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社屋屋邨加強清潔消毒防流感

針對各地爆發新的H1N1甲型流感疫情,本澳各社會房屋已於4月底開始加強屋邨的公共地方清潔及消毒,包括每天用1:99漂水清潔2至4次,並在所有公共房屋內張貼通告,呼籲住戶注意個人和環境的衛生。 房屋局密切關注新型流感的疫情,並響應「全民齊抗疫」活動,除了陸續向居住於社會房屋內65歲或以上的獨居長者派發關懷禮品包,以提升他們的防疫意識和抵抗能力外,更與社會房屋屋邨內具體執行管理的公司聯絡,要求做好防疫工作,並於4月底開始執行,具體內容如下:
1. 升降機轎廂內按鈕貼上3M透明紙適時更換,每天用1:99漂水清潔4次;
2. 大廈出入口鋼門及把手每天用1:99漂水清潔4次;
3. 公共地方如走廊及其他扶手每天用1:99漂水清潔2次;
4. 垃圾房及明渠等地方,每天用1:99漂水沖洗2次。 與此同時,為加強住戶的防疫意識,房屋局於所有公共房屋內張貼通告,呼籲住戶及早作出預防措施,同時多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儘量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的地方,若發現有感冒病徵,應及早就醫,並主動戴上口罩。亦在此呼籲,住戶及個人不要亂丟垃圾,不要高空擲物,以免污染環境。 房屋局將繼續留意新型流感的發展形勢,配合特區政府的抗疫行動,並因應實際情況加強公共房屋的防疫措施。


《托兒所優化計劃》參與機構赴港觀摩學習

社會工作局日前組織參與《托兒所優化計劃》的其中13間受資助托兒所負責人及前線實務人員,前往香港啟思幼兒園進行實地觀摩學習。有參與者表示,藉著交流及學習活動,有助促進本地幼兒服務的專業發展。 為免影響機構的正常運作,13間受資助托兒所共82名負責人及前線實務人員在社會工作局兒童暨青年服務處的安排下,分三批於4月28至30日期間前往香港啟思幼兒園進行實地觀摩學習及交流。內容主要包括觀摩主題學習、美勞、音樂及體能、自理能力培養等課程及活動,有關幼兒園負責人為參與者講授活動編排的知識及技巧,並透過短片進行活動示範,兩地同工隨後亦進行分享及交流。有參與者表示透過是次往港學習的機會,可以全面及實際地學習為幼兒培育工作而開展的各類型活動的流程安排、老師帶領活動的方法與技巧等,除了可以提昇自身培育幼兒的知識與技能外,更能透過相互交流,促進本澳幼兒服務的專業發展。 社工局在2006年開始,委託香港陸趙鈞鴻兒童發展研究中心為受資助托兒所開展的《托兒所優化計劃》,四年來已先後有24間托兒所參與。計劃主要透過顧問親臨視導、往香港同類機構實地學習、制訂托兒所優化方案,以及指導托兒所編寫活動及活動錄影等,協助參與機構提升服務素質,在既有的基礎及條件許可的範圍內,將啓導幼兒的相關理論及專業方法引入幼兒培育與日常服務之中,藉此促進服務對象的潛能發展,同時提升托兒所之整體服務素質。


衛生局已掌握甲型H1N1流感病毒確定性檢測技術

衛生局5月7日統計數字顯示,關閘醫療諮詢站共為十一萬二千一百零八名人士探熱;港澳碼頭醫療諮詢站為一萬二千六百七十六人探熱,諮詢人數七名;澳門國際機場口岸醫療諮詢站為四千二百零四人探熱, 諮詢人數三名;蓮花口岸醫療諮詢站為二千三百五十七人探熱;北安臨時碼頭諮詢站爲四千一百七十人探熱。 仁伯爵綜合醫院因呼吸道症狀就診的兒童有八十五人,成人有六十名。截至7日傍晚,本澳新型流感“極可能病例”和“確診病例”均為零。衛生局亦沒有調查中的病例和懷疑病例。 據衛生局與香港和廣東省有關方面聯絡,因香港H1N1甲型流感確診個案而就地安排隔離進行醫學觀察的四名澳門居民,其中三人在香港隔離觀察的期限預計至5月8日結束。另一名因與確診病人曾乘坐同一飛機、在廣東台山隔離觀察的澳門居民,據悉已結束隔離觀察。較早前,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向當地有關部門了解,各人健康狀況良好,均沒有出現呼吸道症狀。衛生局認爲,完成隔離觀察的人士與常人一樣,不帶任何甲型H1N1流感風險,大家應該像對待平常人一樣對待他們。 另外,爲了加強對甲型H1N1(豬)流感病毒的檢測工作,加快對該病毒的檢測速度,衛生局最近透過與國家衛生部、香港衛生署、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聯繫,開展病毒檢測技術交流,最終掌握了對這種新型流感病毒進行快速確定性檢測的技術。 現時,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除了能夠進行甲型H1N1(豬)流感病毒的排除性檢測外,亦已具備技術能力,能夠利用聚合酶鏈反應(PCR)快速測試方法,對甲型H1N1(豬)流感病毒進行確定性的檢測。新的檢測技術所需的時間約5至6個小時。


市民勿服用摻雜西藥成份的產品

衛生局根據香港衛生署發出的公告,產品 “療濕痛” 含有西藥成份 “潑尼松龍 (prednisolone)” 及 “甲芬那酸 (mefenamic acid)”,但有關成份並沒有標示在產品標籤上。基於此,該署呼籲市民不要購買及服食相關產品。上述產品從未經衛生局批准進口本澳,然而,為保障公眾健康,衛生局除密切留意有關產品在本澳流通的情況外,現呼籲市民不要購買並停止服食上述產品。 “潑尼松龍” 屬類固醇,長期服用可引致圓臉,高血壓、高血糖及胃潰瘍。“甲芬那酸” 是非類固醇消炎藥,其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噁心、胃痛及出血。 倘若市民已購買上述產品,應立即停止服用並送往衛生局藥物事務廳處理 (地址: 士多紐拜斯大馬路51號華仁中心二樓)。如有任何疑問,可致電66833329或於辦公時間致電85983523向衛生局藥物事務廳查詢。


《齊來獻關愛 – 社屋長者探訪活動》

因應全球爆發新的H1N1甲型流感疫情,房屋局關注到本澳社屋長者的防疫情況,同時響應「全民齊抗疫」活動,除加強社會房屋公共設施的清潔外,亦將於短期內分批向近900戶65歲或以上居於社會房屋內的獨居長者派發關懷禮品包,以提升他們的防疫意識和抵抗能力。 房屋局局長鄭國明、公共房屋事務廳廳長鄭鍚林、樓宇管理事務廳廳長繆燦成、房屋分配處處長趙旅平、房屋監管處處長伍祿梅等人昨(7日)親身到嘉翠麗社屋老人中心及羅必信夫人大廈,了解社屋長者的生活、健康等情況,並派發關懷禮品包,當中有洗手液、消毒藥水及營養食品麥皮。 根據資料顯示,本澳居於社會房屋內65歲或以上的獨居長者近900戶,當中不乏90至100歲的高齡人士。由於長者的身體免疫力較低,為防止新型流感在澳門傳播,及響應官民聯手舉辦的「全民齊抗疫」活動,房屋局在加強社會房屋公共設施的清潔外,亦將於短期內分批向以上住戶派發關懷禮品包,並提醒定期洗手,與加強清潔家居的重要性,營養食品麥皮則有助提升長者的抵抗能力,齊來做好防疫工作。 房屋局一直重視弱勢社群,包括長者的居住環境,除了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居所外,更通過定期的探訪活動,了解社屋長者的需要,以提供適切的服務。其中,於2008年9月,房屋局首次舉辦《齊來獻關愛 – 社屋長者探訪活動》,當時向103名90歲或以上居於社會房屋內的長者致贈禮物包以表心意,並通過探訪活動讓長者感到社會的關懷,使他們安享晚年。


二零零九年第一季公司統計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受全球經濟下滑及投資者信心減弱等因素影響,今年第1季本澳的新組成公司只有547間,同比減少25.3%;而註冊資本合計4,426萬元(澳門元,下同),顯著下跌73.8%。新組成公司以經營批發及零售業的居多,有212間,註冊資本共2,309萬元;而經營工商輔助服務業及建築業的分別有99間及82間,註冊資本分別為711萬元及500萬元。 新組成的公司中註冊資本在5萬元或以下的有420間,佔總數76.8%,對應的資本為1,178萬元,只佔總註冊資本的26.6%;而註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上的有3間,合計資本額(950萬元)則佔總數21.5%。此外,81.5%的新組成公司屬有限公司。 新組成公司的資本主要來自本澳,共2,484萬元,其次為香港(863萬元)及中國大陸(721萬元);而在泛珠江三角區域的省份中,來自廣東省的資本額最多,共446萬元。 按股東居住地統計,全為澳門股東的新組成公司有308間,由澳門與其他國家/地區股東合組的有75間,而澳門以外國家/地區股東的則有164間。 今年第1季解散的公司共有149間,較去年同季增加41.9%,對應的註冊資本為2,632萬元;當中經營批發及零售業的有53間,而工商輔助服務業及建築業則各佔26間。


漁業諮詢委員會今舉行會議

漁業諮詢委員會於2009年5月7日上午在港務局大樓禮堂舉行了第二十次會議。 會議由委員會主席、港務局局長黃穗文主持,主要介紹休漁期相關工作的部署、漁業發展及援助基金的申請及審批情況,討論了業界對修改漁業發展及援助計劃規章的意見以及委員提出的其他意見及建議。 會議首先介紹休漁期部署情況,黃穗文表示港務局已因應今年休漁期提前實施,預先聯同海關、消防等部門作好相關準備工作。委員會秘書、港務局海事活動廳廳長郭光華及海關代表鄭健聰向委員介紹了具體的部署情況,同時呼籲漁民要提高防火、防風、防盜等意識,尤其防火方面絶不能掉以輕心。 港務局船舶及港口事務廳廳長李榮勝表示,漁民多會藉著休漁期間進行船舶檢驗,港務局將會全力配合。因應全球多個國家爆發甲型H1N1流感,鄭健聰表示如果船上漁民有流感徵狀需到醫院求醫,應立即通知海關,由有防護裝備的關員及海關船將患者送岸治理。 漁業發展及援助基金的申請及審批情況,由港務局行政及財政廳廳長鄧應銓介紹,他表示自基金開始接受申請以來共收到85宗申請,並已全部完成審批程序,其中71宗申請獲得批准,貸款總金額達澳門幣一千六百五十餘萬,餘下14宗因不符合條件而不獲批准。早期獲批的個案,已陸續開始還款,進展良好。 漁業發展及援助基金推出至今已逾兩年,期間“基金”透過不同渠道聽取和收集業界意見,以進一步完善“基金”的運作,務求令“基金”更切合業界發展的需要。會議對有關意見進行討論,並同意循四個方面對“基金”的相關規章作出修訂,包括:擴大漁業發展及援助計劃的適用範圍、增加援助款項的用途、調升援助款項的限額以及減少批給申請的限制。 馮喜就漁民日常作業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提出意見及建議,包括完善南北舢舨碼頭的設施、調整航道的佈局以及為漁民進行傳統的習俗活動提供便利等。黃穗文回應指港務局已聯同工務部門對南北舢舨碼頭的修繕工程開展研究,以尋求一種堅固耐用的設計方案。關於漁民對航道佈局之意見,黃穗文表示關注,並指示海事活動廳廳長向漁民了解具體情況,如確實有需要,會按部就班作出調整。 黃穗文感謝各委員出席會議及提出的寶貴意見,她表示馮喜及梁帶福就漁業發展及援助基金提出的建議,已基本包含在歸納出的“基金”規章修訂方向中,即在有關規章修訂後可基本滿足業界發展的需求。惟貸款金額上限方面,需考慮多方面因素及權衡各方利弊,不會有太大幅度的調升。她表示為使漁業諮詢委員會成員及漁民了解最新的漁業發展情況及借鏡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港務局會積極物色合適的地點安排相關考察活動,歡迎各委員多提寶貴意見。


社工局發起「全民齊抗疫」社會服務設施清潔日活動

響應特區政府推動「全民齊抗疫」的理念,社會工作局發起社會服務設施清潔日活動,鼓勵本澳社服設施於周六(5月9日)動員員工及服務使用者參與清潔設施環境的工作,以提升防疫意識,預防疫症於未然。 社工局日前發函至全澳154間各類型社會服務機構,呼籲各設施響應有關活動,局方亦鼓勵員工於周六上午返回工作單位,清潔及整理本身的工作環境,共同維護辦公室的整潔和衛生,減低病菌傳播機會。另外,為支援社會服務設施做好各項防工作,社工局正計劃向社會服務設施發放特別津貼,作為購買清潔、消毒用品及其他防護物質及設備之用。 除了協助和監督社服設施切實執行對環境衛生的維護,因應流感大流行期間可能造成的社區問題,尤其對受感染者以及其家人情緒支援的服務需求,社工局在5月7 日舉行了第一場「心理輔導工作坊」,為本澳社會服務設施的社工、心理、輔導及護理等相關範疇人員,提供在流感大流行期間,為有需要人士進行輔導技巧和策略的培訓。 工作坊在下午3時至5時半於社工局轄下復康服務綜合評估中心舉行,由評估中心主任、臨床心理學家尤迪華主講,他為參加者講解社工及輔導人員在流感大流行時可能需要參與的工作,包括為接受隔離的人士提供心理輔導、協助市民在面對疫症威脅時減輕心理壓力及構建良好心理狀況等。出席是次工作坊的社會服務設施包括家庭、兒青、長者、復康以及戒毒服務範疇,合共43間機構,參與人數為80人。 「心理輔導工作坊」原定只有一場,但由於參加者眾,為滿足更多社會服務設施同工對有關培訓的需要,社工局在短期內會再舉辦第二場工作坊,使更多社服設施的社工、心理、輔導及護理等相關範疇人員,能透過工作坊進一步掌握及深化相關的心理輔導知識與技巧。


視覺藝術年展下周開幕

第二十屆澳門藝術節大型展覽“2009澳門視覺藝術年展”,將於5月15日下午6時30分在塔石藝文館開幕。為慶祝中國建國六十周年及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今屆年展以“昨天.今天.明天”為主題,鼓勵本澳藝術家以各樣藝術形式 “談”今“說”往,追蹤澳門十年的深刻變化,展望小城的美好未來。 舉辦迄今已歷八屆的“澳門視覺藝術年展”是澳門藝術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屆參展的反應踴躍,遞交作品的人數倍增。本地藝術家透過豐富多彩的藝術媒介,傳達愛國愛澳的熱烈情懷,也有從經濟建設、社會民生、歷史文化等各個方面,描畫他們對回歸十年澳門變化發展的深切感受。 今次展覽在去年9月下旬作出徵集,共有262位作者遞交作品,包括有學生、教師、專業人士以及業餘愛好者等,參展媒介豐富,作品達650件之多。展覽每年均邀請多位外地專家和藝術家擔任評審,是次評審成員包括中國美術評論家、策展人賈方舟;中國藝術研究院書法研究院副院長李勝洪;台灣中國美術協會理事焦士太;中國教育部藝術設計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馬浚誠;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賀延光;韓國藝術協會、韓國雕塑家協會會員金善球。 經過評審謹慎的甄選,共有作者99人作品共159件入選這次年展,包括中國繪畫39件、書法50件、西方繪畫24件、攝影14件、雕塑17件、裝置3件、海報10件及錄像2件。評選以不分媒介方式,從入選作品中再評選出10件作為年度“十佳”優秀作品,並於開幕式上揭曉,“十佳”作者將獲澳門幣兩萬元獎金的獎勵。 澳門視覺藝術年展每年吸引新晉藝術工作者參加,顯示了本地藝壇的勃勃生氣。為推動新一代藝術幼苗成長,年展將舉辦視覺藝術的普及教育活動,藉著開展各類生動活潑的活動,推動學生創意思維,提高他們的藝術鑒賞能力。此外,主辦單位為向今屆所有參與年展,包括並未有選為展覽之列的作者表示感謝,將向每位贈送本屆年展畫冊一本。有關作者可於5月16日至8月16日到塔石藝文館領取。 2009澳門視覺藝術年展──“昨天.今天.明天”展期至8月16日,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7時,免費入場,歡迎參觀。


建造業安全施工獎勵計劃

近年本澳建造業蓬勃發展,施工技術要求亦有所提高,而這些工程往往涉及眾多高風險工序,為了提高承建商、分判商、地盤安全管理人員及工友的工作安全和健康意識,培育良好的安全文化,鼓勵採取安全的工作模式。為此,由勞工事務局主辦,多個政府部門及社會團體合作協辦的「建造業安全施工獎勵計劃」,於2009年4月至10月進行,藉著公開比賽對在職業安全和健康方面有良好表現的承建商、分判商、地盤安全管理人員和工友作出表揚和嘉許。 參賽組別分為建造地盤(承建商/分判商)、建造地盤(單項工程分判商)和安全管理人員三個組別。建造地盤以樓宇建造高度劃分為三組:大、中及小型地盤。比賽以地盤/工程合約為單位,凡澳門註冊承建商、分判商或地盤安全管理人員,均可報名參加是次比賽。「樓宇建造地盤」組及「安全管理人員」組內各類別均設有金、銀、銅獎,可分別獲得獎金及獎座。參賽記錄和獲獎名單將送交本澳公共部門,以作參考,每個獎項的得獎者並將獲勞工事務局引薦加入「職業安全健康約章」成員及參與「流動式臨時防墮繫穩裝置」課程及推廣計劃,以鼓勵和嘉許其在業界的職安健表現,並藉此提升公司或機構的安全管理形象與地位。 評審團分別包括評審技術小組 -- 由勞工事務局、合辦單位技術人員組成、獎勵計劃評審工作小組 -- 由勞工事務局、合辦及協辦單位代表組成,評審標準包括地盤在施工安全措施的整體表現及地盤在安全管理的表現。 頒獎典禮預計於2009年內或2010年初分批舉行,得獎的參賽者將會在頒獎典禮上向業界人士分享其施工安全及管理經驗。 是次邀請合辦單位包括土地工務運輸局、建設發展辦公室、運輸基建辦公室、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建築置業商會及澳門工程師學會,而邀請協辦單位包括澳門建造商會、澳門建造業總工會、澳門工程施工主管協會、澳門建築機械工程商會及澳門職業安全健康協會。 報名手續及查詢請致電:8399 9240或8399 9433與勞工事務局職業安全健康廳聯繫;或瀏覽勞工事務局網頁:http://www.dsal.gov.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