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本澳行車天橋護欄符合安全標準
就近日有意見關注到加高護欄後的行車天橋的安全性,土地工務運輸局強調,有關護欄設計是受委託的本澳大學按照國際安全標準設計,並通過安全測試。然而,為減少公眾對用於接駁護欄用的螺絲設計所產生的心理擔憂,政府已要求有關設計單位盡快改良螺絲的設計,政府並會按新的設計進行更換。
因應近年本澳交通狀況的改變,電單車數目大量增加,土地工務運輸局於二○○五年開始,逐步對全澳已符合安全標準的行車天橋護欄進行加固加高,所加固加高的護欄是所委託的本澳大學按照國際安全標準設計,並通過安全測試。 首座加高護欄的行車天橋是松山隧道口的行車天橋,由於現場環境條件的許可,故可在原來的天橋護欄之基礎上進行加高加固工程;至於隨後進行工程的葡京路和巴波沙行車天橋,因客觀條件所限須拆缷原有的護欄並重新安裝,雖然用於接駁護欄的螺絲是採用外露設計,但外露部份僅約有五至六公分,且在護欄之間垂直向下,此乃國際橋樑常用的固定方式,符合國際安全標準,因此,對駕駛者並不會構成危險。 然而,鑑於有市民對天橋護欄螺絲外露存有心理上的憂慮,土地工務運輸局已委託澳門大學工程研究及檢測中心研究修改護欄的設計,在符合安全情況下,縮短外露螺絲長度或改用其他護欄連接方式。而政府會對即將完成更換護欄的南灣湖旁的行車天橋,縮短螺絲外露部份至三公分左右。 行車天橋的護欄主要功能是保障行車安全,而本澳每座行車天橋,無論在轉彎位置的孤度、路面的防滑度、護欄的防撞性能等設計,都根據天橋所座落的道路及該天橋行車速度等客觀因素,再參照國際標準而設定,因此,天橋的改裝工程不能以劃一的標準設計,而是因應每座天橋的設計特點及現有的客觀條件來進行加高加固。只要駕駛者能遵守交通規則,在所規定的行車速度行車,目前本澳的行車天橋護欄已起到足夠的保護作用。
…
市民可從多渠道獲悉自來水鹹度資訊
為讓居民適時掌握自來水鹹度以作好準備,鹹潮應變措施小組由明(9)日起,將透過報章、電子傳媒、互聯網等大眾媒體,每日公佈自來水鹹度及未來數日預測。
小組去年首次透過電視台及電台的新聞及天氣報告時段公佈當天自來水鹹度,效果理想。為此,小組今年繼續利用電子傳媒,加強向公眾公佈自來水鹹度及鹹潮訊息。有關資料同時上載至政府入口網站的“鹹潮資訊網頁”,並向各大報章發放。 去年制定的自來水鹹度分級制,將食水鹹度分為四個級別,並以不同顏色識別,分別為低(綠色,鹹度為10-250度)、中等(黃色,鹹度為251-400度)、偏高(橙色,鹹度為401-600度)和高(紅色,鹹度為超過600)。
衛生局根據各個鹹度級別的水質情況制定了健康指引以及稀釋建議,有需要的居民可參考有關指引及建議以瓶裝水稀釋自來水飲用。上述指引及建議已上載到特區政府入口網站(www.gov.mo)的 “鹹潮資訊網頁”供市民查閱。小組亦向居民派發自來水鹹度分級制宣傳小冊子,並放在各出入境口岸讓旅客索取。除此以外,小組亦設立熱線電話(2822 0088)讓市民查詢稀釋指引及鹹潮資訊。
鹹潮期間,民政總署化驗所將加強水質監控工作,若自來水鹹度持續上升至“橙色”偏高級別或以上(即鹹度達400度以上),化驗所將把水質檢測結果的四金屬(鉀、鎂、鈣、鈉)離子參數的含量,每日上載至民政總署網頁供市民參考。
…
能源業發展辦公室《簡訊》第三期經已出版
能源業發展辦公室部門《簡訊》的第三期經已出版,本期內容圍繞能源規劃、政策研究、宣傳推廣及交流合作四個範疇,進一步向市民介紹辦公室過去半年的工作。 能源業發展辦公室在二零零五年成立,為加強與外界聯繫,讓市民可以透過不同的途徑認識能源,了解能源辦的工作,增加透明度,該辦自去年十月開始,每半年出版一期部門簡訊,介紹辦公室最新的活動。 今期的能源規劃,介紹了引入天然氣計劃的相關工程,相信隨著工程的展開,天然氣入澳已經指日可待。其次,能源規劃亦提到政府於七月時公佈的有關電力合同的修改。在政策研究方面,今期主要介紹辦公室在六月時邀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能效標識管理中心代表來澳專題探討家電能效標籤,以及七月開展的《澳門公共戶外照明實務守則》四場公眾諮詢。宣傳推廣方面,回顧了首屆節能周的籌備及開展,包括政府節能計劃的啟動。而在交流合作欄目,今期主要介紹辦公室走訪鄰近廣東,與各負責人會面交流的情況等。 最新一期的能源辦部門《簡訊》有中、葡、英文三個版本,將派發予各公共部門及機構,商業機構及社團等參考。此外,電子檔同步亦安排上網,有興趣的市民可自行上能源辦網站http://www.gdse.gov.mo/閱讀或下載。
…
經濟局舉辦電器產品安全的專題講座
經濟局將於十一月十三日下午三時至五時,假中土大廈十九樓舉行一個有關電器產品安全的專題講座,由國家質檢總局派專家主講,藉以向公眾講解有關電器產品安全的一般知識,以及了解現時內地及國際的一些相關規定。 是次由國家質檢總局派出有關電器產品安全方面的專家共兩位,分別為上海檢驗檢疫局機電中心傳培剛副主任、以及廣東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電氣安全實驗室黃成柏科長。屆時兩位專家將圍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講解,包括:1)電器産品安全的概念及定義、2)電器産品安全事故、3)如何獲得危險電器産品的資訊、4)有關電器的測試介紹(以個案爲主)、5)簡介回收概念及其機制,以及6)如何正確使用家庭電器(介紹一般家庭電器的安全情况,以及在判斷上危險的共通性)。 產品安全是>內的合作項目之一,隨著兩地經濟不斷發展、居民生活不斷改善,每年在市場上推出的產品數量正不斷增加,涉及種類繁多。在關注電器產品的安全問題上,實有賴雙方共同努力和合作,確保消費者的人身健康及安全。 以上講座歡迎坊間有興趣人士參加;若有任何疑問,請致電經濟局經濟活動稽查廳宋先生,電話:5972387。
…
二零零七年第三季公司統計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三季新組成公司共有875間,資本額合計為1.75億元(澳門元,下同),較去年同期分別上升10.2%及40.0%。新組成公司經營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批發及零售業,共有262間,其次是工商輔助服務業,有181間,而經營建築業和不動產業務的分別有153間及83間。 在新組成公司中,資本額在5萬元或以下的有614間,佔總數70.2%,而合計的資本額(1,760萬元)祇佔總數10.0%;資本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有5間,合計的資本額(1.09億元)佔總數62.3%。與此同時,在新組成公司中有746間為有限公司。 按股東的居住地劃分,今年第三季新組成公司的資本額主要來自澳門,達5,845萬元;其次為新加坡,達2,617萬元;葡萄牙則居第三位,達2,067萬元;而在泛珠江三角區域的省份中,來自廣東省的資本額達419萬元。 在新組成公司中,由單一國家/地區股東所組成的新公司共697間,當中全部為澳門股東所組成的新公司共440間;全部為香港股東的新公司有155間。 由澳門與其他國家/地區股東合組的新公司數目共144間,以澳門與香港股東合組的新公司最多,有70間;由澳門與中國大陸股東合組的新公司有49間。另外,有34間由其他國家/地區股東合組的新公司。 另一方面,今年第三季有77間公司解散,涉及資本額為872萬元;以經營批發及零售業的較多,合共22間。
…
《第39屆世界職業技能競賽》澳門代表團赴日本靜岡市參賽啟程儀式
《第39屆世界職業技能競賽》澳門特別行政區代表團將分別於11月8日及11日啟程前往日本靜岡市參加競賽,並於今(7)日下午五時三十分於勞工事務局職業培訓廳舉行了啟程儀式。今屆競賽本澳將派出10名選手參與9個競賽項目,分別是:機電一體化、電腦網絡裝配、網頁設計、資訊軟件應用、電氣系統安裝、西廚、髮型設計、花藝設計、女士服裝縫製,參與項目數目為歷屆之最,而澳門代表團將派出27名成員赴日參與競賽。 為國際職業培訓界盛事
《世界職業技能競賽》是世界職業技能組織所舉辦,為一項國際性職業技能競賽盛事。該組織在成立之初只有2個成員國,發展至今已增至47個國家/地區成為會員,可見世界各地對職業技能重視程度與日俱增。為加強推廣各地區之職訓發展工作,每屆競賽都會選在不同地方舉行,而今屆將在日本靜岡市舉行。 該組織於每兩年舉辦一次競賽,目的是讓各地23歲以下青年選手作技能競賽,也為世界各地職業培訓機構人員提供職業技能資訊交流平台,以提升世界各地區職業教育、職業培訓等領域的水平。 隨著每屆參與競賽人數持續增長,今屆選手人數將達800多人,已超過去屆選手人數,且尚未包括各國所派專家評判、官方代表、技術代表及領隊在內,故預計今屆競賽人數將會創新高,規模為歷屆最盛之一屆。 有利本澳推廣職業培訓
澳門於1985年參與世界職業技能組織,由最初只派出觀察員參觀競賽或只參與一項競賽項目,到現時每屆參與項目逐年增加,可見本澳在職業培訓工作有相當顯著進步。回歸以後,在澳門特區政府鼎力支持下,本澳近年參與了多項不同職業培訓活動或技能競賽,並取得不俗的成績,如過往連續在第37屆及第38屆競賽之中,取得〝網頁設計項目〞銅獎殊榮,成績有目共睹。而通過參與競賽,不但讓本澳青年與各地選手作技能切磋,還擴闊了他們的個人視野觀,對啟發本澳青年職業技能的興趣,帶動行業年輕化等,將起到相當大的推動力量。 有關競賽,除為青年人搭建了技能競賽的平台外,對於本澳的職訓機構亦有很大幫助,因勞工局每屆都會邀請本澳多個的職訓團體及行業社團,以項目代表單位的身份共同參與競賽,使本澳職訓工作者能與世界各地同業作深入的技術及資訊交流,並可以與各地職訓機構人員建立緊密聯繫網絡,相信對澳門今後開展職業培訓,以至加強向市民灌輸職訓訊息等工作,將帶來長遠有利的影響。 項目配合發展需要
今屆競賽共設有四十七個項目,而本澳所挑選九個項目,都是本澳近年發展較為迅速或極具潛力的行業,期望在今屆競賽中能汲取其他地區之先進技術及培訓經驗,如參與〝電氣系統安裝〞項目,就是因應本澳市場對電氣系統工程人員需求顯著增長,欲藉今次參賽來提升本澳該方面的技術水平;至於〝機電一體化〞項目,本澳曾在去年《第3屆穗港澳青年職業技能競賽》中,取得該項目第一名成績,而考慮到本澳的機電一體化技術仍處於發展階段,為加強年青人對有關技術興趣,故今屆特別參與,期能與世界各地區作技術切磋,以提升本澳該方面之技術發展。至於資訊、花藝設計、髮型設計、服裝縫製、西廚等項目,均是本澳社會上極具發展潛力行業,為培訓相關行業的生力軍,並鼓勵他們日後投向行業發展,為本澳未來人力資源作好人員儲備工作,加快行業走向專業化的步伐。 社團機構全面支持
為積極作好賽前準備及培訓工作,勞工局早前透過公開報名及向相關的社團、培訓機構、學校招募各項目參賽者,並邀請了澳門大學、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澳門髮型美容從業員協會、澳門花藝設計師學會及澳門飲食業聯合商會擔任項目代表單位,負責競賽項目專家及培訓參賽者工作,至
於〝資訊軟件應用〞、〝電氣系統安裝〞項目,則由該局職業培訓廳負責。另,是屆對參賽者開展培訓工作,亦首次得到本澳高等教育機關及私人企業之支持,包括:澳門發展質量研究所、澳門金沙及展字派髮型屋等,為今屆參賽者提供技術支援及培訓場地,使參賽者能接受全面、系統性之職業培訓。 經過嚴格培訓和多次遴選賽後,今屆代表澳門區參加技能競賽的選手如下:〝機電一體化〞的陳家裕、胡顯榮,〝網頁設計〞的鄭志威,〝電腦網絡配置〞的陳順平,〝資訊軟件應用〞的吳宏晞,〝女士服裝縫製〞的歐陽華倩,〝花藝設計〞的周穎芝、〝髮型設計〞的吳志華、〝西廚〞的莫卓杰及〝電氣系統安裝〞的吳漢彬。在儀式上,由勞工事務局孫家雄局長、林美美副局長及各項目單位代表分別向九個項目選拔賽優勝者頒發獎項。而上述各項目選手,將於11月11日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前往日本靜岡市參加《第39屆世界職業技能競賽》。 昨日出席啟程儀式及頒獎嘉賓,除勞工事務局孫家雄局長、林美美副局長外,還有澳門大學科技學院院長莫啟明教授、澳門發展質量研究所Carlos Costa、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關敏如理事長、澳門髮型美容從業員協會張展東副會長、澳門花藝設計師學會周佩華會長及布佩玲理事長、澳門飲食業聯合商會陸國基副理事長、澳門金沙、展字派髮型屋。
…
地圖繪製暨地籍局出席香港會議收穫豐富
「第五屆京港澳測繪技術交流會」於本年10月25日至27日在香港理工大學召開,是次會議的主題為“現代測繪新技術的應用”。分別來自北京、香港和澳門的百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 澳門地圖繪製暨地籍局是這次會議的協辦單位,由張紹基代局長率同資料收集處羅少萍處長、資料處理處惠程勇處長,以及多位技術人員參加,與三地測繪部門主管人員和科技工作者共聚交流。 在一連兩日的會議中,京、港、澳三地測繪界的院士、教授、專家和學者,作了多個專題演講並發表了數十篇學術論文報告。當中,張紹基代局長以「澳門的地理資訊系統(GIS)發展和應用」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引起了三地學者對GIS在澳門的發展和跨地域合作的關注。 「京港澳測繪技術交流會」自1999年創辦以來,共舉辦過五屆會議。秉持著固有的宗旨,藉著研究成果的分享與討論,致力創新。本屆內容圍繞測繪新技術的發展與展望、測繪科研新技術成果、測繪新技術應用經驗、測繪技術服務與奧運工程建設的成果與經驗等,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兼具理論性、方向性、指導性與實用性,為測繪界提供寶貴的科研成果。同時加強了三地測繪信息的交流合作外,體現了科技服務社會的精神,有利推動城市建設和社會經濟成長。 為進一步了解有關科技在港澳兩地的應用情況,大會還安排了考察香港昂船洲大橋施工情況,北京的代表團亦於會議完結後來澳考察,並於29日到訪地圖繪製暨地籍局,了解有關部門的運作及測繪工作在的澳門發展情況,雙方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交流。 「第六屆京港澳測繪技術交流會」將於2009年在北京舉行。
…
仁伯爵綜合醫院内科主任韋東尼醫生在葡病逝
仁伯爵綜合醫院内科主任、著名糖尿病專家韋東尼醫生(António Maria Azedo Victal),因病於2007年11月5日在葡萄牙里斯本逝世,終年49嵗。 韋東尼醫生早年投身公共衛生服務,在十五年前參與創辦仁伯爵綜合醫院糖尿病門診,十年前創立澳門糖尿病患者服務協會(國際糖尿病協會組織成員),並擔任澳門糖尿病防治委員會主席。一九九九年澳門回歸前夕,韋東尼醫生選擇留在澳門爲特別行政區服務。 韋東尼醫生不僅醫術精良,而且待人友善;無論是臨床治病救人,還是培訓醫生、領導醫務行政或組織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他都是身體力行,兢兢業業。韋東尼既是一位具備高度專業精神的醫生,也是一位備受同事愛戴的内科主任。他的不幸離世,令同仁深感悲痛,對仁伯爵綜合醫院和本澳市民均屬一大損失。 ☆ ☆ ☆
另外,仁伯爵綜合醫院發出緊急通知:已預約韋東尼醫生的病人,院方將會作出另行安排;所有預約病人均會收到院方的電話通知。
…
配合大賽車多條路有臨時交通措施
配合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舉行,下周一起介乎亞馬喇前地與城市日大馬路之間的道路,以及鄰近螺絲山公園的道路將實施臨時交通改動措施,直至本月十八日大賽車結束為止,土地工務運輸局提醒,駕駛者留意相關的臨時交通改動標誌。 為確保大賽車舉行期間周邊道路有足夠疏道交通的能力,土地工務運輸局將在多條道路實施臨時交通改動,其中由下周一(十二日)早上十時起,介乎亞馬喇前地與城市日大馬路之間,位於藝園南面的路段將由單向行車改為雙向行車;同時將封閉廣州街對開及近亞馬喇前地的兩條中央調頭車道。另外由下周四(十四日)早上十時開始,介乎澳電大樓與母親會大廈之間的一段新雅馬路實施反方向行車,即由亞馬喇馬路往福海花園方向,來自馬交石砲台馬路(近澳電大樓)的車輛須繞行螺絲山公園後才能轉往亞馬喇馬路。上述臨時交通改道措施將直至本月十八日大賽車結束為止,屆時相關路段將恢復原來的行車運作。 由於是次交通改動只屬臨時性質,土地工務運輸局呼籲駕駛者要留意路上所設置的臨時交通標誌,提早選定行車路線,以及遵守交通警員的現場指揮。
…
旅遊業專業訓練成持續發展關鍵
行政長官表示,旅遊業的專業訓練已成為澳門持續發展的關鍵。 行政長官何厚鏵今(七)日下午出席了旅遊學院2007年度畢業典禮。他在致辭中指出,本澳傳統的旅遊業已逐漸演變成一個綜合旅遊體系,各相關行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然而,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亦彰顯了人力資源的緊張。 因此,人力資源的儲備和優化,是持續發展的重要元素。人力資源素質的提升,有助增強僱員的能力和信心,有助產業保持先進的營運水準,也有助於打造一個自由開放、不斷打破自身局限的優質市場。 何厚鏵表示,旅遊學院在旅遊、酒店服務、文化遺產及會展業的人才培育方面,肩負著重要的使命。他讚揚旅遊學院在過去十二年來穩健成長,栽培了大批的專業人才,為澳門綜合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重大支持。 他又鼓勵旅遊學院的畢業生,希望他們能以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精神,施展抱負,為提升澳門的旅遊業作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