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多雨天氣容易孳生蚊蟲,衛生局呼籲巿民預防登革熱
衛生局表示,進入暑期天氣炎熱又逢颱風多雨,外遊巿民增多,登革熱流行的風險明顯增加,呼籲巿民注意防範。 積水是登革熱傳播媒介白紋伊蚊的孳生源,而炎熱天氣是白紋伊蚊快速繁殖的重要因素;近日炎熱多雨的天氣已為登革熱傳播媒介白紋伊蚊迅速繁殖是供了有利條件。同時,目前東南亞各國登革熱流行十分嚴重,在外遊巿民增多的情況下,容易將登革熱病毒帶回澳門,造成疫情流行。 為此,衛生局正密切留意本澳和鄰近地區的登革熱疫情,而為降低登革熱傳播的風險,呼籲全體市民根據下列消除伊蚊孳生源的十項建議,注意清除居住或工作地點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在蚊多的地方停留時應在裸露部位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若巿民前往有登革熱流行的地區如東南亞等地時,應在有空調或有防蚊裝置的地方住宿,外出時宜穿淺色長袖衫、褲並在暴露地方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回澳後如出現發熱、出疹等疑似登革熱的症狀,應及時就醫。 伊蚊喜歡在小型、清潔、靜止和避光的積水中孳生,為防止伊蚊的孳生,巿民應注意下列十個事項: 1) 不要將垃圾,比如瓶、罐、飯盒、膠杯、膠袋等可能導致積水的物件丟到空置地盤、廢屋或大廈的天井、平台、後巷等地方;
2) 清除家居周圍可能導致積水孳生蚊蟲的容器,不能清除的應將其倒置或穿孔,或將其移入室內,避免積水;
3) 花瓶應每周至少刷洗並換水一次;避免使用花盆底盤,若要使用,應避免積水;舊式雪櫃底盤亦應每周倒水和刷洗一次;避免冷氣機底盤積水;
4) 應避免在露天地方擺放廢輪胎或把廢輪胎用作防撞裝置等用途,如必須使用,應將其刺出大洞,以免積水;
5) 大廈天台的貯水池應蓋好,並定期洗刷;水井應加蓋密封;應避免在水桶、水缸內貯水,如必須貯水,應將其用蓋蓋好,並每周刷洗、換水一次;
6) 應用水泥、泥沙、碎石、海綿或其它物料填平積水的坑、洼、潭以及竹筒、樹洞、石穴、墳場內固定的花瓶等;
7) 所有排水管應連接往公共排水網絡;注意定期清理和保持排水管、溝、渠的通暢;
8) 修復消防喉及其他排水管道的漏水;
9) 不能清理而可以養殖魚類的池、塘、井等應養殖魚類(大肚魚,孔雀魚或蓋斑鬥魚效果較佳)或其它可吞食蚊幼蟲的生物;
10) 種植蓮花等水生植物的池、盆等不能用上述方法處理而可能孳生伊蚊的積水,應定期施放殺幼蟲劑(詳情可向各衛生中心社區衛生工作組查詢)。 鑒於,本澳現有眾多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外地僱員,衛生局亦建議僱主提醒這些僱員回鄉探親時注意上述事項。 最後,衛生局呼籲所有醫生留意疑似登革熱病人,如有懷疑,應及時作出申報和檢測。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已可為所有醫療機構提供登革熱免費檢測,任何醫院和診斷如發現疑似登革熱病人,應將病人或病人的血液樣本轉介予衛生局作進一步檢查,以便當局能及早發現疫情。
…
旅遊局推出免費語音導賞服務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本月27日起推出免費語音導賞服務,目的為照顧不同需要的旅客以及促進旅客對澳門世遺及景點的認識。旅遊局局長安棟樑陪同傳媒使用新服務。 現今,旅客多嚮往自助形式旅遊,旅遊局推出便攜式語音導賞服務,正配合個人遊的自助模式;旅客自由穿梭澳門世遺及景點的時候,可同步了解景點的歷史背景,而語音導賞服務也滿足不同需要的旅客。相信旅客享用語音導賞服務可引發更多互動以及增加旅程的趣味性和對旅遊景點的認識。 旅遊局下午安排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廣州媒體組成的考察團率先使用新服務,團員攜帶語音導賞播放器,細聽錄音介紹,漫步澳門歷史城區及周邊景點。 目前,語音導賞服務備有六種語言,包括普通話、廣東話、葡萄牙語、英語、日語及韓語,相信亦有助加強外語導賞服務。 語音導賞服務由早上九時至下午五時,費用全免,但需繳交按金澳門幣兩百元,三天內交回語音導賞播放器時退回按金,借還地點位於議事亭前地的旅遊局旅遊諮詢處。 此外,大賽車博物館和葡萄酒博物館亦設有專為介紹賽車和葡萄酒的語音導賞服務,旅客須在館內使用播放器並即日交還,旅客交還播放器時獲退回按金。
…
社會工作局致力發揮民防協作功能
颱風"韋森特"襲澳期間,地球物理氣暨氣象局於7月23日下午7時懸掛8號風球,社會工作局按照民防行動計劃,隨即開放屬下兩個避風中心:青洲災民中心及氹仔社會工作中心;兩中心有社工及輔助人員駐守及備有必要的物資供有需要的居民使用。 社工局青洲災民中心共為16名人士提供服務,在氹仔社會工作中心方面,連同屬於體育發展局設施的氹仔運動培訓中心,共為39名居民提供服務,包括受氹仔濠珀住宅地盤天秤傾側事件影響而被相關部門疏散的38名住客。 就上述疏散居民事件,本局於7月24日凌晨近3時接獲通知後,隨即與警方和體育發展局等部門緊密協作,除氹仔社會工作中心外,亦啟用位於氹仔運動培訓中心的後備避風中心,安置了38名受影響的居民。其中兩戶家庭共11人獲安置在氹仔社會工作中心,八戶家庭共27人被安置在氹仔運動培訓中心。期間本局人員除向有關居民表示慰問,了解他們的需要外,並派發飲水、食物和毛氈等物資,同時安排地方供居民休息。直至上午7時許,入住氹仔社會工作中心的兩戶家庭先後要求並自行離開中心返家;同一時間,逗留在氹仔運動培訓中心的居民陸續亦要求離開返家或到親友處暫住,警方應居民的要求安排車輛分批接載離開,同時向居民解釋當時天氣和濠珀地盤仍存危險,並提示居民要注意人身安全。除上述居民之外,入住青洲災民中心的16名人士和入住氹仔社會工作中心的1名人士,均在改掛3號風球後,即當日上午9時30分後陸續離開。而兩所避風中心一直運作至上午10時,民防行動中心宣佈關閉為止‧ 社工局作為民防架構的其中一個單位,負責安置遇上緊急事故的居民,為此,一直致力檢視及改善相關服務,務求配合好民防行動,進一步加強危機處理及應變能力,提升民防工作的效能。
…
在囚人懷疑自殺 經治療後已返回監獄
一名在囚人於7月26日上午,被發現左手手腕受傷,隨即被送往仁伯爵綜合醫院進行急救。該名在囚人被送往醫院時,仍保持清醒並能正常對答。經醫院醫生診治後,已於下午2時左右返回監獄。 懷疑自殺的在囚人姓李,47歲,內地人,1995年因殺人罪被判入獄18年,2000年於獄中因殺害另一名在囚人,再被判刑15年,合共被判囚33年。根據獄方的資料顯示,該名在囚人為一名長期病患者,需要定期到醫院接受洗腎治療;並自2003年起因情緒不穩而需要長期接受精神科醫生診治及心理輔導。 在7月26日早上約8時25分,李姓在囚人被獄方發現其左手手腕受傷,監獄醫護人員馬上到場處理,並將其送往仁伯爵綜合醫院進行診治。該名在囚人在送往醫院途中,仍保持清醒並能與醫護人員進行對答。經醫院醫生診治後,已於下午2時左右被送返監獄。監獄社工人員已介入事件,跟進該在囚人的輔導工作;此外,獄方亦會通知精神科醫生跟進有關在囚人的情況。 獄警人員於該名在囚人的囚倉內發現一把被破壞了的剃鬚刀,不排除該在囚人利用剃鬚刀的刀片作自殺工具。獄方已就事件展開調查,以查明事件的真相。
…
民署及交局拜訪沙梨頭坊會 介紹重鋪路面工程及相關交通安排

民政總署及交通事務局日前拜訪沙梨頭坊會,介紹重鋪沙梨頭海邊街、巴素打爾古街工程及相關臨時交通措施安排計劃。坊會代表歡迎有關工程,認為可保障道路使用者安全,但期望當局能將有關工程及交通安排,對公眾產生的影響減至最低。 民署道路渠務部部長羅志堅、道路處工程師何成沃及交通事務局協調處處長莫垂道等,與街坊總會中區辦事處主任莫偉成、沙梨頭坊會副會長陳德英、理事長陸南德、副理事長黃玉蘭、溫慧清、幸惠君等會晤,介紹民署將開展的"重鋪沙梨頭海邊街及巴素打爾古街部份混凝土路面工程"。因應本澳高速發展,大量重型車輛行駛導致路面負荷不斷增加,加上近月持續大雨,引致路面出現不同程度破損或凹陷的情況。考慮沙梨頭海邊街(林茂巷至魚鰓巷)及巴素打爾古街(魚鰓巷至水雞巷)部份路面的負荷及損毀程度,為保障道路使用者安全,民政總署與交通事務局配合協調,將由七月廿七日(本周五)起分階段對有關路段進行重鋪工程。 為盡量減低工程對駕駛者的影響,民署及交局經協調及分析後,該工程安排於暑假期間進行,並分為兩階段開展工程,第一階段工程將於七月廿七日展開,期間相關路段將實施有限度通車,並臨時封閉相關的泊車位及上落客貨區。而在緊接的第二階段工程,則禁止車輛由巴素打爾古街左轉入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整項工程爭取於九月一日前完成。 坊會代表對有關工程及交通安排表示歡迎及認同,指出有關路段負荷不斷增加,加上近月大雨連場,致路面出現破損或凹陷的情況,認為上述重鋪工程完成後,能保障道路使用者安全;亦有坊會代表表示,由於工程於繁忙路段進行,期望施工時能盡量減少對居民及駕駛者的影響。民署及交局回應表示,工程除分階段進行外,在施工路段將設置臨時交通指示符號、指示牌及採取安全措施,並會在工程期間督促承建商做好施工安排,將工程對交通和公眾的影響減至最低;同時,亦建議駕駛者可改用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通往提督馬路或筷子基一帶。民署及交局祈望市民諒解工程期間所帶來之不便,盡量配合有關安排。另外,坊會亦就民政民生及交通問題與民署及交局交換意見。
…
建設柯維納交通樞紐 締造便捷公交換乘空間

位於氹仔柯維納馬路的交通樞紐建造工程將於八月份正式動工,運輸基建辦公室將秉持"以人為本"、"公交優先"和"提高居民生活素質"三大原則,透過建設柯維納馬路交通樞紐,為居民締造一個便捷、可靠、環保、無障礙的公共交通綠色換乘空間。並透過跨部門協作,將施工過程中對周邊的環境和交通影響減至最低。 運建辦技術顧問周偉德、高級技術員歐陽勇、何翠怡今(26日)天向傳媒介紹氹仔柯維納交通樞紐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安排。為改善居民的出行環境,提升公交出行效率,政府於氹仔柯維納馬路建設匯集巴士、的士、輕軌和步行系統的交通樞紐。運建辦過去透過公眾推介,收集到市民對建設交通樞紐的期望,包括增加實用性綠化空間、改善候車和居民步行環境、提倡節能設備和環保出行等。經過設計細化的工作,目前柯維納馬路交通樞紐的設施和佈局已體現了市民的需要,既能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效率,亦將一併優化該區的生活環境。 考慮到整個交通樞紐項目的施工範圍廣大,為減少施工期間對居民的影響,項目將分兩期施工。將於八月正式動工的第一期建造工程,施工地點位於柯維納馬路西側鄰近澳門賽馬會一段。交通樞紐第一期地下層設有可容納59個旅遊巴停車位的旅遊巴停車場;地面層為公共巴士總站,供巴士停泊及上落客之用;上蓋設有社區中心、步行廊道及綠化空間,以強化交通樞紐與輕軌站及周邊住宅區之連接性、便捷性及安全性。 為減少施工時對周邊環境和交通影響,運建辦按工程實際需要安排圍封和協調臨時交通安排,其中,於七月中旬已安排車位搬遷和前期鑽探等工作。隨著第一期工程正式動工,在建設過程中,運建辦更會重視社區關係工作,透過已運作的「輕Zone-輕軌氹仔聯絡站」和安排聯絡站人員,第一時間面對面回應及跟進市民反映的問題。
…
16標書競投魚鰓巷行人天橋建造承包工程
為回應內港沙梨頭區一帶居民的訴求,保障行人過路安全,政府計劃在工聯大廈(即工人康樂館原址)及魚鰓巷之間的一段沙梨頭海邊街興建行人天橋。有關工程今日(7月26日)在土地工務運輸局公開開標,共16份標書參與競投。工程爭取今年9月動工,初步預計至明年第二季完成。 在收到的16份標書中,有兩份標書因欠交文件及沒有按法律規定方式提交標書而不被接納,其餘14份標書全部被接納。14份標書建議的工程造價介乎963萬多澳門元至1,540萬多澳門元不等,最長施工期為210天,估計可提供約35個就業機會。 魚鰓巷行人天橋橫跨路面的部分長約20米、寬2.5米,橋下淨高5.6米,兩端分別連接魚鰓巷及在工人康樂館原址上興建的工聯大廈。 行人天橋的西端會利用魚鰓巷現有停車空間作為落腳點,保留寬4米的行車道,維持該路段的如常通車;並會在魚鰓巷落腳點的上落設施與周邊大廈之間安裝格柵設施,以保障大廈住戶的家居生活不受干擾之餘,也確保有足夠的採光和通風。至於行人天橋東端,因在公共路面已沒有落腳的足夠空間,經與工聯溝通並取得其同意下,天橋的上落設施會設置於工聯大廈內部的共用地方,而且當大廈不對外開放時,有關上落設施仍能繼續獨立運作。 魚鰓巷行人天橋配備樓梯、扶手電梯、升降機、導盲系統及閉路電視等設施,而為避免受水浸影響,天橋的扶手電梯入口處地台會適度升高;升降機並會在遇水浸時自動升高至橋面層。 是次工程估計可提供約35個就業機會,工種包括地基、混凝土、鋼結構、機械及電力等,會優先聘用本地工人。 魚鰓巷行人天橋建造承包工程公開開標
(* 請參閱附件!)
…
「雲計算發展與安全」研討會順利舉行
由電信管理局與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聯合舉辦的專題研討會「雲計算發展與安全」,於7月26日上午十時至下午一時在澳門凱旋門酒店四樓宴會廳順利舉行。 是次專題研討會邀請了三位來自中國內地的雲計算專家及業者,就雲計算技術不同的服務模式、其發展前景及相關的資訊安全等議題進行演講,當中包括由上海和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行政總裁許曉魯先生主講的"雲計算產業的終極驅動力",其內容包括回顧互聯網技術及應用的演變過程、剖析巿場上公私營機構對雲計算中軟件即服務(SaaS)模式所抱有的態度、有關技術的發展趨勢與其對資訊及通訊科技行業的衝擊,以及企業和個人在應用服務時需要考慮的安全問題等;而由上海交通大學網絡計算中心主任,以及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李明祿教授主講的"PaaS平臺的現狀及其關鍵技術",針對平臺即服務(PaaS)模式作出了深入的講解,其中包括PaaS商業價值、其在國際上和中國內地的發展現況,與及相關技術的未來的發展路線與展望;至於由UCloud 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季昕華先生主講的"中國公有雲發展與挑戰",則對中國公有雲產業作出重點介紹,分析雲計算在內地如何促進創新、幫助傳統行業轉型,並從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層面探討推行公有雲所面對的安全挑戰及應對方案。 主辦單位希望透過是次研討會,加強本澳企業和資訊科技業界人員對雲計算技術的認識,並藉着主講嘉賓的經驗分享以及介紹,讓資訊科技人員能掌握有關技術當前的發展狀況與趨勢,並對其安全議題有更深入的瞭解。
…
「齊節約共珍惜.再生水你要識」社區巡迴推廣活動週日舉行
特區政府「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下稱小組)將於本週日(29日)假筷子基綠楊花園休憩區舉辦「齊節約共珍惜.再生水你要識」社區巡迴推廣活動,透過攤位遊戲、展板等方式,以輕鬆、互動、有趣的形式介紹再生水的生產過程和常見用途等,歡迎市民到場參與。 小組為進一步推動節水的工作,配合再生水發展規劃,將於7月29日(星期日)下午二時半至五時,於筷子基綠楊花園休憩區舉辦再生水推廣活動,現場設置多個以再生水為主題的攤位遊戲,並會展出再生水資訊展板,內容包括再生水的處理過程、用途、其他國家使用再生水的例子等。參加者有機會獲贈節水器具及精美紀念品。 是次「齊節約共珍惜.再生水你要識」社區巡迴推廣活動得到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民眾建澳聯盟、澳門生態學會以及澳門環保志願者協會鼎力協辦。攤位遊戲富趣味及教育性,獎品豐富,歡迎廣大市民踴躍參與,響應節水行動之餘,亦可認識再生水,以行動支持澳門構建成為節水型社會。查詢可致電8988 2521。
…
旅遊學院舉辦“布根地葡萄酒”課程

隨著澳門旅遊業的興旺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類型相關行業服務和消費文化的知識需求亦相應地急速膨漲,與及傾向和國際要求接軌。旅遊學院作為培育旅遊及服務業專才的先驅,多年來一直致力提昇業界專業知識和水平,將各範疇裏具代表性的國際性課程引進澳門,備受業界支持及認同。 近年;旅遊學院成功開辦了多個國際專業認證課程,就以與酒店及餐飲行業相關的課程來說包括︰
- 美國酒店業協會育學院 (AH&LEI) 酒店業各範疇管理課程
- 葡萄酒與烈酒教育信託 (WSET®) 的葡萄酒及烈酒基本、中級、高級證書課程
- 國際調酒師協會 (IBA) 專業調酒師課程
- 世界侍酒大師公會 (CMS) 初級侍酒師、認證侍酒師課程及考核 而於7月分開辦的一個國際認可課程,是和法國布根地葡萄酒學校及布根地葡萄酒局 (BIVB) 合辦的 "布根地葡萄酒" 課程。這是一個九小時 (包括考試) 的專業葡萄酒課程,由法國布根地葡萄酒局的課程認可導師負責授課,內容會詳細地介紹布根地產區的所有不同產酒地域、分析它的地方分級制度、區內葡萄品種、葡萄酒風格,與及葡萄酒標籤的解讀等。學員完成該課程及筆試考試合格,將獲由法國布根地葡萄酒學校及布根地葡萄酒局聯合發出之證書及旅遊學院證書各一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