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高教辦12月舉辦各地區高教校友分享會(更新版)

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將於12月舉辦四場校友分享會,邀請曾於不同國家或地區升學的澳門校友分享求學經歷和學習心得,讓有意到各地升學的學生進一步了解升學資訊,釋除升學疑慮。歡迎有興趣的人士報名參加。 "摯"在分享──校友分享會將於12月6日和13日下午三時至六時半於大學生中心(地址:荷蘭園大馬路68-B號華昌大廈地下B座,即盧廉若公園巴士站對面)舉行。屆時曾於澳門、內地(上海、北京、廣東)香港、台灣、葡萄牙、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地就讀的澳門校友將應邀出席,分享求學經歷、學習心得和生活情況。除此之外,亦會即時解答與會者的提問。分享會將以粵語進行,現場設有葡語即時傳譯。 有興趣的人士可由即日起登入高教辦高等教育升學資訊網( http://www.gaes.gov.mo/counseling)查閱詳情及報名。如有查詢,可致電2856 3033或8396 9251。


公佈2014年6月30日的證券投資調查結果

證券投資調查的目的,是為了解澳門居民持有由無關連非居民實體發行的證券投資市值及其地域分佈情況。一如往年,是次調查由澳門金融管理局及統計暨普查局合作進行。現將 2014年6 月 30 日的調查結果摘錄公佈如下: 在2014年6月30日,澳門居民(包括個人、政府及其他法人,但不含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外匯儲備)持有由境外無關連實體發行的證券投資,以當天市場價值計算達4,169億元(澳門元,下同),為有記錄以來的新高,較2013年12月31日增加6.6%,與去年同期比較亦上升34.6%。 在各類證券投資工具中,股權證券、長期債券及短期債券的市值分別為1,646億元、2,306億元及216億元。股權證券的市值與2013年底比較下跌4.1%;當中369億元為互惠基金與投資信託單位。長期債券及短期債券的市值則分別上升13.0% 及40.4%。 按地區劃分,亞洲佔澳門居民境外證券投資的比重最大,達75.7%,其餘則主要分佈在歐洲(8.8%)、北大西洋和加勒比海(8.6%)、北美洲(4.1%)及大洋洲(2.4%)等地。 投資於中國大陸實體發行的證券(包括在中國大陸以外交易所上市的證券)繼續佔領先位置,佔澳門居民境外證券投資的47.5%,其市值達1,981億元,較2013年12月底增加10.8%,按年比較更躍升52.8%;當中,投資在股權證券、長期債券及短期債券的市值分別為241億元、1,611億元及128億元,依次佔相關投資工具類別的14.7%、69.8% 及59.3%。另一方面,投資於香港實體發行的證券比重,則由2013年底的29.8% 下跌至25.0%,相關市值亦下跌10.6% 至1,040億元;其中,股權證券及長期債券的投資市值分別為817億元和137億元。 投資在歐洲證券的比重與2013年底比較輕微上升0.1個百分點至8.8%,相關投資的市值亦上升8.0% 至367億元。在歐洲各國中,澳門居民投資於盧森堡證券的比重最大,其市值為147億元,較2013年底上升12.1%。另一方面,澳門居民投資於英國證券的市值為72億元,較6個月前微跌0.3%,而投資於法國、德國和荷蘭證券的市值亦分別錄得17.4%、42.1% 以及16.1% 的跌幅。 澳門居民於北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證券投資持續增加。有關地區內的投資市值較2013年底上升16.9% 至359億元,佔總體境外證券投資的比重亦增至8.6%;當中,投資於開曼群島和英屬處女島的證券投資市值較6個月前分別上升23.0% 和22.6%,達215億元及77億元的水平,而投資於百慕達證券的市值則下跌1.9% 至 66億元。 美國為北美洲證券投資的集中地。澳門居民投資於美國證券的市值較2013年底躍升66.4% 至147億元,帶動其佔總體境外證券投資的比重由2.3% 增至3.5%。投資於美國長期債券的市值在6個月內上升17.0% 至74億元,居該類別投資工具的第四位。 澳門居民投資於澳洲實體發行的長期債券在半年內颷升208.8% 至94億元,進佔該類別投資工具的第三位,同時帶動大洋洲證券投資的比重由6個月前的1.0%上升至2014年6月底的2.4%。


29名獄警宣誓就職

澳門監獄於11月26日下午,為29名完成培訓及實習階段的獄警學員,在監獄舉行就職儀式。儀式由獄長李錦昌主持,獄警學員在其親友及監獄各部門主管的見證下,一同宣誓就職,正式成為獄警隊伍的一份子。 獄警的培訓課程,共分有3個階段,分別是為期2個月的基礎培訓、6個月的專業培訓,以及3個月的工作實習。在基礎及專業培訓中,學員須要學習法律、心理、急救、槍械、爆炸品認知、接待技巧等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接受針對日後執行職務而設計的專業課程,包括防暴基礎知識、看守、搜查、押解技術、射擊、胡椒噴霧使用、鎖控術及自衞術等實務培訓。最後進入實習階段,到監獄各個工作崗位進行實際操作,將所學到的知識加以實踐。 是次就職的23名男學員及6名女學員,於去年初開始接受培訓,全體學員均能完成為期11個月的培訓及實習階段,並通過考核,正式就職,而今屆學員梁健兒獲得最優異成績。


演院舞校舞蹈劇場“ 日出印象 ”圓滿結束

由文化局演藝學院舞蹈學校製作的舞蹈劇場《日出印象》於日前(十一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一連三晚在崗頂劇院上演,觀眾反應熱烈,踴躍參與演後座談會及積極發言。觀眾對此創作給予讚賞與肯定,並提出中肯意見。 舞蹈劇場《日出印象》靈感啟發自曹禺的經典劇作《日出》,由舞校校長高成明擔任藝術總監,集合舞蹈學校的專業舞蹈教師、舞蹈普及課程及戲劇學校普及課程的學員共同演出,結合崗頂劇院的現場環境及多媒體技術,呈現與別不同的舞蹈觀賞體驗。在演後座談會上,有觀眾表示此類型的舞蹈演出讓環境與舞台、戲劇與舞蹈、影像與音樂相互融合,非常新鮮,整體氛圍與舞蹈動作均有良好表現,讓人目不暇給。一連三場的演出為澳門舞蹈市場增添一道前衛風采,展示演藝學院舞蹈學校敢于嘗試、大膽創新的一面。


新增石排灣至媽閣巴士路線下月開通

交通事務局計劃12月上旬開通連接石排灣至媽閣的快速路線,該路線將停靠14個站點,服務時間為上午6時至晚上10時,以方便石排灣社區居民前往河邊新街、司打口及媽閣一帶。連同該路線,石排灣公屋群共有六條一般巴士路線及三條快速巴士路線途經,以接載居民前往本澳不同地區。 配合石排灣公屋群居民的出行,交通事務局在公屋群落成初期,調整了15、25、26、26A、50及N3六條巴士路線進入該社區,並先後開通25F及22F快速巴士路線,讓居民可以使用較短時間往返石排灣至關閘及亞馬喇前地。隨著入住居民增加,過去一段時間已先後調整車型、延長服務時間及增加班次頻率,藉以加大載客量,縮短候車時間;又於臨時總站增設排隊設施和長者、孕婦、小孩及殘障人士優先座等候區,讓有需要的人士能優先乘搭,並安排保安人員駐站,協助維持秩序。 除此之外,為方便石排灣社區居民前往河邊新街、司打口及媽閣一帶,交通事務局計劃12月上旬開通連接石排灣至媽閣的快速路線,該路線為一循環線,由"石排灣總站"開出,停靠"橫琴河隧/西堤馬路"站、"海濱圓形地/西堤馬路"站、"金都酒店"站、"皇庭海景酒店"站、"河邊新街/媽閣"站、"司打口"站、"河邊新街/街市"站、"河邊新街/下環"站、"媽閣廟"站、"蓮花海邊大馬路/銀河-1"站、"蓮花海邊大馬路/銀河-2"站、"海濱圓形地/生態保護區"站、"橫琴河隧/高爾夫俱樂部"站,返回"石排灣總站"。該路線每日服務時間為上午6時至晚上10時許,約10至15分鐘一班車。


衛生局接獲2宗腸病毒群集性感染報告

衛生局今日(11月26日)接獲2間托兒所出現腸病毒群集性感染報告。首間托兒所是位於筷子基巷的筷子基托兒所BB班,有4名幼童,2男2女,年齡均為1歲;第二間是位於下環街的聖瑪沙利羅慈惠托兒所2A班,有3名幼童,1男2女,年齡均為2歲。兩托兒所的患病幼童分別於11月18日及24日開始出現腸病毒感染徵狀,所有患童病情較輕,均已到醫療機構診治,無出現神經系統異常症狀或其他嚴重併發症的個案。衛生局現正採集樣本進行檢測,並已指導兩所機構進行全面清潔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 腸病毒感染可由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EV 71型腸病毒等引起,世界各地全年均有,一般夏季高發,可引致多種疾病,比較輕微和常見的,包括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亦可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幼童身上,潛伏期為3至7日,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病者的排泄物傳染,亦可經飛沫、接觸受污染的物件等途徑傳染。孩子在托兒所、幼稚園等地方經常聚集一起,遊戲時會密切接觸,傳染性頗高的手足口病便容易爆發。發病初期有發燒、喉嚨痛,然後手掌面、腳及臀部出現小疱或不痛不癢的紅疹,口腔內會有小疱疹,繼而潰爛。7至10日內水疱與紅疹會漸漸消退,自然痊癒。腸病毒的傳染力始於發病之前幾天,在喉嚨與糞便中都存在病毒,而糞便可能延至數星期後仍帶有病毒。 衛生局正密切留意腸病毒疫情的發展,強調大部分腸病毒感染個案可自行痊癒,但少數病人可能出現致命的併發症。衛生局呼籲家長、學生和學校、托兒所、院舍工作人員採取下列措施,預防腸病毒感染: 個人:
 洗手:接觸眼、鼻、口前,以及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兒的尿片或其它污穢物後要洗手;
 呼吸道禮儀: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住口鼻,並小心處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 減少接觸: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
 增強抵抗力:均衡飲食、足夠的水分、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和避免吸煙,以增強抵抗力;
 及時就醫:若有發燒及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的症狀,應儘快找醫生診治,特別是症狀嚴重時。 學校和院舍:
 環境衛生: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鮮空氣,經常用1:100漂白水稀釋液清潔桌椅、玩具和1米以下的牆身等兒童容易接觸的地方;
 病人暫停上學入托:留意員工和兒童患病情況,有發熱或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症狀的學童或員工應暫停上學或上班;
 及時通報:如兒童或員工有不尋常的集體患病情況,應立即通報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 28533525,傳真: 28533524)及社會工作局或教育暨青年局。


第十二次“泛珠三角”區域科技合作聯席會議於澳門順利召閞

2014年11月26日,第十二次"泛珠三角"區域科技合作聯席會議在澳門順利召開。澳門科技委員會擔任本次會議的輪任主席單位,由全國政協常委、科技委員會科技中介服務工作組召集人楊俊文博士代表澳門發言。會議邀請了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區聯絡辦公室姚堅副主任、經濟部寇明副部長、澳門科技委員會委員、香港創新科技署以及廣東、廣西、海南、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省(區)的科技廳領導及代表共約40人參加。 會議由廣東省科技廳龔國平副廳長主持。會上,代表們就本省(區)參與泛珠科技合作的情況進行了介紹,並結合自身的科技發展特點,就"如何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把泛珠科技合作推向前進,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繫"這一議題建言獻策,以促進"泛珠三角"區域科技合作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其他會議內容包括海南省科技廳作上一屆會務工作總結,科技委員會作本屆會務工作建議,以及廣東省科技廳被選為下屆會議主席單位。當天下午,科技委員會還安排了香港及9省(區)的與會代表前往澳門大學及澳門科技大學考察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增進他們對澳門科技發展現況的瞭解,開拓相互合作的空間。 由於本次會議適逢與"第二屆葡語工程師大會 (2nd CELP)"同期在澳門舉行,科技委員會及"第二屆葡語工程師大會 (2nd CELP)"的統籌單位--澳門工程師學會均希望借此難得機會,積極發揮澳門的橋樑和中介作用,為促進內地、澳門特區和葡語國家的科技合作盡一分綿力。經多方協調,共組織了32家"泛珠三角"9+2地區及葡語國家的科技企業、機構參加"泛珠三角"9+2區域與葡語系國家相關機構科技項目合作洽談會,有關洽談會將作為"第二屆葡語工程師大會"的議程之一,於本月27日下午3:30-5:00及28日上午9:30-11:00在威尼斯人酒店佛羅倫斯宴會廳舉行,現場設有中葡翻譯協助。除上述已經落實的配對外,洽談會也歡迎臨時想做配對的企業及機構參加。


國家農業部與民署簽署獸醫合作安排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率領民政總署人員組成的代表團於今(26)日到訪國家農業部,出席國家農業部與民政總署的獸醫合作安排簽署儀式,加強澳門特區政府與國家農業部在獸醫領域的合作,推動本澳在獸醫立法及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與國際接軌。 在陳麗敏及國家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見證下,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主席黃有力與國家農業部獸醫局局長張仲秋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關於獸醫合作的安排》,內容包括重點加強雙方在獸醫立法、執業獸醫管理、動物疫情和初級動物源性食品安全重大事件通報、國際獸醫事務、人員培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在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相關活動中的合作、建立獸醫管理機構直接對話機制、將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和狂犬病等重點人畜共患病列為雙方聯防聯控重點動物疫病、就內地獸醫在澳門執業及推進澳門居民在內地參加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和執業事宜建立直接溝通及協商機制。 簽署儀式後,陳麗敏一行亦與國家農業部獸醫局就動物保護,獸醫立法監管及獸醫事務等雙方關心的議題,進行座談和交換意見。 多年來,國家農業部與民政總署不斷強化溝通與協調的交流機制,自2006年起定期安排民署獸醫到國家的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動物疫病診斷國家參考實驗室等單位接受專業培訓,多年來為提昇民署獸醫人員的技術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2013年9月,行政法務司曾率領民署人員與國家農業部在北京舉行會談,就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及執業獸醫管理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亦一致認為應盡快起草上述《合作安排》,以進一步深化內地與澳門獸醫領域合作。


第六十一屆澳門大賽車各界支持下順利舉行

在澳門居民的大力支持下,太陽城集團第六十一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在11月13至16日順利舉行,圓滿結束。今屆大賽車四天共錄得八萬人次進場,門票收益達到一千二百多萬元,打破歷年四天賽事的門票收益紀錄,多個看台門票更早已售罄。第六十一屆大賽車廣告贊助連門票銷售總收益超過五千一百萬元,也創造了四天賽事的大賽車總收益最高紀錄。 今屆賽事有一百二十一支車隊來澳,來自二十四個國家地區,共二百一十三名車手參加七場賽事,其中五十四名為澳門車手。 今年共一千零七十七名傳媒前來採訪大賽車,他們來自二十七個國家地區,共二百五十九個機構,當中有四十四家電視台直播或轉播賽事。 今屆大賽車官方網頁,在四天的賽事舉行期間共錄得超過一千萬次瀏覽紀錄,當中十大瀏覽來源地包括,香港、澳門、英國、中國、荷蘭、德國、日本、台灣、美國及西班牙,可見大賽車已成為世界各地關注的盛事。 參觀的現場觀眾包括本澳十四家中小學及八家大專院校的師生,而大賽車的展覽活動分别在澳門六家大專院校,以及八個公眾地方展出。同時,通過旅遊局的協助,賽車期間有七個社團舉辦賽車嘉年華推廣活動,包括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中區南區工商聯會-、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澳門北區工商聯會、澳門離島工商業聯合會,以及澳門會展產業聯合商會等。 經旅遊局和治安警察局提供統計資料,在大賽車四天(13至16日)來澳旅客為六十五萬人,三星至五星酒店平均入住率為95.72%,兩者數字均打破過去兩屆大賽車同期的旅客數字和平均入住率。從門票銷售、大賽車參觀人數,與大賽車同期旅客和平均入住率等數字提高,可見大賽車有助推廣多元旅遊。 大賽車委員會今年舉辦特備節目,由幕後工作人員向澳門居民及世界展示澳門人的團隊合作,亦彰顯團隊精神對大賽車順利舉行的重要性,感謝所有支持大賽車的澳門居民,並向澳門特區成立十五周年致敬。


2014年10月消費物價指數

統計暨普查局自今年10月開始,公佈以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為基期的消費物價指數。以新基期編制的2014年10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為102.67,按年上升6.18%,升幅主要由住屋租金及外出用膳收費上升帶動。 與去年10月比較,升幅最明顯的大類為住屋及燃料(+12.47%)和食物及非酒精飲品(+5.95%),主要是租金及水果價格上升,以及外出用膳收費上調所致;而通訊價格指數則按年下跌0.15%。今年10月甲類(102.76)及乙類(101.91)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分別上升6.69%及6.06%。 10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月上升0.49%。冬季新裝應市及租金上漲,導致衣履和住屋及燃料的價格指數按月分別上升2.78%及1.14%;香煙及汽油價格下調,令煙酒及交通價格指數分別下跌0.88%及0.37%;此外,蔬菜及石油氣價格和旅行團收費回落亦紓緩部分升幅。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指數按月分別上升0.51%及0.48%。 至今年10月為止的十二個月,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較前一期上升6.03%,住屋及燃料(+11.81%)和食物及非酒精飲品(+6.17%)指數升幅較大;通訊價格指數則下跌0.60%。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平均指數分別錄得6.55%及5.93%的升幅。 今年首十個月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按年上升6.09%,甲類及乙類消費物價平均指數按年分別上升6.60%及5.98%。 2013/2014年為基期的消費物價指數是根據2012/2013住戶收支調查結果而進行修訂的。與前一個基期比較,由於住戶在住屋租金及購買汽車的開支增加,令住屋及燃料和交通兩個大類的權數上升,而食物及非酒精飲品大類的權數則有所下降。新基期的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反映約50%住戶,其每月平均開支在10,000至29,999澳門元之間;乙類消費物價指數反映約30%住戶,每月平均開支在30,000至54,999澳門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