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旅遊局在韓藉美食推廣澳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於今(十三)日及十五日分別在首爾和釜山舉行二零一零旅遊洽談會及宴請當地旅遊業者及傳媒,並在首爾舉辦“澳門美食節”,宣傳澳門的旅遊特色。 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副局長白文浩,聯同本澳十七名旅遊業界代表飛往韓國兩大城市展開旅遊推廣活動。旅遊局今日下午在首爾舉行二零一零旅遊洽談會,來自澳門的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及會展設施的代表,與當地旅遊業界積極溝通和交流,發掘更多商機,進一步推廣澳門旅遊。 旅遊局在晚上設宴招待首爾的旅遊業者,並為“澳門美食節”揭開序幕。為期三週的“澳門美食節”在首爾威斯汀酒店(The Westin Chosun, Seoul)舉行,旅遊局特別邀請了澳門威斯汀酒店兩位大廚到首爾獻藝,在美食節上主理澳門地道特色菜式,讓當地市民從飲食文化認識澳門。 旅遊局副局長白文浩致詞時表示,澳門的旅遊資源豐富,當中令人嚮往的特色美食充分反映出澳門多元文化的一面。揉合了葡萄牙和中國烹調元素的澳門土生菜更是遊客必試的美食。他希望能藉著“澳門美食節”,向更多韓國客人展現澳門飲食文化的魅力,從而吸引更多韓國旅客親身到澳門旅遊。 為了配合今次的推廣活動,旅遊局於十四日安排了傳媒午宴,邀請當地主要的新聞媒體出席,加強對“澳門美食節”的宣傳,並在韓國多份主要旅遊報章刊登廣告,提升澳門的知名度。 旅遊局及澳門旅遊業界代表一行將於十五日在釜山,舉辦旅遊洽談會及宴請當地旅遊業界,為兩地業界提供平台洽談業務,加強兩地的旅遊聯繫。 澳門一直重視韓國市場,旅遊局與駐韓代表積極展開宣傳推廣活動及開發客源。今年首兩個月的韓國入境旅客接近五萬八千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六十八,位列澳門十大客源市場的第五位。目前,澳門航空每週有九班往返澳門-仁川航班。


衛生局回收在香港非法包裝的藥品

衛生局根據香港衛生署的通報,指出香港一間藥物代理商非法包裝藥品Puricos 300mg Tablet及葉酸片10mg (Folic Acid Tablets 10mg)。據衛生局調查,藥品Puricos 300mg Tablets 並沒有經衛生局批准進口本澳,而葉酸片10mg則曾獲批准進口,只有批號002462 (有效期為30/01/2013) 的葉酸片受是次事件影響。 鑑於該批次的藥品在香港非法包裝,為保障公眾健康,衛生局已要求藥房及有關藥物出入口商回收上述批次的藥品,亦呼籲巿民停止服食該批次藥品。如有需要,市民可與主診醫生聯絡更換藥品;倘在服食上述藥品後,出現任何不適症狀,請向醫生求診。市民如有任何疑問,亦可致電熱線66833329或於辦公時間致電85983523向衛生局藥物事務廳查詢。


衛生局仍在持續監測流感流行狀況

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大流行警示維持在6級,嚴重程度為中等;本澳警示級別為第6級藍色,本地疫情為一般。 4月12日,因流感樣症狀而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症室求診的兒童占兒科求診人數的28%,成人則占成人求診人數的15%。4月13日,本地沒有新增確診感染甲型H1N1 流感個案。由去年6月18日至今,累計已有3606人確診感染新型H1N1流感,17名感染者患肺炎,4名感染者需要使用呼吸機治療,2名感染者死亡。 4月13日,衛生局沒有接獲學校出現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的報告。衛生局仍在繼續密切監測學校、院舍和其他機構流感流行情況。 截至4月13日下午,沒有甲型H1N1確診患者需要住院接受治療。 4月13日,有25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由去年11月23日至今,累計已有115676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 (流感應變協調中心 24 小時熱線電話: 28700800 傳真: 28700863)


中國內地高等院校研究生課程入學考試本週六日舉行

二零一零年度內地高校研究生課程澳門區的入學考試定於本月十七日及十八日(星期六及星期日)上午九時至十二時及下午二時半至五時半,於澳門高士德馬路七號培正中學舉行。本年度在澳門報考內地高校研究生課程的人士共三百一十九人,報考的內地高校共四十所,合共九十四個專業。 各科考試結束後,監考人員會將試卷運返內地,然後分送各高校處理。各高校招生單位將於六月中旬直接將考試結果通知獲錄取的考生。有關內地高校研究生課程入學考試詳情可致電八三九六九三四五、八三九六九三五一向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查詢,或瀏覽該辦網頁http://www.gaes.gov.mo。


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就《澳門城市概念性規劃綱要》修訂文本舉行兩場論證會

澳門特區政府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中心(下稱可持續中心)就《澳門城市概念性規劃綱要》修訂文本(下稱《綱要》修訂文本)分別舉行了專家學者和政府部門的兩場內部論證會,可持續中心負責人聯同《綱要》工作小組的成員分別出席了論證會,向來自不同地區的專家學者和與會的各個政府部門代表詳細介紹了《綱要》修訂文本的主要內容,並廣泛聽取了與會者所提出的專業意見與建議。 可持續中心主任謝志偉、兩位副主任吳志良和鄭華峰聯同《綱要》工作小組的三位成員呂澤強、陳偉新及紀緯紋分別主持了兩場的論證會議。主任謝志偉在4月13日的政府部門論證會議中致辭時表示,隨著社會對政府施政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珠江三角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下稱《珠三角規劃》)的進一步落實,政府部門正分別按照各自的職能,就將來澳門城市發展中的各項細節,展開大量的研究工作。可持續中心在過往開展的公開諮詢與一系列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綱要》修訂文本,除希望能回應社會訴求和配合落實《珠三角規劃》外,亦希望其內容能反映特區政府一直以來為貫徹“以民為本”的施政理念而展開的大量工作。他相信,通過收集並整理各政府部門提供的專業意見,必定能充實這份修訂文本的可操作性。而各政府部門的積極參與,亦將使澳門最終能總結出一個具方向性的、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城市發展概念性規劃。 而可持續中心副主任鄭華峰則表示,在上一階段研究與諮詢工作的基礎上,可持續中心與專家團隊再次明確了編制《綱要》修訂文本的目標,就是讓澳門在國際和區域層面上能更主動地迎接世界發展的各種機遇、應對不確定因素及風險。為此,可持續中心透過編制未來30年的地區戰略性規劃,讓澳門妥善評估城市資源和認清未來的發展趨勢,制訂長遠發展目標,進而配合落實以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綜合部署,從空間佈局及土地利用等方面解決城市問題,使得本澳的城市規劃能兼顧發展和保育的需要,城市發展既能提升城市品位,又可改善居民綜合生活素質,從而確保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副主任鄭華峰特別強調,特區政府在整個構建現代化城市規劃體系的工作中,一方面藉由可持續中心結合地區、區域、國家乃至國際上的發展態勢,從宏觀層面研究特區的不同發展策略和提出與之相配合的空間規劃。另一方面,運輸工務司轄下部門組成的城規內部研究小組,則在法制、體制及機制三方面對本地層面的城規工作進行審視,並啓動城市規劃核心及相關法規、澳門城市總體規劃等的草擬工作及立法程序。 在論證會上,《綱要》工作小組成員詳細介紹了修訂文本的主要內容,與政府部門的代表共商策略的內容與落實的可能性,並就與會者關注的問題進行了闡釋。目前送交予各政府部門修訂的文本,是在2008年公開諮詢和相關的諮詢文本基礎上進行全面的修訂,此份修訂文本訂定了具民意與專業意見基礎的城市發展定位和目標,提出包括城市九大發展策略的規劃部署,擬訂了與之相配合的城市規劃後續建議,為日後有序地制訂城市各層次的發展策略和規劃,奠定基礎和指引。 修訂文本提出了城市願景和規劃部署,包括經濟、人口、交通、房屋、多元文化、生態環保、空間佈局、區域合作與風險管理等九大範疇。經濟範疇提出的規劃目標為“形成綜合旅遊業和生產服務業協調發展的二元支柱產業佈局”;人口範疇提出的規劃目標為“優質生活,保證平衡發展”;交通範疇提出的規劃目標為“建設環保的立體化綜合交通系統,珠江口西岸的重要交通樞紐”;房屋範疇提出的規劃目標為“創造舒適宜居環境”;多元文化範疇提出的規劃目標為“多元文化的傳承與相容培育多元融合的國際城市文化”;生態環保範疇提出的規劃目標為“營造低碳節能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 ”;空間佈局範疇提出的規劃目標為“從二元到三元發展邁進”;區域合作範疇提出的規劃目標為“區域中的一極、珠三角西岸樞紐 ”;風險管理範疇提出的規劃目標為“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 在政府內部的論證會上,與會的各政府部門代表各自針對部門關注的內容,積極發表了不同的意見。而出席是次論證會議的政府部門包括有: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運輸公務司司長辦公室、土地工務運輸局、地圖繪製暨地籍局、港務局、電信管理局、交通事務局、建設發展辦公室、民航局、運輸基建辦公室、能源業發展辦公室、環境保護局、民政總署、經濟局、貿易投資促進局、衛生局、教育暨青年局、文化局、旅遊局、社會工作局等。 此外,另一場專家論證會議則於3月29日舉行,出席的專家學者包括該中心的非全職顧問,還有來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廣州中山大學以及澳門不同高等學府的專家學者等,與會者分別就城市定位、規劃目標、九個發展策略及短中長期目標等內容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及論證,並提出了不同的專業意見。《綱要》工作小組整理了專家學者的意見,並作為下一階段修訂工作的參考。 據了解,繼2008年舉行《綱要》兩個月的公開諮詢以後,可持續中心正按照特區政府的施政部署,根據地區、區域、中國乃至國際上的最新發展態勢,結合澳門廣大居民的民意基礎,全面檢視和修訂《綱要》,並將就《綱要》的修訂工作開展連串針對不同專業的內部論證會,以便集思廣益,冀透過科學的論證方法對《綱要》予以優化,儘早判定特區長遠的戰略規劃。而本年度關於《綱要》的研究、論證結果和政策建議,可持續中心將於八月下旬呈交予行政長官崔世安,以便作為新一年度施政報告的重要參考依據。


過激行為無助解決問題

政府發言人譚俊榮就有工人集會示威活動演變成衝突事件表示高度關注和遺憾。他強調,新一屆特區政府自成立以來,以民為本,積極聆聽社會各階層群眾的聲音,以便制定良好的政策,是有目共睹的。 對於昨(12)日有百多名建築工人舉行集會示威遊行,其後演變成衝擊勞工局的事件,譚俊榮表示,根據澳門基本法及現行法律,賦予本澳居民舉行和平集會和示威遊行的自由,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一樣,在澳門舉行集會和示威遊行的活動,必須依法和事先通知行政當局。 特區政府就昨日的集會示威活動演變成衝突事件表示高度關注和遺憾。必須指出,衝動和過激的行為無助解決問題,相反,會影響事件的緩和,事件已影響社會的公共秩序和區內市民的生活,以及附近學校的上課。 特區政府十分明白建築工人的訴求。保民生、促就業是特區政府今年施政的重點工作之一,政府亦會採取更透明、更開放和更公開的施政,努力維護本地工人的就業權益。 他重申,任何的公司、企業如果有假招工、聘請外地非法勞工而損害本地勞工的權益,特區政府絕不手軟,一定會追究有關的公司和企業,並採取法律行動。 特區政府將會積極為本地建築工人創造更多更合適的就業職位,確保本地居民的權益,與市民一道共同推動澳門的繁榮和進步。


非法工程跨部門拆遷組進行首次清拆行動 (更新版)

為了在新修訂的《都市建築總章程》出台前能有效打擊非法工程,尤其是那些在建中及對公眾安全構成潛在威脅的個案,政府早前成立了“非法工程跨部門常設拆遷組”(下簡稱“拆遷組”)。拆遷組於今日(十三日)對一個已屢次予以機會但仍漠視政府要求的個案進行清拆,為政府設立有關聯合打擊機制下首個清拆的非法工程。政府稍後將陸續對逾期仍沒有清拆的僭建個案採取拆遷行動。 給予多次機會 違法人照施工
今日被清拆的非法工程位於火船頭街海濱大廈天台上正興建中僭建物,上址天台正進行由鋁窗、磚牆及鋅鐵頂蓋組成的僭建物,工程更曾一度導致該座大廈停電,對大廈住戶造成不便。土地工務運輸局人員在知悉後,於上月聨同治安警察局封鎖施工現場及發出禁止施工令,惟違法人不予理會繼續施工。
因此,土地工務運輸局於三月十九日於報章刊登告示,要求工程所有人立即停止工程及盡快清拆僭建物,局方也於三月三十一日向違法人發出最後決定通知,要求在八日內自行清拆僭建物,以及將受影響的地方恢復原狀,由於違法人在限期過後仍沒有表現出任何清拆意願,繼續施工,罔顧法紀,並損害大廈住戶的利益。鑑於當事人為求一己私利而一意孤行,因此,局方決定採取清拆行動。 阻塞走火通道 危及住戶安全
在調查該座大廈天台僭建物期間,局方人員同時發現該大廈三樓通往四樓的公共梯間設有鐵閘,阻礙疏散通道,因此亦同時刊登告示通知,要求必須在限期清拆。在預審期間,有大廈業主曾親臨土地工務運輸局查詢處理自行清拆樓梯鐵閘程序;亦有其他業主提出清拆的意願,惟未能與其他單位業主達成共識。
鑑於上述同一大廈的兩項違法工程同在被視為樓宇疏散通道的天台和公共通道上興建,該等僭建物不僅改變了原樓宇的建築設計,還阻塞了疏散通道,限制及阻礙了住戶及公眾在火警發生時的逃生,以及消防人員的救援行動。亦基於兩個案同在限期內沒有清拆,政府決定同日一併拆卸。 出動政府清拆 承擔嚴重後果 倘政府對非法工程發出禁止施工令的通知後,當事人仍繼續施工,工程所有人、負責人,以及執行人(即承攬人或承造人)將會被控加重違令罪,同時,所有清拆費用及罰款將由違法人承擔。 土地工務運輸局表示,政府跨部門拆遷組將陸續對多次警告後逾期仍未清拆的非法工程個案予以清拆。有關行動將持續且不會鬆懈,除會推出措施加以遏止外,亦已增加人手加強對本澳非法工程的巡查,掌握本澳非法工程的狀況。 完工亦會處理 居民勿存僥倖
政府並將集中人力資源優先處理以下情況的僭建物:首先,對於新增個案,會嚴格依據現行法例打擊。政府已透過多渠道多方式去掌握全澳的僭建狀況,被開立卷宗的在建非法工程即使最終完成興建,但政府仍會按現行法例,採取措施清拆、罰款及追繳工程費用。因此,局方呼籲居民不要存僥倖心態,趕建非法工程。 對於舊有個案,會以個案形式分級分類處,倘僭建物是危害樓宇結構安全、導致塞渠漏水、影響公眾衛生和影響防火安全,或僭建物本身殘危等潛在安全隱患的個案則,亦會如新建個案一樣,列作優先處理對象。 考慮到僭建物在本澳存在多年,隨着時日的增加,僭建物的安全問題將逐步浮現,對住戶以至公眾的生命安全都構成影響,因此,特區政府早前成立了由土地工務運輸局、治安警察局、司法警察局、消防局、房屋局、民政總署及社會工作局組成的“非法工程跨部門常設拆遷組”,縮短對處理嚴重的非法工程個案的程序,加快打擊僭建行為,尤其是嚴重個案。


政府重視本地工人就業訴求

勞工事務局局長孫家雄今(12)日回應工人示威靜坐事件時強調,政府十分理解有關工人的就業訴求,任何時候都願意與工友會面,聽取意見。 他表示,下午曾邀請示威工人派出代表進入勞工局會面,但遭拒絕。對於跟進銀河招工的情況,孫家雄表示,已要求銀河在本月中下旬提交已簽約員工的合同副本。至於日後的監管,該局並將派員實地查核已聘用本地員工的人數,確保本地工人就業得到保障。 《聘用外地僱員法》將於4月26日生效,其中規定僱主必須通過銀行以自動轉賬方式支付薪金,孫家雄認爲此做法除可杜絕不法行爲外,亦讓政府更有力去監察企業與外地僱員的情況。同時,當局還會透過日常巡查向外僱瞭解實際的工作情況以杜絕違規、瞞騙的情況發生。 孫家雄重申,該局在巡查打擊黑工程序上有一套嚴格的指引,如市民發現任何違規情況可向當局舉報。


澳門大學獲捐贈一億二千萬資助發展住宿式書院

澳門大學發展基金會今日(12日)獲何鴻燊博士、呂志和基金有限公司、澳門霍英東基金會和曹其真女士各捐贈澳門幣三千萬元,該筆款項將用作發展澳大計劃在新校區興建的四個住宿式書院,進一步推動澳大實踐全人教育,為本地社會培養優秀領袖人才。 澳大今日舉行隆重的捐贈儀式,由何鴻燊博士的代表蘇樹輝博士、呂志和基金有限公司的代表呂耀東先生、澳門霍英東基金會的代表霍震寰先生,以及曹其真女士向澳大發展基金會致贈捐款,承蒙行政長官、澳大校監崔世安博士代表接收。儀式上,澳大發展基金會創立人代表及信託委員會副主席謝志偉博士衷心感謝四位捐款人士的無私奉獻,和對澳大成立書院的熱心支持。他表示,自去年成立“澳門大學發展基金會”後,即時獲多位社會賢達的積極回應,為基金會的籌募開啟了一個好的勢頭。隨後澳大迅即展開一項特別的籌募計劃,就是為澳大新校區內建設的每一所住宿式書院尋找一位願意以永續性基金形式支持的贊護人。今天,澳大很高興獲得四位捐贈人同意,每人捐贈澳門幣三千萬元的贊護基金,這是澳門社區對高等教育捐贈的另一個里程碑。 是次捐贈將作為基金會的永久性基金,由基金會管理,並僅作支持澳大發展之用。該基金將按書院運作的實際需要而提供資助,如設立奬學金、獎項、學術演講、外訪活動、交流生計劃等。屆時會適當地以捐贈人的名義贊助上述活動,期盼受益的莘莘學子不忘捐款人之資助及恩惠。為答謝何鴻燊博士、呂志和基金有限公司、澳門霍英東基金會和曹其真女士的慷慨捐贈,澳大於新校區的四個住宿式書院將分別冠命為“何鴻燊書院”、“呂志和書院”、“霍英東書院”和“曹光彪書院”。 澳大新校區將建約十個書院,每個書院可容納300至500名本科生。書院的“育人”與學院的“教學”目標相輔相成,每個學生都擁有一個書院的身份和一個學院的身份。在書院裡,來自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學生可以一起切磋、競賽、娛樂、學習相處的人際關係。書院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人文關懷,營造自由探索、跨學科互動的學術氛圍,有利於學生拓闊知識視野和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書院不僅營造充滿生活氣息的學習共同體,而且為學生建立良好、持久的書友網路,為其日後成長路途砥礪扶持創造最佳條件。 何鴻燊博士現任全國政協常委、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總裁,秉持“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態度,致力建設澳門,大力支持公益慈善事業,特別是文教事業,對祖國和港澳有傑出的貢獻。何博士十分關心澳大的發展,自創校起便擔任澳大校董會成員,今年轉任大學議庭成員,同時亦是澳大發展基金會創立人及信託委員會主席,多年來,通過捐資及設立獎學金,為推動澳大邁向卓越不遺餘力。他鼓勵年青人勤奮好學,培養終生學習的態度,正如他說:“富貴聚散無常,唯學問終生受用”。何博士對於今次捐助澳大成立新校區,深表興奮,希望能藉此加強本澳高等教育的發展,為“澳人治澳”培養更多人才,將來學有所成,對社會有所承擔、有所回饋,協力推動社會的和諧進步,為澳門和祖國作出應有的貢獻。蘇樹輝博士代表何博士向澳大致送支票,他說:“何博士堅守對社會的承諾,以身作則,惠澤社會的同時,亦照顧員工及員工子弟的學習需要。我們深受其啟發,以推動本澳教育發展為共同目標。” “呂志和基金有限公司”由銀河娛樂集團主席兼創辦人呂志和博士成立。呂博士宅心仁厚,多年來對醫療、高等教育及基礎教育尤為熱心,貢獻惠澤四海。呂博士素以培育後進為己任,深信教育是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而人才更是建設社會最重要的資產。銀河娛樂集團副主席呂耀東先生表示:“父親一直深信「興學強國」,教育是提升國家素質的根基,因此他克盡所能興辦教育,過往已在國內捐資興建150間中、小學及撥款支持多間海內外重點大學進行學術研究、交流及提升教學設施。是次協助澳大發展書院計劃,不單可推動澳大實踐全人教育,更能為澳門培養全方位優秀人才。 我們十分欣賞澳大出類拔萃的教學方法,並深感榮幸能夠協助提升本澳的教育事業。” “霍英東基金會”由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著名實業家霍英東博士出資組建。霍英東博士是一位大慈善家,一生為國家的建設和教育事業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其次子霍震寰先生表示:“先父捐贈教育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國家興旺,民族富強。這次協助澳大成立書院,希望可為祖國和國家建設培養優秀的領袖人才,同時也希望鼓勵社會各界熱心人士捐款支持澳大,為推動澳大全人教育發展出一分力。” 曹其真女士為澳門特區第一、二、三屆立法會主席,其父曹光彪先生為香港永新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港龍航空創辦人。曹光彪先生熱心公益,造福社會,尤其重視祖國的教育工作。他經常強調:“教育乃立業、興邦、強國之根本。”曹其真女士秉承其父樂善好施的精神,大力促進澳門教育的發展,卸任立法會主席後,自資成立“同濟慈善會”,以救急扶危,作育英才為宗旨。她表示:“澳大新校區的成立對澳門高等教育乃至祖國的教育事業發展,意義深遠,是次捐贈支持的書院以其父之名義冠名,倍感光榮,並希望藉此推動澳門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國孕育優才。” 澳大教學理念是以通才為基礎,透過優質的本科生全人教育,為社會培養既有專業才能,又有廣泛知識和高尚品德的人才。三年後落成的澳大新校區,將為澳大帶來嶄新的景象:國際化的辦學環境、先進的科研設施、優越的校園設施,這將有助大學全面提升辦學質量,向世界一流大學目標邁進。為了讓學生體驗住宿式書院的多元生活模式,澳大將於現有校園的東亞樓宿舍試行住宿式書院計劃,計劃於2010/2011學年試行。


運建辦接見倫敦街附近大廈業主代表

倫敦街附近大廈業主代表今日(12日)早上到訪運輸基建辦公室,反映輕軌系統第一期興建方案路線經過該路段的問題,並向運建辦遞交意見書。運建辦表示,將盡快分析有關資料,亦會於短期內到該區介紹輕軌規劃工作。 一行十二人的業主代表到訪運輸基建辦公室,運建辦職務主管李安德和高級技術員林智明接見業主代表,雙方就輕軌第一期路線的問題坦率地交換意見。業主代表反映關注輕軌系統途徑倫敦街會影響到該區的環境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並建議調整有關路線。 運建辦代表回應稱,理解到訪居民的期望,由於代表提出的建議牽涉多方面的工程技術問題,所以需要對相關意見的可行性作出深入的研究和搜集有關數據。政府將會慎重分析居民的訴求,並且會在短期內安排人員到該區介紹輕軌系統的規劃工作,了解居民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