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社會工作局避寒中心3月7日起開放
鑑於氣溫將逐步下降,社會工作局位於青洲收容所街的避寒中心於今日(3月7日)傍晚6時起對外開放,直至天氣回暖。中心內備有棉被、飲品及杯麵供避寒人士使用。 由於日間氣溫稍為回升,避寒中心於每開放日早上10時至下午6時期間會暫停開放;當日最低溫在10度或以下,則全日開放。
…
交通事務局重整沙梨頭海邊大馬路及青洲河邊馬路交通環境
交通事務局將陸續對本澳多條街巷的交通標誌和標線作重新規劃,以更好地改善本澳的交通環境,其中包括在沙梨頭海邊大馬路信濤灣至駿悅軒的一段道路增設黃實線及禁止停車標誌;另外,亦會在鄰近青洲河邊馬路的一幅空地增設電單車車位。 交通事務局正持續檢視本澳各區道路的交通環境,對一些通行條件未如理想的街道會作重新規劃。就有居民反映,位於沙梨頭海邊大馬路由信濤灣至駿悅軒的一段道路,由於未被規劃及沒有任何行車標誌,故現場經常有車輛停泊,阻礙行人通行。交通事務局經派員到現場視察,認為該道路較為狹窄,同時行車路之標線亦已褪色,因此將該道路設為單向交通,並會翻新現場標線及增設禁止停車標誌,避免車輛違例停泊阻礙通道。 另一方面,鄰近青洲河邊馬路靠近青洲大馬路的一幅空地,以及近青洲新馬路的海棠巷,由於沒有設置任何交通標誌和標線,同樣經常出現車輛胡亂停泊的情況,故此,交通事務局經研究後,將在鄰近青洲河邊馬路之空地設置兩列共長40米的電單車車位,並把青洲大馬路巴士站旁的電單車位改為輕型汽車咪錶車位,以及設置相關的交通標誌和標線,至於海棠巷出入口處由於連接行人路,為防止車輛進出對途人構成不便,局方將在該巷口增設“禁止通行"交通標誌,明確禁止車輛駛入。 上述工作將安排於本月9日(周二)及10日(周三)展開,完成後交通事務局會密切留意有關情況,適時作出檢討。公眾如對交通問題有任何意見,可致電交通事務專線8866 6363反映。
…
修訂噪音法諮詢文本首場公開介紹會今舉行
環境保護局已就修訂噪音法展開為期一個半月的諮詢工作。為更貼近社會廣納市民意見,首場修訂噪音法諮詢文本公眾介紹會今日(3月6日)上午11時假三盞燈休憩區舉行。首場介紹會吸引近百名市民出席,共同就修訂噪音法建言獻策。 環境保護局局長張紹基在會上介紹了修訂噪音法諮詢文本的具體內容,並分析了本澳目前的噪音問題,特別是由噪音引起的投訴個案亦明顯上升,已成為社會不容忽視的問題。 以2008年為例,當局總共收到4千多宗投訴,社會生活噪音引起的投訴佔62%,工程施工引起的投訴佔22%。據分析,傳統撞擊式柴油打樁機發出的噪音比一般可接受聲級(85分貝),超出約40分貝或響度強約16倍。根據2008年的工程個案進行分析,估計該年受到建築地盤使用傳統撞擊式柴油打樁機產生噪音影響的居民超過二萬人次。社會生活噪音方面,據2002年至2008年統計,噪音來源主要來自“嬉戲及喧嘩”,至2008年,有關投訴個案更上升至約1300宗。 有見及此,特區政府啟動了噪音法的修訂工作。關於管制打樁工程噪音的建議,在參考鄰近地區的經驗,以及分析本澳城市空間佈局和人口高度密集的環境,諮詢文本建議優先禁止在人口密集的城區及醫院、學校等噪音敏感受體200公尺範圍內使用傳統撞擊式柴油打樁機及同類機械。環保局強調,目前訂出之方案已將保障全澳市民利益為依歸,甚至訂出比鄰近地區更嚴、更具操作性的方案。實際上,按照諮詢文本“200公尺範圍”之標準,整個澳門半島均不能使用傳統撞擊式柴油打樁機及同類機械,氹仔90%以上的地方,以及路環生態保育區等,均不能使用上述機械設備。 另一方面,諮詢文本亦建議將社會生活噪音列入噪音法的管制範圍。由於生活噪音具突發性、不持續性及不易測量等特質,若訂出太具體的標準,則過於規範及欠缺實際操作的靈活性,故建議社會生活噪音由警方監察,警員就有關個案現場取證,倘發現違反規定,將依法處理。然而,當局仍期望以市民的個人感受為主線,並以教育市民注意生活噪音或會影響他人為目標,訂出相關方案,令市民身同感受。 在首場介紹會上,多位市民分別就噪音問題發表意見,張紹基局長、環境污染控制廳廳長葉擴林等亦認真聆聽了市民的心聲,並即場解答了有關問題。局方並承諾未來仍會多聽社會各界意見,令修訂工作更趨完善。 另外,環境保護局將於本月27日(周六)下午3時30分假飛喇士街休憩區(綠楊花園休憩區)舉行第二場公眾介紹會,歡迎市民踴躍參加。如公眾對是次修訂噪音法諮詢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於2010年4月16日或之前,以郵寄、電郵(ruido@dspa.gov.mo)或傳真(2872 5129)等方式向環境保護局發表意見。此外,如公眾對是次諮詢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環境保護局2872 5134查詢。
…
崔世安總結北京行程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6)日總結北京行程表示,這次到北京主要是列席人大會議,聽取總理溫家寶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談到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以及旅遊業的發展,特區政府會按照總理的指示,鞏固澳門作爲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地位,同時加強粵港澳之間的合作。 崔世安表示,此行先後與廣東省省委書記汪洋、省長黃華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會面,大家都認為要共同努力,落實執行《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他相信在粵港澳三地良好合作的基礎上,在年中舉行的合作會議,會提出實質的計劃,由政府牽頭落實有關合作項目,具體包括文化產業、會展業、旅遊業、中醫藥業和教育事業等領域。 談到特區政府即將發表的旅政報告,崔世安表示,雖然數據顯示澳門經濟有復甦的跡象,但政府不會掉以輕心,會致力保持全局穩定,保就業,保民生,加強對弱勢社群的照顧,並堅持科學決策,建立廉潔高效的陽光政府。 行政長官一行將於明日上午啟程返澳。
…
崔世安晤邵琪偉談旅遊合作
行政長官崔世安與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會面,就如何加強內地與澳門的旅遊發展合作交換意見。 正在北京的行政長官崔世安今(6)日上午與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會面,彼此進行親切交談。邵琪偉首先恭賀崔世安就任行政長官。談及內地旅遊業的發展,他表示,在國際金融危機之下,內地整體旅遊業保持平穩發展,國家旅遊局將一如既往,加強推動內地與澳門的旅遊發展合作。 崔世安感謝內地對澳門旅遊業的支持,他表示,第三屆特區政府會根據中央的指示,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鞏固澳門作爲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地位,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他表示,內地是澳門最主要的客源市場,澳門一方面要提高旅遊服務素質,一方面要加強規範業界的不規則行為。他又希望內地與澳門可以加強區域旅遊合作,互補發展 。
…
交通事務局就推行新馬路公交專道聽取坊會意見
交通事務局日前拜訪新馬路區坊眾互助會,就推行節假日新馬路“公交專道"計劃聽取意見,局長汪雲表示,計劃擬於節假日時期,把由龍嵩正街至營地大街之間的一段新馬路列為交通管制路段,限制私人車輛進入,以改善新馬路人車爭路的情況,坊會認為計劃值得嘗試,但希望局方在推行措施時要有周詳考慮,避免加重周邊道路的交通壓力。 交通事務局計劃於今年上半年試行在周日及公眾假期,推行限時性的新馬路公交專道,把由龍嵩正街至營地大街之間的一段新馬路列為交通管制路段,僅允許巴士、的士及三輪車通行,以及特許車輛進入管制路段。推出有關措施是為了避免節假日時期,出現嚴重的人車爭路情況,同時亦鼓勵市民和遊客多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新馬路一帶,選擇更環保的出行方式。 為完善新馬路“公交專道"計劃,交通事務局現正約見不同坊會及交通運輸業團體交換意見,其中日前已拜訪新馬路區坊眾互助會介紹計劃內容。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表示,政府曾在2007年提出在新馬路設立公交專道計劃,但當時隨著本澳旅客量出現緩和,及新馬路設置了新的交通燈及的士站,現場的交通情況有所改善,因此暫緩了有關計劃。直至近期來澳旅客量再度上升,特別節假日期間,新馬路人車爭路問題尤為突顯,有必要重新考慮設立新馬路“公交專道"。現時,交通事務局正收集新馬路及其周邊道路的交通數據,以配合“公交專道"措施的推行,有關措施將試行三個月,在實施前及實施期間,局方將對新馬路一帶的商戶和居民進行問卷調查,並繼續收集數據,藉以科學評估措施的成效,研究是否可持續推行。 新馬路區坊眾互助會認為,有關計劃值得嘗試,但局方在推行時必須要有周詳考慮,避免因措施的實行而加重新馬路周邊道路的交通壓力,同時希望局方要做好事前的宣傳工作,以及在“公交專道"實施時段提供足夠的指示牌,讓駕駛者及行人都能清晰各項臨時交通管制措施的安排。 交通事務局與新馬路坊會交換設置公交專道的意見
…
中途倉設置須綜合研究
為配合青洲區整體規劃的推行,改善區內環境,提升居民生活條件及質素,政府提出設立青洲臨時燃料中途倉之構想,冀透過與包括有關營運者和業界、社區居民代表的溝通和磋商,達致有關的共識,爭取今年上半年訂立一個符合社會利益且顧及當中企業營運的處置方案。
該設置方案的構想是在青洲區內設立一個相對遠離民居的臨時燃料中途倉庫,將現時5個分散在區內營運之燃料倉庫集中管理,並制定相關管理準則及內部安全規章。而臨時倉的營運規模及場地空間會較集中統一管理前縮減。
政府將加強有關的監察和監督,有利於倉庫營運及安全條件之改進和完善,緩解居民的憂慮。另外,考慮到有關以依附方式存在的業者需要和擔憂,政府在有關方案之考量和安排上,並不涉及對有關經營者與其他業者間的營運和協作模式的改變,惟須遵守對其訂定的有關使用規則以及法律規定。
按照有關規劃,青洲區內長遠並不存在燃料倉庫。而有關業者之各樣情況和訴求,以及社會對該行業的需求及其持續發展,政府將結合社會發展、總體城市規劃、能源政策及新城填海規劃等多方面的綜合研究考量,以構建更優質的城市生活品質為目標,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集思廣益,作出適當的安排和處理。
…
環境保護局拜訪澳門工會聯合總會
(環境保護局)就近日公佈的修訂噪音法諮詢文本,環境保護局今日下午拜訪澳門工會聯合總會(以下簡稱“工聯”),就修訂工作交換意見。環境保護局局長張紹基表示,必定會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務求令噪音法修訂工作能更趨完善。 環境保護局局長張紹基、副局長韋海揚、環境污染控制廳廳長葉擴林、環境宣傳教育合作廳廳長楊健思、環境宣傳教育處處長阮燕蓮等一行8人,今日下午三時到訪工聯總會,受到工聯理事長陳錦鳴、副理事長關翠杏、秘書長劉潤輝、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張文寬、權益工作部主任李靜儀、議員助理林宇滔的熱情招待。 張紹基局長首先介紹諮詢文本的具體內容,並提到由於噪音法的修改牽涉層面廣,當局必會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對外界關注的打樁工程及社會生活噪音等問題,更會用心聆聽社會訴求,廣納民意,尋求社會最大共識。葉擴林廳長亦在會上從技術層面,解釋諮詢文本的要點。 其後,雙方就修訂工作交換意見。認為應全面取締傳統撞擊式柴油打樁機,更應關注地盤工人受相關噪音的影響,建議將地盤工人亦列作敏感受體之一。 張紹基局長在回應時表示,非常重視外界對噪音法的意見,這次是當局首次就噪音法進行公開諮詢,期望藉此拋磚引玉,廣納更多社會意見,完善修訂內容。他強調,噪音法的修訂基礎建基於《環境綱要法》,故必定會以保障居民健康為前提。 針對是否全面取締傳統撞擊式柴油打樁機的問題,環境保護局已邀請土木工程實驗室就本澳的打樁工程進行研究,包括是否可全面取締柴油打樁機,作為將來修訂噪音法的重要數據。同時亦強調,當局的立場是絕不會因應某一工程,而容許使用柴油打樁機。 最後,關翠杏副理事長表示,將來雙方可繼續加強溝通,期望局方能重視工人的權益。她認為,環境保護局作為新設立的部門,承載著廣大澳門居民的期望。環保之路雖然難行,但相信社會對相關工作必會支持。 張紹基局長在總結時表示,會認真分析工聯提出的意見,日後亦會繼續集思廣益,務求令修訂工作更趨完善。他亦認同關翠杏副理事長的意見,儘管環保之路充滿困難,但必會知難而上,秉持設立環境保護局的理念,配合特區政府的陽光施政,未來會繼續與市民保持充分溝通,致力令澳門成為宜居的國際旅遊休閒城市。
…
衛生局開展中小學生H1N1流感抗體調查
本澳於去年十一月份開始展開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種計劃。截至今年2月28日,平均已有四成學生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另一方面,本澳很多學校亦在去年9至10月期間爆發了甲型H1N1流感。 為了解本澳中小學生甲型H1N1流感免疫水平,衛生局現正展開『澳門中小學生2009年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抗體水平調查』。 調查結果將有助於衛生局對未來的疫情作出預測和準備。調查對象由衛生局隨機選出,被選中的學生會收到一份邀請信到各衛生中心抽血。不論是否曾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中、小學生,都有機會被衛生局隨機選取及獲邀參與。參加調查的學生家長亦可供此機會了解子女的免疫狀態。 被選中學生的家長可帶子女和填妥的問卷於3月6、7、13、14日早上9時至12時半到塔石衛生中心、筷子基衛生中心、黑沙環衛生中心或離島衛生中心免費抽血檢驗,抽血前不必空腹。檢驗結果稍後亦會以書面通知參與的學生家長,有關調查的所有個人資料將予嚴格保密。如參與者對是次調查有任何疑問,可致電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853 3525, 6652 2749, 6252 0680查詢。
除此之外;3月4日,因流感樣症狀而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症室求診的兒童占兒科求診人數的62%,成人則占成人求診人數的17%。3月5日,本地沒有班級因流感樣徵狀群集事件而須停課。有1人確診感染甲型H1N1流感。由去年6月18日至今,累計已有3594人確診感染新型H1N1流感,17名感染者患肺炎,4名感染者需要使用呼吸機治療,2名感染者死亡。衛生局仍在繼續密切監測學校、院舍和其他機構流感流行情況。 截至3月5日下午,本地共有1名甲型H1N1確診患者正在鏡湖醫院接受治療。 3月5日,有90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由去年11月23日至今,累計已有114447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 (流感應變協調中心 24 小時熱線電話: 28700800 傳真: 28700863)
…
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種第二階段工作小結
大流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種工作第二階段工作已在2010年2月28日告一段落。 截至2月28日,已有113,767人次接種了甲型H1N1流感,人口接種率約為20.7%。 其中包括33245名中小學生和幼稚園學生。中小學生的接種的接種覆蓋率平均超過43%。 衛生局估計,目前的防疫接種覆蓋率雖未能完成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澳門的流行,但對降低流行的規模和影響有重要意義。 2009年4至5月期間,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先出現在墨西哥,迅速向世界各國擴散。世界衛生組織在2009年6月11日宣佈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造成世界性大流行後,衛生局立即著手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採購工作,在2009年11月23日啟動甲型H1N1疫苗第一階段接種工作, 首階段的接種針對慢性病患者、幼童、老人、孕婦等高危人士,以及醫務人員等前線工作人員。 在2009年11月23日至12月31日期間共有56,108人次接種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 在順利完成第一階段接種後,衛生局隨即在2010年1月1日開始了第2階段的接種工作,將免費接種對象擴展到所有6個月以上的澳門居民和在澳門就讀的非居民,而在澳門生活、工作的非居民則可付費接種。 衛生局除在衛生中心、仁伯爵綜合醫院、鏡湖醫院以及工人醫療所提供接種外,亦派出外勤接種隊到政府機構、大型公司提供接種。 在第2階段接種開始初期,平均每個工作日接種人次有3000。但在鄰近地區和本澳接種後不良事件被渲染報導後,接種人次大幅降至每日不足1000。截至2月28日,累積共有 113,767 人次接種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包括4897名非本地居民。其中4730人是非本地僱員,其中167人是需支付300元費用的旅客,其餘人士則需支付50元費用。 衛生局十分重視該疫苗的安全性,要求醫療機構密切留意和報告接種後不良事件的情況。截至2月28日,衛生局共收到82例較嚴重的不良事件的報告,大多數為發熱、頭痛、皮疹等輕微反應,有7例為暈針(對注射的緊張反應)。一名78歲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等功能衰竭病人,在接種後2日因急性心力衰竭死亡。經專家小組研究分析,已排除由流感疫苗引起。 本澳使用的甲型H1N1疫苗是由歐盟藥監局批準上巿的。歐盟藥監局監測該疫苗在歐洲世界各地的使用情況,至今沒有發現嚴重的安全性問題。 歐盟藥監局對該疫苗的使用仍持正面態度。 根據流感病毒的特性,預計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會持續流行數年乃至數十年,直至被另一種新的病毒取代。未感染或未接種疫苗的人士,仍有機會在將來受到感染。由於感染者有約千分之一的機會出現嚴重症狀,萬分之一機會出現死亡,衛生局仍建議未接種的人士盡快接種。 由3月1日起,衛生局衛生中心將停止在節假日提供接種,但將在各衛生中心、仁伯爵綜合醫院、鏡湖醫院以及工人醫療所於辦公時間内繼續提供接種,直至今年11月疫苗有效期屆滿為止。屇時預計將有新型的流感疫苗上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