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特區政府關注弱能人士服務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8)日下午在政府總部與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會面。潘志明向行政長官介紹了澳門明愛的整體服務以及設施。行政長官亦肯定澳門明愛多年的工作。 明愛中心長期以來照顧老人、弱能人士及殘疾人士等,崔世安表示,特區政府一向對弱勢社群表示高度的關心和照顧。在會面中,他要求潘志明就現時明愛服務的軟硬件設施提交一份報告,以便特區政府進行相關的研究。 會面期間崔世安對澳門明愛的創辦人陸毅神父表示慰問,並給予高度評價,肯定了陸毅神父在扶助弱勢、構建社會服務等工作上的貢獻。 另外,雙方就發展明愛的安老服務、教育服務以及青少年服務等議題交流意見。
…
能源辦與南網制定未來十年對澳輸電規劃
能源業發展辦公室和南方電網公司於2009年底完成了《2010-2020年南方電網向澳門輸電規劃研究》的評審工作。由資深電力專家經科學論證後,制定了向澳門輸電規劃的中期方案以及長期發展的方向。該研究訂定了南方電網向澳門輸電的短、中、長期的輸電規模,輸變電工程項目建設等,為澳門未來10年的用電規劃,輸電質量等提供科學的研究基礎,可保證對澳門長遠穩定的電力供應。 雙方下一步的工作是對有關方案的配套項目進行進一步技術和經濟性分析,並結合最新的經濟發展規劃及電網規劃作出適時的滾動修編,務求切合兩地的電網發展,發揮地區的優勢互補,為澳門長遠的供電安全和穩定提供最大的保障。
自1985年開始,澳門已與廣東電網合作通過鄰近的珠海電網向澳門輸入電力,輸電通道由開始的110kV輸電通道發展到2008年開始投運的220kV輸電通道,提升了輸電電壓等級,輸電能力亦由當初250MVA增加到目前的1050MVA。輸入電量亦從2006年開始明顯增加,到2007年輸入電量首次超過澳門本地發電量,2008年及2009年均超過六成。
能源辦自2005年成立後,與南方電網公司保持了緊密的交流和合作,並根據《泛珠三角區域能源合作“十一五”專項規劃》相應地開展了區域能源合作,在2006年底已完成了《南方電網供電澳門中長期輸電規劃》,為澳門未來十年的用電提供了基礎。為確保澳門長遠的供電安全和穩定,能源辦與中國南方電網有限公司在2008年簽署了“關於2010至2020年電力合作框架協議”,確認雙方在加強電力合作上的意願及合作內容,及確立雙方工作交流機制的框架等。
根據協議內容,澳門特區政府和南方電網公司將共同委託第三方進行“2010-2020南方電網向澳門輸電規劃研究”,作為協助制定2010年到2020年的輸電規劃方案,以訂定電網建設。因此,去年雙方共同委託了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開展了《2010-2020年南方電網向澳門輸電規劃研究》的規劃研究和編制工作,分析了澳門、南方五省(區)的能源資源狀況及分佈,並對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和珠海電網現狀及發展規劃進行分析;結合南方電網和澳門電網規劃,在保障供應的前提下,按照安全、經濟、合理、可行、遠近結合、統籌規劃的原則,對南方電網向澳門輸電方案進行研究。
通過充分的論證分析,研究單位提出了2010-2015年南方電網向澳門輸電的推薦方案,並對2020年的輸電方案進行了展望,同時對相應方案進行投資估算。2009年10月在廣州番禺召開的專家評審會議,邀請了內地電力規劃研究單位及高等學府等多位專家學者出席,共同就規劃研究成果進行論證和分析,以便對規劃方案作出修正和完善。綜合評審會議上提出的問題和意見,廣東省電力設計院對送審稿報告進行了補充修改,完成了《2010-2020年南方電網向澳門輸電規劃研究》最終報告。
研究中以《南方電網向澳門中長期輸電規劃》中2015年的負荷預測水準為基礎,依據“十一五”中後期澳門地區負荷的發展速度,調整了相關各規劃年的負荷預測水準,與當前實際情況更為接近。南方電網向澳門輸電規模自2005年起至2020年每五年的年均用電量增長率分别為52.7%、15.6%及2.3%;至於向澳門輸電最高供電負荷方面每五年年均增長率分别為27.8%、16.4%及2.3%。此外,並按此作為基礎對方案作出了相應的敏感性分析。
為配合中長期輸電規劃,研究中提出輸電方案,包括不同規劃年在珠海電網輸變電工程項目(參見表一及圖一)。到2015年,澳門北面有珠海至鴨涌河站3回220kV電纜線路和南面有琴韻至蓮花3回220kV電纜線路,通過澳門內部的兩回220kV電纜線路,形成南北互濟的格局;珠海電網亦會有東面的500kV加林站和西面的500kV國安站,通過廣東電網的500kV主幹形成強大的環形網架,同時加強珠海220kV電網的優化,為保證澳門的供電可靠性提供了強大後盾。 表一 輸電通道及珠海輸電優化建設項目 年份 輸電通道及珠海輸電優化建設項目 通道輸送能力 預測需 2010 年 • 珠海新建 220kV 琴韻站及擴建兩個主變間隔; • 澳門新建 220kV 蓮花站及擴建兩個主變間隔; • 珠澳新建連接琴韻站至蓮花站的雙回 220kV 電纜線路。 960MW 730.0MW 2013 年 • 珠海新建 500kV 加林站及擴建兩個主變間隔、增設四回 220kV 線路、改接或解口八回 220kV 線路; • 澳門擴建 220kV 蓮花站一個主變間隔; • 珠澳新建連接琴韻站至蓮花站的單回 220kV 電纜線路。 1400MW 1090.0MW 2015 年 • 珠海增設四回 220kV 線路、改接七回 220kV 線路。 1400MW 1345.8MW 2015-2020 年 • 珠海增兩個 220kV 變電站、改接或解口六回 220kV 線路。 • 在高負荷方案中,考慮 2016-2020 年期間增設 220kV 輸電通道。 1750MW 1485.8MW 輸電方案2010輸電方案2015輸電方案2020輸電電纜工程珠海220千伏變電站
…
周三晚舉辦大三巴規劃公開說明會
為進一步加深廣大市民對大三巴整體規劃的認知,政府跨部門小組繼早前舉行多場專場說明會後,本周三(10日)晚上八時假澳門理工學院禮堂再舉辦一場公開說明會,詳細向市民介紹世遺核心區(大三巴)整體規劃,歡迎有興趣的市民踴躍到場參加。 大三巴作為本澳世遺核心區,極具歴史價值,其整片景區對周邊以至全澳的文化旅遊景點和經濟均起着幅射及帶動的重要作用,特區政府對此予以高度重視,並於去年成立由土地工務運輸局、旅遊局、文化局和交通事務局多個部門組成的跨部門工作小組,全力開展大三巴世遺核心區及其周邊地區的整體規劃研究工作,希望能重塑大三巴區旅遊及文化資源,改善舊區環境以及優化交通配套設施。 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已於上月底分別向交通運輸業界、旅遊業界、坊會及關注歷史文物團體舉行了四場專場說明會介紹大三巴整體規劃,說明會上,與會者在聽取介紹的同時,亦踴躍提問及反映意見。為更好地讓廣大市民了解大三巴整體規劃,政府跨部門小組將於本周三(10日))晚上八時假理工學院禮堂舉辦公開說明會,進一步向市民闡述大三巴整體規劃的詳情,歡迎有興趣的市民出席。。
…
《中葡文翻譯及傳譯培訓計劃》開課
為回應特區政府對中葡翻譯人員的需求,行政暨公職局與歐盟傳譯總司合作,制定《中葡文翻譯及傳譯培訓計劃》,培養中葡翻譯人員。該計劃於3月8日開課,開課禮於上午10時在行政暨公職局舉行,由行政暨公職局局長朱偉幹主持,培訓計劃合作伙伴歐盟傳譯總司派出代表Dr. Fernando Leitão出席。 朱偉幹局長在開課禮講話中除感謝歐盟傳譯總司和課程導師們的合作和支持外,還重點勉勵學員們不論在澳門或外地受訓期間要認真學習和守望相助,行政暨公職局、合作機構以及學員所屬部門亦會盡力提供協助。 培訓計劃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在澳門特區進行的理論實踐培訓(翻譯)及在崗實踐培訓(翻譯及傳譯),為期五個月。內容包括有關公共行政範疇及法律範疇的中葡/葡中翻譯知識培訓,以及在行政暨公職局公共行政翻譯中心進行的中葡/葡中翻譯及傳譯在崗實踐培訓。 第二部分將由歐盟傳譯總司派員到澳對學員進行接續傳譯培訓,並安排學員到歐洲布魯塞爾和葡萄牙進行為期兩個半月的即時傳譯培訓。 經過嚴格甄選,首年的培訓課程共有16名學員成功獲得錄取就讀,16名學員分兩班上課,課程為期十個月,其間兩個半月於歐洲布魯塞爾和葡萄牙上課。合格完成培訓課程的學員將以編制外合同形式為澳門特區政府提供為期一年的服務,為澳門特區政府翻譯隊伍注入新血邁開了重要的一步。
…
本地沒有新增確診甲流患者
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大流行警示維持在6級,嚴重程度為中等;本澳警示級別為第6級藍色,本地疫情為一般。 3月7日,因流感樣症狀而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症室求診的兒童占兒科求診人數的46%,成人則占成人求診人數的14%。3月8日,本地沒有班級因流感樣徵狀群集事件而須停課。沒有新增確診感染甲型H1N1流感。由去年6月18日至今,累計已有3594人確診感染新型H1N1流感,17名感染者患肺炎,4名感染者需要使用呼吸機治療,2名感染者死亡。衛生局仍在繼續密切監測學校、院舍和其他機構流感流行情況。 截至3月8日下午,本地沒有甲型H1N1確診患者住院接受治療。 3月8日,有80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由去年11月23日至今,累計已有114530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 (流感應變協調中心 24 小時熱線電話: 28700800 傳真: 28700863)
…
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將於本周三往珠海考察訪問
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中心一行將於三月十日赴,期間將會拜訪珠海市委政研室、珠海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以及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就促進區域之間的互利發展、珠澳同城化的戰略部署、強化未來合作等具體事宜進行內部座談。此外,訪問團亦將參觀橫琴的重點發展項目,實地了解橫琴新區的規劃和的發展態勢,相關的訪問成果以及政策建議,可持續中心稍後將會呈交予行政長官崔世安,作為施政上的重要參考。 考察訪問團由可持續中心主任謝志偉、副主任吳志良和副主任鄭華峰率領,全職顧問楊道匡、中聯辦研究室主任陳永浩以及研究室綜合處幹部房正國等亦隨行出訪。繼珠海市委政研室於本年初拜訪可持續中心後,訪問團一行十五人於十日早上回訪珠海市委政研室。可持續中心今次回訪將重點與珠海市委政研室進一步探討珠澳同城化的戰略部署,如何抓緊推進區域合作的契機,強化珠澳之間的經濟融合、優勢互補,使珠澳兩地不論在經濟、民生、基建等方方面面均能達至互利共贏、可持續發展。同時,雙方將繼續為實現珠澳同城化而需制定的政策措施進行一系列深化的研究,並積極推動各政府機構、學術單位、民間組織共同探索珠澳合作的發展空間。 此外,訪問團亦將拜訪珠海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以及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可持續中心將藉著此次考察訪問的機會,深入了解珠海未來的發展規劃安排,與相關部門共同探討珠澳如何攜手合作,推動橫琴新區開發以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如何把握橫琴新區規劃與發展,加強珠澳兩地長遠的經濟融合,增強珠澳的整體競爭力。而訪問團是次將考察多個珠海的重點發展項目,包括珠澳跨境合作區(珠海園區)、長隆海洋世界、澳門大學橫琴校區以及十字門中央商務區,以便實地了解橫琴的最新發展情況。有關是次的訪問成果,可持續中心將會予以整合和分類,並將相關的政策建議呈交予行政長官崔世安,作為施政上的參考依據。 據了解,可持續中心稍後將總結是次的訪問行程,而在訪問期間取得的意見和建議,亦將作為正進行修訂的《澳門城市概念性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參考。新修訂的《綱要》將充份配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以及《橫琴總體發展規劃》之推進落實,從而確保澳門城市的發展戰略規劃和與之相呼應的城市規劃,既能符合粵港澳緊密合作的區域發展趨勢,又能凸顯澳門在區域乃至國際間的區域競爭優勢。至於新修訂的《綱要》文本,可持續中心將於三月下旬至四月期間,首先在政府內不同部門作諮詢以及舉行內部論證會議,而稍後再拓展至本澳不同的專業界別,乃至本澳、內地和國外的專家學者。
…
打造綠色通道 推動綠色生活 第三屆MIECF四月舉行
為繼續推動澳門成為中國與國際間的環保產業平台及宣揚環保理念,澳門特區政府將在今年4月8 - 10日,連續第三年舉辦「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MIECF)。 2010MIECF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及環境保護局承辦,泛珠三角九省區政府及香港特區政府協辦,並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及國家環境保護部為特邀支持單位。 2010MIECF以「綠色通道︰綠色知識、綠色科技、綠色融資」為主題,主要透過展覽及「低碳建築及生態都市論壇」和「清潔科技及循環經濟論壇」兩項論壇活動,輔以綠色商機合作日、商業配對、技術參觀及多元化的交流活動,宣揚綠色精神,促進本地與國際間的合作,分享最新環保科技及方案,為不同企業創造更多商機。 在開幕式上,行政長官崔世安、中國及其他國際環保及相關領域高層官員、國際環保專家等將發表主題發言。大會預計,為期三天的2010MIECF將能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參展商、專業買家、專家、學者及公眾。 展示科技成就 推廣產品應用 在展覽方面,今屆活動的展場面積較上屆增加超過一成,達13,775平方米。大會表示,現時招展情況理想,200多個參展企業和機構早把展位訂滿。展覽設置多個主題展區,包括澳門館、泛珠展區、歐盟館、澳門環保及節能產業展區、低碳生活館、內地海外環保企業展區及中國石化協會展區等。 另外,美國、德國、葡萄牙、巴西、加拿大、瑞士、比利時、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巴基斯坦、上海市、珠海市、中山市、江門市等地方代表將設置展位,介紹當地先進環保產品、設備、技術和產業市場。展覽將於4月10日向公眾開放,歡迎各界人士參觀。 參展之國際知名企業包括EDP、Lamor、三菱化工、Brookers、Hyflux、STSE、南光集團及澳門威尼斯人集團等。其他知名參展商包括GE水處理事業集團及真明麗集團有限公司等。 展覽內容包括綠色建築及智能城市、綜合廢物管理系統、可再生能源、光伏及太陽能、低碳技術、3R綠色質量管理、電動車、電動電單車、去污設備、LED節能燈等。 大會希望,今屆MIECF不單可繼續推動澳門成為中國與國際間的環保產業合作平台,也能為澳門引進環保技術,促進環保產業發展,並使技術輻射到鄰近區域,並可進一步拓展本澳和內地與葡語國家的環保產業合作。 另外,澳門館不單採用百分百可回收循環再造或回收的物料建造,其設計亦別具心思。澳門館的中心點設有一個「天圓地方」的裝置,展示一片晴空萬里和一株智慧大樹,正正回應著MIECF所呼籲的環保理念。 交流環保經驗 分享科研心得 在4月9日開展的綠色論壇,分為「低碳建築及生態都市論壇」和「清潔科技及循環經濟論壇」兩部份。「低碳建築及生態都市論壇」將聚焦在城市生態、低碳交通、綠色智能建築及低碳技術等議題上,而「清潔科技及循環經濟論壇」則會重點探討國際與產業界在推動綠色經濟方面的合作,尤其是中國與歐盟間的互動交流。 來自超過1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和國際組織的官員、專家、業界領袖,將與聽眾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以推動綠色生活的普及和實現。 此外,於4月9日下午將舉行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環境保護局以及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合辦之“低碳經濟論壇”,探討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關係,以及石化行業在發展低碳經濟中之作用等議題。 如對相關內容有任何查詢,請聯絡2010MIECF秘書處,電話:(853) 8798-9675,傳真:(853) 2872-7123,電郵:miecf2010@ipim.gov.mo,或瀏覽大會網站:www.macaomiecf.com
…
設立會展業發展委員會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今(8)日刊登了第56/2010號行政長官批示,設立會展業發展委員會,協助政府制定會展業的發展策略、措施和政策。批示於公佈翌日生效。 促進本地產業適度多元化、打造國際休閒旅遊中心和區域性商貿服務平台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發展的總目標,而會展業的良好發展既可善用本地的旅遊資源,也可優化商貿服務平台的功能,適當地促進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為此,有必要成立會展業發展委員會,匯集政府、行業代表及社會各界的意見及力量,從而創造良好環境,推進會展業的健康及可持續發展。 委員會的職責為:(1)就訂定及執行會展業策略、措施和政策,以及相關的法規草案發表意見及提出建議;(2)為發展會展業並提升其競爭力,制定意見書、建議及提議;(3)搜集、整理及研究會展業資料,尤其涉及其他國家及鄰近地區的會展業發展狀況資料;(4)跟進及分析會展業的發展情況;(5)對主席安排的其他事項發表意見。 經濟財政司司長擔任委員會主席,經濟局局長任秘書長,其他成員還包括:海關、貿易投資促進局、旅遊局、澳門世界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澳門中華總商會、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澳門展貿協會和澳門廣告商會代表、以及其他商會代表和與委員會職責相關領域內的知名人士。 委員會可按需要設立工作小組,就其職責範圍內的專項課題進行研究及制定意見書和建議。主席可邀請公共或私人實體的代表,以及對所討論事宜有認識及經驗的專家或專業人士出席委員會的會議,但該等人士無投票權。
…
監獄望市民理解<BR> 聘請外籍獄警為切合實際所需
有關招聘外籍人士來澳擔任獄警的工作,是由於回歸前,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穩定的因素,致使當時的澳葡政府決定從外地聘請人員來澳擔任獄警職務,以協助本地的獄警人員,共同維持監獄的正常運作。因此,在1999年之前,監獄已招聘了100名的尼泊爾籍人士來澳擔任獄警。 回歸後,監獄也曾就是否需要保留外籍獄警的事宜作出討論,考慮到澳門地小人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較密切及複雜;而且根據防患於未然的管理方針,避免再次發生回歸前的混亂狀況;與此同時,如改變現時運作效果良好的系統架構,不排除可能構成監獄內部保安及司法運作上的危機,更有可能令整體公共利益的持續發展也受到影響。所以,維持一定比例的外籍獄警人員,以協助本地獄警人員執行職務,保障監獄的正常運作,是符合實際情況需要的。 回歸後,澳門監獄的人力資源,長期也處於緊張狀況。在此期間,監獄不斷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本地獄警的招聘開考,惟效果未如理想,詳細情況如下表︰ 開考年份 招考空缺數目 完成各個階段並通過考核 最後就職成為獄警的人數 2001 25 19 2003 25 17 2004 35 31 2006 89 21 2007 63 33 2009 35 訓練中 同時,在回歸後,尼泊爾籍獄警亦陸續出現離職的情況,雖然監獄在2006年也曾派員赴尼泊爾進行招聘,惟因當時當地的政局問題,招聘效果亦未如理想。因此於2007年底,監獄便在越南進行招聘。但無論在1999年以前或以後,監獄所聘請來澳擔任獄警職務的外籍人士,均於其所屬國家曾接受軍事人員的訓練,且大部份人員還具備在軍隊服務的經驗;此外,上述人員還需要通過監獄的嚴格甄選,以確定他們的條件是符合法律及法規的有所規定。根據資料顯示,在2000年1月,監獄的外籍獄警有100人,佔當時總獄警人數百分之二十六;而截至2009年12月,外籍獄警只有81人,佔總獄警人數百分之十八。 此外,有關本地獄警的招聘,是根據獄警隊伍人員職程內的職位(俗稱實位)來進行,亦只有本澳永久性居民可以投考;而外籍獄警是以散位合同的形式作出聘請。所以,招聘外籍獄警,並不會導致獄警隊伍人員職程內職位數目的減少。 綜合上述各點,維持監獄的正常運作是獄政管理的首要任務,而獄方是按照法律並在符合實際情況的需要下,聘請一定比例的外籍專業技術人員來澳擔任獄警工作,以輔助本地獄警,保持監獄的正常運作。此外,監獄於今年年底,將會展開本地獄警的招聘開考,以填補職程內的現有空缺,希望符合開考條件的本澳市民屆時能踴躍報考。
…
世界水日系列活動 全民關注水源質量
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將於3月份舉辦“2010世界水日系列活動”,包括“填字遊戲”、“構建節水城市──美化牆身大行動”、“澳門自來水開放日”、“世界水日嘉年華”,並配合各項宣傳教育工作,向全澳市民推廣節約和珍惜淡水資源、關注水質量的理念。
聯合國於1993年的環境與發展會議中,訂立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旨在推動世界各地對水資源進行綜合性規劃管理,正視日益嚴峻的淡水資源短缺問題,加強對水資源保護,開展廣泛的宣傳以提高公眾對保護水資源的認識。
今年「世界水日」以“水質量”為主題,並以“保障清潔水源,創造健康世界”為口號,反映了水質量與健康的密切聯繫,呼籲世界各地重視水資源的質量和數量。本澳近年鹹潮上溯的情況日趨嚴重,供水質量備受關注,幸得中央以及上游省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實施水域流量統一調度,使供澳原水質量得到保證。
為推廣「世界水日」,小組將於3月份舉辦「2010世界水日系列活動」,呼籲社會各界和全澳市民節約珍惜淡水資源,關注水質量。其中“世界水日填字遊戲”現已展開,由即日起至3月20日,市民可在填妥遊戲表格及聯絡資料後,交回萬里長城港務局大樓、媽閣廟前地海事博物館、或林茂塘海邊大馬路海港樓。表格可在小組網頁(www.marine.gov.mo/waterconservation) 下載,或在網上填妥後直接提交。參加者有機會獲贈節水器具和購物券等豐富獎品。
“2010世界水日系列活動”還包括3月13日“澳門自來水開放日”、3月20日“構建節水城市──美化牆身大行動”、以及3月21日在友誼廣場舉辦的“世界水日嘉年華”,小組希望透過上述活動,進一步加強節約和保護淡水資源的教育宣傳工作,提高人們對節約用水和水質量的重要性的認識。小組呼籲本澳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共同響應「2010世界水日系列活動」。如有查詢,請致電8988 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