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行政暨公職局與學校合作推動年青人作選民登記

為向年青人宣傳和推動選民登記,行政暨公職局正與本澳各大專院校和中學聯繫,為合資格的在校師生,尤其是為年滿17周歲或以上的年青學生安排集體辦理選民登記。 行政暨公職局表示,將根據各校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盡量協調為有需要的學校提供便捷的選民登記服務。 如學校需要有關計劃的詳細資訊,可直接與該局選舉技術輔助處聯繫(電話:89871704)。


譚伯源:盡力維護就業及鞏固營商環境

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今(23)日強調,面對環球金融海嘯的衝擊,特區政府穩定整體經濟目標的首要工作是維護本澳的就業情況,以及鞏固本身的營商環境。 譚伯源中午出席公開活動接受訪問時表示,澳門作為一個開放型的自由經濟體系,在今次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中,或多或少會受到一定影響,首先出現的是經濟發展速度開始放緩,特區政府將繼續密切留意國際及鄰近地區的經濟發展趨勢。 他重申,即使未來本澳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甚至轉壞,特區政府定與商界及商會保持緊密聯繫,了解業界的困難,並盡一切辦法,透過調整政策,維護本澳的營商環境,避免本澳經濟在金融海嘯中大傷元氣,以利企業固本,待將來經濟環境轉好時可更快復甦。 譚伯源指出,特區政府現階段非常關注就業情況。統計數據顯示,在金融海嘯後,本澳目前就業狀況轉差,但相信不會出現大規模裁員,特區政府繼續密切留意本澳整體經濟發展形勢,因應情況採取適當措施。 他透露,特區政府在稍後公佈的2009年施政方針中,將預留資源及推出一些可行的政策措施,以維護本澳就業情況及鞏固營商環境。


《修訂公共房屋相關法例草案文本》內容專題介紹六 之 「評分原則」及「購買經屋的津貼制度」

為讓公眾了解《修訂公共房屋相關法例草案文本》之修訂重點,日前已先後向大家介紹了「申請條件」、「收入限制與申報」、「資產限制與申報」、「輪候排序」及「轉售條件」。今日為大家介紹的是最後一則專題「評分原則」及「購買經屋的津貼制度」。 評分原則
- 為落實合理分配社會資源的公共房屋政策,評分方面將加強宣揚優良傳統倫理觀念及優先照顧弱勢社群的原則,包括: 1. 居於澳門的時間
2. 房屋類型
3. 樓齡
4. 身體或精神缺陷
5. 人均家團收入
6. 對長者之輔助 - 經濟房屋之評分原則方面,將特別加強四個原則:鼓勵與長者同住、維護傳統家庭、援助低收入家庭和身體及精神缺陷人士。 - 社會房屋之評分原則方面,將特別加強五個原則:長者優先、維護傳統家庭、援助低收入家庭、援助身體及精神缺陷人士和居於租賃房屋。 購買經屋的津貼制度
- 津貼金額為購買經濟房屋價格的10%。 - 津貼總金額分兩期發放,以切合預約買受人的實際需要:
第一期,於簽訂買賣預約合同後支付,金額為津貼總金額的60%;
第二期,於簽訂買賣公證書後支付,金額為津貼總金額的40%。 - 由郵政儲金局發放津貼予申請人。


環境委員會與行政暨公職局共同向公職人員推廣環境管理

環境委員會與行政暨公職局為進一步加強公共部門人員對環境管理的認知和推動公共部門的環境管理工作,於2008年10月21至23日假座公共行政大樓地庫一層演講廳為公共部門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舉辦了三場有關環境管理的培訓,主題分別為“實踐環境管理”、“環保採購” 及 “環保辦公室”。 是次培訓由環境委員會所邀請之導師負責主講,培訓內容是有針對性地按照三類公共部門人員的工作性質而編制,培訓對象分別是“公共部門內負責建立及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人員”、“負責採購的人員”和“工人及助理人員”。 在為“公共部門內負責建立及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人員”所講授的“實踐環境管理”課程當中,主要內容包括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好處、國際標準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全球實施狀況、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條文綜述、建立及有效實施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步驟及要訣、持續改進環境管理體系以提升機構形象。 為提高公共部門內負責採購人員對環保採購的認知,主要介紹了各地推行環保採購狀況、採購環保產品應留意的事項、實踐環保採購的方法以及案例分析。 而“環保辦公室”部份則主要鼓勵工作人員認識全球面對的環境問題及挑戰、了解環保辦公室、如何享有清新室內空氣質素、節約用水、節約能源、減少廢物、環保駕駛等。 不同的機構實施環境管理皆可以有效並持續地提高環保表現,有助減少污染及善用資源。是次環境管理培訓共有來自40多個公共部門約180位公職人員參與,是為長遠樹立公共部門之環保形象,以及鼓勵進一步改善公共部門環保表現。


2008年6月澳門國際性銀行業務統計

澳門金融管理局今天發表的統計顯示,至2008年6月底,澳門銀行的國際性業務保持高速增長。國際資產佔銀行體系總資產的份額,從2007年6月底的79.8% 上升至2008年6月底的83.5%;而國際負債佔銀行體系總負債的份額,則從2007年6月底的75.0% 上升至2008年6月底的78.5%。 外幣是澳門國際性銀行業務的主要交易單位。至2008年6月底,澳門幣佔國際金融資產及負債的份額分別只有0.5%及2.5%。同期,港元及其他外幣所佔的國際資產份額分別為41.1% 及58.4%,而所佔的國際負債份額分別為45.9% 及51.6%。 澳門銀行的國際資產 至2008年6月底,澳門銀行的國際資產總額達3,165億澳門幣(39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5.5%;其中,對外資產及本地外幣資產分別上升31.1% 及52.6%,數額達2,436億澳門幣及730億澳門幣。因本地銀行在海外有關連信用機構的存款被分類於其他對外資產項目下,其他對外資產佔國際資產的份額一直保持最大,至2008年6月底達1,300億澳門幣,較去年同期增長7.9%。 澳門銀行的國際負債
至2008年6月底,澳門銀行的國際負債總額達2,973億澳門幣(37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5.2%;其中,對外負債及本地外幣負債分別上升82.2% 及5.6%,數額達1,551億澳門幣及1,423億澳門幣。前者為有記錄以來首次超越後者,成為國際負債的最主要組成部份;其中,由於從海外信用機構吸納的存款總額上升422.2% 至553億澳門幣,外來存款總額因此上升72.8% ,達1,301億澳門幣。 澳門銀行對外資產及負債的地區分佈
澳門國際銀行業務主要分佈在亞洲及歐洲地區。至2008年6底,澳門銀行體系對外資產中,對香港及中國大陸的債權各佔30.6% 及20.1%﹔對葡萄牙、德國及荷蘭的債權則各佔20.8%、3.8%及1.2%。對外負債方面,對香港及中國大陸的負債佔總體對外負債份額為46.9% 及10.7% ﹔法國、葡萄牙及德國佔總體對外負債的比重則分別為12.9%、8.9%及2.4%。 澳門國際性銀行業務統計是根據國際清算銀行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所倡導的方法編制,藉以配合澳門特別行政區參與該國際組織的 “地區性國際銀行業務統計” 計劃。


能源辦代表出席水電工會座談會 表達電改方案的立場

應澳門水電工會邀請,能源業發展辦公室代表昨晚出席該會假台山工聯職業技術中學禮堂舉行的關注《澳門電力市場改革方案》座談會,表達政府電改方案的立場和原則,並聽取工友意見,作電改方案的參考。 能源辦指出,政府現時正就未來電力市場的改革進行公開諮詢活動,收集各界意見。對於未來的電力市場,政府明白澳門市民對電改的期望,改革已經是大勢所趨,政府希望透過今次的廣泛諮詢,通過各種形式收集各種意見,力求緊貼民情,做好電力市場的改革工作。 對於是次座談會,能源辦感謝該會對電改方案的關注和支持,表明政府十分理解各員工對前景的考慮。政府重申一向關注工人就業前景及福利保障,特別對於專營企業,更加明確規定必須優先聘用本地工人,依法督促企業嚴格遵守承諾,履行責任。對於員工的退休問題,政府責成澳電必須儘快妥善處理,撥款填補充裕的基金,保障員工退休後的生活。同時要求專營公司要提供更多培訓予員工,穩定工作團隊。 對於電改方案,能源辦重申必須堅守供電安全穩定的大前提,同時考慮員工的憂慮,兼顧社會和諧及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及方向。電力市場會跟隨社會同步發展,所以大家要不斷自我提升,以分享發展的成果。 最後,能源辦感謝各位員工多年來在不同環境下,不管日曬雨淋,為確保社會的用電作出貢獻,並相信各人未來仍會為特區的發展繼續做好。


特區政府會一如既往保障新聞自由

行政長官何厚鏵今(22)晚出席「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9周年聯歡晚宴,他在致辭時強調特區政府會一如既往地保障新聞自由和出版自由,並希望傳媒工作者堅持愛國愛澳,以公平、不偏不倚的態度報導新聞。 行政長官感謝澳門新聞工作者在過去一年及長期以來對特區政府工作的監督、批評和支持。他表示,澳門未來面對着挑戰。明年將是祖國建國六十周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並須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立法,以及確保行政長官選舉及立法會選舉順利進行。他希望,澳門的傳媒工作者堅持愛國愛澳,以公平、不偏不倚的態度報導新聞,繼續捍衛澳門的新聞自由,對政府工作提出建議和批評,使政府把工作做得更好。 行政長官強調,特區政府必定一如既往堅持保障新聞自由和出版自由,並會繼續關心新聞工作者和新聞從業員的生活保障。 席間,行政長官向在本澳新聞機構服務滿50年的記協會員頒發服務年資獎。


特區政府啟動《維護國家安全法》諮詢工作

行政長官何厚鏵今(22)日宣佈,澳門特區政府根據《澳門基本法》第23條的規定,完成了《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的草擬工作。並即時啟動《維護國家安全法》的諮詢工作,諮詢期由今日起,至11月30日結束,為期四十天。 特區政府下午於政府總部多功能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行政長官何厚鏵、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法律改革辦公室主任朱琳琳等出席,分別就《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的立法工作及諮詢內容作出闡述和介紹。 行政長官表示,澳門在回歸祖國之前,一直都適用葡國《刑法典》有關國家安全的法律規定。但在特區成立時,原來適用於本澳的葡國相關法律不再生效,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存在著法律的完全真空。 他指出:「維護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是基本的憲政責任。為了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國家並沒有把內地的相關法律直接延伸到澳門特區實施,而是透過《澳門基本法》授權澳門特區自行立法,這是國家對澳門特區和全體澳門居民的高度信任。自行立法維護國家安全,是特區全面貫徹落實《澳門基本法》的必要舉措,亦是特區政府理所當然、責無旁貸的憲政責任。」 他又提到,國家的穩定安全、繁榮富強,是澳門賴以保持穩定,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大家亦正確認識到,維護國家安全,是特區政府和廣大澳人共同的神聖使命。 行政長官強調,在認真、深入的研究和準備的基礎上,特區政府嚴格按照基本法的有關精神,並根據澳門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精神,以及澳門本身的實際,進行立法工作。在整個草擬的過程中,特區政府也嚴格確保《澳門基本法》所規定的居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包括言論、新聞、出版等自由,得到充份的保障。故此,草案的條文內容一方面完全對照和符合基本法第23條的規定,另一方面又確保在維護國家安全和保障居民基本權利和自由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23 條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澳門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繫。”《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共有十五條條文,建議禁止上述危害國家安全行為,並設定懲治的刑罰。 《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的諮詢期由今日開始,至11月30日結束,為期四十天。為充分了解社會和居民的意見和建議,特區政府將於今(22)日、23、24、27及28日晚上舉辦五場《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介紹及諮詢會,請社會各個界別代表出席,並安排於十一月五日舉辦一場公眾諮詢會,對象為廣大市民;當局也開設專有網站(http://www.gov.mo/basiclaw23/),通過不同渠道,廣泛收納各界的意見及建議。


一托兒所報告腸病毒群集性感染

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近日接獲位於馬場大馬路的同善堂第三托兒所多名幼兒出現手足口病的報告。 該托兒所10月12日起陸續有幼兒出現手足口病,截至今日(10月22日)下午累積共17名,其中兩班分別有7名及3名患兒。患病幼兒病情較輕,已到醫療機構診治,其中1名曾短暫住院但已痊癒。無出現神經系統或其它嚴重併發症的個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採集部分病兒樣本,2例證實為非 EV71型腸病毒感染個案。 衛生監督已進行現場調查及指導托兒所進行清潔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並下令有7名及3名幼兒患病的兩班暫時停開兩周,以便阻斷幼兒之間的互相傳播和進行環境清潔消毒。 腸病毒感染可由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EV 71型腸病毒等引起,世界各地全年均有,一般夏季高發,可引致多種疾病,比較輕微和常見的,包括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但亦可引起嚴重的疾病,如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幼童身上。潛伏期為3-7日。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病者的排泄物傳染,亦可經飛沫、接觸受污染的物件等途徑傳染。孩子在托兒所、幼稚園等地方經常聚集一起,遊戲時會密切接觸,傳染性頗高的手足口病便容易爆發。發病初期有發燒、咽痛,然後手掌面、腳及臀部出現小疱或不痛不癢的紅疹。口腔內會有小疱疹,繼而潰爛。7-10日內水疱與紅疹會漸漸消退,自然痊癒。腸病毒的傳染力始於發病之前幾天,在咽部與糞便中都存在病毒,而糞便可能延至數星期後仍帶有病毒。 衛生局強調,對腸病毒感染目前尚未有有效疫苗,市民,尤其是托兒所、學校和院舍人員、家長及學生應採取下列措施,預防腸病毒感染: 個人措施:
— 注意個人衛生、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孩子的尿片或其它穢物後要洗手;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口鼻,並小心處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 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
— 均衡飲食、足夠的水分、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和避免吸煙,以增強抵抗力;
— 若有發燒及出現手足口病症狀,應盡快找醫生診治; 學校措施:
— 注意環境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經常用1:100漂白水稀釋液清潔桌椅、玩具和1米以下的牆身;
— 對學童進行晨檢,並經常留意員工和學童有無出現發熱及其他手足口病症狀等;
— 有發熱或手足口病感染症狀的學童或員工應暫停上學或上班;
— 如學童或員工有不尋常的集體患病情況,校方應立即通報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 2856 1122)及社會工作局或教育暨青年局。


陳志吉他大師班暨陳姍姍音樂會下週一舉行

為提高本地音樂學生的藝術水平,進一步推廣本澳的音樂教育,澳門演藝學院每年都會邀請世界各地的知名音樂家、教授來澳舉辦大師班。下週一將舉行古典吉他大師班暨示範音樂會,請來中國古典吉他權威陳志教授,他將親自為學生作技術指導。而他的得意門生、現任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吉他導師的陳姍姍,將為觀眾帶來一場風格獨特的古典吉他演奏會。 陳志為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古典吉他教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廣播吉他樂團藝術總監、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榮譽理事、北京吉他學會理事長,同時為法國國立巴黎音樂學院、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客座教授。1982年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古典吉他學校“北京誠志古典吉他學校”,1987年在珠海組織了首屆中國國際吉他藝術節,在國內外產生巨大影響,1990年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創建古典吉他專業。此外,陳志還撰寫了大量有關吉他藝術的文章和著作,在國內外知名報刊雜誌上發表,他曾獲評選為“世界吉他風雲人物”及古典吉他教學最高榮譽獎。 作為陳志的學生,陳姍姍不但自身的吉他造詣高深,自己更創出一套特有的吉他教授方法。陳姍姍自幼學習古典吉他,曾獲日本“第42屆東京國際吉他公開賽”第二名,2000年出版古典吉他個人獨奏專輯《大教堂》,並先後在德國、奧地利、英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家地區舉行音樂會。陳姍姍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古典吉他專業,其後留校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附中,2008年起擔任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全職吉他教師。這次音樂會上,陳姍姍將為觀眾演奏多首吉他名曲,以多樣的風格展現古典吉他之美。 《陳志吉他大師班暨陳姍姍音樂會》將於下週一(10月27日)晚上七時正在高士德演藝學院禮堂舉行,不設門券,歡迎各界有興趣人士到場欣賞,查詢請致電2835 2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