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澳門研究》創刊二十五周年座談會在澳大舉行

由澳門基金會、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澳門研究》與澳門學術成長——《澳門研究》創刊二十五周年座談會"日前於澳大圖書館舉行。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澳門研究》主編吳志良,澳大校長趙偉,澳大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澳門研究中心代主任、主編郝雨凡,編委、前主編楊允中,編委莫世健、駱偉建,澳門研究中心學術總監、執行主編林廣志,前副主編鄧安琪,《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雜誌社姚申社長,《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歷史部路育松主任等十多名專家學者以及編輯部同仁出席,澳大歷史系、中文系和政治行政學系的部分博士生列席了會議。 《澳門研究》創刊於1988年,是澳門地區最早的綜合性學術雜誌。截至2013年11月,已累計出版70期,發表研究論文1502篇,共計1350萬字。內容涵蓋了澳門政治、經濟、法律、歷史、社會等各個領域。《澳門研究》重視本土人文社會科學學者的培養,在發表論文的1729人次學者中,本土學者達988人次,佔57.15%,作者構成整體上在向本土化轉變。其中,以鄭煒明、關鋒、婁勝華、胡根、李長森、林發欽、柳智毅、馮家超、楊開荊、林廣志等為代表的本土學者,以《澳門研究》為平臺,不斷成長,為澳門學術研究注入了氧分,成為澳門學術研究的新生力量。 二十五年來,經過澳門基金會、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的同心協力,在黃漢強、吳志良、馮少榮、曹晉鋒、楊允中、郝雨凡等歷任主編,以及副主編鄧安琪、執行主編林廣志的努力下,《澳門研究》先後以半年刊、雙月刊、季刊的形式出版。2000—2002年度,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CSSCI來源期刊收錄港澳台地區及海外華文期刊16種,《澳門研究》位列其中。目前,內地多所高校將之列為核心期刊。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對1998—2010年澳門特區學術期刊被CSSCI引用情況所作的調查顯示,《澳門研究》所刊論文在國內引用率名列前茅。 座談會上,吳志良指出,長期以來,《澳門研究》始終秉持"研究澳門,服務社會"之宗旨,走綜合性期刊之路,通過發表數量眾多的論文、積極培養本土華人學者、創建新興學科、爭取學術話語權等方式,為推動澳門學術的成長與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澳門研究》是澳門特區的重要學術平臺,引領着澳門特區的學術成長與發展,是外界瞭解澳門學術動態的窗口;同時,還肩負培養澳門學術人才,促進澳門學術成長的重任,為澳門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培養了大批人才。當前,本澳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對《澳門研究》今後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引領學術,服務澳門,既是機會,又是挑戰,值得編輯部同仁認真思考,努力探索。趙偉表示《澳門研究》創刊至今的二十五年,正好見證澳門蓬勃發展的過程,期刊未來將配合社會發展的步伐,向現代化、國際化之路邁進,現階段首要把各派的學術觀點濃縮,集結活躍的研究者,壯大澳門研究的隊伍,期望《澳門研究》能成為最優秀的學術刊物之一。郝雨凡稱經過二十五年的耕耘,《澳門研究》在對澳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問題研究方面具有了話語權,但期刊目前的定位與"創建學術名刊"的追求尚有差距。澳門需要打造一份代表澳門研究的最高水平的學術期刊,希望《澳門研究》能夠勇挑重擔。楊允中回顧了雜誌的創刊以及發展歷程,直言澳門學術優勢較多,回歸以來,澳門學術形成初步繁榮。他寄望在今後新的二十五年裡,《澳門研究》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專家們還圍繞欄目設置、編輯規範、"雙盲"審稿制度建設,擴大與各地學術界的交流,打造研究澳門的學術名刊等話題,提出了諸多中肯的意見與建議。


拉丁幻彩大巡遊設攝影比賽及網上遊戲

為慶祝澳門回歸十四周年,藉《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的舉辦鼓勵大眾積極參與本澳文化活動,同時為攝影愛好者提供拍攝平台,相互切磋交流,文化局與易攝影會合作舉辦《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專題攝影比賽;另外,今年大巡遊獲澳門航空全力支持,設有"VIVA仔賞你遊世界"臉書有獎活動,居民遊客於大巡遊的臉書專頁參與活動,即有機會贏取任選目的地往返機票。
本年度攝影比賽主題以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四周年《澳門拉丁城區大巡遊》內容為主題,凡以歡樂場景、各種精彩表演、人物特寫、活動花繋等內容為題材之作品均可參賽。比賽冀透過參賽者的鏡頭,拍攝富有澳門文化特色視野的相片,讓觀眾感受大巡遊的歡樂氣氛之餘,以各自獨特藝術觸角,記錄大巡遊每個精彩時刻。攝影比賽設有校園組(十三至二十四歲青年)及公開組(二十五歲或以上人士)兩組,參賽方式為登入http://photoblog.ecpz.net/latincity上傳照片即可,每位參加者最多可提交十張作品,交件日期由十二月二十日至三十一日止。比賽將選出冠、亞、季軍各一名,另設優異獎各十名,章程可於文化局、易攝影會會址、芝栢數碼攝影沖印、天然數碼影像沖印索取,或於易攝網(www.ecpz.net)下載 ,歡迎攝影愛好者踴躍參與。
此外,今年大巡遊獲澳門航空全力支持,設有"VIVA仔賞你遊世界"臉書有獎活動,有興趣者可到大巡遊臉書專頁參加遊戲,即有機會贏取由澳門航空贊助的免費來回機票(任選地點)。活動由即日起至十二月十九日。十二月二十日當天,澳視澳門、澳視高清及葡文頻道將會全程直播大巡遊,播出時間由下午三時二十五分至晚上七時正;十二月十八日及二十日晚上七時半將會於香港無線電視翡翠台節目《東張西望》中播放精華片段;十二月二十五日晚上七時至七時半於無線電視翡翠台播放《澳門拉丁城區大巡遊》特備節目,把大巡遊的歡愉向更廣遠的地區傳播。
《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由文化局主辦,民政總署、旅遊局、治安警察局、交通事務局、消防局、教育暨青年局、社工局及澳門亞太拉美交流促進會聯合合辦;特別鳴謝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三巴門坊眾互助會及水荷雀坊眾互助會,以及VIVA大使支援單位,包括澳門童軍總會、澳門社區青年義工發展協會、澳門義務工作者協會、澳門志願者總、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康樂委員會;並由澳門航空全力支持來澳旅客推廣,澳門播電視股有限公司為指定直播機構。更多活動詳情可瀏覽文化局大巡遊網站www.icm.gov.mo/macaoparade。


劉仕堯率團訪京深化環保合作機制

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日前(12月8日至10日)率領屬下官員前往北京,拜訪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家海洋局、國家環境保護部及清華大學,商談進一步加強內地與澳門在區域環境的交流和合作。劉仕堯總結此行時表示,通過是次交流訪問,進一步深化澳門與內地在環保工作上的合作機制,為日後粵澳兩地推行更廣泛的環保領域合作提供條件,以解決澳門發展所遇到的難題。 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率領代表團,一行六人前往北京交流訪問。成員包括運輸工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黃振東、辦公室顧問張國基,環境保護局局長張紹基、環境污染控制廳廳長葉擴林及環保基建管理中心主任陳國浩。 港澳辦支持澳門特區建設
劉仕堯拜訪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周波時,重點介紹了運輸工務司負責有關粵澳合作各項目的近期工作進展情況,同時也藉機會報告了港珠澳大橋的相關工作情況,希望內地協助落實解決主要問題,並感謝港澳辦對澳大新校區項目的關心和支持,讓有關工作得以順利落實。同時,劉仕堯亦介紹了是次訪京拜會國家海洋局及國家環境保護部,希望藉此讓有關部門更好了解澳門在粵澳跨境環保合作上的近況,對未來環保合作項目的審批工作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周波回應指出,明白到澳門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環境制約問題,必須得到內地有關部門的協助,需要各方保持有效溝通和協調,共同努力,國務院港澳辦將一如以往,全力支持澳門特區的發展,並衷心希望有關的問題能透過粵澳合作及珠澳合作得以理順及解決。 與多個部門深化環保合作機制
此外,代表團一行亦先後拜訪了國家海洋局、國家環境保護部及清華大學。
海洋局副局長王飛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分別接見了代表團,並就惰性拆建物料及廢舊車處理的有關環保合作項目進行探討。劉仕堯表示,澳門近年高速發展,環境問題已成為社會大眾極為關注的議題。由於澳門地小人多,要解決存在的環境問題或開展新的環保政策,都存在一定的限制和難度,希望透過區域合作方式去處理這些問題;會面中並介紹了目前透過粵澳合作機制,特區政府就有關項目所開展的研究,以及配合有關項目在內地審批流程所進行的工作,讓部門更好地了解項目的進展情況。此外,劉仕堯表示,特區政府對透過區域合作的方式處理有關環保問題是高度重視的,在粵澳合作及珠澳合作的層面不斷推動有關工作,今年六月份和十一月份舉行的粵澳聯席會議及珠澳合作會議上,經過不斷的努力和協調,粵澳及珠澳政府分別簽署了環保合作協議,進一步加強環保範疇的區域合作,相信可為未來的工作開創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條件。 代表團拜訪清華大學,得到校務委員會副主任鄧衛教授的熱情接待。會面期間,由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教授介紹環境學院的新近發展情況,回顧了過去曾協助特區政府進行的多項研究成果,並就有關環保工作與環保局交流經驗。劉仕堯表示,感謝清華大學一直支持運輸工務司轄下部門工作,並提供多方面的研究支援,有關成果也作為環保政策及有關法案制定的基礎,希望能在現有基礎上加強合作,為澳門未來面對環保工作上的挑戰注入新動力,為澳門未來環保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特別是在專業人員學習、培訓和研究方面,更好地開展政府及企業交流,共同促進綠色低碳城市的建設。 為未來的環保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代表團藉著是次拜訪,對澳門與內地合作的環保項目進行了充分交流及意見交換,同時強化兩地互通信息的渠道,為日後長期的交流合作,取得良好的條件。 劉仕堯認為此行達到坦誠探討的目的,與中央多個部門進行了充分溝通,有助今後推進長久的交往。澳門陸續進行大規模基建工作,以及面對社會發展帶來的種種環保問題,由於本澳自身發展受到一定的制約,希望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深化區域合作,為未來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錢』進幸福未來 理財廣告創作比賽」網上投票展開

由社會保障基金舉辦的「『錢』進幸福未來理財廣告創作比賽」已於11月15日截止收件,主辦單位共收到75份參賽作品,其中20份經初審進入專業評審及網上投票環節。網上投票由即日起至月底進行,在Facebook官方活動專頁上得到最多「讚」的廣告短片將會獲得豐富獎金。 由社保基金主辦,教育暨青年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澳門廣告商會及澳門投資發展推廣協會協辦的「『錢』進幸福未來理財廣告創作比賽」,目的是鼓勵市民拍攝具創意的廣告短片,分享儲蓄及理財方法。該活動反應踴躍,學生組參賽作品共收到59份,公開組16份,涉及參賽人數約400人。經初審後,每組各有10份作品入圍,比賽除頒發冠、亞、季軍及入圍獎外,更設有「網絡人氣大獎」,得主將由網絡投票產生,即日起至12月31日中午12時正,學生組及公開組在Facebook官方活動專頁上獲得最多「讚」的入圍短片分別可獲澳門幣2,000元獎金,市民可把握時間支持心水隊伍。所有獎項的得獎名單將於2014年1月份公佈。


陽江確診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衛生局於12月16日傍晚接獲廣東省衛生部門通報新確診1例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據通報,患者為65歲女性退休人員,家住陽江市江城區,目前患者病情危重。 直至目前,内地確診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為142例,死亡47例。連同台灣和香港確診的病例,全國共確診145例病例。入秋以來,內地共確診7例病例,包括浙江4例和广東3例;香港則於12月2日及6日確診2例,均可能在深圳感染。 衛生局已將有關信息通知民政總署並表示,天氣漸涼,流感病毒將進一步活躍,衛生局將持續和國家衛生部門及鄰近地區的衛生部門、世界衛生組織保持密切聯繫,監測各地疫情,並通過跨部門和公私營醫療系統的合作,開展各項預防和應對工作。 目前,衛生局已儲備可供超過18萬人治療所需的抗流感病毒藥物,可供衛生局、其他政府部門及非牟利機構大量使用逾3個月的消耗性防護物資;用於救治重症病人的設備及藥物,例如人工呼吸機、注射用抗流感病毒藥物等同樣準備妥當。仁伯爵綜合醫院已引入最新的人工肺系統,並已在3名病人中使用,成效良好;院內設有44張傳染病隔離治療病床,若需要時,還可能實行已經訂定的應變方案,通過調整服務及非政府醫療機構的協作,進一步增加用於救治傳染病病人的病床。另一方面,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亦已準備了1200份快速診斷試劑,若出現懷疑病人,可在6小時內作出診斷。 衛生局已要求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密切留意,若有懷疑個案,應及時作出檢測或轉介。 根據目前的資料,甲型H7N9禽流感主要通過接觸帶病毒的禽鳥或其產品、分泌物、排泄物而感染。該病毒可能存在人和人之間有限度的傳播,但尚無證據表明可以在人和人之間持續傳播。為防範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衛生局呼籲巿民注意下列事項:  避免前往有出現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地區的街巿、農場等有售賣或展示禽鳥的地方;
 避免接觸禽鳥或其他動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觸,應立即洗手;
 切勿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禽鳥肉、內臟、血製品及蛋等;
 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
 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戴上口罩,儘快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及動物接觸史。 有關甲型H7N9禽流感的詳細資料,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或致電衛生局傳染病查詢熱線(28 700 800)。


新批地溢價金明起生效 住宅及停車場之溢價金將升兩至三倍

因應本澳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政府在現行恆常機制下不斷檢討和調整批地溢價金的價值計算。自1993年頒相關法規後,特區政府相繼在2004年、2007及2011年進行了調整,並於去年展開第四次的修訂工作,有關工作已完成。新的批地溢價金計算標準將自明日(12月17日)起實施。考慮到近年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是次調整幅度均較2011年有明顯的上升,其中的住宅及停車場用途的批地溢價金,升幅逾兩至三倍不等。有關修訂的詳細內容刊載於今日第一組《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 高層住宅項目之批地溢價金升逾兩倍
土地工務運輸局對《批地溢價金的訂定方法》中的計算表及附件內容進行了第四次修訂。根據第385/2013號行政長官批示,經調整後, 住宅、商業、辦公室、私人停車場、工業,及酒店等用途之批地溢價金、建築成本和樓宇價值都有不同程度的調升。 各類批地溢價金的調整幅度主要如下:住宅用途之批地溢價金,"1至7層"及"高於7層"的住宅樓宇,平均升幅同時超逾兩位,達212%;商業及辦公室用途的批地溢價金,"1至7層"商業樓宇平均增幅接近四倍,為399%;"高於7層"平均調高逾四倍,為414%。 鑑於近年本澳私人停車位的價格大幅飆升,故相應的溢價金亦有大幅度的調整,升幅為312%,高於住宅及商業類別。 大幅調升基於建築成本和價值均高漲
基考慮到近年樓宇建築成本和價值的大幅上漲,促使政府對各類批地之溢價金作出較大幅度的調升。 而在是次修訂中,亦相應地對建築物的建築成本和價值之計算表進行了調整。如"1至7層"的低層樓宇,建築成本平均增幅為54%,"高於7層"的則升64%,相應的樓宇價值就分別調高162%和163%。 至於"1至7層"和"高於7層"的商業樓宇的建築成本與住宅樓宇相同,相應的價值平均上升338%。 私人停車場方面,建築成本調升了64%,相應的價值上升191%。 生效前已批之有效圖則會用舊溢價金 新的溢價金計算標準將於明日(17日)生效,除非之前已獲核准的計劃圖則的批示期限已失效,否則,新計算表並不適用於新表生效前已遞交並獲核准的建築計劃 (俗稱"草則"),以及載有建築物的特徵、體量、用途及面積計算表的初研方案案卷。 建立資料數據互通機制掌握最新數據
在每次修訂批地溢價金計算標準前,土地工務運輸局事先會收集由統計暨普查局、財政局及地產業界分別提供的全澳不同用途(包括住宅、商業、辦公室、工業及停車場等)樓宇建築成本和價值資料,並委託兩家投資公司提交各用途樓宇建築成本和價值的評估報告等,透過對所收集到的資料數據展開深入研究及分析後,再訂出溢價金新計算表。 政府期望能透過新一次的調整,能反映現實中物業的價值與溢價金的之間的關係。 每半年中期檢討一次令調整後更貼市
政府過去多年都是以恆常機制檢討溢價金的計算,定期向業界及專業估價機構收集樓宇建築成本及價格數據,並根據有關數據對溢價金計算的重要參考作出必要的修訂。 為求能及時收集市場相關的數據,政府先後落實物業轉移稅及"樓花法"等法律法規,以及透過與相關部門建立了資料數據互通的機制,令政府能密切監察市場價格的變化,及時掌握市場的最新數據,從而持續更新和完善相關資料。 與此同時,在明年3月1日實施的新《土地法》中將明確規定,計算溢價金的基數必須至少每兩年檢討一次。然而,因應房地產市場的快速變化,為了令調整後的溢價金更能反映市場的真實情況,政府除會按法律要求至少每兩年檢討一次外,還每半年對溢價金計算表進行中期檢討,務求令溢價金的基數更貼近市場最新價格。


沙特阿拉伯再確診2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衛生局呼籲前線醫務人員和巿民警惕

衛生局昨日(12月15日)收到世界衛生組織有關沙特阿拉伯再確診2新型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的通報。衛生局呼籲前線醫務人員保持警惕,居民外遊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和食物衛生,避免到當地醫院或接觸當地患病的人士。 根據通報資料,首名確診病例為51歲女性,患有慢性疾病,於11月20日發病,居於沙特阿拉伯西北部焦夫省(Jawf),已被送往首都利雅德市(Riyadh)的醫療機構深切治療部診治。患者否認曾與動物接觸,當地衛生部門的調查工作仍在進行。另外一名確診患者為26歲女性,是非沙特阿拉伯籍的衛生工作者,在首都利雅德市工作。其沒有表現出症狀。調查顯示她曾與世界衛生組織於11月21日公布的37歲男性確診病例有接觸。 至今,全球錄得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已增至165例,其中71例死亡。受影響的中東國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約旦、阿聯酋、阿曼和科威特;而法國、德國、英國、突尼西亞、意大利和西班牙亦有病例報告,這些病例都和中東國家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目前的資料顯示,該病毒可通過密切接觸傳染。 衛生局表示,自首次收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通報起,已加強對不明原因肺炎和群集性呼吸道感染的監測,至今未見任何異常。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早期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但病情會迅速惡化。免疫力較怟的慢性病患者和老人較易感染,且症狀可能不典型。衛生局提醒前線醫務人員注意保持警惕,特別是對來自或曾前往中東旅行的人士,應及時通報可疑病例,並採取相應的感染控制措施;居民外遊,特別是前往中東地區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和食物衛生,避免到當地區院或接觸當地患病的人士,及避免接觸動物。外遊回澳後,如有不適,應及早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 有關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的詳細資料, 可查閱衛生局網站(中文http://www.ssm.gov.mo/portal/csr/ch/main.aspx,葡文http://www.ssm.gov.mo/Portal/csr/pt/main.aspx) 或致電衛生局熱線28700800查詢。


氣溫下降衛生局呼籲關懷長者和病者預防低溫症

根據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預測本澳未來數日最低氣溫將降至攝氏10℃或以下,衛生局呼籲市民預防低溫症,注意禦寒保暖,特別呼籲長者和慢性病患者,以及負責照護長者、慢性病患者的人士和機構採取適當的預防及照護措施,保障長者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 低溫症一般是指人體中心溫度(用肛探或耳探測定)低於攝氏35℃(華氏95℉)出現的症狀。通常因無穿著適當保暖衣物,長時間暴露於寒冷氣溫所致;易發生於11月至3月期間、氣候較溫和但經歷氣溫急降的地區;常見於65歲或以上、男性、貧困、獨居、露宿人士。其他危險因素包括:慢性疾病、創傷、感染、使用酒精或某些藥物、物質濫用、濕水等。低溫症可導致中樞神經抑制、心律失常、腎衰竭等併發症而危及病者生命,病死率較高。 為預防低溫症的出現,衛生局呼籲長者、慢性病患者及其照護者和機構應採取以下預防和照護措施: 1) 適當添衣 宜穿足夠的禦寒衣物,質料以乾爽、輕便、舒適、透氣和保暖性能好為佳;不要穿著過份臃腫和緊身的衣物,以免妨礙血液循環和影響行動;若長者有失禁的情況,宜勤於更換已濕的尿片及褲子;應確保頭、頸、手和腳部溫暖。 2) 家居保暖 保持家居環境溫暖及空氣流通,留意門窗及牆壁是否有破損,以致寒風從空隙中吹入屋內;使用電暖爐時必須確保室內空氣流通。電暖爐應遠離門口、通道、或易燃物品;對熱力感覺減退的人士,如糖尿病及脊髓病患者,不宜使用暖水袋、暖身器、電熱毯等。 3) 禦寒飲食 多飲用及進食熱量較高和容易消化的熱飲和食物,如熱奶、熱湯、粥、粉、麵、飯等;每天要攝取足夠的水份;注意均衡營養,避免高脂肪及高膽固醇的食物;避免酗酒;不要誤信飲酒可取暖,由於酒精能令血管擴張,在飲酒後會即時感到溫暖,但之後卻加速身體熱量的流失,絕非保暖良方。 4) 適當活動 盡量留在室內或有陽光的地方。若必須外出,要適當地穿着保暖禦寒的衣物;避免長時間置身於寒冷的環境或寒風中;維持適量運動可使身體產生熱能,幫助維持體溫,亦可以保持關節靈活、增強血液循環。 5) 保健防疾 按時服用藥物;密切監察病情,發現身體不適時應迅速就醫。遇到緊急情況時,應透過社會支援服務系統和設施及早求助。 6) 留意天氣 密切留意天氣轉變,尤其當溫度在短時間內急劇下降時,更應提高警惕,以防因嚴寒而引致體溫過低。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設24小時查詢天氣服務(電話號碼1311)。 7) 關懷增暖 家人及親友應關懷和協助長者,鼓勵及提醒長者作出恰當的禦寒措施;獨居或患病長者的鄰居請經常致電或探訪關懷這些長者,減少長者發生意外的機會。 市民若發現任何人士患上低溫症,或出現體溫持續下降、肌肉僵硬,心跳減慢、神智昏亂、甚至出現昏迷等症狀,應盡快將患者送院治理,並可致電:999(報警熱線)或2857 2222(消防局)求助,報警時謹記說明患者當時的情況(低溫症)、年齡、性別、徵狀(清醒、意識混亂、昏迷)、地址,以便救護車盡快前往及有關醫護單位作出適當的準備。


行政長官與澳門全球傳媒產業發展大會代表會面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16)日與來澳出席澳門全球傳媒產業發展大會的德國駐港澳總領事Nikolaus Graf Lambsdorff(蘭布斯多夫)及部分與會代表會面,就媒體發展進行交流。 行政長官首先歡迎德國駐港澳總領事Nikolaus Graf Lambsdorff(蘭布斯多夫)、德國媒體代表團團長Siegfried Schneider及一行來澳出席全球傳媒產業發展大會,並對活動在澳門舉辦表示支持。他指出,大會組織不同媒體代表和專家來參與此次活動,一些代表更是從歐洲遠道而來,希望借此機會,使澳門媒體與各地代表加強交流和溝通,發掘合作機會,尤其傳媒行業發展迅速,新媒體的概念廣受關注,值得探討學習。 崔世安又簡單介紹澳門的發展,指出澳門正致力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化,會議展覽、旅遊,以至中醫藥產業亦正在發展,歡迎與會代表多作了解。 Nikolaus Graf Lambsdorf(蘭布斯多夫)表示,十分期望能與澳門開展多方面的合作交流,找尋更多商機,以提升雙方合作關係。 德國媒體代表團團長Siegfried Schneider表示,世界各地都很關注新媒體的發展,澳門在這領域很具潛力,期待在此方面的合作。他又補充,現在傳媒發展迅速,但未來走向如何,需要探討交流,澳門可作爲交流的平台。 出席會面包括新聞局局長陳致平、中國新聞社社長劉北憲、澳門日報社長陸波及澳門德國商會會長袁松山。


2013年第二期經屋共1,900個單位本月18日起接受申請

2013年第二期經濟房屋由2013年12月18日至2014年3月17日接受公開申請,為期3個月。是次可供申請購買有8個經屋項目合共1,900個單位,包括854個一房廳單位、888個兩房廳單位及158個三房廳單位。 特區政府今(16)日於特區政府公報中分別刊登第386/2013號行政長官批示,公佈最新經屋申請之每月收入上下限及資產淨值上限,及刊登第387/2013號行政長官批示,公佈各個經屋項目的售價及補貼比率。房屋局並將透過行政長官批示於特區政府公報中刊登有關經屋申請公告內容。 請看附件
房屋局重申經屋申請是按第10/2011號法律《經濟房屋法》之分組排序方式進行分配,並按可提供之經屋單位數量,按序分配予合資格家團,不再沿用過去的計分排序輪候形式。居民可因應個人或家團之經濟情況,對經屋申請作出綜合考慮,無須急於遞交表格。 此外,按照《經濟房屋法》規定,申請人不得在多於一份的申請表上出現。曾參加刊登2013年3月20日第12期《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第二組的公告所指的於2013年3月27日至6月26日期間開展的取得經濟房屋一房一廳的申請家團或個人申請人,須放棄上述申請,才可重新提出申請。 設每月收入上下限及資產上限 申請可以家團或個人申請人的形式提出,但需符合家團成員人數與可選擇的房屋類型之規定(表一),而申請人必須是年滿18歲的澳門永久性居民;家團亦須符合每月收入下限及上限、資產淨值上限之規定(表二)。 經屋每月收入下限相等於社屋家團每月收入上限。在訂定經屋每月收入上限時,主要考慮住房開支、非住房開支及儲蓄;而在計算住房開支時,尤其須考慮過去四季住宅用途不動產交易平均成交價、年利率及為取得房屋而承擔的抵押貸款的最高比率。 在訂定資產淨值上限時,尤其須考慮自由市場住宅用途不動產交易的價格、銀行貸款金額及其他負擔等。 同時,家團內的任一成員及其配偶在提交申請表之日前5年內,不曾為屬澳門居住用途的獨立單位或土地的預約買受人或所有人;不得為經屋之所有人或家團成員,亦不得為該等人士的配偶,及沒有享受過四厘利息補貼之家團成員等。如有合理解釋,房屋局局長可作例外許可申請購買單位,但必須要提交詳細資料供審批。 各經屋項目售價及補貼比率 最新推出的經屋項目有青濤大廈,即筷子基北灣L4及L5地段,及日暉大廈,即氹仔PO3a及PO3b地段。 房屋局主要根據經屋家團的購買力,樓宇的座落地點、建成年份,單位在樓宇總體結構內的朝向及位置、面積及類型等相關計價因素而訂定經濟房屋各單位售價。 青濤大廈位於青洲大馬路,共提供378個兩房一廳(T2)經屋單位。該項目之實用面積每平方米平均售價約20,615元,以實用比率61.22%計算,相當於建築面積每平方呎約1,172元。青濤大廈T2單位售價由855,400元至1,128,600元,實用面積由47.67至50.01平方米。青濤大廈經屋單位補貼比率為60.4%。 日暉大廈鄰近氹仔聚龍街,共提供288個兩房一廳(T2)經屋單位。該項目之實用面積每平方米平均售價約20,417元,以實用比率64.54%計算,相當於建築面積每平方呎約1,224元。日暉大廈T2單位售價由875,400元至1,110,800元,實用面積由46.90至50.60平方米。日暉大廈經屋單位補貼比率為58.1%。 青怡大廈位於青洲大馬路,共提供120個一房一廳(T1)經屋單位。該項目之實用面積每平方米平均售價約20,615元,以實用比率69.16%計算,相當於建築面積每平方呎約1,324元。青怡大廈T1單位售價由646,800元至887,300元,實用面積由36.02至37.83平方米。青怡大廈經屋單位補貼比率為58.6%。 青洲坊大廈位於青洲大馬路,共提供345個一房一廳(T1)及44個三房一廳(T3)經屋單位。該項目之實用面積每平方米平均售價約20,615元,以實用比率72.67%計算,相當於建築面積每平方呎約1,391元。青洲坊大廈T1單位售價由599,800元至814,000元,T3單位售價由996,900元至1,273,900元,實用面積由32.06至58.18平方米。青洲坊大廈經屋單位補貼比率為58.6%。 快盈大廈位於澳門俾若翰街,共提供179個兩房一廳(T2)及100個三房一廳(T3)經屋單位。該項目之實用面積每平方米平均售價約20,615元,以實用比率61.21%計算,相當於建築面積每平方呎約1,172元。快盈大廈T2單位售價由835,200元至1,045,700元,T3單位售價由1,056,700元至1,266,400元,實用面積由44.52至56.8平方米。快盈大廈經屋單位補貼比率為60.3%。 居雅大廈位於路環和諧大馬路,共提供371個一房一廳(T1)及35個兩房一廳(T2)經屋單位。該項目之實用面積每平方米平均售價為18,435元,以實用比率71.32%計算,相當於建築面積每平方呎1,221元。該項目T1單位售價由524,100元至672,500元,T2單位售價由668,300元至708,900元,實用面積由31.53至40.86平方米。居雅大廈經屋單位補貼比率為59.1%。 業興大廈位於路環和諧大馬路,共提供6個兩房一廳(T2)及14個三房一廳(T3)經屋單位。該項目之實用面積每平方米平均售價為18,435元,以實用比率55.87%計算,相當於建築面積每平方呎956元。該項目T2單位售價由718,300元至869,300元,T3單位售價由953,700元至1,063,900元,實用面積由44.51至59.69平方米。業興大廈經屋單位補貼比率為59.1%。 安順大廈位於路環和諧大馬路,共提供18個一房一廳(T1)及2個兩房一廳(T2)經屋單位。該項目之實用面積每平方米平均售價為18,435元,以實用比率63.61%計算,相當於建築面積每平方呎1,089元。該項目T1單位售價由570,500元至669,200元,T2單位售價為817,000元,實用面積由33.67至44.52平方米。安順大廈經屋單位補貼比率為60.4%。 如獲甄選的取得人已選擇其單位,將不受新批示之售價及補貼比率所影響。 經屋分配採用分組排序方式 按第10/2011號法律《經濟房屋法》規定,經屋分配制度由原有的計分排序輪候方式改為分組排序,按每期可供應房屋接受申請。首先,將合資格家團按法定的優先次序分組,組別的優先順序如下:核心家團、非核心家團及個人申請,以分組方式對獲接納的申請進行排序;同時,每一組別內再次排序,尤其考慮家團成員中有長者或殘疾人士;申請人按本身組別次序選擇房屋;名單的有效期直至該期所有房屋獲分配後終止。 申請可以家團或個人申請人的形式提出,房屋局將按申請表所填報的資料進行分組:
1. 核心家團:以申請人為中心,其他成員必須與其有婚姻、直系關係的人所組成的家團,如夫妻、父母與子女或合法領養子女、祖父母及孫兒。(倘其中一位成員沒有上述所指直系關係則不構成核心家團)
2. 非核心家團:與申請人有旁系血親或姻親或事實婚關係的人所組成的家團,如類似夫妻狀況下生活者、兄弟姊妹、其他親屬。
3. 個人申請人。 每一組別可再次分組,尤其須考慮家團成員中有長者或殘疾人士的情況,獲接納的申請,按以下組別的優先次序排列: 在進行分組後,若每一組別內有一個以上家團或個人申請人,則以電腦隨機抽號的次序排列。 申請人排序名單由房屋局制定,並將貼在房屋局指定的地點,詳情請留意房屋局日後的公布;申請人排序名單的有效期在供申請的單位出售完畢後終止。 本澳多個地點可索取申請表 本月18日起全澳多個地點可索取申請表,包括房屋局、政府綜合服務大樓之房屋事務櫃檯、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澳門明愛及民眾建澳聯盟,亦可於本局網頁內下載。 經屋申請不接受郵寄方式遞交,申請人需親臨房屋局遞交或由其他人代交申請表及所需文件,亦必須出示家團每一成員之身份證明文件正本,以便獲發收據。申請人可憑收據上顯示的申請編號於日後透過電話或網上查詢申請結果。 房屋局提示居民在填寫申請表前,詳細閱讀申請表及申請須知;家團代表須在申請表的前三頁右下角作出簡簽。填寫申請表的樣本和指引,以及相關聲明書的表格可於房屋局網頁下載。 特區政府在完成萬九公屋計劃後,現正全面開展萬九後公屋計劃,合共約5,600多個公屋項目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