問題,由於本澳自身發展受到一定的制約,希望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深化區域合作,為未來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
『錢』進幸福未來 理財廣告創作比賽」網上投票展開
由社會保障基金舉辦的「『錢』進幸福未來理財廣告創作比賽」已於11月15日截止收件,主辦單位共收到75份參賽作品,其中20份經初審進入專業評審及網上投票環節。網上投票由即日起至月底進行,在Facebook官方活動專頁上得到最多「讚」的廣告短片將會獲得豐富獎金。 由社保基金主辦,教育暨青年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澳門廣告商會及澳門投資發展推廣協會協辦的「『錢』進幸福未來理財廣告創作比賽」,目的是鼓勵市民拍攝具創意的廣告短片,分享儲蓄及理財方法。該活動反應踴躍,學生組參賽作品共收到59份,公開組16份,涉及參賽人數約400人。經初審後,每組各有10份作品入圍,比賽除頒發冠、亞、季軍及入圍獎外,更設有「網絡人氣大獎」,得主將由網絡投票產生,即日起至12月31日中午12時正,學生組及公開組在Facebook官方活動專頁上獲得最多「讚」的入圍短片分別可獲澳門幣2,000元獎金,市民可把握時間支持心水隊伍。所有獎項的得獎名單將於2014年1月份公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