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能源辦今於深高交會簽節能燈合作協議

能源業發展辦公室與深圳市凱信光電有限公司今(12日)天於深圳“第十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簽署一份關於在澳門進行節能燈測試的合作協議,該協議的簽署開啟澳深雙方在節能產品合作上的新篇章,也是特區政府借助高新科技在澳持續推進綠色照明節能工作的重要一步。 本次關於澳深節能燈測試合作協議今天(12日)上午十一時假深圳高交會館舉行,能源業發展辦公室主任山禮度及深圳市凱信光電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振波代表雙方在協議上簽字。儀式上,深圳市政協副主席姚欣耀、能源辦主任山禮度及深圳凱信公司董事總經理彭惠超先後作了講話。 由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組織,從澳門專程率團赴深參加“第十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的澳門嘉賓參觀團,包括中央駐澳聯絡辦經濟部部長周志奎﹔澳門電訊局局長陶永強﹔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理事長關敏如,等澳方一行,以及深圳方深圳市以及南山區的有關領導、照明行業代表、金融界代表、媒體等,包括深圳市科技局 、深圳市貿工局、深圳市稅務局、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局、深圳市南山區貿工局、深圳市創業投資同業公會等參與了簽約見證活動。 是次協議內容是能源辦為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和保護環境,與深圳凱信公司合作在澳門對隧道、馬路、辦公室三種類型的節能燈(LED照明及電磁感應燈綠色節能照明產品)效果測試,以便日後進一步落實推廣節能工作,提倡綠色照明。深圳凱信公司負責提供測試場所所需的節能燈具,包括選定適合實地環境條件的節能燈類型和數量,並負責安裝以及日常的維護及更換;測試期限以半年/一年為期,並可按需要延長。 另外,為使簽約活動更加豐富、主辦單位在簽約儀式後還加插“LED照明以及電磁感應燈小型論壇”,聘請國內三位專家作專題介紹,來自上海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主任劉木清教授主講“LED光源的技術與應用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演講; 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交通工程所所長兼總工程師韓直研究員則介紹“LED路燈、隧道燈的技術與應用”; 中科院長春精密機械電子研究所電磁感應照明專家尹長安教授講題為“電磁感應燈的技術與應用”。 能源業發展辦公室
二零零八年十月十二日 圖片說明:
澳深雙方代表簽署合作協議


衛生局呼籲市民停服“瘦身田柒健康‧瘦”

根據香港衛生署的公告,產品 “瘦身田柒健康‧瘦” 摻雜有西藥成份 “西布曲明(sibutramine)”。澳門衛生局的資料顯示,上述產品從未經衛生局批准進口。然而,為保障公眾健康,衛生局除密切留意有關產品在本澳流通的情況外,現呼籲市民不要購買並停止服食上述產品。
“西布曲明” 具有壓抑食慾的效用,其副作用包括引致血壓上升及心跳加速,有心臟病人士不應服用。
倘若市民已購買上述產品,應立即停止服用並送往衛生局藥物事務廳處理 (地址: 士多紐拜斯大馬路51號華仁中心二樓)。如有任何疑問,可致電85008089或於辦公時間致電85983523向藥物事務廳查詢。


“牛奶計劃”學童首階段檢查基本完成,未發現新增個案

衛生局及教青局跨部門工作小組為“牛奶計劃”學童進行的尿液檢查昨日已基本完成。除3名女學童和另一名女嬰確診有腎結石外,未發現新增個案。跨部門工作小組將根據首階段檢測工作的評估結果,在本月内展開第二階段跟進工作,爲有需要的學童進行超聲波檢查,並密切注視情況的發展。 據教育暨青年局統計,10月10日各校共爲6名學生進行尿液測試,沒有學生需作進一步檢查。
據衛生局統計,10月10日自行到衛生中心進行檢測的共有102人,須轉介到醫院作第二階段檢驗的有4人。
10月10日仁伯爵綜合醫院為1名兒童檢驗尿液,進行第二階段檢驗的兒童1名。
在10月10日,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熱綫電話共錄得31名市民查詢,當中26人查詢學童篩查計劃的具體安排事宜,3人查詢奶類製品問題,投訴及其他事項的各1人。
衛生局及教青局跨部門工作小組爲“牛奶計劃”學生進行的尿液篩檢工作於9月22日開始。有駐校校醫的學校由校醫為學童進行快速測試,並將可疑個案通報至區內衛生中心,以作處理及轉介。至於無駐校校醫的學校,則由各衛生中心派出醫護人員到學校為學童測試,有關檢測工作已經完成。3名確診有微小腎結石的女童情況穩定,正接受仁伯爵綜合醫院兒科及腎科的跟進治療。 對於有個別市民質疑尿液檢測的結果準確與否,仁伯爵綜合醫院負責人今(10)日表示:尿液檢測是能在最短時間内全面掌握本澳“牛奶計劃”學童情況的適當手段,衛生局可根據首階段尿檢的評估,結合問卷調查,有序地開展第二階段的檢查工作。當然,尿液檢測也並非絕對準確,也會有個別假陽性或假陰性的例子。不過,日前確診微小腎結石的3名女童,2人尿液檢測異常。 居民若有疑問,可致電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熱線電話:2856 1122查詢(假期照常)。


第十批食物樣本‘三聚氰胺’檢測結果

衛生局與經濟局公佈第十批從本澳市場上抽驗的奶類產品樣本檢測結果。是次公佈產品共十四件,均未被檢出含「三聚氰胺」。截至十月十日為止取得的二百一十件食物樣本檢測結果顯示,共有二十一件樣本驗出含有「三聚氰胺」。
根據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日前發表關於三聚氰胺在人體的風險評估報告表示,除嬰幼兒奶粉外,其他食品的三聚氰胺及相關物質含量低於2.5mg/kg時,將不會構成公眾健康疑慮。
目前,衛生局及經濟局已於巿場上抽取的樣本包括嬰兒奶粉、奶粉(嬰兒奶粉除外)、奶類及奶類飲品、咖啡飲品、冰點甜品、奶類糖果等。本次檢測樣本資料(如下)及歷次檢測情況可瀏覽衛生局網頁(http://www.ssm.gov.mo/foodsafety/melamine/cn/index.html). 第十批奶類產品樣本檢測結果詳情參閱附件 。


港澳環保合作第一次會議今舉行

為進一步加強港澳兩地在環境保護方面之交流合作,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環境局率領包括香港環境保護署及海事處組成之十人代表團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環境委員會、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以及港務局代表於二零零八年十月十日下午三時三十分在澳門環境委員會會議室舉行了港澳環保合作第一次會議。 會上,雙方通過了港澳環保合作定期會議安排,討論了近期共同探討的工作,並就未來在制定及落實環保與持續發展政策、加強環保工作經驗和技術交流以及推動在公眾教育與宣傳方面等合作達成了共識。


第九批奶類產品樣本檢測結果

衛生局與經濟局公佈第九批從本澳市場上抽驗的奶類產品樣本檢測結果。截至十月八日取得一百九十六件樣本檢測結果顯示,共有二十一件樣本驗出含有「三聚氰胺」。 是次被檢出雀巢即溶奶粉(生產日期:2008 06 19)含微量「三聚氰胺」(含量<1mg/Kg;符合鄰近地區安全標準要求)。 根據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日前發表關於三聚氰胺在人體的風險評估報告表示,除嬰幼兒奶粉外,其他食品的三聚氰胺及相關物質含量低於2.5mg/kg時,將不會構成公眾健康疑慮。 本澳相關部門將繼續關注事態的發展。目前,衛生局及經濟局於巿場上已抽取的樣本包括嬰兒奶粉、奶粉(嬰兒奶粉除外)、奶類及奶類飲品、咖啡飲品、冰點甜品、奶類糖果等。是次公佈產品共十四件,詳情如下或可瀏覽衛生局網頁(http://www.ssm.gov.mo/foodsafety/melamine/cn/index.html) 第九批奶類產品樣本檢測結果詳情參閱附件 。


食品安全統籌小組擬定現階段工作計劃

“食品安全統籌小組”日前舉行第二次工作會議,擬定現階段的工作計劃,當中包括:加強食品入口的監管、與鄰近地區建立聯絡溝通機制、集中整理各部門有關食品檢驗方面的法律、增聘及培訓人員以執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等。 首階段工作計劃的具體情況如下:
(一)加強食品入口的監管
在日常食品的監管方面,民政總署主要負責進口許可食品的檢驗檢疫工作,例如鮮活食品、肉類、蔬菜、水果、蛋類、雪糕、奶類製品等;衛生局主要監管藥物和一歲以下嬰兒奶粉等;經濟局主要監察市場上預先包裝食品等。基於近期食品問題引起廣泛關注,食品安全統籌小組決定目前應重點強化入口食品的檢疫及監控,尤其加強奶類產品的檢驗,以保障消費者的飲食安全。 (二)與鄰近地區建立聯絡溝通機制,加強訊息的交換
現時民政總署與國家質量檢驗檢疫總局簽署通報機制,而衛生局亦有與鄰近地區如香港等地設有溝通渠道。為了令溝通機制更到位,統籌小組決定就奶類製品方面,以民政總署作為與其他地方官方機構的聯絡點,收集相關食品安全的訊息,並立即轉發特區政府其他部門。 (三)將各部門有關食品檢驗方面的法律集中到一個平台
法務局正檢視和整合有關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並負責將各執行部門的相關法律包括公約和國際衛生組織的相關條文,集中上載至專門網站,讓其他執行部門清楚認識,增加工作效益。同時也方便有需要的人士查閱。 (四)增聘及培訓人員以執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
面對食品衛生檢驗工作的需求日益增加,從中長期規劃考慮,各執行部門有需要增聘人手,或擴大招聘人員的名額,及盡快展開相關的培訓工作,以便執行食品安全方面的任務。 (五)向海關通報有問題食品的清單
加強政府的通報和溝通,將有問題食品的清單通知海關,方便關員在口岸執勤時提醒居民及旅客,注意有關問題的食品,以保障食用安全。
除了上述措施外,衛生局與經濟局繼續加強對奶類產品的檢測工作, 即時把檢查結果向外公佈,並把歷次檢測結果及相關資料放置於澳門特區政府入口網站http://www.gov.mo及衛生局網頁http://www.ssm.gov.mo/foodsafety/melamine/cn/index.html 內之三聚氰胺資訊專區,供市民查閱。同時,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設立熱線電話:2856 1122 供市民查詢。


「3G應用軟件技術培訓課程」成功舉辦

由電信管理局主辦,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澳門電訊有限公司、和記電話(澳門)有限公司以及中國聯通(澳門)有限公司協辦的「3G應用軟件技術培訓課程」,已於本年七月至九月期間成功完成,主辦單位於本週三設畢業晚宴,並進行頒授完成課程證明書的儀式。電信管理局希望透過是次培訓課程,加深學員對3G應用軟件技術的了解、推動技術的應用、促進資訊及通信行業的整體發展,以及培育本地的資訊科技人才。 是次培訓計劃是本澳首個針對3G應用軟件技術較全面的公開課程, 邀請了來自北京、上海、南京、廣州、香港、新加坡及本地業界的資深工程師、部門經理和高等院校的技術專家,為學員介紹本地和外地電信業的發展情況、內容供應商的營運策略、3G手機平台的介紹、以及各種3G應用技術發展趨勢等。在培訓過程中,導師對所教授的內容作出詳細講解,並在課堂上與學員互相交流討論,使學員能進一步掌握相關的技術和知識。此外,並安排了參觀交流的活動,組織學員參觀內地電信營運商及內容供應商,讓學員實地了解他們的運作模式和業務發展,獲益良多。 於畢業晚宴上,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資訊科技部陳國輝工程師、澳門電訊有限公司流動通訊巿務余少雄總經理、和記電話(澳門)有限公司營業及巿務黃露明副總經理、中國聯通(澳門)有限公司工程運維部徐京總監等及一眾學員出席參加。在宴會中,陶永強局長向學員致辭,同時,亦多謝各位學員在這兩個多月期間用心的學習及參與,希望學員於是次培訓計劃裡學有所用,在不久的將來為本澳3G應用軟件行業作出貢獻。致辭後,局長與各協辦單位代表共同進行頒授完成課程證明書的儀式。


3名女童確診微小腎結石

衛生局及教青局跨部門工作小組為“牛奶計劃”學童進行的尿液檢查已接近完成,餘下個別學校少數學童將在近日完成檢測。到目前爲止,絕大部分接受檢驗的學童已全部初步排除腎結石的可能。但經尿液測試及超聲波檢查,在今(9)日確診3名女童有微小腎結石。跨部門工作小組將積極替有關兒童進行治療,並將在本月内展開第二階段跟進工作。 據教育暨青年局統計,10月8日至9日各校共爲557名學生進行尿液測試,有6名需作進一步檢查。 據衛生局統計,10月8日至9日自行到衛生中心進行檢測的共有208人,須轉介到醫院作第二階段檢驗的有6人。 10月8日至9日仁伯爵綜合醫院共為49名兒童檢驗尿液,進行了第二階段檢驗的兒童有40名,進行了第三階段檢驗的兒童有12名。 經尿液測試及超聲波檢查,在今(9)日確診共有3名女童有微小腎結石,不排除與三聚氰胺有關,跨部門工作小組亦會調查3名學童的家庭飲食習慣。3名患有微小腎結石的女童今年4至7嵗,曾參與“牛奶計劃”。目前,仁伯爵綜合醫院兒科及腎科正對3名學童進行跟進治療。 參與會診的兒科和腎科專家指出,新發現個案兒童的腎結石體積較細小,可考慮採用非手術的方法治療。另外,澳門和香港兩地的衛生專家曾與衛生部官員前往河北省,專門考察腎結石兒童的治療方案。專家表示,澳門有能力對腎結石兒童進行治療,即使需要進行手術也沒有問題。 在10月8至9日,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熱綫電話共錄得13名市民查詢,當中10人查詢學童篩查計劃的具體安排事宜,3人查詢奶類製品問題。 預計首階段的篩查工作將於近日全部完成,跨部門工作小組將於本月内展開第二階段跟進工作,爲有需要的學童進行超聲波檢查。 居民若有疑問,可致電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熱線電話:2856 1122查詢(假期照常)。


西灣大橋維修改期

政府工務部門一直都對三條跨海大橋進行全年三百六十五日的監測,並委託專業的機構協助檢查,可保能及時發現倘有需要的維修工作。鑑於跨海大橋為重要的結構物,有需要時,一般都會安排進行緊急維修。為保證行車安全,是次工程需要在橋塔側的車道搭建工作棚架以進行工程,搭建棚架時有需要佔用車道。 是次維修工作已安排於十月九日的凌晨進行,但因今日(十月九日)凌晨的天雨關係,影響西灣大橋一般性維修工程的施工進度。由於施工期間對氹仔至澳門方向橋面的交通造成較大影響,故政府已着令負責西灣大橋維修工程的承建商,盡快於翌日(十月十日)凌晨一時至早上六時的非交通繁忙時段拆除工程鐵架,要求恢復橋面原來狀況。 拆除西灣大橋氹仔至澳門方向橋峰的工程鐵架的工作,將會安排在十月十日凌晨一時至早上六時進行,屆時需要封閉西灣大橋由氹仔往澳門方向的車道,並於當天早上六時後重開,恢復西灣大橋橋面原來狀況。同時,對於天雨的延誤及有關承建商安排的不善,土地工務運輸局對受上述維修工作影響的居民致以歉意。 土地工務運輸局已責成該承建商另行研究新的維修工程方案,要求新方案必須安排妥善,增加道路指示牌,以及維持良好的通車和安全狀況,務求盡量減低對居民所帶來的影響。待新的維修方案確定後,政府將會提前做好有關宣傳工作,以便有需要的居民和道路使用者調整出行時間和行車路線。預算整個維修工程需時約三十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