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2010MIECF:大會嘉獎近五十家展商環保搭展
為鼓勵「2010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的參展商及展台承建商以更環保的材料搭建展台,多個協會聯合舉辦「環保展台及綠色電費回贈」計劃,並於今(10)日進行頒獎禮。是次活動有近50間參展商達標獲獎,所有展台的整體環保表現亦較去年改善。 該計劃的目的是希望以獎項嘉許及電費回贈方式鼓勵參展商及展台承建商配合綠色會展觀念,降低展台搭建及佈展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是次活動共有29家參展商及19家展台承建商通過標準,獲得「環保展台嘉許獎」,同時亦得到大會總承建贊助會場電費回贈。 獲環保展台嘉許獎機構的包括澳門館、澳門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澳門節能協會、澳門國際綠色環保產業聯盟、澳門生態學會、綠色城市建設協會、澳門展貿協會,以及其他來自澳門、國內及外地的參展商。 活動由澳門展貿協會、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及澳門廣告商會共同主辦。澳門展貿協會會長林中賢表示:「是項計劃屬澳門會展首創的綠色活動,通過大會之檢核統計。今屆展台的結構可回收比例高達80.90%,比2009增長40%;地毯環保比例達76.38%,與去年相若;燈光照明節能方面的比例為58.57%,比較去年數據,節能度增長高達57.50%,成績令人滿意。」澳門會議展覽協會會長李志忠在頒獎禮致詞時表示,希望藉此活動作為展示平台,推廣綠色會展,令參加者更關注環保,亦能為澳門帶來綠色。 出席頒獎禮嘉賓包括2010MIECF官方承辦單位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代主席陳敬紅、執行委員劉關華、澳門環境保護局局長張紹基、2010 MIECF 展覽項目經理慕尼黑國際博覽亞洲(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翁文浩,以及多名本地業界代表。
…
2010MIECF: 第三屆MIECF今日閉幕 參會人數增長四成
由澳門特區政府主辦的「2010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10MIECF)在今(10)日六時閉幕。大會表示,截至今日下午六時為止,總參會人數為8,216人,增幅超過四成,其中專業參會人士5,990,公眾2,226,共有47個國家及地區派出代表團參會,增長近三成。大會表示,今屆MIECF不論在展覽和論壇兩方面,均達到預期效果。 大會指出,在過去兩屆的基礎上,本屆MIECF在多個方面均有明顯提升。在展覽方面,今屆活動的展場面積較上屆增加近一成,達13,465平方米,共有362家企業和機構參展,較上屆的254家增加42%,參展單位的國家和地區由去年的19個增加至25個。本澳參展商數目也大幅增加,由上屆的72家增加至今屆的114家,收集到的環保投資及產品代理銷售項目共558宗,促成的配對洽談416場,簽約項目共24項。 在論壇方面,本屆活動共有五場官方論壇,分別為「低碳建築及生態都市論壇」、「清潔科技及循環經濟論壇」、「低碳經濟論壇」、綠色商機合作日中的「綠色經濟企業峰會」,以及「國際綠色產業交流會」,共有57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論壇講者及主持人出席,分別來自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巴西、奧地利、新加坡、捷克、芬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及英國。出席論壇人數超過1,000人。 在「綠色公眾日」,大會安排了多項活動,向公眾宣揚綠色生活的理念,包括環保時裝表演、環保樂曲舞蹈表演、綠色工作坊、講座。值得一提的是,大會安排參觀人士試坐電動車,由於現場反應熱烈,大會需延長試坐活動時間,截至目前為止共安排了約300名公眾試坐。「綠色公眾日」參觀公眾超過2,000人。 2010MIECF項目經理幕尼克國際博覽亞洲有限公司表示,MIECF已成為華南地區其中一項最重要的環保商貿活動。 大會宣佈,下一屆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已定於2011年3月31日至4月2日舉行。
…
衛生局就有關甲型H1N1流感疫苗採購數量作進一步說明
流感大流行是世界各國公認的對公共衛生影響最大的疾病。流感病毒是極易傳播的病毒,當一種新的流感病毒出現並可在人類有效傳播時,就會形成世界性的大流行。在20世紀以來人類發生的三次流感大流行,每次均對人類造成巨大的影響,其中以1981的的一次最為嚴重,造成全球超過2000萬人的死亡。因此世界各國政府均十分重視流感大流行的準備和應對工作。流感疫苗接種是防控流感最好的措施。 新的甲型H1N1流感在2009年4月在墨西哥流行時,造成了嚴重的後果。2009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新的流感大流行出現時,衛生局已開始通開公開招標訂購流感疫苗。根據近年來流感疫苗的研發經驗,人體對新流感病毒制成的流感疫苗反應較差,需要2劑接種才有效。當時世界各國專家均認為,每人要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2劑才有效。為了確保每位居民都應受到保護,衛生局按每位2劑的數量訂購了1百萬劑甲型H1N1流感。2009年9月份各地的臨床試驗結果出爐後,發現大部分人只需要1劑,老人和兒童才需要接種2劑,衛生局立刻和供應商商議,退回30萬劑疫苗,將疫苗的採購量減少至70萬劑。至2010年1月,由於疫情相對溫和,很多巿民又擔心不良反應,接種的人數未如預期,故此衛生局和藥廠磋商將供應總量減少至45萬。此數量可滿足一旦疫情突然加重時巿民接種意欲增加的情況。 目前澳門已接種了115628劑甲型H1N1流感疫苗,占採購量的25.7%,成績較鄰近地區稍好。近期鄰近地區仍不斷出現包括過往健康良好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重症和死亡的個案,而澳門則沒有類似的情況出現,這和本澳較高的接種率不無關係。 衛生局強調,世界各地監測和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甲型H1N1流感的安全性;雖然大部分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病情不重,但仍有出現重症和死亡的風險,衛生局仍建議未接種的人士接種。衛生局將繼續提供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種直至今年9至11月份疫苗有效期届滿為止。 由於預計不會再有太多的巿民接種,衛生局正考慮和世界衛生組織商議,將部分剩餘的疫苗捐贈予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同時正考慮和供應商商議,探討在未來數年內以同等金額的季節性流感疫苗和其他疫苗進行交換的可能性。
…
交通事務局向中區社諮會介紹新馬路節假日公交專道
交通事務局就試行新馬路節假日“公交專道"與中區社會服務諮詢委員會意見。局方強調,推行計劃的目的是為舒緩新馬路的交通壓力,鼓勵市民多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新馬路,以達至減少人車爭路,創造更佳的優閒購物環境。 新馬路節假日“公交專道"預計可於今年上半年試行,計劃於周日及公眾假期早上11時至晚上8時,把由龍嵩正街至營地大街之間的一段新馬路列為交通管制路段,只允許巴士、的士及三輪車通行,以及特許車輛進入管制路段,試行期為3個月,期間,交通事務局將檢討計劃成效,研究是否可長期推行。 就計劃的推行,交通事務局日前與中區社諮會交換意見,雙方主要就公交專道所涉及的範圍、對周邊道路的影響、公交配套及措施實施期間的臨時交通安排等問題進行討論。 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表示,根據局方所做的新馬路車流量調查顯示,平日途經新馬路相關路段的車次平均約為二萬架次,而周日則為一萬四千架次左右,因此選取周日及節假日實施公交專道措施,相信其對交通及周邊商戶的影響為最小,與此同時,周日及節假日前往新馬路一帶的人流相對較多,如限制私人車輛進入新馬路,一方面可舒緩新馬路人車爭路的情況,同時亦可鼓勵市民和駕駛者以步行方式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新馬路,有利營造更佳的優閒購物環境。 有社諮會委員認為,要發揮公交專道的效果,關鍵是要盡量提升巴士的運轉率,方便市民和遊客進入新馬路,從而放棄使用私人交通工具。亦有委員建議調整現時新馬路巴士站的設置或重整有關巴士路線,以改善新馬路巴士上落客秩序,避免對交通造成阻塞,交通事務局對此將會作全盤考慮,希望尋求一個合適的改善方案。
…
2010MIECF:第二日活動促成216場洽談
2010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10MIECF)第二日活動(即4月9日),截至下午六時,共有1,709人入場。大會進行了216場綠色商業配對及洽談,現場共促成了9項簽約項目。 涉及的項目包括共同開發水性環保金屬漆;在澳門和葡語系國家銷售陸地方舟電動汽車;柚皮纖維抗菌衛生巾生産投資意向;環保食品盒澳門區域代理合同;"澳門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及專項規劃"及"澳門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調查評估研究"合作協議書;以澳門地區推廣環保科技"微生物科技"項目;以澳門地區推廣發展"廢舊輪胎處理技術"項目,以及中葡可再生能源產業市場締結友好協議書及技術交流合作協議等。 大會明(10)日將舉辦「綠色公眾日」,將展覽開放予公眾參觀,會場內安排了一連串有趣的環保綠色活動,市民更可試坐電動車,歡迎市民參加。 大會設有免費穿梭巴士,接載公眾到場參觀。巴士分別由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澳門廣場)、荷蘭園大馬路(近高甸玉街荷蘭園栢蕙巴士站)及馬場海邊馬路(近黑沙環來來超級市場)開出,服務時間由早上9時至傍晚6時30分,每30分鐘開出一班。參觀人士可享有4小時免費泊車優惠,優惠券可在會場內索取。
…
2010MIECF:「國際綠色產業交流會」介紹綠色產品及技術
2010 MIECF(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今(9)日繼續第二日的活動,在下午舉行的「國際綠色產業交流會」上,多位嘉賓先後發言,介紹不同的綠色產品及技術,尤其是汽車排放污染等問題。 深圳市陸地方舟電動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曉靜在推介公司旗下電動車時強調,澳門憑其地理及地域性優勢,非常適合發展電動車,澳門陸地移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Mr. Pedro Pestana de Aguiar指出,電動車不但有零排放及可使用再生能源的優點,更可減低油價波動的影響。 漢能電動車董事總經理陳自創表示,在電動車發展的同時,亦為要擴大對再生能源的利用,確保上、下游均能同時減排。英國Green Fuels Limited 主席Mr. Colin Hygate則介紹更環保的生化柴油製造方案,利用包括煮食油等原料轉化為柴油供汽車使用。 中國以農立國,雲南師範大學教授張無敵展示全方位的農畜沼氣方案,以4F:即Fertilize, Food, Feed and Fuel的概念:以農產品養殖牲畜,以牲畜的廢料轉化為肥料及燃料,進而支持農耕,令整條供應鏈循環,生生不息,持續發展。 除此之外,作為全球水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副處長謝光武提到,水力發電不但有效利用再生能源,而且更同時能改善水災、交通等問題。同時,國家亦會關注工程附近的水陸生態,在發展及自然環境之間取得平衡。 包括廣西、海南、廣東、貴州、福建及江西等省代表,亦推介本身的可持續發展及企業。 葡萄牙企業MagPower Group 董事Mr. Jaime Domingos Ferreira Silva展示,其公司將平板式光伏太陽能版革新,將陽光聚集,提高發電效能。中國歐盟商會北京建設工作組主席Mr. Massimo Bagnasco以北京一個歐資企業駐京項目作例子,說明環保需要整體思維,利用所有層面節能減排。他最後更以極具意義的口號:「更少個人,更多環境(Less Ego, More Eco)」作總結。
…
2010MIECF:各地講者探討低碳建築及生態城市
2010MIECF:各地講者探討低碳建築及生態城市 2010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第二天的「低碳建築及生態城市」中,來自各地的專家就建立生態城市和環保議題發表了多篇論文。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博士研究生任超在會上介紹了《澳門都市氣候圖及分析》的研究成果,該項研究由土地工務運輸局委託進行。研究團隊建議改善都市氣候的方法,是優化氣道、開放空間、隔熱、綠化方面的設計。 另外,澳門大學副校長黎日隆博士在論壇中介紹橫琴新校區的規劃,他表示,將來校區將會是一個寧靜、少車、步行化的低碳排放量無障礙校園。新校區的教學區和生活區內部將建構舒適、通暢的多層次室內、室外及半室外的立體步行路線,形成整體的校園步行系統,教職員及學生可以以步行和騎自行車為主要交通方式在校區內湩動,機動車輛不會進入步行區域,人車分流,以保障園內舒適安全的步行環境和安靜的生活學習環境。 在節約能源管理方面,校方會利用自然採光、自然通風、遮陽、隔熱等方法,並採用綠色環保、無污染、無放射性的建築物料,減少對能源的浪費及生態的污染。還會以太陽能系統為園林燈、街燈、熱水供電。校園也會回用中水和收集雨水來作綠化灌溉。 中山巿環保局副局長、廣東省環境保護廳代表郭衛華在論壇上表示,近五年,中山市累計投入資金近100億元推進內河整治、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廢物處置、綠化美化、生態保護、濕地恢復、礦山復綠、生態農業、食品檢測、污染監控、優美鄉鎮等12項生態環保工程,飲用水源水質狀況良好,主要河流水質達標率為100%;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功能區標准;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工業固体廢物處置利用率達99.3%。 出席「低碳建築及生態城市」論壇的還有多位講者,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環境學院院長、新加坡市區重建局董事成員王才強教授講述了新加坡如何規劃可持續增長;巴西聖保羅大學建築及城巿規劃學院教授Leonardo Marques Monteiro博士,從建築及城巿規劃為例,介紹了巴西在能源及環境問題的經驗;偉信顧問集團管理顧問Gary Foster分享了英國綠色建築與產業共生的經驗;Baumschlager Eberle Hong Kong Ltd.總裁Ulrich Geissler 以許多環保建築物為例,講述可持續設計及建築的方向。
…
2010MIECF:即熱冷媒熱水機節能70%
2010 MIECF上,有參展單位展示了“即熱冷媒熱水機”,回收冷氣機製冷時排出之熱量,達至再製冷及製熱多種功能,較一般冷、暖氣機節能70%。 「地球發燒」影響自然環境、生態,要拯救日益嚴重的危機,節能減排是重要的課題。太陽能的使用無疑可達一定效果,但人口密集的城市,高樓大廈櫛比鱗次,難以發揮太陽能的最大能量。一種回收製冷排出的熱力同時燒熱水的“空氣能”冷熱機應運而生。 “澳門節能協會”在今屆環保展場中,向來賓介紹了這台名為“即熱冷媒熱水機”,簡單而言,是通過回收冷氣機製冷時排出之熱量,達至再製冷及製熱多種功能。 “澳門節能協會”常務理事陳俊雄,向記者介紹這個節能系統時指出,這個機組之特點是一機多用,同時具備,冷氣模式、暖氣模式、熱水模式、冷氣加熱水模式及暖氣加熱水模式等5大功能。然而,多種功能只是同耗1個單位的電量。 測試證明,這個機組更較一般單一冷氣機、暖氣機節能70%。例如一家高級服務式公寓,在引必此系統前,用於熱水的煤氣費夏天每月約2.5萬元,冬天更須3萬元。採用“即熱冷媒熱水機”後,平均每月僅花約6千元電費在燒熱水上。既經濟,又達到節能減排效果。 在本屆的展品中,類似的節能製冷熱系統品牌甚多,說明這門節能減排的項目日漸受重視。
…
澳門業界積極開拓電動車商機
澳門機動車正朝電動化邁進,今屆MIECF展示了各式各樣電動汽車、電動摩托車,顯示澳門機動車電動化的目標。 可持續發展是近年經濟的新動力,當中電動車是重要的一環,為了配合這方面發展,澳門環保業人士積極引入電動化汽車新元素。 在2010 MIECF上,簽署了多項引入、研發電動車及相關硬件的合作意向書。今(9)日簽署的其中一項合約,就是將內地生產的電動車,引進澳門並通過澳門打開葡語系國家市場。簽約雙方為澳門陸地移動集團有限公司及深圳市陸地方舟電動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澳門陸地移動集團董事吳川柱於簽署合約後向記者表示,這次簽約,主要是將電動車引入澳門市場,並通過澳門葡語系國家的平台,開拓當地市場。 兩日來簽署的相關項目還有:韓國同寅有限公司與澳門澳鑫環保能源科技及發展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環保電動車輛生產廠」、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與澳門聖約瑟大學簽署「電動車對環境影響之研究計劃」。硬件方面則有澳門泊車管理股份限公司與香港萬有富士自動販賣機的「電動車充電計費系統方案」。 澳門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理事長、澳門泊車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馬志毅介紹“充電計劃”內容時表示,機動車電動化,須先要解決充電問題。「電動車充電計費系統方案」主要是對機動車的充電及更環保的太陽能儲電三方面的配件、計費等作多方面研究,預計年內會有結果。
…
2010MIECF:各國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
2010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第二天的「清潔科技及循環經濟論壇」中,再新能源成為其中一個重點議題,當中風力發電及光伏太陽能均被視為新出路。 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官馬學祿先生表示,太陽能光伏近年急速發展,在再生能源界擔當起重要的角色。技術日漸成熟下,有生產商估計在2012年,以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的每度電價格,會跟以傳統熱電發電的價格接近。他又提到,現時除了德國、西班牙、美國及意大利等,中國、法國、澳洲及捷克等國家都加快光伏太陽能發展的步伐。馬先生又在簡報中提及,興建一所1億2000萬千瓦傳統熱電發電廠的成本為4800萬元,而1億千瓦的風力發電場的成本則為6000萬元,反映了以風力發電這種零排放技術,其投資成本較舊有技術大幅減低。 葡萄牙方面,該國的可再生能源企業協會主席António Sá da Costa 亦預期,除了她們一定使用的水力發電外,風力發電及光伏大陽能發電的比重將會不斷增加,其中以風力發電為主。葡萄牙在1945差不多全以水力發電供應國內需要,直至60年代才開始興建熱電發電廠。他預期,將來葡萄牙再不會依重傳統高排放的熱電發電,而除了上述3種再生能源外,亦會利用生化能及地熱能來滿足需求。他估計,今年葡萄牙來自再生能源發電的總量會首次超過熱電發電,其差距且會隨年擴大。 以現時的發展,António Sá da Costa相信,葡萄牙除繼續依靠已發展成熟的水力發電外,風力發電及光伏太陽能發力都會成為主流,特別是後者,因為無論任何地方都有陽光,這些能源應該好好利用。 António Sá da Costa預期,葡萄牙能夠順利在2020達至歐盟的減排要求,而且更有機會超越該水平。在同一場合,葡萄牙環境署副署長Luisa Pinheiro表示,她們正不斷優化廢物處理政策,以配合全球步伐。 世界貿易組織顧問廖陳慧珍則提到,各國可利用開放貿易,對環境及氣候變化帶來支持。不約而同地,António Sá da Costa總結演講時表示,雖然葡萄牙只是一個較小的國家,而中國則是個大國,但葡萄牙的再生能源發展的經驗,仍然可以帶到中國,由小至大地慢慢發展。澳門這個具特色的地方,就是中葡雙方就再生能源發展合作的最佳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