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聖誕環保小貼士

聖誕佳節將至,在普天同慶的日子,大家會透過不同的形式歡度節日。環境保護局呼籲市民在慶祝佳節的同時,亦可從生活細節上提升環保意識,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和保護環境,例如外出購物時要買自備環保袋和減少過度包裝、慶祝時亦要注意噪音問題等,共度綠色聖誕。 在聖誕佳節期間,不少市民都會贈送禮物予親朋好友表心意。事實上,大家在購買禮物時可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保護環境。例如可從源頭著手,在購買禮物時自備環保袋,減少使用塑膠袋;同時須注意勿過度包裝禮物,可盡量選擇包裝較少或使用環保包裝的禮物。 另外,在參加聖誕派對時,亦應注意音量,以免造成噪音滋擾,影響他人的生活作息。尤其是第8/2014號《預防及控制環境噪音》法律將於2015年2月22日起正式生效,當中加入了對社會生活噪音的管制,環境保護局期望藉此提升市民和業界的環保意識和守法意識,顧己及人,共同營造優質宜居的生活環境。 如欲了解更多"聖誕環保小貼士",歡迎登入環境保護局網頁(http://www.dspa.gov.mo)瀏覽。
…
12月份路氹城生態保護區公眾觀賞日接受報名
每月定期舉辦的路氹城生態保護區公眾觀賞日將於12月13日(上午十時)及12月27日(下午三時)舉行,名額共50人,有興趣人士可於12月9日起致電環境保護局環保熱線(2876 2626)或透過網頁(http://www.dspa.gov.mo)查詢及報名,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自今年10月踏入候鳥季,在路氹城生態保護區觀察到的黑臉琵鷺數目持續增加,截至12月上旬,已觀察到最多53隻黑臉琵鷺來澳度冬。而報名參加公眾觀賞日活動的人士,將可在導賞員的帶領下進入有限度開放的生態一區,欣賞自然研習徑兩旁的植物,並到觀鳥屋觀賞正在生態一區水體內棲息的候鳥美態。導賞員亦會帶領參觀者到開放式管理的生態二區認識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整個參觀過程約2小時。 環境保護局將於活動前一天以短訊通知參觀者活動是否如期舉行,若活動當天遇上惡劣天氣或參加人數不足12人,本局有權決定活動是否取消。同時,參觀者須穿著便鞋及避免穿著顏色鮮艷(如:紅色、黃色、橙色等顏色)衣服。 另外,學校、社團及機構可於環境保護局網頁(http://www.dspa.gov.mo)下載"參觀環保基建設施預約表格",預約進入路氹城生態保護區一區參觀。填妥表格後可透過電郵(info@dspa.gov.mo)或傳真(2872 5129)提出申請,亦可親臨或郵寄至澳門宋玉生廣場393至437號皇朝廣場十樓。
…
配合跨工區通關新安排 N4夜間路線月中下旬開通
珠澳跨境工業區口岸本月18日(周四)零時起實行新的通關安排,交通事務局將同步開通往返青洲珠澳跨工區口岸至筷子基北灣的N4夜間巴士路線,以便乘客轉乘3條夜間巴士路線前往澳門各區,並提早青洲至關閘的27號巴士路線的發車時間至上午6時,方便經跨境工業區通關的人員出行。 經國務院批准,澳門與珠海之間的三個口岸自本月18日(周四)零時起實行新的通關安排。其中,珠澳跨境工業區口岸於零時至上午7時開放予步行的内地勞務人員、學生和澳門居民,不包括自駕小車和客車,即訪澳遊客及兩地牌大小客車不可經跨境工業區口岸過關。 27號路線提早一小時發車 配合上述安排,交通事務局將開通"跨工區–筷子基北灣"的N4夜間巴士路線,為減低深夜時份巴士行駛對青洲居民的影響,該路線主要途徑外圍道路,以連接跨境工業區、青洲與筷子基北灣,乘客亦可經由筷子基北灣站轉乘N1A、N1B及N2夜間巴士路線往返離島及澳門半島其他區域。N4夜間巴士路線服務時間為凌晨零時至上午6時,約12至20分鐘一班車。將延長青洲至關閘的27號路線服務時間,首班車由原來上午7時提早至上午6時發車,藉以方便經跨境工業區通關的人員出行。 另外,交通事務局在青洲珠澳跨工區口岸周邊的行人路加設鐵欄,防止車輛違泊佔用行人路,並與治安警察局交通廳保持密切聯繫,加強檢控交通違例行為,保障青洲區一帶道路的安全和暢通;同時,亦會於區內增設電單車泊車區,便利通關人士。
…
交諮會考察新加坡交通政策冀為澳交通發展引入新思維

交通諮詢委員會(下簡稱:交諮會)完成新加坡考察行程,透過參訪當地10多個機構、設施等,概括瞭解了新加坡的交通政策和規劃。交諮會委員認為,新加坡的交通規劃完善,透過多種手段平衡了不同道路使用者的需要,值得澳門參考和借鏡,尤其是的士服務方面,新加坡的士服務集合了公司營運和電召模式,並引入許多新的科技手段輔助營運,其經驗值得澳門思考,以完善未來的士服務規劃。 交諮會一行於本月23日至27日前往新加坡考察,期間拜訪了負責制訂新加坡陸路交通政策、規劃設計、監管公共交通服務等職能的陸路交通局,與當地人員就陸路交通管理的挑戰與策略作出深入交流,並在有關當局協助下,參觀和考察了當地交通範疇的不同機構、設施和管理單位等,整體瞭解新加坡交通發展藍圖。 多元管理完善的士服務為澳門提供參考 如的士方面,透過與當地的士公司交流及參訪的士學院,瞭解到當地的士服務的運作和發展。新加坡的士市場屬全面開放模式,有意經營者可向當地陸路交通局提出申請,現時當地有2萬8千台的士,由6間的士公司負責經營,的士公司可自行制定車資結構,在獲得營業執照後,每年必須註冊200台新的士,四年最少達到800台的士的服務車隊,且需要提供基本電召服務及通過當地陸路交通局設定的優質服務水平,包括要達到一定的電召配對率,在交通事故發生率、投訴率及車輛規格測試合格率等也設定了要求,規範較為嚴謹,且通過科技手段能有效作出監管。有委員認為,這些經驗對本澳訂定未來的士發牌制度和行業規範具有參考價值,尤其需要深思當地如何透過多重手段和措施解決的士服務的供求平衡問題,如新加坡同樣存在人資短缺的情況,但當地的士公司會透過不同的優惠和福利計劃、完善的制度,吸引的士司機加盟,當地對於的士司機的培訓亦十分重視,有專門之的士學院負責對的士司機提供培訓和發牌,並與當地的交通管理部門、的士公司、的士司機緊密合作,為的士行業的培訓工作帶來成效。 經濟手段控車需顧及實況平衡不同需要 現時本澳機動車輛已逾23萬輛,道路負荷越來越重,故此行考察團也特別聽取了新加坡在車輛管理及控制車輛增長方面所落實的措施,據悉,新加坡政府主要採用擁車證及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等方式,以經濟手段來控制車輛的增長和使用,其中在電子道路收費系統 (ERP)和智慧交通系統方面,考察團實地瞭解了相關系統的運作和設置條件。有委員認為,新加坡運用了大量經濟手段去控制車輛增長,具有一定成效,但如放諸澳門,必須細緻考慮其技術條件及會否帶來其他不良反應,如電子道路收費系統需要最少11米的道路空間去設置大型的閘門,澳門的街道較為狹窄,是否具有這方面條件?新加坡在設置收費路段的同時,亦會提供其他可替代道路予駕駛者選擇,澳門能否仿傚?此外,實施道路收費手段也可能令路權的使用存在階級分化,因此,澳門在學習的同時不宜照搬硬套,必須因應澳門的實際情況加以改良和採用合適的模式,避免好的政策帶來負面影響。 交通樞紐社區設施同步建設展現社區活力 考察團其後也參觀了當地的車輛檢驗中心和安全駕駛中心,為本澳建設中的相關設施提供參考,如其設於室內的駕駛練習場、驗車線的設計等,有利於本澳進一步完善相關場所的配置,配合未來相關工作發展所需;參觀盛港綜合交通樞紐並體驗無縫軌道交通銜接,有委員認為,新加坡的軌道建設能充分與社區結合,其輕軌站、地鐵站、巴士站與住宅和商業項目採取同步建設方式,不僅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且有利於新遷入住戶適應新社區環境及透過便捷的公交設施對外連接,在落實公交優先政策方面提供了良好示範,值得澳門參考與學習。 新加坡在推廣交通安全訊息和交通議題的公民教育方面不遺餘力,是次參觀了由新加坡交通警局負責管理的道路交通安全公園,瞭解到當地自幼扎根培養文明行車、行走等習慣,宣傳教育形式多樣化,如改編流行歌曲為交通安全宣傳歌、在報章刊登具有爭議性的宣傳廣告、製作一系列具警惕意義或形象化的視像廣告、通俗易明的宣傳口號,如"不駕車去飲酒"等,目的在於更容易引起受眾的關注,深刻地體會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有委員認為,新加坡當地的公民教育令人印象深刻,尤其從小培養國民要尊重不同道路使用者的需要,明白到交通政策不只是要遷就某一方,為化解往後因交通問題而引發的矛盾起到積極的作用。 考察團亦透過參訪新加坡的市區重建局與新加坡城市規劃展覽館、陸路交通展覽館等,瞭解到當地城市規劃與交通規劃的結合、交通發展和相關政策思維等,為澳門制訂交通方面政策和措施提供經驗和參考。
…
澳門特區成立15周年成就展今(8)日在京隆重開幕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主辦的"同心協力共創繁榮―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15周年成就展"今(8)日上午10時假北京展覽館隆重開幕。 國務委員楊潔篪及行政長官崔世安分別在成就展開幕典禮上致辭。剪綵儀式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國務委員楊潔篪、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行政長官崔世安、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王光亞、中央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李剛等擔任主禮嘉賓。 國務委員楊潔篪在致辭中,首先代表中央政府對成就展的展出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澳門回歸祖國是彪炳中華民族史冊的千秋功業,開啟了澳門與祖國內地共同發展的新紀元。15年來,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帶領廣大澳門同胞同心同德,抵力奮進,取得了一項又一項令人矚目的成就,一國兩制在澳門特區的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 他又表示,成就展通過不同形式,多角度展示15年來澳門特區走過的非凡歷程,使人更加直觀、更加全面的感受澳門回歸以來的建設、發展與進步,事實雄辯的證明一國兩制不僅是解決歷史遺留的澳門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保障。繼續推進一國兩制事業,符合澳門和國家的根本利益,也是包括澳門同胞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楊潔篪還提到,澳門和國家發展都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踐要邁向新台階,需要澳門社會各界與祖國人民一道共同進行,不懈奮鬥。中央政府將堅定不移的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全力支持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 崔世安致辭時表示,澳門特區成立以來,得益於國家興旺發展和中央政府全力支持,充分顯示出國家對澳門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澳門今天取得的成績,應該歸功於國家民族的日益強大,歸功於"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落實,歸功於中央政府和祖國人民的支持厚愛,也歸功於廣大澳門居民與特區政府15年來同心同德,攜手奮進。 崔世安續指,15周年成就展在北京舉行,是一個珍貴的機會與祖國人民分享澳門特區發展的點滴,也讓澳門藉此平台表達對中央政府和全國人民的感謝之情。他衷心期望祖國同胞可以通過展覽,更多方位地瞭解澳門,更好地為特區未來發展作出更大的支持。 行政長官更提到,澳門特區本月20日將舉辦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及第四屆特區政府就職典禮。展望未來,特區政府定會增强前瞻意識和憂患意識,依靠祖國的堅強後盾,把握國家發展所帶來的各種機遇,緊密團結澳門廣大居民,奮發努力,促進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確保特區的長期繁榮穩定,不辜負祖國人民和中央政府的期望。 開幕儀式過後,一眾主禮嘉賓在行政長官崔世安的陪同下參觀展覽。出席開幕典禮的其他嘉賓約300人,包括中央部委、外使節、北京市政府等領導,以及澳門特區政府代表團成員和澳門各界人士。展覽隨即開放予公眾參觀,展期將至本月28日。 "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15周年成就展"由6個部分組成,包括:前言、中央寄語、"中心平台促進多元"主題區、"長效機制關顧民生"主題區、"家國情懷愛國愛澳"主題區及結語。在2,500平方米的場館內,共展出280多張展板圖片,圖文並茂展示了澳門特區成立15年來的成就。場內更設有電子相簿觸按屏幕,並透過短片及實物展品,讓參觀者親身感受獨特的澳門。
…
九澳聖母馬路行人天橋建造工程動工

路環九澳聖母馬路進行道路擴闊和整治工程完工後,預計該路段一帶的車流量將隨之增加,現有臨時斑馬線將不足以應付未來的交通需求。為改善該區行人過路環境,土地工務運輸局會在該馬路上建造一條行人天橋,為居民及學生提供較為安全及舒適的人車分流過路設施。工程已於日前進行動工前的準備工作,預計2016年上半年完工。 配合"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實踐總體交通規劃藍圖,提倡低碳綠色出行,政府近年致力創造無障礙步行環境,務求透過各種自動或非自動步行系統,方便居民步行往返,總體改善本澳各區的出行和交通環境。 今次工程興建的行人天橋横跨九澳聖母馬路,以鋼結構建造為主,橋身主跨度約23米,兩個落腳點分別靠近雷鳴道主教紀念中學與鮑思高青年村後門,均設有升降機及樓梯。升降機設有凸字按鈕、低位操作面板及話音提示系統等無障礙設施,當遇上火警或停電,升降機具有自動返回地面層及開門功能,緊急停止運行時也會自動啟動撥號的急修通報裝置。天橋及升降機內將安裝錄像監察系統,出入口設有導盲磚及遮蔭擋雨設施。 土地工務運輸局已要求施工單位在工程期間盡量減低對居民及學生的影響,採用灑水等降塵措施,並設置臨時照明等,工期420天,預計2016年上半年完工。政府相信,天橋落成啟用後,將有助提升該區居民尤其是學生橫過馬路的安全,創造便利、舒適及無障礙的過路環境。
…
諾貝爾得主莫言澳大開講漢語文學 高水平學術對話發人深思

澳門大學榮譽博士、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應澳門大學邀請,於今(7)日在該校大學會堂以"漢語文學的成就與前途"為題開設文學講壇,並與特邀嘉賓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博士以及澳大講座教授楊義進行了一場高水平的學術對話,為全場觀眾帶來一場極富啓發性的文學盛宴。
澳大校長趙偉致辭時表示,澳大昨(6)日舉行榮譽博士頒授儀式,世界漢語文學焦點人物莫言正式加盟為澳大一員,使澳大同時成為世界漢語文學關注焦點之一。澳大得到莫言加盟,無疑更進一步促進澳大中文學科的國際影響力和學術競爭力。趙偉指出,中文學科是澳大重點發展的基礎學科,澳大早前已與北京大學、台灣大學、香港大學的中文系結成了四校中文學科學術聯盟,並成功舉行一系列活動。
在莫言與吳志良和楊義進行的精彩學術對話中,就當代漢語文學發展現況及前景發表見解,剖析了當代華人於漢語寫作上產生的世界性意義和影響,以及漢語文學的地域多元性和文化多元性對文學發展本身的優劣勢,並就漢語文學面臨的困難和應有的前途等問題進行探討,確認漢語文學具有光明的前程。論壇尾聲,主持人澳大人文學院中文系主任朱壽桐以對聯"莫言縱橫論文學,好生了得;吳楊上下說古今,端的精彩。"總結了論壇內容。
是次論壇全場一千座位並無虛席,觀眾除大學和中學的師生外,還有澳門社會各界代表、澳門筆會等社團代表以及合辦單位的澳門青年慶祝特區成立十五周年活動委員會代表。論壇結束後,莫言出席了澳大伍宜孫圖書館二樓空中花園舉行的書展。該書展陳列了莫言多本經典著作,吸引一眾師生和學者駐足參觀。
莫言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自一九八○年代始,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憑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二○一二年,莫言因其"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廣東和上海確診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衛生局表示,根據內地衛生部門的通報,廣東和上海確診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據報,廣東的患者為66歲男性,住在梅州市,有嚴重的腎病綜合症病史,12月3日死亡;上海的患者為38歲男性,現正接受治療。 目前全國共確診46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至少178例死亡。2014年10月1日以來出現當地感染病例的地區包括:北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江蘇、廣東及福建。 雖然目前澳門未有任何人感染個案,但為市民的健康得到最大保障,特區政府已啟動緊急應變機制,採取一系列防範措施。衛生局會持續和國家及鄰近地區的衛生部門、世界衛生組織保持密切聯繫,監測各地和澳門的疫情,並通過跨部門和公私營機構合作,為鄰近地區或澳門一旦出現禽流感疫情做好預防和準備工作。根據目前情況,衛生局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地會陸續出現更多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亦不排除澳門出現病例,衛生局已要求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密切留意,若有懷疑個案,應及時作出檢測或轉介;同時亦向全澳市民作出以下呼籲:
• 避免前往最近出現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地區的街市、農場等有售賣或展示禽鳥的地方 ;
• 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觸,應立即洗手;
• 切勿購買、攜帶未經檢疫的禽鳥;
• 切勿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禽鳥肉、內臟、血製品及蛋等;
• 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
• 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戴上口罩,儘快就醫,並向醫生
詳述旅行史及動物接觸史。 有關甲型H7N9禽流感的詳細資料,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衛生局傳染病查詢熱線28700800。
…
沙特阿拉伯新增1宗中東呼吸道綜合徵確診病例
根據沙特阿拉伯衛生部門最新通告,證實沙特阿拉伯新增1例中東呼吸道綜合徵確診病例。患者為70歲女性,住在塔伊夫市(Taif),患有其他疾病,現病情危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截至12月2日,全球錄得的中東呼吸道綜合徵冠狀病毒感染個案已增至927例,其中至少338例死亡。受影響的中東國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約旦、阿聯酋、阿曼、科威特、也門、黎巴嫩和伊朗;而法國、德國、英國、突尼西亞、意大利、西班牙、埃及、馬來西亞、美國、荷蘭、亞爾及利亞、奧地利及土耳其均有病例報告,這些病例都和中東國家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中東呼吸道綜合徵病毒感染早期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但病情會迅速惡化,並有很高的死亡率,免疫力較低的慢性病患者和老人較易感染,且症狀可能不典型。目前資料顯示,該病毒的來源和傳播途徑仍未被確定,病毒可能存在於出現較多病例的國家的動物如駱駝身上,病毒可通過人和人之間的密切接觸而傳染,並已有多起醫院中病人和病人之間以及病人和醫務人員之間傳播的案例。當對所有具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患者進行護理時,應採取飛沫傳播預防措施;而對中東呼吸道綜合徵冠狀病毒極可能或確診病例施行護理時,更應採取接觸傳播預防和眼睛的保護;進行可能產生氣霧的操作時,則應採取空氣傳播預防措施。 衛生局表示,自首次收到世界衛生組織通報起,已加強對不明原因肺炎和群集性呼吸道感染的監測,至今未見任何異常。衛生局提醒前線醫務人員注意保持警惕,特別是對來自或曾前往中東旅行的人士,應及時通報可疑病例,並採取相應的感染控制措施;居民外遊,特別是前往中東地區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和食物衛生,避免到當地醫院或接觸當地患病的人士,及避免接觸動物特別是駱駝及到農場,避免飲食未經適當處理的飲料(如駱駝鮮奶)和食物。外遊回澳後,如有不適,應及早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有關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的詳細資料,可查閱衛生局網站(中文http://www.ssm.gov.mo/portal/csr/ch/main.aspx,葡文http://www.ssm.gov.mo/Portal/csr/pt/main.aspx) 或致電衛生局熱線28700800查詢。
…
節水小組推廣節水和維護樓宇自來水系統

為向市民加強推廣節水和維護樓宇自來水系統,特區政府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下稱小組)今日於氹仔花城公園旁舉辦"社區節水巡禮"活動,透過攤位遊戲、模型、節水器具以及展板等方式,進一步加深市民對節水和維護樓宇自來水系統方法的認識。
今日下午二時半至五時,小組於氹仔花城公園旁舉辦社區推廣活動,今年主題為"定期洗水箱,水質有保障",現場除了展出節水器具以及樓宇自來水系統模型,還設有多個以"節約用水"和"維護管理樓宇自來水系統"為主題的攤位遊戲,透過輕鬆、互動、有趣的形式介紹節約用水和維護樓宇自來水系統的方法。
活動內容豐富,且具教育意義和趣味性,現場氣氛熱鬧,不少市民攜同小朋友一同參與活動。未來,小組與協辦團體會陸續到不同社區舉辦"社區節水巡禮"活動,下一場將於明年1月4日於祐漢第四街公園休憩區舉行,希望市民繼續支持參與。
…