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特區政府設宴歡迎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

行政長官何厚鏵今(8)日表示,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及回收,並首次完成太空出艙活動,創造我國航天事業的新成就,為祖國未來的航天科技發展作出重大的跨越。 特區政府傍晚在政府總部設宴歡迎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行政長官在晚宴上致辭表示:「祖國航天事業能夠可持續地取得精益求精的發展,除了雄厚的國力、優質的統籌、傑出的人材,以及科學的探索勇氣之外,更重要的,就是這一事業的廣大參與者,具有崇高的民族自豪感和無私的報國精神,從而,能夠一步一腳印地,克服一個又一個科技挑戰和心理挑戰,一次又一次地和全國人民一起分享成功的果實。」 他續說:「這些偉大的情操,給我們帶來無比重要的激勵和啟示。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予以弘揚,不斷克服特區發展的各種重大挑戰,贏得“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更深層次的進步和發展,不辜負祖國人民和國家航天事業全體人員的期望。」 代表團團長張建啟致辭表示,甫抵達便立刻感受到澳門同胞熱愛祖國、情繫航天的真情實感。他表示:「這次載人航天飛行,實現了我國空間技術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跨越,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關鍵技術的國家。」 出席晚宴人士還包括航天勇士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副團長華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副團長周建平;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副團長王文寶;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副團長袁家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國際合作部部長、代表團秘書長宇建國;中聯辦副主任徐澤;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特派員盧樹民;解放軍駐澳部隊司令員王玉仁;立法會主席曹其真;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 行政長官在晚宴會前會見了代表團一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贈送神州七號載人飛船模型予特區政府,行政長官代表特區政府贈送金蓮花擺設予代表團。 另外,代表團下午亦出席了在旅遊塔舉行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報告會,分享航天經驗。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抵澳

應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邀請,由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啓率領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今(8)日中午抵澳訪問,受到市民熱烈歡迎。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的成員包括,國家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副團長──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華建、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文寶、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家軍;秘書長、載人航天工程國際合作部部長宇建國等。 代表團一行中午抵達外港碼頭,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代表、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中央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李本鈞;以及科技委員會代表唐志堅、廖澤雲和楊俊文到場迎接。團長及三名航天員接受學生獻花,並受到在場500多名學生及群眾熱烈歡迎。三名航天員也向獻花的學生回贈簽名照,並贈送紀念品與部分在場人士。 代表團下午出席在旅遊塔舉行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報告會」及特區政府所設的歡迎晚宴。


岡頂前地及東方斜巷等道路周二實施交通改道

因進行維修路面工程,岡頂前地及東方斜巷等多處道路由周二(9日)起,實施多項臨時交通改動措施,為期約10日。交通事務局提醒駕駛者留意有關交通改動。 為優化世遺景點之交通設施,民政總署將於周二(9日)起,對聖奧斯定堂之行車路面進行改善工程,施工期約為10日。工程主要針對岡頂前地與東方斜巷部份行車道之飾面較易打滑,對行車構成危險。同時,為保留聖奧斯定堂原有特色,及協調道路使用者之需要,民署將以粗面灰色麻石面配以特色圖案取代原有葡國石路面。 配合工程施工,周二(9日)上午11時起,東方斜巷及介乎東方斜巷與紅窗門街之間的一段夜呣斜巷將改為無出口道路及禁止泊車;東方斜巷與岡頂前地交界,以及岡頂前地及戲院斜巷則臨時封閉,禁止車輛通行。另外,蘇雅利醫生街將實施反方向行車,屆時駕駛者可由天通街前往新馬路方向。待上述工程完成後,將恢復原來的交通運作。
交通事務局呼籲駕駛者留意並遵從交通標誌指示行駛,並服從交通警員之指揮。


勞工局籲企業做好《勞動關係法》生效準備措施

勞工事務局呼籲工商界團體或各行各業的人士,應深入瞭解法律內容,為對《勞動關係法》明年一月一日生效實施做好應有的準備。該局將於十二月十八日(星期四)在勞工事務局,為葡語人士舉辦專場的《勞動關係法》講解會,歡迎各界人士參加,有興趣者可於十二月十五日前,在辦公時間內透過電話83999208、傳真28717526或電郵dsalgte@dsal.gov.mo與黃小姐或梁先生聯繫,預約留座。 由10月中旬開始,勞工事務局已先後為不同的工商協會、企業社團等舉辦講解會,已參加的社團及行業對象包括:商會、工會、婦女界、教育界、社會服務機構、博彩業、酒店業、建築工程等。在舉辦二十多場講解會後,該局感覺到部份中小企業對《勞動關係法》的關注度仍不足,即使一些僱主意識到其公司營運不可避免地受該法規管,但仍未能充份把握法律生效前的時間,及時做好應有的準備措施。該局表示,若未能善用時間做好法律的規定,一到明年,僱主很容易不自覺地觸犯法律,因此該局呼籲本澳不同業界的工商團體或人士莫再遲疑延誤,不然便失去配合《勞動關係法》生效前的時機。當前時間,僱主應當參閱法律,因應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有效地建立好其聘用僱員的制度。 為向葡語人士解釋該法,勞工事務局將於十二月十八日(星期四)下午二時三十分至七時三十分,在馬揸度博士大馬路221-279號先進廣場勞工事務局,為葡語人士舉辦專場的《勞動關係法》講解會,歡迎各界人士參加,有興趣者可於十二月十五日前,在辦公時間內透過電話83999208、傳真28717526或電郵dsalgte@dsal.gov.mo與黃小姐或梁先生聯繫,預約留座。 此外,如要瞭解更多有關《勞動關係法》的內容,市民可瀏覽勞工局網站(www.dsal.gov.mo),下載《勞動關係法》文本、宣傳小冊子(印刷版、文字版)、等相關資料,疑問則可透過電郵labourlaw@dsal.gov.mo或電話熱線28717810諮詢。


當局依法清拆茨林圍違法改建木屋

茨林圍一木屋使用人將一層高木屋改建為一幢三層高的獨立堅固房屋,期間雖經相關政府部門勸喻叫停及張貼禁止施工令等措施下,仍然不予理會,繼續施工。故房屋局於9月17日按第6/93/M號法令規定發出清拆通告及告示,限定木屋使用人需於30日內停止及拆毁該擴建工程。基於該木屋使用人逾期沒有拆毀該工程,因此政府木屋監察及控制小組於12月5日開展拆除違法工程。
於清拆當日曾姓女子透過記者會表示,在今年九月丈夫已接到當局的書面通知,勒令其人需在三十日內將房屋僭建部分清除。她指丈夫當時即透過律師向特首辦、房屋局及工務局去信求情,但當局未有回覆。並表示,至本月三日,一名房屋局人員接觸其丈夫,表示會給予十四日清拆限期,並表示會請示局長,反映她家庭的實際情況,作出圓滿的清拆方法,同時會在兩天內回覆。她亦指當局在未有通知的情況下派員拆屋。她希望當局能給予更長時間,讓其自行清拆違規房屋。
就有關上述曾姓女子反映情況,與事實不符,回應如下:
房屋局於本年3月許可使用人作維修,並派員定期監管巡查。申請人亦明確聲明進行維修使用相類似的物料,以及不會改變木屋外形或擴建。 早於5月初發現木屋有改建及擴建時,已隨即聯絡譚姓使用人(即曾姓女子之丈夫)要求停止工程及將木屋恢復至原狀況,其承諾會停止工程及拆除擴建部份,但工作人員於5月中巡查時發現木屋不但沒有拆除擴建部份,且繼續進行擴建工程,譚姓使用人解釋工程公司按合約繼續工程以便其支付工程費用,其承諾立即通知工程公司停工,並與工程公司商討拆除擴建部份。
其後巡查發現有關工程已停工,但未有拆除擴建部份,於6月聯絡使用人,其解釋因親人在內地遭遇車禍,其正在內地照顧親人而暫時未能作處理,並承諾回澳後會跟進拆除違規擴建部份。
於7月發現上述木屋繼續進行擴建工程,譚姓使用人解釋會向土地工務運輸局作出正式申請,稍後會將相關申請證明資料交予房屋局,但其後卻沒有提供任何上述申請證明文件。
對於木屋使用人於5月、6月及7月所作之承諾皆沒有遵守,亦沒有解決問題之誠意。故房屋局於8月初按第6/93/M號法令規定發出書面通知要求使用人於14日內將木屋恢復至紀錄所載之狀況。
其後於8月及9月陸續接獲市民、監察機關、行政暨公職局及法務局轉介上述違規擴建工程的投訴。同時,亦於8月接獲土地工務運輸局通知已對上述違規工程發出禁止施工令。
由於房屋局發出要求使用人於14日內將木屋恢復至紀錄所載之狀況之書面通知及土地工務運輸局發出禁止施工令後,木屋使用人並不予理會,有關木屋擴建工程仍繼續,故房屋局再於9月按第6/93/M號法令規定發出清拆通告及告示,限定木屋使用人需於30日內停止及拆毁該擴建工程,倘逾期仍未停止及拆毀該工程,則會進行強制拆毁行動。
10月3日,譚姓木屋使用人透過律師提出聲明異議,表示其已作維修申請並獲許可,其以為可以石屎進行外牆及屋頂加固,故採納工程人員建議,在木屋原結構加上外牆及屋頂作石屎加固,其木屋的佔地面積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等原因,要求中止執行拆毀其擴建工程的行動。礙於其已違反相關法例,在清楚明白工程許可範圍的情況下,木屋使用人仍然漠視法律,違法擴建,以及所提出的理由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故於10月15日透過書面回覆其代表律師聲明異議不獲接納。及後工作人員巡查時發現違規工程仍繼續進行。
於本年11月7日,在木屋使用人要求及在其代表律師陪同下與房屋局代表舉行會議,房屋局人員已向該木屋使用人及其代表律師重申政府立場且表明強制清拆程序已在進行中,但木屋使用人仍以沒錢清拆為由,拒絕自行清拆。另於11月17日房屋局人員巡查時發現仍有施工跡象,第二層外觀完成。
譚姓木屋使用人分別於10月29日及11月10日入信要求暫緩清拆,但由於理由不充分,房屋局於11月17日透過書面回覆當事人按通告所述實行強制拆毀行動。譚姓木屋使用人於11月19日再次致函行政長官要求暫緩清拆,房屋局於12月2日透過書面回覆不接納其要求並於12月3日由當事人親自接收並簽署簽收筆錄。
由於上述停止及拆毀擴建工程的期限屆滿後譚姓木屋使用人沒有自行拆毀擴建工程,而上述木屋已改建為一幢三層高的堅固房屋,有關之行為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木屋監察及控制小組包括房屋局、土地工務運輸局、民政總署並聯同治安警察局及消防局於11月27日舉行工作會議議定清拆日期為12月5日。因此由9月發出通告期限界滿後至12月5日強制清拆期間,無論是書面或在其律師陪同下,當局已向譚姓木屋使用人表明強制清拆程序已在進行,並非曾姓女子所指當局在未有通知的情況下派員拆屋,由於清拆行動由木屋監察及控制小組實施並且日期已於11月27日議定且清拆工程由工務局跟進,故房屋局人員並沒有如曾姓女子所言於12月3日再給予十四日清拆期限。 基於清拆工程已經開展,當局會在顧及公眾安全的情況下實施清拆工作,以減低對附近居民之影響。
木屋監察及控制小組對澳門氹仔及路環在木屋登記冊內有記錄之木屋進行監察及控制,並會定期進行巡查,對於違規擴建、改建及新建之木屋,木屋監察及控制小組成員會按其職能範圍作出協調,根據第6/93/M號法令規定對違規木屋作出處理。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8日抵澳訪問

應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邀請,「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將於12月8日抵澳訪問三天。 代表團成員包括團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啟;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以及載人航天工程有關系統的負責人等。 訪澳期間,代表團將出席“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報告會”、澳門特區政府歡迎晚宴、與各界人士會面、參觀景點、與青少年和學生進行真情互動、出席“航天英雄.情繫濠江”歡迎晚會等。代表團團長和三名航天員離澳前將會見傳媒總結行程。


行政長官:廉政建設是社會進步必由之路

行政長官何厚鏵今(6)日強調,特區政府有堅定不移的決心及信心做好廉政建設工作,當中必然會經歷自我完善的階段,亦不排除有人以身試法,但政府必定嚴懲,絕不姑息。 行政長官在出席一公開活動時,被記者問及廉署揭發某自治機構負責人涉嫌濫權謀利的案件。他表示,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不作評論。特區政府的態度很鮮明,除堅定對廉政建設的決心及信心外,亦會承擔責任,不論何時揭發任何案件,政府均會嚴懲。他表示:「我們不能夠因為擔心出現這些個別事件而令到社會上有反應,或甚至對特區政府有一些影響,將這些事情置之不理,這是不負責任。」 何厚鏵強調,堅定建設一個廉政社會,是整個社會進步必由之路。廉政建設一方面在於預防、教育,以及在制度上不斷完善;第二方面必定在事後的監察,以及對整個系統包括整個社會的不斷檢視。他認為,揭發消費者委員會事件,是整個監察制度,特別是廉政工作上的表現。 他指出,政府及社會總不希望發生這些事情,但相信社會及市民會客觀看待有關問題,同時亦會全力吸收其經驗教訓,避免將來再發生同類事件。他相信公眾都會明白,一個政府的運作,除了完善制度,亦離不開對人的信任。他強調:「任何人辜負了這種信任而且以身試法,一定會接受法律制裁,政府不會姑息。」 他亦相信此次事件是對各級官員的一個教訓及警號,必須堅持清廉,不能以身試法。


政府正分析松樹尾公共停車場意見

為完善氹仔舊城區配套設施,土地工務運輸局計劃舊興建松樹尾公共停車場,以紓緩氹仔舊區的泊車,為進一步反映居民意見,街坊總會離島辦事處代表日前拜訪土地工務運輸局,並遞交意見書,希望工程盡快動工。局方表示,現時正就諮詢期收集之意見進行分析及總結意見後,按需要修改圖則及盡快進行工程招標。 一行五人的街坊總會離島辦事處的代表到訪土地工務運輸局,就松樹尾公共停車場反映居民的意見,並遞交意見書。坊會表示支持和贊成興建停車場計劃,並希望工程能盡快啟動,以紓緩氹仔舊成區車位不足的問題;在善用空間原則下,坊會建議增建地庫層,天台可考慮闢為泊車用途,以增加車位數目;此外,停車場周邊道路設計、出入口設計、廢氣排放和防噪音等設施,要考慮對周邊學校和商舖的影響。局方代表表示,將深入分析居民的意見,現階段正就諮詢期所收集的意見進行分析,當中意見以增建車位和綠化設施為主,亦有建議希望增設社會設施。局方會結合居民意見後,適當調整方案內容,希望令最終方案能為廣大居民所接受,在完成意見整合後,將盡快啟動招標程序。


《澳門保安事務局資產及勞務之購置及管理》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正式公布

保安部隊事務局(以下簡稱事務局)進行大型購置項目,未有訂立整體計劃,影響工作的執行效率及效益,審計署最近完成對事務局資產及勞務之採購及管理的一項衡工量值式審計,發現上述公共採購問題。審計署認為,若沒有對資源在事前訂立規範,在購置同一項目後又因應研究、改良而作出多次改動,將導致公帑無限制地投放,有違謹慎理財的原則。 審計署最近完成《澳門保安事務局資產及勞務之購置及管理》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今次審計是探討事務局在負責統籌保安系統部門內的資產及勞務採購的計劃,透過審核多個購置項目包括:自助過關系統(批給金額7百多萬)、“數字式集群無線電系統”(批給金額近7千萬)、消毒消洗工具運輸車及治安警察局個人行動腰袋等,發現事務局對一些大型購置項目前期研究不足、未有訂立整體計劃、購置項目的技術特徵及規格;事務局未有遵守良好的公共財務管理的“專款專用”原則;招標文件中未有嚴格訂定評審準則;沒有監督供應商提供的資訊正確性;事務局亦沒有正視與相關部門在購置項目出現的意見分歧及溝通問題等,上述問題導致購置過程中改動頻繁,需增加行政資源及拖延了購置所需時間。 審計署建議事務局開展大型購置之前,應訂下整體計劃,列明執行階段、工作內容、以及需要投入的資源;並要嚴謹進行前期研究,避免批給後或簽約後出現改動購置物品。事務局應建立完善制度,與部隊協商一套有系統的溝通機制,協調採購工作上的不同意見。 審計署已向行政長官呈交《澳門保安事務局資產及勞務之購置及管理》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並送交立法會,現正式公布,公眾可於辦公時間前往審計署索取報告,或在該署網頁www.ca.gov.mo下載。


社會工作局呼籲長者預防低溫症

根據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天氣預報,未來數日氣溫最低將下降至11℃左右。為此,社會工作局呼籲市民需預防低溫症。 低溫症是指人體中心溫度(用肛探或耳探測定)低於攝氏35℃(華氏95℉)的情況。好發於十一月至三月期間以及氣候較溫和但經歷氣溫急變的地區;常見於六十五歲或以上、男性、貧困、獨居、露宿人士,其他危險因素包括慢性疾病(心臟病、糖尿病、活動障礙、精神狀況異常等)、創傷、感染、使用酒精或某些藥物、物質濫用及濕水等。低溫症可導致中樞神經抑制、心律失常、腎衰竭等併發症而危及病者生命,病死率較高。 針對低溫症和冬季額外死亡的原因,長者、慢性病患者及其照護者和機構,在冬季期間應採取下列預防和照護措施,以保障長者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 1. 適當添衣
- 宜穿足夠的禦寒衣物,質料以乾爽、輕便、舒適、透氣和保暖性能好為佳。
- 不要穿得過份臃腫和緊身,以免妨礙血液循環和影響行動。
- 若長者有失禁的情況,宜勤於更換已濕的尿片及褲子。
- 要確保頭、頸、手和腳部都溫暖。 2. 家居保暖
- 保持家居環境溫暖及空氣流通,留意門窗及牆壁是否有破損,以致寒風從空隙中吹入屋內。
- 使用電暖爐必須確保室內空氣流通。電暖爐應遠離門口、通道、或易燃物品;
- 對熱力感覺減退的人士,如糖尿病及脊髓病患者,不宜使用暖水袋及暖身器。 3. 禦寒飲食
- 多飲用及進食熱量較高和容易消化的熱飲品和熱的食物,如熱奶、熱湯、粥、粉、麵和飯等。
- 每天要攝取足夠的水份。
- 注意均衡營養,避免高脂肪及高膽固醇的食物。
- 避免酗酒。 4. 適當活動
- 盡量留在室內或有陽光的地方。如必須外出,要適當地穿著保暖禦寒的衣物。
- 避免長時間置身於寒冷的環境或寒風中。
- 維持適量的運動量。 5. 保健防疾
- 定期作健康檢查和依時覆診。
- 按時服用藥物。
- 按照衛生局的指引適時接種流感疫苗。
- 密切監察病情,發現身體不適應迅速就醫。 6. 留意天氣
- 密切留意天氣轉變,尤其當溫度在短時間內急劇下降時,更應提高警惕,以防因嚴寒而引致體溫過低。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設二十四小時查詢天氣服務(電話號碼1311)。 7. 關懷增暖
- 家人及親友應關懷和協助身邊長者,鼓勵及提醒長者作出恰當的禦寒措施。
- 若認識獨居或患病的長者,請常致電或探訪問候,多加關懷,使長者倍感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